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浙江省诸暨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说明:本试卷的全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当下文学指责之所以出现种种乱象,文学指责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之所以受到质疑,是因为本处于对话关系中的文学指责,被异化为独语。文学指责家为了变更文学指责陷入独语的窘境,也曾努力找寻过出路,一些学者尝试从西方现代文论那里去找寻终结文学指责独语的方法。但文学理论界和指责界舍近取远,忽视了我国悠久、丰厚的对话指责理论资源。面对当下文学指责发展大势,重新接续中国文学优秀理论传统,重振对话指责,有助于推动当下文学指责健康发展。从指责家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中国古典文论提出“知人论世”的珍贵观点。《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知人论世”要求指责家在阐释作品时,要充分了解作者的时代环境、生平经验、思想观念。孟子还认为文学指责根本目的在于“尚友”。这就表明,中国古代文学指责提倡的不是“捧”与“棒”,而是交友。当然,孟子所谓的“尚友”,并非指指责家和作家之间的一团和气甚至庸俗的友情,而是要对作家身世、趣味、价值观念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目的还是在于正确地阐释文学作品。当下文学指责令人不满足的一个重要缘由,是文学指责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和困难性,常把文学作品作为阐释文学史的“材料”来运用。文学指责如何阐释作品,如何科学地建立起指责家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呢?中国古代文论提出“以意逆志”“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等详细方法。这些方法都强调从作品动身,始终敬重文学作品自身。无论是“知人论世”还是“以意逆志”,都把文学作品视为灌注作者生命情感与思想的生命体。因此,文学作品是探究作者思想情感、价值取向的基本动身点。这样来理解文学指责,不是在文学作品和作家之间建立僵化的对应关系。事实上,如何发觉作品的缝隙甚至是空白之处,才是指责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之所在。因此,古代文论还提倡“春秋笔法”和“微言大义”。“春秋笔法”留意发觉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和价值取向。“微言大义”则是希望指责家去发掘作品隐含的意义。文学指责对于文学作品的阐发,虽不能脱离作家和文学作品本身,但可以充分发挥指责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摘编自《在对话中重新感知文学指责的温度》)材料二:为了凸显文学指责的客观性与学术性,指责者普遍努力淡化作为指责主体的“我”,使指责看起来端庄稳重、严谨客观。这种指责文章在回避指责者主观感受的同时,罕见具有文学性的表达,减弱了文章的审美属性,使指责文章丢失了感染力和应有的魅力。目前存在着大量对文学指责不满的声音,与此不无关系。关于充溢个体审美感受的文学指责,西方的理论家和指责家供应了重要的参照。西方近代以来,指责家们主见指责脱离创作的从属地位。从狄德罗到史勒格尔,再到圣·佩韦和王尔德,纷纷坚持指责相对于创作的独立性、创建性和艺术性。王尔德在《作为艺术家的指责家》中认为,指责家同时也是艺术家,指责之于创作,有其独立性,指责的目的并不在于揭示作家的意图,创作对于指责来说,是材料,就像视觉世界和情感世界是创作的材料一样,指责在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建,指责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事实上,中国的文学指责有着更为悠久的美文传统。精致的指责诗文下,流淌着作者丰沛的生命活力和独特的艺术感受力。陆机的《文赋》以赋论诗文,用精致的语言和奇妙的比方总结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以奇妙的文体形式表达精到的文学创见。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以七言绝句的形式臧否人物,褒贬诗歌,回答了唐诗发展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使文学指责语言的工整、简省与精致达到了新的高度。李白的《古风·大雅久不作》、戴复古的《论诗十绝》、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是对这一脉络的延长,经过历代文人的传承,“以诗论诗”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指责的宏大传统。及至现代,李健吾继承了这样的传统。他潇洒自如的美文指责风格,于社会功利目的之外,留意表达个人的阅读印象和感悟,其显著的主体意识使他的指责文字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当然,这种充盈着个体审美感悟的印象式文学指责自身也存在问题。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知音》篇中,就列举了文学指责者在指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指责者主观的好恶和认知的局限对指责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指责文章要凸显指责者个体的文学感受,又要警惕个人认知的局限影响指责的效用与公正。刘勰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他指出,从事文学指责的人须要“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即文学指责应以博观和比较来修正个体认知的偏狭。(摘编自《呼喊“有我”的美文指责》)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西方现代文论处找寻终结文学指责独语窘境的方法,这一做法既不正确,也无显著效果。B.中国古代文学指责提倡的交友,以正确阐释作品为目的,要对作家有全面了解和深刻理解。C.淡化指责主体“我”,弱化文学指责的审美性,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大众对文学指责的不满。