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全国高考作文三号卷议论文写作模王国安(2019年6月28日在《求学》群讲座)老师们,大家晚上好!应莫羽老师的邀请,今晚准备跟大家谈谈今年高考三号卷的议论文写作模式。本来考虑到这个题目可能写散文者多,写议论文者少,我有点犹豫。但莫老师认为,还是写议论文的考生获得的成绩高一些,讲一讲很有价值。盛情难却,就谈谈自己的看法吧,供各位参考。谢谢唐博士,谢谢莫老师!一、第一次审题,请老师们看看题目: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要求:围绕漫画,选好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个题目很简单:一位教师,两名学生,一个说明,一句话。
其一,题目内容:
1.三个人:一名老师,两名学生——当然,他们代表全班学生。
2.一个说明:特意交代事件背景,这是高考前最后一课,具有特别的意义,非同寻常。
3.一句话,“你们看看题,我看看你们”。这话值得思考:
之一,这话是说给谁听的?可能有些老师觉得这没有什么好思考的,当然是讲给学生听的。是的,从画面上看是这样。但是,假如我是那位老师,我不会说这句话。为什么?首先,这肯定是一堂自习课,否则,老师不可能不登台授课,发挥主导作用。既如此,学生看看书、看看题是自然的事,何必多说?其次,老师既然来了,当然是看着大家,何须多言。总之,从这个角度看,这句话说与不说是一样的。等于空话一句。
之二,那么,既然如此,题目为什么显眼地突出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说给读者听的,也就是说给考生听的。为什么说给考生听?提醒考生,材料的内容中心在这里,文章的中心论点应该从这里发源。这是命题者的善意提示,也是检验考生阅读能力的关节点。
之三,这句话表达的是什么思想内容?爱!师生之爱。抓住这一点,我的眼前马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思维模式、写作模式。可见,这是第一次审题的重要关节。
还需要第二次审题吗?当然,因为“爱,师生之爱”是一个总基调,要贯彻到具体文章的构思中,还得进一步深入研究题目,作第二次审题。还需要第二次审题吗?当然,因为“爱,师生之爱”是一个总基调,要贯彻到具体文章的构思中,还得进一步深入研究题目,作第二次审题。
其二,寻找切入点——从“爱,师生之爱”出发,可以从那些位置动刀。这是一件大事——刀口找到了,思路就有入口了。
1.从老师方面思考:老师前来的目的。
2.从学生方面思考:学生的心理感受。
3.从师生关系思考:新型的师生关系。
4.从教育改革思考:爱心的教育力量。
5.从事件场面思考:关系和谐的启迪。
……
二、各种思维模式在哪里?
前面说,我的眼前立即浮现出各种思维模式、写作模式,那么,它们在哪里呢?因为16种模式烂熟于心,因此,一经审题,了解命题者的意图,16种模式立即与之对接,直接发挥了用——稍后一一告诉你,其实,就在前面切入点之中。
须知,对于“爱,师生之爱”这个总基调,议论的出发点很多很多,任何人都可以列出一大串。比如:学习上的爱,尽心尽责,精心辅导,特别是对差生的关爱;生活上的爱,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特别是对贫困学生的关爱;思想上的爱,引导进步,制止错误,特别是对落后生的关爱……内容可以是面对个人的、面对全班同学的、面对临近班级甚至其他学校的。如此思考,正确吗?正确!但是,容易流于一般、浮在面上,同质化,没个性,没有多少价值。思想上难有高度,写作上难有特色。这是不值得推崇的思维路径。
我们主张思维模式,因为它一是很方便使用,节约考场时间;二是各具特色,容易出彩;三是熟门熟路,胸有成竹,容易成文。
下面说说呈现在我眼前的模式思维:
模式之一,从“爱,师生之爱”这个思想总源头出发,我立即想到“多要素模式”——爱与教育的内在关联。
模式之二,从“爱,师生之爱”这个思想总源头出发,我立即想到“内三层模式”——在这一节课里,老师的爱将表现在哪些层次。
模式之三,从“爱,师生之爱”这个思想总源头出发,我立即想到“关系面模式”——新型师生关系究竟“新”在哪里?
