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建筑强夯施工方案编号:FA-025编制: 审核:审批: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2021年6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1.1项目概况 11.2现场及周边环境 11.3自然气候条件 21.4地质、水文情况 21.4.1对工程地质条件的了解 21.4.2对水文地质条件的了解 41.5强夯工程概况 51.5.1强夯设计概况 61.6强夯工程区域 71.6.1强夯区域示意图 81.6.2强夯区域情况统计表 9二、编制依据 9三、施工计划 103.1施工目标 103.2施工进度计划 103.3各项资源供应安排 113.3.1劳务资源安排一览表 113.3.2大型机械设备采购供应安排一览表 113.4施工准备 113.4.1前期准备 113.4.2技术准备 123.4.3劳动力投入计划 123.4.4机械设备计划 12四、施工方法 134.1工艺流程 134.2强夯参数选定 134.3试夯位置选定 154.4夯点布置 164.5强夯施工步骤 174.6强夯施工工艺要求 174.6.1测量放样 174.6.2强夯机就位,开夯 174.6.3数据测量 184.6.4偏夯纠正 184.6.5孔隙水压力测定 184.6.6第二遍夯 194.6.7满夯 194.6.8碾压、找平 194.7强夯施工部署 204.8强夯施工注意事项 20五、质量保证措施 235.1主控项目、一般项目 235.2质量管理体系 245.3施工质量技术组织保证措施 255.3.1技术管理的组织保证措施 255.3.2计量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 255.3.3检测及试验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 265.3.4工程资料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 275.4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8六、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306.1安全生产措施 306.1.1危险源辨识 306.1.2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316.1.3安全防护设施 346.1.4安全用电措施 356.1.5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386.1.6确保场内交通顺畅的安全措施 406.2施工人员管理措施 406.3场容控制措施 416.4扬尘控制措施 456.5现场治安保卫措施 486.6防止扰民及民扰措施 496.6.1防止扰民措施 496.6.2防止民扰措施 496.7环境保护措施 506.7.1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506.7.2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 506.7.3水处理及循环控制措施 516.7.4化学品等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理控制措施 52七、附图 527.1施工进度计划 537.2强夯点位平面布置图 54一、工程概况1.1项目概况表1.1-1项目概况序号项目主要内容1项目名称803工程2建设规模803工程包括反恐训练场地和配套设施、各类反恐专业用房及配套用房等,工程总用地面积为560016.56㎡,总建筑面积78656.66㎡,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3569.08㎡,地下建筑面积6087.58㎡,共包括22个单体。3建筑地点广西崇左市扶绥县空港大道北面、龙头乡滕广村南面4建设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5设计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6勘察单位广西华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7监理单位广西中信恒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8施工范围主体建筑(体能训练馆及游泳馆单跨跨度40米、建筑物最大高度为23.9米)、反恐训练场及用地红线内的道路、广场、绿化、停车场、围墙大门、污水处理系统、水电安装工程、综合管线等配套设施、土石方工程、挡土墙及边坡支护工程、桥梁(风雨桥最大跨度为21.5米)、水上训练场水体防渗及驳岸、水坝工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海绵城市措施、排洪渠等工程。9要求工期792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20年11月30日(具体以发包人书面通知为准)计划竣工日期:2023年1月31日11主体结构设计概况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础+独立基础。12建筑效果图1.2现场及周边环境项目位于龙头乡,丘陵地貌。场地内最低标高位于山间冲沟靠近空港大道处,标高约为196.40m,最高标高位于场地东南侧山顶处,标高约为324.80m,相对高差最大约128.40m,地形坡度20°~60°,局部呈陡坎状,但高度较小,一般高5~8m,西南角与一期交界处的山体现状为已开挖的边坡,坡度约为35°~60°,自然条件下场地处于稳定状态。场地西南侧为在建的空港大道,东南侧为在建一期工程,其他四周为桉树林地。根据《自治区公安厅803工程地质勘察详细勘察报告》,场地内无地上、地下管线分布。项目临时水电接驳点位于空港大道一侧。图1.2-1项目用地与周边环境关系示意图1.3自然气候条件项目位于扶绥县,地处低纬,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春季:阴雨连绵,但有多春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干燥少雨;冬季:低温无雪。年平均气温在21.3℃~22.8℃,多年平均气温21.7℃,最高气温40.7℃,最低气温0.1℃,多年平均湿度21.7Hpa。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热量条件较丰富,雨量季节分配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多年平均降雨量1050~1300mm。县域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东南风。年最多风是东北风。气候条件适宜发展特色农业、亚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1.4地质、水文情况1.4.1对工程地质条件的了解据区域地质资料,项目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西段南缘、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西南端。区域上北东向构造比较发育,区内主要构造有东罗向斜、渠黎断裂、江州断裂、渠多断裂等。根据《自治区公安厅803工程地质勘察详细勘察报告》,该场地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Q4)耕土、素填土、淤泥质土、第四系更新统(Q3)含砾黏土层,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上统榴江组(D3l)硅质岩、(D1yl)泥盆系下统益兰组泥灰岩和泥岩、(D1t)泥盆系下统塘丁组白云岩和角砾岩,第四系土层与泥盆系岩层为不整合接触。各岩土层特征如下表1.4.1-1。表1.4.1-1岩土层特征序号土层特征简述1耕土①(Q4ml)杂色,稍湿,呈松散状态,主要以黏性土为主,局部含少量砾石、角砾、植物根系等,土质不均匀,工程性质差。场地大部分钻孔均有揭露,层厚约0.6~1.2m。属高压缩性土。2素填土①1(Q4ml)红褐、黄褐色,稍湿,土质松散,主要由黏土组成,含少量砂质、角砾及碎石,局部含少量块石,母岩为硅质岩和泥灰岩,主要为一期土方施工挖除的土方堆填而来,局部表面可见少量建筑垃圾,回填时间小于5年,底部堆填年限较久,顶部较新。该层在场地冲沟东南侧与一期工程交界处,揭露层厚为0.3~14.9m。属高压缩性土。3杂填土①3(Q4ml)杂色,稍湿,土质松散,主要由黏土、碎石、块石、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组成,回填时间约1~5年,底部堆填年限较久顶部较新。该层在场地内少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为1.5~9.4m。属高压缩性土。4淤泥质土①2(Q4pr)灰黄、灰黑色,饱和,软塑~流塑状态,成份为黏性土,含少许有机质,局部混植物根茎,为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具高压缩性及触变性。主要分布于场地内的山间冲沟等低洼地段,层厚0.5~1.0m。5含砾黏土②(Q3el)褐红色,棕红色,可塑,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切面粗糙,残积成因。冲击钻进困难,回转钻进完全扰动,返水出角砾。主要分布于场地内的山间冲沟等低洼地段,钻探揭露层厚1.1~4.2m。属中等压缩性土。6含砾黏土③(Q3el)褐红色,棕红色,硬塑,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切面粗糙,残积成因。