D.文学指责在凸显指责者个体文学感受的同时,也应以博观和比较来修正个体认知的偏狭。2.依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当下文学指责令人不满足,是因为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和困难性,经常把文学作品作为阐释文学史的“材料”来运用。B.要科学地建立起指责家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可以参考中国古代文论提出的“以意逆志”“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等详细方法。C.西方近代以来主见指责脱离创作的从属地位的观点和中国文学指责悠久的美文传统一样,都意味着对“学院指责”的猛烈抨击。D.“以诗论诗”是中国古典文学指责的宏大传统,因其指责形式充盈个体审美感悟,故在学术化和规范化层面或存在肯定的问题。3.下列诗句不能体现“以诗论诗”这一传统的一项是()A.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元好问)B.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步齐梁作后尘。(杜甫)C.等闲缉缀闲言语,夸向人间唤作诗。昨日偶拈庄老读,万寻山上一毫厘。(张祜)D.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来宾,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4.有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李白《将进酒》的文学评论。结合上述两则材料的观点,请你对他的写作提出三条建设性看法。【答案】1.A2.B3.D4.①充分了解作者(李白)生平,知人论世;②重视对作品(《将进酒》)的阅读,了解其丰富性与困难性,可采纳“以意逆志”的方法;③留意表达特性化的阅读感悟,写出有“我”的美文;④宜博观,多比较,避开评论片面。【解析】【1题详解】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实力。A.“西方现代文论处找寻终结文学指责独语窘境的方法,这一做法既不正确,也无显著效果”错。材料一“一些学者尝试从西方现代文论那里去找寻终结文学指责独语的方法。但文学理论界和指责界舍近取远,忽视了我国悠久、丰厚的对话指责理论资源”,可见原文指责这种做法“舍近求远”,并非断言其不正确,更无效果推断。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实力。A.“当下文学指责令人不满足,是因为忽视了……”错,以偏概全,材料一说“当下文学指责令人不满足的一个重要缘由,是文学指责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和困难性,常把文学作品作为阐释文学史的“材料”来运用”,可见,原文是“一个重要缘由是……”。C.“都意味着对‘学院指责’的猛烈抨击”错。材料二只是说“西方近代以来,指责家们主见指责脱离创作的从属地位”“中国的文学指责有着更为悠久的美文传统”,所以,选项中说“意味着对‘学院指责’的猛烈抨击”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D.“因其指责形式充盈个体审美感悟,故在学术化和规范化层面或存在肯定的问题”错,强加因果。“指责形式充盈个体审美感悟”与“在学术化和规范化层面可能存在肯定的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成立。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实力。A.元好问以《诗经》的风雅传统为“正体”,认为汉乐府和建安文学是这一传统的接着,他针对宋金诗坛上的一些弊病和“伪体”盛行、汉魏诗歌传统的淆乱,以“诗中疏凿手”为己任,要在纵览诗歌创作的历史中正本清源,区分正伪,使之泾渭分明,从而廓清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B.在此诗中,杜甫科学地说出了古与今相互为用的辩证关系,对古今有所畸轻倚重,皆是一种偏见,应当弃短撷长,择善而从,兼收并蓄,自出机杼;攀屈宋则所谓取法乎上,轻齐梁则所谓力避纤弱。C.庄老虽非诗而有诗的意境,轻率为文者虽自诩为诗,而迥非诗的语言,此所以古来写诗者万千家,而可传者甚少,故轻薄为文,为初学诗文者所宜力避。D.是李商隐写给身在长安的好挚友令狐绹的诗,作者用“嵩云”和“秦树”分别借指自己和挚友分居两地,用鲤鱼传书的典故来借指二人的书信往来,劝友人不要再询问自己这位从前的幕僚来宾,因为自己近来多病,就像那司马相如一般。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实力。依据“从指责家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中国古典文论提出‘知人论世’的珍贵观点”可建议,充分了解作者李白的生平,做到知人论世。依据“中国古代文论提出“以意逆志”“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等详细方法。这些方法都强调从作品动身,始终敬重文学作品自身”可建议,重视对作品《将进酒》的阅读,了解其丰富性与困难性,可采纳“以意逆志”的方法。依据“指责者普遍努力淡化作为指责主体的‘我’,使指责看起来端庄稳重、严谨客观。这种指责文章在回避指责者主观感受的同时,罕见具有文学性的表达,减弱了文章的审美属性,使指责文章丢失了感染力和应有的魅力”可建议,留意表达特性化的阅读感悟,写出有“我”的美文。依据“从事文学指责的人须要‘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即文学指责应以博观和比较来修正个体认知的偏狭”可建议,宜博观,多比较,避开评论片面。(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桥边①[德国]海因里希·伯尔①他们替我缝补了腿,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沉醉。成天,成天,我的不出声音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数字的捷报。当我把我上班的结果报告他们时,他们的脸上放出光彩,数字愈大,他们愈加容光焕发。他们有理由心满足足地上床睡觉去了,因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走过他们的新桥……②但是他们的统计是不精确的。我很愧疚,但它是不精确的。我是一个不行靠的人,虽然我懂得,怎样唤起人们对我有诚恳的印象。③我以此暗自兴奋,有时有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他们的华蜜驾驭在我的手中。