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_第1页
实验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_第2页
实验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_第3页
实验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_第4页
实验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9《实验题》专项训练(61题10大类型)

(解析版)

经典基础题

【题型1声现象中的相关实验】

【题型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题型3探究熔化和凝固实验】

【题型4探究升华和凝华实验】

【题型5探究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题型6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题型7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题型8探究光的折射定律】

【题型9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题型10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题型1声现象中的相关实验】

1.(2023上•江苏泰州•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

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木

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音叉、机械闹钟)你不选另一种声源的原因是。小明

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o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

第1页共66页

距离8米10米6米响度较响较响弱

【答案】机械闹钟音又声音不稳定,而且还需要敲击B泡沫,衣服,

锡箔纸

【详解】[1]⑵音叉需要击打才能发声,且发志随时间逐渐变弱,而机械闹钟设置好后,能

自主发声较长时间,且发声较稳定。实验中将声源放入鞋盒内,不能通过击打发声,所以应

选择机械闹钟作为声源。

⑶实验开始后,通过比较听见声音的响度来确定隔音性能,这样的方案不理想,因为声音

的响度相差不大时,不易比较;通过比较听不到声音的距离来比较隔音性能,实验现象较明

显,能较好比较隔音效果,所以最佳的是B方案。

⑷由表格数据知,听到较响的声音,以衣服为隔音材料,需要8m,以锡箔纸为隔音材料,

需要10m,所以衣服的隔音性能比锡箔纸好。而泡沫为隔音材料时,只需要6m,听到的声

音就很弱了,所以三种材料里,泡沫的隔音性能最好。所以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是:泡

沫、衣服、锡箔纸。

2.(2023上•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末)小兰周末在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对不同材料的隔

声性能开展探究,她将棉花、海绵、泡沫塑料等材料分别装入鞋盒,以比较它们的隔声性能,

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能找到的可作为声源的器材有:音叉、音乐盒。

(1)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进行实验;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

④得出结论。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

填写数字代号)。

(2)为了探究顺利进行,最适合做声源的是o实验过程中,小兰应将响度______(选

填"调大"或"调小"),否则实验在家中难以进行。本实验中通过比较听不见声音时到鞋盒的

距离,判断隔声性能,使用的物理方法是o

【答案】③①②④音乐盒调小转换法

【详解】(1)[1]进行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故合理的顺序应该是③①②④。

(2)⑵音叉发声需要敲击且不稳定,音乐盒自己能发声且较为稳定,所以音乐盒适合做声

源。

⑶⑷本实验中通过比较听不见声音时人到鞋盒的距离来判断材料隔声性能的好坏,由于家

中距离有限,所以应该适当减小声音的响度,否则无法顺利完成实验。实验中将材料隔声性

能的好坏转换为听不见声音时人到鞋盒的距离,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

3.(2021上•江苏淮安•八年级统考期末)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

(1)如图,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其伸出桌面一端,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

振动的,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将钢尺按下的幅度(选填"相同"或"不同"),

重复:上述实验:

(2)此实验体现的科学方法与下列实验中所用方法相同的是:(选填符合要求的选项

序号);

①取质量相同的两滴酒利来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②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听声音的大小

第2页共66页

(3)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____,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就越_____;

(4)实验时,让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_____,说明声音

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答案】快慢相同①长低大

【详解】(1)[1]⑵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指的是物体振动的快慢。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时,

应使研究因素不同,控制其他因素相同,使物体振动发声,听音调的高低,并观察振动的快

慢。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其伸出桌面一端,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

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几次实验中应控制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相同。

(2)⑶此实验体现的科学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①取质量相同的两滴酒精来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晟法,故

①符合题意;

②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听声音的大小,采用的是实验推理法,

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

(3)⑷⑸物体振动的长度越长,物体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

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4)[6]实验时,让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使音调相同,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就

越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动的幅度有关。

4.(2021上•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时。

(1)同学们采用如图所示的器材,选择音叉做声源,敲响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_____竖

直悬挂着的乒乓球,他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接下来,他们使同一只音叉发出更大的

声音,重复上述操作,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所得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与有

