![中学生物理实验故事征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0/39/wKhkGWdgn0uAYAN7AAKfzjl8KCQ819.jpg)
![中学生物理实验故事征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0/39/wKhkGWdgn0uAYAN7AAKfzjl8KCQ8192.jpg)
![中学生物理实验故事征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0/39/wKhkGWdgn0uAYAN7AAKfzjl8KCQ8193.jpg)
![中学生物理实验故事征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0/39/wKhkGWdgn0uAYAN7AAKfzjl8KCQ8194.jpg)
![中学生物理实验故事征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0/39/wKhkGWdgn0uAYAN7AAKfzjl8KCQ81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物理实验故事征文TOC\o"1-2"\h\u1806第一章:实验前的准备 2123281.1 216312第二章:实验一:浮力探究 3220471.1.1实验目的 4211411.1.2实验原理 4126421.1.3实验器材 479041.1.4实验步骤 4259631.1.5实验数据记录 578481.1.6数据分析 524196第三章:实验二:简单电路 5260211.1.7实验目的 581461.1.8实验原理 5224111.1.9实验器材 6160841.1.10实验步骤 6230511.1.11操作注意事项 6245421.1.12实验数据记录 6102221.1.13实验数据分析 6254231.1.14实验总结 7219941.1.15实验反思 712693第四章:实验三:光的折射 7243411.1.16实验目的 7174701.1.17实验原理 7323091.1.18实验器材 7155281.1.19实验步骤 85661.1.20实验数据 874341.1.21数据分析 832642第五章:实验四:力的作用 979171.1.22实验目的 933631.1.23实验原理 9149291.1.24实验器材 9296391.1.25实验步骤 9192151.1.26实验数据分析 1097681.1.27实验现象解释 1028217第六章:实验五:磁场探究 10218581.1.28实验目的 10162611.1.29实验原理 10187431.1.30实验器材 1079411.1.31实验步骤 1190531.1.32实验现象 11106881.1.33实验数据分析 1111842第七章:实验六:声音与振动 1291901.1.34实验目的 1268951.1.35实验原理 12188571.1.36实验器材 12283931.1.37实验步骤 12256191.1.38钢尺振动实验结果 12108221.1.39拉伸弹簧实验结果 13105701.1.40音叉与麦克风实验结果 1312117第八章:实验七:热量传递 13276751.1.41实验目的 131311.1.42实验原理 13319471.1.43实验材料 14200681.1.44实验步骤 14280261.1.45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4243271.1.46金属棒实验结果 14160331.1.47热水瓶实验结果 14248381.1.48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1423659第九章:实验八:光学现象 1540771.1.49实验目的 15235541.1.50实验原理 15319751.1.51实验器材 1581901.1.52实验步骤 1696871.1.53实验一结果分析 1614361.1.54实验二结果分析 1657101.1.55实验三结果分析 162154第十章:实验总结与展望 16268621.1.56实验收获 16308541.1.57实验感悟 17300211.1.58实验不足 17326761.1.59改进措施 1754121.1.60短期计划 17213671.1.61长期计划 17第一章:实验前的准备1.1在物理学习的道路上,实验是检验理论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我们决定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物理实验。经过一番讨论,我们确定了实验的主题:探究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二节:查阅相关资料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开始查阅相关资料。我们阅读了牛顿的运动定律、伽利略的实验研究,以及现代物理学家对重力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些资料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也让我们对实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第二节:查阅相关资料(续)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注意事项,以便在实验中尽量避免。我们还参考了其他学校的物理实验报告,以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第三节:准备实验器材根据实验主题和查阅的资料,我们列出了实验所需的器材清单。主要包括:(1)重锤:用于模拟重力作用下的物体。(2)斜面:用于改变物体运动轨迹。(3)滑轮组:用于调整重锤的拉力。(4)计时器:用于测量物体运动时间。(5)尺子:用于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6)电子天平:用于测量物体质量。(7)视频拍摄设备:用于记录实验过程。在实验前,我们保证所有器材完好无损,并进行了一次初步的调试。第四节:制定实验计划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以下实验计划:(1)实验前,对实验器材进行最后一次检查,保证其正常工作。(2)实验过程中,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距离和质量,以便后续分析。(3)分别在斜面角度为0°、30°、45°、60°和90°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观察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4)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重锤和物体的稳定,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5)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以上实验计划,我们期望能够得出有关重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结论,并为物理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第二章:实验一:浮力探究第一节:实验目的与原理1.1.1实验目的(1)了解浮力的定义及作用原理。(2)探究物体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等因素的关系。(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1.1.2实验原理(1)浮力定义: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称为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重量。(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重量,即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第二节:实验步骤及操作1.1.3实验器材(1)玻璃瓶(2)水槽(3)弹簧秤(4)铝块(5)烧杯(6)水分仪1.1.4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保证器材干净、完好。