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或更低的数字;当我心情安逸、精神开心时,我就用五位数字来表示我的慷慨。他们多么兴奋啊!每次他们慎重其事地在我手中把结果拿过去,眼睛闪闪发光,还拍拍我的肩膀。他们什么也没有料想到!然后,他们就起先乘呀,除呀,算百分比呀,以及其他我所不知道的事情。他们算出,今日每分钟有多少人过桥,10年后将有多少人过桥。他们喜爱这个将来完成式,将来完成式是他们的专长——可是,愧疚得很,这一切都是不精确的……④当我的心爱的姑娘过桥时——她一天走过两次——我的心简直就停止了跳动。我那不知疲乏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直到她转入林荫道消逝为止。全部在这个时间内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当她晚上又从冷饮店里走回来时——这期间我打听到,她在一家冷饮店里工作——,当她在人行道的那一边,在我的不出声音、但又必需数的嘴前走过时,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当不再望见她时,我才起先数起来。全部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他们全是些男男女女的幽灵,不存在的东西,都不会在统计的将来完成式中一起过桥了……⑤这很清晰,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情愿让她知道。她不该知道,她用何等可怕的方式把一切计算都推翻了,她应当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地带着她的长长的棕色头发和温顺的脚步走进冷饮店,她应当得到很多小费。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晰的,我在爱她。⑥最近他们对我进行了检查。坐在人行道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刚好地警告了我,我也就格外当心。我像发疯似地数着,一台自动记录公里行程的机器也不行能比我数得更好。那位主任统计员亲自站在人行道的那一边数,然后拿一小时的结果同我的统计数字相比较。我比他只少算了一个人。我心爱的姑娘走过来了,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美丽的女孩子转换到将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当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需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我特别感谢在对面数汽车的矿工。这干脆关系到我的饭碗问题。⑦主任统计员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个好人,很忠实、很牢靠。“一小时内只数错了一个人,”他说,“这没有多大关系。我们反刚要追加肯定的百分比的零头。我将提议,调您去数马车。”⑧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运气。马车一天最多只有25辆,每半小时在脑中记一次数字。这简直是交了鸿运!⑨数马车该多美!4点到8点时根本不准马车过桥,我可以去散漫步或者到冷饮店去走走,可以许久地看她一番,说不定她回家的时候还可以送她一段路呢,我那心爱的、没有计算进去的小姑娘……(选自《伯尔中短篇小说选》)[注]①《在桥边》是伯尔创作于1949年的短篇小说,此时二战后的德国正在重建。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替我缝补了腿……一个数字的捷报”既侧面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也可看出政府对战后生活重建颇具人性化的支配。B.前三段交代了故事主子公的基本现状以及他对职业一点小小的玩世不恭,从其对计数工作的看法,可见其为人的不拘小节。C.虽有丢掉饭碗的危急,但“我”仍坚持“漏数”心爱的姑娘,可见“我”对美妙事物的维护、坚守,表现着一种精神追求。D.“新桥”这一意象,是德国战后重建的代表,对“新桥”所通过的人员、车辆的统计,代表了政府对重建成果的科学监督。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语言简练,善用反讽手法。如第1段的“精明能干”“沉醉”“捷报”“心满足足”,第7段的“很忠实、很牢靠”等,皆语带反讽而又意蕴深长。B.第4段大量运用了逗号、分号、破折号等标点,断开长句,但有时又保留较长的语言成分,有意设置文气上的阻隔,这与作者心情的起伏塞畅休戚相关。C.“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和“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晰的,我在爱她”两句,作者运用反复手法,强化人物的情感,增加了感染力。D.小说中“我”心爱的姑娘并没出名字,她其实代表的是作者内心憧憬着的美妙事物。这个美妙,不仅仅可以是人,也可能是使人内心富足的美妙生活。7.请简析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的精致之处。8.海因里希·伯尔被评论家誉为“德国良心”,对这一评价应怎样理解?请结合小说加以探究。【答案】5.C6.B7.①情节一波三折,极尽摇摆之能事。因了姑娘,“我”空洞的计数生活突然有了亮色;上级要来检查,生计与爱情充溢了冲突;“我”为生计恪守职责,但照旧坚持漏数姑娘;虽有这一疏漏却又意外交上鸿运,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②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我”漏数姑娘却交上鸿运,看似出乎意料,但从前文“他们”只重视冰冷数据、公式化机械化的行事风格来看,这一结局又在情理之中。③伏笔铺垫,结局引人遐想发人深思。前文交待“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情愿让她知道”,预示着一切都只是“我”的憧憬,“数马车”的好运有限,或许那将是恒久的暗恋,或许还将伴随着更多的痛楚,“我”的创伤照旧。8.①关注小人物生存状态,表现深切的人文关怀。“我”是二战中受过创伤的士兵,小说中呈现了“我”那一点看似“微乎其微”的爱情故事,反映的是小人物的悲欢。②小说的主题深刻厚重,引发对现实问题的思索。表面上看小说表现了爱情对于一个境况堪忧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精神力气,而深层则是对“人变成空洞百分比”的反思,是对德国战后重建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关注。