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天津高中语文高一期末模拟卷2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天津高中语文高一期末模拟卷2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天津高中语文高一期末模拟卷2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天津高中语文高一期末模拟卷2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天津高中语文高一期末模拟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天津高中语文高一期末模拟卷2一.选择题(共2小题)1.(2023秋•和平区期末)下面所列文学常识相关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登泰山记》姚鼐清代“桐城派”铺陈排比,骈散结合B《拿来主义》鲁迅现代杂文先破后立,比喻论证C《琵琶行》白居易唐代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D《致云雀》雪莱英国浪漫主义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A.A B.B C.C D.D2.(2023秋•红桥区期末)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清明踏青、端午划龙舟、重阳登高都是中国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课文《劝学》出自《荀子》一书,该书全部为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自著。 C.与律诗相比,词的声韵、句式、节奏等有着更多的变化,更为自由灵活。 D.《站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的诗纂《女神》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诗。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3.(2023秋•和平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是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谓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篆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弃疾《贺新郎》:“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忆君清泪如铅水”,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铜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材料二】讨论意象问题的一个误区,是常见有人将诗歌意象混同于诗中名物,甚至拿一个名词来对应一个意象,其实是不妥当的。名词有抽象与具体之分,用作名物之词的,大多是具体名词,它在形成概念的同时,亦常能在人们心目中引发某种表象,如提及河流、道路、树木、花朵以及牛、羊、鸽子、老鹰等词时,我们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相应的图像来,虽带有类型化的倾向,亦还有一定的具象性存在。词语的具象性在人们心目中所能引发的只是表象,而非意象。表象和意象有什么区别呢?表象来自直观经验的积累,当我们将感知活动中所获得的印象储存于大脑,而又在某种境遇的刺激下让它重新浮现出来时,这就成了表象。一般说来,表象较之原初的印象,在鲜明、生动的程度上要略低一些,尤其是由概念化的语词所引发的表象,不可避免地要打上类型化的烙印。更为根本的是,表象充当感知印象的留影,通常只涉及事物的外观,未必能揭示其内在的意蕴。意象则不然。作为“表意之象”,它本身便是诗性生命体验的产物,内里包孕着诗人对生活的各种活生生的感受。这正是意象之为意象,而不能等同于诗中名物之象(表象)的重要原因。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都熟悉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诗中的这一名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试问:这里包含了几个意象?我想,恐怕不少人会回答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个意象,这其实就是将名物(表象)混同于意象的结果。不妨推敲一下,诗句中的“漠”指沙漠,可以形成表象,加上“大”字构成“大漠”,其具象性当更见充分。但单独一个“大漠”,传达了什么样的意蕴呢?谁也说不清楚。“孤烟”也是一样,它能产生表象,甚至可以从多方面生发联想,而孤零零的“孤烟”亦是难以把握其内在情意体验的。只有将“大漠”与“孤烟直”联为一体,构成单一的画面——在广阔无垠的漠野上空直直地升起一缕狼烟,始能将诗人行经塞上时所感受到的那种空廓、荒凉、寂静、干燥无风以至带有边防示警意味的若干紧张气氛贴切地传达出来,这才称得上诗的意象。所以,依我之见,若是将“意象”理解为表达诗意的基本单元,则这联诗句中虽然用了四个表名物的词语,能产生多重表象,而其所建构的诗歌意象至多只有两个。换言之,意象作为“表意之象”,绝不能将其降格为表象。表象所提供的具象性,只能用为构建意象的原材料,而众多具象性之间所形成的张力,始足以让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意体验藉此传送出来,于是这组表象便转化成独立的意象。这样看来,单一的表象通常是难以构成意象的,意象须由表象之间的张力而引发,这也是诗中名物之不能等同于意象的缘由。从这里会引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平时惯常用名物来标示诗歌意象,如谈论马的意象、流水的意象,这究竟是否科学?应该说,按照上面对“表意之象”的解说,意象只能是特定的“这一个”,它在诗歌文本的特定语境中生成,承载着表达诗人特定情意体验的职能,一旦离开了文本的具体语境,孤立的名物便不复成其为意象了。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中举了这么个例子:“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他所着眼的,是同一个物象(蝉)上面可以寓托不同的比兴含义,而实际上表明了同类名物在不同诗人的不同情思驱策下,生成了意蕴各不相同的意象。这不正证明了意象必须是特定的“这一个”,不容许有任何假借吗?(摘编自陈伯海《为“意象”正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物象经过诗人审美经验或思想感情的加工,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形成了意象。B.意象是“意”和“象”的联结,是一种形象化的说理,一种间接的抒情,是对物象的再创造。C.表象来自人的感知活动,是直观经验的积累,它与原初的印象相比,不够鲜明、生动。D.同一物象,由于加工名物的诗人不同,所以最终形成的意象所表达的情意也不相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和材料二中“意象必须是特定的这一个”在理论上有相通之处。B.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采用夸张、移情或者联想等方法,赋予意象新的特点,甚至凭空创造新的意象,体现诗人的创造才华。C.