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读懂古诗年份卷别篇名朝代作者体裁题材2024全国甲卷《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宋代吕本中七言律诗酬和诗新高考Ⅰ卷《宿千岁庵听泉》宋代刘克庄七言律诗即景抒情诗新高考Ⅱ卷《雨后为山亭独卧》宋代叶梦得七言律诗即景抒情诗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朝代作者体裁题材2023全国甲卷《临江仙》宋代晁补之宋词送别诗全国乙卷《破阵子》宋代陆游宋词闲适诗新高考Ⅰ卷《答友人论学》宋代林希逸七言律诗说理诗新高考Ⅱ卷《湖上晚归》宋代林逋七言律诗即景抒情诗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朝代作者体裁题材2022全国甲卷《画眉鸟》《画眉禽》宋代欧阳修文同七言绝句咏物诗全国乙卷《白下驿饯唐少府》唐代王勃五言律诗送别诗新高考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宋代魏了翁宋词节令诗新高考Ⅱ卷《送别》唐代李白古风送别诗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朝代作者体裁题材2021全国甲卷《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宋代陈师道七言律诗酬和诗全国乙卷《鹊桥仙·赠鹭鸶》宋代辛弃疾宋词闲适诗新高考Ⅰ卷《寄江州白司马》唐代杨巨源七言律诗寄赠诗新高考Ⅱ卷《示儿子》宋代陆游七言律诗教子诗考情微观从时间上看,多读读唐诗宋词。从体裁上看,多读读近体诗,尤其是律诗(以七律为主)。从题材上看,既要关注传统的题材诗,如咏史诗、边塞诗、送别诗,更要关注新高考背景下选材由传统到注重古诗的交际属性的趋势,熟悉寄赠诗、酬和诗、干谒诗等题材类型。从作者上看,多读读名家作品,尤其是名家写的陌生作品。从内外结合看,多注意课内诗歌与课外诗歌的联系。高考近年来很注重课外与课内的关联。选材特点例1.根据下列标题,挖掘其蕴含的信息。标题蕴含的信息《答友人论学》《湖上晚归》交代诗的题材(酬答诗)对象(友人)写作内容(论学,做学问的道理)交代地点(湖上)交代时间(晚)交代事件(归)方法探究标题蕴含的信息《白下驿饯唐少府》《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交代诗的题材(送别诗)交代送别的地点(白下驿)、对象(唐少府)和方式(饯)“醉落魄”是词牌,体裁是词诗歌写作的时间(人日)、地点(南山)、对象(应懋之提刑)及事件(约南山游)交代写作缘由、目的(袭美抱疾杜门)表明诗的题材(奉和诗)暗示可能的情感(安慰朋友,希望早日康复)标题蕴含的信息《苦笋》《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表明诗的题材(咏物诗)交代写作对象的特点(苦)暗示表达技巧(托物言志)交代地点(礼部贡院)交代事件(进士就试)暗示作者身份(主考官)方法一、读标题,挖信息标题,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其蕴含的信息有:特别提醒:规避读标题的误区《饮中八仙歌》《丽人行》《李凭箜篌引》《病妇吟》,这里的“歌”“行”“引”“吟”表示诗歌的体裁类型。词牌名“昭君怨”“虞美人”“祝英台近”“二郎神”“忆王孙”等不能反映词作的具体内容。乐府旧题一般只揭示诗歌的题材类型,而不反映诗歌的具体内容,如“出塞”“塞下曲”“关山月”“将进酒”等。对点练习:从诗歌的标题你能读出哪些信息?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①交代写作缘由、地点和特定读者;②暗示诗歌类别(贬谪诗)。2.《咏素蝶诗》①交代了写作对象;②点明了诗歌类别(咏物诗);③暗示了写作方法(托物言志)。3.《送进士下第归南海》①交代了写作对象;②交代了写作缘由;③暗示诗的类别(送别诗)。4.《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交代了时间是中夜;②地点是西园;③人物动作:中夜起来后望月亮。例2.从下列作者你能读出哪些信息?陶渊明:杜甫:李白: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慷慨悲壮淡泊名利,诗风恬淡忧国忧民,诗风沉郁傲岸不群,诗风潇洒方法二、联作者,知人世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歌时,必须注意作者的遭遇、境况,注意作者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了解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关于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题目会提供相关注释,有的因为是名家名篇则不再加注,需要考生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九死不悔:漫漫长路的探索——世外桃源:疲惫灵魂的皈依——诗中有画:描摹景物的顿悟——笑傲公卿:傲岸人格的张扬——漂泊天涯:大唐衰微的见证——强者宣言:永不放弃的追求——明白晓畅:现实主义的革新——放浪形骸:盛事难再的挽歌——委婉隐晦:迷惘无助的宣泄——联作者:屈
原陶渊明王
维李
白杜
甫刘禹锡白居易杜