(2)在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将铝块放入水槽中,观察铝块在水中的浮沉情况。(3)使用弹簧秤测量铝块在空气中的重力。(4)将铝块放入玻璃瓶中,使铝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测量铝块在水中的重力。(5)记录实验数据,计算铝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6)重复步骤4,分别测量不同液体(如盐水、酒精等)中铝块受到的浮力。(7)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等因素的关系。第三节:实验结果分析1.1.5实验数据记录液体名称液体密度(g/cm³)铝块重力(N)铝块在液体中的重力(N)浮力(N)水1.000.980.500.48盐水1.050.980.450.53酒精0.790.980.550.431.1.6数据分析(1)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铝块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同,且浮力与液体密度呈正相关。(2)铝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0.98N,而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0.48N,说明浮力对物体的浮沉起到重要作用。(3)铝块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密度呈负相关,即物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小。第四节:实验总结与反思本实验通过测量铝块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探究了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等因素的关系。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变量,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在实验操作中,要熟练掌握弹簧秤的使用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实验数据失真。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浮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三章:实验二:简单电路第一节:实验目的与原理1.1.7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电路元件,如电池、导线、开关、灯泡等。(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1.1.8实验原理(1)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负载(如灯泡)和开关。(2)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3)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第二节:实验步骤及操作1.1.9实验器材(1)电池(2)导线(3)开关(4)灯泡(5)电阻1.1.10实验步骤(1)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导线连接,形成电路的基本框架。(2)将开关串联接入电路中,以便控制电路的通断。(3)将灯泡与电阻分别接入电路,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4)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将灯泡与电阻并联,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5)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1.1.11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保证电源断开,避免触电。(2)连接电路时,注意导线接口的接触良好,避免接触不良导致实验失败。(3)实验过程中,不要随意更改电路元件的参数,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第三节:实验结果分析1.1.12实验数据记录(1)串联电路中,灯泡亮度与电阻的关系。(2)并联电路中,灯泡亮度与电阻的关系。(3)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1.1.13实验数据分析(1)串联电路中,灯泡亮度随电阻的增加而减小。(2)并联电路中,灯泡亮度随电阻的增加而增大。(3)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第四节:实验总结与反思1.1.14实验总结(1)通过实验,掌握了简单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2)学会了使用电路元件,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1.15实验反思(1)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失败的情况?(2)实验数据分析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误差?(3)如何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第四章:实验三:光的折射第一节:实验目的与原理1.1.16实验目的(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理。(2)学会使用光学仪器进行光的折射实验。(3)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1.1.17实验原理光在传播过程中,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光的折射遵循以下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共面。(2)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3)折射角与入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即:\[\frac{\sin\theta_1}{\sin\theta_2}=\frac{n_2}{n_1}\]其中,\(\theta_1\)为入射角,\(\theta_2\)为折射角,\(n_1\)和\(n_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第二节:实验步骤及操作1.1.18实验器材(1)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装满水。(2)准备一块白纸,用作观察折射现象的背景。(3)准备一把直尺,用于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4)准备一个光源,如手电筒或激光笔。1.1.19实验步骤(1)将玻璃杯放在白纸上,保证杯口与白纸紧密接触。(2)打开光源,将其放在玻璃杯的一侧,使光线以一定的角度射入水中。(3)观察光线在水面处的折射现象,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4)改变入射角,重复步骤3,观察折射角的变化。(5)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第三节:实验结果分析1.1.20实验数据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入射角对应的折射角数据,如下表所示:入射角(°)折射角(°)107.82015.23022.94030.55037.01.1.21数据分析(1)通过观察数据,我们可以发觉,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相应增大。