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长沙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培优卷3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长沙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培优卷3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长沙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培优卷3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长沙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培优卷3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长沙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培优卷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长沙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培优卷3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长沙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以人情来解读中国日常社会,首先意味着这个社会的现实基础是家庭或者亲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家、族、宗及村落所形成的网络社会,聚族而居构成了网络社会中成员的血缘和地缘关系,通常叫做“乡亲们”。当然,有血缘和地缘的关系并不因此互相之间就没有矛盾或者冲突,但因为该网络突出了人情的重要性,从而使得矛盾与冲突发生的方式发生改变,比如不能正面冲突或公然决裂,而是面和心不和,彼此有很多积怨,但不到万不得已,始终维持着表面和谐。“亲情”的意思不适用于宗亲以外的人际关系,所以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人情”就更为适合于表达更多场景中的关系运行。人情,作为中国社会的现实基础,还具有更加一般性的含义。用来表达中国人对世态或者人世间的认知,比如天理人情、风土人情、人情世故等。总之,所谓“人情”是对中国人人性、人格与关系的基本理解。人情处于地方网络中、也可以合并起来叫做“人情网”,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这张网的相对稳定性。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人情网越封闭越好,因为在此网中所发生的人情必须要有回报,虽然这个回报无法预期,但不能没有,而且常常是回报的总是比施与的要多一些。一旦一种交往中的助人行为不是人情的意思,那么我们就必须换做其他视念来表达,比如捐助、施舍或者慈善。所以人情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回报,谁报答谁,谁欠谁,都很清楚。正因为人情网比较稳定,因此如果一个人情这辈子还不了,也可以下一代来偿还。如果人情网不那么稳定,其中的成员处于社会流动中,也就是说,需要报答的人或者欠人情的人都离开了,那么人情运行也就解体了。当然,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在现代社会,人群的确发生了比较大的社会流动。这个时候,我们就得看一看家乡观念或者原有的网络是否还存在。如果是存在的,那么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虽然整年都在外面流动、比如打工、上学或移居城市,但他在一些特定的时候还是要回到家乡,比如具有丰富传统文化意蕴的春节对中国人来讲意义就非常重大,这是中国人回家的日子。很多情况下,无论一个人流动到多远的地方,他都会在春节之日回到他的家乡,那里有他的父老乡亲,也有“拜年”活动,人情网中的成员都需要通过此时段的人情往来来稳定其网络。如果一个移居外地者,无论如何都不再回到家乡,那么就等于宣告这里的人情没有了。(摘编自翟学伟《中国人的人情与面子》)材料二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起。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络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亲属是自己人,从一个根本上长出来的枝条,原则上是应当痛痒相关,有无相通的。而且亲密的共同生活中各人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长期的,因之在授受之间无法一笔一笔的清算往回。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们社会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帐,意思就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笔资。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社会生活愈发达,人和人之间往来也越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于是“当场算清”的需要也增加了。货币是清算的单位和媒介,有了一定的单位,清算时可以正确;有了这媒介可以保证各人间所得和所欠的信用。“钱上往来”就是这种乐意当场算清的往来,也就是普通包括在“经济”这个范围之内的活动,狭义的说是生意经,或是商业。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过程中,“客边”(注:即村庄里的外来客)的地位有了特殊的方便了。寄籍在血缘性地区边缘上的外边人成了商业活动的媒介。村子里的人对他可以讲价钱,可以当场算清,不必讲人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所以依我所知道的村子里开店面的,除了穷苦的老年人摆个摊子,等于是乞丐性质外,大多是外边来的“新客”。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聚族而居构成了人们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乡亲们”这一称呼,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宗及村落所形成的网络社会。B.“人情网”具有相对稳定性,往往越封闭越好,因为在人情网中发生的人情必须要有回报,虽然无法预判这个回报的具体时间。C.我们已然能够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形成血缘坐标。虽然空间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们可以用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出方向和位置。D.“钱上往来”之后,人和人之间的往来愈加繁重;货币作为往来单位和媒介,可以保证清算的正确性及各人间所得、所欠的信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人性、人格与关系,基本内核就是“人情”。家族内靠亲情,社会上靠人情,这就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发展。B.我们可以运用诸如捐助、施舍或慈善等等活动,来改变落后的人情交往模式,因为有的人情债,几代人都还不清。C.成员的社会流动会降低人情网的稳定性,相对而言,在自给自足、人口不需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人情网更加稳定。D.在亲密社群中,“算账”和“清算”就相当于绝交。人们只要有不再往来的需要,也就彼此谁也不欠谁的人情。(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贫居闹市无人顾,富在深山有远亲B.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C.亲不亲,故乡人D.远亲不如近邻(4)每年春节,各地都会出现“春节回乡潮”,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2.(2023秋•长沙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庙的回忆(节选)史铁生据说,过去北京城内的每一条胡同都有庙,或大或小总有一座。这或许有夸张成份。