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山东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典型卷1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青岛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从湖南长沙驱车一个多小时抵达“中国烟花之乡”——长沙浏阳市的沙市镇,穿过乡道上写着“鹤立鸡群冠赤县,源开流远润秧田”对联的三层门楼,便进入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沙市镇秧田村。勤耕重读是秧田村家家户户盛传的家风。恢复高考至今,该村已走出28位博士、176位硕士研究生和上千名本科生,是湖南远近闻名的“博士村”。如今,数百年流传下来的“耕读文化”助推了当地乡村的振兴。秧田村通过以文促产,推动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研学旅行融合发展,打造出“博士村特色研学”品牌,不仅盘活了农村资源,也带动了农民增收。秧田村将耕读文化创新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修复了有数百年历史的老龙井、罗氏老槽门等充满农耕文化气息的老建筑。为弘扬“耕读文化”,激励学生读书,秧田村在村里打造了一面两层楼高的“博士墙”,展示村里28位博士的照片和成就。墙上写着一行苍劲有力的大字:“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青砖土瓦、飞檐翘角,一座透着厚重年代感的老房屋紧邻秧田村小学,这是秧田村的农家书屋,延续崇文重教、勤耕重读的习俗,它功不可没。“农家书屋,人气最旺。村里的文艺爱好者、退休教师在这里看书;农民施肥、养殖遇到问题,也会来书屋查找相关资料。”村民邓加长告诉记者。张秋香老人也经常来书屋学认字,看书读报。“母亲认识4000多个字,经常给子孙讲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家国情怀。”张秋香的儿子罗碧儒说,“因重知识的家风一代传一代,家中共走出了12名大学生、2名博士。”在秧田村,每家父母都跟子女约定,父母不打牌,孩子不玩手机。邻里之间也不比谁家富裕,就比谁家孩子会读书,父母和孩子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秧田村勤耕苦读、诗礼传家等家风祖训,也成为秧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有元素。该村各家族族谱里相关的风范和规诫,有诸多共同点。比如,“忠君爱国”“身正为范”“耕读不辍”“和睦乡闾”等,都蕴含着“善”与“美”,各家族以此来劝谕族人乡亲。秧田村把家风祖训融入新农村建设,对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沟通、发展和谐关系、净化社会风气、巩固爱国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摘编自中新网长沙2023年8月3日电)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耕读文明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自立自强、修身立德等思想理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耕读文明所依赖的经济社会基础已经大为不同,但这些思想理念仍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深厚的农耕文明,也涵养了悠久的耕读传家理念。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坚持读书学习,以耕养读、以读馈耕、耕读一体,是中国农民世代沿袭、经久传承的基本生活方式。耕读文明能够代代相传,一方面靠的是劳动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靠的是价值观念的弘扬、道德教化的滋养。可以说,耕读传家也体现着一种教育理念。耕读教育中重视劳动、提倡读书学习的理念,可以为今天立德树人提供借鉴。中小学要大力传承耕读教育理念。近年来,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被不同程度忽视。中小学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引导学生体验农耕生活,了解农耕技术、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知识,以此促进青少年增强身体素质,锤炼勤劳奋进、脚踏实地的作风品质,培养胸怀乡土、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学校要注重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读书习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家庭也要重视读书学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加强阅读引领,涵育爱阅读、重知识的良好家风。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在完善新时代耕读教育体系中也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涉农高校要“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涉农高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在耕读教育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当前,涉农高校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针对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技术,深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丰富耕读教育内涵,拓展其外延,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积极推进新时代耕读教育新探索新实践,引导青年学子知农爱农、学农为农,厚植“大国三农”情怀,践行“勤耕重读”理念,走出教室、走进广袤田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摘编自李长生《把耕与读传下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沙市镇秧田村通过修复老龙井、罗氏老槽门等老建筑以及打造“博士墙”的方式,传承与创新本村的耕读文化。B.秧田村农家书屋为村民提供了读书、看报、查阅资料等便利条件,对延续崇文重教、勤耕重读习俗起到了重要作用。C.以村庄为载体的乡村文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D.材料二末段“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一句,意即新时代青年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学到知识,有所成就。(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秧田村成为湖南省远近闻名的“博士村”,与传承崇文重教、勤耕重读的优良传统有密切关系。B.秧田村通过家族风范和家族规诫来劝谕族人乡亲向“善”向“美”,这对秧田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推动作用。C.新时代,我们传承农耕文化,完善耕读教育体系,不仅应重视学生的读书学习,更应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D.材料一介绍了秧田村在传承耕读文化方面的实践经验,材料二则围绕耕读文明这一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耕读文化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C.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苏轼《三槐堂铭》)D.日入开我卷,日出把我锄。(钱澄之《田园杂诗》)(4)某旅行社欲推出沙市镇“博士村特色研学”亲子活动,请结合材料一列出研学活动的内容。(5)在新时代,社会不同层面应怎样传承耕读文化?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2.(2023秋•济南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火锅子铁凝他和她站在窗前看雪,手拉着手。雪已经下了一个早晨,院子里那棵小石榴树好像穿起了白毛衣,看上去挺暖和的。他八十七岁,她八十六岁。他是她的老夫,她是他的老妻。这么好的雪天,我们应该吃火锅。她离开窗户提议。那就吃。他拉着她的手响应。他们就并排坐在窗前的一只双人沙发上等田嫂。田嫂是家里的小时工,一星期来两次,打扫卫生,采购食品。今天恰好是田嫂上门的日子。雪还在下,他们却不担心田嫂让雪拦住不来。