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开题报告_第1页
语文开题报告_第2页
语文开题报告_第3页
语文开题报告_第4页
语文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开题报告

语文开题报告1

本课题是吉林省教育科学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十一五”规划课题,“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于20__年7月1日经吉林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批准,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本课题负责人向课题组成员及在座教师做开题报告。

一、关于本课题的提出及重要意义:

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

(1)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2)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的要求,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实践意义:

(1)我们必须要把德育教育从小就渗透到学科的教育中,尤其是人文为主的语文学科,让学生从知识中感悟德育,让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达到“育人”的目的

(2)作为新一代的教育者应该传承前人的理论,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从而形成新的教学理论。

(3)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本课题研究针对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的现状,具体探讨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的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有效教学策略,探索有效课堂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基本模式,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

二、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有关教育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方向性、客观性、科学性、实际、实用、实效性原则,探索新形式下讲数学与生活融合起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对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从省内外的研究状况来看,目前许多学校进行了多方面的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比如山西省忻州市第四中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赢得了高度的赞誉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方面,许多学校都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进行课程设计探索,如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诸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教学资源上,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也被很多学校证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但这样的课程设计只是突出了特色,强调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并没有产生整合的课程设计体系。

四、研究的目标:

目标一:通过课题的研究,树立科学的德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标二: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广大教师逐步掌握与德育相关的基础性理论,如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等,并坚持以这些德育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实际的且行之有效的学科德育的方法及途径。

目标三: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出学科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准确提炼和寻找到学科德育的切入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力争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学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及心理素质方面有所突破,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法纪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研究内容:

1、实施学科德育途径与方法的深化研究

(1)德育方法的研究

(2)德育途径的研究

2、各学科德育实践的深化研究

(1)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等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深化研究(初中1—3年级)

(2)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德育的深化研究(初中1—3年级)

六、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教学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价法等研究方法。

七、研究的步骤和保障性条件:

课题保障措施:

1、本校有一支素质精良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课题组,思想重视,领导支持,加强组织,有足够的经费保证。

2、制定计划,分步实施。

3、具备科学的实践态度和精神,刻苦钻研、改革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接受专家指导逐步修改与完善改革方案。

4、加强实验过程的整理,强化实验过程的监控。坚持定期召开实验总结会,理论研究会。

5、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__.6-20__.9)确定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组,初步制定研究方案,学习理论,填写课题研究任务书,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__.10—20__.3)制定课题计划,搜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设计编制学生调查问卷,进行学科德育现状的点面结合的调查摸底。尝试进行德育的渗透性研究。

20__.__20__.4—20__.__)发放问卷并对回收问卷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证性考察,撰写调查报告。本阶段还将邀请各科教师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不同的学科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影响的程度。组织进行学科德育案例研究。

第四阶段(20__.1—20__.6)侧重于学科德育的途径与方法的深化研究,构建德育方法体系,使各种途径与教育内容的方法形成整体,提高德育实效。侧重于学科德育渗透性深化研究,把德育的多种方法与各学科具体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教师论文达10篇以上。

课题组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汇编论文,出一本教师论文集,组织结题论证,提请总课题组进行结题鉴定。

八、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主报告“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相关子课题研究论文

3、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个案专辑

4、相关著作语文开题报告2

一、课题研究缘由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成绩不理想甚至不及格的学生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我把这部分学生划分为语文学困生。为了减少这部分学生的人数,提高班级整体语文成绩,我提出了“激发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研究”的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培养学困生学语文的兴趣,让学困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才能激发学困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真正让学困生把语文学好,提高学困生成绩,才能完成教师的使命。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内外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有些研究也比较成熟。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再研究,让这一部分学困生由厌学、课堂上精神涣散转变成喜欢学习、上课注意力集中的好学生。以此来提高我班级语文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让这一部分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学生。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加强自己的教育科研意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培养自己的教学探究能力。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从整体上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困生学习动机,改变我班学困生松散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果,使学困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成为合格的中学生。

