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01(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B4.测试范围:八年级上册第1~3单元。5.难度系数:0.65。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20分)1.语言是交际工具,也彰显人的修养,请阅读下面材料并按照要求完成各题。阅读,不仅是一项生活内容,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甲】一个人的审美习惯、价值判断、知识构成,多来自于阅读。有了书,你就不孤独,即有了全世界的旅行,即可领略全人类的精神地理和心灵风光:在zào(
)热的棚屋里,我们看到了居里夫妇的坚韧与淡泊;凝视着托尔斯泰的眼睛,看到了他犀(
)利与卓越的精神世界;看着鲁迅的讲义,仿佛听到藤野先生抑扬dùn(
)挫的声音;与现场观众一同bǐng(
)息敛声,见证吕伟跳水瞬间……在这个电子媒介时代,纸质阅读尤其值得推崇。①这是个仪式,就像品茗,氤氲袅袅,灵魂游弋,②而浏览网页,不会有这种感觉,③书还未翻开,心早就静了,④你只想着快速地掠取信息,一切在急迫中进行,⑤抚摸一本好书,目光和手指从封面上滑过,这就不是饮茶了,是咕嘟嘟吞水。(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zào热
犀利
抑扬dùn挫
屏息敛声(2)写出【甲】句错误类型,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错误类型:修改意见:(3)对文中划线句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A.①④③②⑤ B.⑤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④③①②【答案】(1)燥xī顿bǐng(2)语序不当将“审美习惯”与“知识构成”调换位置(3)B【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燥热:zàorè,(天气)炎热不湿润。犀利:xīlì,形容言词尖锐明快,目光锐利。抑扬顿挫:yìyángdùncuò,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屏息敛声:bǐngxīliǎnshēng,意思是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知识构成”“价值判断”“审美习惯”,这是一个由浅入深,能力层级提升的过程,故本句语序不当,应将“审美习惯”与“知识构成”调换位置。据此填空即可。(3)本题考查排序。通读整段内容可知,本段主要讲述“纸质阅读尤其值得推崇”。故“抚摸一本好书,目光和手指从封面上滑过”紧接文章中心句,⑤排第一;“这是个仪式”指的是前文读书犹如品茗,故①排第二;“心早就静了”紧接“灵魂游弋”讲纸质阅读的感受,故③排第三;“而浏览网页”表示转折,下面就开始说“浏览网页”的事了,故②排第四;“你只想着快速地掠取信息,一切在急迫中进行”讲的“浏览网页”的特点和感受,故④排第五。正确的顺序为:⑤①③②④。故选B。2.“诚信”既是立身之本,又是处世、教子、经商、治国之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校开展“诚信做人”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探“诚信”之义】(1)为了探究诚信的传统内涵,小严搜集了一组古代的诚信资料,请你在画线处为他再补充一条名言和一个故事。(2分)名言:轻诺必寡信。①故事:曾子烹彘②【访“诚信”之人】(2)为了弘扬当代的诚信美德,你所在的小组将采访下面的诚信模范,请你拟写两个采访问题,完善下面的采访提纲。(2分)采访提纲采访主题:挖掘当代诚信的内涵采访对象:临沂诚信楷模尚明莲尚明莲,临沂莒南人,现为山东双源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1991年,她拿着家中仅有的17元钱,推一小车支起一个馄饨摊,开启了创业之路。做馄饨,搞家装,成立装饰建材厂……30余年,她靠着“做生意不缺斤短两,诚实守信才能长远”的理念,将企业做大做强。如今的她是全国商业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富裕后的她不忘回报社会。她关心孤寡老人、孤贫儿童,逢年过节,都会带着棉衣棉被、米面去看望他们,每年建军节,她都会到边防部队、县武装部、消防大队慰问官兵。采访问题:=1\*GB3①②(3)小严在活动结束后,拟写了下面一段感言。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要求结构相同,句式一致。(2分)如果生命是水,那么诚信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那么诚信是跳跃;,。将诚信融入社会,可使国人其乐融融;将诚信融入民族,可使国家实现复兴。我们深信,当我们沐浴在诚信的阳光下时,我们周围亮丽而又温馨的风景会更清新,更动人!【答案】(1)言不信者,行不果商鞅立木(2)示例:对于您的成功,周围人是如何看待的?在当今时代,您觉得诚信有什么重要意义?(3)示例:如果生命是风那么诚信是呼啸【解析】(1)本题考查积累诚信名言和诚信故事的能力。①示例1:取信需十年,失信在一刻。示例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②示例1:宋濂借书;示例2:孟信不卖病牛。(2)本题考查采访问题设计能力。需要结合故事情节,设计符合情境的问题。示例1:您在创业之路上,一定遇到过不讲诚信的商家,您是如何对待的?示例2:您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模范”后有何感想?(3)本题考查仿写。