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工程为某宾馆设计。按使用功能将建筑分为七层楼。主楼标高内力计算考虑以下三种荷载作用,即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内力。在进行截面抗震设计时,柱按偏压构件计算,为保证延性框架要“强剪弱弯,强柱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抗震设计strongeranchorage”.Andthecross-sectionmusttomeetthe6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过渡阶段;是我们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为宾馆楼设计,结构方案采用框架结构,七层,是一座以住宅为主的永久性建筑,根据地形,该楼正面朝南,为中间走道。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该建筑要体现现代化特色,适应现代化的接待需求。满足通常较为集中反映建筑功能方面的问题,一些剖面关系比较简单的民用建筑,它们的平面布置基本上能够反映空间组合的主要内容,因此,首先从建筑平面设计入手。但是在平面设计中,我始终从建筑整体空间组合的效果来考虑,紧密联系建筑剖面和立面,分析剖面、立面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断调整修改平面,反复深入。也就是说,虽然我从平面设计入手,但是着手于建筑空间的组合。各种类型的民用建筑,从组成平面各部分面积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7要表现为建筑物内部结构构造关系,以及建筑高度、层高、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它和房屋的使用、造价和节约用地有着密切关系,也反映了建筑标准的楼梯,有电梯设计,共有七层。门的高度根据人体尺寸来确定,窗高要满足通立面设计是为了满足使用功能和美化环境的需要而进行的。同时,还可起建筑立面可以看成是由许多构部件所组成:它们有墙体、梁柱、墙墩等构成房屋的结构构件,有门窗、阳台、外廊等和内部使用空间直接连通的部以及台基、勒脚、檐口等主要起到保护外墙作用的组成部分。恰当地确定立面中这些组成部分和构件的比例和尺度,运用节奏韵律、虚实对比等规律,设计系,例如房屋的大小、高低、门窗位置,构部件的排列方式等,描绘出房屋各个立面的基本轮廓,作为进一步调整统一,进行立面设计的基础。设计时首先应该推敲立面各部分总的比例关系,考虑建筑整体的几邻立面间的连接和协调,然后着重分析各个立面上墙面的处理,门窗的调整安8该宾馆我采用的是框架结构。首先根据框架的跨度估算主次梁的截面尺更为精确些。然后根据计算出的内力进行内力组合,从中取出最不利组合进行下一步的梁、板、柱、楼梯、和基础的界面设计和配筋。最后根据计算出的结本组毕业设计题目为《某宾馆楼设计》。在结构设计前期,我温习了《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土力学》、《基础工程》、等书籍,并借阅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基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规范。在网上搜集了不少相关资料,并做了笔记。在结构设计中期,我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结构设计的八周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以9及外文的翻译,加深了对框架结构结构设计、新规范、计算原理、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在整个结构设计过程中难免有欠考虑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框架嵌固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由于各层柱的截面尺寸不变,故梁跨等于柱截面形心之间的距离。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层楼面,基础标高根以绘出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2.2所示:4/3300=3.27×106E4/5450=1.98×106EEQ\*jc3\*hps35\o\al(\s\up11(1),2)EQ\*jc3\*hps35\o\al(\s\up11(1),8)EQ\*jc3\*hps35\o\al(\s\up11(1),2)EQ\*jc3\*hps35\o\al(\s\up11(1),8)EQ\*jc3\*hps35\o\al(\s\up12(1),3)EQ\*jc3\*hps35\o\al(\s\up12(1),2)EQ\*jc3\*hps35\o\al(\s\up12(1),3)EQ\*jc3\*hps35\o\al(\s\up12(1