(二)研究内容

分析研究学困生的学习现状、探讨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的`途径和策略。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本课题为期一年左右,从总体上分为3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__.09——20__.12):对我班学困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困生对语文科学习是否感兴趣情况。

2、实施阶段(20__.01——20__.06):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素质,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3、总结阶段(20__.07——20__.12):整理、收集课题研究的材料,总结“理论与实践”成果,写好结题报告,并将成果推广。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课堂为现场,以语文教学为中心,以学困生为主体的理论性、实践性、探索性研究。探索符合自己实际的语文教学新走向。

1、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目的是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认识,解决学困生对语文不在乎的认识问题。

2、努力探索一条扎实、有效、有利于学困生发展的语文教学新路。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规律和原则的要求,开展对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模式,教学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的研究与实验,激发学困生对语文教学的学习积极性。

研究方法以校本教研为主,并根据内容采取有效的科研方法。如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等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个案例反思、分析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提高学困生的语文成绩。

五、预期研究成果

1、提升自身的教学魅力;

2、调动学困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积极性;

3、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研究心得体会;

4、提高我班语文成绩。语文开题报告3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由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永远居于主导和中心地位,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知识”。那么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如今,学生的知识构建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建构获得的。而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好像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于是逢课必是从情境引入,不考虑创设情境的目的及有效性,本末倒置,导致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能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甚至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此,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旨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各种各样有效的教学情境之中,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引发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面对丰富的新课程资源,更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从而搭建知识桥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探受刺激、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和积极思维的过程。这种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尊重,使教学活动成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建构适当的问题情境,注重现有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1、研究目标: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实现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分析、归纳、总结大量的案例,明确不同的教学情境根据其目的的不同,其有效标准也是不同的。找寻影响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因素,探究达成有效教学的策略,促使教师能更理性地思考课堂情境创设对教学内容起到的积极推进作用,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2、研究内容:

(1)通过对学生认知结构层次及现状的调查,制定出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有效课堂教学情境模式;

(2)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统一;

(3)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时间中的合理分配

(4)研究有效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类型与形式

(5)影响课堂情境创设效果的因素。

(6)创造性地使用课本中的情境。如现行教材中的情境设计的合理情的分析及改良课本中的情境设计的研究,使之更有效地切合我们学生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实际情况。

三、课题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重点难点)

1、研究措施:

(1)、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并对各种不同的情境达成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创设情境的不同策略。

(2)、尊重学生的认识起点,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3)、记录教师在情境创设中的语言、形态,分析这些因素对情境创设效果的影响。

(4)、研究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间的分配问题,总结创设情境在一堂课中所花费的时间,总结挖掘时间效益,追求教学实效的途径和方法。

2、研究保障

(1)、人员保证

组长由教学主任担任,课题组成员均为各科的骨干教师,有多名高级教师和青年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并曾参与过省级课题研究,分别有多篇文章发表或获奖。

(2)、经费保证

科研经费由学校提供,有充足的活动经费。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进程和预期成果。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检测就本课题研究所运用的对策与措施的效果,进一步加强或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式、内容。

2、观察法。在数学课堂里意识地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表现,并做相应记录。

3、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4、经验总结法。根据收集的各种资料与研究得出的第一手材料,归纳总结出小学课堂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

(二)研究进程:

三年,即20__年10月至20__年11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__年10月至20__年11月。)

(1)成立课题组,落实课题组成员,制订研究方案。

(2)召开课题开题大会。

(3)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__年12月至8月)

(1)按方案制订实验工作计划,发现问题和典型,开展研究。

(2)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比如观摩实验课、公开课和论文、教学研讨,以及其它研究交流活动等。注意实验课后的调查测试,定期进行检测和阶段性小结。

(3)定期进行阶段总结,在此基础上调查、规划下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要点,继续深入开展实验。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__年9月至12月)

主要工作内容: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结论和撰写研究报告,成果的汇总,并进行反思,以备以后继续深入研究。

本课题的阶段成果:

1、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策略》(论文集)