模式之四,从“爱,师生之爱”这个思想总源头出发,我立即想到“正三度模式”——师生关系的和谐,给社会发展、给教育理论各个层次带来什么启迪。
模式之五,从“爱,师生之爱”这个思想总源头出发,我立即想到“外三层模式”——学生形目中的老师形象、社会上的老师形象,老师形象通过他的毕业生如何传向四面八方。
……
为什么可以一口气列举出各种模式,刚才说了,因为各种模式早就烂熟于心,16种模式与论题内容一经对接,思维模式自然形成,只要伸手一抓,立即手到擒来。老师们年轻,很多人的年龄还没有我的“公岁”大,思维比我敏捷得多,只要实践一轮《模式议论文写作教程》,通过一两年时间,也完全能够做到,很快就会走在我的前头。说句心里话,我年轻教书时,每次作文课,布置一道作文题目,心中至少要有三种以上的思维模式,才敢登上讲台,否则,自己会觉得心很虚,很不自在,捉襟见肘,没有底气,课肯定上不好。因为我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三、第二次审题——兼立意与构思——为每一种模式再审题模式既经确定,就要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就需要更加细致地审题。
第一,关于本题的模式之一,“多要素模式”。
(一)审题
让我们先看老师吧!“你们看看题,我看看你们!”
这幅漫画的主题是什么,归根结底一个字:爱。
本题是材料作文题,可以引申发挥,我们就抓住这个“爱”字来做文章吧!
爱心与教育工作有何联系呢?
其一,爱,才能打开师生交流通道。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心灵相通,思想交流、知识传递的通道才能完全打开,师生双方的交流没有梗阻,教育教学的效果才能实现。这种关系处理得好,爱还可以成为师生双方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动力——思想没有隔阂,沟通就没有折扣。否则,通道阻碍,只好去“心脏搭桥”了。
其二,爱,才能建立师生彼此信任。对于教师而言,对学生充满着爱,就会充分信任他们;对于学生而言,也用爱来反馈老师,对老师也是无比信任。师生彼此之间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关系,教育教学的相互关系就步入了健康的轨道——老师信任学生的自觉性,学生信任老师的科学性。
其三,爱,才能沟通今天与明天。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校也是如此,铁打的教室流水的生,由此,我们想到,老师的爱表现在今天,但是期待发光发热在明天,希望自己今天的爱会成为学生明天奉献社会奉献国家的力量——老师今天的爱不求回报,但老师期待你明天更好地回报社会,并传扬爱心。
(二)确定中心论点:
二次审题清晰了,就可以确定中心论点了:
爱是教育的金钥匙。
这个中心论点要强调,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爱”不能缺席,而且居于关键地位。
(三)“多要素模式”支持中心论点的“要素”在哪里?
1.爱是教育之魂——强调实现教育目的必不可少的沟通力量
2.爱是信任之功——强调实施教育教学最具效力的手段措施
3.爱是期待之火——强调爱的表现在于今天爱的成就在明天
三个要素平行并列:要素之一是思想交流的力量,要素之二是教学方式的功能,要素之三是眼前与未来的联系。应该说,如此三个要素,三足鼎立,足以支持“爱是教育的金钥匙”这一中心论点。
(四)如何深入阐述上述三个分论点?如上三个要素只能充当分论点,内容还很虚幻,论述还很不深入,文章也缺乏深度,应该想办法让各个分论点充实起来。我看过很多学生作文,分论点之下东拉西扯,七拼八凑,前言不搭后语,内容相互交叉……凡此等等,不一而足。此类文章,失败就在于分论点之下不知所言。学生因此而苦,老师因此而烦。
其实,办法很简单,每个分论点之下,都叉开两个角度或者层次,这是最佳办法。我把它总结为几句话:捏紧一个拳(中心论点),松开三条线(分论点),线线叉两边(角度或层次),理群大团圆。分论点一,爱是教育之魂。
1.爱,是心理相通,授受与共。教学教学,一方是教,一方是学。教与学在客观上是对立的,但主观上又力求统一,必须统一。办法在哪里?爱!
2.爱,是相互呼唤,民主平等。因为对学生有爱,教师会像春蚕吐丝那样竭尽心力;因为对老师有爱,学生会喜欢老师教学的课程与教学方式。
第一个角度分析爱沟通了教与学、授与受这对客观上的矛盾。
第二个角度分析爱化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这对主观上的矛盾。
爱,能解决客观问题,也能解决主观问题,真是教育之魂啊!
如此叉分两半,多么解渴!