但慢慢回想,我住过以及我熟悉的胡同里,确实都有庙或庙的遗迹。在我出生的那条胡同里,与我家院门斜对着,曾经就是一座小庙。从那条胡同一直往东的另一条胡同中,有一座大些的庙,香火犹存。或者是庵,记不得名字了,只记得奶奶说过那里面没有男人。那是奶奶常领我去的地方,庙院很大,松柏森然。夏天的傍晚不管多么燠热难熬,一走进那庙院立刻就觉清凉,我和奶奶并排坐在庙堂的石阶上,享受晚风和月光,看星星一个一个亮起来。僧尼们并不驱赶俗众,更不收门票,见了我们唯颔首微笑,然后静静地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如晚风掀动松柏的脂香似有若无。庙堂中常有法事,钟鼓声、铙钹声、木鱼声,噌噌吰吰,那音乐让人心中犹豫。诵经声如无字的伴歌,好像黑夜的愁叹,好像被灼烤了一白天的土地终于得以舒展便油然飘缭起的雾霭。奶奶一动不动地听,但鼓励我去看看。我迟疑着走近门边,只向门缝中望了一眼,立刻跑开。那一眼印象极为深刻。现在想,大约任何声音、光线、形状、姿态,乃至温度和气息,都在人的心底有着先天的响应,因而很多事可以不懂但能够知道,说不清楚,却永远记住。那大约就是形式的力量。气氛或者情绪,整体地袭来,它们大于言说,它们进入了言不可及之域,以致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本能地审视而不单是看见。我跑回到奶奶身旁,出于本能我知道了那是另一种地方,或是通向着另一种地方;比如说树林中穿流的雾霭,全是游魂。奶奶听得入神,摇撼她她也不觉,她正从那音乐和诵唱中回想生命,眺望那另一种地方吧。我的年龄无可回想,无以眺望,另一种地方对一个初来的生命是严重的威胁。我钻进奶奶的怀里不敢看,不敢听也不敢想,惟觉幽瞑之气弥漫,月光也似冷暗了。大约1979年夏天,某一日,我们正坐在那庙墙下吃午饭,不知从哪儿忽然走来了两个缁衣落发的和尚,一老一少仿佛飘然而至。“哟?”大家停止吞咽,目光一齐追随他们。他们边走边谈,眉目清朗,步履轻捷,颦笑之间好像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空阔甚至是虚拟了。或许是我们的紧张被他们发现,走过我们面前时他们特意地颔首微笑。这一下,让我想起了久违的童年。然后,仍然是那样,他们悄然地走远,像多年以前一样不知走到哪里去了。傍晚,我独自摇着轮椅去找那小庙。我并不明确为什么要去找它,也许只是为了找回童年的某种感觉?总之,我忽然想念起庙,想念起庙堂的屋檐、石阶、门廊,月夜下庙院的幽静与空荒,香缕细细地飘升,然后破碎。我想念起庙的形式。我由衷地想念那令人犹豫的音乐,也许是那样的犹豫,终于符合了我的已经不太年轻的生命。然而,其实,我并不是多么喜欢那样的音乐。那音乐,想一想也依然令人压抑、惶恐、胆战心惊。但以我已经走过的岁月,我不由地回想,不由地眺望,不由地从那音乐的压力之中听见另一种存在了。我并不喜欢它,譬如不能像喜欢生一样地喜欢死。但是要有它。人的心中,先天就埋藏了对它的响应。响应,什么样的响应呢?在我,(这个生性愚顽的孩子!)那永远不会是成就圆满的欣喜,恰恰相反,是残缺明确地显露。眺望越是美好,越是看见自己的丑弱,越是无边,越看到限制。神在何处?以我的愚顽,怎么也想象不出一个无苦无忧的极乐之地。设若确有那样的极乐之地,设若有福的人果真到了那里,然后呢?我总是这样想:然后再往哪儿去呢?心如死水还是再有什么心愿?无论再往哪儿去吧,都说明此地并非圆满。丑弱的人和圆满的神,之间,是信者永远的路。这样,我听见,那犹豫的音乐是提醒着一件事: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这大约就是佛之慈悲的那一个悲字吧。慈呢,便是在这一条无尽无休的路上行走,所要有的持念。1996年春天,我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很远的地方,地球另一面,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天傍晚,我和妻子在街上走,一阵钟声把我们引进了一座小教堂(庙)。我看见一个中年女人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默默地望着前方耶稣的雕像。她的眉间似有些愁苦,但双手放松地摊开在膝头,心情又似非常宁静,对我们的喧哗一无觉察,或者是我们的喧哗一点也不能搅扰她吧。我心里忽然颤抖——那一瞬间,我以为我看见了我的母亲。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我的黑夜里重复一回:母亲,她并没有死,她只是深深地失望了,对我,或者尤其对这个世界,完全地失望了,困苦的灵魂无处诉告,无以支持,因而她走了,离开我们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不再回来。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到底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我便在醒来时、在白日的梦里为它作一个续:母亲,她的灵魂并未消散,她在幽冥之中注视我并保佑了我多年,直等到我的眺望已在幽冥中与她汇合,她才放了心,重新投生别处,投生在一个灵魂有所诉告的地方了。我希望,我把这个梦写出来,我的黑夜从此也有了皈依了。(选自散文集《灵魂的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写道北京的每一个胡同都有庙,既突出了庙的多,也表现了北京城的大。B.一老一少和尚的姿态和颔首微笑,让“我”想念起童年的庙,进而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C.“我”和妻子走进教堂的时候喧哗吵闹,打扰了祈祷的中年妇女,但她却不露声色。D.“我”一再在梦中向母亲哭喊,是怀着深重的怨恨,怨母亲没有原谅“我”就撒手人寰。(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寺庙中的钟鼓铙钹、木鱼诵经的声音往往连接着现实的残缺、苦难和死亡,这正易作者说这些音乐“压抑”“令人犹豫”的原因。B.文中的僧人飘然出尘,仿佛世外高人,在作者生命的不同时期一再出现,他们用无言和微笑,一直引领“我”的人生方向。C.本文的语言平白朴实、细腻动人。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给人身临其境的真实美感;叙事抒情简洁克制,蕴含着深沉凝重的情感。D.文中的“庙”与《我与地坛》中的“地坛”作用相似,在对庙的叙写中既包含了作者对生与死的深邃思考,也寄托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3)在史铁生不同的人生阶段,庙分别给予了他怎样的领悟?请结合文本分析。(4)《庙的回忆》结尾处和《我与地坛》的第二节,史铁生都提及他的母亲。请比较此文结尾处和下面段落写法和内容重点的异同。《我与地坛》: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岳麓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①赠张偓佺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②。长记平山堂③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④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⑤,未解庄生⑥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注】①快哉亭: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②湿青红:谓漆色鲜润。③平山堂;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在扬州所建。下句中“醉翁”即欧阳修别号。④一叶:指小舟。⑤兰台公子:指楚国辞赋作家宋玉,作有《风赋》,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⑥庄生:战国时道家学者庄周。“天籁”即指发于自然的音响,风吹声。(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B.“长记”三句叙写了词人在平山堂卧看江南烟雨的美好回忆,又着一“没”字描摹孤鸿远去的画面,极具动感。C.下片“堪笑”寓含词人的情感态度,他不赞同宋玉在《风赋》中将风分为雌雄之说,认为这样显得有些生硬可笑。D.这首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均为词人被贬黄州时所作,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对英雄人物的赞美。(2)明代文学家杨慎认为此词“结句雄奇”。请对此进行分析。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高》中对杜甫一生漂泊,老年病苦多愁的生活状况作了生动概括的诗句是:“,”。(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胆战。