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深圳高中语文高二期末提升卷2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龙岗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么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材料二:理论,是与实践相对应的范畴。理论,始于常识,源于并基于实践经验,发端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揭示,成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逻辑化阐述。常识、实践经验、事物发展规律、逻辑阐述,是创立、形成理论的基本要素,其中,实践是理论之源,事物发展规律是理论之基,逻辑阐述是理论之标识。深入来说,理论,是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以及论题、论据、论证的逻辑推导过程,来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逻辑体系。通俗来说,理论,既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阐述,它可用于解释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用来解释客观事物、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还指由实践经验概括出来的科学知识和系统结论。我们经常强调要认真学习理论、掌握理论。理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理论具有伟力,它一旦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就能变成强大的力量。首先,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行动,要从事许多活动,进行实践活动。人的正确行动和活动不是盲目的、自发的,而是自主的、自觉的,人的自主自觉的活动来自于理论的指导,具有正确理论指导的行动和活动,才能取得成功;反之,有可能遭到失败。另外,人是具有思维的动物,这种思维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果体现在人的行动和活动上,就需要运用理论思维,一般来说,人们的理论思维水平有多高,人们的行动和活动水平就会有多高。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要提高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就必须学习哲学史。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都需要理论指引,人类活动千差万别、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解释(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解释(认识)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前提。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需要两种眼睛,一是人的“肉眼”,它能感性直观地观察和认识世界,往往把握的是世界的表象;二是人的“心眼”,即人们的思想观念。对同一种事物和对象,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不一样,往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不一样。要正确认识和解释事物和对象,认识和解释世界,就必须树立正确或科学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同正确的理论息息相关,这就是人们常常所讲的世界观。最后,理论的影响力深刻而长远。人们一旦掌握一种理论,就会对其活动产生叩击心灵的深刻影响,也会产生持久的深远影响,还会掌握解释事物和世界的理论话语权。(摘编自韩庆祥《领悟理论的伟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承认理论的重要性,材料一指出了感觉和理论在问题解决层面的区别,材料二具体阐释了理论的概念。B.材料一以通俗的语言论证了实践的重要性,这与作者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的观点和文风都是一致的。C.材料二指出,理论不是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而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来解释世界和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逻辑化阐述。D.材料二认为,一定要学习哲学史,才能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水平,要以理论指导我们的行动,最终提高行动和活动水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肉眼”只能解决现象问题,而正确的“心眼”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事物的本质问题。B.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世界和理解事物的本质。C.由于个体的有限性,知识的学习主要依靠间接经验,但知识总体上都源自直接经验。D.人每天都在行动,但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所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是行动成功的前提。(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心之官则思,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待也。—孟子B.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陆游C.任何东西都没有像大胆的幻想那样能促进未来,今天的空想,就是明天的现实。——雨果D.凡事木已成舟便无法挽回,人们往往做事前不加考虑,事后却有闲空去追悔。—莎士比亚(4)材料一指出,“知识里手”是“世上最可笑的”。请结合材料概括其可笑之处。(5)学校拟开展以“理论学习和实践行动哪个更重要?”为主题的辩论赛。请你任选一方,运用以上材料写出立论陈词思路。2.(2023秋•龙岗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飘零的黄叶——长虹给他母亲的一封信①张闻天妈妈:现在已经是冬夜的十二点钟了。四周都被无穷的黑暗所包围着,在这黑暗中间,寒风从门缝窗隙中吹进来,如像尖刀一般直刺到我的心里,使我发生一种不可言说的颤抖。唉,我的十年不见,相隔有数千里路远的,我的亲爱的妈妈,我现在不能不强打精神,拉到几张破纸,提起一枝秃笔,来给你写信了。妈妈,自从我们因为那一件事发生了冲突,我因而离开了家庭。自从那时以后,我始终没有给你写过一封信。但是从我的朋友的口中,我时时听到妈妈怎样因为想念我,几晚上没有睡着。妈妈,你的长虹并不是冷血的人。他听到了那些消息,他也曾几晚上没有睡过,他也曾流过眼泪。唉,我想到这里,我对于无情的上帝,不免要发出一种不自觉的咒诅了。只要他把我生早几十年,那时旧礼教还有控制一切的权威。或是他把我生后几十年,那时新道德的条规已经成立。无论早晚,我都将幸福。可是他偏不那样,他偏偏把我生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期。但是生在这个时期,他如若把我造成一个平庸偷闲的俗人,一个只知谋金钱增多,地位加高,或名誉四扬的人,那也罢了,他偏偏把我造成这样一个敏感而且好高的人!似乎我在那时真有什么光明要服从的!其实那时的所谓光明不过是由那少年时代的自傲心与找求理想的力所产生出来的幻想罢了。妈妈,长虹在这幻想中间所受的苦难,决不是你所能想象出来的罢。唉,“你生就一副骨头,决不是有福的东西!”这是爸爸(祝福他在天之灵)每当我闹架的时候常用来骂我的一句话。真是不错,爸爸的话断定了我的终身!我这种敏感好高而且不肯奉迎他人的天性,在现代生存竞争中完全是失败了。唉,世路艰难,人心险恶,你纵有袒白的胸怀,聪明的脑筋,远大的企图,高尚的人格,有谁来欣赏你、赞美你呢?妈妈,我并不想在你的面前夸口,只要长虹肯把心肠绞得硬些,肯暂时放弃他的幻想,富贵功名真是易如反掌。但是,我的妈妈的儿子肯这样做吗?