仔细阅读题干要求“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要求结构相同,句式一致”,仿写内容是“生命”“诚信”,结构是“如果生命是,那么诚信是”;示例:如果生命是诗,那么诚信是诗眼。3.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面对“大漠孤烟直,①”的塞外壮景(王维《使至塞上》),②“,云生结海楼”的江月之景(李白《渡荆门送别》),“乱花渐欲迷人眼,③”的西湖早春之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树树皆秋色,④”的浓浓秋意(王绩《野望》),古之贤者放下名利之心,流连于山水之间,“⑤,⑥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答案】长河落日圆月下飞天镜浅草才能没马蹄山山唯落晖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背诵默写能力。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唯”“晖”“鸢”“戾”字形正确书写。第二部分(50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渭川田家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注释】雉雊(zhìgòu):野鸡鸣叫。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B.“倚杖候荆扉”中的“候”字,传神地描绘了一位慈祥老人拄着拐杖迎候孙儿放牧归来的动人情景,宁静闲逸,情意浓浓。C.“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闲适安逸的情境。D.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其中的“羡”,表达了诗人也想和诗中的人与物一样有所归依,抒发了诗人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5.全诗内容上紧扣一个“归”字,描绘了、、三幅晚归图。(3分)6.这首诗歌与王绩《野望》虽意境十分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从具体的景物描写、情感表达两方面进行分析。(2分)《野望》描绘的是山村秋景图,通过写牧人与猎人无忧无虑、欣然归家的情境,反衬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彷徨。《渭川田家》描绘了,流露出。【答案】4.C5.牛羊归圈;牧童归家;田夫归家6.一幅春末夏初的农家暮归图,景象繁荣明媚,人情温馨;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解析】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C.“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意为: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该联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图景,并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项“运用拟人手法”表述错误;故选C。5.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诗歌内容。阅读题干,紧扣一个“归”字分析提炼概括即可。一、二句“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这两句是说,村庄处处披满夕阳的余晖,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诗人痴情地目送牛羊归村,直至没入深巷。可概括为:牛羊归圈图或牛羊归村图;三、四句“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这两句是说,老翁惦念着自家的孙儿,拄着拐杖在自家的柴门口等候。就在这时,诗人看到了更为动人的情景: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这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一幕感染了诗人,他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归家的乐趣。可概括为:牧童归家图或野老待归图;七、八句“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这两句是说,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依依不舍。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的小道上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呢。可概括为:田夫归家图或田夫乐归图。6.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主题。《渭川田家》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开头四句,写田家日暮时一种闲逸景象;五、六两句,写农事;七、八两句,写农夫闲暇;此诗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表现了农村平静闲适、悠闲可爱的生活,流露出诗人在官场孤苦郁闷的情绪。最后两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这两句是说,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彷徨中路,不能不既羡慕又惆怅。