(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对于天地间不属于自己的事物,应有“”的洒脱;而对于造物者提供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又应有“”的快意。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材料二: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淙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需。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沾”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日幕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露从,使鼐为记。(节选自姚鼐《游媚笔泉记①》)【注】①《游媚笔泉记》是姚鼐随其伯父姚范等游览本乡名胜媚笔泉后写的一篇游记,此文作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姚鼐成进士返里之后。(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复西循崖A可二里B连石C若重楼D翼乎临于溪右E或曰F宋李公G麟之“垂云沾”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南水北叫做阳,山北水南叫做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淮阴、汉阳、华阳。B.“望晚日照城郭”与“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中“望”字含义不同。C.“振鬣宛首而顾其侣”与“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中的“侣”用法不同。D.就,指完成,选文中的含义与“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就”的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姚鼐用很少的笔墨描绘的泰山夕照图,景色逼真,意境开阔,有风雪初霁的光辉,有晚日照城郭山水的美景。B.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风雪交加,描写景致与泰山道上“迷雾冰滑”照应,展现了一派寒冬景象。C.《游媚笔泉记》开篇描写桐城西北龙眠山的山势与源出于此的龙溪水势。龙眠山绵亘数百里,但在将平之处,两崖忽合。D.《游媚笔泉记》以水为明线,还有一条暗线是游程。作者所到之处都有龙溪或媚笔泉的水相伴。(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②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5)请简要分析《游媚笔泉记》与《登泰山记》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6.(2023秋•宁乡市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表现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反映了包括春夏秋冬等季节变化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的发生规律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发生时刻。对于依赖农耕的古老中国而言。农人对气象气候的准确把握直接影响着来年的收成,二十四节气为农人预判、把握气象气候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其实践价值之高①。在中国广袤的地域空间和历史岁月中,二十四节气衍生出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和节日文化。例如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各地形成了②的节令饮食文化,北方较为普遍的习俗有冬至吃水饺等,而南方常见的习俗则是吃汤圆等。现在,我国台湾地区依旧保留着冬至时节用九层糕祭祀祖先以示不忘祖先和不忘自己的“根”的传统。这些依托二十四节气形成的民风民俗和节日文化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③的组成部分。(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7.(2023秋•宁乡市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书店可以提供一种情绪的交换,它的情感抚慰作用在电商的影响下一度被轻视。书店的书香以及安静的氛围,①。在书店看几页书,喝一杯咖啡,轻声聊几句天,对于浮躁的城市人而言具有明显的治愈作用。即便身边是陌生人,也会因为共同拥有的爱书人的身份,而②,从而得到一份群体认同感。平静而愉悦的书店体验,不可被替代。长久以来,书店一直被当作城市景观和重要的文化地标。前几年,每逢实体书店倒闭,总会出现不小的惋惜声浪。人们在路过书店时看到紧闭的大门,也会感到惆怅与失落。从各种层面来看,大家都没有做好接受实体书店消失的心理准备。而2022年的春天,实体书店在全国范围内的复苏,可以被视作读者群体的一次集体的文化行动。他们积极投票,尝试挽留和保护实体书店。对这一意识与行为,我们要重视并加以引导,将其有效地利用到实体书店的发展与维护的工作当中。城市离不开实体书店。越是繁华的商业地带,越需要实体书店的存在。③。虽然在众多争抢眼球的广告品牌包围中,实体书店像一座孤岛,但正是这座孤岛的存在,让人拥有了一份安定与从容。(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请根据文本内容概括实体书店存在的必要性。六.作文(共1小题)8.(2023秋•宁乡市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你大声无愧地称赞过自己吗?你愿意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吗?请结合你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长沙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典型卷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长沙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以人情来解读中国日常社会,首先意味着这个社会的现实基础是家庭或者亲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家、族、宗及村落所形成的网络社会,聚族而居构成了网络社会中成员的血缘和地缘关系,通常叫做“乡亲们”。当然,有血缘和地缘的关系并不因此互相之间就没有矛盾或者冲突,但因为该网络突出了人情的重要性,从而使得矛盾与冲突发生的方式发生改变,比如不能正面冲突或公然决裂,而是面和心不和,彼此有很多积怨,但不到万不得已,始终维持着表面和谐。“亲情”的意思不适用于宗亲以外的人际关系,所以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人情”就更为适合于表达更多场景中的关系运行。人情,作为中国社会的现实基础,还具有更加一般性的含义。用来表达中国人对世态或者人世间的认知,比如天理人情、风土人情、人情世故等。总之,所谓“人情”是对中国人人性、人格与关系的基本理解。人情处于地方网络中、也可以合并起来叫做“人情网”,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这张网的相对稳定性。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人情网越封闭越好,因为在此网中所发生的人情必须要有回报,虽然这个回报无法预期,但不能没有,而且常常是回报的总是比施与的要多一些。一旦一种交往中的助人行为不是人情的意思,那么我们就必须换做其他视念来表达,比如捐助、施舍或者慈善。所以人情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回报,谁报答谁,谁欠谁,都很清楚。正因为人情网比较稳定,因此如果一个人情这辈子还不了,也可以下一代来偿还。如果人情网不那么稳定,其中的成员处于社会流动中,也就是说,需要报答的人或者欠人情的人都离开了,那么人情运行也就解体了。当然,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在现代社会,人群的确发生了比较大的社会流动。