“长河落日圆”中,“长河”和“落日圆”若拆分开来,只是构建意象的原材料,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太阳徐徐沉落在横贯大漠的黄河的画面,以广阔的自然景观消解着孤寂的情绪,才使其转化成意象。D.李清照《鹧鸪天》“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和《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的菊花意象,因语境不同而意象各别,亦可证明意象必须是特定的“这一个”。(3)下列诗句中“柳”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B.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C.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D.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4.(2023秋•河东区期末)阅读,回答问题。杏花①杏树是我国古老树种之一,北方居多,南方也不稀有。因而,杏花作为一种意象而多次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北宋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南宋陆游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以及宋朝志南和尚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境都很美。但我感觉大都写的是南方的杏花。花虽都是一样的花,但意趣却终究是不同的。南方的杏花能以枝来卖,说精巧、纤弱、柔媚应该都是不为过的,这也是与南方温润气候相关的,这种美是与北方杏花的美完全不同的。北方杏花的美以一个“壮观”统领着,说妩媚有一点儿,但绝不纤弱。我想,如果诗人们面对北方的万亩杏花,会做如何的感想呢?②杏花是造物主献给北中国灿烂春天的一份礼物。杏花开了,开在北方春寒料峭的时节里,她应该是花色贫瘠的北方春天里第一枝灿烂的花朵,因此给她贯之以“造物主献给北中国春天的礼物”并不为过。花开时节,这些满山满园壮观的美色不仅有蜂蝶欣赏,也让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像蜂蝶一样跑来欣赏。他们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蛰伏了整整一个冬天,春天一到便迫不及待地跑到乡下,亲近泥土,续接地气。城里人的这种寻春行为,使得“杏花节”便这样诞生了。城里的赏花者盯着满田野的杏林花海,举办者则盯着城里人的腰包。杏花则什么都没盯着,她只是兀自开放着,迎接着扑向她们的蜂蝶。③过不了多久,你如果留心一下,会在某些场合,看到一些城里人吟咏杏花的文字,或柔媚,或雄壮,或平和,或激荡。这些文字其实流通的范围很小很小,根本抵达不了开满杏花的乡村;流通的时间也很短很短,在文字海洋中转眼就沉了底,顶多做为一种浮力,托举着那些流传了千古的经典文字。你如果再留心一下,还会发现,“杏花节”带来的种种成绩:有多少城里人外地人来此参观,那些人喝掉了多少矿泉水,吃了多少当地的小吃,带动了多少当地的经济指标……杏花依然不管这些,她们只管自己开放着,她们知道自己前面的路有多长。花开有期,在那些城里人走了没多久,万亩杏园就已经是落英缤纷、蕾生叶长了。④和众多的赏花者一样,我也曾是家乡杏花的欣赏者。每年的春天,我和家人一起徜徉在杏花带来的春色中。至今我的相册里还保存着众多与杏花相伴的瞬间。但现在我却感到我们其实只是一群很肤浅的赏花人,我们只是蛊惑于杏花的美色,沉迷于杏花的芬芳,感叹于杏花的壮观,我们并没有真正读懂杏花。⑤那一年到有名的杏乡观看了万亩杏林花海之后,一场冰雪忽然于夜间降临,覆盖了家乡的广袤田野,冰冻了杏花的一场春梦。我回到家乡的老村后,看到乡亲们面对受冻的杏花而流露出来一种深深的无奈,那是一种欲哭无泪的表情。这表情深深地刺痛了我,那一刻,我忽然感到了自己的浅薄,感到了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事实上,这众多的杏树正是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种植出来的,如果说杏花是北中国春天使者的话,那么这使者也是乡亲们派遣的。种植杏树,从育苗、植苗,到锄草、裁剪、驱虫,哪一步没有浸透着他们的心血呢?⑥而做为杏花本身来讲,它是杏树生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实际上就是杏树的繁殖器官,它的美色和芬芳其实是专为蜂蝶而释放的,它是杏树通往杏果的一条生命的必经之路。我们许多人只是垂涎于杏花的美色,往往忽略了杏树的生命存在,就像我们过多关注于人的漂亮颜面而忽略了她们本身一样。而只有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他们不仅懂得欣赏杏花的美,更懂得欣赏杏树的美,他们非常清楚,杏花美只是杏树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四月的杏花美只是杏树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流露出的美的一角而已,是杏树在春天丢给人们的点点希望罢了。杏树的大美在七月流火的季节,缀满红杏的杏树表露出来的美才是一种成熟的美、完满的美。因此,乡亲们才会在面对杏花时,既能欣赏到杏花的美色,更能领会到寓于美色中的那一种生命的气息和希望。他们会将杏花的花事常挂在口头嘴边,挂在街头巷议,挂在地角旮旯。他们会说“今年空花少、实花多,杏树能丰收”,会说“今年空花多、实花少,是树太瘦了”,会说“去年杏结得太多,今年该休枝了”,会说“可不要再下冷雨了,不然杏花该冻了”……说这些话时,好像面对的不是杏花、不是杏树,而是他们精心哺育的孩子,语气中流露的是一种为父为母者对子女的无边的牵挂。这种深邃诚挚的情思,是众多的赏花者难以企及的。(取材于安海同名散文,有删改)(1)下列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纤弱(qiān)蛰伏(zhé)春寒料峭(qiào)B.贫瘠(jí)蛊惑(gǔ)蕾生叶长(léi)C.哺育(pǔ)心血(xuè)街头巷议(xiàng)D.垂涎(xián)兀自(wù)深邃诚挚(suì)(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开头引用三位诗人的诗句,表现了南国杏花美的意境胜过北国,同时为文章增加了文化韵味。B.第②段加点词“她”指代杏花,拟人化称呼不仅利于抒发情感,更拉近读者与杏花的距离。C.城里人远离乡村,一窝蜂地跑来欣赏,所以他们写的吟咏杏花的文字,注定流传不广或昙花一现。D.杏花之所以给欣赏者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人们对杏花渗透的情感不同。E.文章写我对杏花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加深,也对只关注表面而忽视内在和整体的社会审美风气进行了批评。(3)赏析文中划线句子。(4)文章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请列举说明。(5)文中两次写到“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三.诗歌阅读(共1小题)5.(2023秋•宁河区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满江红•赤壁怀古①戴复古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②,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曹瞒:曹操小名阿瞒。(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开篇点题,一个“想”字领起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与“怀”字相照应。