所以诗人感慨系之地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但诗人觉得和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农夫们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故有闲逸之感。最后两句,写因闲逸而生羡情。据此分析概括即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江水又东经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②多所像类③。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④,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释】①经:途径,经过。②形容:形状。③像类:相像类似。④至清:极其清越响亮。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3)至峡口百许里()
(4)绝壁或千许丈()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山谷传响,泠泠不绝。9.【甲】文第①描写的三峡之景,与【乙】文“”一句内容相近;【甲】文第④段所描写的三峡特点,与【乙】文“”一句内容相近。(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10.【甲】【乙】结尾处都写到“猿鸣”,但有所不同,你对此有怎样的理解?(3分)【答案】7.同“缺”,空隙、缺口这里指飞奔的马表示约数有的8.(1)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2)山谷间传来的回声,清越响亮,绵延不断。9.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10.甲文中的猿鸣突出了秋季凄凉悲哀的气氛,也侧面烘托出三峡环境之险峻。乙文是纯自然描写,少带感情色彩。【解析】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空隙、缺口。(2)句意: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3)句意:到西陵峡的出口有一百里左右。许:表示约数。(4)句意:绝壁有的有千丈左右。或:有的。8.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襄,冲上、漫上;陵,山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2)重点词:响,回声;泠泠,声音清脆;绝,断。9.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第一空。甲文第①描写的三峡之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突出其山的雄险气势。这与乙文中的“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两岸山脉高峻、重重叠叠,不是日中,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的内容是相近的,都突出了山的雄伟高峻之态。第二空。甲文第④段写秋天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以“霜旦”的“霜”暗指秋季。“林寒涧肃”,林涧之间,清冷肃穆。“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凄清、肃杀的气氛。乙文中“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猿啼的声音特别凄清,在山谷中回响,清脆的声音传送不绝)与此内容相近。10.本题考查对比阅读和情感分析。【甲】【乙】两文都写到“猿鸣”,作用各有不同。【甲】文中“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久绝”,回应“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侧面烘托出三峡环境之险峻。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哀转”。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猿鸣凄异哀转,听者泪沾裳,表达的是一种悲伤凄凉的情感;【乙】文“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意思是“猿鸣特别清越,在山谷中传响,清脆的声音传送不绝”,这里用“猿鸣”反衬出了山谷的安静,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没有表现出感情色彩。【点睛】参考译文:【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在之上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江水又向东流去,经过西陵峡。《宜都记》里说:“从黄牛滩向东进入西陵峡,到西陵峡的出口一百里左右,山水曲曲折折,两岸山脉高峻、重重叠叠,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绝壁有的有千丈左右,那石头是彩色的,形状大多像一些东西。树木高大茂密,到了春冬之交稍显凋零。猿啼的声音特别凄清,在山谷中回响,清脆的声音传送不绝。所说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①她静静地站在10米高台上,耳朵里没有任何嘈杂的声响,全场肃静,连呼吸声都能听见,大家都在等这个前三跳令人赞不绝口的选手的这一次的表现。②这是全红婵的第四跳,也是唯一一个倒立动作。