这个时候,我们就得看一看家乡观念或者原有的网络是否还存在。如果是存在的,那么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虽然整年都在外面流动、比如打工、上学或移居城市,但他在一些特定的时候还是要回到家乡,比如具有丰富传统文化意蕴的春节对中国人来讲意义就非常重大,这是中国人回家的日子。很多情况下,无论一个人流动到多远的地方,他都会在春节之日回到他的家乡,那里有他的父老乡亲,也有“拜年”活动,人情网中的成员都需要通过此时段的人情往来来稳定其网络。如果一个移居外地者,无论如何都不再回到家乡,那么就等于宣告这里的人情没有了。(摘编自翟学伟《中国人的人情与面子》)材料二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起。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络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亲属是自己人,从一个根本上长出来的枝条,原则上是应当痛痒相关,有无相通的。而且亲密的共同生活中各人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长期的,因之在授受之间无法一笔一笔的清算往回。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们社会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帐,意思就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笔资。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社会生活愈发达,人和人之间往来也越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于是“当场算清”的需要也增加了。货币是清算的单位和媒介,有了一定的单位,清算时可以正确;有了这媒介可以保证各人间所得和所欠的信用。“钱上往来”就是这种乐意当场算清的往来,也就是普通包括在“经济”这个范围之内的活动,狭义的说是生意经,或是商业。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过程中,“客边”(注:即村庄里的外来客)的地位有了特殊的方便了。寄籍在血缘性地区边缘上的外边人成了商业活动的媒介。村子里的人对他可以讲价钱,可以当场算清,不必讲人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所以依我所知道的村子里开店面的,除了穷苦的老年人摆个摊子,等于是乞丐性质外,大多是外边来的“新客”。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DA.聚族而居构成了人们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乡亲们”这一称呼,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宗及村落所形成的网络社会。B.“人情网”具有相对稳定性,往往越封闭越好,因为在人情网中发生的人情必须要有回报,虽然无法预判这个回报的具体时间。C.我们已然能够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形成血缘坐标。虽然空间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们可以用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出方向和位置。D.“钱上往来”之后,人和人之间的往来愈加繁重;货币作为往来单位和媒介,可以保证清算的正确性及各人间所得、所欠的信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A.中国人人性、人格与关系,基本内核就是“人情”。家族内靠亲情,社会上靠人情,这就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发展。B.我们可以运用诸如捐助、施舍或慈善等等活动,来改变落后的人情交往模式,因为有的人情债,几代人都还不清。C.成员的社会流动会降低人情网的稳定性,相对而言,在自给自足、人口不需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人情网更加稳定。D.在亲密社群中,“算账”和“清算”就相当于绝交。人们只要有不再往来的需要,也就彼此谁也不欠谁的人情。(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A.贫居闹市无人顾,富在深山有远亲B.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C.亲不亲,故乡人D.远亲不如近邻(4)每年春节,各地都会出现“春节回乡潮”,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D(2)C(3)A(4)①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这是春节时中国人返乡过年的根源。(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地缘是血缘的投影,两者不分离。)②在现代社会,人群的确发生了比较大的社会流动,但家乡观念或者原有的网络在许多人心中还存在。③人情网中的成员都需要通过此时段的人情往来来稳定其网络。④“春节回乡潮”体现了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乡土情结或血缘与地缘)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深远)。【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及题干中的现象,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D.“‘钱上往来’之后,人和人之间的往来愈加繁重”曲解文意。材料二第四段说“社会生活愈发达,人和人之间往来也愈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于是‘当场算清’的需要也增加了……‘钱上往来’就是这种乐意当场算清的往来”,可见是因为人和人之间往来愈发繁重,才需要当场清算,进而形成“钱上往来”。颠倒了条件和结果。故选:D。(2)A.“这就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文意不符。原文说是“维持着表面和谐”。B.“来改变落后的人情交往的模式”于文无据。因果关系也不成立。原文表述是“一旦一种交往中的助人行为不是人情的意思,那么我们就必须换做其他概念来表达,比如捐助、施舍或者慈善”“正因为人情网比较稳定,因此如果一个人情这辈子还不了,也可以下一代来偿还”。C.正确。D.“人们只要有不再往来的需要,也就彼此谁也不欠谁的人情了”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故选:C。(3)材料一说“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家、族、宗及村落所形成的网络社会”,有着稳定的“人情网”。B讲的是“还人情”;CD讲的是以“人情”为纽带的关系网。都能支持材料一的观点。A.说的是某些人的势利眼,不在材料的讨论范围内。故选:A。(4)材料一中有“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家、族、宗及村落所形成的网络社会,聚族而居构成了网络社会中的成员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材料二中有“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可见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这是春节时中国人返乡过年的根源。材料一中有“在现代社会,人群的确发生了比较大的社会流动。这个时候,我们就得看一看家乡观念或者原有的网络是否还存在。如果是存在的,那么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虽然整年都在外面流动,比如打工、上学或移居城市,但他在一些特定的时候还是要回到家乡”,可见在现代社会,人群的确发生了比较大的社会流动,但家乡观念或者原有的网络在许多人心中还存在。材料一中有“很多情况下,无论一个人流动到多远的地方,他都会在春节之日回到他的家乡,那里有他的父老乡亲,也有‘拜年’活动,人情网中的成员都需要通过此时段的人情往来来稳定其网络”,可见人情网中的成员都需要通过此时段的人情往来来稳定其网络。材料一中有“人情,作为中国社会的现实基础”,材料二中有“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春节回乡潮”体现了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乡土情结或血缘与地缘)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深远)。