他们认识田嫂二十多年了,一个实在而又利索的寡妇。田嫂来了,果然是风雪无阻。他们两人抢着对田嫂说今天要涮锅子。田嫂说,老爷子老太太好兴致。他催着田嫂去买羊肉,她嘱咐田嫂把配料写在纸上省得落下哪样。田嫂就忙着出去采购。出门前不忘从厨房端出那只沉甸甸的紫铜火锅,安置在客厅兼餐厅的正方形饭桌上,旁边放好一管牙膏和一小块软抹布。这是老太太的习惯,截长补短的,她得擦擦这只火锅。隔些时候没擦,就觉得对不起它。上一回吃了涮锅子她还没擦过它呢,有小半年了。他见她真要擦锅,劝阻说今天可以不擦,就两个人,非在乎不可啊?她说,唔,非在乎不可,两个人吃也得有个亮亮堂堂的锅。说着从沙发上起身坐到饭桌旁边,摸过桌上的抹布,往抹布上挤点牙膏,用力擦起锅来。他就也凑过来坐在她对面看她擦锅。锅可真是显得挺乌涂,也许是他的眼睛乌涂。他的眼睛看着火锅,只见它不仅没有光泽,连轮廓也是模糊一团。他和她都患了白内障。医生说他们都属于皮质性白内障,成熟期一到就可以手术。他和她约好了,到时候一块儿住院。她擦着锅盖对他说,你看,擦过的这块儿就和没擦过不一样。他感受着她的情绪附和着说,就是不一样啊,这才叫火锅!他俩都喜欢吃火锅,因为火锅,两个人才认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们正年轻,周末和各自的同事到东来顺涮一锅。那时有一种“共和火锅”,所谓“共和”,就定几个不相识的顾客共用一只火锅,汤底也是共用的。锅内栏出若干小格,吃时每人各占一格,各自涮各自点的羊肉和配料。锅和汤底的钱按人头分摊,经济且节能。那时候的人和空气相对都更单纯,陌生人同桌同锅也互不嫌弃,共和着一只大锅,颇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之气象。那天他挨着她坐;吃完自己点的那份肉,就伸着筷子去夹她的盘中肉,她的盘子挨着他的盘子。他不像是故意,她也就不好意思提醒。可是他一连夹了好几筷子,她的一位男同事就看不公了,用筷于敲看火锅对他说,哎哎,同志,这火锅是共和的,这肉可是人家自己的!同桌的人笑起来,他方才醒悟。她反倒因此对他有了好感,就像他对她同样有好感。后来他告诉她,那天他在她旁边一坐,心就慌了。田嫂回来了,羊肉,调料样样齐备。她一头钻进厨房,该洗的洗,该切的切,眨眼间就大盘小碟地摆出一片。她把那些盘盏依次从厨房端出来,端上老爷子老太太守着的餐桌,绕着桌子中央的大火锅码了一圈,众星捧月一般。接着,田嫂还得先把火锅子端走——老太太擦得满锅牙膏印,得冲洗干净。田嫂在厨房的水龙头下冲洗着火锅,发现这锅并没有像从前那样被老太太擦得锃亮,锅身明一块暗一块的,锅脚干脆就没有擦到,边边沿沿,滋着灰绿色的铜锈。想到老人的眼疾,田嫂心话,真难为您了。那边老太太又问锅擦得亮不亮,如同孩子正等待大人的褒奖。田嫂打算撒个小谎,高声应答说,亮得把我都照见啦!把我脸上的黄褐斑都照见啦!他和她听见田嫂的话,呵呵笑起来。续满清水,加了葱、姜、大料和几粒海米的火锅重又让田嫂端上饭桌,只等清水咕嘟咕嘟滚沸,涮锅子就正式开始了。他们共同向锅中投入着眼花缭乱的肉和菜。她捞起几片羊肉放进他的碗,他就捞起一块冻豆腐隔着火锅递给她。她又给他捞起一条海带,他也就比赛似的从锅里找海带。一会儿,他感觉潜入锅中的筷子被一块有分量的东西绊住了,就势将它夹起。是条海带啊,足有小丝瓜那么长,他高高举着筷子说:你吃。她推让说:你吃。他把筷子伸向她的碗说:你吃。她伸手挡住他的筷子说:你吃,你爱吃。他得意地把紧紧夹在筷子上的海带放进她的碗说,今天我就是要捞给你吃。她感觉被热气笼罩的他,微红的眼角漾出喜气。她笑着低头咬了一小口碗里的海带,没能咬动。接着又咬一口,还是没能咬动。她夹起这条海带凑在眼前细细端详,这才看清了,她咬的是块抹布,他们把她擦火锅的那块抹布涮进锅里去了。他问她:还好吃吧?她从盘子里拣一片大白菜盖住“海带”说,好吃!好吃!她庆幸是自己而不是他得到了这块“海带”,她还想告诉他,这是她今生吃过的最鲜美的海味。只是一股热流突然从心底涌上喉头,她的喉咙发紧,什么也说不出来,就什么也没再说。他又往锅里下了一小把荞麦面条,她没去阻拦。喝面汤时,他们谁都没有喝出汤里的牙膏味儿。她双手扶住碗只想告诉他,天晴了该到医院去一趟,她想知道眼科病房是不是可住?她最想要的,是和他住进同一间病房。雪还在下,窗外白茫茫一片。那棵小石榴树肯定不再像穿着毛衣,她恐怕是穿起了棉袄。2013年4月29日(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截取了一对八十多岁的老夫妻在大雪天一起吃火锅的场景,令我们体会到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普通的爱情,恰恰是温暖珍贵的感情。B.小说名为“火锅子”,令读者自然联想到火锅的热与烫,成功调动了读者的联觉反应,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读来倍感亲切。C.文中的田嫂,是老爷子和老太太的小时工,她不仅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更提供了一个第三者的视角,见证着这对老夫妻相濡以沫的生活。D.文中夫妻俩年事已高且患白内障,才出现将抹布当作海带的乌龙,搞笑中透露着心酸,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暮年的感伤以及对老夫妻的同情。(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补叙的形式,补充了老夫妻因火锅相识的过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坚持吃火锅,实质上是对他们长久感情的一种坚持和深化。B.“以情抓人”是本文的最大特点,铁凝用她饱蘸人间烟火的暖笔,从生活的细节中捕捉难得的人间温情,体现了女性作家的细腻与敏感。C.小说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等多种手法塑造了老夫妻相亲相爱的形象,展现出两位老人在点滴生活中的甜蜜温情。D.小说两次写到大雪中的“小石榴树”,作者以拟人的手法,通过穿着白毛衣、白棉袄的石榴树展现出一幅银装素裹而又温暖的画面。(3)铁凝作品中的事物往往蕴藏着深厚的内涵,比如《哦,香雪》中的“铅笔盒”,本文的“火锅子”也是一样。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苏东坡有言:“人间有味是清欢。”这篇小说正如文中的清汤火锅,淡而有味,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本文“淡而有味”的理解。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2秋•昌邑市校级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江上逢故人韦庄前年送我曲江西,红杏园中醉似泥。今日逢君越溪上,杜鹃花发鹧鸪啼。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江畔玉楼多美酒,仲宣①怀土莫凄凄。[注]①仲宣,是东汉王粲的字,他曾作《登楼赋》表达身在异乡思念故土之情。(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回忆起前年朋友送别自己的场景色,诗人在红杏园中喝的酩酊大醉,此处用了比喻的手法。B.颔联借录抒情,写诗人与友人相聚之时,正是杜鹃花开之时,借杜鹃花开时的艳丽美景抒发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C.“别后沧波路几迷”一句是写分别后,这江上烟波迷茫,方向难辨,几乎让我迷路。D.颈联情感复杂,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和作者的思乡之情,还写出了诗人对前途难测、命运难料的感叹。(2)如何理解诗歌尾联?尾联两句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青岛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道出诗人自身之苦与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两句是“,”。(2)韩愈在《师说》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士大夫阶层在从师学习方面普遍存在着“,”的心理。(3)李煜《虞美人》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词人无尽的愁绪。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青岛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高祖召彭越①,责以谋反,夷三族。枭越首于洛阳,下诏:“有收视者,辄捕之。”栾布祠而哭之,吏捕以闻。上召布,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项王所以遂不能西者,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则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今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具,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太史公曰: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称孤,喋血乘胜日有闻矣。怀畔逆之意,及败,不死而虏囚,身被刑戮,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况王者乎!