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表呈现了不同遗址的考古发觉。这些发觉反映了当时()湖南城头山文化遗址发觉距今约七八千年丰富的稻谷遗存浙江河姆渡遗址普遍发觉稻谷、稻草的积累层,层厚有20厘米至50厘米广州黄埔甘草岭遗址发觉4800年前的水稻和小米河北磁山遗址发觉大量贮存粮食的窖实A.水稻种植区域广泛 B.农业技术水平较高C.农业文明得到发展 D.已经出现早期国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材料显示多个遗址都出现粮食遗存,且在河北磁山遗址中发觉大量贮存粮食的窖穴,说明农业文明的发展,C项正确;仅凭表中四处遗址发觉,不能说明“区域广泛”,解除A项;表中未涉及农业技术发展状况,无法得出相关结论,解除B项;早期国家的标记有贫富分化、阶级、文字、礼制等,材料未涉及早期国家的相关内容,解除D项。故选C项。2.黄仁宇曾指出:“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心集体管制,于是实行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样的支配纯系一时权宜之计,从未预料许久保持。”这里的“‘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指()A.行省制 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 D.分封制【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学问,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推断的实力。依据材料关键信息“不能全部由中心集体管制”、“‘斑马式’的省级组织”等,本题事实上考查古代中国西汉初年政治制度相关内容——郡国并行制。结合所学学问,解读题干材料,不难干脆推断出,这种“斑马式”的行政组织,即是西汉初年“汉承秦制”,而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其余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不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汉初“汉承秦制”•郡国并行制3.708年,兵部尚书韦嗣立上疏建议从刺史、县令中提拔台、省京官,为此,唐政府发布敕令,“京官中有才能堪治人者,量与外官。外官中有清慎著称者,量与京职”,逐步形成“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惯例。这一做法()A.提升了官员的从政素养 B.缩小了州县署官的职权C.扩大了官员的选拔范围 D.加强了中心三省的权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由材料“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可知,唐朝对官员的选拔与任用规定:中心台省官员须要有地方从政的经验,这有利于提升官员的从政素养,A项正确。材料未说明州县官职权的变更,解除B项;“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确定程度上限制了台省官员的选拔范围,解除C项;材料未说明中心三省权力的变更,解除D项。故选A项。4.据记载,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包括参加经商活动、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内容,部分乡民在农闲季节兼职商贩、雇工,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这说明当时()A.基层治理较为松散 B.租佃关系发展普遍C.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D.社会的流淌性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宋朝(中国)。依据材料“据记载,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包括参加经商活动、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内容,部分乡民在农闲季节兼职商贩、雇工,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可知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多样,是社会流淌性加强的结果,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基层治理的信息,解除A项;材料未体现宋代租佃关系的普遍,解除B项;传统社会结构仍是“士农工商”,并未解体,解除C项。故选D项。5.清代以前,校勘学和辑佚学只作为一种治学方法而存在。而乾嘉时期以后,校勘与辑佚成为特地学,并出现了一些以此著名的学问大家,他们在对此前备受冷落的《管子》《墨子》《荀子》等书的考据方面成就突出。清代这种学术倾向()A.致力于对传统文化进行总结 B.能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生态C.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特点 D.反映了诸子百家思想的复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精确时空是清朝。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学问分子埋首于故纸堆,回避政治现实,这种现象与当时君主专制强化,统治者通过“文字狱”强化思想文化专制有关,即能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生态,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的总结,并且考据学主要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等,解除A项;经世致用指的是所学要对国家和社会有实际帮助,材料并没有体现经世致用,解除C项;材料体现的只是当时对《管子》《墨子》《荀子》这些书的考据,并没体现诸子百家思想的复兴,解除D项。故选B项。6.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法西洋之善法”,不仅要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武器、设备,还应系统学习其法规、制度,“变风气法度”,与“西人并雄”。