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合肥高中语文高二期模拟卷2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合肥高中语文高二期模拟卷2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合肥高中语文高二期模拟卷2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合肥高中语文高二期模拟卷2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合肥高中语文高二期模拟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合肥高中语文高二期末模拟卷2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包河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为了说明微寄生和巨寄生,首先得从阶级的产生说起。在狩猎时代,随着狩猎水平的提高,食物有了盈余,于是阶级随之产生了。一部分人变得懒惰,成为了和寄生虫一样的家伙,他们靠别人打来的猎物生活。当然,这些人不叫寄生虫,而被称为统治阶级。农耕生活的开始,标志着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选择的定居地自然是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食物获取越来越稳定,人类的阶级也就越来越稳定,部分人彻底成为社会的寄生虫。我们把他们这种生存方式称为巨寄生。与此同时,自然界的微生物也一刻不停“尽职尽责”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消耗着社会资源,我们称之为微寄生。对于这两种寄生方式的理解,能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前进过程。在农业社会中,农民所能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微寄生和巨寄生同时消耗着有限的资源,所以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态势。如果微寄生的微生物占用的资源多了,那么巨寄生的统治阶级所能支配的资源就少了,这样的文明必然强大不起来;如果巨寄生的统治阶级不能理性控制自己的消耗,带给劳动人民过重的负担,劳动人民不堪重负便会崩溃,进而导致整个国家的崩溃。正是因为有了微寄生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非洲和印度这些热带地区的历史。非洲因为传染病负担最重,也就是微寄生的负担最大,所以在古代一直没有形成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印度同样地处热带,所以微寄生的负担也很重。这样沉重的负担对劳动人民健康和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自然也就极大地削弱了劳动人民为统治阶级提供物质资源的能力。正是这样的原因,造成印度历史上的一些帝国军事上相对较弱,当受到外族入侵时,有时缺乏足够的力量来抵抗,这和印度沉重的传染病负担削弱了国力密不可分。但是所谓祸福相依,瘟疫同时也是对抗外来入侵者的强大武器。入侵印度的外族所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自身的军事力量和瘟疫对这种力量削弱之间的对比。印度的统治阶级所能从劳动人民身上获取的资源,与温带国家相比自然要少得多。关于巨寄生,我们将视角转回到中国明朝末年,看一下统治阶级无节制掠夺是如何导致政权崩溃的。明朝末年鼠疫大流行,死者甚众,伴随着政府的横征暴敛,很多农民在传染病和赋税的双重压力下被逼揭竿而起。但是明朝政府明显没有看到这个问题的根源,或者说即使看到了根源也没有好办法解决。明朝政府采取的方式是“剿匪”,而剿匪所需要的钱,只能通过加重赋税获取,最终这些沉重的赋税被加至同样被鼠疫侵害但暂时还没有造反的农民身上。一方面,为了摆脱鼠疫威胁,疫区出现了大规模人口流动,结果就把瘟疫带到更广泛的地区,使形势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政府的赋税越来越重,自然会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起义行列。在这种微寄生和巨寄生的双重压力下,一切似乎是死循环。读明史可以看到,当时农民军的战斗力其实非常差。那时的明朝,来自女真的威胁是癣疥之疾,而流民不可抑制才是真正的心腹之病。崇祯皇帝如果能透彻理解以上问题,那么自然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改善现状。首先当然是从微寄生的角度,下力气控制瘟疫,民变不起才能减少人口流动,而控制瘟疫的方式又需要减少人口流动,这两方面互为表里,似乎难解。那么就需要从巨寄生的角度去破解——降低赋税把统治阶级对农民的盘剥降到最低。用同样的视角也能解答另一个问题——中国的文明为什么首先出现在黄河流域,而不是长江流域。黄河的泛滥要比长江严重得多,对于水利灌溉而言,根本没什么优势。长江流域的气温更高,种植水稻这样的作物,每年能多收一季,粮食产量会提高很多。但即使这样的优势,我国的文明依然率先在黄河流域扎根,这是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因为长江流域所在的南方气温高,传染病也就更厉害。在找到有效防治传染病的办法之前,这种地方当然不适合人类定居。在刚来到长江流域的时候,人民受到传染病的威胁如此之大,以致一年到头的辛勤劳作也最多能填饱肚子,哪有多余的东西供统治阶级开销。这也难怪,翻开史书,追溯历史,关于南方的地方多是瘴疠横行。(摘编自孙铁飞《照进角落的光:行走在远古到中世纪的医学》)(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寄生”“巨寄生”概念的提出,不是为研究生物,而是为阐明微生物与社会发展、文明发达之间的关系。B.统治阶级必须要懂得微寄生和巨寄生此消彼长的态势,理性控制消耗,否则可能会导致整个国家的崩溃。C.自身的军事力量和瘟疫对这种力量削弱之间的对比,曾经是古印度历史上入略者和受侵者必须直面的问题。D.在作者看来,中国的文明最早之所以没有出现在长江流域,很大程度上因为微寄生产生的危害过于严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借助微寄生和巨寄生两概念,形象地将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并揭示出两者间的紧密关系。B.“尽职尽责”,以人类的敬业精神比拟微生物的特性,形象揭示了微寄生侵害人类、消耗社会资源的性质。C.材料以印度和我国明末史实为例证,旨在说明了解微寄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D.在逐渐健全的公共卫生制度下大部分微寄生关系能得到有效控制,相比而言,巨寄生关系的处理难度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材料来支撑第二自然段观点的一项是A.杜甫在《石壕吏》中揭示了唐朝官吏深夜捉人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B.为了躲避瘟疫,百姓流离失所,形成大量人口迁移,影响了社会的稳定。C.新冠病毒全球肆虐,时刻提醒着人们敬畏未知,当以谦卑之心预防治理。D.1348年,欧洲贵族在黑死病猖獗形势下仍旧大肆搜刮百姓,激化社会矛盾。(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巨寄生下一个简要定义。(5)有历史学家对唐朝的灭亡做了如下的分析,请根据则面材料的信息,分析下面一段话划横线处结论的合理性。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严重动摇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藩镇的节度使、宦官和权高位重者极尽所能盘剥百姓,最终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唐朝灭亡最后30年里,受季风影响,属于多雨时期,瘟疫横行,疫区人员流动频繁。如果气候宜人,物质丰富,社会就会比较稳定。一旦物质缺乏,人连吃饱肚子都成了问题,就会到处寻找资源,从而引发社会大动荡。如果说政治因素是内因,有时自然和瘟疫灾害便可能是外因。从这个意义上讲,唐朝末年,气候恶化是“压弯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2.(2023秋•包河区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老人与海(节选)海明威“东北风,微风,”老人说,“天气对我有利啊,鱼儿。”