彼无异故,智略绝人,独患无身耳。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节选自《史记》,有删改)材料二:韩信、英布、彭越皆以谋反诛夷。信乘高祖自将征陈豨之时,欲发兵袭吕后、太子。布见汉使验问,即发兵东取荆,西击楚,对高祖言欲为帝,其为反逆已明。唯越但以称病不亲诣邯郸之故,上即赦以为庶人,而吕后令人告越复谋反,遂及祸。三人之事,越独为冤。且扈辄②劝越反,越不听,有司以越不诛辄为反形已具,然则贯高欲杀高祖,张敖不从,其事等耳,乃以为不知状,而敖得释,何也?乐说告信,贲赫告布,皆得封列侯。而梁太仆告越不论赏,岂非汉朝亦知其故耶?栾布为越大夫,使于齐而越死,还奏事越头下,上召骂布,欲烹之。布谓越反形未见,而帝以苛细诛之,上乃释布,拜为都尉。然则高祖于用刑,为有负于越矣,伤哉!(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注]①彭越:西汉王朝开国功臣,被封为梁王,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②扈辄:与后文的“梁太仆”都是梁王彭越的部属。贯高、张敖、乐说、贲赫等人都是汉臣。(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写在答题卡上。当是之A时B彭王C一顾D与楚E则汉破F与汉G则楚破(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使……知道,与荀子《劝学》“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中的“闻”词义不同。B.所以,表示原因,与韩愈《师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词义相同。C.微,如果没有,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微”词义相同。D.乘,乘着、趁着,与姚鼐《登泰山记》“自京师乘风雪”中的“乘”词义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栾布认为高祖危难时,彭王尚助汉抗楚,如今安定,他想把爵位世代相传,不会谋反。B.太史公认为彭越这类人谋略过人,只要能够保全性命,他们就有机会重新掌握权力。C.洪迈认为,高祖开始不相信彭越会谋反,吕后让手下再次告发,高祖才确定彭越谋反。D.材料二见解独到,议论精当,将洪迈《容斋随笔》精辟隽永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布谓越反形未见,而帝以苛细诛之,上乃释布,拜为都尉。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5)洪迈认为彭越蒙冤,依据有哪些?请分条概括。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6.(2023秋•滨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人类的心智活动中有一种令人神往的奇妙时刻,它是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瞬间,也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刹那。一种全新的思想如闪电般照亮寰宇,人类的历史翻开了新篇章。其实,A____,而且普通人也会有类似体验,例如猜谜语、脑筋急转弯、思考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时我们会有一种突发奇想、豁然开朗的感觉。顿悟的产生需要大脑不同脑区协同参与,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并非常人无法企及的高难度任务。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这就是锻炼创造性思维的契机。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积累经验深入思考,即使用逻辑推理也会发挥直觉和创造,我们只要开启大脑不断探求,B____。①如果学生缺乏“悟性”,②很可能是被刻板的教学模式训练得只会死记硬背,③而失去了天性中对创造性思维的尝试能力。④为了树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⑤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⑥采用一些学习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头脑风暴,⑦学生意见进行客观分析而减少主观判断。(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7.(2023秋•滨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工作节奏。记忆都是多余的。“不知老之将至”就是描写“忘时”的生活。秦亡汉兴,没有关系。乡土社会中不怕忘,而且忘得舒服。只有在轶出于生活常轨的事,当我怕忘记时,方在指头上打一个结。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在这样社会中,历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传奇”。一说到来历就得从“开天辟地”说起;不从这开始,下文不是只有“寻常”的当前了么?都市社会中有新闻;在乡土社会,“新闻”是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加点的“我们”,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百合花》)B.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C.我们破坏了洋八股和党八股之后,新的文风就可以获得充实。(《反对党八股》)D.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读书:目的和前提》)(2)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A.盛名之下,其实难副B.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D.人怕出名,猪怕壮(3)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六.作文(共1小题)8.(2022秋•城阳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总是在顺境与逆境的交织中曲折前行。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有的人能从困境中突围,实现自我超越。如被贬黄州的苏轼,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挑战极限的钟扬,向死而生的史铁生……而有的人不能摆正心态,或受挫后一蹶不振,或顺境中一味自满、故步自封、错失良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对此你有何理解与思考?请以“顺境与逆境”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山东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典型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青岛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从湖南长沙驱车一个多小时抵达“中国烟花之乡”——长沙浏阳市的沙市镇,穿过乡道上写着“鹤立鸡群冠赤县,源开流远润秧田”对联的三层门楼,便进入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沙市镇秧田村。勤耕重读是秧田村家家户户盛传的家风。恢复高考至今,该村已走出28位博士、176位硕士研究生和上千名本科生,是湖南远近闻名的“博士村”。如今,数百年流传下来的“耕读文化”助推了当地乡村的振兴。秧田村通过以文促产,推动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研学旅行融合发展,打造出“博士村特色研学”品牌,不仅盘活了农村资源,也带动了农民增收。秧田村将耕读文化创新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修复了有数百年历史的老龙井、罗氏老槽门等充满农耕文化气息的老建筑。为弘扬“耕读文化”,激励学生读书,秧田村在村里打造了一面两层楼高的“博士墙”,展示村里28位博士的照片和成就。墙上写着一行苍劲有力的大字:“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青砖土瓦、飞檐翘角,一座透着厚重年代感的老房屋紧邻秧田村小学,这是秧田村的农家书屋,延续崇文重教、勤耕重读的习俗,它功不可没。“农家书屋,人气最旺。村里的文艺爱好者、退休教师在这里看书;农民施肥、养殖遇到问题,也会来书屋查找相关资料。”村民邓加长告诉记者。张秋香老人也经常来书屋学认字,看书读报。“母亲认识4000多个字,经常给子孙讲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家国情怀。”张秋香的儿子罗碧儒说,“因重知识的家风一代传一代,家中共走出了12名大学生、2名博士。”