分论点二,爱是信任之功。
1.爱,是放手教育,促其成长。教师是主导,主导是为主体服务的,最重要的服务是信任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引导下,自己去获得知识与技能。
2.爱,是狠心压担,训练担当。老师对于有潜力的学生应敢于加大分量,让他多承担、多担当,发展他的特长。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才是真正的爱。
第一个角度是思想上的信任,是对全体同学的信任,符合先学后教的原则;这也是培养学生的自信,促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个角度是学力上的信任,有些学生有潜能,可以特殊培养,应该特殊培养,因为国家需要特殊人才。
这两个角度照顾到普遍性与特殊性,多好的角度啊!
分论点三,爱是期待之火。
1.爱,是点燃火把,促它燎原。有人说,只有一个心中有“期待之火”的教师,才能点燃学生们心中对知识的渴望之火、对未来的追求之火。
2.爱,表现在今天,但要大胆期待他们明天的灿烂。作为教师,爱学生的明天,就得爱学生的今天。扩大开来,也是爱祖国的明天,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第一个角度着眼眼前,用自己的爱,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求知欲望,促其成才。
第二个角度着眼未来,用自己的爱,点燃学生的前程,永远都不止歇,奋斗终生。
这样两个角度一近一远,十分现实。
如上三个分论点,六个分析点,一篇800字文章还有空余的地方去东拉西扯吗?也很显然,依照这个思维模式,内容充实了,层次清晰了,文章的档次提高了。
可能有老师要说,老王啊,我们的学生不是你,哪有那么方便就找两个角度啊!我们的难度就在这里。我要说,老师们,老王要不客气地回答你,如果你的学生都是老王,那还要你干什么?开个玩笑!但其中的内容不都是玩笑:首先,你当老师的要带头一分为二,熟练叉开两半,要具备这个能力;其次,你有责任教会你的学生一分为二,叉开两半。第二,关于本题的模式之二,“内三层模式”。
(一)审题
高考之前最后一节课了,班主任老师既然不再登台授课,把时间留给同学们自习,那么,他又到教室里来干什么?
“你们看看题,我看看你们!”这句话表示什么意思?实实在在地说,这是一句空话,说跟不说是一样的,教室里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深入一步想,这句话含而不露,内涵很丰富,很值得琢磨。
我们是否可以就此揣测一下老师的心理,理解一下老师的内心?
从高考上看,老师知道,这是温课时间,应该让学生自由支配。但老师更知道,有些同学“自己看看题”是不解渴的,因为有些题目他们自己无论怎样看,都无法看懂,很需要点拨,很需要指导,这能为困难同学节约时间。本来,他们可以问问同学,可此时此刻,时间比金子还宝贵,去麻烦哪一位同学都不合适。老师想,自己应该填补这个缺位,哪怕是作为坐板凳队员,也应该来,一旦需要,自己可以立即发挥作用。于是,老师义无反顾地来了。为困难学生解疑也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
从课程上看,老师是否这样想,自己是科任教师,虽然反复训练了,但总有一些同学、总有一些类型的题目没能很好掌握,如果时间允许,还需要再加强。但是,时间不允许啊!此时此刻,时间应该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把握,因为学生最了解自己,最知道该做些什么。“各人自扫门前雪”——得给他们一些小自由。因此,纵然自己很想站上讲台再唠叨几句,尽管对几个问题很想再强调几点,但老师终于忍住了——“你们看看题”——看看你们各自最需要看的题。
从思想上看,老师是否这样想:自己是班主任,对于同学们临考之前的思想状态应该多多关心,必要时给与疏导。比如,平日学习成绩好的,看到没有老师在教室,容易放松自己,浪费这最可宝贵的时间;平日学习差的,觉得还有很多内容没有来得及复习,内心着急,不知所措;有些同学心理素质差,产生临考焦虑症等等。如果遇上这些问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尽快给与调适,让同学们以最好的心理状态进入考场。
都说工人阶级最无私,但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话处处可闻。
极左年代,都说知识分子是资产阶级,最自私。但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苦口婆心让学生学好考好是全中国老师们共有的脾气。我们的老师可敬啊!他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二)确定中心论点:
二次审题清晰了,就可以确定中心论点了:
老师的心,金子般的心。
这个中心论点要强调,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对于他们是全心全意的,无私奉献的,无微不至的,真的是一颗金子的心。
(三)“内三层模式”的三层表现在哪里?