他如若要享福,他还肯离开了安宁和乐的家庭到这风涛险恶的人生的战场中来吗?妈妈,在这生活的苦斗中,我每当从这一个失败到那一个失败,从这一条坏的路上到那条更坏的路上时,我常常想奔到你的怀抱中,找求失望的慰安与创作的镇痛剂。但是这不可压抑的自傲心与这青春的力量,永远推动我,使我征服了失望痛苦的压迫,揩干了自己脸上的眼泪,再接再厉地向着那不可知的紫霞中走去!妈妈,我当初离开你,不是因为争着点恋爱的自由权吗?恋爱应该自由,这是我一直到现在还是确信着的。但是在这茫茫的世界上,一切所谓恋爱都不过是偶然的巧合罢了。哟哟,十年的光阴,在幻想的产生与破灭的重复中间,很快的过去了。“茫茫宇宙,黑暗如漆!”②直到最近我方才知道我所找求着的东西除了在我的幻想中存在以外,在其他的地方是没有的。妈妈,你看到这里,一定要以为你的长虹以后回心转念,好好在社会上做一个人了。妈妈,如若你这样想,你是不了解少年人的性情的,你是不了解你的长虹的。长虹对于以前种种并没有丝毫的反悔,长虹以后将更加坚决地去负起追求光明的使命。妈妈,长虹虽是将接受贫穷的漂泊的流浪的命运,但是他对于找求人生真意义的努力是决不肯有一步放松的。妈妈,我绝不后悔我以前所做过的一切事,我觉得它们在我的生活史上自有它们的价值,但是我对于它们实在太不满意。妈妈,我现在认定人生的目的是在创造人生,我的使命就是这个。我不知道什么叫做幸福?妈妈,“生就一副贱骨头”的你的长虹,与其过那种所谓安适的,舒服的与幸福的日子,毋宁永远过这种贫穷的,漂泊的与流浪的生活。妈妈,请你不要替我忧虑。这种生活是我愿意这样过而过的,我决不要任何人替我负丝毫的责任!妈妈,贫穷的,飘泊的与流浪的运命,我已经决意去接受了,我将去发现而且去创造出人生的真意义来,我相信,我永远的相信,人生虽是到处充满了黑暗,但是在这黑暗的中间,时时有一点点光明闪耀着。不过从前因为我的眼睛被自己的幻想所封闭,没有看清楚这一个无私的光明的找求者。他将把那一点光明拿来,高举在无穷的黑夜中间。妈妈,他更将借你的精神上的帮助,自己变做光明,照澈这黑暗如漆的世界!我亲爱的妈妈,请你不要可怜我,我写这封信并不是要求悯怜的,我是因为想念妈妈而且因为要妈妈高兴,所以这样写的。我是在告诉你,在这十年内你的长虹做了些什么,以后他又将做些什么。从此以后,他将不再写信给你,不再告诉你他所做的事与所到的地方,因为他也有他的使命要服从。我的亲爱的妈妈,只要你一想到你的长虹在这个黑暗的世界上为了光明,为了真理而苦斗着时,我就希望你揩干了老年人的眼泪,面上能够露出一点微笑,觉得你生下一个长虹到世上来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样,我虽是不能看到你,我的心也可以得到无穷的安慰了。临了,我再请求你不要替我悲伤,不要可怜我,我反请求你庆祝我的再生!妈妈,我们别了,我抱吻你!你的儿子长虹(有删改)【注释】①本篇最早发表于1925年6月,1941年2月又在延安《中国青年》上发表。②“茫茫宇宙,黑暗如漆”,出自郭沫若《女神•凤凰涅繁》中的诗句。(1)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写“无穷的黑暗”和“寒风”,是身处环境的真实描写,也暗示当时的社会现实。B.文章开始写“因为那一件事情发生了冲突”,营造了悬念,也与后文揭晓谜底做照应。C.文中引用郭沫若的诗,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样,典雅有内涵,富有历史文化气息。D.本文是书信体,以“我”的经历和追求构成主要内容,叙事、议论、抒情综合运用,转化自如。(2)结合全文,分析“飘零的黄叶”的含义。(3)作者交替使用“我”和“他”两个不同的人称,各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南山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秦州杂诗(其十五)①杜甫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塞门②风落木,客舍雨连山。阮籍行多兴,庞公③隐不还。东柯遂疏懒,休镊鬓④毛斑。[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天,因安史之乱,杜甫辞去朝廷官职,从长安出发,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此诗即他到达秦州暂住东柯谷期间所作。②塞门:边关。③庞公:东汉末年隐士。④镊鬓:拔掉鬓角上的白发。古人为出仕而常有此举。(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诗人写自己还没来得及泛舟大海,就已经陷身于无尽的战火之间。B.“悠悠”本指从容自然,此处为反语,指诗人四处奔走躲避战乱的惊慌窘态。C.颔联明写风吹叶落、秋雨不止的自然景象,实则抒无奈漂泊的凄凉悲切之情。D.颈联用典,借用阮籍的任性不羁和庞公的隐居选择,为尾联表白心志张本。(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我们应如何看待诗人的这一行为?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龙岗区校级期末)(1)遥对明月,李太白岂能无酒?《将进酒》中有“”的名句,酒与月皆不可辜负。同样遥对明月,张若虚生发哲思,《春江花月夜》中有“”的名句,以人赏月来叹问人类源起。(2)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3)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的凄凉与悲壮。(4)一个人在忧伤、悲痛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感叹:“妈呀!”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节选)中有形象的描述:“,。”(5)在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引用《尚书》里的话,目的是说明“,”这一观点,并认为这是很自然的道理。(6)杜甫《蜀相》中的“,”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罗湖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子张问入官于孔子。孔子曰:“女子必自择丝麻,良工必自择完材,贤君必自择左右。劳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誉,则必谨其左右。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六马之乘离,必于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爱之则存,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以身本者也。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民有小过,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政不和,则民不从其教矣;不从教,则民不习;不习,则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莫善乎先虚其内;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自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者矣;内外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此治民之至道矣,入官之大统矣。”子张既闻孔子斯言,遂退而记之。(节选自《孔子家语•入官》)材料二: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故南面A临官B贵C而不骄D富E而能供F有本G而能H图末(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右,身边侍候的人、近侍,与《苏武传》中“单于视左右而惊”的“左右”词义相同。B.恶,指厌恶、憎恶,与《兼爱》中“恶施不孝”的“恶”字词义相同。C.见信,指被相信,与《屈原列传》中“信而见疑”的句式特点相同。D.恻隐,指哀痛,对别人的不幸表示深切怜悯,与现在所说的“恻隐之心”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用比喻论证指出在上位的人就好像爬树一样,地位越高就越担心有灾患,为后文不要失政的论述提供了依据。B.文中用“水至清”“人至察”类比,提醒君子为政的时候不要苛责民众,否则民众容易患病,做出一些邪僻之事。C.文中“政不和”是从反面论证君子为政如不讲求政令和谐,就不会让民众服从教导、遵守法规,就不会有良好政局。D.“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以“四体”喻“四端”,论证了人之“四端”是与生俱来的,为后文论述张本。