在秧田村,每家父母都跟子女约定,父母不打牌,孩子不玩手机。邻里之间也不比谁家富裕,就比谁家孩子会读书,父母和孩子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秧田村勤耕苦读、诗礼传家等家风祖训,也成为秧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有元素。该村各家族族谱里相关的风范和规诫,有诸多共同点。比如,“忠君爱国”“身正为范”“耕读不辍”“和睦乡闾”等,都蕴含着“善”与“美”,各家族以此来劝谕族人乡亲。秧田村把家风祖训融入新农村建设,对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沟通、发展和谐关系、净化社会风气、巩固爱国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摘编自中新网长沙2023年8月3日电)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耕读文明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自立自强、修身立德等思想理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耕读文明所依赖的经济社会基础已经大为不同,但这些思想理念仍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深厚的农耕文明,也涵养了悠久的耕读传家理念。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坚持读书学习,以耕养读、以读馈耕、耕读一体,是中国农民世代沿袭、经久传承的基本生活方式。耕读文明能够代代相传,一方面靠的是劳动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靠的是价值观念的弘扬、道德教化的滋养。可以说,耕读传家也体现着一种教育理念。耕读教育中重视劳动、提倡读书学习的理念,可以为今天立德树人提供借鉴。中小学要大力传承耕读教育理念。近年来,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被不同程度忽视。中小学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引导学生体验农耕生活,了解农耕技术、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知识,以此促进青少年增强身体素质,锤炼勤劳奋进、脚踏实地的作风品质,培养胸怀乡土、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学校要注重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读书习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家庭也要重视读书学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加强阅读引领,涵育爱阅读、重知识的良好家风。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在完善新时代耕读教育体系中也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涉农高校要“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涉农高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在耕读教育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当前,涉农高校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针对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技术,深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丰富耕读教育内涵,拓展其外延,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积极推进新时代耕读教育新探索新实践,引导青年学子知农爱农、学农为农,厚植“大国三农”情怀,践行“勤耕重读”理念,走出教室、走进广袤田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摘编自李长生《把耕与读传下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沙市镇秧田村通过修复老龙井、罗氏老槽门等老建筑以及打造“博士墙”的方式,传承与创新本村的耕读文化。B.秧田村农家书屋为村民提供了读书、看报、查阅资料等便利条件,对延续崇文重教、勤耕重读习俗起到了重要作用。C.以村庄为载体的乡村文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D.材料二末段“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一句,意即新时代青年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学到知识,有所成就。(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秧田村成为湖南省远近闻名的“博士村”,与传承崇文重教、勤耕重读的优良传统有密切关系。B.秧田村通过家族风范和家族规诫来劝谕族人乡亲向“善”向“美”,这对秧田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推动作用。C.新时代,我们传承农耕文化,完善耕读教育体系,不仅应重视学生的读书学习,更应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D.材料一介绍了秧田村在传承耕读文化方面的实践经验,材料二则围绕耕读文明这一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耕读文化的一项是D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C.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苏轼《三槐堂铭》)D.日入开我卷,日出把我锄。(钱澄之《田园杂诗》)(4)某旅行社欲推出沙市镇“博士村特色研学”亲子活动,请结合材料一列出研学活动的内容。(5)在新时代,社会不同层面应怎样传承耕读文化?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答案】(1)D(2)C(3)D(4)①可先介绍秧田村人的读书成就,了解耕读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博士村特色研学”品牌的情况。②可带领学生参观秧田村充满农耕文化气息的老建筑以及“博士墙”,感受“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的耕读理念。③可到秧田村的农家书屋去参观学习,感受读书的氛围。④可了解秧田村的家风祖训,各家族谱中的风范和规诫,感受耕读文化对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沟通、发展和谐关系、净化社会风气、巩固爱国精神具有重要作用。(5)①中小学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通过劳动教育和读书学习等传承耕读教育理念;②家庭要重视家风建设,通过家庭影响孩子爱阅读、重知识,传承耕读文化;③高等农林教育要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创新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为农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④国家和社会要引导青年学子践行“耕读”理念,在实践中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述类文本论据与论点关系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相关材料信息,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做好选项和文章观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4)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进行筛选、归纳、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5)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解答】(1)D.“只有……才能……”说法绝对,材料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只是鼓励青年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学知识,选项把“社会实践”变成学习知识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改变了句意。故选:D。(2)C.