上述主见()A.体现了国家治理方略的探究 B.推动了传统社会的转型C.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D.调动了农夫革命主动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1859年(中国)。依据“不仅要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武器、设备,还应系统学习其法规、制度”可知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引进西方的国家管理制度,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主见,即体现了国家治理方略的探究,A项正确;《资政新篇》没有真正得到施行,没有推动传统社会的转型,解除B项;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见,洪仁玕的这一主见和洋务派无关,并且这时期洋务运动尚未起先,解除C项;《资政新篇》张没有体现农夫的需求,并没有能够调动农夫的革命主动性,《天朝田亩制度》调动了农夫革命主动性,解除D项。故选A项。7.下图是中国两个不同时段新注册公司的状况对比。这一变更反映了(

)A.民族工业的竞争力增加 B.列强短暂放松了经济侵略C.国内投资环境得到改善 D.民国政府加大了工业投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据本题材料及图片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13-1915年,年均新注册的公司数量与1903-1908年相比,有大幅增多,每家注册公司的资本大幅下降,反映了小企业数量增长快速,说明当时的投资环境得到改善,C项正确;小企业规模小,数量的增多说明民族工业竞争力较弱,而不是增加,解除A项;一战在1914年刚爆发,材料中现象与列强放松经济侵略无太大关系,解除B项;政府投资工业多是大额投资,而材料中每家公司投资资本额大幅下降,不能说明政府加大了工业投资,解除D项。故选C项。8.下表为1926年至1927年间部分省市国民党党员人数及增长率影响党员人数变更的主要因素是()上海江苏长沙1926年10月2266人3225人1927年4月16000人27872人190000人增长率(%)606764A国共合作实现 B.国民政府成立C.北伐成功进军 D.北洋政府瓦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缘由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1926—1927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26年北伐斗争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从而使得国民党员人数的大幅增长,B项正确;国共合作实现是在1924年,解除A项;国民政府成立是在1925年,解除B项;北洋政府瓦解是在1927年,都与题意时间不符,解除D项。故选C项。9.1951年11月24日,中国公布了第一套广播体操。1952年6月20日,中国邮政为这套广播体操发行了一套40枚的邮票(下图为其中的4枚),邮票的人物形象是一个短袖短裤的健康女性,分别展示40个体操动作。这表明我国政府()A.推广普及新式的运动服装 B.提倡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C.提高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D.把女性健康放在卫生工作的首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1951年。依据图示内容和所学可知,把一套广播体操的动作拆解后印制在40枚邮票上,可见当时邮票这个媒介的影响力的强大,也可见当时国家对这套广播体操的重视,所以这表明我国政府在提倡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B项正确;这套邮票的发型是为了提倡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不是为了推广运动服装,解除A项;广播体操不完全针对女性,所以不能说是提高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更不能说明是将女性健康放在卫生工作的首位,解除CD项。故选B项。10.20世纪八十年头,中国的农村地区出现了以某项专业的生产和经营为主的“专业户”,城镇地区出现了以个人及家庭为生产经营主体的“个体户”。这一现象的出现()A.促进了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 B.顺应了发展市场经济的须要C.缓和了城乡经济发展不均的冲突 D.说明城乡体制改革同步推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20世纪八十年头。依据材料“20世纪八十年头,中国的农村地区出现了以某项专业的生产和经营为主的‘专业户’,城镇地区出现了以个人及家庭为生产经营主体的‘个体户’”可知,20世纪八十年头,中国的农村地区出现“专业户”,城镇地区出现“个体户”,这是改革开放之后,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表现,A项正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与题干时间不符,解除B项;材料中描述的是“专业户”和“个体户”的出现,没有体现城乡经济发展不均的信息,解除C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展,之后才在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解除D项。故选A项。11.在亚历山大帝国时期,马其顿作为统治民族,力图保持自己的希腊性,并将自己的文明强加于被统治民族之上。但面对具有数千年传统的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他们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当地文明的氛围之中。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有利于()A.巩固大一统民族国家 B.沟通东西方贸易往来C.推动地区间文明沟通 D.持续雅典式民主政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亚历山大帝国时期。