关。

(2)小明设计了另一组实验来进行探究,他用两枚钉子把一根橡皮筋固定在木板上,他用

手勾住橡皮筋的中间,慢慢将它向外拉出2cm,松手后听橡皮筋振动发出的声音,接下来

的一步操作是:o

【答案】靠近乒乓球被弹开乒乓球被弹开幅度变大振幅用手勾

住橡皮筋的中间,慢慢将它向外拉出3cm,松手后听橡皮筋振动发出的声音

【详解】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靠近竖直悬挂着的乒乓球,乒乓球会被弹开。

⑶使同一只音又发出更大的声音,音又响度越大,幅度越大。让它靠近乒乓球,乒乓球被

第3页共66页

弹开的幅度更大。

⑷对比两次实验可得,音又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幅度越大,说明响度大的音叉振动幅

度大,表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2)⑸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要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改变振动的幅度,听声音的

大小。小明设计了另一组实验来进行探究,他用两枚钉子把一根橡皮筋固定在木板上,他用

手勾住橡皮筋的中间,慢慢将它向外拉出2cm,松手后听橡皮筋振动发出的声音,接下来

的一步操作是:用手勾住橡皮筋的中间,慢慢将它向外拉出3cm,松手后听橡皮筋振动发

出的声音。

5.(2021上•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中,如图所示,把

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力拨动钢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既能听到钢尺发出

的声音,又能看到;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在听者位置不动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多次改变,听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与上次听到枢尺的声音对比,可以得出的实验结

论是:o

【答案】钢尺振动的幅度钢尺伸出桌面长度拨动钢尺的力度其他条件

一定时,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详解】⑴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力拨动钢尺,这样既能听到钢尺发出的

声音,乂能看到钢尺在振动。

⑵⑶⑷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多次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大小,听钢尺发出声音的

响度,再重做几次实验,通过对比,可以得出其他条件一定时,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6.(2022上•江苏扬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

的音调高低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

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9种不同规格H勺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

A铜600.76F铜1200.76

B铜600.89G钢901.05

C铜601.05H尼龙901.05

D铜900.761尼龙1201.05

第4页共66页

E铜①②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

选用编号为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三,请你将表中所缺数据补全①②;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

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使用(选填“同一根琴弦”或"不同的琴弦”),只

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样的力拨动,判断音调与松紧程度的关系。

【答案】A、B、CA、D、F901.05同一根琴弦

【详解】(1)⑴⑵要验证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需控制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所以应选用编号为A、B、C的琴弦进行实验;要验

证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需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和琴

弦的材料不变,所以应选用编号为A、D、F的琴弦进行实验。

(2)⑶⑷要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需控制琴弦

的横截面积和琴弦的长短不变,根据钢和尼龙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可知铜线的长度应该是

90cm,横截面积是1.05mm2。

(3)[5]为了验证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根据控制变最法可知:应

挑选其中一根弦,只改变弦的松紧程度,拨动弦,听声音高低变化。

【题型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7.(2022上•江苏盐城•八年级校考期末)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确定—的高度(选填"A"或"B"):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

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囚。(写出两种即可)

①;②;

(3)如图(2)中甲、乙两图,图—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

体和同时发生;

(4)如图(3),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像。图像中8c段表示水沸腾

时的特点是。此时水的沸点是,说明实验时的气压(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5)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仅增加水量,请在图(3)中大致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第5页共66页

(6)实验中,其他小组测得水的沸点都是1000。唯有仓J新组误将盐水倒入烧杯加热,当盐

水温度升到88团时,每隔I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如表格所示。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府889497100103103103103

老师认为创新组的实验发现很有意义,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请提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

题:o

【答案】B水的质量过大水的初温过低甲表面内部吸

【详解】(1)⑴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因此安

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应先确定B的高度,这样可保证一次调整到位。

(2)⑵⑶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可能是因为水的质量太大。也可

能是水的初温过低造成的,

(3)⑷图甲中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乙中气泡变小,是沸

腾前的现象。

⑸⑹沸腾现象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4)[刀如图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像。图像中段说明了水沸腾时

的特点为,吸热但温度不变。

⑻由图像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101回。

[9]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画根据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气压的关系可知,实验

时的气压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

(5)[10]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即水的初温和沸点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仅增加水最,

增加水量后水吸收的热量要增加,即加热时间变长,如图所示

(6)口1]由题意结合表中数据,盐水的沸点高于101团,故实验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水的