她将手紧贴在台面上,双腿打直,双手渐渐向腿靠近,撑在双脚之间,两条腿轻轻地抬起,在空中并拢,完成了倒立,不掀起一丝波澜。③突然,她猛地抬头,双腿弯曲,手掌撑了一下,离开了跳台,动作干脆得仿佛在空中停顿了一秒,定格成了一幅画。她先是空中转体三周,自如得活像一只在水里自在的游鱼,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灵巧活泼却不失一个“梦之队”队员的稳重。整套动作安排合理,倒立后跳更是展现出了全红婵纤细的身材。虽是一个3.2的难度系数,但整个在空中的动作的完成度和连贯性是其他选手比不上的。④还没等大家从她完美的动作中反应过来,全红婵像一根针笔直地掉进水里一般,在一串串小到不用在意的白色泡沫中消失在了水中,没有落水的声音,只有气泡从水底轻轻冒上来然后破裂的声音,水花在她的感染下,也全然消失不见。⑤此时,全场的气氛拉到了高潮,会场中的音乐声被观众和教练们无限的称赞声压下去了,大家都被这个14岁的小女孩震撼得哑口无言。观众席上的中国助威团一个个都抖动着手中的红旗,呐喊声远比之前任何对一个参赛队员的都要洪亮。⑥10分,10分,10分!全场满分的成绩让第四跳的全红婵已经以断层式的成绩锁定了这枚金牌,她征服了所有的裁判,以三跳满分,总分466.0的优异成绩,碾压其他选手,夺得了这枚金牌。⑦她震惊世界的精彩表现和独门秘籍“水花消失术”使所有人都记住了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有这样一个14岁的中国姑娘——全红婵。11.给这篇文章拟写一个标题。(2分)12.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全场的反应?(2分)1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表格。(4分)【中国日报网】北京时间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全红婵夺金,另一位中国选手陈芋汐摘银!在决赛中,全红婵的第二和第四跳发挥出色,所有裁判都给出了10分满分的好成绩,第五跳有效分也拿到了满分!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33枚金牌,也是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队第9次包揽冠亚军!祝贺全红婵、陈芋汐!祝贺跳水“梦之队”!(编辑:徐子茗李海鹏实习生:李承霖)篇目/项目体裁新闻要素及事件呈现方式写作意图文段二(1)选取全红婵最精彩的第四跳进行特写(2)链接材料(3)(4)让读者迅速了解全红婵夺冠这件事【答案】11.示例1:14岁小将全红婵斩获(获得、荣获)女子10米跳台冠军示例2:正标题为“惊艳一跳”、“轻轻一跳
满座惊艳”“飞天”凌空、碧水上空的“红箭”、“从天而降”的少女等等副标题:14岁小将全红婵斩获(获得、荣获)女子10米跳台冠军;跳水姑娘全红婵夺魁记;12.写全场的反应,是为了渲染现场紧张或热烈的气氛,形成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同时也是侧面描写,通过写观众从“肃静”到热烈的“呐喊声”的反应,衬托出全红婵第四跳的不同凡响。13.(1)新闻特写(2)用特写镜头放大最有价值、最富有特征的第四跳,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场景。(3)消息(4)让读者在知晓“全红婵夺冠”的同时,详细了解“全红婵是怎样夺冠的”。【解析】11.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本篇是新闻特写,第①到⑤段,展现了全红婵跳水时完美的动作、现场氛围;第⑥段“全场满分的成绩让第四跳的全红婵已经以断层式的成绩锁定了这枚金牌,她征服了所有的裁判,以三跳满分,总分466.0的优异成绩,碾压其他选手,夺得了这枚金牌”,第⑦段“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有这样一个14岁的中国姑娘——全红婵”点明新闻的主要内容,再联系首段“她静静地站在10米高台上”,据此拟写为:14岁小将全红婵斩获女子10米跳台冠军。亦可用正副标题的形式拟写,正标题,可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全红婵跳水技艺高超,副标题点明新闻主要内容。12.本题考查句段作用。首段“她静静地站在10米高台上,耳朵里没有任何嘈杂的声响,全场肃静,连呼吸声都能听见,大家都在等这个前三跳令人赞不绝口的选手的这一次的表现”,写全场肃静,观众等待前三跳都很完美的全红婵最后一跳,渲染比赛现场紧张的氛围;第⑤段“此时,全场的气氛拉到了高潮,会场中的音乐声被观众和教练们无限的称赞声压下去了,大家都被这个14岁的小女孩震撼得哑口无言。观众席上的中国助威团一个个都抖动着手中的红旗,呐喊声远比之前任何对一个参赛队员的都要洪亮”,写观众的称赞声比会场音乐声还要大,助威团不断抖动红旗,写现场因全红婵的精彩表现而热烈起来,形成新闻报道的现场感;通过观众从“肃静”到热烈的“呐喊声”的反应,运用侧面描写,衬托出全红婵第四跳的不同凡响。1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内容理解与概括。文段二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细致地描绘了全红婵跳水时完美的动作、现场氛围,可见文段二为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文段二选取全红婵最精彩的第四跳进行特写,用特写镜头放大最有价值、最富有特征的第四跳,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场景。