他的左手抽筋还没完全好,但它慢慢能张开。“我讨厌抽筋,”他想,“这是身体的背叛。”有时人们会因为食物中毒上吐下泻,在众目睽睽之下大煞风景。他觉得抽筋也是对自己的羞辱,尤其是孤身一人的时候。太阳落下去的时候,为了给自己打气,他想起了那次在卡萨布兰卡的一家小酒馆里,他跟一个从西恩富戈斯来的大块头黑人比手劲,那个黑人是码头上力气最大的。整整一天一夜,他们俩把胳膊肘撑在桌面那道粉笔线上,前臂伸直,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两人都试图把对方的手压倒在桌面上。煤油灯下,他一直盯着那个黑人的胳膊、手和脸。相持八个小时之后,他们每四个小时换一次裁判,好让裁判有时间睡觉。血从他和那个黑人的指甲缝里渗了出来,他们俩都死死地盯着对方的眼睛、手和前臂,人们走进走出,坐在靠墙的高脚椅上观看。墙壁是木制的,漆成明亮的蓝色,灯光把他们两人的影子投射到墙上。黑人的影子大得出奇,随着微风吹动灯盏,巨大的影子在墙上摇曳。整个晚上,两个人风水轮流转,人们把朗姆酒送到那个黑人嘴边,给他点燃香烟。朗姆酒一下肚,那黑人就会拼命使劲儿,有一回他把老人的手扳下去将近三英寸,那时候的老人还不是老人,而是“冠军”圣地亚哥。但是老人又把手扳了回来,两人成了平手。当时,他有把握击败黑人,那是个好样的黑人,一个了不起的运动员。天亮时,人们要求把比赛定为平局,可裁判却直摇头。老人用足了力气,硬是把黑人的手一点点往下扳,直到落在木头桌面上。比赛从星期天早上开始,一直到下个星期一早上才结束。人们要求算作平局,因为他们得到码头上去干活儿,把成袋的蔗糖装上船,或者到哈瓦那煤行去上工。其实人人都想让比赛有始有终。可不管怎么说,他结束了这场角逐,而且是赶在大家必须去干活儿之前。打那以后好一阵子,人人都管他叫“冠军”。春天里他们又进行了一场比赛。他轻而易举就赢了,因为在第一场比赛中,那个来自西恩富戈斯的黑人被他打垮了自信心。后来他又比赛过几次,就不再参加了。他坚信,只要自己一心想要做到,就能打败任何人。他也确信不疑地认为,掰手腕对用来钓鱼的右手不大好。在几次练习赛中,他曾经试着用左手,可他的左手总是不听使唤,不怎么得力,他对左手毫无信赖可言。此刻还有一点阳光,老人想直到晚上天气转冷之前,这只手应该不会再抽筋,可是到了晚上,真担心它会出什么幺蛾子。一架飞机从他头顶上飞过,沿着航线前往迈阿密,他眼看着飞机的影子惊起一群群飞鱼。“有这么多飞鱼,说明附近一定有鲯鳅。”他一边说着一边把身子向后仰,他想试着向船后靠,去看看那鱼群,但是因为海水颠簸,他只能暂时坐着不动。小船在慢慢地前进,他一直望着飞机,直到它消失在视线尽头。坐在飞机里一定会觉得很新奇,他想。不知道从那么高的地方望下来,大海是什么样子?要是他们飞得不是太高,一定能从空中清楚地看到鱼。在捕鱼船上的时候,我待在桅顶横杆上,在那么高的地方甚至也能看到不少东西。从那儿往下看,鲯鳅的颜色显得更绿,你能看见它们身上的条纹和紫色斑点,还有游动着的整个鱼群。为什么在黑沉沉的海流中飞快游动的鱼,背部都是紫色的,而且一般来说都有紫色条纹,又或斑点?鲯鳅看上去是绿色的,这当然是因为它们实际上是金黄色的。不过,当它们实在饿极了要吃食的时候,身体两侧会现出紫色条纹,跟大马林鱼一样,这是因为愤怒吗?还是因为他们极速逃窜所引起的?天快黑的时候,老人那根粗钓线被一条鲯鳅咬住了。他第一次看见那条鲯鳅是在它跃出水面的时候,在最后一缕阳光的照射下,它呈现出真金一般的颜色,在空中狂乱地挣扎摇摆。那条鲯鳅惊慌得一次次跃出水面,好像在做杂技表演。老人费力地挪到船尾,蹲下身子,用右手和右臂拽着粗钓线,左手把鲯鳅往回拉,每扯回一段钓线,就用赤着的左脚踩住。等鱼到了船尾,绝望地来回乱窜乱跳,像尖刀一样砰砰地砍向船身。老人探出身去,把这条带着紫色斑点、金光灿灿的鲯鳅拎进船里。那鱼的嘴在钩子上抽搐一般急促地张合不停,又长又扁的身体、尾巴和脑袋在船底乱撞一气,直到老人用木棍猛击那金闪闪的鱼头,它才颤抖一阵,纹丝不动了。老人把鱼从钩子上取下来,又装上一条沙丁鱼做鱼饵,扔进海里,然后他慢慢挪到船头。他洗了洗左手,在裤子上擦干。他把沉重的钓线从右手换到左手,又在海水里洗了洗右手,这当儿,他眼里望着太阳沉入大海,还有那斜入水中的粗钓线。“你们还是老样子,一点儿没变。”老人说。不过,他观察着拍打在手上的水流,发觉船走得明显慢了。“我来把两只桨横绑在船尾,这样一来,夜里就能让它慢下来,”他说,“你们能熬夜,我也行。”(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血从他和那个黑人的指甲缝里渗了出来”,不仅表现了比赛僵持之久,更体现了老人面对强大对手永不服输的意志。B.作者为展现老人钓鲯鳅的过程,运用了“挪”“拽”“拉”等一系列动词,表明了老人捕鱼动作熟练却又异常艰辛。C.小说首尾两句话,“天气对我有利啊,鱼儿”和“你们能熬夜,我也行”体现出了老人将鱼视为同类和平等对手的观念。D.作者细致描写老人成功捕获鲯鳅后用海水洗手的场景,表现了老人悠闲自得、心满意足的状态,凸显老人的自信和从容。(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运用大段文字描写飞机过后老人的心理活动,从老人自身角度表达所思所想,使其形象更加真实、立体。B.老人掰手腕时奋力拼搏和捕鱼时全力以赴,体现了西方崇尚个人战斗意识,强调为自我而战,为灵魂尊严而战。C.小说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多样的修辞手法,使叙事风格简明、生动、热烈、典雅,极具海明威的个人特色。D.小说不断切换人称视角,不仅避免了叙述的单一性和局限性,而且能够充分全面地叙述故事和呈现人物。(3)圣地亚哥代表了海明威心目中理想的“硬汉”形象,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老人“硬汉”形象的。(4)小说插叙了圣地亚哥比赛掰手腕的情景,请分析其作用。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庐江县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舟中对月陆游百壶载酒游凌云,醉中挥袖别故人。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江空袅袅钓丝【注】风,人静翩翩葛巾影。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人间更漏不到处,时有沙禽背船去。【注】钓丝,竹名。(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诗题为“舟中对月”,诗人却没从月亮写起,而是以时间顺序来展开诗歌。B.“百壶载酒”气概豪迈,在开头即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也写出送行之人众多。C.诗人用凄冷的夜、沉醉的酒写出自己乘船离开故地,告别故人的孤单凄凉之情。D.本诗创作化用了李白《月下独酌》等诗,自由奔放,飘逸洒脱,如行云流水,有太白之风。(2)这首诗与《春江花月夜》中“可怜楼上月裴回,……愿逐月华流照君”都写到了月,分析作者借月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合肥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中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两句是“,”。(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几乎句句见“月”。其中“,”两句,虽未着一个“月”字,却用拟人的手法写尽了月无论如何也驱赶不走的缠绵缱绻。(3)“酒”是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意象之一,但有些文人在诗文中不爱直说“酒”,喜欢用酒的别称雅号或与酒有关的器皿来指代“酒”,借此抒发丰富的情感,如“,”。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合肥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齐王归楚太子。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上柱国子良入见。王曰:“寡人之得来反王坟墓、复群臣、归社稷也,以东地五百里许齐。齐今使来求地,为之奈何?”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子良出,昭常入见。昭常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景鲤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二》)(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献之A地B所以为C身也D爱地E不送F死父G不义(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质”,即做人质。古时被派往别国做人质的,多为王室或诸侯的子弟。B.