2、教学典型案例。

3、公开课、教案、课件等。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语文开题报告4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被马克思称之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透过似真似幻的舞台和匠心独具的故事,莎翁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人物典型。

尤其是塑造了众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出场的女性人物有一百多人,在众多的女性人物中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是各不相同。

而《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更是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笔下别具风采的女性形象。众多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戏剧中刻画的女性形象大都非常贴近生活,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

在这一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美丽、善良、机智、自信、富有才华和胆识,正体现了莎士比亚从男性的视觉自发塑造的理想中的新女性。作为新女性的鲍西亚,具有一定的判逆性格,不甘于被命运摆弄做逆来顺受的“家庭天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追求。

然而,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鲍西亚绝非真正具有女性的自我意识,而是甘于向父权社会妥协的不完美的新女性。本课题通过对《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形象的分析,让读者了解鲍西亚思想上、性格上的先进性与局限性,对现代女性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研究意义

莎士比亚通过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对人性深刻的剖析,创作出《威尼斯商人》这部极具讽刺性的喜剧。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女性的感情与理智平分秋色,女性是以与男性平等的形象出现的。

这在鲍西亚这一角色身上表现最为突出。鲍西亚美丽温柔、忠贞不渝、善良可爱、机智勇敢、足智多谋。她掌握着自己的命运,不仅在自主选择丈夫方面,而且在与夏洛克的斗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鲍西亚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也可以带给人们启迪和借鉴。鲍西亚在金钱和爱情的杠杆上,选择了爱情。在她的内心深处爱情价更高,是金钱、物质所无法取代的。

她对于爱情忠贞不渝和执着,值得现代生活中个别只追求物质享受的女人去学习。在现实生活中,个别人不应该由于自己的优越条件而歧视别人,更要学会不用有色眼光去看待别人。

在法庭上,讲义气、才智非凡的鲍西亚女扮男装以法律博士的身份出场,使剧情有了戏剧性的转折,使夏洛克一步步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她的计策。

她成功的妙计足以显示出其学问深厚,机智敏锐,有胆有识的特点,这种女性形象也是我们所认同和赞赏的。

《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人物形象具有生动鲜明,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威尼斯商人》主要人物鲍西亚的分析,力图从新的视角去尝试发觉人物的真实性和人物的多面性,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以启迪和借鉴。

二、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欧洲的14到16世纪,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发源于意大利的强大的人文主义运动很快席卷欧洲各国。

它从反对封建专制,教会权威和禁欲主义的历史要求出发,肯定人的价值,赞美人的理性和智慧,提倡人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和个性自由。这一时期的欧洲戏剧以英国和西班牙为主流,其中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是世界戏剧宝库中珍品。

从17世纪开始,莎士比亚戏剧渐次传入了德、法、意、俄、美等国,对各国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虽说生活在400多年前,直到今天各国都有许多研究、评论莎士比亚和他作品的学者,评论家。

17世纪有德莱登;18世纪有卜普、约翰生和莫尔根;19世纪有兰姆、柯勒律治;20世纪有道登和布雷德莱。世界各国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如德国的歌德,法国的伏尔泰、雨果,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人,都对莎士比亚作品有过精彩的评论。

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萨缪尔.约翰逊认为莎士比亚的戏剧是生活的镜子,“谁要是被其他作家们捏造出来的荒唐故事弄得头昏眼花,读一下莎士比亚用凡人的语言所表达的凡人思想感情就会医治好他的颠三倒四的狂想”。《威尼斯商人》的一大成就,就是在轻松的喜剧描写中不忘反映时代,并非只在台词里述说介绍,而是通过情节、人物和人物关系等几个方面,来显示时代风貌和生活要求。

(二)国内研究现状

莎士比亚的名字是由传教士在1856年介绍过来的。清末,我国思想界代表人物严复、梁启超等都在译著中提到莎士比亚的名字。

而他的戏剧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才用白话文和戏剧的形式翻译过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许多新译本,其中就有方平译的《威尼斯商人》,也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学者开始阐释并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基督教文化内涵,这不仅是我国莎学研究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更是与国际学术接轨的重大举措,是理性沉思后的再审视。