链接材料首段“北京时间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全红婵夺金,另一位中国选手陈芋汐摘银”,就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让读者迅速了解全红婵夺冠这件事,可见链接材料是一则消息(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体裁);再联系链接材料第二段“在决赛中,全红婵的第二和第四跳发挥出色,所有裁判都给出了10分满分的好成绩,第五跳有效分也拿到了满分”可知,新闻要素及事件呈现方式为:让读者在知晓“全红婵夺冠”的同时,详细了解“全红婵是怎样夺冠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的老师齐白石李可染①白石老师平时作画,既不看真实的对象,也不看草稿,就是那样“凭空”自由自在地在纸上涂写,但笔墨过处,花鸟鱼虫、山水树木尽在手底成长,而且层出不穷,真是到了“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地步。②有次我在江南写生,一天午后躺在一棵大松树下休息,仰观天际伸出的松枝,忽然感到似在哪里见过。想想才恍然明白,那分枝布叶及松塔的形态,原来就像一幅白石老师的画。这使我感佩老师作画不仅是从造化入手,而且观察得是那样细致,认识得是那样深刻。过去有人批评国画家的“凭空”作画就是不重视生活,殊不知优秀的传统画家都是把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作为艺术修养极其重要的部分,当他正式进行创作时,认识生活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能设想白石老师一边执笔一边观看,能画出今天这样生动的小鱼小虾。③白石老师晚年作画,喜欢题“一挥”两个字,不了解的人就会联想到,大画家作画,信笔草草,一挥而就。实际上,老师在任何时候作画都很认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如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信手一挥过。他写字也是一样,有人请他随便写几个字,他总是把纸叠了又叠,前后打量斟酌。有时字写了一半,还要抽出笔筒里的竹尺在纸上横量竖量,使我这在旁边帮忙按纸的人都有点着急,甚至感到老师做事有点笨拙。可是等悬挂起来,这些字画马上又会使你惊叹,你会在那厚实拙重之中,感到最大的智慧和神奇。④老师有句诗道“采花蜂苦蜜方甜”,好心的艺术家往往只愿把有丰富滋养的甜美成果分享给人,却不愿人知道自己所受的辛苦。假若有人问白石老师在他的艺术修养上下过多大的苦功,我想以“铁杵磨成针”来作比也并不怎么过分。就以老师画案上那块砚台来说,那是一块又粗又厚的石砚,但以老师作画之勤,经过千万次的研磨,砚底有的地方已经很薄。近年别人给他磨墨时,他总是嘱咐往厚处磨,不要把砚底磨穿了。勤学苦练,功夫不可间断,是历代艺术大师的名言,白石老师就是身体力行的典范。⑤老舍先生收藏了一幅白石老师的钓丝小鱼图。图中很大的篇幅只有一根被微风吹动的钓丝,下边是几条被钓饵所吸引的小鱼,墨色淡淡的,画面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但是,我们眼前却似乎浮现出这样的场景——晚风习习,天边一抹晚霞,人在清澈的池塘边观看游鱼,闲适惬意。画面上那一根钓丝给人无限的想象和美妙的感觉。这张画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白石老师感觉的敏锐和感情的真挚。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不感觉有什么疏远和隔膜。⑥一次,我陪一位著名的印度诗人去访问老师,老师画了一幅牵牛花送他。画面中的牵牛花迎风向露,欣欣向荣。诗人站在画前激动地说:“这花的艳丽生动使我感到在枝叶间就要穿出一只蝴蝶。”停了一下,他又说:“这不仅是一株花,这是东方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歌颂。”在国际和平奖授奖仪式上,艺术家郁风代白石老师致答词:“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追求的就是和平。”⑦我很喜欢白石老师九十多岁时画的一棵棕树。棕干笔直冲天,棕叶下垂,笔力之雄健真可说是“如能扛鼎”。我不想说画里的棕皮、棕叶的质感如何的神似,只想说我感到的那种震撼人心的气魄,正如画上题字“直上青霄无曲处”传达出的中华民族雄迈、昂扬、不屈的精神。我想不管是谁,站在白石老师的作品之前,都会感到清新蓬勃的气息、雄强健壮的力量扑面而来,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振奋。⑧白石老师逝世前,还是经常不断地创作,这些作品精神饱满,一点未见衰颓之气。他九十六岁画的一幅秋海棠,红光满纸,神采焕发,浓艳至极。另外一幅万年青,真有一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赏画思人,对白石老师“一挥”的题字,我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取材于李可染的文章)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章标题“我的老师齐白石”,点明了写作对象,也表达了作者怀念之情。B.第③段中“笨拙”在句中是指齐白石先生作画时显得“笨拙”,因为晚年作画。C.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这样就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突出。D.白石老师把一个普通人对家乡、祖国、一切生命的热爱都画在画里、写在诗里。15.请你根据提示,补充完善回忆白石老师的三个细节。(2分)①
②“一挥”题字