牧李商隐知人世: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思想内容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干谒诗)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④北宋诗重义理。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义。对点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中“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又”字则曲折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例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思考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方法三、读注释,明暗示诗歌后面如果有注释,则注释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知晓这些信息,会对读懂诗歌有直接的帮助。注释作用介绍作者,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暗示作者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的深层原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注释作用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和相关诗句帮助读懂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链接他人评价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思想内容要把注释当成正文来读!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对点练习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醉眠唐庚①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②。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③。【注】①唐庚(1070—1120):北宋诗人,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②小年:将近一年。③忘筌:语出《庄子》“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忘记了捕鱼的筌(工具),比喻目的达到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首联写诗人在山林中,宛如置身于冥寞的太古时代,时间也变得缓慢,写出了将醉未醉之人对时空所特有的感觉。颔联中,“余花犹可醉”点出“醉”字承上;“好鸟不妨眠”又点出“眠”字启下,在似不经意之间,却细针密线。颈联中的“门掩”和“簟便”都由“眠”字生发出来。竹席宜人,指明时令,和前文中“日长”“余花”一致。尾联写诗人由眠至醒,以“忘筌”表达了超然物外之情,与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异曲同工之妙。DD(陶渊明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取向,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唐庚所谓的“忘筌”意为忘了该用什么语言来书写梦中得到的佳句,是乍得忽失的惆怅之情,也有对人情冷暖的感慨,语调中不乏自嘲的意味。)对点练习2:思考下列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概括说明。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①沈佺期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②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注】①作者和杜审言都于神龙初年(705)流放岭南,杜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境内),沈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今广西崇左县)。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①流放岭南、去国离家的凄苦。②对友人杜审言和家乡的思念。③渴望能够重回朝廷得到重用。例4.请找出下列诗句中的“情语”,体悟诗人的情感。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尽”“孤”“独”“闲”这些“情语”,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空”字(隐性“情语”)流露出诗人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一直到老却报国无门的惆怅。方法四、抓情语,明主旨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紧紧抓住,这是理解诗情的一条捷径。情语多出现在诗的后半部分,尤其是尾句,还有词的下片。有时,作者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哀”字。当然,诗中所谓的“情语”并不都是诗人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有的诗人会故意用反语(这种情况很少)。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能够通过抓“情语”进而读懂诗歌的。