冲击钻进困难,回转钻进完全扰动,返水出角砾。该层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钻探揭露层厚0.3~30.0m。属中等压缩性土。7全风化硅质岩④(D3l)灰黄、黄色,局部含钙质,钙质含量较大时可相变为硅质灰岩。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分布于局部地段,埋深约0.0~16.5m,厚约0.2~13.8m。8全风化泥岩④1(D1yl)灰黄色、灰色,青灰色,坚硬状态,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局部夹薄层泥煤、煤线,少量夹粉砂质泥岩及粉砂岩薄层,岩层中有钙质结核。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场地内局部地段有分布,埋深约0.7~15.3m,揭露层厚1.1~9.0m。9强风化硅质岩⑤(D3l)杂色,硅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局部含钙质,钙质含量较大时可相变为硅质灰岩。该层分布于全场大部分地段,埋深约0.0~25.1m,揭露层厚0.9~30.6m。10强风化泥岩⑤1(D1yl)青灰色,坚硬,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含炭质,局部夹薄层泥煤、煤线,岩层中有钙质结核;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分布于场地的局部地段,埋深约4.0~33.2m,厚约1.3~24.3m。11中风化硅质岩⑥(D3l)杂色,坚硬状态,硅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局部含钙质,钙质含量较大时可相变为硅质灰岩。该层分布于场地的大部分地段,埋深约2.8~35.4m,未揭穿,揭露层厚0.8~34.1m。12泥灰岩⑥1(D1yl)深灰色、灰黑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体较完整,岩石坚硬,岩芯多呈长柱状,少量呈短柱状、饼状、碎块状,岩芯采取率一般在85~95%,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为发育,裂隙面有方解石脉充填,局部含较多生物化石,贝壳等。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平均值为26.20MPa,岩石坚硬程度为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该层分布于场地的局部地段,埋深约2.5~31.8m,未揭穿,该层揭露厚度0.4~26.2m。13白云岩⑥2(D1t)灰白色,隐晶质结构,厚层状构造,成分主要为碳酸盐类,岩石致密坚硬,岩芯呈柱状,少量为短柱状、碎块状。。该层分布于场地的局部地段,层顶埋深6.9~22.3m,该层揭露厚度1.2~10.7m,该层未揭穿。14角砾岩⑥3(D1t)黄、灰,坚硬状态,块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坚硬程度为较软岩,为软化岩石,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该层零星分布于场地的局部地段,本次勘察揭露埋深为0.5m,揭露层厚2.5m。15石灰岩⑥4(D1t)灰色、灰白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成分主要为碳酸盐类,岩石致密坚硬。该层分布于场地的局部地段,层顶埋深4.6~15.7m,该层揭露厚度3.7~27.4m,该层未揭穿。1.4.2对水文地质条件的了解场地内主要的地表水系主要为一期土方工程堆填到山间冲沟形成的堰塞积水。冲沟内长约800m,水面宽1~15m,水深0.3~1.5m,水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主要的排泄途径为地表径流和蒸发。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裂隙水及岩溶水,特征简述见表1.4.2-1。表1.4.2-1地下水特征简述序号项目特征简述1孔隙水赋存于耕土①、素填土①1、素填土①3层及含砾黏土②孔隙中,地下水补给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入渗,地下水位、水质、水量变化主要受日常气候影响,无统一地下水位,动态不稳定;主要排泄方式为蒸发、下渗、侧向径流或往地形低洼处径流排泄。勘察期间久未下雨,测得该层稳定地下水位为0.50m~2.80m,高程为194.27m~224.27m,依经验该层地下水年变化幅度约为1~5m。2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硅质岩、角砾岩裂隙内,其补给源主要来自场地外围地下水侧向径流,地下水位、水质、水量变化主要受季节气候影响,动态相对稳定,排泄方式主要为侧向径流,总体径流方向自北向南、两边山体向山间冲沟方向。本含水层具有层位多、层间水力联系差、层间地下水位不统一的特点。施工期间量得稳定水位埋深约1.50~4.40m,高程为199.27m~237.54m。年地下水位变化幅度为2~6m。3岩溶水赋存于泥灰岩、白云岩层的溶洞、裂隙中,其补给源主要来自场地外围地下水侧向径流,地下水位、水质、水量变化主要受季节气候影响,由于泥灰岩、白云岩中的溶洞、裂隙发育无规律,多呈管道、洞体状,本含水层具有管道流水的特点。因洞、隙充填状况不一,各部位富水性不一、流速不一、含水量不一;在管道、洞体内流速大、含水量大,但在无溶洞、裂隙发育的灰岩内则无地下水。施工期间量得稳定水位埋深约3.60m,标高约194.01m,局部略具承压性,年地下水位变化幅度约5~10m。1.5强夯工程概况本工程采用挖方区的含砾黏土、硅质岩、泥岩进行回填。根据地勘报告及现场勘探情况,含砾黏土分布于山体上部土层,全风化和强风化的硅质岩及泥岩分布于含砾黏土下层呈层状和块状构造。全风化和强风化的硅质岩及泥岩呈层状和块状构造较多,颗粒大,用于回填前须进行破碎才能满足回填要求。本工程场地地形变化大,山峰、山谷、山前、山背等不同部位土质变化较大,随着开挖深度的不断加大,含砾黏土数量越来越少,剩余土方大部分为层状、块状的硅质岩和泥岩及膨胀性泥岩,且回填土方为场内土,土质变化大、不均匀,回填质量无法保证。根据土质条件及试验段及土方回填过程相关检测结果,当回填土压实系数要求不小于0.9时,按机械分层压实的方法施工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当回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4时,以场地现状土质采用机械分层压实的方法无法达到要求。若要在土方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0.94的情况下使用场内土方,必须对场地土方进行改良,并经试验确定。本工程场内土质变化大,进行土质改良时须根据土质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重新试验,配合比试验的频率高、工作量大,土方回填进度受阻,工期无法保证,造成工程费用大幅增加、工期延后。参考其他类似项目的施工经验,当回填厚度较大、压实度要求较高、建筑使用要求高时,可采取机械分层压实+强夯组合施工,该组合施工方法,既解决了机械分层压实处理压实度范围有限的缺陷,又减少了因土质情况不好,导致强夯遍数过多,施工工期长、费用增加过多的问题,具有适用土质范围广、可取得承载力高、加固影响深度大、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对工程质量保证、工期把控具有较大优势。结合本工程土方回填高度大、范围广、压实度要求高等情况,土方回填时先进行分层压实再通过强夯加强,能有效地减少工后沉降,从而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到来的不利影响,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针对上述情况,拟采用当图纸要求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时,按《土方回填试验段施工方案》进行机械分层压实回填;当图纸要求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4时,对回填区土方进行机械分层压实+强夯处理。1.5.1强夯设计概况本项目场内挖方面积:304322.39m²,挖方最大高度:252.06m,场内填方面积:216196.88m²,填方最大高度:40.80m。场地高差大回填方量大,对回填土质量提出要求,对建筑安全稳定及场地道路、训练场地的正常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为防止雨季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为满足场地稳定及变形要求,填方区的地基处理均采用机械分层压实+强夯方法处理。1、填方区回填前,现场场地内杂草、树木、植被、表面淤泥质土等,应彻底清基干净。2、填方区采用的回填材料,采用本场地挖方区的含砾黏土、硅质岩、泥岩,膨胀性的泥岩应置于地表5m以下。回填前的地面坡度大于15度时,地面需做成台阶状;回填前应排查场地内的泉眼,发现后需做排水盲沟将水引流至场地外;交接部位夯击能大的部位需往外扩夯3m,且交接部位需做成台阶状,采用二次强夯处理。3、大面积填方区,采用机械分层压实+强夯地基处理,挡墙背及支护边坡不适宜采用强夯的位置,应结合采用机械分层压实处理。机械压实的回填土,要求处理达到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100KPa,地表5m以下,压实系数不低于0.9;地表5m范围,压实系数0.94。