沸点与含盐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8.(2022上•江苏镇江•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

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第6页共66页

(1)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

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选填"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

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像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

的沸点(填"相同"或“不同图(选填"D"或它)所示的情形可表示水正在沸

腾。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写一个即可)。

(3)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但在最靠近壶

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o

【答案】B相同D水的质量不同靠近壶嘴处温度较高

【详解】⑴[11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水开始沸腾,根据图示情况知道下,甲组水先大到

沸点,应该选择的是B装置。

⑵⑵⑶⑷由图象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相同;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

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

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地发生汽化,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故D

所示的情形可表示水正在沸腾,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水的质量越大,水升温越慢;水在达

到沸点时才会沸腾,此时要继续吸热,但温度却不改变。

(3乂5]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但在最靠

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靠近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不易液化。

9.(2022上•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

60

4o

2o

o

102030min

甲乙

(1)安装实验器材时,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主要作用:一;图甲中温度计读数视线正确的是—(选"A〃、"B”

或"C");

(3)图乙4、。分别是小明与小强依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所画出的曲线,分析4、。可知,水

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一(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第7页共66页

(4)从图乙中的曲线可以看出,〃曲线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最可能是水的初始

质量—(选填“大〃或"小〃);

(5)图乙中两人所作的曲线。、“升温与降温过程都不是直线,进一步分析可知,水的温度

越高,—(选填"升温"或"降温")越快。

【答案】自下而上减少热量的散失B不变大降温

【详解】(1)⑴因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在加热过程中,应用酒精灯火焰的外

焰加热,所以固定好酒精灯的位置后,再安装石棉网;温度计应浸没在水中,且不能触碰烧

杯低和侧壁,所以放上烧坏后,最后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故安装实验器材时,按照自下而上

的顺序进行。

(2)⑵实验时烧杯上方放上一个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使水尽快沸腾。

⑶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液面相平,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九

(3)⑷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5]图乙的曲线看出,〃、水的初始温度相同,水的沸点也相同,只是达到沸点所用时

间不同,则说明两组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不同,达到沸点用时间较长的。水的质量较大。

(5)⑹图乙人人曲线升温与降温过程都不是直线,进一步分析可知,水的温度越高,散

热降温越快。

【题型3探究熔化和凝固实验】

10.(2022上•江苏镇江•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想探究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会否对水的凝固

点产生影响,为此,他向水中加盐制成盐水,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

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温度一时

间图像如图甲所示。

⑴从图像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分钟:第一个lOmin内,盐水的温度降低

了0;凝固过程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盐水结成的盐冰是(晶

体/非晶体)。

⑵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水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

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_(增多/减少/不变)。

⑶实验中盐水的凝固点为队为了交通安全,人们常在不能及时熔化的积雪地面上

散融雪剂(如图丙所示),常用融雪剂的成分是工业用盐(非食用盐),请解释融雪剂可加快

积雪熔化的原因是o

【答案】106放出晶体增多-2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

固点低

第8页共66页

【详解】⑴⑴⑵⑶⑷从图像可以看出,盐水结成的盐冰是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

变,凝固过程为BC段,共用了10分钟;第一个lOmin内,盐水的温度由4团降低至-2巴共

降低了6回;凝固过程需要对外放出热量。

⑵⑸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iJ'-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试管中冰水混合物对外放热,冰会

增多。

(3)[6]⑺由图可知,实验中盐水的凝固点为-20,由于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所以为

了交通安全,人们常在不能及时熔化的积雪地面上散融雪剂,融雪剂可加快积雪熔化。

11.(2022上•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同学利用药甲装置对100g的冰加热,他每隔

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为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

与时间图像。

(2)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

(3)由图乙图像可知:冰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变大/变小/不变),所以冰是(晶

体/非晶体);

(4)第lOmin时,物质处于态;

(5)冰全部熔化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会/不会)沸腾。

【答案】较碎使冰块受热均匀不变晶体固液共存不会

【详解】(1)⑴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实验中宣选用等质量

的碎冰块,均匀受热,可以减小误差。

(2)⑵用水浴法加热,可使冰块受热均匀,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

(3)⑶⑷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是晶体。

(4)⑸由图可知实验进行到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i时熔化结束,故熔化时间为lOmin,