B.“鱼龙怒”运用比喻、拟人手法表现出周瑜火攻曹军时的排山倒海之势。C.“今如许”三字反问,将思绪由历史转入现实,写出词人对功名事业的淡漠。D.词人将满腔的伤感融入到向道旁杨柳的发问之中,含蓄蕴藉,意味深长。(2)此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郎故事,该故事在两词中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四.默写(共1小题)6.(2023秋•河东区期末)课内古诗文积累。(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荀子《劝学》)(2)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劝学》)(3)师者,。(韩愈《师说》)(4),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5)舞幽壑之潜蛟,。(苏轼《赤壁赋》)(6)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秦观《鹊桥仙》)五.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7.(2023秋•河东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问说【清代】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学无以致疑致:求得,提出B.等于己者等:同样,齐C.审问而明辨之也审:审查D.贤可以问不肖不肖:不成器的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好学而不勤问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问焉以破其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问焉以求一得作《师说》以贻之D.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其皆出于此乎(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B.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C.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4)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体现“勤问”重要性的一组是①非问无以广识②外朝以询万民③《书》不云乎?“好问则裕。”④智者千虑,必有一失⑤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⑥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⑤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点题,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辩证地分析学与问的关系,强调“勤问”才能解决学习中存在的许多问题。B.第2段主要从反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提问的三种人都获得收获,“问”是进德修业的首要条件。C.作者深入分析了“不问”者的思想根源。这种人师心自用,自视甚高,瞧不起别人,不知道“愚”与“智”是相对的。D.在“勤问”的对象上,作者和韩愈《师说》中提出的从师标准如出一辙,即无须考虑外在条件,只看知识学问所在。(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②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六.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8.(2023秋•宁河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双减”并不是地“减”,“减”是为了“增”,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增进师生和家长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此,学校需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充分重视课后服务。破解家庭“焦虑”的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因此,中小学校应科学分析家庭的课后服务需求,进行课后服务的课程化研发,实现课后服务与学校课程体系的深度,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的供给质量。二是科学指导家庭教育。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学生课外辅导时间压缩,相应的在家庭中的自由时间增加。面对这一新局面,很多家庭由于缺乏家庭教育指导,感到。学校应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协助家长共同面对学生成长难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纯粹整合无所事事B.一味整合束手无策C.纯粹结合束手无策D.一味结合无所事事(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孩子要让家长相信,自己在学校就能“学得足”“学得好”B.孩子在学校就能“学得足”“学得好”是可以让家长相信的C.让家长相信孩子在学校就能“学得足”“学得好”D.家长要相信孩子在学校就能“学得足”“学得好”七.作文(共1小题)9.(2023秋•河东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学期,我们一同饱尝过了郁达夫眷恋的秋日故都,欣赏过了朱自清沉浸的夏日荷塘,观察过了史铁生驻留的四季地坛……这些美妙的风景,让人在自然中陶醉,也让人在自然中得到治愈。这种浸润着生命感悟的体验,让心灵更加的丰盈。生活中神奇变换的四季、花开花落的庭院、青黄交替的草木等,总会引起我们的情感悸动,你有过这种触动你心灵或情感的经历吗?请从家乡的四季中采撷一片风景,并以它为载体来抒发你心绪的变化或对生活、生命的新认知新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50字。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天津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典型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小题)1.(2023秋•和平区期末)下面所列文学常识相关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登泰山记》姚鼐清代“桐城派”铺陈排比,骈散结合B《拿来主义》鲁迅现代杂文先破后立,比喻论证C《琵琶行》白居易唐代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D《致云雀》雪莱英国浪漫主义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A.A B.B C.C D.D【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解答】A.“铺陈排比,骈散结合”错误,这是骈赋的特征。B.“先破后立”错误,应该是“破立结合,立中有破”。C.正确。D.