(2)根据折射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入射角对应的折射率,如下表所示:入射角(°)折射率(n)101.28201.33301.36401.38501.40(3)从折射率数据可以看出,入射角的增大,折射率逐渐增大,但增大的速度逐渐减小。第四节:实验总结与反思本实验通过观察光的折射现象,验证了光的折射定律,并得出了不同入射角对应的折射率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光学仪器进行光的折射实验,并掌握了光的折射原理。在后续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光的折射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眼镜制造等。同时本实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实验数据精度有待提高,实验器材的选用和操作有待优化等。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改进,以获得更加准确和可靠的实验结果。第五章:实验四:力的作用第一节:实验目的与原理1.1.22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力的基本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力的合成与分解,并通过实验加深对力学的理解。1.1.23实验原理(1)力的合成:当两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一个力,称为合力。(2)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这些分力的作用效果与原力相同。(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第二节:实验步骤及操作1.1.24实验器材弹簧、滑轮、细线、砝码、直尺、三角板等。1.1.25实验步骤(1)将弹簧一端固定在滑轮上,另一端悬挂重为m1的砝码。(2)用直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1。(3)将重为m2的砝码悬挂在滑轮的另一侧,调整滑轮位置,使弹簧回到原长度L1。(4)记录此时m2的位置,并用三角板测量m2到滑轮的距离L2。(5)改变m2的重量,重复步骤3和4,记录不同m2下的L2。(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合力F合和分力F1、F2。第三节:实验结果分析1.1.26实验数据分析(1)当m2为m1的整数倍时,合力F合等于m2的重量。(2)当m2为m1的非整数倍时,合力F合小于m2的重量。1.1.27实验现象解释(1)当m2为m1的整数倍时,m2与m1的作用效果相同,合力F合等于m2的重量。(2)当m2为m1的非整数倍时,m2与m1的作用效果不完全一致,合力F合小于m2的重量。第四节:实验总结与反思本实验通过探究力的合成与分解,使我们对力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实验器材进行力的测量和计算,掌握了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但是实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测量误差、操作不当等,这些因素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不断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精度,以获得更准确的实验结果。目录第六章:实验五:磁场探究第一节:实验目的与原理1.1.28实验目的(1)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及磁力线的分布规律。(2)掌握利用磁场进行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3)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1.29实验原理(1)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是一种无形的力场,存在于磁体周围。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2)磁力线的分布规律:磁力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经过空间回到S极。磁力线在磁体外部从N极到S极,内部从S极到N极。磁力线在空间中呈闭合曲线。第二节:实验步骤及操作1.1.30实验器材(1)条形磁铁(2)铁粉(3)白纸(4)玻璃板(5)尺子(6)记号笔1.1.31实验步骤(1)将白纸平铺在玻璃板上。(2)在白纸上均匀撒上铁粉。(3)将条形磁铁放置在玻璃板下面,使磁铁的N极朝上。(4)观察铁粉在磁场作用下的分布情况,并用记号笔在白纸上画出磁力线的分布。(5)改变磁铁的方位,重复步骤3和4,观察磁力线的变化。(6)用尺子测量并记录不同磁铁方位下磁力线的间距。第三节:实验结果分析1.1.32实验现象(1)铁粉在磁场作用下呈现出磁力线的分布。(2)当磁铁的N极朝上时,磁力线从N极出发,经过空间回到S极。(3)改变磁铁的方位,磁力线的分布也随之改变。1.1.33实验数据分析(1)磁力线的间距磁铁方位的改变而变化。(2)磁力线在磁铁附近较密集,远离磁铁逐渐稀疏。(3)磁力线的分布规律与磁铁的磁极性质有关。第四节:实验总结与反思本实验通过观察铁粉在磁场作用下的分布情况,研究了磁力线的分布规律。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磁场的基本性质,了解了磁力线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觉了一些问题,如磁铁的方位对磁力线分布的影响等,这些问题的发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磁场的性质。第七章:实验六:声音与振动第一节:实验目的与原理1.1.34实验目的(1)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及振动的基本概念。(2)探究声音的传播与振动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1.1.35实验原理(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随之消失。(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但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的频率、振幅和波长决定了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第二节:实验步骤及操作1.1.36实验器材(1)钢尺(2)拉伸弹簧(3)音叉(4)麦克风(5)记录本1.1.37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保证实验环境安静。(2)将钢尺固定在桌边,使钢尺的另一端悬空。(3)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动现象,同时记录钢尺振动的频率、振幅和波长。(4)使用拉伸弹簧,模拟声音的传播过程,观察弹簧的振动现象。(5)利用音叉和麦克风,探究声音的传播与振动之间的关系。(6)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第三节:实验结果分析1.1.38钢尺振动实验结果(1)钢尺的振动频率与拨动力度呈正相关。(2)钢尺的振幅与拨动力度呈正相关。(3)钢尺的波长与钢尺长度呈正相关。1.1.39拉伸弹簧实验结果(1)弹簧的振动频率与拉伸力度呈正相关。(2)弹簧的振幅与拉伸力度呈正相关。1.1.40音叉与麦克风实验结果(1)音叉振动时,麦克风能检测到声音信号。(2)声音信号的强度与音叉振动的幅度呈正相关。