答案:(1)D(2)C(3)A(4)①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这是春节时中国人返乡过年的根源。(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地缘是血缘的投影,两者不分离。)②在现代社会,人群的确发生了比较大的社会流动,但家乡观念或者原有的网络在许多人心中还存在。③人情网中的成员都需要通过此时段的人情往来来稳定其网络。④“春节回乡潮”体现了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乡土情结或血缘与地缘)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深远)。2.(2023秋•长沙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庙的回忆(节选)史铁生据说,过去北京城内的每一条胡同都有庙,或大或小总有一座。这或许有夸张成份。但慢慢回想,我住过以及我熟悉的胡同里,确实都有庙或庙的遗迹。在我出生的那条胡同里,与我家院门斜对着,曾经就是一座小庙。从那条胡同一直往东的另一条胡同中,有一座大些的庙,香火犹存。或者是庵,记不得名字了,只记得奶奶说过那里面没有男人。那是奶奶常领我去的地方,庙院很大,松柏森然。夏天的傍晚不管多么燠热难熬,一走进那庙院立刻就觉清凉,我和奶奶并排坐在庙堂的石阶上,享受晚风和月光,看星星一个一个亮起来。僧尼们并不驱赶俗众,更不收门票,见了我们唯颔首微笑,然后静静地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如晚风掀动松柏的脂香似有若无。庙堂中常有法事,钟鼓声、铙钹声、木鱼声,噌噌吰吰,那音乐让人心中犹豫。诵经声如无字的伴歌,好像黑夜的愁叹,好像被灼烤了一白天的土地终于得以舒展便油然飘缭起的雾霭。奶奶一动不动地听,但鼓励我去看看。我迟疑着走近门边,只向门缝中望了一眼,立刻跑开。那一眼印象极为深刻。现在想,大约任何声音、光线、形状、姿态,乃至温度和气息,都在人的心底有着先天的响应,因而很多事可以不懂但能够知道,说不清楚,却永远记住。那大约就是形式的力量。气氛或者情绪,整体地袭来,它们大于言说,它们进入了言不可及之域,以致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本能地审视而不单是看见。我跑回到奶奶身旁,出于本能我知道了那是另一种地方,或是通向着另一种地方;比如说树林中穿流的雾霭,全是游魂。奶奶听得入神,摇撼她她也不觉,她正从那音乐和诵唱中回想生命,眺望那另一种地方吧。我的年龄无可回想,无以眺望,另一种地方对一个初来的生命是严重的威胁。我钻进奶奶的怀里不敢看,不敢听也不敢想,惟觉幽瞑之气弥漫,月光也似冷暗了。大约1979年夏天,某一日,我们正坐在那庙墙下吃午饭,不知从哪儿忽然走来了两个缁衣落发的和尚,一老一少仿佛飘然而至。“哟?”大家停止吞咽,目光一齐追随他们。他们边走边谈,眉目清朗,步履轻捷,颦笑之间好像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空阔甚至是虚拟了。或许是我们的紧张被他们发现,走过我们面前时他们特意地颔首微笑。这一下,让我想起了久违的童年。然后,仍然是那样,他们悄然地走远,像多年以前一样不知走到哪里去了。傍晚,我独自摇着轮椅去找那小庙。我并不明确为什么要去找它,也许只是为了找回童年的某种感觉?总之,我忽然想念起庙,想念起庙堂的屋檐、石阶、门廊,月夜下庙院的幽静与空荒,香缕细细地飘升,然后破碎。我想念起庙的形式。我由衷地想念那令人犹豫的音乐,也许是那样的犹豫,终于符合了我的已经不太年轻的生命。然而,其实,我并不是多么喜欢那样的音乐。那音乐,想一想也依然令人压抑、惶恐、胆战心惊。但以我已经走过的岁月,我不由地回想,不由地眺望,不由地从那音乐的压力之中听见另一种存在了。我并不喜欢它,譬如不能像喜欢生一样地喜欢死。但是要有它。人的心中,先天就埋藏了对它的响应。响应,什么样的响应呢?在我,(这个生性愚顽的孩子!)那永远不会是成就圆满的欣喜,恰恰相反,是残缺明确地显露。眺望越是美好,越是看见自己的丑弱,越是无边,越看到限制。神在何处?以我的愚顽,怎么也想象不出一个无苦无忧的极乐之地。设若确有那样的极乐之地,设若有福的人果真到了那里,然后呢?我总是这样想:然后再往哪儿去呢?心如死水还是再有什么心愿?无论再往哪儿去吧,都说明此地并非圆满。丑弱的人和圆满的神,之间,是信者永远的路。这样,我听见,那犹豫的音乐是提醒着一件事: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这大约就是佛之慈悲的那一个悲字吧。慈呢,便是在这一条无尽无休的路上行走,所要有的持念。1996年春天,我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很远的地方,地球另一面,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天傍晚,我和妻子在街上走,一阵钟声把我们引进了一座小教堂(庙)。我看见一个中年女人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默默地望着前方耶稣的雕像。她的眉间似有些愁苦,但双手放松地摊开在膝头,心情又似非常宁静,对我们的喧哗一无觉察,或者是我们的喧哗一点也不能搅扰她吧。我心里忽然颤抖——那一瞬间,我以为我看见了我的母亲。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我的黑夜里重复一回:母亲,她并没有死,她只是深深地失望了,对我,或者尤其对这个世界,完全地失望了,困苦的灵魂无处诉告,无以支持,因而她走了,离开我们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不再回来。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到底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我便在醒来时、在白日的梦里为它作一个续:母亲,她的灵魂并未消散,她在幽冥之中注视我并保佑了我多年,直等到我的眺望已在幽冥中与她汇合,她才放了心,重新投生别处,投生在一个灵魂有所诉告的地方了。我希望,我把这个梦写出来,我的黑夜从此也有了皈依了。(选自散文集《灵魂的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A.文章开头写道北京的每一个胡同都有庙,既突出了庙的多,也表现了北京城的大。B.一老一少和尚的姿态和颔首微笑,让“我”想念起童年的庙,进而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C.“我”和妻子走进教堂的时候喧哗吵闹,打扰了祈祷的中年妇女,但她却不露声色。D.“我”一再在梦中向母亲哭喊,是怀着深重的怨恨,怨母亲没有原谅“我”就撒手人寰。(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寺庙中的钟鼓铙钹、木鱼诵经的声音往往连接着现实的残缺、苦难和死亡,这正易作者说这些音乐“压抑”“令人犹豫”的原因。B.文中的僧人飘然出尘,仿佛世外高人,在作者生命的不同时期一再出现,他们用无言和微笑,一直引领“我”的人生方向。C.本文的语言平白朴实、细腻动人。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给人身临其境的真实美感;叙事抒情简洁克制,蕴含着深沉凝重的情感。D.文中的“庙”与《我与地坛》中的“地坛”作用相似,在对庙的叙写中既包含了作者对生与死的深邃思考,也寄托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3)在史铁生不同的人生阶段,庙分别给予了他怎样的领悟?请结合文本分析。(4)《庙的回忆》结尾处和《我与地坛》的第二节,史铁生都提及他的母亲。请比较此文结尾处和下面段落写法和内容重点的异同。《我与地坛》: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答案】(1)B(2)B(3)①在幼年时期,庙让史铁生感觉宁静、舒缓、肃穆,让他模糊地感知到死亡的存在;②在他失去了双腿之后(1979年),庙让史铁生领悟到现实总是残缺的,人生永远追求圆满又永远不可能圆满,庙安慰了他对自身残疾的痛苦;③在庙偶遇了一位祷告的妇女后(1996年),他将母亲无处诉告的痛苦寄托于庙,庙安慰了他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4)本文结尾处直接抒情,而“皈依”则说明作者对于母亲的思念和愧疚,通过庙得到了慰藉。《我与地坛》选段是借景抒情,作者通过一连串景物的变与不变,表现了对母亲的深重怀念与愧疚之情。【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认真阅读每一个选项,结合文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的比较阅读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结尾的含义,结合全篇从内容、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1)A.