),2)(2,(32,(级为三级,其轴压比限值为[μN]=0.N=15×7.8×(3.6+1.2)=561.6kN防水层(柔性)三毡四油铺小石子0.4kN/㎡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找坡层:40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30/00找平㎡㎡㎡3=0.17kN/㎡㎡20mm水泥砂浆打底0.65kN/㎡结构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0.01m×17kN/m3=0.17kN/㎡㎡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撒2厚素水泥㎡㎡抹抹抹则外墙重力荷载为:12×0.24+17×0.02+0.5=3.72kN/m2则内墙重力荷载为:12×0.2③木门单位面积重力荷载:0.2kN/④铝合金窗单位面积重力荷载:0.4kN/m2①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②会议室、办公室、客房地面楼面活荷载标准值:2.0kN/m2;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按等效荷载计算,荷载的传递示意图见=7.14kN/m+23.48kN/m=30.62kN/m=7.14kN/m+8.90kN/m+14.76kN/m=30.80kN/m=4.64kN/m+10.34kN/m=14.98kN/m=4.64kN/m+5.73kN/m=10.27kN/m琉璃瓦自重:1.05m×1.1kN/m2=1.16kN/m3=2.0×1.95×5/8×3.9/2×2+2.0×1.952/2+4.33×1.95×0.87×7.2×2/4+4.64×7.2/4×2=182.10kN=2.0×1.95×5/8×3.9/2×2+2.0×1.95=26.64×3.72+2.5×(7.8-0.6)=117.10kN=7.14×(7.8-0.6)+6.89×1.95×5/8×3.9=2.0×1.95×5/8×3.9/2×2+2.0×1.9=7.14×(7.8-0.6)+18×3.56+4.32/2+4.33×1.95×0.87×7.2/4×2+4.64×7.2/4×2+3.56=2.0×1.95×5/8×3.9/2×2+2.02+2.5×1.2×0.96×7.8=44.=7.14×(7.8-0.6)+4.33×1.95×5/8×=2.0×1.95×5/8×3.9/2×2+2.02+2.5×1.2×0.96×7.8=44.=3.56×22.27+2.5×(7.8-因为框架梁为对称结构,所以(C)轴中基础梁屋盖重量:6.89×8.2×7.6=429.2)梁自重:梁重合计:247.61kN3)柱的自重:G8=429.38+247.61+(124.21+343.42)/2+0.5×0.6×8.2×7.6=929.51kN女儿墙及天沟重量:3.29×(7.8×5+12)梁自重:3)柱的自重:墙总重:第七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7=2321.65+238.85+1324.55+/2+0.5×0.6×7.8×3×16.8=5576.0屋盖重量:6.89×7.8×2×16.8×2=女儿墙及天沟重量:3.29×(7.8×8+2)梁自重:梁重合计:2938.71kN3)柱的自重:第六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6=3611.46+315.84+2938.71+/2+0.5×(0.6×7.8×4×16.8+2.0×7.8×3×16.8)=11120.77kNm2m2楼面重力荷载:1)柱的自重:内墙:3.56×(4.65×7.2×6+4.65×7.8×12.0×7.8×7×16.8=13008.层次c2)K=K=EI/IK=EIK=EI/I177777-2-25-2-25-2-25-3-25-2-2-2-255557-3-25-25-3-25-2577量2量2)K=EI/h层次αD=αD=αKKc4A、D轴线边框架边柱-2-2772~67-2B、C轴线边框架中柱-2-2-27772~6A、D轴线中框架边柱-2-2-27772~6775-2-2-272~67654321ΣGiDiDiΣDii考虑砖墙刚度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取折减系数αi=(930+5576+11121+13735×4+13009)=85576kN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δF=0.1284×3003=nEKiiiiiΣiijj号8776658842237721419抗震验算时,结构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应符合:V>λΣnGijj=1T<3.5s,查表可得剪力系数λ=0.016。1号iΣGjj=1λλΣnGjj=1104.10282.03501.79721.55941.31iiΔui=V/Di(mi)ihiijij根据求得的各柱层间剪力V和修正后的反弯点位置y,即可确定ijMb和Ma;由节点平衡条件,梁端弯矩之和等于柱端弯矩之和,将节点左右ijij和。