直立的挡板位置的的抗剪强度指标要求:粘聚力标准值Ck=20kPa、内摩擦角标准值φk=10kPa,其余填方区的抗剪强度指标要求:粘聚力标准值Ck=10kPa、内摩擦角标准值φk=10kPa,实测的填方区的抗剪强度指标应反馈设计核对。4、强夯的具体要求如下:(1)采用点夯2遍,再以低能量满夯2遍,锤印搭接。(2)点夯夯击能: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强夯范围回填土厚度为6米,采用单击夯击能为4000KN·m;夯点布置:夯点间距5x5m,梅花型布置;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3)满夯夯击能:采用1500KN·m;夯点布置:锤印搭接宽度不小于50cm;击数:3击;(4)试夯强夯施工前应选20×20m区域进行试夯,通过试夯对强夯的施工参数进行调整,以便指导施工。(5)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6)强夯处理后检验应满足《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备案号J220-2012)第6.3.14条规定。(7)强夯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达到150KPa以上;压缩模量Es不小于5.0Mpa。(8)强夯完毕后,应在满夯后的地表上增加一道机械碾压工序,确保压实系数不小于0.94。(9)强夯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10)地基强夯须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1.6强夯工程区域1.6.1强夯区域示意图图1.6.1-1强夯区域示意图结合原状地形与总平设计地形标高,划分强夯区域如上,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在地表范围5m以下,要求压实系数不低于0.9,采用机械分层压实;地表5m范围内,要求压实系数不低于0.94,采用机械分层压实+强夯,回填深度采用5+1米,即在设计回填高度5米上增加1米回填,其中该机械分层压实的压实系数控制在0.8以上,机械分层压实完成后,进行强夯处理,强夯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达到150KPa以上,压缩模量Es不小于5.0Mpa,强夯完毕后,再增加机械碾压工序,确保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后,再挖至设计标高,以确保整体地基处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1.6.2强夯区域情况统计表序号强夯区域土方回填深度拟采用措施备注1主大门至挡水坝区域15~20m机械分层压实+强夯2体育场C及游泳馆B区域10~15m机械分层压实+强夯3专家宿舍区域12~20m机械分层压实+强夯4食堂区域5~10m机械分层压实+强夯5游泳馆A、体育馆A区域10~25m机械分层压实+强夯6体育场A区域10~30m机械分层压实+强夯7障碍训练场、训练场A区域13~33m机械分层压实+强夯8登楼、训练楼ABC区域10~15m机械分层压实+强夯9体育馆B区域6~35m机械分层压实+强夯10训练场D、F区域6~40.8m机械分层压实+强夯二、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如表2-1。表2-1编制依据序号文件名称编号1法律法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号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5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6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桂建发[2020]10号7规范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8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9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8其他803工程详细勘察报告/19803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图纸803工程土石方施工图纸/三、施工计划3.1施工目标表3.1-1施工管理目标序号项目目标1质量符合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2总工期本工程计划于2020年11月30日开工,于2023年1月31日竣工,总工期目标792日历天,具体开工时间以发包人书面通知为准。3安全文明施工杜死亡及重伤事故,杜绝机械事故,杜绝重大安全卫生事故,杜绝重大火灾、环境污染事故;轻伤事故率控制在3‰内。达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检查标准》(JGJ59-2011)合格标准并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文明施工导则》要求。4绿色施工做到施工不扰民、无投诉;减少场地干扰、尊重自然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品质;降低资源消耗、节约资源;营造绿色建筑,实现“四节一保、绿色施工”;做好工程周围公益、环保事业,创建绿色、和谐的周围生活环境。5环境目标1)防止施工噪声超标排。2)防止运输遗洒。3)防止废水排放超标。4)防止固体废弃物无序废弃。5)防止化学品泄漏、气瓶爆炸。6)减少施工现场粉尘。7)防止火灾发生。6职业健康目标1)定期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员工职业病发生率为零。2)杜绝重大设备和人身伤亡事故,事故发生率为零。3)企业职工因工死亡率为零。3.2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计划于2021年7月20日开始施工,2021年10月17日完成施工,共计90日历天。3.3各项资源供应安排3.3.1劳务资源安排一览表序号施工项目名称专业施工队名称开始施工时间工期安排分包方式分包商选择方式责任人1土方回填强夯待定2021.7.2090天劳务分包公开招标杨迪超3.3.2大型机械设备采购供应安排一览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拟选供应商提供方式要求进场时间计划出场时间责任人1挖掘机/分包商自有2021.7.202021.10.17罗志2推土机/分包商自有2021.7.202021.10.17罗志3履带吊机/分包商自有2021.7.202021.10.17罗志4夯锤/分包商自有2021.7.202021.10.17罗志5压路机/分包商自有2021.7.202021.10.17罗志6水准仪/分包商自有2021.7.202021.10.17罗志3.4施工准备3.4.1前期准备1、交通条件:场地位于空港大道旁,周边道路、交通便利。2、水、电条件:按建设单位提供的临时水电接口,进行临时用水、用电的接驳、敷设和架设,保证施工用水用电正常。3、现场准备(1)按建设单位提供的作业面标高进行场地验收交接,平整场地。(2)场地控制网的测量。建立控制基准点,将高程控制点引至现场附近,以方便随时控制标高。按设计施工图测放建筑基础轴线和桩位。(3)修筑场内临时道路和通道,砌筑、疏通临时排水沟并与场内内四周的排水系统连通,修建洗车池,配备洗车设备。(4)现场围挡。验收交接和维护现有围墙和大门,进行封闭施工管理。(5)施工协调配合工作。提前办好施工许可证、夜间施工许可证、淤泥排放证、质量安全监督备案、消防许可证等的申请申报手续,加强与有关部门及各主办单位的联系,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3.4.2技术准备1、施工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边坡安全进行评估和对场地地质资料进行核查。2、由项目技术部门认真编制该工程的可实施性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作为工程施工生产的指导性文件。编写技术质量、安全技术交底资料,组织对施工人员及施工班组进行专业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3、本工程施工期间适逢雨季,过程中应掌握气象资料,以便综合组织全过程的均衡施工,制定雨季、大风天气的施工措施。4、定位放线测量及检测所用的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等测量仪器,都要做好检测标定工作,并取得检测合格证。3.4.3劳动力投入计划工种强夯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施工准备试夯阶段全面施工阶段验收阶段测量记录工23156夯锤调度工11102吊车司机44302压路车司机23154现场管理人员4664合计131776183.4.4机械设备计划本工程需进场的施工机械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相应工作量情况等配置,所有设备在按进度计划相应的分项工程作业时间提前1~2天进场,并做好检修和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下表3.4.4-1:表3.4.4-1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用于施工部位备注1挖掘机ZE360E12台日本2019柴油良好土方挖掘机2挖掘机(小型)ZE60E18台日本2016柴油良好土方挖掘机(小型)3推土机TL18012台郑州2017柴油良好土方推土机4压路机SSR200AC-810台长沙2017柴油良好土方压路机5装载机WA500-65台广东2018300良好土方装载机6自卸汽车18m360台湖北2018完好良好土方自卸汽车7液压履带式强夯机YTQH450B15台郑州2018242良好强夯强夯机械8液压履带式强夯机YTQH350B15台郑州2018194良好强夯强夯机械9夯锤10-70t30个-2018-良好强夯夯锤四、施工方法4.1工艺流程强夯施工总体流程如下:4.2强夯参数选定强夯施工前应选20×20m区域进行试夯,通过试夯对强夯的施工参数进行调整,以便指导施工。