分论点一,释疑,临门一脚待指导,师生合作抢时间。
1.手指有长短,学生水平有高低。高考在即,班上还有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这很让班主任老师揪心。虽然已经进入温书阶段了,但是,“弱苗应该多施肥”,班主任老师早早就来到教室就有“补肥”的意图。他知道,启迪与点拨,能大大节约学生的时间。
2.抓因材施教,困难学生多搀扶。其实,平日里,班主任老师很大的一部分精力就集中在差生群体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纠正不良学习习惯……老师还根据学生个人及家庭情况,帮助制定学习计划。老师,比父母关心更周到。
平时注力了,临门还关注——这是金子般的心。
分论点二,放手,学生永远是主体,主体主导两相宜。
1.学生变考生,得他们自我适应。老师明白,自己的道路终究得自己走,不能包办代替。因此,老师纵然是不放心这,不放心那,很希望登上讲台再给同学们告诫一番,也清醒的意识到:主体主导不能错位。
2.待哺与觅食,引他们自我展翅。老师知道,满堂灌不好,因此,平日坚决摈弃一言堂,而采用“先学后教,训练反馈,评价拓展”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平日培养能力,考前自由补缺——这是金子般的心。
分论点三,关爱,学生要稳定情绪,老师给思想动力。
1.老师是动力,高考前后不缺席。“你们看看题,老师看看你们。”学生一听,心里多温暖啊——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老师和我们在一起。这是学生的无价之宝。
2.情绪要稳定,高考事大不麻痹。老师知道,创造轻松气氛,多多鼓励赞美。进入考场前,老师给与同学们一副信任的目光;出场后,老师给与一个满意的笑脸。这都会在无形之中化作学生的思想力量。
高考前给动力,高考时给赞美——这是金子般的心。
困难学生的辅导——广大学生的放手——全体学生的鼓励,这就是“解疑”——“放手”——“关爱”三大层次的堆叠。哪来这套思维?模式议论文的“内三层模式”引导的。
第三,关于本题的模式之三,“关系面模式”。
(一)审题
这道题目,要构思五种模式,就有一个很难绕过去的话题——师生关系。
漫画中,教师深情地看望自己的学生,既是考前的关切,也是的依依惜别;学生听话地默默看题,内心也燃放着对老师的感激与感谢,也饱含着对老师的难忘之情。
师生授受,客观上是对立的;但在这个班级,师生双方的努力,使它们的关系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现在都提倡新型师生关系,那么,“新型”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先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是对立矛盾的一方。负责传道授业解惑,这恐怕是教师永远无法改变的属性。不管是老式师生关系还是新式师生关系,这一点都不会有本质的差异。
新型师生关系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对于教师而言,就是变让学生“死记硬背满堂灌”为“先学后教,训练反馈,评价拓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新型师生关系表现在教育态度上,对于教师而言,就是变“谩骂体罚”、“师道尊严”为“关怀鼓励”、“激发内力”,使教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成为学生的进取动力。
再说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是对立矛盾的另一方。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恐怕是学生永远无法改变的属性。不管是老式师生关系还是新式师生关系,这一点都不会有本质的差异。
新型师生关系表现在学习态度上,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变被动为主动,变张开大嘴嗷嗷待哺为挖地三尺土里刨食,即不是消极等待知识找来,而是积极追求知识而去。
新型师生关系表现在师生情感上,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变疏远为亲近,变避之唯恐不远为主动向师,建立友谊,即让师生关系亦师亦友;彼此沟通,心领神会。
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其实也很简单:教师是学生思想发展、知识成长的领路人与支持者;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计划的实践者,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者。
(二)确定中心论点:
二次审题清晰了,就可以确定中心论点了:
中心论点:认识对立,追求统一,创造佳绩
客观上无法避开的对立,主观上积极追求的统一,佳绩就从这里诞生。
(三)“关系面模式”的如何展示?让我们通过一个图标来表示:
第二个阶段是重点阶段,即在第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分析二者的关系。
这里的重点是“变”,因为“变”才出现“新”面貌,新关系:
一方面是教师的演变: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应该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大师。
变“师道尊严”为“亦师亦友”。教师作为主导者应该追求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通,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
变“满堂灌”为“先学后教”。在教学中,要变让学生“死记硬背满堂灌”为“先学后教,训练反馈,评价拓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一方面是学生的演变:每一位优秀学生都应该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能人。
变“疏远老师”为“平等尊重”。学生作为主体,对于老师的态度,要变疏远为亲近,变避之唯恐不远为主动向师,建立友谊,即让师生关系亦师亦友,
变“嗷嗷待哺”为“挖地觅食”。在学习上,要变被动为主动,变张开大嘴嗷嗷待哺为挖地三尺土里刨食,独立追求知识。
通过一番分析,新型师生关系就很清晰了。有些老师或许又要问,你怎么会往这方面思考呢?答案是一样的,我心中藏着一个“关系面模式”,没有用上去,对不起这道反映师生关系的题目,
第四,关于本题的模式之四,“正三度模式”。
(一)审题
一幅漫画,简简单单,其深刻含义是什么呢?