“也表现了北京城的大”错误,文章无意表现“北京城的大”,开头提到庙引出下文庙与史铁生的相关内容。C.“打扰了祈祷的中年妇女”错误,根据“或者是我们的喧哗一点也不能搅扰她吧”可知,中年妇女并没有被打扰。D.“怨母亲没有原谅‘我’就撒手人寰”错误,“我”并非“怨恨母亲没有原谅他”,而是怀着深深的愧疚。故选B。(2)B.“引领‘我’的人生方向”错误,僧人并未引领“我”的人生方向,而是启发作者的思考。故选B。(3)在幼年时期,根据“因而很多事可以不懂但能够知道,说不清楚,却永远记住、那大约就是形式的力量。我跑回到奶奶身旁,出于本能我知道了那是另一种地方,或是通向着另一种地方;比如说树林中穿流的雾霭,全是游魂”可知,庙让史铁生感觉宁静、舒缓、肃穆,让他模糊地感知到死亡的存在;在他失去了双腿之后(1979年),“在我,那永远不会是成就圆满的欣喜,恰恰相反,是残缺明确地显露。眺望越是美好,越是看见自己的丑弱,越是无边,越看到限制。无论再往哪儿去吧,都说明此地并非圆满。丑弱的人和圆满的神之间,是信者永远的路。这样,我听见,那犹豫的音乐是提醒着一件事: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可知,庙让史铁生领悟到现实总是残缺的,人生永远追求圆满又永远不可能圆满,庙安慰了他对自身残疾的痛苦;在庙偶遇了一位祷告的妇女后(1996年),“母亲,她并没有死,她只是深深地失望了,对我,或者尤其对这个世界,完全地失望了,困苦的灵魂无处诉告,无以支持,因而她走了,离开我们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不再回来。……母亲,她的灵魂并未消散,她在幽冥之中注视我并保佑了我多年,直等到我的眺望已在幽冥中与她汇合,她才放了心,重新投生别处,投生在一个灵魂有所诉告的地方了。我希望,我把这个梦写出来,我的黑夜从此也有了皈依了”可知,他将母亲无处诉告的痛苦寄托于庙,庙安慰了他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4)本文结尾段中,作者直言“我希望”,并接着展示自己所希望的内容,这是运用了直接抒情的写作手法。而作者在直接抒情中,写下“我的黑夜从此也有了皈依了”。“有了皈依”说明“我”不会因为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而失眠,这说明他将母亲无处诉告的痛苦寄托于庙之后,情感上得到了宽慰,庙安慰了他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而在《我与地坛》选段中,作者通过自己“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的行踪,在语段中列举了诸如“雾罩”“骄阳”“老柏树”“草地”“颓墙”“虫鸣”“鸟儿归巢”“古祭坛”“月光”等一系列景物。并且作者的情感是通过处处看似不变的景物而引发的,可见此处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而作者的情感,通过其中“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这些语句,得到一步步地强化,从中我们也更能体会到作者对于母亲已经不在的痛苦、愧疚,以及对母亲的浓浓思念。这些情感并没有得到宽慰、纾解,而是越积越浓。答案:(1)B(2)B(3)①在幼年时期,庙让史铁生感觉宁静、舒缓、肃穆,让他模糊地感知到死亡的存在;②在他失去了双腿之后(1979年),庙让史铁生领悟到现实总是残缺的,人生永远追求圆满又永远不可能圆满,庙安慰了他对自身残疾的痛苦;③在庙偶遇了一位祷告的妇女后(1996年),他将母亲无处诉告的痛苦寄托于庙,庙安慰了他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4)本文结尾处直接抒情,而“皈依”则说明作者对于母亲的思念和愧疚,通过庙得到了慰藉。《我与地坛》选段是借景抒情,作者通过一连串景物的变与不变,表现了对母亲的深重怀念与愧疚之情。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岳麓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①赠张偓佺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②。长记平山堂③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④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⑤,未解庄生⑥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注】①快哉亭: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②湿青红:谓漆色鲜润。③平山堂;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在扬州所建。下句中“醉翁”即欧阳修别号。④一叶:指小舟。⑤兰台公子:指楚国辞赋作家宋玉,作有《风赋》,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⑥庄生:战国时道家学者庄周。“天籁”即指发于自然的音响,风吹声。(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B.“长记”三句叙写了词人在平山堂卧看江南烟雨的美好回忆,又着一“没”字描摹孤鸿远去的画面,极具动感。C.下片“堪笑”寓含词人的情感态度,他不赞同宋玉在《风赋》中将风分为雌雄之说,认为这样显得有些生硬可笑。D.这首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均为词人被贬黄州时所作,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对英雄人物的赞美。(2)明代文学家杨慎认为此词“结句雄奇”。请对此进行分析。【答案】(1)C(2)结句“浩然之气”的议论,强调一个人只要具备了旷达坦荡、刚直不阿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泰然处之,大气凛然,享受无穷快意的人生哲理,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C.“他不赞同宋玉在《风赋》中将风分为雌雄之说”错,作者由风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国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议论。意在表明天籁本身绝无贵贱之分,关键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故选C。(2)“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是说“其实,只要心中存有浩然之气,就能享受这舒适快意的千里清风”,作者关于“浩然之气”议论,让我明白了在逆境中更要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一个人只要具备了旷达坦荡、刚直不阿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泰然处之,大气凛然,享受无穷快意的人生哲理。答案:(1)C(2)结句“浩然之气”的议论,强调一个人只要具备了旷达坦荡、刚直不阿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泰然处之,大气凛然,享受无穷快意的人生哲理,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译文:落日中卷起绣帘眺望,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亭台相映,空阔无际。为了我的来到,你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犹新。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见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风赋》,像宋玉这样可笑的人,是不可能理解庄子的风是天籁之说的,硬说什么风有雄雌。其实,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赏析:此词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充满了苍茫阔远的情致。“知君为我新作”两句,交待新亭的创建,点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关系,反客为主、诙谐风趣地把张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说成特意为自己而造,又写亭台窗户涂抹上青红两色油漆,色彩犹新。