“致命”,文中是回复、复命的意思。今多指“可使丧失生命”。C.“去”,文中有放弃之意,与《苏武传》中“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的“去”不同。D.“典”文中有主持、主管之意,与“吾与之共知赵国之政”中“知”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怀王去世后,太子需从齐国回楚国继位。面对齐王索地的威胁,太子听从慎子的建议,答应了齐王的要求。B.楚国群臣所献三策,让楚襄王陷入两难境地。在慎子的建议下,楚襄王三策并用,最终化解危机。C.面对齐国军队,昭常毫不畏惧,誓与东地共存亡,虽年近六十不惜以五尺之身与齐国奉陪到底。D.齐国兴师进攻楚国东地,讨伐昭常,后迫于秦国的军事威慑,只得向秦、楚寻求和解,东地得以保全。(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②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5)针对齐国索取东地的难题,楚国大臣子良、昭常、景鲤提出了三种对策,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6.(2023秋•庐阳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938年抗战期间,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武汉街头拍下一张照片——民众纷纷举起旗帜,其中一面醒目地写着:“不死!”2020年,疫情暴发之时,寒风凛冽,江城封闭。但从千千万万的窗户,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喊:“武汉加油!”不管是抗击外敌,还是抗击疫病,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都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美国作家赛珍珠曾感慨:“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这股劲,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就是永恒不灭的民族魂。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抗疫时期的一幕幕感人场景,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第一段“拍下一张照片——”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啦——!”金石开简直兴奋得快要晕过去了。B.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辩证法。C.据说这是稀世之宝——一种难得的良药。D.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7.(2023秋•庐阳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一提起修辞,大家可能就会想到“比喻”“夸张”之类的修辞格。其实,修辞格只是众多的修辞方式的一种,远不是修辞的全部。(),目的是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从这个角度讲,修辞在语言表达中。“语音修辞”有点儿像作曲家给一首歌词“谱曲”,主要是为了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这对于口语来说至关重要,如电影、电视、戏剧、广播、演讲、报告等,主要信息靠口头传递和听觉接受,良好的表达效果直接受到语音是否和谐影响。朱光潜先生说:“文学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事。”中国的古典诗词,千百年来,许多篇章为人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和谐优美,念起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修辞的过程就是进行语言材料的选择、调整和组合。B.修辞就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C.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就是修辞。D.语言材料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就是修辞的过程。(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无处不在 代代相传 耳熟能详 琅琅上口B.无处不在 薪火相传 耳熟能详 字正腔圆C.比比皆是 代代相传 熟视无睹 字正腔圆D.比比皆是 薪火相传 熟视无睹 琅琅上口(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主要靠口头传递和听觉接受信息,良好的表达效果直接受到语音和谐的影响。B.信息主要靠口头传递和听觉接受,良好的表达效果直接受到语音和谐的影响。C.信息主要靠口头传递和听觉接受,语音是否和谐就直接影响到表达的效果。D.主要靠口头传递和听觉接受信息,语音是否和谐就直接影响到表达的效果。六.作文(共1小题)8.(2023秋•庐江县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老子认为“知足者富”“知足不辱”。鲁迅却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习近平总书记也说:“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合肥高中语文高二期末典型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包河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为了说明微寄生和巨寄生,首先得从阶级的产生说起。在狩猎时代,随着狩猎水平的提高,食物有了盈余,于是阶级随之产生了。一部分人变得懒惰,成为了和寄生虫一样的家伙,他们靠别人打来的猎物生活。当然,这些人不叫寄生虫,而被称为统治阶级。农耕生活的开始,标志着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选择的定居地自然是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食物获取越来越稳定,人类的阶级也就越来越稳定,部分人彻底成为社会的寄生虫。我们把他们这种生存方式称为巨寄生。与此同时,自然界的微生物也一刻不停“尽职尽责”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消耗着社会资源,我们称之为微寄生。对于这两种寄生方式的理解,能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前进过程。在农业社会中,农民所能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微寄生和巨寄生同时消耗着有限的资源,所以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态势。如果微寄生的微生物占用的资源多了,那么巨寄生的统治阶级所能支配的资源就少了,这样的文明必然强大不起来;如果巨寄生的统治阶级不能理性控制自己的消耗,带给劳动人民过重的负担,劳动人民不堪重负便会崩溃,进而导致整个国家的崩溃。正是因为有了微寄生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非洲和印度这些热带地区的历史。非洲因为传染病负担最重,也就是微寄生的负担最大,所以在古代一直没有形成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印度同样地处热带,所以微寄生的负担也很重。这样沉重的负担对劳动人民健康和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自然也就极大地削弱了劳动人民为统治阶级提供物质资源的能力。正是这样的原因,造成印度历史上的一些帝国军事上相对较弱,当受到外族入侵时,有时缺乏足够的力量来抵抗,这和印度沉重的传染病负担削弱了国力密不可分。但是所谓祸福相依,瘟疫同时也是对抗外来入侵者的强大武器。入侵印度的外族所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自身的军事力量和瘟疫对这种力量削弱之间的对比。印度的统治阶级所能从劳动人民身上获取的资源,与温带国家相比自然要少得多。关于巨寄生,我们将视角转回到中国明朝末年,看一下统治阶级无节制掠夺是如何导致政权崩溃的。