(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②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5)两则文本中,孔孟关于如何治国各自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6.(2023秋•龙岗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次教师节前,路上遇到中文系漆教授,他问我:“贵系过节发啥了?”我说:“发了个通知。”彼此(),哈哈一笑,完成了一次切口。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新的切口,似乎十年前并没有这样的对答。①_____,主要是指“贵系”的用法。要知道,我和漆教授都是中文系的,按照传统的要求,“责系”只能用于对其他系的尊称。比如,我可以问我们的邻居——历史系的罗教授:“贵系过节发啥了?”这种用法对则对矣,②_____。但如果我问罗教授:“③_____?”哈哈,趣味就又回来了。在语言运用中有一个暗中遵循的合作原则。如果我们严格遵守合作原则,就是常规的沟通。如果在特定的交际情形下,故意对合作原则有所违反,则有可能产生()的修辞效果。举个例子,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下的著名句子:“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中学生都学过,这里面用到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反语”就是(),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因为违反了合作原则还能产生更强烈的表达效果,关键之处的要点就在“故意”上。鲁迅先生写下这样的句子时,假定了言说对象(读者)跟他对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一事实的共同认知以及共同的负面价值判断,但字面上的褒义词“武功”“伟绩”与之构成了矛盾冲突,在冲突对比之下,其卑劣的负面价值就更为凸显,而且多了一种讽刺的意味。(1)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请根据文段内容,分析下面这位同学在面试时说话与常规的不同及妙处。有位同学毕业前去另一家大学应聘。面试时,面试官让他提问,他就问:“咱们学校有宿舍给教师吗?”7.(2023秋•光明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中国共产党现在是一个拥有6500万党员的大党,是一个掌管着960万平方公里国土、12亿多人口国度的执政党。可是谁能想到,当初她却是诞生在一只小船上。在建党80周年之际,我特地赶到嘉兴南湖瞻仰这只小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要低头弯腰才能进入舱内,刚能容下十几个人促膝侧坐。它被一条细绳系在湖边,随着轻风细浪,慢慢地摇荡。我真不敢想,我们轰轰烈烈、排山倒海的80年就是从这条船舱里倾泻出来的吗?因为她是党史的起点,这条船现在被称为红船。红船自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80年。其间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有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80年来,党的领袖们时时心忧天下,处处留意行船的规律。今天,南湖边上现在还停着这只小小的木船,烟消雨停,山明水静。游人走过,悄悄地向她行着注目礼。这已经是一种政治的象征和哲学意义的昭示。6500万党员的大党就是从这里上岸的啊!从舟中寸土,帆泊水上,到神州万里,红遍江山。党在船上,船行水上,不惧风浪,不忘忧患,顺乎潮流,再登彼岸。(1)与文中波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为了经常提醒自己,鲁迅还在书签上写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三到。”B.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2)与文中划横线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从大雪纷纷,寒风烈烈,到小雨淅淅,春光融融B.从烽火遍地,狼烟漫天,到干戈止息,天下太平C.从籍籍无名,潦倒落魄,到鲜花着锦,烈火烹油D.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今我来思,雨雪靠靠(3)本文多次使用叠词,第一段有三个叠词形式“小小、慢慢、轰轰烈烈”,说说它们和“小、满、轰烈”相比,语意上有什么不同?六.作文(共1小题)8.(2023秋•南山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因此走出了这迥异的旅途。(罗伯特•弗罗斯《未选择的路》)读了上面的诗句,你有怎样的感触或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触或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深圳高中语文高二期末典型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龙岗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么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材料二:理论,是与实践相对应的范畴。理论,始于常识,源于并基于实践经验,发端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揭示,成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逻辑化阐述。常识、实践经验、事物发展规律、逻辑阐述,是创立、形成理论的基本要素,其中,实践是理论之源,事物发展规律是理论之基,逻辑阐述是理论之标识。深入来说,理论,是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以及论题、论据、论证的逻辑推导过程,来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逻辑体系。通俗来说,理论,既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阐述,它可用于解释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用来解释客观事物、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还指由实践经验概括出来的科学知识和系统结论。我们经常强调要认真学习理论、掌握理论。理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理论具有伟力,它一旦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就能变成强大的力量。首先,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行动,要从事许多活动,进行实践活动。人的正确行动和活动不是盲目的、自发的,而是自主的、自觉的,人的自主自觉的活动来自于理论的指导,具有正确理论指导的行动和活动,才能取得成功;反之,有可能遭到失败。另外,人是具有思维的动物,这种思维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果体现在人的行动和活动上,就需要运用理论思维,一般来说,人们的理论思维水平有多高,人们的行动和活动水平就会有多高。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要提高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就必须学习哲学史。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都需要理论指引,人类活动千差万别、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解释(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解释(认识)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前提。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需要两种眼睛,一是人的“肉眼”,它能感性直观地观察和认识世界,往往把握的是世界的表象;二是人的“心眼”,即人们的思想观念。