在试夯区夯击前,应选点进行原位测试,并取原状土样,测定有关土性数据,待试夯结束一周至数周后,仍在此处附近进行测试,并取土样进行对比分析,如符合设计要求,即可按试夯时的相关参数,确定正式强夯的技术参数,否则应对有关技术参数适当调整或补夯确定。一般强夯技术参数的选择如下表:表4.2-1强夯技术参数表序号项目施工技术参数1锤重和落距锤重G和落距h是影响夯击能和加固深度的重要因素,不同锤重和落距组合,所产生的夯击能和加固深度不一致,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定的。2夯击能和平均夯击能锤重G和落距h的乘积成为夯击能E,单击夯击能应根据现场确定。夯击能的总和由锤重、落距、夯击坑数、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次数算的,其除以施工面积称为平均夯击能,一般对砂质土取500-1000KN/m²。夯击能过小,加固效果差;夯击能过大,对于饱和黏土,会破坏土体形成橡皮土,降低强度。3夯击点布置及间距夯击点布置可根据场地情况进行布置,对某些基础面积较大的结构物或构筑物,为便于施工,可按梅花形或正方形网格布置,夯击点间距为5m,夯点允许偏差为±50mm,第一遍夯点的间距宜大,以便夯击能向深部传递4夯击遍数和击数对于矿渣、煤矸石、矿山废石、碎石土、中砂、粗砂、湿陷性黄土根据夯击点布置进行连续夯击,夯击遍数为3-4遍,前1-2遍为“点夯”,后3-4遍为“满夯”(即锤印彼此搭接)以加固前几遍夯点之间的粘送的表土层,必要时夯击遍数可增加。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数以使土体竖向压缩模量最大测下移动最小或最后两击夯沉量之差小于试夯确定的数值为准,一般沉降量之差为5-8cm,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数一般为3-10击,开始两遍击数宜多些,随后各遍击数逐渐减少,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5两遍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待土层内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地基稳定后再夯下一遍,一般时间间隔1-4周,对黏土或冲积土常为2-3周,若无地下水或水位在5m以下,含水量较少的碎石类填土或透水性强的砂性土,可采取间隔1-2天,或采取连续夯击而不需要间歇。6强夯加固范围由于基础的应力扩散作用,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结构物基础范围,具体放大范围可根据,建筑结构类型和重要性等因素考虑确定。对于一般建筑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3-2/3,并不宜小于3m,对于重要工程应比设计地基长宽各大出一个加固深度。7加固影响深度加固影响深度与夯锤重、落距、夯击次数、锤底单位压力、地基土性质、不同土质的厚度和埋藏顺序以及地下水位等有密切关系,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缺少试夯资料或经验,可按照梅那氏(法)公式估算。初步强夯方案为:采用点夯2遍,再以低能量满夯2遍,锤印搭接。1)点夯因强夯加固深度为6米,因此采用单击夯击能为4000KN·m;夯点布置:夯点间距5x5m,梅花型布置;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2)满夯夯击能:采用1500KN·m;夯点布置:锤印搭接宽度不小于50cm;击数:3击;4.3试夯位置选定结合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拟布置试夯地点在体育场C位置,试夯区域尺寸为:20m*20m,具体位置见下图:(试夯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4.4夯点布置
夯点布置如上,第一、第二遍点夯:夯点间距5x5m,梅花型布置,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第三、第四遍满夯:锤印搭接宽度不小于50cm,击数:3击;4.5强夯施工步骤1)强夯夯锤质量宜为10t~60t,其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宜为25kPa~80kPa,单击夯击能高时,取高值,单击夯击能低时,取低值,对于细颗粒土宜取低值。锤的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排气孔,孔径宜为300mm~400mm。2)强夯施工步骤,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3)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夯锤脱钩自由下落,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6)重复步骤5),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当夯坑过探,出现提锤困难,但无明显隆起,而尚未达到控制标准时,宜将夯坑回填至与坑顶齐平后,继续夯击;7)换夯点,重复3)~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8)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9)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采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4.6强夯施工工艺要求4.6.1测量放样利用全站仪配合钢尺按设计所确定的夯点间距进行测量放样,用小木桩或者白灰定出夯点位置,夯点位置偏差不大于5cm。4.6.2强夯机就位,开夯按照测量定出的夯点位置,强夯机按顺序就位,按设计参数的要求,校验夯锤对中偏差,夯锤落距,按试夯所确定的夯击次数进行第一遍夯,夯击时,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要求隔点不隔行进行夯击,以防止偏锤等不利现象发生。强夯施工顺序应从边缘夯向中央,强夯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土,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具体安排如下:
4.6.3数据测量夯击过程中,利用水准仪观测各夯击点作用下夯锤的夯沉量,发现夯沉量过大,或累计两夯击点间的夯沉差过大,则应停夯分析是否有下伏软弱夹层或暗沟存在并报业主及监理部门,研究对策,及时处理。4.6.4偏夯纠正夯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夯及歪锤等现象,发生偏夯时应重新对点。发现歪锤时,应及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及时调整;对于非软弱夹层造成的偏锤,将坑底垫平后,继续施工。4.6.5孔隙水压力测定根据地质资料,选取夯间位置,在地面下2~4m深度范围内,布置孔隙水压力仪探头,测量孔隙水压力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及孔隙水压力消散的时间,进一步确定遍夯之间的间歇时间。4.6.6第二遍夯第一遍夯完,根据试夯所确定的间歇时间及进一步确定的强夯间歇时间安排第二次遍夯,利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后,第二遍夯按第一遍的强夯参数进行施工,方法同第一遍夯。4.6.7满夯在两遍点夯完成,间隔时间达到要求后,将场地推平,进行满夯施工,满夯施工中,采用夯点搭接不小于500mm的方式进行施工,每点夯击3次,满夯的施工顺序宜隔排施工,分两遍完成。第一遍施工单数排,第二遍施工双数排,排与排之间应相互搭接,具体安排如下:4.6.8碾压、找平利用推土机进行整平,整平后由压路机静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凹凸面,随后,利用平地机配合人工整平,平完后,利用压路机振压一遍,再铺设一层厚0~10cm未经筛选的石屑,其含泥量不大于5%,人工整平后,利用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为了保证强夯后的地基处理层表面密实,克服强夯造成的表面松散,初始采用压路机小振幅振压一遍,再利用压路机振动碾压4~5次,以表面平整、坚实、稳定、无明显轮迹为准。4.7强夯施工部署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拟将现场施工划分为2个区段,即:低区施工区段、高区施工区段,10个施工区域,每个施工区段内的施工区域之间进行流水施工,拟安排如下:现场拟布置夯机30台,为了更好组织流水施工,其中低区布置12台夯击,高区布置18台夯击。4.8强夯施工注意事项1、夯实地基宜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夯锤的质量不应超过起重机械额定起重质量。履带式起重机应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起落锤时,机架倾覆。2、当场地表层土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砂石材料的施工措施。施工前,宜将地下水位降低至作业面以下2m。施工时,场地内积水应及时排除。对细颗粒土,尚应采取晾晒等措施降低含水量。当地基土的含水量低,影响处理效果时,宜采取增湿措施。3、当强夯施工所引起的振动和侧向挤压对邻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震措施。因现场存在I期已建建筑及工人生活区,且其离强夯区域较近,因此计划在离已建建筑10m外,设置隔振沟,隔振沟位置及做法如下:
强夯区域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将隔振沟进行回填,并进行隔振沟与已建建筑10米内的回填处理,拟采用机械分层碾压+小型打夯机进行处理,确保已建建筑的安全的同时,达到图纸设计要求。4、强夯施工前应考虑并布置好场区内排水措施,提前查看天气预报,雨水天来临时,密切关注场区内排水措施是否有效,雨水天气过后,对土质进行晾晒,不良地质,可通过翻晒,确保土质内含水量达到要求后,再进行强夯施工,拟采用场区排水措施如下:1、在拟强夯区域周边设置1000*500mm汇水沟,并从高处往低处组织排水,排至最近排水口,汇水沟做法见图4.8-3、图4.8-4;2、强夯场区土方回填时可从场地中部设置一定坡度至四周排水沟,确保强夯区域排水顺畅;3、若出现强夯区域内存在积水时,可通过潜水泵、排水泵以及人工辅助处理等排水措施,将积水排至四周汇水沟,再排至最近排水口。
5、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2.在每一边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每击的夯沉量、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和总夯沉量、夯点施工起止时间。4.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施工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6、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应根据静载荷试验、其他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综合确定。7、夯实地基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2.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间隔时间宜为(7~14)d;粉土和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宜为(14~28)d。3.强夯地基均匀性检验,可采用动力触探试验或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测试,以及室内土工试验。检验点的数量,可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按每400m²不少于1个检测点,且不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每300m²不少于1个检验点,且不少于3点。4.强夯地基承载力检验的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每个建筑地基载荷试验检验点不应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检测结果的评价,应考虑夯点和夯间位置的差异。五、质量保证措施5.1主控项目、一般项目1、施工前应检查夯锤质量和尺寸、落距控制方法、排水设置及被夯地基的土质。2、施工中应检查夯锤落距、夯点位置、夯击范围、夯击次数、夯击遍数、每击夯沉量、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总夯沉量和夯点施工起止时间等。3、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地基承载力、地基土的强度、变形指标及其他设计要求指标检验。4、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地基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静载试验2处理后地基土的强度不小于设计值原位测试3变形指标设计值原位测试一般项目1夯锤落距mm±300钢索设标志2夯锤质量kg±100称重3夯击遍数不小于设计值计数法4夯击顺序设计要求检查施工记录5夯击次数不小于设计值计数法6夯点位置mm±500用钢尺量7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距离)设计要求用钢尺量8前后两遍间歇时间设计值检查施工记录9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设计值水准测量10场地平整度mm±100水准测量5.2质量管理体系本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是在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业主、监理、企业总部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之下,以项目经理、项目生产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各专业管理人员等为实施主体的组织机构,现场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详见图5.2-1。图5.2-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本工程配备2名质检员,专职负责施工质量管理。5.3施工质量技术组织保证措施5.3.1技术管理的组织保证措施依据项目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采用三级交底模式组织交底,见图5.3.1-1。图5.3.1-1三级交底模式5.3.2计量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计量工作在整个质量控制中是一个重要环节,我方将根据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计量器具进行管理,保证计量工作符合国家的计量规定的要求,使整个计量工作完全受控。按要求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并及时上报变动情况。计量器具控制的工作流程如图5.3.2-1。图5.3.2-1计量器具控制工作流程5.3.3检测及试验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1)检测试验组织机构施工试(检)验主要由指定的地方试验室完成,指定的地方试验室主要负责对送来的样品进行保管、试验、出具试验资料及进行现场指导。检测试验组主要负责进场材料检验、标识、抽样送检及现场质量控制。检测试验组织机构见图5.3.3-1。图5.3.3-1检测试验组织机构(2)进货检验和试验1)检验、试验程序见图5.3.3-2、图5.3.3-3。图5.3.3-2检验程序图5.3.3-3试验程序5.3.4工程资料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资料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证明工程质量的客观依据,也是管理有效的重要体现,资料也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管理水平非常重要的见证材料。因此我们在收集各种施工资料的时候要注意检查各种预检、隐检资料是否齐全,预、隐检日期是否与试验报告,施工日志交圈,各种施工记录与施工日志是否一致。质检资料各分项分部是否有漏项,与预、隐检记录是否交圈。各份报验单与技术资料是否配套齐全,从而保证我们项目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图纸、技术资料的使用、更改标识、发放、保管、存档均按照“文件资料控制程序”规定执行。(1)文件资料发放和处理流程图5.3.4-1文件资料发放流程图5.3.4-2文件资料处理流程(2)文件资料管理要求表5.3.4-1文件资料管理要求序号内容1设立专职质量技术资料负责人,负责文件资料接收、发放和保存等工作。文件资料由资料员统一收发,统一编号,统一记录。2采用微机管理手段,对文件资料进行存档和整理,并对处理结果(是否已发放给有关单位和人员,是否已按文件资料要求实施,是否有反馈信息)跟踪检查并做记录。3对文件资料的有效性进行控制,定期发放有效文件和资料的目录给相关文件资料的持有人,及进收回作废的文件资料,确保所有单位和人员使用的是有效的文件和资料。4工地设置资料保管专用办公室,采取防潮、防虫措施。配置资料柜、文件夹。(3)技术档案整理要求表5.3.4-2技术档案整理要求序号内容1工程档案资料按崇左市建设档案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并满足业主对档案资料管理的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及时做好收集、汇总、整理工程档案。