在第lOmin时处于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故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5)⑹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

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水的温度一样,

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12.(2022上•江苏连云港,八年级校考期末)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同学选取

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和质量相等的碎冰,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从冰的温度-70

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次温度,直至冰完全熔化,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甲、乙

所示。

第9页共66页

:小明

⑴实验刚开始,小明测冰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圻示,此示数是—0;据图像可以

得出冰的熔点是_0O

⑵小红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可是冰块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

的看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小红同学绘制的图像是—(选填“甲"或"乙")

图。

【答案】-13。错误甲

【详解】⑴⑴实验刚开始,小明测冰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所示,温度计示数越往

下越大,则说明位于加以下,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画指示位置在10国以下第3个小格,此

示数是」3团。

⑵由于冰是晶体,故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据图像可以得出冰的熔点是。机

⑵⑶由于环境温度高于冰的熔点,故可观察到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冰块从周围吸热仍然会

熔化,故她的看法是错误的。

⑷由甲、乙图可知,乙图中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更多,温度变化速度更大,而小红同学

尚未加热,故绘制的图像是甲图。

【题型4探究升华和凝华实验】

13.(2023上•江苏南通•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是观察碘锤中物态变化的实验。

(1)小明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玻璃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填物态变化名

称)为紫色的碘蒸气。请列举生活中与此相同的实例

第10页共66页

(2)小华认为如图直接用火苗加热碘锤,升华现象会更明显,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正

常情况下碘的熔点是113.5回,水的沸点是100M烛焰的温度可达600团以上,相比较,—

(选填"小明"或"小华")的实验方法更合理;

(3)小明将一个大的酒精棉球,包裹在刚从热水中取出的碘锤玻璃泡上,请预测一个将会

出现的物理现象,此过程要(选填"吸"或"放")热。

【答案】升华樟脑丸变小小明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出现固态的碘

【详解】(1)⑴⑵将碘锦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玻璃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出

现,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发生的物态变化叫升华;樟脑丸变小也是从固态到气态的变化过程,

是升华现象。

(2)⑶碘的熔点是113.5露烛焰的温度可达600圆以上,所以按照小华的方法加热碘,达到

碘的熔点以后,先熔化后汽化,而小明的做法,没有达到碘的熔点就会出现紫色碘蒸气,说

明碘没有熔化,而是发生了升华现象,故小明的方法更合理。

(3)⑷⑸棉球中的酒精蒸发会吸收热量,使碘锤里面的碘蒸气凝华成固态的碘附着在“碘

锤〃玻璃泡的内壁上,所以会出现的现象是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出现固态的碘,这是碘

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

14.(2022上•江苏南通•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甲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

点”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小丽同学负责的实验小组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

化情况,井记录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s0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

温度/团70768287919497.598989898

(1)如图乙A、B所示,是小华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

张照片,其中一(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⑵在本次实验中,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填"小水珠"或"水

蒸气”),进一步通过表格可得到:水的沸点为一团,说明烧杯内大气压一(填"高于”

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通过实验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一;

(4)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方格纸上作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图像—;

(5)将水烧开后,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小锤浸没在水中(如丁图),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紫红

色气体产生,此时碘颗粒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的原因是—.(提

第11页共66页

示:碘的升华温度是45M碘的熔点是113团)

吸收不变

升华保证碘不会发生熔化,只会发生

【详解】(1)[1]如图乙A、B所示,是小华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

腾时的两张照片,水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水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其中B是水沸腾时的

情况。

(2)⑵在本次实验中,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能够看得见的,一

定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⑶进一步通过表格可得到水温上升到98国后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为9800

⑷水的沸点为9813,低于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四说明烧杯内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

大气压。

(3)⑸⑹实验中水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加热,水温保持不变,通过实验可得:水在沸腾过

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⑺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方格纸上时间和对应的温度,描点连线,作出水的温度随加

(5)⑻将水烧开后,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小锤浸没在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紫红色气体

产生,此时碘颗粒由固态变为气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9]因为水的温度达不到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的原因是,保证碘

不会发生熔化,只会发生升华现象。

【题型5探究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15.(2023上•江苏南通•八年级统考期末)为“探究树荫下光斑的形状与成因”,小明制作甲、