20世纪60年代方平先生在他的莎学研究中仍然突出了意识形态与阶级斗争。

他认为,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所表现的“积财就是积富”和“守财就是进财”,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开始在历史舞台上露头,构成了它的互为补充的两套道德教条。而自1985年到__年的20年来我国大陆的莎士比亚喜剧研究像《威尼斯商人》,发现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喜剧本质研究、人物形象的研究和比较研究。

对莎翁喜剧本质关注的角度主要在于探讨其喜剧体现出来的喜剧精神、喜剧艺术、喜剧美学。人物研究集中在对夏洛克和女性人物分析,主题定位于爱和友谊。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摘要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综述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简单介绍《威尼斯商人》中的作者背景和历史背景

对《威尼斯商人》中女性人物鲍西亚的分析

鲍西亚的本质

鲍西亚的人文主义精神

鲍西亚的女性自我意识

三、《威尼斯商人》中女性局限性的表现

(一)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控制

(二)以丈夫为中心

(三)社会对女性的忽视

四、威尼斯商人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一)夫妻间的两性关系

(二)爱情独立性和平等性的探求

(三)社会对女性的压力

五、对课题《威尼斯商人》的总结

四、本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及进度安排

研究的步骤:1.审理清楚课题的意思和研究方向

2.了解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查找相关的资料

3.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收集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整合资料并做好笔记

4.拟写开题报告

5.拟写大纲

6.着手写正文

7.论文修改与定稿

研究的方法:文献法、理论研究法(到图书馆查找纸质及电子资料)

讨论法(与同学讨论相关的研究内容)

实证研究法(通过相关的例子又发思考)

进度安排:12.12---12.20选题

02.10定题

02.15---03.10查找资料,初定提纲和开题报告

03.15---04.05论文初稿并修改

0.4.10---04.30论文修改并定稿语文开题报告5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长期以来各学科课程自成体系,形成一个比较封闭的系统。学生在学习了知识后,遇到实际问题时仍然无从下手。就语文学科来说,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相互孤立,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传统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却极为不利的,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使作业陷入机械重复的误区。学生终日陷于“题海“之中,苦不堪言,身心的发展也必将因此受到抑制。

3、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意识到作业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弊端。

本小课题研究主要是以如何在小学语文课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作业设计为研究重点,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成性评价内容。有效的综合性学习作业的布置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综合性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差、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综合性学习作业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实验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大胆创新,并联系社会实践,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生活实践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的内涵:

一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

二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如组织学生参加语文趣味活动,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如根据对各门学科的了解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四是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基于此,我们要以语文教材为蓝本,把让学生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实现语文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2、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对作业形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如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

(1)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

(2)书面作业。即指客观性测试,其形式有回答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

(3)口头、听力作业;

(4)表演作业。美国的中小学教师则以很宽广的视野从多方面、多层次来定位作业目的。教师不仅从作业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的关系,而且从作业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定位作业的目的;不仅从作业对学生的影响,而且从作业对亲子关系、家校关系、社会影响等来定位作业的目的,从而把作业变成学生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产生联系的一种中介。给我们的启发:教师应该更多的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来设计作业,而不应该仅从完成自身教学或增长学生知识的角度设计作业;作业的内容和要求应因人而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特长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合力等。

国内方面:目前对于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的研究已日趋深入,课改的语文新教材中相当重视语文综合性作业的内容,注意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人文色彩,还加强了感悟、积累、实践,关注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学生的生活。此外,近几年的好多语文教学类刊物上也刊登了大量关于语文作业设计和评价方面的文章。这些都为本课题组进行课题实验提供了借鉴的条件。

本课题一方面将广泛吸取和借鉴其研究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建立一套更为合理、更为全面的小学生中段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体系,这将对小学生语文涵养和素质的提高,语文学习热情的激发,一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一)研究目标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的`、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

2、通过改变语文综合性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

3、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增强一线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作业设计和评价的水平。

