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规范》_第1页
《编制说明-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规范》_第2页
《编制说明-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规范》_第3页
《编制说明-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规范》_第4页
《编制说明-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标准编制组

2023年10月07日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年第四批推荐性国

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1]41号)

(计划编号:20214759-T-524)的要求,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组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

位编制了《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规范》(以下简称

《规范》)。

2.制订背景

储能系统作为电气设备整机产品仍不成熟。目前电化学储能系

统的定型产品主要为零部件以及相关配件,但核心零部件性能不能

反映整机的性能,无法保障系统全寿命周期的持续稳定可靠运行。

本文件规范了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功能、性能与测试方

法,将有效保障储能电站安全运行,对于推动电化学储能产业健康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起草过程

立项阶段

2021年12月31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年

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1]41号)(计

划编号:20214759-T-524),标准编制工作正式立项。

起草阶段

2022年3月25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召开了筹备会

1

议,广泛邀请电网公司、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制造商、储

能电站运营主体、检测机构以及科研院所的专家代表开展技术研讨

初步明确了标准大纲架构

2022年4月-2023年3月,标准编制组开展标准编制的前期准备

和相关研究工作,充分调研国内外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产

品现状及相关标准,形成了标准大纲初稿。

2022年4月18日,编制组组织集中工作,经讨论,明确了标准

大纲架构和各部分编写重点,明确了编制工作的参编单位,并确定

各单位分工及标准编制计划。

2023年5月10日,由标委会组织召开了标准大纲暨初稿审查会,

审查《规范》大纲及草稿,编制组收集并整理专家意见与建议,形

成了大纲的审查意见。

2023年5月29日,编制组组织召开标准工作推进会,对标准内

容进行深入讨论,重点针对审查意见,集体讨论编写修改。

2023年6月15日,编制组组织召开第四次工作推进会,对编制

内容汇稿,集体讨论编写修改。

2023年7月23日,编制组组织召开第五次工作推进会,对具体

标准内容进行了完善,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初稿)。

2023年9月9日,编制组组织召开第六次工作推进会,对具体

标准内容进行了完善,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修订稿)。

2023年11月3日,编制组组织召开第七次工作推进会,对具体

标准内容进行了完善,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

2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1.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如下原则:

(1)适用性原则。本标准遵守现有相关的法律、条例、标准和

规范,以现有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核心部件技术水平为基础,以锂

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并网性能要求为指导,提出适用于预制舱式锂离

子电池储能系统功能要求、性能指标以及检测方法。

(2)完整性原则。规定了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编码、

基本要求、技术要求等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为预制舱式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在设计、制造、试验、检测、运行、维护和检

修等环节提供支撑。

(3)兼容性原则。本标准在编写时,确保了与现行国家、行业、

企业、团体标准的有效兼容。

2.主要内容

(1)第1章“范围”规定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2)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本标准所引用的标准、技

术规范和规程。

(3)第3章“术语、定义”,对本标准采用的术语和定义进行

了界定。

(4)第4章“编码”,规定了编码方式。

(5)第5章“基本要求”,规定了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

统的正常工作条件、系统功能、部件要求。

3

(6)第6章“技术要求”,规定了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

统的外观、防护等级、机械性能、电性能、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

电磁兼容、系统可用性。

(7)第7章“试验方法”,规定了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

统的试验条件、试验准备、试验内容。

(8)第8章“检验规则”,规定了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

统的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及抽样检验的检验项目与检验方法。

(9)第9章“文件、标识、包装、运输、存储”,规定了预制

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文件、标识、包装、运输、存储。

(9)附录A(资料性)明确了要求提供的各部件信息以及型式

检验报告清单。

(10)附录B(资料性)明确了开展测试时核心部件数据记录

内容。

(11)附录C(规范性)规定了冲击耐受电压和暂时过电压、

电气间隙、电气间隙海拔修正、爬电距离。

(12)附录D(规范性)规定了设备标志符号。

3.确定依据

标准的体例格式主要符合GB/T20001-2001的要求,框架结构

编排及技术要素内容主要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进行编写。

4

三、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

通过调研不同型号产品的功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安全性能、

环境适应性、系统可用性进行了初步验证。

2.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未来几年我国储能需求增加,2025年我国将部署3000万千瓦

新型储能。十四五期间,锂离子电池储能有望实现2000万千瓦

/4000万千瓦时的新增装机,将创造5000亿的销售额及约500亿元

的直接利润收益。

标准实施后,将规范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功能、电

性能、系统可用性、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等要求,有助于推动智

能电网、新能源等相关方面的产业升级,形成电池规模化工程应用

的产业体系。

在民生方面,锂离子电池储能将导致一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

装备的产生和应用,将带动关联行业的设计、制造、开发、检测等

需求的大幅度提升,壮大我国储能和新能源行业容量,增加劳动力

就业和国家财政收入。

标准的顺利实施,可提高我国可再生能源接入能力,替代煤电

等化石能源发电,促进社会生态的绿色发展。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

储能系统将会突破大规模新能源的电网接入瓶颈,促进社会可持续

发展,为我国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助力绿色低

5

碳发展国家目标的实现。

四、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技术内容的对比情况

无相关的国际、国外标准。

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起草情况,以及是否合规引用或者采用国

际国外标准,并说明未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因

无相关的国际标准。

六、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标准的关系

《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规范》有关法律、行政法

规及相关标准相协调一致。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八、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

不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