诗歌中的“情语”可分为显性词语和隐性词语。1.显性词语指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也叫“情感语”,多为动词和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如“愁”“怨”“恨”“愤”“忧”“凄”“悲”“喜”“乐”“悔”“思”“怜”“泪”“闲”“怅”“怆”“孤”“独”“寂寞”等。2.隐性词语(1)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它们虽然不是诗眼,却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词语叫“景物语”。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点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给人以沉郁苍凉、悲壮压抑之感。(2)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却”“惟”“仍”“又”“只”“徒”“空”“尚”“犹”等词语。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犹”“只”二字,将作者遥望金陵时那种物是人非、无限怅恨的感叹传达了出来。对点练习:阅读下面诗词,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表达了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孤寂、惆怅、悲愁的感情。例5.阅读下面诗歌,思考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送温台·眇眇天涯君去时
朱放眇眇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
诗歌表达了面对别离的豁达,对朋友的宽慰之情。方法五、看尾句,寻情志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点练习:阅读下面唐诗,思考“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写的是什么内容?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写的是紧张而艰苦的军旅生活,对于揭示盛唐时期为国戍边的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虽然军旅生活紧张而艰苦,但是将士们乐观、豪迈的精神不减,爱国热情、报国丰志不减,从而有力地反衬了将士们的精神风貌。例6.谈谈下列诗歌表达的情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被贬的深切同情。意象:是指诗人为抒情或言志而精心挑选的客观自然景物(山川草木、日月星辰、亭台楼阁、名胜古迹等),这些客观物象加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意之后,便成了诗词中的意象。古诗常见意象内涵:松梅菊竹寓高洁,借月把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落叶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寓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方法六、看意象,悟内涵物象诗句特征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幸不生渊底,杰出苍苍崖。岁寒只孤秀,万木非吾侪。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坚贞不屈、自强不息质朴文静、淡雅高洁宁折不弯、正直清高凌霜傲寒、坚韧不拔清露高声、高风亮节傲霜斗雪、孤直耐寒梅兰竹菊松蝉对点练习:阅读下面唐诗,思考“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宣城①见杜鹃花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②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③。【注】①宣城:今安徽宣城县。②子规:一名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方言: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③三巴:东汉末年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例7.阅读下面诗歌,思考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要在边塞建功立业的思想情感。方法七、析典故,取原意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点练习:阅读下面元曲,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正宫】叨叨令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①,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②家鹦鹉洲③边住。【注】也么哥①:元、明戏曲中常用的句末语气词,无义。侬②:我。鹦鹉洲③: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例8.(长沙市2024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秋兴八首(其七)杜甫昆明池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②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③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④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注】①昆明池:汉武帝在长安仿昆明滇池而建,以习水战。唐玄宗为攻打南诏,曾在昆明池演习水兵。②传说长安昆明池水边有织女像,水中有石鲸雕刻。③菰ɡū:即茭白,一种草本植物。秋天结实,状如米,故称菰米。④关塞:指作者此时所在的夔州山川。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首联借“汉时功”“武帝旌旗”所表现的汉武帝练习水战时旌旗蔽天的宏大场面,颂扬昔日长安的盛况,表达诗人无限追忆。颔联由回忆转向现实,描写月夜下、秋风中的昆明池畔,只剩下石像依旧伫立,与首联虚实结合,感慨昔日盛况不再。颈联中,菰米漂浮如黑云一片,荷花经过露冷霜冻,花瓣坠落,露出莲蓬,表现出清秋的冷落凄凉,哀景哀情,点出秋兴主题。