(二)研究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条途径和三个方面:

1、我们在语文课中实施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时主要通过三条途径:

(1)、在语文作业中渗透综合性学习;

(2)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作业;

(3)开多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创新性作业。

在语文作业中渗透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指运用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在语文作业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综合性学习的作业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创新,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竞赛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作业是指对兴趣小组和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的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作业。语文综合性学习创新性作业是指在面向全体学生的语文作业中进行以创新性学习为主题的活动。在选择综合性学习作业的专题内容时,我们认为遵循以下选材的原则:

趣味性——应选择对学生而言较为新颖有趣的题材。

通俗性——应选择学生能够懂得和理解的题材。

教育性——应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层次和他们可能受到的非正面的影响,尽量选择有益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教育内容。

2、我们在语文课中实施综合性学习时主要强调了三个方面:

(1)强调了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过程的要素。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查找资料的途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创设学生乐于学习的学习情境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还是学生的帮手和朋友——尊重学生、平等待人,不以权威自居。

(2)强调选择适合我们中年级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业范畴。在语文课中进行综合性学习研究,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我们认为现有语文教材、其他学科、生活实践共同构成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业内容:

第一、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教材中有丰富的综合性学习的因素,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加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培养,是在语文课中实施综合性学习的最佳方式。

第二、挖掘其他课程资源,找到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最佳结合点。

第三、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来选择。这些内容包括: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

(3)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作业中体现语文的本色。在培养学生的实际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要始终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步骤

(一)研究对象:二年级、三年级共4个班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1)课题组成员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全方位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研究的改革实验。

(2)课题组每星期进行一次汇报交流,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的基本类型、形式、进行研讨,分析学生作业的兴奋点,寻找有效地激发学生作业兴趣的方法。如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设计创造性的生活化作业等。

(3)以语文教材为抓手,挖掘教材特点科学地进行作业设计,科学地布置作业。使学生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问题。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把视野触向社会的不同层面、生活的不同角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多学科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4)建构合理化的作业设计体系,体现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的多元性和人文性。

(三)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__年6月――8月)

(1)确立实验班和实验老师。

(2)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拟定实验方案。

2、实验阶段(20__年9月――20__年4月)

(1)在实验班开展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当前学生作业的现状,并对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

(2)以每天的语文作业为抓手,积极探索作业设计的多样化与有效性,同时注意积累广大教师中的成功经验,做到每日一小结;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小结。

(3)开展形式多样的作业展示和作业交流活动。开展自我纵向评比;小组动态评比;学科间评比;班级间评比。

(4)根据两位对照班教师对同一课文设计的不同作业进行比较,结合课题研究,进行分析和对策归因。让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需要并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对几个典型的好、中、差学生建立个案,跟踪研究,以观察此研究的效果。

3、总结阶段(20__年5月)

(1)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各项研究成果。

(2)撰写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完整的作业设计体系。

2、论文、案例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一向重视教科研活动。他们充分认识到教科研活动对于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轻负高质”的教学大背景下,学校还将作业布置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常规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

2、教师实力:课题组成员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精力旺盛,积极性高,人均为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具备过硬的文化和科研素养。

3、学校的良好环境和优良传统:我校具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学校在实施市教育局“高质轻负的底线”中强调要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家作布置要科学、合理,严禁大量机械、重复、惩罚性的作业。这项措施深得人心。这些均为本次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成为我们研究的精神动力。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__负责拟定实验方案,指导开展课题研究

组员:__制作调查表,收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语文开题报告6

一、选题缘由

时代在发展,好多学校的生源都来自于外来务工子弟,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及环境的普遍薄弱,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课前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得教学互动难以展开,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使语文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所以学生必须掌握预习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二、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定位于学生的学先于教师的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预习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能力,利用教材工具书及其他辅导资料,自己去感知新知识,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成我要预习,从而提升预习的有效性。可见,预习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三、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1、通过研究提高学生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2、通过研究,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通过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的能力。课题的实施会促使教师深入学习理论,以研促教、以研助学,教、学、研相互融合,在实践中成长,从而提升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内容