乙、丙三张带孔卡片作探究。

第12页共66页

o△AJn

口◊1Q1~4光屏

甲乙丙丁

(1)他猜想光斑的形状:a.与树口I■的形状有关;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c.与树叶间

空隙大小有关;

①根据所学知识,猜想a是(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为验证猜想b,应选用卡片;

③小明用甲卡片得出“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无关”的结论,这结论(选填"可靠"

或“不可靠”),这是因为没有控制孔的形状(选填“相同”或"不同”),若由你进行探究,

只允许选用甲卡片在实验室进行类似的实验探究,你的改进建议是:

(2)小明继续用图丁的装置研究像的亮度与孔的大小问题,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

只改变圆孔直径,得出以下数据•:

孔径/mm小于1.01.01.52.02.54.0

像的清晰程度清晰清晰清晰清晰较模糊模糊

像的亮度逐渐变亮不成像

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所成的像清晰时,孔径越大,像的痉度越

(3)图丁中,所成的像是像;小明想要改变光屏上像的大小,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答案】不合理丙不可靠不同物体把小孔遮住一半亮

实改变蜡烛到小孔的距离

【详解】(1)[1]猜想a光斑是树叶的影子,因为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不是影子,所以不

合理。

⑵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验证〃光班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即孔的形状)有关”时,保持

树叶间空隙大小不变,改变孔的形状,观察光斑的形状,所以符合这一条件的是乙和丙卡片;

但乙卡片中由于孔太小,实验时现象是光斑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所以选择丙卡片来证实"光

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3][4][5]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而甲卡片孔的形状相同,孔的大小改变,根据控制

变量法可知:验证“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无关”时,保持变树叶间空隙不变,改变孔的

形状,由于图甲中只有一种圆形孔,应多诜用几种不同形状的大小孔讲行实脸,所以由此得

出的结论是不可靠;若只允许选用甲卡片在实验室进行类似的实验探究,我们可以用物体把

小孔遮住一半,从而达到改变小孔的形状。

(2)⑹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小孔所成的像清晰时,孔径越大,像的亮度越亮

(3)⑺⑻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也与小孔到物体的

距离有关,小明想要改变光屏上像的大小,此时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故可以采取的方法

是改变蜡烛到小孔的距离3

16.(2022上•江苏无锡•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创新组〃和“梦想组〃的同学探究小孔成像实

验的过程;

第13页共66页

小孔插入

方向

易拉罐圆筒

(1)“创新组"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甲所

示,为了使像更清楚,圆筒的(填9”或“8”)端是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

某同学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到蜡烛将在塑料薄膜上成像,这种现象

叫O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O他还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

近,像就越______(填"大"或"小”);

(2)表格中是“梦想组〃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

小孔的形状□A

小孔的最大外径/rnm151015101510

小孔距地10cm时□口n000AAA

小孔距地20cm时0口nO000AA

小孔距地40cm时0口nO000AA

地面光斑形状

小孔距地80cm时00nO000oA

小孔距地120cm时0000000oo

小孔距地200cm时00OO000oo

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表中记录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①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很小时,

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填”一致的〃或“不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

②分析比较小孔距地面40cm和80cm时的实验记录可知: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

越______(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

③如上表所示,当小孔的最大外径为5亳米,小孔距地面80厘米时,用一张卡片覆盖在回

孔上(相当于把孔变小),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与不遮住小孔相比,光斑

的形状(填“变化〃或"不变"),亮度_______(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答案】A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小一致的小不变

变暗

【详解】(1)[1]实验示意如图所示:

半透明纸

B

第14页共66页

由图可知,易拉罐左端为小孔,圆筒从右端插入,为了减小外面光线的影响,看得更清楚,

4端是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

[2][3]⑷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则可以观察到蜡烛将在

塑料薄膜上成像,这种现象叫小孔成像;且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近,像就

越小。

(2)①⑸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当小孔

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地面上的光斑小孔的形状是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

②⑹分析比较小孔距地面40cm和80cm时的实验记录可知: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越远,小孔

越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这个像是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它是由实际光线会