③16.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6分)(1)他总是把纸叠了又叠,前后打量斟酌。有时字写了一半,还要抽出笔筒里的竹尺在纸上横量竖量。(赏析句子)(2)我想不管是谁,站在白石老师的作品之前,都会感到清新蓬勃的气息、雄强健壮的力量扑面而来,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振奋。(赏析加点词)17.齐白石老师为什么能画出富有美感的绘画作品?根据内容,简要概括。(4分)18.读完全文,结合结尾作者的话,谈谈你对白石老师的“一挥”的理解。(2分)【答案】14.B15.“凭空”作画“将穿”石砚(将石砚几乎磨穿)16.(1)“叠了又叠”“横量竖量”运用动作描写,体现了老先生写字认真、严谨的态度和精神。表达了我对白石老师赞美之情。(2)“扑面而来”写出了我看到白石老师作品后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一振的精神状态(感受),把白石老师的作品中蕴含的气息和力量写活了,表达了我对白石老师及其作品的热爱(赞叹)。(或者“以动写静”)17.(1)白石先生作画细致地观察,深刻地认识。(2)白石先生作画认真、慎重。(3)齐白石先生作画勤奋。(4)白石先生作画时感觉的敏锐和感情的真挚。18.(1)白石老师平时作画,从来不会一边执笔,一边观看真实的对象或者草稿,而是胸罗万象,“一挥”而就,体现白石老师作画前就完成对生活的观察与认识(并非作画时才观察认识生活)。(2)白石老师的作品,精神饱满,有一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总是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一挥”是白石老师作品中的精神力量的挥洒。(3)“一挥”是白石老师高超的艺术境界背后对家乡、祖国、和平以及一切生命的热爱的情感的挥洒。(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B.有误,结合第三段“实际上,老师在任何时候作画都很认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他写字也是一样……他总是把纸叠了又叠,前后打量斟酌。有时字写了一半,还要抽出笔筒里的竹尺在纸上横量竖量……可是等悬挂起来,这些字画马上又会使你惊叹,你会在那厚实拙重之中,感到最大的智慧和神奇”可知,“笨拙”是说齐白石先生作画、写字时的认真,慎重,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佩和怀念;故选B。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时,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提取概括。第一空,通过第①②段中“就是那样‘凭空’自由自在地在纸上涂写”“过去有人批评国画家的‘凭空’作画就是不重视生活,殊不知优秀的传统画家都是把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作为艺术修养极其重要的部分,当他正式进行创作时,认识生活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的内容可概括为:“凭空”作画;第二空,通过第④段中“假若有人问白石老师在他的艺术修养上下过多大的苦功,我想以‘铁杵磨成针’来作比也并不怎么过分,就以老师画案上那块砚台来说,那是一块又粗又厚的石砚,但以老师作画之勤,经过千万次的研磨,砚底有的地方已经很薄。近年别人给他磨墨时,他总是嘱咐往厚处磨,不要把砚底磨穿了”的内容可概括为:“将穿”砚底。16.本题考查词句赏析。(1)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的表达方式,使用“叠了又叠”“横量竖量”等动词,细腻地描写了齐白石老师写字时的动作,体现了老先生写字认真、慎重、严谨的态度和精神,表达了我对白石老师的赞美之情。(2)“扑面而来”意思是某种事物或感觉强烈地朝着你的方向袭来。联系此句的内容和语境可知,“扑面而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看到白石老师作品后被清新蓬勃的气息、雄强健壮的力量所折服,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一振的精神状态,表达了“我”对白石老师的感佩之情和对白石老师作品的赞美和热爱。17.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提炼。根据第②段“这使我感佩老师作画不仅是从造化入手,而且观察得是那样细致,认识得是那样深刻这使我感佩老师作画不仅是从造化入手,而且观察得是那样细致,认识得是那样深刻”“殊不知优秀的传统画家都是把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作为艺术修养极其重要的部分,当他正式进行创作时,认识生活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可知,写出了齐白石先生作画时细致地观察,深刻地认识;根据第③段“老师在任何时候作画都很认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如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信手一挥过”可知,写出齐白石先生作画时的认真、慎重;根据第④段“但以老师作画之勤,经过千万次的研磨,砚底有的地方已经很薄。近年别人给他磨墨时,他总是嘱咐往厚处磨,不要把砚底磨穿了。勤学苦练,功夫不可间断,是历代艺术大师的名言,白石老师就是身体力行的典范”可知,写出了齐白石先生作画的勤奋;根据第⑤段“这张画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白石老师感觉的敏锐和感情的真挚。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不感觉有什么疏远和隔膜”可知,写出了齐白石先生作画时感觉的敏锐和感情的真挚。