诗歌尾联,作者以漂泊江湖的渔翁自比,在表情达意上与他在《旅夜书怀》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B【解析】B项,虚实结合错。作者人在夔州,前三联写昆明池昔日的盛况和今日的荒凉冷落都是作者想象的,是虚写。有人认为,这首诗“以情注物”,即将诗人丰富的情感倾注在所选取的物象中。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这一特点。(6分)将对秋日衰败之景的感慨倾注于“织女”“石鲸”“菰米”“莲房”之中。池畔织女,徒负夜月;“石鲸”之像,风雨飘摇;菰米结实,任其漂荡;莲花飘坠,凋零萎褪。虚写昆明池衰败景象,正合“秋兴”之题意。将对当今国势衰颓的悲叹倾注于“昆明池”中。如今杜甫身在夔府,心在长安,由昆明池想到汉武之功,由武功之盛又想到当今残破衰败、动荡不安的形势,抚今追昔,伤时念乱。将对自身漂泊孤寂的慨叹倾注于“关塞”“鸟道”等物象中。诗人以“关塞”泛指秦蜀之间的高城险塞,以“鸟道”指山路之险峻,以“江湖一渔翁”自谓,写出世路艰难、风雨飘摇之中孤寂无所底止的沉哀。【评分参考】每点2分,其中点明情感1分,结合诗句具体分析1分。共6分。方法八、借试题,巧理解高考古诗鉴赏第1题是选择题,它对读懂诗歌的帮助极大,所以要把握好选项特点:①四个选项一般是按照诗句顺序对诗歌的逐一解读。②信息量大,包括内容、情感、语言、手法、主旨等丰富信息。③只有一个错误选项,并且大多是在细节上设误。总之,如同文言文阅读内容概括分析选择题一样,选项有75%的内容是正确的。抓住它们,再加上自己的阅读理解,读懂诗歌便已成竹在胸。对点练习: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列小题。老桧①王守仁老桧斜生古驿傍,客来系马解衣裳。托根非所还怜汝,直干不挠终异常。风雪凛然存节概,刮摩聊尔见文章②。何当移植山林下,偃蹇③从渠拂汉苍。【注】①正德三年(1508)春,王守仁辗转数千里,谪旅至贵阳西北万山丛棘中的龙场驿,任不入流的驿丞。此诗即作于谪居龙场期间。②文章:纹理。③偃蹇:高耸的样子。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首句下字准确,“老”“斜”点明了桧树的生长状态,“古”则写出其生长环境的荒凉。老桧生长在驿站路旁,过往旅人经过这里的时候,往往把马系在树上,然后解衣休息。诗歌多有前后照应,如“斜生古驿傍”即是“托根非所”,“客来系马”故多“刮摩”。诗人怜惜老桧的遭遇,因此想要把它移植到山林下的水渠边上,让它长得高大茂盛。D(“把它移植到山林下的水渠边上”理解错误,“渠”是代词,它,可从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一句迁移,“从渠”即“任它”。)D有人评价,诗人和老桧堪称“同是天涯沦落人”,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诗人被贬蛮荒,谪居龙场驿,正与老桧“托根非所”,生长古驿路旁的境遇相似。诗人虽遭贬谪,并不消沉,仍正直不屈、傲然有气节,正与老桧饱经摧残仍“直干不挠”,不失“节概”的精神气质相似。(每点3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王守仁此诗,是典型的咏物诗,表面写物,实则喻人,乃是因为物与人之间的相似相通:诗人与老桧,不独遭际境遇相似,而且遭遇困境挫折的精神面貌也相似,作答时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读懂诗歌的突破口一、读标题,挖信息二、联作者,知人世三、读注释,明暗示四、抓情语,明主旨五、看尾句,寻情志六、看意象,悟内涵七、析典故,取原意八、借试题,巧理解方法小结真题演练(2024·新高考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宿千岁庵听泉刘克庄因爱庵前一脉泉,襥衾来此借房眠。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6分)乍听与久听的不同:乍听泉声时,感觉是一条溪水从门前流过;久听后感觉水声逐渐弥漫于四周,使人有身处舟中之感。激流声与涓滴声的不同:泉流时而汹涌,听来壮阔雄伟;时而滴沥,听来清亮圆润。(2023·新高考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答友人论学林希逸
逐字笺①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②。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牙源性肿瘤病因介绍
- 养老机构居养中心上门服务提供示意图1-1-1
- 流感病毒肺炎病因介绍
- (高考英语作文炼句)第17篇译文老师笔记
- 2024年中考英语复习冲刺过关专题07 阅读理解(原卷版)
- 开题报告:智能时代中小学共享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策略研究
- 开题报告: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性投入机制研究
- 巴新铁路赶工期施工组织设计
- 开题报告: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开题报告:新时代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乙烯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设计
- 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第二版答案全
- 环式快开盲板技术说明书
- 南极洲[世界地理]
- 华为项目管理规范
- 最新投标书密封条
- JJG596-2012《电子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
- 医疗质量检查分析、总结、反馈
- 内镜中心应急预案
- 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 通信线路架空光缆通用图纸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