明朝末年鼠疫大流行,死者甚众,伴随着政府的横征暴敛,很多农民在传染病和赋税的双重压力下被逼揭竿而起。但是明朝政府明显没有看到这个问题的根源,或者说即使看到了根源也没有好办法解决。明朝政府采取的方式是“剿匪”,而剿匪所需要的钱,只能通过加重赋税获取,最终这些沉重的赋税被加至同样被鼠疫侵害但暂时还没有造反的农民身上。一方面,为了摆脱鼠疫威胁,疫区出现了大规模人口流动,结果就把瘟疫带到更广泛的地区,使形势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政府的赋税越来越重,自然会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起义行列。在这种微寄生和巨寄生的双重压力下,一切似乎是死循环。读明史可以看到,当时农民军的战斗力其实非常差。那时的明朝,来自女真的威胁是癣疥之疾,而流民不可抑制才是真正的心腹之病。崇祯皇帝如果能透彻理解以上问题,那么自然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改善现状。首先当然是从微寄生的角度,下力气控制瘟疫,民变不起才能减少人口流动,而控制瘟疫的方式又需要减少人口流动,这两方面互为表里,似乎难解。那么就需要从巨寄生的角度去破解——降低赋税把统治阶级对农民的盘剥降到最低。用同样的视角也能解答另一个问题——中国的文明为什么首先出现在黄河流域,而不是长江流域。黄河的泛滥要比长江严重得多,对于水利灌溉而言,根本没什么优势。长江流域的气温更高,种植水稻这样的作物,每年能多收一季,粮食产量会提高很多。但即使这样的优势,我国的文明依然率先在黄河流域扎根,这是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因为长江流域所在的南方气温高,传染病也就更厉害。在找到有效防治传染病的办法之前,这种地方当然不适合人类定居。在刚来到长江流域的时候,人民受到传染病的威胁如此之大,以致一年到头的辛勤劳作也最多能填饱肚子,哪有多余的东西供统治阶级开销。这也难怪,翻开史书,追溯历史,关于南方的地方多是瘴疠横行。(摘编自孙铁飞《照进角落的光:行走在远古到中世纪的医学》)(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微寄生”“巨寄生”概念的提出,不是为研究生物,而是为阐明微生物与社会发展、文明发达之间的关系。B.统治阶级必须要懂得微寄生和巨寄生此消彼长的态势,理性控制消耗,否则可能会导致整个国家的崩溃。C.自身的军事力量和瘟疫对这种力量削弱之间的对比,曾经是古印度历史上入略者和受侵者必须直面的问题。D.在作者看来,中国的文明最早之所以没有出现在长江流域,很大程度上因为微寄生产生的危害过于严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作者借助微寄生和巨寄生两概念,形象地将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并揭示出两者间的紧密关系。B.“尽职尽责”,以人类的敬业精神比拟微生物的特性,形象揭示了微寄生侵害人类、消耗社会资源的性质。C.材料以印度和我国明末史实为例证,旨在说明了解微寄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D.在逐渐健全的公共卫生制度下大部分微寄生关系能得到有效控制,相比而言,巨寄生关系的处理难度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材料来支撑第二自然段观点的一项是DA.杜甫在《石壕吏》中揭示了唐朝官吏深夜捉人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B.为了躲避瘟疫,百姓流离失所,形成大量人口迁移,影响了社会的稳定。C.新冠病毒全球肆虐,时刻提醒着人们敬畏未知,当以谦卑之心预防治理。D.1348年,欧洲贵族在黑死病猖獗形势下仍旧大肆搜刮百姓,激化社会矛盾。(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巨寄生下一个简要定义。(5)有历史学家对唐朝的灭亡做了如下的分析,请根据则面材料的信息,分析下面一段话划横线处结论的合理性。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严重动摇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藩镇的节度使、宦官和权高位重者极尽所能盘剥百姓,最终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唐朝灭亡最后30年里,受季风影响,属于多雨时期,瘟疫横行,疫区人员流动频繁。如果气候宜人,物质丰富,社会就会比较稳定。一旦物质缺乏,人连吃饱肚子都成了问题,就会到处寻找资源,从而引发社会大动荡。如果说政治因素是内因,有时自然和瘟疫灾害便可能是外因。从这个意义上讲,唐朝末年,气候恶化是“压弯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答案】(1)A(2)C(3)D(4)“巨寄生”是对统治阶级完全依靠消耗他人生产的社会资源来生活的生存方式的形象表述。或“巨寄生”是一种形象的表述,喻指统治阶级完全依靠消耗他人生产的社会资源来生活的生存方式。(5)分析具有合理性。①从内因(或巨寄生角度)来看,唐朝藩镇的节度使、宦官和权高位重者极尽所能盘剥百姓,带给劳动人民过重的负担,劳动人民不堪重负便会崩溃,进而导致整个国家的崩溃。②从外因(或微寄生角度)来看,瘟疫横行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消耗着社会资源,导致物质更加缺乏。③从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角度(两种寄生此消彼长的关系角度)看,唐朝末年受季风影响多雨,这是导致瘟疫横行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唐朝统治阶级不能理性控制自己的消耗,致使微寄生和巨寄生同时消耗着有限的资源,从而引发社会大动荡,加速唐朝灭亡。所以,“气候恶化是压弯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的结论在一定意义上是有其合理性的。【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概念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给事物下定义的能力。答题时要筛选相关的信息,再分析作答。(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阐明微生物与社会发展、文明发达之间的关系”表述错误,由“对于这两种寄生方式的理解,能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前进过程”可知,“微寄生”“巨寄生”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帮助我们从“微寄生”“巨寄生”等角度更为形象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前进过程。故选A。(2)C.“旨在说明了解微寄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错,由“关于巨寄生,我们将视角转回到中国明朝末年,看一下统治阶级无节制掠夺是如何导致政权崩溃的”可知,文章列举明朝末年的例子是为了阐释巨寄生,而不是为了阐释微寄生。故选C。(3)第二段的观点是“在农业社会中,农民所能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微寄生和巨寄生同时消耗着有限的资源,所以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态势”。A只是能够体现巨寄生。B只涉及微寄生。C一方面是只体现微寄生,另一方面没有体现“农业社会”的条件限制。D既有巨寄生也有微寄生,且二者之间形成矛盾。故选D。(4)由“我们把他们这种生存方式称为巨寄生”可知,“巨寄生”是一种生存方式的形象表述;由“这些人不叫寄生虫,而被称为统治阶级。农耕生活的开始,标志着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选择的定居地自然是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食物获取越来越稳定,人类的阶级也就越来越稳定,部分人彻底成为社会的寄生虫”可知,“统治阶级完全依靠消耗他人生产的社会资源来生活”是“巨寄生”的特性。综上,就可以为“巨寄生”下定义为:“巨寄生”是对统治阶级完全依靠消耗他人生产的社会资源来生活的生存方式的形象表述。或“巨寄生”是一种形象的表述,喻指统治阶级完全依靠消耗他人生产的社会资源来生活的生存方式。(5)由“首先得从阶级的产生说起。在狩猎时代,随着狩猎水平的提高,食物有了盈余,于是阶级随之产生了。一部分人变得懒惰,成为了和寄生虫一样的家伙,他们靠别人打来的猎物生活。当然,这些人不叫寄生虫,而被称为统治阶级。