③富有志向主义情怀,肩负良心与道义。人物境况堪忧,调子仍相对轻快。“好运”的结尾,体现的更多是对现实的抗争和一种志向情怀,表现了作家坚决的志向主义精神。【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内容的实力。A.“颇具人性化的支配”说法有误。“我”代表一类小人物,无法驾驭自己的命运,参与斗争并受伤,成为了斗争的受害者;现在同样也无法抗争,只能接受支配好的机械工作。因此开篇几句话,恰好说明斗争的损害始终遗留,且政府的做法忽视了人的心灵需求,算不上真正的“人性化”。B.“可见其为人的不拘小节”说法有误,“我”的玩世不恭,是一种小人物无声的抗拒,与性格并无多大关联。D.“代表了政府对重建成果的科学监督”说法有误。“新桥”这一意象,是德国战后重建的代表,而对“新桥”所通过的人员、车辆的种种统计、计算,则代表了一种机械顽固、近乎盲目的乐观。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实力。B.“这与作者心情的起伏塞畅休戚相关”错。语言上的堵塞和通畅,与主子公心情的起伏塞畅休戚相关的,与作者并无干脆关联。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技巧的实力。(1)情节一波三折,极尽摇摆之能事。小说概述主子公内心心情经验的几次“摇摆”。小说情节是:“我”被缝好腿——做数数的工作——爱上路过的姑娘——主任检察工作,受到表扬——调换工作,心情愉悦。依据小说情节可以看出起先“我”成天数数,空虚无聊,对工作不满;当我爱上一个姑娘,“我”空洞的计数生活突然有了亮色,“我”的不满被冲淡;当主任检查工作时,我内心惊慌、强自振作,在激烈的爱情和死板计数之间挣扎;“我”为生计恪守职责,但照旧坚持漏数姑娘,却又碰上好运气碰上了美差,被调去数马车,这就获得了和心爱的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喜悦兴奋。(2)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小说的结尾是“数马车该多美!4点到8点时根本不准马车过桥,我可以去散漫步或者到冷饮店去走走,可以许久地看她一番,说不定她回家的时候还可以送她一段路呢,我那心爱的、没有计算进去的小姑娘……”“我”漏数姑娘却交上鸿运,得到了数马车的美差。前文说“他们”只重视冰冷数据、公式化机械化的行事风格,这就使得调“我”数马车这一这一结局出乎意料;但是因为主任统计员“说我是个好人,很忠实、很牢靠。‘一小时内只数错了一个人’”,于是结局调“我”数马车又在情理之中。(3)伏笔铺垫,结局引人遐想,发人深思。前文第五段说“这很清晰,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情愿让她知道。她不该知道,她用何等可怕的方式把一切计算都推翻了,她应当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地带着她的长长的棕色头发和温顺的脚步走进冷饮店,她应当得到很多小费。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晰的,我在爱她”,这里朱仍反复交代“我爱她”“我在爱她”,又说“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情愿让她知道”,这就预示着一切都只是“我”的憧憬。小说结尾说“数马车该多美!4点到8点时根本不准马车过桥,我可以去散漫步或者到冷饮店去走走,可以许久地看她一番,说不定她回家的时候还可以送她一段路呢,我那心爱的、没有计算进去的小姑娘……”,即使“数马车”的好运有限,或许那将是恒久的暗恋,或许还将伴随着更多的痛楚,“我”的创伤照旧。【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主题的实力。“德国的良心”是指作者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小人物生存状态和命运的关注,对现实问题的思索,由此表达了深切的人文关怀。考生应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题评价。(1)从内容来看,作者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表现他深切的人文关怀。依据小说中“他们替我缝补了腿”侧面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可知“我”是二战中受过创伤的士兵,他们给了“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这明显是一个枯燥无聊的差使。小说中的“我”代表一类小人物,题目无法驾驭自己的命运,参与斗争并受伤,成为了斗争的受害者;现在同样也无法抗争,只能接受支配好的机械工作。因此开篇几句话,恰好说明斗争的损害始终遗留,且政府的做法忽视了人的心灵需求,算不上真正的“人性化”。第一段反映了作者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表现他深切的人文关怀。工作之中,呈现了“我”那一点看似“微乎其微”的爱情故事,反映的是小人物的悲欢,体现了作者具有“德国的良心”。(2)小说的主题深刻厚重,引发对现实问题的思索。依据“当我的心爱的姑娘过桥时——她一天走过两次——我的心简直就停止了跳动。我那不知疲乏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直到她转入林荫道消逝为止”“当她在人行道的那一边,在我的不出声音、但又必需数的嘴前走过时,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我心爱的姑娘走过来了,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美丽的女孩子转换到将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当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我的心都碎了”分析,从表面上看,小说表现的是爱情对于一个境况堪忧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精神力气,而错深层分析,这篇小说则是对“人变成空洞百分比”的反思,这表明作者关注的是德国战后重建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体现了作者具有“德国的良心”。(3)作者肩负良心与道义,富有志向主义情怀。开篇介绍了主子公无意义的工作现状,平淡、懒散、随意的工作看法,令人担忧的人物境况,彼时他唯一的乐趣或许就在于“他们”的心情完全受他限制。后来,调子仍相对轻快。他爱上了一位从桥上经过的姑娘。因着姑娘的出现,他那空洞乏味的生活好像有了些许光明的星光,这令他感到愉悦。