“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错误,此句应该出自《西风颂》。故选:C。2.(2023秋•红桥区期末)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清明踏青、端午划龙舟、重阳登高都是中国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课文《劝学》出自《荀子》一书,该书全部为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自著。 C.与律诗相比,词的声韵、句式、节奏等有着更多的变化,更为自由灵活。 D.《站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的诗纂《女神》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诗。【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解答】A.正确。B.“该书全部为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自著”错误,《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C.正确。D.正确。故选:B。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3.(2023秋•和平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是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谓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篆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弃疾《贺新郎》:“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忆君清泪如铅水”,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铜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材料二】讨论意象问题的一个误区,是常见有人将诗歌意象混同于诗中名物,甚至拿一个名词来对应一个意象,其实是不妥当的。名词有抽象与具体之分,用作名物之词的,大多是具体名词,它在形成概念的同时,亦常能在人们心目中引发某种表象,如提及河流、道路、树木、花朵以及牛、羊、鸽子、老鹰等词时,我们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相应的图像来,虽带有类型化的倾向,亦还有一定的具象性存在。词语的具象性在人们心目中所能引发的只是表象,而非意象。表象和意象有什么区别呢?表象来自直观经验的积累,当我们将感知活动中所获得的印象储存于大脑,而又在某种境遇的刺激下让它重新浮现出来时,这就成了表象。一般说来,表象较之原初的印象,在鲜明、生动的程度上要略低一些,尤其是由概念化的语词所引发的表象,不可避免地要打上类型化的烙印。更为根本的是,表象充当感知印象的留影,通常只涉及事物的外观,未必能揭示其内在的意蕴。意象则不然。作为“表意之象”,它本身便是诗性生命体验的产物,内里包孕着诗人对生活的各种活生生的感受。这正是意象之为意象,而不能等同于诗中名物之象(表象)的重要原因。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都熟悉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诗中的这一名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试问:这里包含了几个意象?我想,恐怕不少人会回答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个意象,这其实就是将名物(表象)混同于意象的结果。不妨推敲一下,诗句中的“漠”指沙漠,可以形成表象,加上“大”字构成“大漠”,其具象性当更见充分。但单独一个“大漠”,传达了什么样的意蕴呢?谁也说不清楚。“孤烟”也是一样,它能产生表象,甚至可以从多方面生发联想,而孤零零的“孤烟”亦是难以把握其内在情意体验的。只有将“大漠”与“孤烟直”联为一体,构成单一的画面——在广阔无垠的漠野上空直直地升起一缕狼烟,始能将诗人行经塞上时所感受到的那种空廓、荒凉、寂静、干燥无风以至带有边防示警意味的若干紧张气氛贴切地传达出来,这才称得上诗的意象。所以,依我之见,若是将“意象”理解为表达诗意的基本单元,则这联诗句中虽然用了四个表名物的词语,能产生多重表象,而其所建构的诗歌意象至多只有两个。换言之,意象作为“表意之象”,绝不能将其降格为表象。表象所提供的具象性,只能用为构建意象的原材料,而众多具象性之间所形成的张力,始足以让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意体验藉此传送出来,于是这组表象便转化成独立的意象。这样看来,单一的表象通常是难以构成意象的,意象须由表象之间的张力而引发,这也是诗中名物之不能等同于意象的缘由。从这里会引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平时惯常用名物来标示诗歌意象,如谈论马的意象、流水的意象,这究竟是否科学?应该说,按照上面对“表意之象”的解说,意象只能是特定的“这一个”,它在诗歌文本的特定语境中生成,承载着表达诗人特定情意体验的职能,一旦离开了文本的具体语境,孤立的名物便不复成其为意象了。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中举了这么个例子:“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他所着眼的,是同一个物象(蝉)上面可以寓托不同的比兴含义,而实际上表明了同类名物在不同诗人的不同情思驱策下,生成了意蕴各不相同的意象。这不正证明了意象必须是特定的“这一个”,不容许有任何假借吗?(摘编自陈伯海《为“意象”正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物象经过诗人审美经验或思想感情的加工,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形成了意象。B.意象是“意”和“象”的联结,是一种形象化的说理,一种间接的抒情,是对物象的再创造。C.表象来自人的感知活动,是直观经验的积累,它与原初的印象相比,不够鲜明、生动。D.同一物象,由于加工名物的诗人不同,所以最终形成的意象所表达的情意也不相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材料一中“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和材料二中“意象必须是特定的这一个”在理论上有相通之处。B.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采用夸张、移情或者联想等方法,赋予意象新的特点,甚至凭空创造新的意象,体现诗人的创造才华。C.“长河落日圆”中,“长河”和“落日圆”若拆分开来,只是构建意象的原材料,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太阳徐徐沉落在横贯大漠的黄河的画面,以广阔的自然景观消解着孤寂的情绪,才使其转化成意象。D.李清照《鹧鸪天》“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和《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的菊花意象,因语境不同而意象各别,亦可证明意象必须是特定的“这一个”。(3)下列诗句中“柳”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A.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B.