“更应重视”错,材料二原文谈到近年来青少年中有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然后提出“中小学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引导学生体验农耕生活,了解农耕技术、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知识,以此促进青少年增强身体素质……”,没有将劳动教育和读书学习进行比较,也就谈不到“更应重视”的问题。故选:C。(3)A.是表达思念之情的,与耕读文化无关;B.只体现了“耕”,没有涉及“读”;C.只体现了“读”,没有体现“耕”;D.前句体现“读”,后句体现“耕”,最能体现耕读文化。故选:D。(4)根据材料一原文“恢复高考至今,该村已走出28位博士、176位硕士研究生和上千名本科生,是湖南远近闻名的‘博士村’”“如今,数百年流传下来的‘耕读文化’助推了当地乡村的振兴。秧田村通过以文促产,推动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研学旅行融合发展,打造出‘博士村特色研学’品牌,不仅盘活了农村资源,也带动了农民增收”可知,可先介绍秧田村人的读书成就,了解耕读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博士村特色研学”品牌的情况。根据材料一原文“秧田村将耕读文化创新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修复了有数百年历史的老龙井、罗氏老槽门等充满农耕文化气息的老建筑。为弘扬‘耕读文化’,激励学生读书,秧田村在村里打造了一面两层楼高的‘博士墙’,展示村里28位博士的照片和成就”可知,可带领学生参观秧田村充满农耕文化气息的老建筑以及“博士墙”,感受“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的耕读理念。根据材料一原文“青砖土瓦、飞檐翘角,一座透着厚重年代感的老房屋紧邻秧田村小学,这是秧田村的农家书屋,延续崇文重教、勤耕重读的习俗,它功不可没”可知,可到秧田村的农家书屋去参观学习,感受读书的氛围。根据材料一原文“秧田村勤耕苦读、诗礼传家等家风祖训,也成为秧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有元素。该村各家族族谱里相关的风范和规诫,有诸多共同点”可知,可了解秧田村的家风祖训,各家族谱中的风范和规诫,感受耕读文化对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沟通、发展和谐关系、净化社会风气、巩固爱国精神具有重要作用。(5)根据材料二“中小学要大力传承耕读教育理念”“中小学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引导学生体验农耕生活,了解农耕技术、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知识,以此促进青少年增强身体素质,锤炼勤劳奋进、脚踏实地的作风品质,培养胸怀乡土、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学校要注重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读书习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可知,中小学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通过劳动教育和读书学习等传承耕读教育理念;根据材料一“秧田村勤耕苦读、诗礼传家等家风祖训,也成为秧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有元素……比如,‘忠君爱国’‘身正为范’‘耕读不辍’‘和睦乡闾’等……各家族以此来劝谕族人乡亲”、材料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加强阅读引领,涵育爱阅读、重知识的良好家风”可知,家庭要重视家风建设,通过家庭影响孩子爱阅读、重知识,传承耕读文化;根据材料二“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在完善新时代耕读教育体系中也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涉农高校要‘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当前,涉农高校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针对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技术,深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丰富耕读教育内涵,拓展其外延,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可知,高等农林教育要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创新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为农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根据材料二“我们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积极推进新时代耕读教育新探索新实践,引导青年学子知农爱农、学农为农,厚植‘大国三农’情怀,践行‘勤耕重读’理念,走出教室、走进广袤田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可知,国家和社会要引导青年学子践行“耕读”理念,在实践中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答案:(1)D(2)C(3)D(4)①可先介绍秧田村人的读书成就,了解耕读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博士村特色研学”品牌的情况。②可带领学生参观秧田村充满农耕文化气息的老建筑以及“博士墙”,感受“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的耕读理念。③可到秧田村的农家书屋去参观学习,感受读书的氛围。④可了解秧田村的家风祖训,各家族谱中的风范和规诫,感受耕读文化对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沟通、发展和谐关系、净化社会风气、巩固爱国精神具有重要作用。(5)①中小学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通过劳动教育和读书学习等传承耕读教育理念;②家庭要重视家风建设,通过家庭影响孩子爱阅读、重知识,传承耕读文化;③高等农林教育要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创新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为农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④国家和社会要引导青年学子践行“耕读”理念,在实践中助力农业强国建设。2.(2023秋•济南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火锅子铁凝他和她站在窗前看雪,手拉着手。雪已经下了一个早晨,院子里那棵小石榴树好像穿起了白毛衣,看上去挺暖和的。他八十七岁,她八十六岁。他是她的老夫,她是他的老妻。这么好的雪天,我们应该吃火锅。她离开窗户提议。那就吃。他拉着她的手响应。他们就并排坐在窗前的一只双人沙发上等田嫂。田嫂是家里的小时工,一星期来两次,打扫卫生,采购食品。今天恰好是田嫂上门的日子。雪还在下,他们却不担心田嫂让雪拦住不来。他们认识田嫂二十多年了,一个实在而又利索的寡妇。田嫂来了,果然是风雪无阻。他们两人抢着对田嫂说今天要涮锅子。田嫂说,老爷子老太太好兴致。他催着田嫂去买羊肉,她嘱咐田嫂把配料写在纸上省得落下哪样。田嫂就忙着出去采购。出门前不忘从厨房端出那只沉甸甸的紫铜火锅,安置在客厅兼餐厅的正方形饭桌上,旁边放好一管牙膏和一小块软抹布。这是老太太的习惯,截长补短的,她得擦擦这只火锅。隔些时候没擦,就觉得对不起它。上一回吃了涮锅子她还没擦过它呢,有小半年了。他见她真要擦锅,劝阻说今天可以不擦,就两个人,非在乎不可啊?她说,唔,非在乎不可,两个人吃也得有个亮亮堂堂的锅。说着从沙发上起身坐到饭桌旁边,摸过桌上的抹布,往抹布上挤点牙膏,用力擦起锅来。他就也凑过来坐在她对面看她擦锅。锅可真是显得挺乌涂,也许是他的眼睛乌涂。他的眼睛看着火锅,只见它不仅没有光泽,连轮廓也是模糊一团。他和她都患了白内障。医生说他们都属于皮质性白内障,成熟期一到就可以手术。他和她约好了,到时候一块儿住院。她擦着锅盖对他说,你看,擦过的这块儿就和没擦过不一样。他感受着她的情绪附和着说,就是不一样啊,这才叫火锅!他俩都喜欢吃火锅,因为火锅,两个人才认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们正年轻,周末和各自的同事到东来顺涮一锅。那时有一种“共和火锅”,所谓“共和”,就定几个不相识的顾客共用一只火锅,汤底也是共用的。锅内栏出若干小格,吃时每人各占一格,各自涮各自点的羊肉和配料。锅和汤底的钱按人头分摊,经济且节能。那时候的人和空气相对都更单纯,陌生人同桌同锅也互不嫌弃,共和着一只大锅,颇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之气象。