对面数汽车的矿工提示他,近来要好好工作了,因为会有人来检查。“监察员站在人行道的另一端,一小时后与我的结果进行比对。我只比他少数了一个人。我的姑娘刚刚从桥上经过。”当爱情与生计冲突到须要选择的时候,我们好像是能感受到主子公的纠结与迷惘的。“我永不会将这个美丽的孩子数进将来时,我的爱人不该化为一个数字被乘、被除、被变成虚无的百分比。”他可能会丢掉工作,但更加令他难受的却是不能看着她过桥,“我的心像是在滴血,我必须要数数,不能看她。”小说进行到这里好像要滑向悲剧的结局,未曾想他得到“数马车”的美差。被派去数马车,就意味着有了更多可以跟她接触的机会。下午四点到八点禁止马车通行,他就可以去冷饮店看她,说不定还有机会送她回……作者设置“我”“好运”的结尾,体现的更多是对现实的抗争和一种志向情怀,表现了作家坚决的志向主义精神,体现了作者具有“德国的良心”。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思熟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行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上)[乙]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驾驭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丙]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也非无深思熟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更因时,故旷日许久而社稷安矣。(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下,有删改)9.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序八州而朝同列A.单于壮其节 B.高校之道,在明明德C.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D.逸豫可以亡身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匹敌,相当。B.此其所以为得也得:得到,收获。C.而不委郡邑委:托付,委命。D.遂过而不变过:犯了过错。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B.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C.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D.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东”作为地理区域的名称,始于战国,时秦人称崤山以东地区为“山东”,代指东方诸国。秦以外六国都在山东。B.“七庙”指天子的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庶人只能设一庙。C.“六合”意谓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它与“宇内”“四海”“八荒”,都可指“天下”。D.“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原意指的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后代亦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从领袖地位、武器装备、军队素养、指挥作战的实力等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进行对比,指出双方实力悬殊,为抒发争论作了有力的铺垫。B.乙文先写秦朝在统一了全国之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了郡县,废除诸侯而任命了郡县长官,再加上它自身地形上的优势,有利于它加强中心集权的统治。C.乙文认为秦王朝不能正确地发挥郡县制的作用,主要是因为残酷的刑罚与繁重的劳役导致了人怨沸腾、官民皆反,这是政治之失,而非郡县制的过错。D.丙文认为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进献忠言简单被杀戮,因此秦王朝尽管也有深思熟虑懂得形势变更的人士,却因恐惊而不敢进言订正主上之过。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2)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1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那么后代的君子应如何治理国家呢?请结合丙文,概括说明。【答案】9.D10.B11.A12.B13.C14.(1)它多次征发数以万计的百姓服役,使刑法越来越残酷,耗尽了财力。(2)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害。15.①借鉴历史阅历教训,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②用当代社会实际状况加以检验,实行符合当代形势的谋略;③做到取舍有序,变更适时。【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实力。例句,“朝”,动词使动用法,使……朝拜。A.“壮”,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壮。B.“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C.“短”,形容词作动词,说坏话。D.“亡”,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实力。B.“此其所以为得也”,句意:这是它做的得当的地方。适合,得当。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实力。句意: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办法,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莫非不行悲吗?“三主失道”,“三主”作主语,“失”作谓语,“道”作宾语,故应在“是以三主失道”后停顿,解除BC。“天下已乱”,“天下”作主语,“已”作状语,“乱”作谓语,故应在“天下已乱”前后停顿,解除D。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驾驭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实力。