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①段中“白石老师平时作画,既不看真实的对象,也不看草稿,就是那样‘凭空’自由自在地在纸上涂写,但笔墨过处,花鸟鱼虫、山水树木尽在手底成长,而且层出不穷,真是到了‘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地步”,第②段中“我感佩老师作画不仅是从造化入手,而且观察得是那样细致,认识得是那样深刻。过去有人批评国画家的‘凭空’作画就是不重视生活,殊不知优秀的传统画家都是把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作为艺术修养极其重要的部分,当他正式进行创作时,认识生活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能设想白石老师一边执笔一边观看,能画出今天这样生动的小鱼小虾”的内容可知,白石老师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细致又深刻,已经达到了“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地步,所以平时作画,既不看真实的对象,也不看草稿,而是“一挥”而就;结合第⑥段中“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追求的就是和平”第⑦段“我很喜欢白石老师九十多岁时画的一棵棕树。棕干笔直冲天,棕叶下垂,笔力之雄健真可说是‘如能扛鼎’。我不想说画里的棕皮、棕叶的质感如何的神似,只想说我感到的那种震撼人心的气魄,正如画上题字‘直上青霄无曲处’传达出的中华民族雄迈、昂扬、不屈的精神。我想不管是谁,站在白石老师的作品之前,都会感到清新蓬勃的气息、雄强健壮的力量扑面而来,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振奋”第⑧段“白石老师逝世前,还是经常不断地创作,这些作品精神饱满,一点未见衰颓之气。他九十六岁画的一幅秋海棠,红光满纸,神采焕发,浓艳至极。另外一幅万年青,真有一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的内容可知,白石老师的作品未见衰颓之气,有一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其中传达出的中华民族雄迈、昂扬、不屈的精神,让人感到清新蓬勃的气息、雄强健壮的力量扑面而来,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振奋;“一挥”正是精神力量的挥洒,表达出白石老师对家乡、祖国、和平以及生命的热爱。名著阅读19.我校校刊拟开设“读名著·学榜样·树理想·传精神”专栏,我班推荐书目为《红星照耀中国》,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1)“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这是斯诺对红军哪次重要行动的评价?在这次行动中,红军都经受了哪些困难?请举出两例。(2分)(2)征集推荐名著中的“人物名片”。请你按照“人物出处”“典型事件”“人物点评”的格式,拟写一则人物名片投稿。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围绕专栏主题选取两件典型事件,撰写人物点评。(4分)人物①人物出处《红星照耀中国》典型事件②③人物点评④【答案】(1)两万五千里长征;困难示例:爬雪山、过草地、破围剿,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2)示例:人物:毛泽东典型事件:①剪辫子,因为剪辫子与人辩论;②投身政治运动——主笔“湘江评论”、创办文化书社、反对军阀、组织工人、领导了对省议会的冲击;③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④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组织起义,参与建立苏维埃政府等。人物点评:①剪辫子与人辩论——敢为人先、反叛精神,不卑不亢、魄力非凡、改革先驱、书生意气、敢于挑战②投身政治运动——敢为人先、有坚定信念、领导能力强、非凡魄力、不畏强权(只写人名不给分,事件对应点评,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其他人物亦可)【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依据文本中的“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可知,这是斯诺对红军“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这次行动的评价。在长征中,红军战士所遇到的困难很多,主要有:战争形势:敌军的围追堵截,地上几十万大军前面堵,后边追,左右拦截;自然条件——爬雪山,过草地等;生活方面:缺衣少食。结合对长征的了解,举出两例长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即可。示例:红军长征中遇到的困难有:工农红军异常艰苦,没有粮食吃,就吃野菜,甚至吃皮带,皮鞋。长征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在高耸云霄,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大雪山,人一踏上去就陷下去,给红军生命造成威胁。(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从《红星照耀中国》中介绍的主要人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徐海东等人物中,任选一人,写出人物姓名,举出两个典型事件,然后对人物进行点评即可。毛泽东:在《红星照耀中国》第1篇里介绍毛泽东形象,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颧骨凸出。