材料强调亚历山大帝国在扩张过程中,促使被折服地区不同程度接受了希腊文化,同时也与当地文明相互交融,从而有利于推动希腊化文明进程,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文明交融,而非政治大一统与东西方贸易往来,解除A、B两项;亚历山大帝国实行的是专制统治,而非民主政治,解除D项。故选C项。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描写穆斯林世界与西方的差别时说道:“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线,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这说明,阿拉伯文化()A.在多个领域成就辉煌 B.为文艺复兴创建了条件C.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D.是东西方文化的桥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文艺复兴时期。依据材料“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可知,阿拉伯文化为文艺复兴创建了条件,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兴起的影响,并没有说明阿拉伯文化在多个领域的成就是否辉煌,解除A项;材料未涉及C、D两项的内容,解除CD项。故选B项。13.有学者指出:“1871年公社之所以能够夺取政权,是因为刚在德国人手中吃了败仗的法国政府为了顶住一波对巴黎的围攻而武装了这座城市,但又无法解除武装,同时也因为这场败仗令许多巴黎人怒火中烧,认定政府是失败的罪魁祸首。”该观点A.确定了巴黎公社的重要意义 B.承认巴黎公社出现具有必定性C.忽视了法国自身的社会问题 D.否定了资产阶级政府的合法性【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该学着认为巴黎公社能够夺取政权的缘由是普法斗争法国战败,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这一观点忽视了法国社会自身的问题,C项正确;材料与巴黎公社重要性无关,解除A项;材料的观点认为因为普法斗争战败才有巴黎公社,属于偶然性,解除B项;材料无否定资产阶级的层面,解除D项。故选C项。14.1928年,苏联起先实施第一个五年支配,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状况发生变更,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实力。苏联的第一个五年支配时期对应的正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危机时期,因此欧美把目光投向苏联,探讨为什么苏联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当时的苏联是被外国资本主义封锁的,所以经济危机未波及到苏联,解除A;本题题干中提到了苏联的“一五”支配,“一五”支配在苏联主要是发展重工业,因此农业发展并不是美国人所关注的,解除C选项,选择B选项。D选项范围过大,一五支配主要是在重工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考点定位】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成就【名师点睛】俄国自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在20世纪20-30年头显现出明显的优越性。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毒瘤——经济危机,苏联的公有制经济建设却蒸蒸日上。西方的学者起先探讨这种优越性的体现,产生了凯恩斯主义,也就是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一理论最重要的实践就是罗斯福新政。但是在20世纪70年头这种制度的弊端又显现出来,因此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如何平衡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要把握好一个度才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15.二战后,印度由占总人口5%的本土精英阶层推动而获得了民族独立。而这些精英则有着西方教化背景,他们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因此当他们掌权之后,仍旧保留宗主国建立的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财产关系并没有发生变更。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英国殖民力气依旧强大 B.印度发展严峻依靠西方C.印度加入资本主义阵营 D.印度难以摆脱西方羁绊【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据材料“本土精英阶层掌权之后,仍旧保留宗主国建立的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财产关系并没有发生变更”并结合所学,英国在将印度变为其殖民地的过程中,把英语和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制、文官制度等移植到印度。独立后,印度的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印度的政治体制也学习英国等等,可得出印度难以摆脱西方羁绊,D项正确;二战后,英殖民帝国渐渐崩溃,解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殖民主义留下的历史影响,不涉及印度发展如须要的资金、技术等等是否严峻“依靠”西方的供应,解除B项;印度没有加入资本主义阵营,而是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家之一,解除C项。故选D项。16.下表是1960-1980年欧美部分国家公共福利支出(包括现金支出和健康保险)占GDP的比重状况(%)。由此可知,这些国家()1960年1970年1980年瑞典10.816.7259德国18.119.525.7英国10.213.216.4美国7.310.415.0A.政府社会保障不断加强 B.