B.“庶人只能设一庙”说法错误,士可设一庙,庶人不设庙。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实力。C.“导致了……官民皆反”有误,原文认为“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实力。第(1)题得分点:“亟”,多次;“暴”,使……越来越残酷;“竭”,耗尽。第(2)题得分点:“因”,因循,沿袭;“暴虐”,残暴苛虐;“重”,加重。【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实力。(1)依据“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可知,借鉴历史阅历教训,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2)依据“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可知,用当代社会实际状况加以检验,实行符合当代形势的谋略。(3)依据“去就有序,变更因时”可知,做到取舍有序,变更适时。参考译文:[甲]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减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锐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思熟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从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胜利,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气,就更不能同日而语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力,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嘲讽,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更啊。(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上)[乙]秦朝统一了全国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秦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限制着全国,把局势驾驭在手里,这是它做得对的地方。但没过几年便天下大乱,那是有缘由的。它多次征发数以万计的百姓服役,使刑法越来越残酷,耗尽了财力。于是那些扛着锄木棍被责罚防守边疆的人们,彼此递个眼色就联合起来,怒吼着汇合成群,奋起反秦。那时有造反的老百姓而没有反叛的官吏,老百姓在下怨恨秦王朝;官吏在上惧怕朝廷。全国四面八方相互协作,杀郡守劫县令的事情在各地同时发生。错误在于激起了人民的怨恨,并不是郡县制的过失。秦朝的状况,也完全可以看清晰了:朝廷有治理百姓的制度,而不让郡县专权,这是正确的;中心有管理政务的大臣,不让地方官自行其是,这也是正确的。但是郡县不能正确发挥郡县制的作用,郡守、县令不能很好地治理人民。残酷的刑罚、繁重的劳役,使万民怨恨。这种过失在于政治方面,不在于郡县制本身。秦朝的状况便是这样。(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丙]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究竟而不变更。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害。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年幼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当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思熟虑懂得形势变更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订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办法,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莫非不行悲吗?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损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听从;衰弱的时候,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听从;土地被割削的时候,在内能自守备,在外还有亲附,社稷得以保存。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状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更适时,所以历时许久,国家安定。(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下,有删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苏武庙[唐]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本诗题为“苏武庙”,但正面描写仅“古祠高树”一句,其余诗句均写苏武其人其事。B.首联“魂销”二字,与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中的“销魂”意蕴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C.颈联前句写朝廷人事的变更,后句示意苏武生命历程的转换,显示了苏武留胡时间之长,也让人想见其所受的磨难。D.尾联运用了借代、衬托、化用(用典)的技巧,集中抒发了苏武对武帝追悼思念、融忠君与爱国为一体的悲凉之情。17.有人认为,这首诗就是“压缩版的苏武传”。请结合诗句,依据苏武个人遭际的先后依次概括本诗所写的苏武事迹。【答案】16.B17.①丁年(壮年)奉命出访;②幽禁于匈奴,望雁思归、荒塞牧羊;③与汉使相见;④皓首归国,楼台照旧人已非;⑤哭吊茂陵。【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实力。B.意蕴一样有误。“魂销”二字描绘出苏武当时悲喜交加、感慨无穷的特别情态,显示出其思国若渴的爱国精神,与后者仅“别离”之情不一样。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实力。