那天他挨着她坐;吃完自己点的那份肉,就伸着筷子去夹她的盘中肉,她的盘子挨着他的盘子。他不像是故意,她也就不好意思提醒。可是他一连夹了好几筷子,她的一位男同事就看不公了,用筷于敲看火锅对他说,哎哎,同志,这火锅是共和的,这肉可是人家自己的!同桌的人笑起来,他方才醒悟。她反倒因此对他有了好感,就像他对她同样有好感。后来他告诉她,那天他在她旁边一坐,心就慌了。田嫂回来了,羊肉,调料样样齐备。她一头钻进厨房,该洗的洗,该切的切,眨眼间就大盘小碟地摆出一片。她把那些盘盏依次从厨房端出来,端上老爷子老太太守着的餐桌,绕着桌子中央的大火锅码了一圈,众星捧月一般。接着,田嫂还得先把火锅子端走——老太太擦得满锅牙膏印,得冲洗干净。田嫂在厨房的水龙头下冲洗着火锅,发现这锅并没有像从前那样被老太太擦得锃亮,锅身明一块暗一块的,锅脚干脆就没有擦到,边边沿沿,滋着灰绿色的铜锈。想到老人的眼疾,田嫂心话,真难为您了。那边老太太又问锅擦得亮不亮,如同孩子正等待大人的褒奖。田嫂打算撒个小谎,高声应答说,亮得把我都照见啦!把我脸上的黄褐斑都照见啦!他和她听见田嫂的话,呵呵笑起来。续满清水,加了葱、姜、大料和几粒海米的火锅重又让田嫂端上饭桌,只等清水咕嘟咕嘟滚沸,涮锅子就正式开始了。他们共同向锅中投入着眼花缭乱的肉和菜。她捞起几片羊肉放进他的碗,他就捞起一块冻豆腐隔着火锅递给她。她又给他捞起一条海带,他也就比赛似的从锅里找海带。一会儿,他感觉潜入锅中的筷子被一块有分量的东西绊住了,就势将它夹起。是条海带啊,足有小丝瓜那么长,他高高举着筷子说:你吃。她推让说:你吃。他把筷子伸向她的碗说:你吃。她伸手挡住他的筷子说:你吃,你爱吃。他得意地把紧紧夹在筷子上的海带放进她的碗说,今天我就是要捞给你吃。她感觉被热气笼罩的他,微红的眼角漾出喜气。她笑着低头咬了一小口碗里的海带,没能咬动。接着又咬一口,还是没能咬动。她夹起这条海带凑在眼前细细端详,这才看清了,她咬的是块抹布,他们把她擦火锅的那块抹布涮进锅里去了。他问她:还好吃吧?她从盘子里拣一片大白菜盖住“海带”说,好吃!好吃!她庆幸是自己而不是他得到了这块“海带”,她还想告诉他,这是她今生吃过的最鲜美的海味。只是一股热流突然从心底涌上喉头,她的喉咙发紧,什么也说不出来,就什么也没再说。他又往锅里下了一小把荞麦面条,她没去阻拦。喝面汤时,他们谁都没有喝出汤里的牙膏味儿。她双手扶住碗只想告诉他,天晴了该到医院去一趟,她想知道眼科病房是不是可住?她最想要的,是和他住进同一间病房。雪还在下,窗外白茫茫一片。那棵小石榴树肯定不再像穿着毛衣,她恐怕是穿起了棉袄。2013年4月29日(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小说截取了一对八十多岁的老夫妻在大雪天一起吃火锅的场景,令我们体会到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普通的爱情,恰恰是温暖珍贵的感情。B.小说名为“火锅子”,令读者自然联想到火锅的热与烫,成功调动了读者的联觉反应,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读来倍感亲切。C.文中的田嫂,是老爷子和老太太的小时工,她不仅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更提供了一个第三者的视角,见证着这对老夫妻相濡以沫的生活。D.文中夫妻俩年事已高且患白内障,才出现将抹布当作海带的乌龙,搞笑中透露着心酸,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暮年的感伤以及对老夫妻的同情。(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A.小说以补叙的形式,补充了老夫妻因火锅相识的过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坚持吃火锅,实质上是对他们长久感情的一种坚持和深化。B.“以情抓人”是本文的最大特点,铁凝用她饱蘸人间烟火的暖笔,从生活的细节中捕捉难得的人间温情,体现了女性作家的细腻与敏感。C.小说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等多种手法塑造了老夫妻相亲相爱的形象,展现出两位老人在点滴生活中的甜蜜温情。D.小说两次写到大雪中的“小石榴树”,作者以拟人的手法,通过穿着白毛衣、白棉袄的石榴树展现出一幅银装素裹而又温暖的画面。(3)铁凝作品中的事物往往蕴藏着深厚的内涵,比如《哦,香雪》中的“铅笔盒”,本文的“火锅子”也是一样。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苏东坡有言:“人间有味是清欢。”这篇小说正如文中的清汤火锅,淡而有味,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本文“淡而有味”的理解。【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艺术特色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3)本题考查探究小说物象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循着以下思路思考、概括:1.由外到内。由物象的外在特征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2.由实及虚。由物象的自身意思到附着在其身的虚指意思,如象征义、比喻义、情感义。3.由表入里。先由该物象最表层入手再到其语境义,尤其是深层含义。(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小说,整体理解把握文本内容,理清小说故事情节,理解把握人物形象,了解主要写作手法,领悟小说主旨,明确探究方向。【解答】(1)D.“人生暮年的感伤”错,因为“人生暮年依然相守相爱的赞美”。故选D。(2)A.“补叙”错,应为“插叙”。在“记叙一件事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件事,然后回归原来的记叙”属于“插叙”。在“记叙结束后补充另一件事”属于“补叙”。故选A。(3)①结合“他俩都喜欢吃火锅,因为火锅,两个人才认识”可知,“火锅子”味道清淡却有温度,象征着老夫妻平凡而又温暖的感情。②结合“她说,唔,非在乎不可,两个人吃也得有个亮亮堂堂的锅。说着从沙发上起身坐到饭桌旁边,摸过桌上的抹布,往抹布上挤点牙膏,用力擦起锅来”等可知,擦拭火锅、吃火锅等情节代表着老夫妻对婚姻的珍视和经营,对感情的坚守和呵护。③结合“他们共同向锅中投入着眼花缭乱的肉和菜……”可知,两人在下雪天吃火锅且食材丰富,体现出老夫妻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的热爱。(4)①结合“这么好的雪天,我们应该吃火锅。她离开窗户提议”可知,情节方面:作者只截取了“吃火锅”这样一个极为平常、单调的生活片段,拾取生活中的细节娓娓道来,充满温情之味。②结合“他和她站在窗前看雪,手拉着手”等可知,形象方面:作者塑造了一对平凡普通的老夫妻,他们彼此体贴关爱,潜伏在日常动作里的情感,有穿越时光、穿越衰老的巨大穿透力。③结合“他们两人抢着对田嫂说今天要涮锅子”等可知,主旨方面:小说讲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老夫妻在暮年之时依然展现出对生活的热情,给人启迪。④结合“他八十七岁,她八十六岁。他是她的老夫,她是他的老妻”可知,语言方面:小说语言如话家常,平淡素朴,还原了生活本真之味。答案:(1)D(2)A(3)①“火锅子”味道清淡却有温度,象征着老夫妻平凡而又温暖的感情。②擦拭火锅、吃火锅等情节代表着老夫妻对婚姻的珍视和经营,对感情的坚守和呵护。③两人在下雪天吃火锅且食材丰富,体现出老夫妻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的热爱。(4)①情节方面:作者只截取了“吃火锅”这样一个极为平常、单调的生活片段,拾取生活中的细节娓娓道来,充满温情之味。②形象方面:作者塑造了一对平凡普通的老夫妻,他们彼此体贴关爱,潜伏在日常动作里的情感,有穿越时光、穿越衰老的巨大穿透力。③主旨方面:小说讲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老夫妻在暮年之时依然展现出对生活的热情,给人启迪。④语言方面:小说语言如话家常,平淡素朴,还原了生活本真之味。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2秋•昌邑市校级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江上逢故人韦庄前年送我曲江西,红杏园中醉似泥。今日逢君越溪上,杜鹃花发鹧鸪啼。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江畔玉楼多美酒,仲宣①怀土莫凄凄。[注]①仲宣,是东汉王粲的字,他曾作《登楼赋》表达身在异乡思念故土之情。(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写诗人回忆起前年朋友送别自己的场景色,诗人在红杏园中喝的酩酊大醉,此处用了比喻的手法。B.颔联借录抒情,写诗人与友人相聚之时,正是杜鹃花开之时,借杜鹃花开时的艳丽美景抒发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C.“别后沧波路几迷”一句是写分别后,这江上烟波迷茫,方向难辨,几乎让我迷路。D.颈联情感复杂,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和作者的思乡之情,还写出了诗人对前途难测、命运难料的感叹。(2)如何理解诗歌尾联?