起先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社会结构发生新的变更 D.人民斗争取得显著成果【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1960-1980年欧美部分国家。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欧美国家的政府社会保障呈不断加强的趋势,A项正确;20世纪30年头,已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解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社会结构的变更,解除C项;材料未涉及福利国家的出现的缘由,解除D项。故选A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8分,第19题18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魏兰陵长公主之死案。神龟年间(519年左右),北魏兰陵长公主怀孕,期间因遭受驸马刘辉(南方叛逃而来的皇室成员刘昶之孙)的不忠与家暴,导致腹中胎儿流产,并最终因伤逝世。案发之后,刘辉畏罪潜逃,与其有染的两位民女张容妃、陈慧猛及其兄长张智寿、陈庆和被捕入狱。该案审理过程如下:先是负责审理此案的门下省(北魏皇帝秘书机构)主见:刘辉殴打公主、堕杀胎儿,属谋反大逆,应判处死刑;张容妃、陈慧猛耽惑刘辉,也应判处死刑;张智寿、陈庆和知情却不防范,应判处流刑。对此,摄政灵太后基本核准,只将两位民女死罪改为髡鞭付宫(即剃发、鞭笞之后,贬入宫中为奴)。随后,尚书省(北魏正牌司法机构)三公郎中崔纂以儒家父系家族伦理为标准,对五位案犯的判决提出了三点抗辩:其一,公主已嫁刘辉,其首要家族认同即为刘家,而非皇室,公主流产之胎儿,首先是刘辉之子,其次才是皇室成员,故刘辉所犯是堕杀亲子罪而非谋反大逆罪,应判处徒刑而非死刑;其二,两位民女的罪行依据当时惯例至多处以徒刑,髡鞭付宫量刑过重;其三,两位民女均已婚,据当时已有的法律共识“已醮之妇,从夫家之刑”,其罪行不应连坐兄长,且法律允许“期亲相隐”,兄弟知情不报,可以谅解。此外,尚书省右仆射游肇亦奏言:门下省负责出纳,核罪结案,本非其事言下之意!门下省无权审理此案。最终,本案由灵太后一锤定音-尚书省全部抗辩驳回,崔纂乡职,游肇停薪。——据魏收《魏书》卷111《刑罚志·七》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对“公主之死案”的审理过程加以评析。(史实精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楚)【答案】背景:北方各族民族交融程度加深,北魏政权深受汉族统治政策的影响,重视社会风俗的整治。魏明帝时,进一步推动律令的儒家化。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以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选必一P47)审理:门下省——北魏皇帝的秘书机构,代表皇权审理此案。尚书省——北魏正牌的司法机构,基于父系家族伦理中父权至上、男尊女卑、父尊子卑、家族认同等思想,提出抗辩。尚书省尽管在本案中竭力抗辩,但最终被灵太后全部驳回,并受到撤职、罚薪的处分。评价:崔纂敢于对门下省与灵太后的判决提出抗辩,以及“罪行不应连坐兄长”等信息,可以折射出以崔纂为代表的汉族或汉化儒臣,将父系家族伦理应用于北魏司法判决的努力,也可反映法律儒家化在北魏司法实践中有确定的基础。说明北魏时期法律儒家化彻底而有系统。此案在中国古代法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审案裁判中形成了以父系家族伦理为准的原则,但当危及皇室利益时,北魏皇权对待父系家族伦理,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这说明,北魏的法律儒家化,具有确定的局限性(或三纲五常中,维护君权是核心;或当其他权力与皇权相冲突时,均需让渡皇权);亦可见,社会现实与法律条文之间,存在确定落差。代表皇权的灵太后,强势主导该案的最终判决。说明此时汉族或汉化官僚集团仍旧缺少足够的力气来推行其所主见的父系家族伦理(或政治)。此案或还可说明,皇帝秘书机构进行司法审判,职责不明确,三省制尚待完善。结论:封建社会的法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须要。中国古代的礼法结合,以及法律的儒家化经验了一个困难的发展过程。法制的发展要留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须要兼顾各方利益。【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依据“其一,公主已嫁刘辉,其首要家族认同即为刘家,而非皇室,公主流产之胎儿,首先是刘辉之子,其次才是皇室成员,故刘辉所犯是堕杀亲子罪而非谋反大逆罪,应判处徒刑而非死刑;其二,两位民女的罪行依据当时惯例至多处以徒刑,髡鞭付宫量刑过重;其三,两位民女均已婚,据当时已有的法律共识‘已醮之妇,从夫家之刑’,其罪行不应连坐兄长,且法律允许‘期亲相隐’,兄弟知情不报,可以谅解”等信息可知,对于“公主之死案”的审理过程体现了汉族统治思想和儒家思想对北魏统治的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此案中,尚书省基于父系家族伦理中父权至上、男尊女卑、父尊子卑、家族认同等思想,提出抗辩。尚书省尽管在本案中竭力抗辩,但最终被灵太后全部驳回,并受到撤职、罚薪的处分。崔纂敢于对门下省与灵太后的判决提出抗辩,以及“罪行不应连坐兄长”等信息,可以折射出以崔纂为代表的汉族或汉化儒臣,将父系家族伦理应用于北魏司法判决的努力,也可反映法律儒家化在北魏司法实践中有确定的基础。说明北魏时期法律儒家化彻底而有系统。此案在中国古代法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审案裁判中形成了以父系家族伦理为准的原则,但当危及皇室利益时,北魏皇权对待父系家族伦理,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这说明,北魏的法律儒家化,具有确定的局限性。也说明社会现实与法律条文之间,存在确定落差。代表皇权的灵太后,强势主导该案的最终判决。说明此时汉族或汉化官僚集团仍旧缺少足够的力气来推行其所主见的父系家族伦理。此案还说明皇帝秘书机构进行司法审判,职责不明确,三省制尚待完善。结论:封建社会的法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须要。中国古代的礼法结合,以及法律的儒家化经验了一个困难的发展过程。法制的发展要留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须要兼顾各方利益。