对同一种事物和对象,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不一样,往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不一样。要正确认识和解释事物和对象,认识和解释世界,就必须树立正确或科学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同正确的理论息息相关,这就是人们常常所讲的世界观。最后,理论的影响力深刻而长远。人们一旦掌握一种理论,就会对其活动产生叩击心灵的深刻影响,也会产生持久的深远影响,还会掌握解释事物和世界的理论话语权。(摘编自韩庆祥《领悟理论的伟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承认理论的重要性,材料一指出了感觉和理论在问题解决层面的区别,材料二具体阐释了理论的概念。B.材料一以通俗的语言论证了实践的重要性,这与作者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的观点和文风都是一致的。C.材料二指出,理论不是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而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来解释世界和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逻辑化阐述。D.材料二认为,一定要学习哲学史,才能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水平,要以理论指导我们的行动,最终提高行动和活动水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肉眼”只能解决现象问题,而正确的“心眼”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事物的本质问题。B.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世界和理解事物的本质。C.由于个体的有限性,知识的学习主要依靠间接经验,但知识总体上都源自直接经验。D.人每天都在行动,但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所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是行动成功的前提。(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A.心之官则思,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待也。—孟子B.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陆游C.任何东西都没有像大胆的幻想那样能促进未来,今天的空想,就是明天的现实。——雨果D.凡事木已成舟便无法挽回,人们往往做事前不加考虑,事后却有闲空去追悔。—莎士比亚(4)材料一指出,“知识里手”是“世上最可笑的”。请结合材料概括其可笑之处。(5)学校拟开展以“理论学习和实践行动哪个更重要?”为主题的辩论赛。请你任选一方,运用以上材料写出立论陈词思路。【答案】(1)C(2)D(3)A(4)示例一:①就知识的总体来说,任何知识都离不开直接经验。②“知识里手”否认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不是唯物论者。示例二:①认识问题的途径可笑,只有参加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真理,而“知识里手”只是道听途说,有了一知半解,便以为掌握了真理;②认识态度的可笑,面对科学问题,态度虚伪和骄傲,缺少诚实和谦逊的态度。(5)我方观点:理论学习比实践行动更重要。①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具有正确理论指导的行动和活动,才能取得成功。②理论可以推动实践的发展。人们的理论思维水平有多高,人们的行动和活动水平就会有多高。③理论指引人们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要正确认识和解释世界,就必须树立正确或科学的思想观念。【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概念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解答】(1)C.“理论不是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错,由材料二第一段“通俗来说,理论……还指由实践经验概括出来的科学知识和系统结论”可知,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故选:C。(2)D.“但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所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是行动成功的前提”错,根据原文“人的正确行动和活动不是盲目的、自发的,而是自主的、自觉的,人的自主自觉的活动来自于理论的指导,具有正确理论指导的行动和活动,才能取得成功”可知,“人的自主自觉的活动来自于理论的指导”,所以选项因果倒置。故选:D。(3)A.意思是:心这个器官是思考问题的,思考就能有收获,不思考就无所收获。强调了思考对人的重要性。符合材料二“人是具有思维的动物,这种思维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果体现在人的行动和活动上,就需要运用理论思维,一般来说,人们的理论思维水平有多高,人们的行动和活动水平就会有多高”的观点。B.意思是:天下的事情,听到的不如亲眼所见了解的详细,亲眼所见的不如亲身经历的知道得详尽。强调了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性。C.强调幻想的力量。D.强调做事前要三思。故选:A。(4)由“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可知,“知识里手”的认识态度是可笑的。任何知识都离不开直接经验,他们用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来代替直接经验,面对科学问题,态度虚伪和骄傲,缺少诚实和谦逊的态度。由“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可知,“知识里手”的认识问题的途径是可笑的。只有参加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真理,而“知识里手”否认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不是唯物论者。(5)首选确定观点,可以选择“理论学习比实践行动更重要”的观点,也可以选择“实践行动比理论学习更重要”的观点。如选择“理论学习比实践行动更重要”的观点,可从材料二中概括原因。由“首先,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行动,要从事许多活动,进行实践活动。人的正确行动和活动不是盲目的、自发的,而是自主的、自觉的,人的自主自觉的活动来自于理论的指导,具有正确理论指导的行动和活动,才能取得成功;反之,有可能遭到失败”可知,理论指导着行动,具有正确理论指导的行动和活动,才能取得成功,没有理论知识指导,人们可能会盲目地行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由“另外,人是具有思维的动物,这种思维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果体现在人的行动和活动上,就需要运用理论思维,一般来说,人们的理论思维水平有多高,人们的行动和活动水平就会有多高”可知,理论可以推动实践的发展,人们的理论思维水平有多高,人们的行动和活动水平就会有多高。由“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都需要理论指引”“要正确认识和解释事物和对象,认识和解释世界,就必须树立正确或科学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同正确的理论息息相关,这就是人们常常所讲的世界观”可知,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都需要理论指引,要正确认识和解释事物和对象,认识和解释世界,就必须树立正确或科学的思想观念。答案:(1)C(2)D(3)A(4)示例一:①就知识的总体来说,任何知识都离不开直接经验。