2工程资料记录是施工中积累形成的,要求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直至工程交工验收结束。3工程资料要求内容真实,数据准确,不后补,不擅自修改,不伪造,不外借。4资料的整理,要求字迹清晰、装订规范、内容齐全完整,人员调动要办理交接手续。5.4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表5.4-1强夯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序号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处理措施1挖方边坡塌方(1)在斜坡地段开挖边坡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合理放坡,不使过陡,同时避免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而造成塌方。(2)在有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应做好排降水措施,以拦截地表滞水和地下水,避免冲刷坡面和掏空坡脚,防止坡体失稳。特别是在软土地段开挖边坡,应降低地下水,防止边坡产生侧移。(3)施工中避免在坡顶堆土和存放建筑材料,并避免行驶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振动,以减轻坡体负担,防止塌方。对临时性边坡塌方,可将塌方清除,将坡顶线后移或将坡度改缓;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方,在将塌方松土清除后,用块石填砌或由下而上分层分层回填2:8或3:7灰土嵌补,与土坡面接触部位作成台阶式搭接,使接合紧密2填方边坡塌方(1)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2)填方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避免采用腐殖土和未经破碎的大块土作边坡填料。边坡施工应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水平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当采用机械碾压时,应注意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对不要求边坡修整的填方,边坡宜宽0.5m,对要求边坡整平拍实的填方,宽填可为0.2m。机械压实不到的部位,配以小型机具和人工夯实。填方场地起伏之处,应修筑1:2阶梯形边坡。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1:1.5斜坡形,以保证结合质量。(3)在气候、水文和地质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对粘土、粉砂、细砂、易风化岩石边坡以及黄土类缓边坡,应于施工完毕后,随即进行防护。填方铺砌表面应预先整平,充分夯压密实,沉陷处填平捣实。边坡防护法根据边坡土的种类和使用要求选用浆砌或干砌片(卵)石及铺草皮、喷浆、抹面等措施。其中以铺砌草皮较为经济易行,不受边坡高度限制,边坡坡度亦可稍陡。(4)在边披上、下部作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边坡局部塌陷或滑塌,可将松土清理干净,与原坡接触部位作成阶梯形,用好土分层回填夯实修复,并做好坡顶、坡脚排水措施。大面积塌方,应考虑将边坡修成缓坡,作好排水和表面罩覆措施。3填方出现橡皮土(1)夯(压)实填土时,应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土的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定,现场简单检验,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2)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腐殖土、泥炭土、粘土、亚粘土等厚状土上进行回填;(3)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走;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0.5m以下。(1)用干土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橡皮土中,吸收土中水分,降低土的含水量。(2)将橡皮土翻松、晾晒、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3)将橡皮土挖除,采取换土回填夯(压)实。4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1)选择符合填土要求的土料回填。(2)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应按所选用的土料、压实机械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压(夯)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使达到设计规定的质量要求。(3)加强对土料、含水量、施工操作和回填土干密度的现场检验,按规定取样,严格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1)土料不合要求时应挖出换土回填。(2)对由于含水量过大,达不到密实度要求的土层,可采取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及其他吸水材料,重新压(夯)实。(3)当含水量小时,应预先洒水润湿。当碾压机具能量过小时,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5场地积水(1)平整前,对整个场地的排水坡、排水沟、截水沟、下水道进行有组织排水系统设计。施工时,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先做好排水设施,使整个场地排水流畅。在场地周围或场地内,设置排水沟(截水沟),其截面、流速、坡度等应符合有关规定。(2)对场地内的填土进行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也应分层回填,分层压(夯)实,使相对密实度不低于85%,避免松填。填土压(夯)实方法应根据土的类别和工程条件合理选用。(3)做好测量的复核工作,防止出现标高误差。已积水场地应立即疏通排水和采用截水设施,将水排除。场地未做排水坡度或坡度小部位,应重新修坡;对局部低洼处,填土找平,碾压(夯)实至符合要求,避免再次积水六、安全文明保证措施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各专业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层组成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企业总部主管部门提供垂直保障,并接受业主、监理以及崇左市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见图6~1。图6~1安全生产施工组织架构图6.1安全生产措施6.1.1危险源辨识为了控制施工过程中危险源,保障施工安全顺利。成立以技术负责人为组长的危险源辨识小组,全面负责施工范围内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根据评价结果填写危险源清单,对项目重点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每月组织辨识一次,并及时把重点控制的危险源清单公示在施工现场进出口明显位置。重点危险源控制清单见表6.1.1~1。表6.1.1~1重点危险源控制清单序号危险源名称活动/场所控制措施图示1坍塌土石方工程强夯施工现场施工方案要严格审批,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方案要求,检查验收到位。2物体打击土石方工程强夯施工现场组织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交底;设置防掉物安全设施;进入施工现场按要求佩戴安全帽。3触电土石方工程强夯施工现场严格执行JGJ46~2005规范要求,加强用电安全检查。4机械设备伤害土石方工程强夯施工现场严格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的规定,加强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检查。6.1.2安全生产管理措施6.1.2.1安全教育及培训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对新进场的工人实行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变换工种时进行的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培训、继续教育等,通过教育培训,使所有参建人员掌握“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理念。1)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我公司拟采取召开现场安全教育大会、集中授课、播放幻灯片、张挂宣传图片、考核测试等形式,如图6.1.2~1所示。