尾联两句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D(2)①江畔玉楼多美酒,我们一起去畅饮美酒,不要像仲宣思念故土那样悲戚。②本联用典,借王粲《登楼陚》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的思念之情。③同时,诗人劝慰朋友和自己虽身在异乡,但不要过于悲戚,表达了诗人的旷达乐观。【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所使用的手法的把握。先要准确理解诗意,再分析使用了怎样的手法,传达了怎样的感情。【解答】(1)D.“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和作者的思乡之情”有误,从内容“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来看,颈联中没有表达诗人与友人的相聚喜悦之情,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前途难测、命运难料的感叹。故选:D。(2)尾联大意是那江畔的华美的楼中有许多美酒,让我们一起痛快地饮酒,不要像当初的王粲那样因思念故土而伤感悲戚。结合注解可知,这里用了典故,借写王粲《登楼陚》的典故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另外也体现出一种乐观旷达之情,诗人既是劝慰友人,也是劝慰自己,我们都身处异乡,但不要因此而太过感伤,不要像王粲那样。答案:(1)D(2)①江畔玉楼多美酒,我们一起去畅饮美酒,不要像仲宣思念故土那样悲戚。②本联用典,借王粲《登楼陚》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的思念之情。③同时,诗人劝慰朋友和自己虽身在异乡,但不要过于悲戚,表达了诗人的旷达乐观。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青岛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道出诗人自身之苦与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两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韩愈在《师说》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士大夫阶层在从师学习方面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3)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词人无尽的愁绪。【答案】(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解答】故答案为:(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重点字:鬓)(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重点字:谀)(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重点字:似)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青岛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高祖召彭越①,责以谋反,夷三族。枭越首于洛阳,下诏:“有收视者,辄捕之。”栾布祠而哭之,吏捕以闻。上召布,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项王所以遂不能西者,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则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今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具,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太史公曰: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称孤,喋血乘胜日有闻矣。怀畔逆之意,及败,不死而虏囚,身被刑戮,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况王者乎!彼无异故,智略绝人,独患无身耳。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节选自《史记》,有删改)材料二:韩信、英布、彭越皆以谋反诛夷。信乘高祖自将征陈豨之时,欲发兵袭吕后、太子。布见汉使验问,即发兵东取荆,西击楚,对高祖言欲为帝,其为反逆已明。唯越但以称病不亲诣邯郸之故,上即赦以为庶人,而吕后令人告越复谋反,遂及祸。三人之事,越独为冤。且扈辄②劝越反,越不听,有司以越不诛辄为反形已具,然则贯高欲杀高祖,张敖不从,其事等耳,乃以为不知状,而敖得释,何也?乐说告信,贲赫告布,皆得封列侯。而梁太仆告越不论赏,岂非汉朝亦知其故耶?栾布为越大夫,使于齐而越死,还奏事越头下,上召骂布,欲烹之。布谓越反形未见,而帝以苛细诛之,上乃释布,拜为都尉。然则高祖于用刑,为有负于越矣,伤哉!(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注]①彭越:西汉王朝开国功臣,被封为梁王,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②扈辄:与后文的“梁太仆”都是梁王彭越的部属。贯高、张敖、乐说、贲赫等人都是汉臣。(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写在答题卡上。当是之A时B彭王C一顾D与楚E则汉破F与汉G则楚破(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闻,使……知道,与荀子《劝学》“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中的“闻”词义不同。B.所以,表示原因,与韩愈《师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词义相同。C.微,如果没有,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微”词义相同。D.乘,乘着、趁着,与姚鼐《登泰山记》“自京师乘风雪”中的“乘”词义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栾布认为高祖危难时,彭王尚助汉抗楚,如今安定,他想把爵位世代相传,不会谋反。B.太史公认为彭越这类人谋略过人,只要能够保全性命,他们就有机会重新掌握权力。C.洪迈认为,高祖开始不相信彭越会谋反,吕后让手下再次告发,高祖才确定彭越谋反。D.材料二见解独到,议论精当,将洪迈《容斋随笔》精辟隽永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布谓越反形未见,而帝以苛细诛之,上乃释布,拜为都尉。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5)洪迈认为彭越蒙冤,依据有哪些?请分条概括。【答案】(1)BDF(2)B(3)C(4)①栾布说彭越造反的行迹并没有显现,但皇帝却苛求小节而诛杀了彭越,皇帝于是就释放了栾布,让他做都尉。②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5)①扈辄劝说英布造反,英布不听从,却被认为造反。②梁太仆告发英布造反,却没有被赏赐。③季布因英布被杀指责汉高祖,却被释放当上都尉。【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的是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3)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1)句意:在那个时候,只要彭王调头一走,跟楚联合,汉就失败;跟汉联合,楚就失败。“当是之时”是“彭王一顾”前置状语,两者之间应断开,因此在B处断开;“顾”是“彭王”的谓语,且其后不带宾语,“彭王一顾”句意完整,因此在D处断开;“与楚则汉破”与“与汉则楚破”是句式结构相同对举的句子,因此在F处断开;故选BDF。(2)A.正确。使……知道;听、听到。句意:官吏逮捕了他,并将此事报告了皇上;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B.错误,含义不同。……的原因;用来……。句意: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C.正确。句意:如果没有彭王,项羽不会灭亡;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我同谁一道呢?D.正确。趁着、趁机;冒着。句意:韩信趁着汉高祖亲自带领军队征讨陈豨时候;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故选B。(3)C.“高祖开始不相信彭越会谋反,吕后让手下再次告发,高祖才确定彭越谋反”错,根据“唯越但以称病不亲诣邯郸之故,上即赦以为庶人,而吕后令人告越复谋反,遂及祸”可知,高祖一开始就认为彭越会谋反,找了一个小理由将他贬为普通人,接着再让吕后找人诬告,就将他诛杀了。故选C。(4)①“见”,通“现”,显现;“苛细”,苛求小节;“释”,释放。