农耕生活的开始,标志着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选择的定居地自然是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食物获取越来越稳定,人类的阶级也就越来越稳定,部分人彻底成为社会的寄生虫。我们把他们这种生存方式称为巨寄生”可知,巨寄生就是统治阶级完全依靠消耗他人生产的社会资源来生活,而唐朝藩镇的节度使、宦官和权高位重者极尽所能盘剥百姓,故他们的行为就属于巨寄生,他们带给劳动人民过重的负担,劳动人民不堪重负便会崩溃,进而导致整个国家的崩溃。由“自然界的微生物也一刻不停‘尽职尽责’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消耗着社会资源,我们称之为微寄生”可知,微寄生强调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唐朝末年瘟疫横行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消耗着社会资源,导致物质更加缺乏。综上可知,唐朝末年受季风影响多雨,这是导致瘟疫横行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唐朝统治阶级不能理性控制自己的消耗,致使微寄生和巨寄生同时消耗着有限的资源,从而引发社会大动荡,加速唐朝灭亡。所以,“气候恶化是压弯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的结论在一定意义上是有其合理性的。答案:(1)A(2)C(3)D(4)“巨寄生”是对统治阶级完全依靠消耗他人生产的社会资源来生活的生存方式的形象表述。或“巨寄生”是一种形象的表述,喻指统治阶级完全依靠消耗他人生产的社会资源来生活的生存方式。(5)分析具有合理性。①从内因(或巨寄生角度)来看,唐朝藩镇的节度使、宦官和权高位重者极尽所能盘剥百姓,带给劳动人民过重的负担,劳动人民不堪重负便会崩溃,进而导致整个国家的崩溃。②从外因(或微寄生角度)来看,瘟疫横行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消耗着社会资源,导致物质更加缺乏。③从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角度(两种寄生此消彼长的关系角度)看,唐朝末年受季风影响多雨,这是导致瘟疫横行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唐朝统治阶级不能理性控制自己的消耗,致使微寄生和巨寄生同时消耗着有限的资源,从而引发社会大动荡,加速唐朝灭亡。所以,“气候恶化是压弯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的结论在一定意义上是有其合理性的。2.(2023秋•包河区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老人与海(节选)海明威“东北风,微风,”老人说,“天气对我有利啊,鱼儿。”他的左手抽筋还没完全好,但它慢慢能张开。“我讨厌抽筋,”他想,“这是身体的背叛。”有时人们会因为食物中毒上吐下泻,在众目睽睽之下大煞风景。他觉得抽筋也是对自己的羞辱,尤其是孤身一人的时候。太阳落下去的时候,为了给自己打气,他想起了那次在卡萨布兰卡的一家小酒馆里,他跟一个从西恩富戈斯来的大块头黑人比手劲,那个黑人是码头上力气最大的。整整一天一夜,他们俩把胳膊肘撑在桌面那道粉笔线上,前臂伸直,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两人都试图把对方的手压倒在桌面上。煤油灯下,他一直盯着那个黑人的胳膊、手和脸。相持八个小时之后,他们每四个小时换一次裁判,好让裁判有时间睡觉。血从他和那个黑人的指甲缝里渗了出来,他们俩都死死地盯着对方的眼睛、手和前臂,人们走进走出,坐在靠墙的高脚椅上观看。墙壁是木制的,漆成明亮的蓝色,灯光把他们两人的影子投射到墙上。黑人的影子大得出奇,随着微风吹动灯盏,巨大的影子在墙上摇曳。整个晚上,两个人风水轮流转,人们把朗姆酒送到那个黑人嘴边,给他点燃香烟。朗姆酒一下肚,那黑人就会拼命使劲儿,有一回他把老人的手扳下去将近三英寸,那时候的老人还不是老人,而是“冠军”圣地亚哥。但是老人又把手扳了回来,两人成了平手。当时,他有把握击败黑人,那是个好样的黑人,一个了不起的运动员。天亮时,人们要求把比赛定为平局,可裁判却直摇头。老人用足了力气,硬是把黑人的手一点点往下扳,直到落在木头桌面上。比赛从星期天早上开始,一直到下个星期一早上才结束。人们要求算作平局,因为他们得到码头上去干活儿,把成袋的蔗糖装上船,或者到哈瓦那煤行去上工。其实人人都想让比赛有始有终。可不管怎么说,他结束了这场角逐,而且是赶在大家必须去干活儿之前。打那以后好一阵子,人人都管他叫“冠军”。春天里他们又进行了一场比赛。他轻而易举就赢了,因为在第一场比赛中,那个来自西恩富戈斯的黑人被他打垮了自信心。后来他又比赛过几次,就不再参加了。他坚信,只要自己一心想要做到,就能打败任何人。他也确信不疑地认为,掰手腕对用来钓鱼的右手不大好。在几次练习赛中,他曾经试着用左手,可他的左手总是不听使唤,不怎么得力,他对左手毫无信赖可言。此刻还有一点阳光,老人想直到晚上天气转冷之前,这只手应该不会再抽筋,可是到了晚上,真担心它会出什么幺蛾子。一架飞机从他头顶上飞过,沿着航线前往迈阿密,他眼看着飞机的影子惊起一群群飞鱼。“有这么多飞鱼,说明附近一定有鲯鳅。”他一边说着一边把身子向后仰,他想试着向船后靠,去看看那鱼群,但是因为海水颠簸,他只能暂时坐着不动。小船在慢慢地前进,他一直望着飞机,直到它消失在视线尽头。坐在飞机里一定会觉得很新奇,他想。不知道从那么高的地方望下来,大海是什么样子?要是他们飞得不是太高,一定能从空中清楚地看到鱼。在捕鱼船上的时候,我待在桅顶横杆上,在那么高的地方甚至也能看到不少东西。从那儿往下看,鲯鳅的颜色显得更绿,你能看见它们身上的条纹和紫色斑点,还有游动着的整个鱼群。为什么在黑沉沉的海流中飞快游动的鱼,背部都是紫色的,而且一般来说都有紫色条纹,又或斑点?鲯鳅看上去是绿色的,这当然是因为它们实际上是金黄色的。不过,当它们实在饿极了要吃食的时候,身体两侧会现出紫色条纹,跟大马林鱼一样,这是因为愤怒吗?还是因为他们极速逃窜所引起的?天快黑的时候,老人那根粗钓线被一条鲯鳅咬住了。他第一次看见那条鲯鳅是在它跃出水面的时候,在最后一缕阳光的照射下,它呈现出真金一般的颜色,在空中狂乱地挣扎摇摆。那条鲯鳅惊慌得一次次跃出水面,好像在做杂技表演。老人费力地挪到船尾,蹲下身子,用右手和右臂拽着粗钓线,左手把鲯鳅往回拉,每扯回一段钓线,就用赤着的左脚踩住。等鱼到了船尾,绝望地来回乱窜乱跳,像尖刀一样砰砰地砍向船身。老人探出身去,把这条带着紫色斑点、金光灿灿的鲯鳅拎进船里。那鱼的嘴在钩子上抽搐一般急促地张合不停,又长又扁的身体、尾巴和脑袋在船底乱撞一气,直到老人用木棍猛击那金闪闪的鱼头,它才颤抖一阵,纹丝不动了。老人把鱼从钩子上取下来,又装上一条沙丁鱼做鱼饵,扔进海里,然后他慢慢挪到船头。他洗了洗左手,在裤子上擦干。他把沉重的钓线从右手换到左手,又在海水里洗了洗右手,这当儿,他眼里望着太阳沉入大海,还有那斜入水中的粗钓线。“你们还是老样子,一点儿没变。”老人说。不过,他观察着拍打在手上的水流,发觉船走得明显慢了。“我来把两只桨横绑在船尾,这样一来,夜里就能让它慢下来,”他说,“你们能熬夜,我也行。”(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血从他和那个黑人的指甲缝里渗了出来”,不仅表现了比赛僵持之久,更体现了老人面对强大对手永不服输的意志。B.作者为展现老人钓鲯鳅的过程,运用了“挪”“拽”“拉”等一系列动词,表明了老人捕鱼动作熟练却又异常艰辛。C.小说首尾两句话,“天气对我有利啊,鱼儿”和“你们能熬夜,我也行”体现出了老人将鱼视为同类和平等对手的观念。D.作者细致描写老人成功捕获鲯鳅后用海水洗手的场景,表现了老人悠闲自得、心满意足的状态,凸显老人的自信和从容。(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文中运用大段文字描写飞机过后老人的心理活动,从老人自身角度表达所思所想,使其形象更加真实、立体。B.老人掰手腕时奋力拼搏和捕鱼时全力以赴,体现了西方崇尚个人战斗意识,强调为自我而战,为灵魂尊严而战。C.小说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多样的修辞手法,使叙事风格简明、生动、热烈、典雅,极具海明威的个人特色。D.小说不断切换人称视角,不仅避免了叙述的单一性和局限性,而且能够充分全面地叙述故事和呈现人物。(3)圣地亚哥代表了海明威心目中理想的“硬汉”形象,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老人“硬汉”形象的。(4)小说插叙了圣地亚哥比赛掰手腕的情景,请分析其作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了解作者常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描像来正面写人物,也会用景物烘托、他人烘托及评价等侧面描写人物。