教室里,一位班主任老师,和颜悦色,十分慈祥地看着正在温课准备赴考的学子。两个学生——当然,他们代表着全班学生正专心致志、安静从容地看着复习题目。
整体地看,环境气氛祥和,师生关系融洽。这是一个十分和谐的群体。
画面表示的当然是新型的师生关系。
那么,展开思维的翅膀,由这幅漫画联想开去,其中还寓含些什么呢?和谐!让我们抽象出这个概念,就从这里下手做文章。
可以想到,如果全社会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像这所学校这样,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与居于主体地位的学生,都关系和谐,那就太好了。因为有些学校的师生之间时常磕磕碰碰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有的老师依然恪守师道尊严,不能平等正确对待学生;有的学生因为家里钱多,娇生惯养,缺乏自觉接受教育的正确态度。师生关系不和谐,必然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折扣。
还可以视野更加宽阔一些,联想到社会上。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内部层级、社会领导阶层与广大民众,不是也都存在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吗?如果各个群体都能像这个班级一样,关系顺畅,和谐一体,那么,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该提高多少个层级啊!
我们还可以站到理论高度上去认识和谐关系。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统一。尽管这是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它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我们的国家需要这种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
(二)确定中心论点:
二次审题清晰了,就可以确定中心论点了:
中心论点:和谐统一才能创造佳绩。
一个群体,复杂矛盾,但又必须生活在一起,要提高生活质量,重要的是和谐。
(三)“正三度模式”的意义如何展示?
为了节省篇幅,我们还是用一个图表来表示吧!
为了支持中心论点:和谐统一,才能创造佳绩,作者采用正三度模式。
一度思维,本体意义:和谐的课堂,志在创佳绩。
所谓本体意义,就是事件自身的意义。这幅漫画,反映出一个和谐的课堂,师生共同的目标就是在高考中创造佳绩。这个分论点,可以叉开两半来论述:
1.“爱其生,尽其力”。教师喜欢自己的学生,就会精心备课设计教案倾尽自己的气力。
2.“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近自己的老师,就会喜欢老师教授的学科及讲授的道理。
一师一生,两个角度,十分合适。
二度思维,社会意义:和谐的社会,文明将升级。
所谓社会意义,就是跳出事件本身,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认识。
1.一个群体,分层分级,上下对立,务求统一。一个单位上下之间,必有矛盾;单位整体,需要合力。单位的头目如果能像老师那么关爱部属,单位的部属如果能像学生那样孜孜以求,则单位的工作一定会大为出色。
2.一个社会,多层多级,矛盾对立,必须统一。一个社会,工农商学兵,到处是山头。矛盾对立自然存在,主导者学学老师,多释放爱意;主体者学学生,自爱自律,构设亲密无间的上下左右关系,社会就安定和美了。
一个侧面论述群体,一个侧面论述社会,一大一小,配搭有致。
三度思维,理论意义:对立的转化,可完美统一。
所谓理论意义,就是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
1.坦然承认对立的客观存在,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对立面,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求和谐必须积极追求统一的最佳效果。应该努力促使双方融合为一,实现双赢。
如此三层,一层更比一层高。这就是纵式结构。
或许有老师要问,你哪来这个怪思路?不是怪思路,而是模式议论文的高分模式,面对任何一道题目,我都会思考,能不能用上它,能不能帮助学生出彩!