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他博览群书,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生活节俭,平易近人。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对于吃的东西很随便,有着南方人爱吃辣的癖好。周恩来:在《红星照耀中国》第3篇里介绍周恩来形象,他个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朱德:在《红星照耀中国》第10篇里介绍朱德形象,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已年过半百,也许已有五十三四岁,究竟多大,谁也不知道。他的部下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整整一个严冬的艰难,而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他的生活和穿着都和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彭德怀:在《红星照耀中国》第8篇里介绍彭德怀形象,原以为他是个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经垮了。结果我却发现彭德怀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生活节俭上,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不吸烟,不喝酒。迟睡早起。很喜欢孩子,常有孩子跟着。贺龙:在《红星照耀中国》第2篇里介绍贺龙形象,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仇视有钱人。被国民党报纸称为“劣迹昭著”,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一把菜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武装。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他的口才很好;有很强的个人感召力,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他的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性格很急躁,但是很谦虚。徐海东:《红星照耀中国》第九章“同红军在一起”中的“红色窑工徐海东”记录了徐海东人物性格及事件:1、阶级意识强:不论在态度上、外表上、谈吐上和背景上都表现出强烈的“阶级意识”,他大概是除了贺龙外,红军指挥员中唯一的“纯无产阶级”。2、有强烈的自豪感:①他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很自豪,他常常笑称自己是个“苦力”。②他对自己的部队极感自豪,他说:“一个红军抵得上五个白军。”③他对自己的几个师长中有两个也是苦力出身,也很感到自豪:④他对列宁俱乐部,他们的艺术化招贴,都感到自豪。3、热情真诚:①热情地邀请斯诺去采访他的部队:②因真诚而受部下拥戴。4、爱护部下:有一天他骑马在路上驰骋,马蹄碰了一个战士,他拉紧缰绳想看看那个战士有没有受伤,马一受惊,把他撞在一棵树上,两个星期后他苏醒过来时,发现他的门牙己嵌在那棵树上了。5、大胆无畏:①他在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工作时,却觉得采取独立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组织起湖北省的第一支“工农军队”;②、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全身多处都受过伤,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6、勇于反抗:①在学校读书时,有一次在“富人打穷人”的吵架中,他扔石头打破了一个地主儿子的脑袋;②有一次,在戏院看戏,工人们要想看看这些阔佬的足不出户的老婆到底是什么模样,因此就盯着包厢瞧。阔佬们就命令民团把他们赶出园子,结果就打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延安大学《文学批评理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学院《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学院《芭蕾舞集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工程学院《舞龙舞狮》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电气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 音乐行业保安工作总结计划
- 蓄电池生产厂建设工程合同三篇
-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
- 配电装置维护合同三篇
- 新余学院《软件工程导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级管理能力测试题
- 环境空气采样规范标准
- ST14与DC04钢板参数比较(内附各类钢板参数)
- 化工企业销售管理制度(共46页)
- 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
- 哔哩哔哩产品介绍商业模式用户体验分析PPT课程课件
- 米色纹理相声介绍卡通通用PPT模板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症及处理
- 镭雕技术员培训教材
- 准分子激光器讲解
- 语言与社会身份(98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