答题需要联系原文语句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相关情节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该情节在文中的位置以及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加以分析。【解答】(1)D.“悠闲自得”错,描写老人成功捕获鲯鳅后用海水洗手的场景,主要是凸显老人的自信和从容。故选D。(2)C.“多样的修辞手法”错,语言以简练为特色,修辞手法并不多样,“叙事风格……热烈、典雅”错,本文叙事语言洗练含蓄,内心独白富有韵味,风格也不是热烈、典雅。故选C。(3)由“‘我讨厌抽筋,’他想,‘这是身体的背叛’”“坐在飞机里一定会觉得很新奇,他想。不知道从那么高的地方望下来,大海是什么样子?要是他们飞得不是太高,一定能从空中清楚地看到鱼”可知,运用心理描写刻画老人的“硬汉”形象。由“‘我来把两只桨横绑在船尾,这样一来,夜里就能让它慢下来,’他说,‘你们能熬夜,我也行’”可知,运用语言描写刻画老人的“硬汉”形象。由“他想起了那次在卡萨布兰卡的一家小酒馆里,他跟一个从西恩富戈斯来的大块头黑人比手劲,那个黑人是码头上力气最大的”“老人用足了力气,硬是把黑人的手一点点往下扳,直到落在木头桌面上”可知,运用插叙手法刻画老人的“硬汉”形象。由“天快黑的时候,老人那根粗钓线被一条鲯鳅咬住了。他第一次看见那条鲯鳅是在它跃出水面的时候,在最后一缕阳光的照射下,它呈现出真金一般的颜色,在空中狂乱地挣扎摇摆”可知,运用景物的烘托刻画老人的“硬汉”形象。(4)本文插叙了圣地亚哥比赛掰手腕的情景,“老人用足了力气,硬是把黑人的手一点点往下扳,直到落在木头桌面上。比赛从星期天早上开始,一直到下个星期一早上才结束”,圣地亚哥为了赢得胜利,为“冠军”荣誉而战,掰手腕时奋力拼搏;“老人费力地挪到船尾,蹲下身子,用右手和右臂拽着粗钓线,左手把麒鳅往回拉……直到老人用木棍猛击那金闪闪的鱼头,它才颤抖一阵,纹丝不动了”,捕鱼时的全力以赴。从这两个主要情节看,西方文化崇尚个人的战斗意识,是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强调个人的价值,为自我而战,为灵魂尊严而战,为人之精神而战。答案:(1)D(2)C(3)①在老人钓鲯鳅的过程,作者通过对动作精确、细致的刻画和对内心独白的描写,从正面刻画出老人勇敢坚毅的硬汉形象;②在掰手腕的比赛过程中,作者通过裁判、观众和黑人的不同反应,从侧面衬托出了老人不屈不挠的硬汉形象。(4)圣地亚哥掰手腕时奋力拼搏和捕鱼时的全力以赴,体现了西方崇尚个人的战斗意识,强调个人的价值,为自我而战,为灵魂尊严而战,为人之精神而战。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庐江县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舟中对月陆游百壶载酒游凌云,醉中挥袖别故人。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江空袅袅钓丝【注】风,人静翩翩葛巾影。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人间更漏不到处,时有沙禽背船去。【注】钓丝,竹名。(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虽然诗题为“舟中对月”,诗人却没从月亮写起,而是以时间顺序来展开诗歌。B.“百壶载酒”气概豪迈,在开头即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也写出送行之人众多。C.诗人用凄冷的夜、沉醉的酒写出自己乘船离开故地,告别故人的孤单凄凉之情。D.本诗创作化用了李白《月下独酌》等诗,自由奔放,飘逸洒脱,如行云流水,有太白之风。(2)这首诗与《春江花月夜》中“可怜楼上月裴回,……愿逐月华流照君”都写到了月,分析作者借月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1)B(2)《春江花月夜》这几句表现思妇对游子的思念。思妇用月来慰藉自己的无聊、孤独,月的多情反倒使她平添相思之情,思念之情更加浓重。《舟中对月》“谁似峨嵋半轮月”借明月的多情陪伴反衬诗人此刻的孤独寂寞,同时,明月的陪伴又给予诗人慰藉,在一船月亮的清辉中,诗人似乎与月融为一体,飘飘欲仙,让诗人由孤寂而解脱。【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及情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解答】(1)B.“气概豪迈,在开头即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错。不是全诗的感情基调,诗歌整体上表现诗人孤单处境、凄凉心境以及作者自我解脱的努力。故选B。(2)《春江花月夜》这几句写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不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可见,这几句是表现思妇对游子的思念。思妇用月来慰藉自己的无聊、孤独,月的多情反倒使她平添相思之情,思念之情更加浓重。《舟中对月》首四句说自己即将离开蜀地的时候,故人已经远远地留在后边,只有月亮是不懈的伴侣。起言“百壶”载酒,以示在凌云山设酒送行者之众多,但“谁似”二字轻轻一拨,就在故人的陪衬下突出了峨眉山月同作者的联系。“谁似峨嵋半轮月”借明月的多情陪伴反衬诗人此刻的孤独寂寞;同时,明月的陪伴又给予诗人慰藉,“月窥船窗挂凄冷”,峨眉之月到了渝州,尚且频频“窥船”,可见月有情;“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在一船月亮的清辉中,诗人似乎与月融为一体,飘飘欲仙,让诗人由孤寂而解脱。答案:(1)B(2)《春江花月夜》这几句表现思妇对游子的思念。思妇用月来慰藉自己的无聊、孤独,月的多情反倒使她平添相思之情,思念之情更加浓重。《舟中对月》“谁似峨嵋半轮月”借明月的多情陪伴反衬诗人此刻的孤独寂寞,同时,明月的陪伴又给予诗人慰藉,在一船月亮的清辉中,诗人似乎与月融为一体,飘飘欲仙,让诗人由孤寂而解脱。译文:在凌云山设酒为我送行,醉着挥动衣袖向老朋友告别。老友留恋不已迟迟不忍离开,谁肯峨眉山出现了半轮月亮?月亮窥视着窗外挂着凄冷月光的小船,将要到达渝州的时候酒才醒。月光下空阔的江面不时拂过阵阵微风,自己的影子显得格外寂静。吟诗不睡一直到月光洒满小船,月光入骨我仿佛快要成仙飘然而去。没有明亮的月光到不了的地方,不时看见沙禽背着船只离去。赏析:这首诗以月亮为意象,以“对月”为题,自己即将离开蜀地的时候,故人已经远远地留在后边,只有月亮是不懈的伴侣,表明了诗人孤独的处境和凄凉的心境。这首诗的前四句是说作者即将离开蜀地的时候,故人已经远远地留在后边,只有月亮还一直陪伴在身边。起言“百壶”载酒,以示在凌云山设酒送行的人很多,但“谁似”二字轻轻一拨,就在故人的陪衬下突出了峨媚山月同作者的联系。这是《舟中对月》一诗最成功的艺术手法之一:从此“月”便成了故人,下边的抒写全在“月”“我”之间进行。中间四句主要写月。峨媚的月亮到了渝州,尚且频频“窥船”,可见月有情;即将到达渝州,凌云之酒方才“初醒”,在浓醉的背后读者也许看得出“不忍别”时作者借酒浇愁的初衷,是人有意。更妙的是人初醒时看见的只有月光的“凄冷”,这里“月色恼人眠不得”竟成了“月挂凄冷眠不成”了。诗中说“江空”“人静”,因此“钓丝”当指竹,“葛巾影”当是作者自己的影子。“江空”两句不用“月”字,但竹形袅袅,人影翩翩,分明是一片空明的月光,状物至此,可谓神笔。对月只见“葛巾影”,不但再写孤独,而且以“起舞弄清影”启下句中的“哦诗”。最后四句诗终于由孤寂进入飘逸,在清寒中寄寓作者对自我解脱的追求。诗至此,人由醉中别友到江船初醒,再到哦诗不睡;月则由峨媚山巅到时窥船窗,再到清光满船,最后月光入骨、月人一体,把“舟中对月”这一题目发挥到淋漓痛快的地步。结尾两句,“更漏不到”直承“我欲仙”,同时又用无更漏暗台唯有月满船的意思——这里明写更漏,暗写月光,但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是虚无的是更漏,实际存在的倒是月光。“沙禽背船”继续写“月满船”,因为只有月光明亮,离去的沙禽才清晰可见;不过,诗句又以沙禽背船而去照应诗人遗世欲仙:这两句字字不离“月”和“我”,却又能字字不涉“月”和“我”,象这样的诗句,其可谓炉火纯青,余音满万壑。本篇截中有纵,是善于收束的神品。方东树的《昭昧詹言》说它是李白、苏轼合作,大约首先是因为起句用东坡《送张嘉州》诗中“颇愿身为汉嘉守,裁酒时作凌云游”,第四句、第六句用太白《峨媚山月歌》:“峨媚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第八句又用太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更重要的却是此诗清隽奔放,飘逸欲仙,酷似太白;轻灵流丽,如行云流水,又颇类东坡。然而也应该看到,陆游是一位个性十分鲜明的诗人,他向一切入学习长处,同时又主张:“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蹦敷、世不知。