聚而成的,而且实像皆是倒立的。

③⑺⑻如上表所示,当小孔的最大外径为5亳米,小孔距地面80厘米时,此时是小孔成

像,用一张卡片覆盖在团孔上(相当于把孔变小),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与

不遮住小孔相比,光斑的形状不变;由于通过的光线变少,则亮度变暗。

【题型6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7.(2023上•江苏徐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水平

(1)白色纸板需要________立在平面镜上;

(2)图中入射角的大小为;

(3)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4)纸板F向后翻折后,如果要让此时的反射光线显现出来,请说出一条可行的方

法:O

【答案】垂直40。D向反射光线所在处喷烟雾

【详解】(1)⑴为了使光的传播路径能呈现在硬纸板上,应让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2)⑵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的法线是OM纸板ENF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图中的入射

角是

0=90°-50°=40°

(3)⑶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为了得出普遍的规律,应多次改变入射角的

第15页共66页

大小,这样才能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应进行的操作是改变光线人。与ON的夹角,故D符合

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o

(4)⑷让光从烟雾中通过,使在光的传播路径的烟雾被光照亮,从而反映出光的传播路径。

18.(2022上•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NN/

甲乙丙

(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沿纸板A射向平面镜,纸板E上反射光束沿0。方向,若入射光

束绕。点逆时针转动,此过程中反射角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2)若将光束贴着纸板B沿。。方向射到镜面,反射光束将沿0c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

射时光路是的;

(3)如图乙所示,若保挣入射光束不变,以0N为轴,把纸板8向后翻折,纸板B上看不

到反射光束,说明在同一平面内;

(4)如图丙所示,将纸板整体以底边E广为轴向后旋转,当纸板A上呈现入射光束时,纸

板B上(填"能"或"不能")呈现反射光束,此时0N(填"是"或"不是")法

线的位置。

【答案】变大可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不能不是

【详解】(])⑴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绕。点逆时针转动,入射角增大,因反射角等于入射

角,故反射角增大。

(2)⑵若将光束贴着纸板B沿。。方向射到镜面,反射光束将沿0C方向射出,说明光在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⑶实验中将纸板B向向后折转,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

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⑷⑸若将图中纸板整体以底边E•尸为轴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仍在入射光线和法线

所在的平面内,只不过纸板不在这个平面内,纸板B上不能呈现出反射光束。法线与镜面垂

直,此时ON不是法线的位置。

19.(2022上•江苏南通•八年级统考期末)小红做“探究力的反射定律”实验:

(D将平面镜水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一放在平面镜上;

(2)如图,让一束光—着纸板射向镜面上的。点,小红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

第16页共66页

束,是因为发生了一反射,在纸板上画出光路,再次改变—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光线AO与—(填"NO"或"CO")的夹角,即为入射角,同时量出

对应的反射角,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3)硬纸板由可以绕接缝NO转折的COMOON两部分组成的,这样做的实验目的是为了

探究一;若以接缝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CW面绕法线NO向后旋转,此时反射

光线的位置—(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答案】垂直贴漫入射光线NO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法

线在同一平面内不发生

【详解】(1)⑴过入射点垂直反射面的直线叫法线,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

平面内,将平面镜水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故白色硬纸板垂直放在平面镜上。

(2)⑵⑶⑷如图,为显示光路,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向镜面上的。点,小红能从不同方向

看到纸板上的光束,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在纸板上画出光路;为得出普遍性规律,要多次

测量,故再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

⑸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光线AO与N。的夹角,即为

入射角,同时量出对应的反射角,记下数据,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3)[6J硬纸板山可以绕接缝NO转折的CCW、OCW两部分组成的,这样做的实验口的是

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⑺若以接缝NO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ON面绕法线N。向后旋转,虽然不能在硬

纸板的QON看到反射光线,但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题型7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20.(2022上•江苏镇江•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中用半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是因为半透明玻璃板既

能看到蜡烛A的像,又能看到另一侧的物体,便于确定;

(2)将蜡烛A竖直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拿(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

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选填“蜡烛A〃或“蜡烛B〃)这一测观

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了便丁观察实验应选在(选填“较亮"或"较

暗”)的环境中进行;

(3)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A像的

位置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4)该实验用到了等效替代法,是用等效替代了(两空均选填〃蜡烛A"、"蜡