首联,前句“苏武魂销汉使前”意思是苏武曾经难受欲绝在汉使前,这是写苏武与汉使相见。颔联,诗人追叙苏武幽禁于匈奴,望雁思归、荒塞牧羊那段悲怆动人的生活。“雁断胡天月”“羊归塞草烟”二语,把苏武在胡地牧羊的荒芜环境和凄凉心情。颈联,写苏武最终被接回来了,但只见楼台而不见“甲帐”了。时过境迁,武帝已死。他自然联想到自己奉武皇命出访匈奴时正处青春年少。前句“回日楼台非甲帐”写苏武皓首归国,楼台照旧人已非,后句“去时冠剑是丁年”写苏武壮年奉命出访。尾联,“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写苏武哭吊茂陵,表达了苏武对武帝的无限追念。汉昭帝赐苏武食邑爵位,但已经长眠茂陵的武帝,再也见不到这一情景了。苏武只能空对秋天之流水哭吊先皇。(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徘徊”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谈及屈原创作《离骚》的背景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语道破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3)《老子》总是提示世人留意视察日常事物中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视察车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答案】①.可怜楼上月徘徊②.应照离人妆镜台③.邪曲之害公也④.方正之不容也⑤.故有之以为利⑥.无之以为用【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实力。易错字有:“怜”“妆”“曲”“容”“利”。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9-21题。生成于红色实践的红色散文,推动历史进步、助力民族解放、促进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功用性,但这不意味着红色散文一向只讲究审美营造而不留意内容厚重。事实上,在红色散文的艺术长廊里,构思精妙、质文俱佳的篇章并不少见。秦牧的《社稷坛抒情》《长街灯语》将写景、抒情、思索和学问传播,让几个方面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构成立体的审美磁场,拥有强大的感染力。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用“我”的深情推动和浇灌叙事,使笔下的英雄愈发英勇质朴、可敬可爱。刘上洋的《万里长江第一湾》,由长江水流的从容拐弯谈到中华文明的、扬弃发展,再谈到中国革命的迂回曲折,改革前行,于是“弯”有了哲学意义,整篇作品也有了移步换形、之美。杨朔的名篇《茶花赋》《荔枝蜜》讲构思,讲意境,讲文采,把散文当诗一样写,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文风。后来虽受到不少的异议,然而拉开时间距离再看时,其艺术上的某些特质迄今仍在散文的河流里或隐或显地赓续着、发散着。这仿佛提示人们,红色散文的艺术成就。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熔于一炉融会贯穿峰回路转不容小觑B.融为一体兼收并蓄峰回路转举足轻重C.熔于一炉兼收并蓄曲径通幽不容小觑D.融为一体融会贯穿曲径通幽举足轻重20.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生成于红色实践的红色散文,拥有助力民族解放、促进社会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的使命感和功用性,但这不意味着红色散文一向只讲究审美营造而不留意内容厚重。B.生成于红色实践的红色散文,拥有助力民族解放、促进社会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的使命感和功用性,但这不意味着红色散文一向只留意内容厚重而不讲究审美营造。C.生成于红色实践的红色散文,拥有推动历史进步、助力民族解放、促进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功用性,但这不意味着红色散文一向只留意内容厚重而不讲究审美营造。D.生成于红色实践的红色散文,助力民族解放、促进社会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的使命感和功用性,但这不意味着红色散文一向只留意内容厚重而不讲究审美营造。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9.C20.B21.本句为暗喻。本体是“将写景、抒情、思索和学问传播熔于一炉”的艺术手段形成的效果,喻体是“磁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将写景、抒情、思索和学问传播熔于一炉”的艺术手段产生的强大吸引力,并以“立体”修饰,强调了“磁场”吸引力之强大与无处不在的特征,取得了既新颖 又生动的表达效果。【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实力。第一空,融为一体:融合为一个整体,比方几种事物关系亲密,融合自然,犹如整体。用于事物之间关系亲密。熔于一炉:熔化在同一个炉内,比方多种事物相互间结合紧密,浑然一体,难分难。用于事物之间结合紧密。依据语境说的“让几个方面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构成立体的审美磁场,拥有强大的感染力”,此处是说秦牧的《社稷坛抒情》《长街灯语》将写景、抒情、思索和学问传播结合紧密在一起的效果,故选用“熔于一炉”。其次空,兼收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一齐汲取并保存起来。融会贯穿:把各方面的学问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语境说的是中华文明汲取了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故选用“兼收并蓄”。第三空,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曲折、迂回、困难。比方事情经验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也指转折点。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通到深邃幽静的地方,形容景色雅致迷人。依据语境说的“长江水流的从容拐弯谈到中华文明的兼收并蓄、扬弃发展,再谈到中国革命的迂回曲折,改革前行,于是‘弯’有了哲学意义”可知,此处是说《万里长江第一湾》构思奇妙,主题深邃,故选用“曲径通幽”。