“湿”字形容油漆未干,颇为传神。“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情景,又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以虚托实的想象式侧面描写。作者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蒙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忆。他又以此比拟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将“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这种以忆景写景的笔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蕴藉的情致,而且加强了词境的空灵飞动。以上五句新颖别致,引人入胜,通过作者昔日的淋漓兴致,传达出当日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上片是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的胜景。下片换头以下五句,又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现亭前广阔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动心骇目的壮观场面。词人并由此生发开来,抒发其江湖豪兴和人生追求。“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三句,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江水中,形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平静的山水画卷,这是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忽然”两句,写一阵巨风,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掀舞。至此,作者的描写奇峰突起,由静境忽变动境,从而自自然然地过渡到全词着意表现的着重点——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白发老翁。这位白头翁的形象,其实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以下几句,作者由风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国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议论。作者看来,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白头翁搏击风浪的壮伟风神即是明证。其实,庄子所言天籁本身绝无贵贱之分,关键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他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苏轼这种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有强烈的震撼力。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其中灌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高》中对杜甫一生漂泊,老年病苦多愁的生活状况作了生动概括的诗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胆战。(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对于天地间不属于自己的事物,应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洒脱;而对于造物者提供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又应有“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快意。【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3)虽一毫而莫取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重点字:作、登)(2)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重点字:栗、巅)(3)虽一毫而莫取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重点字:适)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材料二: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淙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需。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沾”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日幕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露从,使鼐为记。(节选自姚鼐《游媚笔泉记①》)【注】①《游媚笔泉记》是姚鼐随其伯父姚范等游览本乡名胜媚笔泉后写的一篇游记,此文作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姚鼐成进士返里之后。(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复西循崖A可二里B连石C若重楼D翼乎临于溪右E或曰F宋李公G麟之“垂云沾”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山南水北叫做阳,山北水南叫做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淮阴、汉阳、华阳。B.“望晚日照城郭”与“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中“望”字含义不同。C.“振鬣宛首而顾其侣”与“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中的“侣”用法不同。D.就,指完成,选文中的含义与“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就”的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姚鼐用很少的笔墨描绘的泰山夕照图,景色逼真,意境开阔,有风雪初霁的光辉,有晚日照城郭山水的美景。B.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风雪交加,描写景致与泰山道上“迷雾冰滑”照应,展现了一派寒冬景象。C.《游媚笔泉记》开篇描写桐城西北龙眠山的山势与源出于此的龙溪水势。龙眠山绵亘数百里,但在将平之处,两崖忽合。D.《游媚笔泉记》以水为明线,还有一条暗线是游程。作者所到之处都有龙溪或媚笔泉的水相伴。(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②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5)请简要分析《游媚笔泉记》与《登泰山记》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答案】(1)BDE(2)D(3)D(4)①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②石缝中长出大树,能遮蔽几十人,前面有平地,可以铺席而坐。(5)同:探访胜景,寄情山水,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异:《游媚笔泉记》中以“山风卒起”,令人悚然,扫兴而归,显出此地其实僻野荒冷,不宜久留,含蓄表示出作者不喜欢隐逸山林的意向。【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与一词多义的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要在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解答】(1)“连石若重楼”大意是“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表意完整,单独成句,前后断开;“或”指“有人”,为后句主语,其前断开,综上应在BDE三处断开。