烛B"、"蜡烛A的像〃、“蜡烛B的像

【答案】垂直像的位置未点燃蜡烛A较暗不变蜡烛

B蜡烛A的像

第17页共66页

【详解】(1)[1]⑵实验中用半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否则成的像

偏高或偏低,导致实验无法完成;半透明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乂能看

到另一侧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3]⑷⑸将蜡烛A鞋直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为使成的像清晰,拿未点燃的蜡烛B

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为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人眼一直在玻璃板蜡烛A这一侧

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像与环境亮度差别越大,像越清晰,为了便于

观察实验应选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⑹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美于镜面对称,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小明

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因对称面的位置不变,蜡烛A像的位置不变。

(4)[7]⑻根据实验操作过程,用蜡烛B等效替代了蜡烛A的像,该实验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21.(2022上•江苏连云港•八年级校考期末)小华所在小组用其中一面镀膜的茶色玻璃板和

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

(1)实验环境有: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②有光的实验室,小华应选择在(选

填“①〃或"②”)中进行实验效果较好。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

使玻璃板(选填“有膜”或"无膜”)那一面的下边缘与直线重合;

(2)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

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用铅笔画出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多次测量

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

体关于镜面;

(4)在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B,也不能使B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

是。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助分析产生

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5)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3所在的位置,从A处向玻璃板观察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A的像,直接观察白卡片,白卡片上(选填"有”或"没

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成像;

(6)小华将棋子A置「玻璃板前5cm,然后将玻璃板向远离A的方向移动3cm,再次放置B,

则B应该(选填”靠近〃或"远离”)才能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则此时A与B的

间距为cm。

【答案】②有膜大小垂直对称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

玻璃板有一定厚度,两个表面反射成像能没有虚远离16

【详解•】(1)[1]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在有阳光的实验进行实验效果好;

几乎无光的实验室不能完成实验,即在②中进行实验效果好。

第18页共66页

⑵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有膜的一面作为反射面,使玻璃板那

一面的下边线与有膜直线重合。

(2)⑶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

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3)⑷⑸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

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

体关于镜面对称。

(4)[6]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如果不啜直,无论怎样在桌

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⑺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且有两个反射面,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

面各成一个像,所以成两个像。

(5)移去棋子&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从A处向平面镜观

察能看到A的像;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

观察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6)由平面镜成像中的像距等于物距,可知小明第一次将棋子A置于玻璃前5cm,

第二次将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3cm,此时枳子A柜离玻璃板8cm,根子B远离玻璃

板,距离也是8cm,A与B的间距为16cm。

22.(2022上•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

二|一茶色玻璃

(1)将一张方格纸放在水平炭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板放置在方格纸上,并准备了

完全相同的棋子4和B、刻度尺等器材;

(2)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3)多次改变棋子A的位置,分别找到相应的像,并设计了如表格,记录数据%请在表格

内(a)位置填入合适内容;

实验序号②③

(a)_

.....

(4)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的位置,观察白卡片,若卡片上观察不到A的

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5)保持棋子A位置不变,若玻璃板沿远离棋子A的方向向后平移1格,则棋子A的像Az

移动格,像A,的大小;若玻璃板沿底边向右平移1格,则像A,的位

置会_______。

【答案】垂直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棋子A到平面镜的距离/cm直接

2不变不变

第19页共66页

【详解】(1)⑴如果玻璃板不垂直,后面的棋子与前面棋子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怎样操

作都不会重合的,也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因此应将茶色玻璃垂直放置在方格纸上。

(2)⑵由于玻璃板既能代替平面镜成像,又能透光,可以透过玻璃板观察到代替棋子A的

棋子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⑶实验过程中应该记录物距和对应的像距,所以表格内(a)位置应该填入棋子A到

平面镜的距离/cm。

(4)[4]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若卡片上观察不到A的像,

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5)[5]⑹⑺保持棋子A位置不变,若玻璃板沿远离棋子A的方向向后平移1格,物距增大

1格,像距减小1格,所以棋子A的像A,移动2格;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所以像A'的大小不变;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若玻璃板沿底边MN向

右平移1格,则像》的位置会不变。

【题型8探究光的折射定律】

23.(2023上•江苏南通•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在验证“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利

用激光笔、水槽、水和一个可绕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