②“知识里手”否认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不是唯物论者。示例二:①认识问题的途径可笑,只有参加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真理,而“知识里手”只是道听途说,有了一知半解,便以为掌握了真理;②认识态度的可笑,面对科学问题,态度虚伪和骄傲,缺少诚实和谦逊的态度。(5)我方观点:理论学习比实践行动更重要。①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具有正确理论指导的行动和活动,才能取得成功。②理论可以推动实践的发展。人们的理论思维水平有多高,人们的行动和活动水平就会有多高。③理论指引人们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要正确认识和解释世界,就必须树立正确或科学的思想观念。2.(2023秋•龙岗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飘零的黄叶——长虹给他母亲的一封信①张闻天妈妈:现在已经是冬夜的十二点钟了。四周都被无穷的黑暗所包围着,在这黑暗中间,寒风从门缝窗隙中吹进来,如像尖刀一般直刺到我的心里,使我发生一种不可言说的颤抖。唉,我的十年不见,相隔有数千里路远的,我的亲爱的妈妈,我现在不能不强打精神,拉到几张破纸,提起一枝秃笔,来给你写信了。妈妈,自从我们因为那一件事发生了冲突,我因而离开了家庭。自从那时以后,我始终没有给你写过一封信。但是从我的朋友的口中,我时时听到妈妈怎样因为想念我,几晚上没有睡着。妈妈,你的长虹并不是冷血的人。他听到了那些消息,他也曾几晚上没有睡过,他也曾流过眼泪。唉,我想到这里,我对于无情的上帝,不免要发出一种不自觉的咒诅了。只要他把我生早几十年,那时旧礼教还有控制一切的权威。或是他把我生后几十年,那时新道德的条规已经成立。无论早晚,我都将幸福。可是他偏不那样,他偏偏把我生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期。但是生在这个时期,他如若把我造成一个平庸偷闲的俗人,一个只知谋金钱增多,地位加高,或名誉四扬的人,那也罢了,他偏偏把我造成这样一个敏感而且好高的人!似乎我在那时真有什么光明要服从的!其实那时的所谓光明不过是由那少年时代的自傲心与找求理想的力所产生出来的幻想罢了。妈妈,长虹在这幻想中间所受的苦难,决不是你所能想象出来的罢。唉,“你生就一副骨头,决不是有福的东西!”这是爸爸(祝福他在天之灵)每当我闹架的时候常用来骂我的一句话。真是不错,爸爸的话断定了我的终身!我这种敏感好高而且不肯奉迎他人的天性,在现代生存竞争中完全是失败了。唉,世路艰难,人心险恶,你纵有袒白的胸怀,聪明的脑筋,远大的企图,高尚的人格,有谁来欣赏你、赞美你呢?妈妈,我并不想在你的面前夸口,只要长虹肯把心肠绞得硬些,肯暂时放弃他的幻想,富贵功名真是易如反掌。但是,我的妈妈的儿子肯这样做吗?他如若要享福,他还肯离开了安宁和乐的家庭到这风涛险恶的人生的战场中来吗?妈妈,在这生活的苦斗中,我每当从这一个失败到那一个失败,从这一条坏的路上到那条更坏的路上时,我常常想奔到你的怀抱中,找求失望的慰安与创作的镇痛剂。但是这不可压抑的自傲心与这青春的力量,永远推动我,使我征服了失望痛苦的压迫,揩干了自己脸上的眼泪,再接再厉地向着那不可知的紫霞中走去!妈妈,我当初离开你,不是因为争着点恋爱的自由权吗?恋爱应该自由,这是我一直到现在还是确信着的。但是在这茫茫的世界上,一切所谓恋爱都不过是偶然的巧合罢了。哟哟,十年的光阴,在幻想的产生与破灭的重复中间,很快的过去了。“茫茫宇宙,黑暗如漆!”②直到最近我方才知道我所找求着的东西除了在我的幻想中存在以外,在其他的地方是没有的。妈妈,你看到这里,一定要以为你的长虹以后回心转念,好好在社会上做一个人了。妈妈,如若你这样想,你是不了解少年人的性情的,你是不了解你的长虹的。长虹对于以前种种并没有丝毫的反悔,长虹以后将更加坚决地去负起追求光明的使命。妈妈,长虹虽是将接受贫穷的漂泊的流浪的命运,但是他对于找求人生真意义的努力是决不肯有一步放松的。妈妈,我绝不后悔我以前所做过的一切事,我觉得它们在我的生活史上自有它们的价值,但是我对于它们实在太不满意。妈妈,我现在认定人生的目的是在创造人生,我的使命就是这个。我不知道什么叫做幸福?妈妈,“生就一副贱骨头”的你的长虹,与其过那种所谓安适的,舒服的与幸福的日子,毋宁永远过这种贫穷的,漂泊的与流浪的生活。妈妈,请你不要替我忧虑。这种生活是我愿意这样过而过的,我决不要任何人替我负丝毫的责任!妈妈,贫穷的,飘泊的与流浪的运命,我已经决意去接受了,我将去发现而且去创造出人生的真意义来,我相信,我永远的相信,人生虽是到处充满了黑暗,但是在这黑暗的中间,时时有一点点光明闪耀着。不过从前因为我的眼睛被自己的幻想所封闭,没有看清楚这一个无私的光明的找求者。他将把那一点光明拿来,高举在无穷的黑夜中间。妈妈,他更将借你的精神上的帮助,自己变做光明,照澈这黑暗如漆的世界!我亲爱的妈妈,请你不要可怜我,我写这封信并不是要求悯怜的,我是因为想念妈妈而且因为要妈妈高兴,所以这样写的。我是在告诉你,在这十年内你的长虹做了些什么,以后他又将做些什么。从此以后,他将不再写信给你,不再告诉你他所做的事与所到的地方,因为他也有他的使命要服从。我的亲爱的妈妈,只要你一想到你的长虹在这个黑暗的世界上为了光明,为了真理而苦斗着时,我就希望你揩干了老年人的眼泪,面上能够露出一点微笑,觉得你生下一个长虹到世上来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样,我虽是不能看到你,我的心也可以得到无穷的安慰了。临了,我再请求你不要替我悲伤,不要可怜我,我反请求你庆祝我的再生!妈妈,我们别了,我抱吻你!你的儿子长虹(有删改)【注释】①本篇最早发表于1925年6月,1941年2月又在延安《中国青年》上发表。②“茫茫宇宙,黑暗如漆”,出自郭沫若《女神•凤凰涅繁》中的诗句。(1)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A.开头写“无穷的黑暗”和“寒风”,是身处环境的真实描写,也暗示当时的社会现实。B.文章开始写“因为那一件事情发生了冲突”,营造了悬念,也与后文揭晓谜底做照应。C.文中引用郭沫若的诗,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样,典雅有内涵,富有历史文化气息。D.本文是书信体,以“我”的经历和追求构成主要内容,叙事、议论、抒情综合运用,转化自如。(2)结合全文,分析“飘零的黄叶”的含义。(3)作者交替使用“我”和“他”两个不同的人称,各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答案】(1)A(2)“飘零的黄叶”是信中实写秋天的自然景物,既象征了长虹当前的困境,又象征了长虹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3)作者交替使用“我”和“他”两个不同的人称,一方面能直接抒发情感,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另一方面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评价和反思,使读者能从客观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主人公,展现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分析】(1)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一般错误选项的命题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2)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能力,从表层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分析叙述视角变化的能力,首先明确不同人称的作用,再结合文本作答。【解答】(1)A.“开头写‘无穷的黑暗’和‘寒风’,是身处环境的真实描写”错误,从后文看,信是写于冬夜的十二点,从“四周都被无穷的黑暗所包围着,在这黑暗中间,寒风从门缝窗隙中吹进来”可见,作者所写的“黑暗”和“寒风”就是自然环境中的黑暗和寒风,是真实描写;另外,从文中“我将幸福。可是他偏不那样,他偏偏把我生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期”可见,这里的“黑暗”还隐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故选:A。(2)“飘零的黄叶”的含义要从表层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从表层含义来看,“飘零的黄叶”是信中实写秋天的自然景物,象征了长虹当前的处境:离乡背井,革命理想与现实处境都很艰难。其次,从深层含义来看,“飘零的黄叶”还象征着长虹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正如文中所说,“在这十年内你的长虹做了些什么,以后他又将做些什么”,“他更将借你的精神上的帮助,自己变做光明,照澈这黑暗如漆的世界!”