第四节:实验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与振动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钢尺、拉伸弹簧和音叉的振动现象,并记录了相关数据。在分析实验结果时,我们发觉声音的频率、振幅和波长与物体的振动特性密切相关。在实验操作中,我们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是实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实验数据采集的精确度有待提高,实验环境的噪声干扰等。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继续优化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精度,以更好地探究声音与振动之间的关系。目录第八章:实验七:热量传递第一节:实验目的与原理1.1.41实验目的(1)掌握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2)学习利用实验方法研究热量传递的规律。(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1.1.42实验原理热量传递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本实验主要研究传导和对流两种方式。(1)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微观粒子传递。金属棒是传导的典型例子,热量从高温端向低温端传递。(2)对流:热量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传递。本实验中,对流现象可通过热水瓶中的水循环来观察。第二节:实验步骤及操作1.1.43实验材料(1)金属棒(2)热水瓶(3)温度计(4)秒表(5)水杯1.1.44实验步骤(1)将金属棒一端放入热水中,另一端放入冷水中,观察金属棒的温度变化。(2)将热水瓶中的热水倒入水杯中,用温度计测量不同高度处的温度。(3)记录温度变化的时间,分析热量传递速度。(4)对比金属棒和热水瓶的实验结果,分析传导和对流两种热量传递方式的特点。1.1.45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保证金属棒和热水瓶的温度计准确无误。(2)实验时,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风力、气温等。(3)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烫伤。第三节:实验结果分析1.1.46金属棒实验结果(1)金属棒从高温端向低温端传递热量,温度逐渐降低。(2)热量传递速度与金属棒的材质、长度、截面面积等因素有关。1.1.47热水瓶实验结果(1)热水瓶中的热水通过对流方式传递热量,温度逐渐降低。(2)对流速度与水的温度、流速、容器形状等因素有关。1.1.48实验结果对比分析(1)传导热量传递速度较快,但距离有限。(2)对流热量传递速度较慢,但距离较远。第四节:实验总结与反思本实验通过金属棒和热水瓶的实验,研究了传导和对流两种热量传递方式。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了解了不同热量传递方式的特点。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为后续相关实验奠定了基础。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不足:(1)实验设备精度有限,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实验过程中,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未能完全排除。(3)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实验精度,减小误差,为研究热量传递规律提供更可靠的实验依据。第九章:实验八:光学现象第一节:实验目的与原理1.1.49实验目的(1)了解光学现象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光学规律。(3)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实验分析能力。1.1.50实验原理(1)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时,光线改变传播方向,返回原介质。(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改变传播方向。第二节:实验步骤及操作1.1.51实验器材(1)激光笔(2)平面镜(3)凹透镜(4)凸透镜(5)光屏(6)白纸(7)刻度尺1.1.52实验步骤(1)实验一:观察光的传播(1)将激光笔对准光屏,观察光线在光屏上的投影。(2)改变激光笔与光屏的距离,观察光线传播方向的变化。(2)实验二:观察光的反射(1)将平面镜放置在实验台上,用激光笔照射平面镜。(2)观察激光笔在平面镜上的反射光线,测量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3)实验三:观察光的折射(1)将凸透镜放置在实验台上,用激光笔照射凸透镜。(2)观察激光笔在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测量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3)重复上述步骤,观察凹透镜的折射现象。第三节:实验结果分析1.1.53实验一结果分析通过实验一,我们可以得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结论。1.1.54实验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二,我们可以得出光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1.1.55实验三结果分析通过实验三,我们可以得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手护士保持手部清洁
- 2025-2030全球游戏QA和测试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三维木质墙板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储水热水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加厚防爆高压锅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铝箔胶囊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工作站用桥式起重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法务技术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合同模板房地产收购合同昆山某国际广场整体购买协议
- 借款合同担保书范本
-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随堂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外研版(三起)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1 Animal friends Get ready start up 课件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铜矿隐蔽致灾普查治理工作计划
- 《民航安全检查(安检技能实操)》课件-第一章 民航安全检查员职业道德
- 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学习活动食品安全讲座课件
- DB34T4826-2024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 腰麻课件教学课件
-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预案
- 2024年甘肃省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