相关公式:Vij=ViDij/ΣDijMijb=Vij×yhMija=Vij×y=y0+y1+y2+y3iiiMbijMbijDVMbijMbijDVKyMaijMaijKyijijijijijij420370240125Ml=il(Mb+Mn)/(il+ir)Vb=(Mni,j+Mrb)/lMr=ir(Mb+Mn)/(il+ir)l-Vr)表3.9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的计算具体框架弯矩图、梁剪力图、柱轴力图如下:对于一般的框架结构,当总高度不超过60m时,不考虑风荷载效应与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当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时,也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SE=1.2SGE+1.3SEK=1.2(SGK+0.5SQK)+1.3SEK;②竖向荷载效应,包括全部恒荷载与活荷载的组合(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S=1.35SGK+0.84SQK在计算跨间最大弯矩时采用如后的模型,图中Mbl和Mbr为某种荷载组合组合时,q=1.0恒+0.5活;无地震本框架为三级抗震等级,为保证地震荷载作用下构件的抗剪强度,实现“强剪l-Mr)/l+V。这里为计算方便,可取轴线处的剪力验算。则VGb=q为第1)种荷载效应组合下等效均布荷载。(MEQ\*jc3\*hps20\o\al(\s\up2(l),b)-MEQ\*jc3\*hps20\o\al(\s\up2(r),b))取左震和右震分别作用下绝对值的较大者。表(十)为中柱F的内力组合和0.15者外,特对有地震荷载组合情况下的柱端弯矩设计值进行调整,取柱端cc截SREGKQKEK置S载AV6B左VMAB跨间MBCAVM5左VBMBC4左MBCAV3MMVVMMMABMBCAV2MVMMAB跨间MBCVVMAB跨间MBCMBC和BC跨间最大正弯矩。表中r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对于梁受弯取面65427.9524.46SEK588646662REGKQKEK 321M,NN,MN,M38051649299333900922966 -98.33 无震荷载组合时M和N -38.89 -22.82 -19.63 注:柱中弯矩以左侧受拉为正;柱中轴力,以受压为正。柱r取0.80SSREGKQKEK楼层载GKQK61659842732820212《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柳炳康编。考虑了三种组合钢筋强度HPB235f=210N/mm2HRB400f=360N/mm2混凝土强度C30f=14.3N/mm2f=1.43N/mm2M(kN.m)b×hoMαs=αfbh2ξ=1-1-2αybbbbb22222AB梁:bb0Nmax=2982.79kNM=9.863kN.mN=2902.89kN)N=1376.49kN.ma0b2<02/2SN=2902.89kN.mMai00b2/2S本章总结::配筋设计是建立在前两章的基础之上的,在第一章算出了竖向内力,在第二章算出了水平内力并对一、二章内力进行了组合,本章根据组合抗剪计算。柱配筋计算时采用了对称配筋计算,且以中柱为例,柱计算时考虑由内力组合可得荷载设计值如下:m算kk02]=MIII=了柱下独立锥型基础,再根据基底反力确定了基础的高宽比。对各个阶进行冲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撒2厚素水泥㎡恒载设计值:g=1.2×4.33=5.20kN/合计:g+q=1.2×4.33+1.4×2.5=8在g’作用下,各内支座均可视作固定,某些区格板跨内最大正弯矩不在板的在求各中间支座最大负弯矩(绝对值)时,按恒载及活荷载满布各区格板计况mxmx,maxmymy,maxmx’m’yA支定B=0.31定CD=0.31支定A~I区格板跨内及支座处弯矩计算如表5.2-2及5.2-3所示ABCABCox/loymx跨mxmy内=0.2mymx'y×7.82=12.25×7.82=9.599.59+0.2×7.82=5.175.17+0.2ox/loymxmy=0.ymx'yD2.42=-2.65mx'=(-29.20-3.86)/2=-16.53KN.m/mm'=(-26.77-38.26)/2=-32.52KN.m/mym'=(-2.65-2.65)/2=-2.65KN.m/mymx'=(-57.38-3.89)/2=-30.64KN.m/m楼板保护层厚度取20mm,选用Φ10钢筋作为受力主筋,则h01=h-c-d/2=120-20-10/2=95mmyh02=h-c-d/2=120-20-3×10/2=85mm支座处h0均为96mm.截面弯矩值不考虑折减,计算配筋时,取内力臂系数rs=0.95,As=m/0.95ox方向oy方向ox方向oy方向ox方向oy方向MAs2)筋ΦΦΦΦΦΦΦ积2)Φ总计:q+g=1.59+0.95=2.54斜梁截面尺寸b×h=150mm×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