图6.1.2~1安全培训、教育形式2)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包括《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建筑施工安全小常识、用电安全知识、应急救援、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培训等,如图6.1.2~2所示。图6.1.2~2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6.1.2.2安全技术交底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编写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形成书面材料,由交底人与被交底人双方履行签字手续。安全技术交底如图6.1.2~3所示。图6.1.2~3安全技术交底6.1.2.3安全标志及标牌按照相关的要求,在施工现场易发伤亡事故(或危险)处设置明显的、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安全警示标志牌或示警红灯,场内设立足够的安全宣传画、标语、指示牌、火警、匪警和急救电话提示牌等,提醒广大职工时刻注意预防安全事故,并在现场入口的显著位置悬挂“十牌一图”(社会主义荣辱观、工程概况牌、企业理念、组织机构图、十项新技术、消防管理机构、安全生产日历、施工总平面图等),如图6.1.2~4所示。图6.1.2~4十牌一图、安全标志牌6.1.2.4班前安全活动施工班组每天由班组长主持开展班前安全活动并作详细记录,活动内容是:学习作业安全交底的内容、措施;了解将进行作业的环节和危险度;熟悉操作规程;检查劳保用品是否完好并正确使用。班前安全活动如图6.1.2~5所示。图6.1.2~5班前安全活动6.1.2.5安全检查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安全巡查并做日检记录,对检查出的隐患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落实整改;企业安全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到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指导督促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并提供相关支持保障。安全检查如图6.1.2~6所示。图6.1.2~6安全检查6.1.3安全防护设施6.1.3.1个人防护措施本工程中投入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手套、绝缘鞋、面罩、耳塞、工作服等,施工中重点加强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和正确使用管理。见图6.1.3~1。图6.1.3~1个人防护用品配置1)防护用品的采购进场前,由安全员提出个人防护用品的采购计划,材料员负责采购,要求所有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安全帽必须保证能承受5kg钢锤自1m高度自由落下的冲击,帽衬和帽壳间要有空隙以承受缓冲;安全带采用可卷式安全带。2)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戴帽时必须系紧帽带;(2)工人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无法采取可靠防护措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均须系好安全带,使用时高挂低用;(3)管道切割作业时,操作人员佩戴耳塞;(4)焊割作业人员佩戴面罩和护目镜。6.1.3.2临边防护措施1)基坑临边防护措施我公司将在基坑四周布置安全防护栏杆,采用装配工具式临边防护,高度1.2m,下步设20cm踢脚板,并沿基坑周边设置防护警示标识,做法见图6.1.3~2。图6.1.3~2基坑临边防护示意及效果6.1.4安全用电措施我公司将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采用三级配电、TN~S接零保护和二极漏电保护系统,并安排专业电工24小时维护检修,确保安全用电无事故。1)临时用电管理(1)施工现场用电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报经企业主管部门及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按有关要求建立安全技术档案,见图6.1.4~1所示。(3)施工现场用电由具备相应专业资质的持证专业人员管理,设临电管理工程师1名。图6.1.4~1临时用电管理图图6.1.4~2三级配电、两级保护2)整个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及设备采用三级配电,漏电保护作两级保护,如图6.1.4~2所示。3)临时用电保护措施见表6.1.4~1所示。表6.1.4~1临时用电保护措施序号设施保护措施图示1总配电箱1)设置专用配电室,门向外开并上锁;2)配备消防沙池、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3)设置应急照明及防触电隔离胶板;4)设置进出电缆线沟,预制盖板;5)设置接地装置,保护零线连通;6)安装相匹配隔离及漏电装置;7)施工用电与生活用电单独设置。2配电箱1)安装相匹配隔离及漏电装置;2)设置接地装置,保护零线连通;3)搭设防雨设施;箱门全部上锁;4)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3线路电缆1)总配电柜~~二级配电箱~~开关箱—固定施工机械电缆全部采用埋地铺设并设置警示牌;2)开关箱—移动施工机械电缆采用绝缘架空铺设;3)所有线路电缆穿PVC套管保护。4生活区用电1)生活区用电全部采用36V安全电压2)宿舍内禁止装插座,实行集中充电;5现场照明1)离地安装高度不得低于2.5m;2)潮湿及易触电等地带实行安全电压;3)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与PE线连接。6施工机械1)金属外壳必须与PE线连接;2)配备专用开关箱;3)设置防雨措施;4)其他安全防护措施(机械特点)。4)临时电缆埋地布置,穿越临时道路处加钢套管,四周填砂保护,见图6.1.4~3、图6.1.4~4。图6.1.4~3穿路电缆保护效果图图6.1.4~4穿路电缆保护示意图5)现场照明:手持照明灯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潮湿作业场所使用24V安全电压,导线接头处用绝缘胶带包好,见图6.1.4~5所示。6)配电装置:配电箱内电器、规格参数与设备容量相匹配,按规定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严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见图6.1.4~6所示。图6.1.4~5现场照明图图6.1.4~6禁用金属丝代替熔丝示意7)保护接零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和机械设备的金属构架与保护零线连接。8)触电急救加强安全用电教育及培训,让参建员工熟练掌握触电急救技能,触电急救遵循切断电源、开放气道、恢复呼吸、恢复循环的步骤。6.1.5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本工程拟投入的机械设备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自卸汽车、液压履带式强夯机等施工机具,我公司将严格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的规定,强化日常安全管理和维护,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1)挖掘机:挖掘机开动前要发出信号,检查各制动是否灵活可靠;作业中,严禁人员上下机械,传递物件,以及在铲斗内、拖把或机架上坐立;不准用铲斗推动汽车;铲斗不准从汽车驾驶室上方越过,见图6.1.5~1。(2)推土机:推土机机械四周不得有障碍物,并确认安全后启动,工作时不得有人站在履带或刀片的支架上;推土机在上、下坡或超过障碍物时应采用低速挡,上坡不得换挡,下坡不得空挡滑行,当需要在陡坡上推土时,应先进行填挖,使机身保持平衡;不得用推土机推石灰、烟灰等粉尘物料,不得进行碾碎石块的作业;,见图6.1.5~2所示。图6.1.5~1挖掘机的安全使用图6.1.5~2推土机的安全使用(3)装载机:作业区内不得有障碍物及无关人员;行驶前应先鸣笛示意,铲斗宜提升离地0.5m;装载机铲斗不得载人;装载机在坡、沟边卸料时,轮胎离边缘应保留安全距离宜大于1.5m;装载机转向架未锁闭时,严禁站在前后车架之间进行检修保养;见图6.1.5~3所示。(4)压路机:不得用压路机拖拉任何机械或物件;变换压路机前进、后退方向应在滚轮停止运动后进行;在坑边碾压施工时,应由里侧向外侧碾压,距坑边不应小于1m;两台以上压路机同时作业时,前后间距不得小于3m,在坡道上不得纵队行驶。图6.1.5~3装载机的安全使用(5)液压履带式强夯机:1.现场从事强夯作业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后,并持证上岗。2.强夯开始前应确定臂杆角度,在夯架脱钩处应采用胶皮或旧轮胎对提升架进行保护。3.夯锤起吊前应先试吊,确定挂钩与夯锤连接稳固后,才能进行起吊作业。4.起吊夯锤保持匀速,不的高空长时间停留,严禁急升猛降,防夯锤脱落,夯锤排气孔应经常检查,防止气孔堵塞,气孔堵塞时应及时疏通。5.夯机挪动时,应确定支架与地面脱离,并保持30cm以上的高度。附近不应有人员,机械等,方可进行挪动。对行走部位应进行检查,确认行走轮在履带内,如出现脱轨现象,应立即停止移动,并解除机械外力,机械进行反方向行走,行走轮归位到轨槽内,方可继续挪位。