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C.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D.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答案】(1)A(2)B(3)A【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诗文名句意象所蕴含的情感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诗文名句,仔细比对,正确选择。【解答】(1)A.正确。B.“是对物象的再创造”有误,材料一是说“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C.“它与原初的印象相比,不够鲜明、生动”与文不符,材料二原文有“一般说来”。D.“由于加工名物的诗人不同,所以最终形成的意象所表达的情意也不相同”错误,因果关系不成立,材料一原文为“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故选A。(2)B.“凭空创造”有误,材料一原文为“还可以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故选B。(3)A.“柳”含有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丈夫的思念。BCD项中的“柳”含有送别、离别之意。故选A。答案:(1)A(2)B(3)A4.(2023秋•河东区期末)阅读,回答问题。杏花①杏树是我国古老树种之一,北方居多,南方也不稀有。因而,杏花作为一种意象而多次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北宋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南宋陆游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以及宋朝志南和尚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境都很美。但我感觉大都写的是南方的杏花。花虽都是一样的花,但意趣却终究是不同的。南方的杏花能以枝来卖,说精巧、纤弱、柔媚应该都是不为过的,这也是与南方温润气候相关的,这种美是与北方杏花的美完全不同的。北方杏花的美以一个“壮观”统领着,说妩媚有一点儿,但绝不纤弱。我想,如果诗人们面对北方的万亩杏花,会做如何的感想呢?②杏花是造物主献给北中国灿烂春天的一份礼物。杏花开了,开在北方春寒料峭的时节里,她应该是花色贫瘠的北方春天里第一枝灿烂的花朵,因此给她贯之以“造物主献给北中国春天的礼物”并不为过。花开时节,这些满山满园壮观的美色不仅有蜂蝶欣赏,也让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像蜂蝶一样跑来欣赏。他们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蛰伏了整整一个冬天,春天一到便迫不及待地跑到乡下,亲近泥土,续接地气。城里人的这种寻春行为,使得“杏花节”便这样诞生了。城里的赏花者盯着满田野的杏林花海,举办者则盯着城里人的腰包。杏花则什么都没盯着,她只是兀自开放着,迎接着扑向她们的蜂蝶。③过不了多久,你如果留心一下,会在某些场合,看到一些城里人吟咏杏花的文字,或柔媚,或雄壮,或平和,或激荡。这些文字其实流通的范围很小很小,根本抵达不了开满杏花的乡村;流通的时间也很短很短,在文字海洋中转眼就沉了底,顶多做为一种浮力,托举着那些流传了千古的经典文字。你如果再留心一下,还会发现,“杏花节”带来的种种成绩:有多少城里人外地人来此参观,那些人喝掉了多少矿泉水,吃了多少当地的小吃,带动了多少当地的经济指标……杏花依然不管这些,她们只管自己开放着,她们知道自己前面的路有多长。花开有期,在那些城里人走了没多久,万亩杏园就已经是落英缤纷、蕾生叶长了。④和众多的赏花者一样,我也曾是家乡杏花的欣赏者。每年的春天,我和家人一起徜徉在杏花带来的春色中。至今我的相册里还保存着众多与杏花相伴的瞬间。但现在我却感到我们其实只是一群很肤浅的赏花人,我们只是蛊惑于杏花的美色,沉迷于杏花的芬芳,感叹于杏花的壮观,我们并没有真正读懂杏花。⑤那一年到有名的杏乡观看了万亩杏林花海之后,一场冰雪忽然于夜间降临,覆盖了家乡的广袤田野,冰冻了杏花的一场春梦。我回到家乡的老村后,看到乡亲们面对受冻的杏花而流露出来一种深深的无奈,那是一种欲哭无泪的表情。这表情深深地刺痛了我,那一刻,我忽然感到了自己的浅薄,感到了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事实上,这众多的杏树正是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种植出来的,如果说杏花是北中国春天使者的话,那么这使者也是乡亲们派遣的。种植杏树,从育苗、植苗,到锄草、裁剪、驱虫,哪一步没有浸透着他们的心血呢?⑥而做为杏花本身来讲,它是杏树生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实际上就是杏树的繁殖器官,它的美色和芬芳其实是专为蜂蝶而释放的,它是杏树通往杏果的一条生命的必经之路。我们许多人只是垂涎于杏花的美色,往往忽略了杏树的生命存在,就像我们过多关注于人的漂亮颜面而忽略了她们本身一样。而只有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他们不仅懂得欣赏杏花的美,更懂得欣赏杏树的美,他们非常清楚,杏花美只是杏树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四月的杏花美只是杏树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流露出的美的一角而已,是杏树在春天丢给人们的点点希望罢了。杏树的大美在七月流火的季节,缀满红杏的杏树表露出来的美才是一种成熟的美、完满的美。因此,乡亲们才会在面对杏花时,既能欣赏到杏花的美色,更能领会到寓于美色中的那一种生命的气息和希望。他们会将杏花的花事常挂在口头嘴边,挂在街头巷议,挂在地角旮旯。他们会说“今年空花少、实花多,杏树能丰收”,会说“今年空花多、实花少,是树太瘦了”,会说“去年杏结得太多,今年该休枝了”,会说“可不要再下冷雨了,不然杏花该冻了”……说这些话时,好像面对的不是杏花、不是杏树,而是他们精心哺育的孩子,语气中流露的是一种为父为母者对子女的无边的牵挂。这种深邃诚挚的情思,是众多的赏花者难以企及的。(取材于安海同名散文,有删改)(1)下列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纤弱(qiān)蛰伏(zhé)春寒料峭(qiào)B.贫瘠(jí)蛊惑(gǔ)蕾生叶长(léi)C.哺育(pǔ)心血(xuè)街头巷议(xiàng)D.垂涎(xián)兀自(wù)深邃诚挚(suì)(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CA.文章开头引用三位诗人的诗句,表现了南国杏花美的意境胜过北国,同时为文章增加了文化韵味。B.第②段加点词“她”指代杏花,拟人化称呼不仅利于抒发情感,更拉近读者与杏花的距离。C.城里人远离乡村,一窝蜂地跑来欣赏,所以他们写的吟咏杏花的文字,注定流传不广或昙花一现。D.杏花之所以给欣赏者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人们对杏花渗透的情感不同。E.文章写我对杏花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加深,也对只关注表面而忽视内在和整体的社会审美风气进行了批评。(3)赏析文中划线句子。(4)文章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请列举说明。(5)文中两次写到“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为什么这么说。【答案】(1)D(2)AC(3)三个“盯着”用得形象生动,表现赏花者对美景的专注,举办者对收益的专注,唯有杏花不“盯”,专注于绽放美丽。