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你。”在这种创作思想的指导下,他以超迈的笔力熔太白、坡公于一炉,自铸雄浑奔放、明朗流畅的风格,因而使这首诗既如李白、苏轼合作,又为陆游所独有。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合肥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中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两句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几乎句句见“月”。其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两句,虽未着一个“月”字,却用拟人的手法写尽了月无论如何也驱赶不走的缠绵缱绻。(3)“酒”是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意象之一,但有些文人在诗文中不爱直说“酒”,喜欢用酒的别称雅号或与酒有关的器皿来指代“酒”,借此抒发丰富的情感,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答案】(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解答】故答案为:(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重点字:赢)(2)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重点字:捣)(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重点字:樽)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合肥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齐王归楚太子。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上柱国子良入见。王曰:“寡人之得来反王坟墓、复群臣、归社稷也,以东地五百里许齐。齐今使来求地,为之奈何?”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子良出,昭常入见。昭常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景鲤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二》)(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献之A地B所以为C身也D爱地E不送F死父G不义(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质”,即做人质。古时被派往别国做人质的,多为王室或诸侯的子弟。B.“致命”,文中是回复、复命的意思。今多指“可使丧失生命”。C.“去”,文中有放弃之意,与《苏武传》中“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的“去”不同。D.“典”文中有主持、主管之意,与“吾与之共知赵国之政”中“知”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楚怀王去世后,太子需从齐国回楚国继位。面对齐王索地的威胁,太子听从慎子的建议,答应了齐王的要求。B.楚国群臣所献三策,让楚襄王陷入两难境地。在慎子的建议下,楚襄王三策并用,最终化解危机。C.面对齐国军队,昭常毫不畏惧,誓与东地共存亡,虽年近六十不惜以五尺之身与齐国奉陪到底。D.齐国兴师进攻楚国东地,讨伐昭常,后迫于秦国的军事威慑,只得向秦、楚寻求和解,东地得以保全。(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②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5)针对齐国索取东地的难题,楚国大臣子良、昭常、景鲤提出了三种对策,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答案】(1)BDG(2)D(3)C(4)①太子便向齐王提出要回楚国去。齐王阻止他说:“你要割让东地五百里给我,才让你回去。”②我是受了敝国大王之命来进献东地的,昭常守卫东地,这是他假托王命。大王可以去进攻他。(5)①子良对策: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然后再出兵攻打齐国。②昭常对策:不能给,其愿坚守东地。③景鲤对策:不能给,其愿去求救于秦国。【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知道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解说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明确古文化常识的相关知识及词语含义,再判断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理解文本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对应的信息点,再对其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概括分析。【解答】(1)句意:给他土地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因为吝惜土地就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献之地”是个双宾语句,“献”作谓语,“之”“地”作宾语,应在B后断开;“所以为身也”是判断句式,“……也”表判断,其后应断开,即在D后断句;“爱地不送死父”句意完整,“爱地”动宾短语是原因,“不送死父”动宾短语是结果,前后意思衔接紧密,中间不断句,在“父”后断句,即在G后断句;“不义”偏正短语独立成句,“不”修饰“义”,中间不断开。故答案为BDG。(2)D.“意思完全相同”错误。“甲”,铠甲/披甲的人,借指士兵、部队。句意:铠甲破旧武器鲁钝。/你们如果撤回部队则罢。故选D。(3)C.“虽年近六十不惜以五尺之身与齐国奉陪到底”错。原文说“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意思是我是主管东地的大司马,要与东地共存亡,我已动员了从小孩到六十岁的老人,全部入伍共三十多万人,虽然我们的铠甲破旧武器鲁钝,但愿意奉陪到底。这里的“五尺”为小孩,六十岁也不是指自己。故选C。(4)①“辞于齐王”,状语后置,向齐王告辞;“隘”,阻止;“归”,使动用法,让你回去。译文:太子便向齐王提出要回楚国去。齐王阻止他说:“你要割让东地五百里给我,才让你回去。”②“受命弊邑之王”,省略句,受命(于)弊邑之王,受了敝国大王之命;“是”,这;“矫”,假托。译文:我是受了敝国大王之命来进献东地的,昭常守卫东地,这是他假托王命。大王可以去进攻他。(5)子良、昭常、景鲤三人分别有不同的对策。子良说“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子良的对策是“请与而复攻之”;齐国为“万乘之齐”,与齐国作战,胜负未知,故其弊端为:未必有胜算。昭常说“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战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常请守之”,昭常的对策是“请守之”,即“不可与也”;由“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可知,其弊端为:未必守得住,且失信于天下。景鲤说“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景鲤的对策是“不可与也”“臣请西索救于秦”,即不与东地,向秦求救;由“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可知,其弊端为:失信于天下。答案:(1)BDG(2)D(3)C(4)①太子便向齐王提出要回楚国去。齐王阻止他说:“你要割让东地五百里给我,才让你回去。”②我是受了敝国大王之命来进献东地的,昭常守卫东地,这是他假托王命。大王可以去进攻他。(5)①子良对策: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然后再出兵攻打齐国。②昭常对策:不能给,其愿坚守东地。③景鲤对策:不能给,其愿去求救于秦国。参考译文:楚襄王做太子时在齐国做人质。他父亲怀王死了,太子便向齐王提出要回楚国去。齐王阻止他说:“你要割让东地五百里给我才放你回去;否则不放你回去。”