第五,关于本题的模式之五,“外三层模式”。
(一)审题
前面几份构思考虑了方方面面,最后该发掘发掘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这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一节课了,老师还深情地到教室里看望同学们。同学们的心理发生什么变化呢?不言而喻,同学们感激、感动、感谢,并将自觉不自觉地转化为备考应考的实际力量啊!也许同学们的思想未必这么简单,让我们展开思想的翅膀吧。
其一,老师今天的到来,给了同学们思想的力量,心理的依傍,这是解除临考之前心理焦躁情绪的灵丹妙药。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老师思想风范对同学们的熏陶与教育。这只是在个人及班级的小范围内议论。
其次,同学们或许想到,关怀学生是老师一贯的行为,正是他平日的工作风格;进一步推想,老师在教育教学上颇多建树,特别是在改革的潮流中,有不少独到的创造,并在全市教育系统发挥了很好的影响,产生积极的效应。这就拓展到社会上去议论了。上升了一格。
再次,可以进一步推想,老师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奉献,这一方面表现在他个人的辛勤耕耘,更重要的是,他的历届毕业生都带上他的精神风骨、带上他的高尚品格,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作出不凡的贡献。学生取得成绩的背后,都有老师的影子。
(二)确定中心论点:
二次审题清晰了,就可以确定中心论点了:
中心论点:老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一,教师工作,很平凡,似乎没有多少亮点,不,培育英才就是一大贡献;其次,教师工作,可以改革改进教育事业,推动教育进步,这是重要贡献;再次,教师的高风亮节、精神风骨,通过学生而四海传扬,为国家作出了重要奉献。
(三)“外三层模式”如何展示?
中心论点:老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分论点一,老师的榜样,是我们刻苦自砺的强大心理力量。
1.老师品格高尚,身体力行,激发我们自策自律,追求正气。
2.老师学识渊博,善于启迪,激发自己刨地觅食,独立探求。
这一段主要分两层论述。一是侧重思想道德方面,突出论述老师以品行端正、道德高尚。二是侧重知识才能方面,突出论述老师以自己渊博的学识,灵巧的教学方法,变“授人以渔”为“教人捕鱼”。
分论点二,老师的榜样,是全市教育系统争相学习的典范。
1.老师爱岗敬业,革新制度,学生管理轻松高效,各地效仿。
2.老师改革教学,破解难题,全市各校争相学习,影响广泛。
这一段主要分两层论述。一是侧重学生管理方面,突出论述老师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书写“自我评价”日记,促使学生自我管理。二是侧重于课堂教学改革,突出论述老师突破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先学后教,训练反馈,评价拓展”的教学新模式,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自觉,频频出现佳绩。
分论点三,老师的榜样,已经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发光发热。
1.老师的学生负载者老师的形象活跃在祖国各条战线。
2.同学们集体约定无论走向何方都要弘扬老师的形象。
这一段主要分两层论述。一是侧重于论述老师的工作精神及其业绩通过自己历届的毕业生,广泛活跃的祖国各地。二是论述自己和同学们都立志不仅向老师学文化,更要向老师学精神,永远传扬下去。
老师们,近日跟几位阅卷归来的老师聊天,得到两个感叹:
一是考生思路狭窄。一号卷考生多数只懂得论述劳动的好处,批判题目中列出的三种错误思想。其他思路就很有限了。三号卷考生多数只懂得颂扬师德,赞美老师,其他思路也不多。
二是没有写作层次。一号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医疗设备捐赠协议3篇
- 2024年度民间借贷合同纠纷调解与仲裁机构选择2篇
- 2024国际品牌授权合同3篇
- 2024年化妆品原料供应与设备租赁合同3篇
- 2024年墓碑文化传承合同3篇
- 2024年基础设施贷款展期合同3篇
- 2024年前庄队黄奎鱼塘承包合同附带生态环境修复条款3篇
- 昆明市2024年度公租房电子合同使用风险评估及防范合同3篇
- 2024年新型绿色能源项目融资担保合同3篇
- 2024年工程招投标实操与协议法律风险防范版
- 幼儿老师法律知识讲座
- 多发伤和复合伤的护理查房课件
- 宝宝肠道保健知识讲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培训测试题附答案
- 幼儿园公开课:中班语言《怎么才能不吃掉我的朋友》课件
- 《中国铁路的发展》课件
-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课件》
- 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一 综合练习卷3 含详细答案解析
- 近代中国金融业的演变
- pcnl护理查房课件
- 文化旅游推介会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