译文:栾布说彭越造反的行迹并没有显现,但皇帝却苛求小节而诛杀了彭越,皇帝于是就释放了栾布,让他做都尉。②“主”,主宰者;“苟非”,若不是;“虽”,即使。译文: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5)①根据“且扈辄劝越反,越不听,有司以越不诛辄为反形已具”可以概括为“扈辄劝说英布造反,英布不听从,却被认为造反”。②根据“而梁太仆告越不论赏,岂非汉朝亦知其故耶”可以概括为“梁太仆告发英布造反,却没有被赏赐”。③根据“上召骂布,欲烹之。布谓越反形未见,而帝以苛细诛之,上乃释布,拜为都尉”可以概括为“季布因英布被杀指责汉高祖,却被释放当上都尉”。答案:(1)BDF(2)B(3)C(4)①栾布说彭越造反的行迹并没有显现,但皇帝却苛求小节而诛杀了彭越,皇帝于是就释放了栾布,让他做都尉。②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5)①扈辄劝说英布造反,英布不听从,却被认为造反。②梁太仆告发英布造反,却没有被赏赐。③季布因英布被杀指责汉高祖,却被释放当上都尉。参考译文:材料一:汉高祖召见彭越,以谋反的罪名责罚他,诛灭了彭越的三族。之后又把彭越的头悬挂在洛阳城门下示众,并且下命令说:“有敢来收殓探视的,就立即逮捕他。”栾布边祭祀边哭泣,官吏逮捕了他,并将此事报告了皇上。皇上召见栾布,栾布说:“当皇上你被困彭城,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就是因为彭王据守着梁地,跟汉军联合而使楚为难的缘故啊。在那个时候,只要彭王调头一走,跟楚联合,汉就失败;跟汉联合,楚就失败。再说垓下之战,如果没有彭王,项羽不会灭亡。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彭王接受符节受了封,也想把这个封爵世世代代地传下去。现在陛下产生怀疑,认为他要谋反,可是谋反的形迹没有显露,却因苛求小节而诛灭了他的家族,我担心有功之臣人人都会感到自己危险了。”太史公说:魏豹、彭越虽然出身贫贱,然而他们象卷席子一样,占有了千里广阔的土地,南面称王,他们踏着敌人的血迹乘胜追击,名声一天天地显扬。胸怀叛逆的心志,等到失败,没能杀身成名而甘当阶下囚徒,以致本身被杀戮,为什么呢?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尚且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何况称王道孤的人呢!他们之所以忍辱不死,没有别的缘故,由于他们的智慧、谋略高人一筹,只担心不能保全自身的性命。只要他们能掌握一点点权力,其政治风云变幻,就能施展他们的作为,因此被囚禁起来而不逃避啊。材料二:韩信、英布、彭越都因为谋反被诛杀夷族。韩信趁着汉高祖亲自带领军队征讨陈豨的时候,想发兵袭击吕后、太子。英布接见汉朝的使者询问验证了这件事,立即发兵向东攻占了荆地,向西进攻楚地,对汉高祖说想自立为皇帝,他造反谋逆的罪名已经非常明显了。只有彭越因为称病没有亲自去邯郸的缘故,皇上立即下命令将他贬为普通人,接着吕后再次指使人诬告彭越图谋造反,于是灾祸就紧接着到来。三个人的事,只有彭越冤屈。并且扈辄劝说彭越造反,彭越不听从,官吏就凭借着彭越不杀扈辄就认为彭越造反的罪状已经具备,然而贯高想杀汉高祖,张敖不听从,张敖的事与彭越的事相同,却用张敖不知道的借口,使张敖能被释放,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乐说告发韩信,贲赫告发英布,都被封为列侯。但梁国的太仆告发彭越却不论功行赏,难道不是汉朝也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栾布做为彭越的大夫,出使齐地彭越却死了,回来后还在彭越的人头之下汇报事情,皇上召见栾布并骂他,想对他施加烹刑。栾布说彭越造反的行迹并没有显现,但皇帝却苛求小节而诛杀了彭越,皇帝于是就释放了栾布,让他做都尉。然而汉高祖在施加刑罚方面,太对不起彭越了,真让人硬伤啊!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6.(2023秋•滨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人类的心智活动中有一种令人神往的奇妙时刻,它是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瞬间,也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刹那。一种全新的思想如闪电般照亮寰宇,人类的历史翻开了新篇章。其实,A____,而且普通人也会有类似体验,例如猜谜语、脑筋急转弯、思考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时我们会有一种突发奇想、豁然开朗的感觉。顿悟的产生需要大脑不同脑区协同参与,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并非常人无法企及的高难度任务。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这就是锻炼创造性思维的契机。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积累经验深入思考,即使用逻辑推理也会发挥直觉和创造,我们只要开启大脑不断探求,B____。①如果学生缺乏“悟性”,②很可能是被刻板的教学模式训练得只会死记硬背,③而失去了天性中对创造性思维的尝试能力。④为了树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⑤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⑥采用一些学习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头脑风暴,⑦学生意见进行客观分析而减少主观判断。(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A.不仅伟大人物有顿悟的经历B.就会迎来顿悟的降临(就会产生顿悟)(2)①“如果学生”修改为“学生如果”;④“树立”修改为“培养”;⑦“学生”前加“对”。【分析】(1)本题考查对段落的理解能力和句子的补写能力。解答时,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文段内容,理解文段的内容,理清文段的行文思路,然后根据横线处的上下文逻辑补充出正确的语句。(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的六种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式杂糅等。【解答】(1)A.和“而且普通人也会有类似体验”为对照句,“而且”对应“不仅”,“普通人”对应“大人物”,“类似体验”指顿悟的经历,应填“不仅伟大人物有顿悟的经历”。B.前文“只要开启大脑不断探求”是顿悟产生的条件,此处是结果,应填“就会迎来顿悟的降临(就会产生顿悟)”。(2)①“如果学生”语序不当,前后主语一致,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后,修改为“学生如果”;④“树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动宾搭配不当,“树立”修改为“培养”;⑦“学生意见进行”成分残缺,“学生”前加“对”。答案:(1)A.不仅伟大人物有顿悟的经历B.就会迎来顿悟的降临(就会产生顿悟)(2)①“如果学生”修改为“学生如果”;④“树立”修改为“培养”;⑦“学生”前加“对”。7.(2023秋•滨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工作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级纪律的维护与改进计划
- 八年级下册仁爱英语单词
- 徐州工程学院《高级语言程序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工程学院《插画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资源配置计划方案
- 徐州工程学院《金融专业英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师范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医科大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医科大学《社会医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交通大学《安全运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章节测试答案
- 乙烯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设计
- 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第二版答案全
- 环式快开盲板技术说明书
- 南极洲[世界地理]
- 华为项目管理规范
- 最新投标书密封条
- JJG596-2012《电子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
- 内镜中心应急预案
- 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 通信线路架空光缆通用图纸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