太子说:“我有个师傅让我找他问一问。”太子的师傅慎子说:“给他土地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因为吝惜土地就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所以我说献地对你有利。”太子便答复齐王说:“我敬献出东地五百里。”太子回到楚国即位为王。齐国派了战车五十辆来楚国索取东地五百里。上柱国子良来拜见楚王。楚王说:“我能够回到楚国办父亲的丧事,又能和群臣见面,使国家恢复正常,是我答应把东地五百里给齐国,现在齐国派使者来办交接手续,我该怎么办?”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您说话一字千金,既然亲口答应了万乘的强齐,却又不肯割地,这就失去了信用。将来您很难和诸侯各国谈判结盟。应该先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然后再出兵攻打齐国。”子良出去后昭常拜见楚王说:“不能给。所谓万乘大国,是因为土地的广博才成为万乘大国的。如果要割让东地五百里,这是割让了楚国的一半啊!这样楚国虽有万乘之名,却无万乘之实了。所以我说不能给。我愿坚守东地。”昭常出去后,景鲤拜见楚王说:“不能给。不过楚国不能单独守住东地,我愿去求救于秦国。”景鲤出去后,太子的师傅慎子进去。楚王把三个大夫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对于这三位先生的主意我该采用谁的呢?”慎子回答说:“大王都采用。”楚王说:“好”。于是派子良到齐国去献地,在派子良的第二天,又立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还派遣景鲤去秦国求救。子良到了齐国,齐国派军队来接受东地。昭常回答齐国使臣说:“我是主管东地的大司马,要与东地共存亡,我已动员了从小孩到六十岁的老人,全部入伍共三十多万人,虽然我们的铠甲破旧武器鲁钝,但愿意奉陪到底。”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说:“我是受了敝国大王之命来进献东地的。昭常守卫东地,这是他假托王命,大王可以去进攻他。”齐王于是大举进攻东地讨伐昭常。当大军还未到达东地边界时,秦国已经派了五十万大军进逼齐国的西境。说:“你们阻挡楚国太子不让他走,这是不仁道的;又想抢夺楚国东地五百里,这是不正义的。你们如果撤回部队则罢,不然我们等着决战一场。”齐王听了害怕,就请求子良向南取道楚国两国讲和。又派人出使秦国声明不进攻楚国,从而解除了齐国的战祸。楚国不用一兵一卒确保了东地的安全。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6.(2023秋•庐阳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938年抗战期间,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武汉街头拍下一张照片——民众纷纷举起旗帜,其中一面醒目地写着:“不死!”2020年,疫情暴发之时,寒风凛冽,江城封闭。但从千千万万的窗户,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喊:“武汉加油!”不管是抗击外敌,还是抗击疫病,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都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美国作家赛珍珠曾感慨:“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这股劲,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就是永恒不灭的民族魂。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抗疫时期的一幕幕感人场景,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第一段“拍下一张照片——”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CA.“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啦——!”金石开简直兴奋得快要晕过去了。B.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辩证法。C.据说这是稀世之宝——一种难得的良药。D.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C(2)构成特点:本体是灾难,喻体是镜子。表达效果:把灾难比喻成镜子,灾难面前,人们会暴露自己的品性,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中华民族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坚毅勇敢、团结互助等优秀品质。【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标点符号的作用的能力。需要学生熟悉相关标点符号的作用,要根据语境进行分析。(2)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答时,要仔细读画线句子,结合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分析句子结构,结合上下文文意综合分析表达效果。【解答】(1)文中第一段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A.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B.破折号的作用是总结上文。C.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D.破折号的作用是表语意的转折。故选:C。(2)比喻句本体为“灾难”,比喻词为“是”,喻体为“镜子”。灾难,灾祸苦难。镜子,能照出人的形象的物品。句中喻指在灾难面前,人们就像照镜子招出自身的形象一样,会暴露自己的品性,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在语段中,品性指在疫情的灾难面前“中国人的精气神”“英勇无畏”“责任感”“血脉深情”“乐观豁达”等优秀品质,这些就是我们民族灵魂的特质。本句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中华民族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坚毅勇敢、团结互助等精神品格。赞美中华民族伟大不屈的灵魂。答案:(1)C(2)构成特点:本体是灾难,喻体是镜子。表达效果:把灾难比喻成镜子,灾难面前,人们会暴露自己的品性,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中华民族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坚毅勇敢、团结互助等优秀品质。7.(2023秋•庐阳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一提起修辞,大家可能就会想到“比喻”“夸张”之类的修辞格。其实,修辞格只是众多的修辞方式的一种,远不是修辞的全部。(),目的是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从这个角度讲,修辞在语言表达中。“语音修辞”有点儿像作曲家给一首歌词“谱曲”,主要是为了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这对于口语来说至关重要,如电影、电视、戏剧、广播、演讲、报告等,主要信息靠口头传递和听觉接受,良好的表达效果直接受到语音是否和谐影响。朱光潜先生说:“文学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事。”中国的古典诗词,千百年来,许多篇章为人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和谐优美,念起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BA.修辞的过程就是进行语言材料的选择、调整和组合。B.修辞就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C.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就是修辞。D.语言材料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就是修辞的过程。(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