通过“盯”,后者与前两者形成对比,凸显杏花的纯粹;“不盯”“迎接”赋予杏花人的特点,赞美杏花心无旁骛,与大自然和谐为一,尽显生命本真的美丽。(4)①南方杏花与北方杏花对比,表明二者意趣不同;②城里人吟咏杏花的文字和经典文字对比,表明前者流通的范围小,时间短。③普通赏花者和乡亲们对比,说明“我们”的浅薄,乡亲们才是杏花的知音,突出了乡亲们才是了解杏花、懂得杏树生命的人。(5)①乡亲们面对受冻的杏花流露出无奈、欲哭无泪的表情。②种植杏树,每一步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③他们不仅懂得欣赏杏花的美,更懂得欣赏整个杏树的美。④乡亲们既能欣赏到杏花的美色,更能领会到寓于美色中的那一种生命的气息和希望。⑤乡亲们谈论杏花的语气中流露的是一种父母对子女的无边牵挂之情。【分析】(1)本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注意平时多积累。(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目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看如何写的,达到什么效果。(4)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把握手法的种类和特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概括。(5)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明确与情节、人物形象、主旨之间的关系,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进行作答。【解答】(1)A.“纤弱”的“纤”应读xiān。B.“蕾生叶长”的“蕾”应读lěi。C.“哺育”的“哺”应读bǔ。故选D。(2)A.“表现了南国杏花美的意境胜过北国”错误,于文无据,结合原文“南方的杏花能以枝来卖,说精巧、纤弱、柔媚应该都是不为过的”可知,第①段引用三位诗人的诗句是强调南国杏花的精巧、纤弱、柔媚的特点。C.“所以……”错误,他们并不真正懂得欣赏杏花才是他们写的吟咏杏花的文字,注定流传不广或昙花一现的原因。故选AC。(3)文句中用了三个“盯着”,盯:目光如钉一样紧密连接物体。“城里的赏花者盯着满田野的杏林花海”,表明赏花的人对自然美景的执着与专注,体现其爱美之心;“举办者则盯着城里人的腰包”,此处的“盯着”生动有趣,表明举办者对收益的专注,体现其创收心切;“杏花则什么都没盯着”,唯有杏花不“盯”,心无旁骛,“兀自开放”,迎接蜂蝶,专注于绽放美丽。通过“盯着”这一词语,杏花与前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杏花立足生命本身的纯粹;“不盯”“迎接”用了拟人修辞,赋予杏花人的特点,赞美杏花心无旁骛,与大自然和谐为一的状态,杏花没有功利的目标,只为绽放生命本真的美丽。(4)结合“花虽都是一样的花,但意趣却终究是不同的”“南方的杏花能以枝来卖,说精巧、纤弱、柔媚应该都是不为过的”“北方杏花的美以一个‘壮观’统领着”可知,南方杏花与北方杏花对比,表明二者意趣不同。结合“一些城里人吟咏杏花的文字,或柔媚,或雄壮,或平和,或激荡。这些文字其实流通的范围很小很小,根本抵达不了开满杏花的乡村;流通的时间也很短很短,在文字海洋中转眼就沉了底,顶多做为一种浮力,托举着那些流传了千古的经典文字”可知,城里人吟咏杏花的文字和经典文字对比,表明前者流通的范围小,时间短。结合“我们许多人只是垂涎于杏花的美色,往往忽略了杏树的生命存在,就像我们过多关注于人的漂亮颜面而忽略了她们本身一样。而只有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他们不仅懂得欣赏杏花的美,更懂得欣赏杏树的类,他们非常清楚,杏花美只是杏树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四月的杏花美只是杏树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流露出的美的一角而已,是杏树在春天丢给人们的点点希望罢了”可知,普通赏花者和乡亲们对比,说明“我们”的浅薄,乡亲们才是杏花的知音,突出了乡亲们才是了解杏花、懂得杏树生命的人。(5)“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即乡亲们了解杏花习性,懂得杏花,联系、喜爱、呵护杏花。找到相关信息概括即可。从文中“我回到家乡的老村后,看到乡亲们面对受冻的杏花而流露出来一种深深的无奈,那是一种欲哭无泪的表情”可知,乡亲们面对受冻的杏花流露出无奈、欲哭无泪的表情。结合“种植杏树,从育苗、植苗,到锄草、裁剪、驱虫,哪一步没有浸透着他们的心血呢?”可知,种植杏树,每一步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结合“他们不仅懂得欣赏杏花的美,更懂得欣赏杏树的美,他们非常清楚,杏花美只是杏树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可知,他们不仅懂得欣赏杏花的美,更懂得欣赏整个杏树的美。结合“乡亲们才会在面对杏花时,既能欣赏到杏花的美色,更能领会到寓于美色中的那一种生命的气息和希望”可知,乡亲们既能欣赏到杏花的美色,更能领会到寓于美色中的那一种生命的气息和希望。结合“说这些话时,好像面对的不是杏花、不是杏树,而是他们精心哺育的孩子,语气中流露的是一种为父为母者对子女的无边的牵挂”可知,乡亲们谈论杏花的语气中流露的是一种父母对子女的无边牵挂之情。答案:(1)D(2)AC(3)三个“盯着”用得形象生动,表现赏花者对美景的专注,举办者对收益的专注,唯有杏花不“盯”,专注于绽放美丽。通过“盯”,后者与前两者形成对比,凸显杏花的纯粹;“不盯”“迎接”赋予杏花人的特点,赞美杏花心无旁骛,与大自然和谐为一,尽显生命本真的美丽。(4)①南方杏花与北方杏花对比,表明二者意趣不同;②城里人吟咏杏花的文字和经典文字对比,表明前者流通的范围小,时间短。③普通赏花者和乡亲们对比,说明“我们”的浅薄,乡亲们才是杏花的知音,突出了乡亲们才是了解杏花、懂得杏树生命的人。(5)①乡亲们面对受冻的杏花流露出无奈、欲哭无泪的表情。②种植杏树,每一步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③他们不仅懂得欣赏杏花的美,更懂得欣赏整个杏树的美。④乡亲们既能欣赏到杏花的美色,更能领会到寓于美色中的那一种生命的气息和希望。⑤乡亲们谈论杏花的语气中流露的是一种父母对子女的无边牵挂之情。三.诗歌阅读(共1小题)5.(2023秋•宁河区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满江红•赤壁怀古①戴复古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②,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曹瞒:曹操小名阿瞒。(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上阕开篇点题,一个“想”字领起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与“怀”字相照应。B.“鱼龙怒”运用比喻、拟人手法表现出周瑜火攻曹军时的排山倒海之势。C.“今如许”三字反问,将思绪由历史转入现实,写出词人对功名事业的淡漠。D.词人将满腔的伤感融入到向道旁杨柳的发问之中,含蓄蕴藉,意味深长。(2)此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郎故事,该故事在两词中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答案】(1)C(2)①苏词是用周郎的年少有为来反衬自己的老大无功;②戴词是用周郎破曹军时的军事力量之强、功业之伟来反衬如今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事衰颓。