第三空,不容小觑:不能小看;不能轻视。举足轻重:一挪脚就影响两边重量的轻重。形容有实力,所处的地位很重要,一举一动都对全局有重大影响。语境强调红色散文的艺术成就不能轻视,故选用“不容小觑”。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实力。原句错误有:一是“推动历史进步、助力民族解放、促进社会发展”语序不当,应改为“拥有助力民族解放、促进社会发展、推动历史进步”;二是宾语“使命感和功用性”成分残缺,应在“助力民族解放、促进社会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的使命感和功用性”前加上动词“拥有”;三是“只讲究审美营造而不留意内容厚重”不合逻辑,依据下文推断,此处须要表达的是红色散文并非只留意内容厚重之意,故应改为“但这不意味着红色散文一向只留意内容厚重而不讲究审美营造”。以上修改都正确的是B。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实力。(1)分析比方的构成“秦牧的《社稷坛抒情》《长街灯语》将写景、抒情、思索和学问传播熔于一炉,让几个方面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构成立体的审美磁场”运用暗喻修辞手法,“将写景、抒情、思索和学问传播熔于一炉”的艺术手段形成的效果是本体,“审美磁场”是“磁场”。(2)分析比方的表达是效果把“秦牧的《社稷坛抒情》《长街灯语》将写景、抒情、思索和学问传播熔于一炉”的艺术手段形成的效果比方成“审美磁场”,这就将“将写景、抒情、思索和学问传播熔于一炉”的艺术手段产生的强大吸引力写得生动形象;并用“立体”修饰“审美磁场”,这就强调了“磁场”吸引力强大,并无处不在的特征。(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立文之道,惟字与义”语出我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作《文心雕龙》。“字”是文学创作形式化的要求,“义”则是_________。刘勰认为,好的文章是形式和内容相辅相成的完备艺术,并且_________,使道理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他反对运用奇言怪语的形式而造成内容的模糊不清。另外刘勰还指出,圣人著述经典是为了追寻原道、阐发义理,从而达到教化天下的目的,正所谓“情者,文之经;理者,辞之纬。经正而后言成,理定而后辞畅”。_________,是文学创作能够达到才思泉涌、文采飞扬境界的前提。【答案】①.文学作品内容的规定②.形式必需听从于内容③.情与理的显明(情与理并重)【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实力。第一处,后文说“刘勰认为,好的文章是形式和内容相辅相成的完备艺术”,给出“形式”和“内容”两个关键词语。前文说“‘字’是文学创作形式化的要求”,要求我们填“‘义’则是”,由此可知,此处可填“文学作品内容的规定”。其次处,后文说“他反对运用奇言怪语的形式而造成内容的模糊不清”,示意我们形式要听从内容,结合前文的“好的文章是形式和内容相辅相成的完备艺术”,此处可填“形式必需听从于内容”。第三处,前文说“情者,文之经;理者,辞之纬。经正而后言成,理定而后辞畅”,告知我们情与理的关系,结合后文的“是文学创作能够达到才思泉涌、文采飞扬境界的前提”,此处可填“情与理的显明”。23.请将下面的消息改写成一句话新闻。要求不超过20字。前段时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登陆全国院线,成为国内第一部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闪闪的红星》《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东方红》……近年来,一系列红色题材电影经过修复,以更加生动清晰的形象出现在大银幕上,让观众有更多机会接触经典、走近历史。事实上,早期电影以胶片为载体,由于年头久远、保存条件有限,易出现脱色、闪耀、丢帧等损伤。数字时代的电影修复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将胶片电影转移到数字载体上,并通过系列技术,复原并优化原片品质。当前,4K修复是电影修复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AI技术的运用进一步为老电影的高质量修复助力,大大提高补帧、辨别率提升和上色的效率。看过4K全彩重制版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后,有观众这样说:“无论过了多少年,恒久为李侠赤诚的热血落泪。”【答案】数字技术助力经典老电影焕发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工作计划表格模板
- 语文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语文教师个人教学计划例文
- 有关公司职员个人工作计划例文
- 大班教师个人期末总结一览幼儿园大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2024-2025高二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 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入学分班摸底检测试题含解析
- 《施工图的学习方法》课件
- 学期学校财务工作计划范文
- 老高考旧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送分考点专项练2复数平面向量文
- 反腐倡廉工作总结范文和某年工作计划
- 地下室赶工措施方案(终版)
- 民用机场工程造价控制的难点浅析
-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通知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用水冷却乙酸甲酯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 诺基亚LTE基站简介
- 电力工程监理项目部标准技术清单汇编(光伏及风电工程)
- 换电站设计说明书
- 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doc
- 医学交流课件: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 ——药理学视角
- 赴日签证申请表1
- 2017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