(3)使用“我”来直接抒发情感,使读者能更直接地感受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更富感染力。例如,文章开篇就使用“我”来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写出作者因寒风四起而引发的对母亲的牵挂。又如在倒数第二段,作者使用“我”来向母亲表白自己的心志,表达出自己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使用“他”能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主人公进行评价和反思,使读者能从客观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主人公。例如,在文章第三段,作者使用“他”来反思自己过去的冲突和矛盾,表达出自己对家庭和母亲的愧疚之情。又如在倒数第三段,作者使用“他”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展现出自己不屈的精神风貌。答案:(1)A(2)“飘零的黄叶”是信中实写秋天的自然景物,既象征了长虹当前的困境,又象征了长虹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3)作者交替使用“我”和“他”两个不同的人称,一方面能直接抒发情感,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另一方面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评价和反思,使读者能从客观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主人公,展现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南山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秦州杂诗(其十五)①杜甫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塞门②风落木,客舍雨连山。阮籍行多兴,庞公③隐不还。东柯遂疏懒,休镊鬓④毛斑。[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天,因安史之乱,杜甫辞去朝廷官职,从长安出发,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此诗即他到达秦州暂住东柯谷期间所作。②塞门:边关。③庞公:东汉末年隐士。④镊鬓:拔掉鬓角上的白发。古人为出仕而常有此举。(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中,诗人写自己还没来得及泛舟大海,就已经陷身于无尽的战火之间。B.“悠悠”本指从容自然,此处为反语,指诗人四处奔走躲避战乱的惊慌窘态。C.颔联明写风吹叶落、秋雨不止的自然景象,实则抒无奈漂泊的凄凉悲切之情。D.颈联用典,借用阮籍的任性不羁和庞公的隐居选择,为尾联表白心志张本。(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我们应如何看待诗人的这一行为?【答案】(1)D(2)尾联说这眼前的“东柯谷”,就可以达成疏懒的心愿,从此就用不着再去拔什么斑白鬓毛了,侧重表达诗人的归隐之志。这样的志向是杜甫一时所感,表面上是面对战乱不休的时局时无力补天只得独善其身的选择,但深处流露出诗人的不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感情及对作者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D.“任性不羁”错。此处,“多兴”可以理解为“多兴致”“多即兴”“多随兴”,但并非“任性不羁”。故选D。(2)通观全诗,这首诗首联写遗憾。年轻时确实有过“泛沧海”想法,但后来“未暇”实现,遇到无休无止的战乱。次联写景。秋风秋雨落叶纷纷。恰好是当下境遇的写照。杜甫当下就是在“塞门”“客舍”的凄风冷雨中。三联用典,阮籍常常随兴而游,庞公选择隐居岘山。末联表白心愿:东柯谷特适合俺这样的疏放懒散之人,我也要学阮籍随兴学庞公隐居,再也不说出仕为官的事了。尾联意为“东柯谷正适合我的疏懒之性,既然不想出仕也就不必修整鬓斑”。杜甫说,要说这眼前的“东柯谷”,就可以达成我疏懒的心愿,从此就用不着再去拔什么斑白鬓毛了。也就是说,如果老杜决心像阮籍和庞德公那样归隐,这东柯谷就非常适合。如果在这里养老,那容颜的老不老也就无所谓了,问题是,这样的志向是杜甫一时所感,表面上是面对战乱不休的时局时无力补天只得独善其身的选择,但诗人实际上不能做到这样的悠然自得,故而深处流露出诗人的不甘。答案:(1)D(2)尾联说这眼前的“东柯谷”,就可以达成疏懒的心愿,从此就用不着再去拔什么斑白鬓毛了,侧重表达诗人的归隐之志。这样的志向是杜甫一时所感,表面上是面对战乱不休的时局时无力补天只得独善其身的选择,但深处流露出诗人的不甘。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龙岗区校级期末)(1)遥对明月,李太白岂能无酒?《将进酒》中有“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名句,酒与月皆不可辜负。同样遥对明月,张若虚生发哲思,《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见月”的名句,以人赏月来叹问人类源起。(2)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凄凉与悲壮。(4)一个人在忧伤、悲痛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感叹:“妈呀!”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节选)中有形象的描述:“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5)在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引用《尚书》里的话,目的是说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观点,并认为这是很自然的道理。(6)杜甫《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答案】(1)莫使金樽空对月江畔何人初见月(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4)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平时要加以识记。【解答】故答案为:(1)莫使金樽空对月江畔何人初见月(重点字:樽)(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重点字:省)(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重点字:腓)(4)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重点字:怛)(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重点字:豫)(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重点字:烦)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罗湖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子张问入官于孔子。孔子曰:“女子必自择丝麻,良工必自择完材,贤君必自择左右。劳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誉,则必谨其左右。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六马之乘离,必于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爱之则存,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以身本者也。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民有小过,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政不和,则民不从其教矣;不从教,则民不习;不习,则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莫善乎先虚其内;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自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者矣;内外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此治民之至道矣,入官之大统矣。”