【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内容作用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两首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解答】(1)C.“对功名事业的淡漠”错误,主要表现词人对时事的伤感。词写到这里,陡然转折,用“今如许”三字提出问题:现在又怎样呢?这转折一问,问得很好,感慨苍茫,意味深厚。南渡之后,国势一日不如一日,词人将大半生目击心伤的国事,全含在这一问句中。故选C。(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表现出周瑜的年轻儒雅、体貌不凡、言谈卓绝、意气风发,反衬自己“早生华发”的壮志难酬、老大无功。《满江红•赤壁怀古》中用“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写出了周瑜大破曹军时的军事力量之强、功业之伟,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用“今如许”三字提出问题:现在又怎样呢?千古风流人物,随着滚滚东流的长江而流逝了,现在又有谁能收拾祖国残破的山河啊!词人向道旁杨柳发问:问道旁杨柳在为谁生春,为谁摇动金色的柳条。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时伤世,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景,再也无心观赏了。以无心观赏美景来抒写作者的时代感伤。怀古是为讽今,借周瑜破曹军时的军事力量之强、功业之伟反衬南宋朝廷国力之衰弱,抒发对国势衰颓的无奈忧伤之感。答案:(1)C(2)①苏词是用周郎的年少有为来反衬自己的老大无功;②戴词是用周郎破曹军时的军事力量之强、功业之伟来反衬如今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事衰颓。译文:每经过一次赤壁矶就引发一次怀古心绪。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一心吞并环宇。万骑临江,鼓声震天;在千艘列炬的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因为受到战火的影响都变得怒不可遏。水面上卷起了长长的火龙,在鼓角声中,孙刘联军围困住了曹操。现在又怎样呢?江上渡口,江边小路,全是地形险要的战略要地,是当年众雄生死争斗的地方。今天我在此凭吊古迹,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胜过读历史书籍。东风吹,光景移,已经改朝换代无数次了,历史的往事随江潮而i折。问道旁的杨柳年年为谁而春,为谁摇动金黄的枝条。鉴赏:上片开头说“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复古词显得起势平淡,远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但戴词以朴素的叙述入题,倒也显得自然轻快。苏词中的周瑜形象,着墨较多,形象较鲜明;复古词写周郎,仅写他“气吞区宇”的英雄气概,别是一种写法。对赤壁大战场面的描绘,苏轼仅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复古词则用浓墨重采,极力渲染气氛,艺术地再现这一惊心动魂的大战。“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句,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写出了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词写到这里,陡然转折。南渡之后,国势一日不如一日,复古将大半生目击心伤的国事,全含在“今如许”这转折一问。下片“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数句,写赤壁矶附近的山川形胜,迫怀赤壁之战的遗迹。词人认为建安十三年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战斗,是两军决定存亡的一次战斗。如今看到这些遗迹,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真胜过读历史书籍。下面又将话题一转,抒写词人忧国伤时的感慨:“几度春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东风吹,光景移,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已经发生不只一次了,历史的往事已经随江潮而逝去,这是历史的规律。千古风流人物,也随着滚滚东流的长江而流逝了,现在又有谁能收拾祖国残破的山河啊!下片的结穴处,词人向道旁杨柳发问:问道旁杨柳在为谁生春,为谁摇动金色的柳条。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时伤世,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景,再也无心观赏了。这与杜甫的《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以及姜夔《扬州慢》结穴处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同一种手法,都是以无心观赏美景来抒写作者的时代感伤。四.默写(共1小题)6.(2023秋•河东区期末)课内古诗文积累。(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类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6)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答案】(1)而致千里(2)非蛇鳝之类无可寄托者(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纵一苇之所如(5)泣孤舟之嫠妇(6)银汉迢迢暗度【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平时要注意识记。【解答】故答案为:(1)而致千里(重点字:致)(2)非蛇鳝之类无可寄托者(重点字:鳝)(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重点字:受)(4)纵一苇之所如(重点字:苇)(5)泣孤舟之嫠妇(重点字:嫠)(6)银汉迢迢暗度(重点字:暗)五.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7.(2023秋•河东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问说【清代】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非学无以致疑致:求得,提出B.等于己者等:同样,齐C.审问而明辨之也审:审查D.贤可以问不肖不肖:不成器的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A.好学而不勤问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问焉以破其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问焉以求一得作《师说》以贻之D.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其皆出于此乎(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B.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C.