译文: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滑’啊”。(2)D.“含义相同”有误,根据句意“还没有完工”“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就”分别解释为“完成”和“靠近”。故选:D。(3)D.“以水为明线,还有一条暗线是游程”有误,本文以游程为明线,表面上是以游踪为线索,实则暗线是水。故选:D。(4)①“或……或”,有……有的;“驳色”,杂色;“偻”,脊背弯曲的样子。译文: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②“罅”,缝隙;“荫”,遮蔽;“布席”,铺席。译文:石缝中长出大树,能遮蔽几十人,前面有平地,可以铺席而坐。(5)《登泰山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表现了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抒发了作者赞美祖国河山的情怀。《游媚笔泉记》作者先写桐城西北的形胜,次写循溪西入,沿途所见之景物风光,而后自然地落在媚笔泉,既把媚笔泉与桐城、小溪沿途的景物风光连为一幅完整的图画,也在人们眼前现出作者探幽赏奇的志趣。探访胜景,寄情山水,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作者对媚笔泉的记述,先是写媚笔泉景致,犹有访古赏奇的情怀;然后写左学冲筑室幽居,盛情邀饮,却以“山风卒起”,令人悚然,扫兴而归,显出此地其实僻野荒冷,不宜久留,结合注释,此时作者刚中进士第,正式大展拳脚的时期,含蓄表示出作者不喜欢隐逸的意向。答案:(1)BDE(2)D(3)D(4)①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②石缝中长出大树,能遮蔽几十人,前面有平地,可以铺席而坐。(5)同:探访胜景,寄情山水,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异:《游媚笔泉记》中以“山风卒起”,令人悚然,扫兴而归,显出此地其实僻野荒冷,不宜久留,含蓄表示出作者不喜欢隐逸山林的意向。参考译文:材料一: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南面十五里。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逐渐可见云中几十个立着的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材料二:桐城的西北方向,绵延的山峰大概有几百里,一直到县城所在地才逐渐平缓下来。那渐趋平缓的地方,两座山崖忽然合拢,像屏风一样矗立,像城墙一样环绕,山崖高峻横挡在前面,似乎不能通行。龙溪水曲折流淌,从这崇山峻岭之中流出。在这一年的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哗哗的流水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石、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还能听到杜鹃鸟的鸣叫声。龙溪的下面有一个很深的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水面,好像一匹马洗完澡站起身来,甩着鬃毛转过头去看它的同伴。攀着石头爬到高处,低头往下看时,天空中的浮云好像溶化在潭水里,有鸟儿飞过,倒映潭中,好像在往下坠落。又向西沿着山崖走了大约二里路,山崖上层叠着的一块巨大的岩石仿佛有两层楼高,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临立在龙溪的右岸。有人说这是宋代画家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也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居住的地方没有找到,所以就用“垂云沜”来命名。石缝中长出大树,能遮蔽几十人,前面有平地,可以铺席而坐。树的南面有一泓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在泉边的崖壁上面题刻了几个字:“媚笔之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于是向下导引泉水流入龙溪里。左学冲老人正在水池边上平整土地盖房子,还没有完工,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时分,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肃杀悲凉,振荡岩壁,树木草丛、众多泉水与水边矶石交相鸣响,游人对此有些害怕,于是起身回家。这一天,姜坞先生应邀出游,我跟随他,他让我写下了这篇游记。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6.(2023秋•宁乡市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表现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反映了包括春夏秋冬等季节变化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的发生规律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发生时刻。对于依赖农耕的古老中国而言。农人对气象气候的准确把握直接影响着来年的收成,二十四节气为农人预判、把握气象气候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其实践价值之高①。在中国广袤的地域空间和历史岁月中,二十四节气衍生出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和节日文化。例如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各地形成了②的节令饮食文化,北方较为普遍的习俗有冬至吃水饺等,而南方常见的习俗则是吃汤圆等。现在,我国台湾地区依旧保留着冬至时节用九层糕祭祀祖先以示不忘祖先和不忘自己的“根”的传统。这些依托二十四节气形成的民风民俗和节日文化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③的组成部分。(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①不言而喻②各不相同③不可或缺(2)在中国广袤的地域空间和悠长的历史岁月中,二十四节气衍生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和节日文化。(3)我国台湾地区依旧保留着冬至时节的一种传统,即用九层糕祭祀祖先,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的“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的内容,结合语境正确填写。(2)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找出有语病的地方,正确修改。(3)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变换。【解答】(1)第①空看语境,二十四节气为农人把握气象气候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农人对气候的准确把握直接影响着来年的收成。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实践价值之高是不必说就可以明白的。根据语境可知所填成语有“不用说明就能明白”的意思,所以可填“不言而喻”之类的成语。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第②空看语境,经过数千年发展,冬至形成了节令饮食文化,后文又介绍了南北方冬至的不同习俗,由此可知语境想表达的是各地形成的习俗都不一样。根据语境可知所填成语有“各不一样”的意思,所以可填“各不相同”之类的成语。各不相同:各有特点,都不一样。第③空看语境,上文介绍了依托二十四节气形成的民风民俗与节日文化,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语境想表达的是这些组成部分是很重要的,不能缺少的。根据语境可知所填成语有“非常重要,不能缺少”的意思,所以可填“不可或缺”之类的成语。不可或缺:不能缺少,指非常重要。(2)画横线的句子有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