子张既闻孔子斯言,遂退而记之。(节选自《孔子家语•入官》)材料二: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故南面A临官B贵C而不骄D富E而能供F有本G而能H图末(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左右,身边侍候的人、近侍,与《苏武传》中“单于视左右而惊”的“左右”词义相同。B.恶,指厌恶、憎恶,与《兼爱》中“恶施不孝”的“恶”字词义相同。C.见信,指被相信,与《屈原列传》中“信而见疑”的句式特点相同。D.恻隐,指哀痛,对别人的不幸表示深切怜悯,与现在所说的“恻隐之心”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中用比喻论证指出在上位的人就好像爬树一样,地位越高就越担心有灾患,为后文不要失政的论述提供了依据。B.文中用“水至清”“人至察”类比,提醒君子为政的时候不要苛责民众,否则民众容易患病,做出一些邪僻之事。C.文中“政不和”是从反面论证君子为政如不讲求政令和谐,就不会让民众服从教导、遵守法规,就不会有良好政局。D.“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以“四体”喻“四端”,论证了人之“四端”是与生俱来的,为后文论述张本。(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②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5)两则文本中,孔孟关于如何治国各自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答案】(1)BDF(2)B(3)B(4)①(君子)要想政治措施迅速推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自己做表率;要想使民众迅速服从,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用道德来管理他们。②有这四种萌芽却认为自己不行的人,这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5)①文本一主张君子为政要做好表率,选拔好人才;了解民众性情,虚心听取民众意见;用仁爱教育他们,用道德管理他们;②文本二主张古代圣王为政要懂得怜悯体恤百姓,实行不忍人之政。【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和词语的能力,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解答】(1)句意:因此面向南从政做官,地位高贵却不骄横,富有了却能恭敬,有了根本却能考虑末节。“故南面临官”,“南面”作“临官”的状语,不可断开;“贵而不骄”“富而能供”结构对称,各自成句;“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结构对称,各自成句。故选:BDF。(2)B.“恶之则亡”意思是:“民众厌恶你,你就要灭亡”。“恶施不孝”中“恶”读wū,相当于“何”“怎么”,句意是:“怎么会实行不孝的事情呢”。二者意思不同。故选:B。(3)B.“否则民众容易患病,从而做一些邪僻之事”错误。原文所说的“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意思是君子如果强迫他们做不能完成的事,民众就会痛恨他;痛恨他就会做一些邪僻之事”。故选:B。(4)①重点词语:善,好的方法;先,做表率,率先执行,以……为先;道,正确的道理。句意:(君子)要想政治措施迅速推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自己做表率;要想使民众迅速服从,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用道德来管理他们。②重点词语:四端,四种萌芽,四种发端;贼,伤害;自贼,宾语前置。句意:有这四种萌芽却认为自己不行的人,这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5)根据“贤君必自择左右”“则必谨其左右”可知贤明的君主一定亲自挑选身边的大臣,并且谨慎身边的人。“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以身本者也”意思是治理政事却能建立功业,长时间居于官位却不停地努力,近处的感情沟通了却畅达到远方,观察一件事物却联想到多种事物,处理件事却万事都能不乱的,因为做好了自己。由此可知为政者要做好自己。“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意思是君子治理民众,不可以不了解民众的性情,进而通晓民众的感情,由此可知了解民众性情,通晓感情。由“以仁辅化”可知君子为政要用仁爱教育百姓。根据”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莫善乎先虚其内”可知君子子要想使自己的话被别人相信,最好的办法是先要虚心听取意见,可概括为:君子为政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根据“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可知要想政治措施迅速推行,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做表率;要想使民众迅速服从,最好的办法是以道德来管理他们,可概括为:君子为政要做好表率,用道德管理他们。根据“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可知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一样容易,可概括为君子为政要有怜悯体恤百姓的心,实行不忍人之政。答案:(1)BDF(2)B(3)B(4)①(君子)要想政治措施迅速推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自己做表率;要想使民众迅速服从,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用道德来管理他们。②有这四种萌芽却认为自己不行的人,这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5)①文本一主张君子为政要做好表率,选拔好人才;了解民众性情,虚心听取民众意见;用仁爱教育他们,用道德管理他们;②文本二主张古代圣王为政要懂得怜悯体恤百姓,实行不忍人之政。参考译文:材料一:子张向孔子询问关于入朝为官的事。孔子说:“女子(织布)一定亲自挑选丝麻,优秀的工匠一定亲自挑选完美的材料,贤明的君主一定亲自挑选身边的大臣。在选拔人才上辛苦,在治理政事时就轻松,君子要想得到美誉,就一定谨慎身边的人。在上位的人,就好像爬树一样,致力于高处却更加害怕掉下来。拉车的六匹马分散乱跑,定是在四通八达的交叉路口;百姓背叛正道,必定是因为君王政治措施的错误。民众热爱你,你就能存在,民众厌恶你,你就要灭亡,治理民众的人必须明白这个道理的重要。因此面向南从政做官,地位高贵却不骄横,富有了却能恭敬,有了根本却能考虑末节,治理政事却能建立功业,长时间居于官位却不停地努力,近处的感情沟通了却畅达到远方,观察一件事物却联想到多种事物,处理件事却万事都能不乱的,因为做好了自己。君子治理民众,不可以不了解民众的性情,进而通晓民众的感情。君子治理民众,不要求民众做不愿做的事,不强求民众做不能完成的事。如果要求民众做他们不愿做的事,强迫他们做不能完成的事,民众就会痛恨;痛恨就会做一些邪僻之事。水太清就没有鱼了,人极其明察就没有追随者了。百姓犯了小罪,一定要找出他们的长处,赦免他们的过错;百姓犯了大罪,一定要找出犯罪的原因,用仁爱的思想教育他们,使他们改过从善。如果犯了死罪,惩治后使他们得到新生,那就好了。政令不和谐,民众就不会服从教导;不服从教导,民众就不习惯遵守法令法规;不习惯遵守法令法规,就不可能命令他们了。君子要想使自己的话被别人相信,最好的办法是先要虚心听取意见;要想政治措施迅速推行,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做表率;要想使民众迅速服从,最好的办法是以道德来管理他们。所以如果不依靠忠信,就不可能取得百姓的亲近和信任;朝廷和民众不能相互了解沟通,就不能取信于平民百姓。这就是治理百姓的大道理,入朝为官的大主张啊”。子张听了孔子这番话,于是退下后记录下来。