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4)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体现“勤问”重要性的一组是A①非问无以广识②外朝以询万民③《书》不云乎?“好问则裕。”④智者千虑,必有一失⑤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⑥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⑤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章开篇点题,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辩证地分析学与问的关系,强调“勤问”才能解决学习中存在的许多问题。B.第2段主要从反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提问的三种人都获得收获,“问”是进德修业的首要条件。C.作者深入分析了“不问”者的思想根源。这种人师心自用,自视甚高,瞧不起别人,不知道“愚”与“智”是相对的。D.在“勤问”的对象上,作者和韩愈《师说》中提出的从师标准如出一辙,即无须考虑外在条件,只看知识学问所在。(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②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答案】(1)C(2)C(3)B(4)A(5)B(6)①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②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掌握能力。解答时,学生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也可以借助语境、语法知识来推断。(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时,学生要了解虚词的用法,结合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知道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相关句子的意思,再判断选择。(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理解文本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6)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解答】(1)C.审:详细。句意: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故选C。(2)A.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B.焉:代词,他们,指贤于己者;兼词,相对于“于此”。C.以:连词,表目的;连词,表目的。D.其:代词,自己;语气词,大概。故选C。(3)句意:(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三句句式结构一致,故分别在三句的前后断开,排除ACD.故选B。(4)④“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意思是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与“勤问”无关,排除BC;⑥“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意思是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与“勤问”无关,排除D。故选A。(5)B.“从反面阐明”错,由“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等可知,第2段主要从正面“问”的重要作用。故选B。(6)①是,认为……正确;非,认为……错误。译文: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②知,了解;未必,不一定。译文: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答案:(1)C(2)C(3)B(4)A(5)B(6)①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②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参考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六.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8.(2023秋•宁河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双减”并不是地“减”,“减”是为了“增”,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增进师生和家长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此,学校需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充分重视课后服务。破解家庭“焦虑”的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因此,中小学校应科学分析家庭的课后服务需求,进行课后服务的课程化研发,实现课后服务与学校课程体系的深度,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的供给质量。二是科学指导家庭教育。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学生课外辅导时间压缩,相应的在家庭中的自由时间增加。面对这一新局面,很多家庭由于缺乏家庭教育指导,感到。学校应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协助家长共同面对学生成长难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A.纯粹整合无所事事B.一味整合束手无策C.纯粹结合束手无策D.一味结合无所事事(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A.孩子要让家长相信,自己在学校就能“学得足”“学得好”B.孩子在学校就能“学得足”“学得好”是可以让家长相信的C.让家长相信孩子在学校就能“学得足”“学得好”D.家长要相信孩子在学校就能“学得足”“学得好”【答案】(1)B(2)C【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运用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的内容,结合语境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涉及的是语言连贯的知识。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相关内容,结合语境选出填写正确的选项。【解答】(1)纯粹:不掺杂别的成分。一味:盲目,不顾客观条件,或单纯地,隐含贬义的意思。语境中对简单的“减”持否定态度,认为“减”是为了“增”,因此应选“一味”。整合:把零散的东西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或指结为夫妻。语境中形容实现课后服务与学校课程体系的彼此衔接,形成一个有效率的整体,因此应选“整合”。无所事事:什么事都不干。束手无策:形容就像捆住了手,没有一点办法。语境中形容很多家庭由于缺乏家庭教育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