6.停止作业时,应将夯锤落至地面。7.夯锤起吊后,臂杆及夯锤下附近15m范围内严禁站人。8.应定期对起吊装置、钢丝绳、连接销等进行检查,如发现磨损或断丝现场应及时进行更换。9.现场如出现6级以上强风时,应停止作业,如风力较大时,应将起重臂放倒,防止机械倾倒。10.主夯操作手应与辅助手相互配合,在第一次锤击完成后,辅助手应在吊钩落下至锤钩附近时再进行挂钩作业,主夯手应确定挂钩下部无作业人员时,再进行挂钩的下放。6.1.6确保场内交通顺畅的安全措施6.1.6.1建立通畅的场内交通体系(1)出入口设置根据周边道路及施工要求,本工程现场设2个进出口,为大型施工车辆、货车出入大门。(2)现场道路规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利用场地内现有道路并结合规划设计道路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形成环路并连通2个大门,同时与大门连接段道路进行硬化处理,以便现场运输道路的畅通。(3)车辆冲洗设备为避免出场车辆污染场外道路,在出入口位置设置洗车槽及污水循环池。6.2施工人员管理措施我公司将强化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教育,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用工管理,措施详见表6.2~1。表6.2~1施工人员管理措施序号项目具体措施图示1流动人口管理1)登记所有进场施工人员资料(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输入电脑存档;2)统一办理暂住证、工伤保险等;3)施工过程中,发生人员流动的,及时更改登记记录;4)监督劳务公司与施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监督工人工资发放情况。2身份识别管理1)安全帽:各类人员佩戴不同颜色安全帽以示区别,在安全帽上方粘贴或喷绘企业标志。2)臂章:安全值班人员佩戴不同颜色标记,工地负责人戴黄底红字臂章,班组安全员戴红底黄字袖章;3)服装:所有操作人员统一服装(冬夏各两套),执行企业形象标准。3教育引导1)加强对工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和素质教育,禁止袒胸露腹,不得赤膊作业,施工作业区严禁吸烟;2)制定、实施一系列同文明施工相关的奖惩制度,引导工人自觉提高文明施工意识。6.3场容控制措施1)出入口标化管理施工现场共设置2处施工出入口,均位于空港大道一侧。出入口均设置8m宽大门、门卫室,同时出入口大门两侧设围墙,用于立面宣传。进场后,将按照我公司文明施工管理及CI形象管理要求,在征得建设方同意的前提下,对围墙立面宣传进行布置,使项目形象更加鲜明。同时,在施工出入口设置门岗及视频监控系统,如图6.3~1所示:图6.3~1施工现场出入口标化管理示意图2)场区规划(1)生产区与办公生活区分开布置,实施区划管理,对办公生活区域进行硬化与绿化,场地内不留裸土区域。办公生活区道路硬化处示意见图6.3~2。图6.3~2办公生活区硬化道路示意(2)根据实际情况,办公生活区内空闲区域拟设置花园,作绿化处理,见图6.3~3所示。图6.3~3办公生活区绿化示意(3)生活区内配置学习、娱乐设施、淋浴室、厕所等,见图6.3~4所示。图6.3~4娱乐、生活设施布置3)现场标牌及宣传栏施工现场出入口大门采用门楼式,宽8m;生活区大门采用非门楼式大门,8m宽;所有大门按公司CI规范施工,现场出入口位置,需征得当地政府部门及业主的同意。在现场出入口显著位置张挂五种标牌,即:工程概况牌、施工管理网络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安全宣传牌、文明施工措施牌等。在场区内适当位置设置导向牌、宣传栏、黑板报,张挂国旗、司旗、彩旗、安全生产施工标语。各类标牌设置牢固、美观,在施工期间定期维护,宣传栏、读报栏、黑板报内容及时更新。图6.3~5现场出入口标牌及宣传栏4)场区保洁大门出入口处设洗车台和沉淀池,出入车辆用高压水冲洗轮胎,不带泥砂、污物出场。洗车台旁设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沉淀池定期进行清理。现场设置环形临时施工道路和排水系统,出入口30m范围内的道路进行硬化处理,道路两旁设排水沟,保持地面无积水。安排专人负责保洁,清理道路积尘、雨水、洒水除尘等,场内垃圾及时组织外运,保洁控制见图6.3~6。图6.3~6场区保洁设备5)材料设备堆(停)放管理现场材料码放整齐堆置有序并挂牌标示,零星材料尽量分类堆放进库房,材料堆放见图6.3~7。图6.3~7材料堆放6)垃圾分类、处理场区周边实行门前三包制度,现场设置专人负责场容清洁,每天清扫,洒水降尘。装运松散物料的车辆,要加以覆盖,确保运输不遗洒。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区进行封闭作业,现场做到工完场清,建筑垃圾集中清运。垃圾分类集中密闭堆放,场区内垃圾采用移动式密封垃圾桶存放、每天采用垃圾车运输清理,严禁随意放置,见图6.3~8所示。图6.3~8垃圾分类7)卫生防疫现场建立卫生责任制,炊事员持证上岗,食堂按崇左市政府主管部门要求办理卫生许可证并严格日常消毒;现场设置医务室并配备急救药品,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卫生教育、急救培训等卫生防疫活动,见图6.3~9所示。图6.3~9施工现场卫生防疫管理8)操作面管理现场施工坚持执行“工完场清”、“谁施工,谁清理”制度,施工完毕及时清理余料、垃圾,禁止随意丢弃,保持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如图6.3~10所示。图6.3~10工完场清9)现场吸烟室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为达到工程现场防火要求,在工地现场操作面设置临时吸烟处,由钢管、铁皮制作可吊装式吸烟室。在场地内临时道路周边设置吸烟室,吸烟室内设置水桶、干粉灭火器、烟灰缸、消防安全警示标志、消防安全宣传画、饮水设施,见图6.3~11。图6.3~11饮水亭、吸烟处10)临时卫生间布置 按照《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的要求,我们将在施工现场材料加工场地、临时道路周边设置临时水冲式厕所,安排专人负责厕所清扫、消毒。固定厕所地面进行硬化处理,蹲位之间设置不低于0.90m的隔板。6.4扬尘控制措施为有效防治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扬尘治理实施措施。1)填土、堆土场地(1)回填土等松散材料在现场必须用塑料布或帆布进行覆盖,卸货时严禁抛散。并根据实际进度确定回填土等松散材料进场时间,不得进场过早;松散材料进场以用量控制,避免大堆存储。(2)土方铲、运、卸等环节设专人洒水降尘,运土方、渣土及散粒材料时必须使用防尘专用车辆,以防沿途遗洒扬尘。(3)对现场裸露土方,表面覆盖黑网或废旧密目网,四周拉紧,用废砖头压牢,见图6.4~1。图6.4~1裸露土方覆盖黑网或废旧密目网(4)日常铲运土方,应专人配合清理车辆和铲斗上的土,避免遗撒,出入口处铺吸湿垫。(5)四级(含四级)以上大风,禁止产生扬尘作业。2)施工场地(1)在场地出入口处悬挂或竖立扬尘防治责任标志牌,见图6.4~2。图6.4~2扬尘治理责任制(3)场地上堆放的易飞散、引起扬尘的物资用彩条布进行覆盖,材料卸车成堆后,应对堆料表面和车厢进行清扫。(4)倒运填土等材料应选择风小(少于四级)时间。(5)使用袋装水泥,轻拾轻放,严禁摔扔,撞击地面,引起水泥扬尘,水泥使用时拆口,不得用铁锹铲破包装袋造成浪费及扬尘。(6)土方铲、运、卸等环节设专人洒水降尘,运土方、渣土及散粒材料时必须使用防尘专用车辆,以防沿途遗洒扬尘。(7)根据不同的土,采用对应的运输车辆,如有泥浆时,须采用泥浆车运输,所有土方运输车均是封闭的。3)道路及出入口(1)现场出入口30m范围内道路硬化采用250mm厚C30素混凝土,并设洗车槽;现场安排专人随时清扫出入口、临时道路进行洒水降尘,保持场区清洁卫生,避免扬尘。(2)道路设置限速行驶牌,控制车行速度(不超过10km/h);加强出入口门卫岗哨值班制度,禁止非相关车辆进入现场。(3)雨天出运土方时,在出入口专人清理车辆,沿市政路设置草帘被覆盖,专人扫土。(4)大门出入口处设洗车台、沉淀池、吸湿垫,出入车辆用高压水冲洗轮胎,不带泥砂、污物出场。洗车台旁设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沉淀池定期进行清理。(5)现场出入口周边设置排水系统,施工道路进行硬化,道路两旁设排水沟,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OC】科学视野中的经典文学作品选读-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MOOC】光纤通信技术-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的临床护理
- 饭店炉灶清理方案
- 飞锤支架工艺课程设计
- 飞机装配 课程设计
- 飞思卡尔单片机课程设计
- 风机降噪装置课程设计
- 风景简笔画教学课程设计
- 风扇传感器课程设计
- 小学生学业成绩等级制度-小学学业等级
- 过程审核VDA6.3检查表
- 常压矩形容器设计计算软件
- 交流变换为直流的稳定电源设计方案
- PR6C系列数控液压板料折弯机 使用说明书
- 装配工艺通用要求
- 钢结构工程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 物业管理业主意见征询表
- 8D培训课件 (ppt 43页)
- 劳动力计划表
- 《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义务教育阶段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