材料二: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因为有怜爱别人的心,这就有怜爱别人的统治了;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一样容易……(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谦逊推让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是非之心,简直不是人。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推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萌芽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这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所有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假若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扩充,(让它消灭,)便连侍奉父母都不行。”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6.(2023秋•龙岗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次教师节前,路上遇到中文系漆教授,他问我:“贵系过节发啥了?”我说:“发了个通知。”彼此(),哈哈一笑,完成了一次切口。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新的切口,似乎十年前并没有这样的对答。①_____,主要是指“贵系”的用法。要知道,我和漆教授都是中文系的,按照传统的要求,“责系”只能用于对其他系的尊称。比如,我可以问我们的邻居——历史系的罗教授:“贵系过节发啥了?”这种用法对则对矣,②_____。但如果我问罗教授:“③_____?”哈哈,趣味就又回来了。在语言运用中有一个暗中遵循的合作原则。如果我们严格遵守合作原则,就是常规的沟通。如果在特定的交际情形下,故意对合作原则有所违反,则有可能产生()的修辞效果。举个例子,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下的著名句子:“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中学生都学过,这里面用到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反语”就是(),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因为违反了合作原则还能产生更强烈的表达效果,关键之处的要点就在“故意”上。鲁迅先生写下这样的句子时,假定了言说对象(读者)跟他对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一事实的共同认知以及共同的负面价值判断,但字面上的褒义词“武功”“伟绩”与之构成了矛盾冲突,在冲突对比之下,其卑劣的负面价值就更为凸显,而且多了一种讽刺的意味。(1)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请根据文段内容,分析下面这位同学在面试时说话与常规的不同及妙处。有位同学毕业前去另一家大学应聘。面试时,面试官让他提问,他就问:“咱们学校有宿舍给教师吗?”【答案】(1)心领神会意在言外正话反说(2)之所以违反了合作原则还能产生更强烈的表达效果,要点就在“故意”上。(3)①这里的新②但感觉少了点儿趣味③贵校过节发啥了(4)①按照通常的规则,这位同学此时应该使用“贵校”,但该同学用了“咱们”。②这是拉近距离,表达愿意成为学校一员的愿望,希望面试官能感受到这一言外之意。【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2)本题考查的是病句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4)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首先审读句子,把握语境,找出其不得体的地方,进行分析,整理答案。【解答】(1)第一空,语境是彼此能领悟其意味,应选用“心领神会”。“心领神会”是不用对方明说,心里领悟其中的意思。第二空,语境形容语言运用中的修辞效果,可用“意在言外”。意在言外:言辞的真正用意是暗含着的,没有明白说出。第三空,语境是阐释“反语”,是从修辞角度来说的,应选用“正话反说”。正话反说:与本意相同的话。一反常态:意思是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2)关联词使用错误,前句表结果,后句表原因,将“因为”改为“之所以”。重复赘余,“关键之处”和“要点”重复,删掉一处。修改为:之所以违反了合作原则还能产生更强烈的表达效果,要点就在“故意”上。(3)①此处承接“这是一个新的切口”,后文阐释“新的”的内容,应填“这里的新”。②此处和“对则对矣”为转折关系,对应后文“趣味就又回来了”,应填“但感觉少了点儿趣味”。③此处和“我和漆教授都是中文系的”的问法“贵系过节发啥了?”产生趣味的原因一致,应问同校不同系的历史系罗教授“贵校过节发啥了”。(4)这位同学去大学应聘说明他还不属于这所学校,按照通常的规则,这位同学此时应该使用“贵校”,但该同学用了“咱们”。“咱们”的意思是属于同所学校了,这是拉近距离,表示该同学对学校很满意,表达愿意成为学校一员的愿望,希望面试官能感受到这一言外之意。答案:(1)心领神会意在言外正话反说(2)之所以违反了合作原则还能产生更强烈的表达效果,要点就在“故意”上。(3)①这里的新②但感觉少了点儿趣味③贵校过节发啥了(4)①按照通常的规则,这位同学此时应该使用“贵校”,但该同学用了“咱们”。②这是拉近距离,表达愿意成为学校一员的愿望,希望面试官能感受到这一言外之意。7.(2023秋•光明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中国共产党现在是一个拥有6500万党员的大党,是一个掌管着960万平方公里国土、12亿多人口国度的执政党。可是谁能想到,当初她却是诞生在一只小船上。在建党80周年之际,我特地赶到嘉兴南湖瞻仰这只小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要低头弯腰才能进入舱内,刚能容下十几个人促膝侧坐。它被一条细绳系在湖边,随着轻风细浪,慢慢地摇荡。我真不敢想,我们轰轰烈烈、排山倒海的80年就是从这条船舱里倾泻出来的吗?因为她是党史的起点,这条船现在被称为红船。红船自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80年。其间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有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80年来,党的领袖们时时心忧天下,处处留意行船的规律。今天,南湖边上现在还停着这只小小的木船,烟消雨停,山明水静。游人走过,悄悄地向她行着注目礼。这已经是一种政治的象征和哲学意义的昭示。6500万党员的大党就是从这里上岸的啊!从舟中寸土,帆泊水上,到神州万里,红遍江山。党在船上,船行水上,不惧风浪,不忘忧患,顺乎潮流,再登彼岸。(1)与文中波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年级化学实验计划九年级开学计划作文范文
- 六年级音乐学科计划朱潇琪2024
- 2021年人力资源年度工作计划
- 高三数学复习计划安排
- 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系学生会工作计划范文
- 银行支行个金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 企业交通的安全工作计划公司交通安全工作计划
- 实习班主任试作计划-教师工作计划
- 八年级学生暑假学习计划
- 五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集锦
- 医保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范文
- 2024-2030全球及中国MRAM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患者跌倒、坠床试题及答案
- 旅游概论-第一章(一)
-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方案
- 金融数据分析 课件 欧阳资生 第6-12章 有效市场假说与事件分析法 -文本数据分析
- 《冰雪奇缘》音乐赏析
- 中学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实施方案
- 殡葬职工心理压力及疏导措施研究分析 应用心理学专业
- 金字塔原理(解决问题的逻辑)
- 数据驱动的环境政策分析方法及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