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今之标立宪主义以为国体论之护符者,除非其于立宪二字别有说明,则吾不敢言。夫前清之末叶,则固自谓立宪矣,试问论者能承认否?且吾欲问论者,挟何券约(证据-命题者注),敢保证国体一变之后,而宪政即可实行而无障?如其不然,则仍是单纯之君主论,非君主立宪论也。既非君主立宪,则其为君主专制,自无待言。不忍于共和之敝,而欲以君主专制代之,谓为良图,实所未解。今在共和国体之下而暂行专制,其中有种种不得已之理由,犯众谤以行之,尚能为天下所共谅。今如论者所规划,欲以立宪政体与君主国体为交换条件,使其说果行,则当国体改定伊始,势必且以实行立宪宣示国民。宣示以后,万一现今种种不得已之理由者依旧存在,为应彼时势之要求起见,又不得不仍行专制,吾恐天下人遂不复能为兀首谅矣。——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1915年8月20日)材料二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苦痛。自经次之试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平?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终之觉悟。——陈独秀《吾人最终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学问,评析中华民国建立后围绕“国体”问题所发生的争端。【答案】①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逐步独揽大权,很快走上帝制之路。②在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中,出现了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共和与君主政体的争端。袁世凯以“敬重民意”为由,“赞成”君主立宪,接受“劝进”当皇帝。③梁启超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批驳了当时标“立宪主义”,行“君主专制”的论调,阐述了反对变更共和政体的观点,对袁世凯意欲复辟帝制的行径进行猛烈抨击。标记着梁启超与袁世凯政治的决裂,是揭开护国斗争序幕的惊世之作。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行阻挡。①陈独秀“吾人最终之觉悟”是对当时专制政治的苦痛反思。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状况依旧黑暗,政治问题无法解决,根本缘由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束缚。“吾人最终之觉悟”是指人们的思想解放。②陈独秀、李大钊等领导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了思想文化的革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对于“国体”问题的争端事实上体现了专制与民主思想的交锋,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逐步独揽大权,很快走上帝制之路。在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中,出现了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共和与君主政体的争端。袁世凯以“敬重民意”为由,“赞成”君主立宪,接受“劝进”当皇帝。梁启超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批驳了当时标“立宪主义”,行“君主专制”的论调,阐述了反对变更共和政体的观点,对袁世凯意欲复辟帝制的行径进行猛烈抨击。标记着梁启超与袁世凯政治的决裂,是揭开护国斗争序幕的惊世之作。由此说明,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行阻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后汉书·西域传》对大秦(对古罗马的称呼)有如下记载:“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眠(前3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长期与罗马帝国对抗)、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裕。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眠欲以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二拜占庭帝国金币在中国出土数量许多。上图是在中国北;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年)的币。——据《历史选择性必修2》材料三16-19世纪的跨太平洋贸易和环太平洋贸易被给予多种称呼“丝绸之路”“丝银之路”“香料之路”“苦力贸易之路”,不同的称呼反映人们对太平洋贸易之路的不同理解。——摘编自吴杰伟《太平洋丝绸之路历史价值的新思索》(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两则史料对探究古代中国与罗马的交往有哪些史料价值。(2)围绕历史上的太平洋贸易之路,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详细的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答案】(1)史料一属于文献史料,是探究古代中国与罗马交往的重要史料。其记载多是大而化之的描写,如粮食价格、国王处理与邻国的关系等,与古罗马帝国的实际状况有出入。其中一个重要缘由是,两国的联系都只能通过安眠这个中介,缺乏干脆接触。汉桓帝时罗马帝国所遣使者,很可能也是商人冒充,其物品也都是在印度或东南亚一带所得,并非罗马帝国特产。所以《后汉书》对相关传闻表示了怀疑。判定此时中国与罗马的交往还需实物史料佐证。史料二属于考古史料,是探究古代中国与东罗马交往的一手史料,对于判定此时两国的交往有牢靠的价值。说明此时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存在着较多的商业往来,但其详细交往状况还需依靠有关文献记载。在探究古代中国与罗马交往的历史时,需将文献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