1、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2、研究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

3、语文教师课前预习指导研究。

4、探索适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体系,打造新课程下高效课堂的教学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1、教育调查法:对学生进行有关课前预习人数、课前预习兴趣等方面的调查问卷,经科学的统计分析后,得出较有说服力的数据或结论。如此实证分析,一方面,可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为研究的结果提供支撑性材料。

2、文献研究法: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查阅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促进研究的深入。

3、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与不足,()撰写阶段性小结和有关教学案例。

4、案例研究法:教学中以初一语文课本教学作为案例研究,辅助课题研究。

六、研究计划

准备阶段(20__.12月—-20__.1月)

1.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理论搜集和学习研究,了解教科研前沿动向。

2.设计调查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通过调查确定研究方法、内容及措施。

实施阶段(20__.1月——20__.5月)

1、根据课题研究目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进行实证性研究。重点在初一年级四班进行实验。

2、请本学科教师配合听课评课,听取教师对课的评价,特别是对课堂预习设计的意见和建议。

3、指导预习方法,下发预习方法的指导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预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因文因人而异,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掌握几种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

4、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改进语文预习方法的策略

5、布置预习内容任务,分阶段分内容有计划有步骤的加以训练巩固。初步打算定为课外自主预习与课内自主预习。

总结阶段(20__.5月――20__.6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实施第二次调查,与第一次调查进行对比,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2.撰写研究报告,书写结题报告。语文开题报告7

课题立项编号:

课题名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学科分类:初中语文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负责人所在单位:

一、问题的提出及重点难点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标》语)

因此,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多。因而,人们一提到语文课,往往想得较多的是阅读教学。在有关语文教学研究的论文中,“语文教学过程”往往是“阅读教学过程”的同义语;“语文教学方法”常常是“阅读教学方法”的代名词。这就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的因素归纳起来有:目标不明确,对年段阅读目标、课时阅读目标把握不准;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泛读、滥读比比皆是,只一味的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基于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提出《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重难点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是指有效率的教学,即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内带来的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该课题将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提高研究的系统性与针对性,拟分学段重点进行如下研究:

低级段:

1、阅读兴趣的培养;

2、预习习惯的培养;

3、随文识字能力的培养;

4、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

中级段:

1、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能力的培养;2概括能力的培养;

3、质疑能力的培

养;

4、积累好词佳句习惯的培养。

高级段:

1、略读、浏览等读书能力的培养;

2、深入理解重点句段,领悟文章思想感情;

3、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

4、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研究重点和突破的难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重难点是指在40分钟内教师优化教学过程中选择和运用好课堂教学策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缩小学生学业水平和成绩的差距。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自古以来就有学者提倡合作学习。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发展;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

(1)合作学习是源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小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教学中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强调师生、生生及全体学生间的互动,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促进学习,并以小组集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

(2)《新课程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安排小组合作,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相互合作的能力。通过学生间互帮互助,分工工作,交流、分享成果,团体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关系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

(3)教育学理论依据素质教育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师引导学习讨论,师生共同探究等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协作,能力和思考表达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课题旨在通过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寻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整套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并在实践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具体目标:

1.调查分析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寻找对策,探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科学、合理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目标,结合本年级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研究内容:

1.分析教师教法对学生学法的影响,研究在不同类型课堂教学中怎样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并通过典型课例总结成功经验。

2.学生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才会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才会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3.分析造成阅读教学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华而不实"的原因,提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并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总结经验。

4.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目标是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按计划完成学习活动。正确使用工具书、参考书、校园网络,积累学习资料。

5.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使教生真正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与内涵。

四、研究对象及范围

___中学九年级八个班的全体学生。

五、研究方法设计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性和学生参与性较强,因此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参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馈后再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重新在活动实践中进行再次的实践检验。

(二)文献资料法

整理收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献资料,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梳理有利于本课题研究理论资料,应用于研究活动的开展。

(三)调查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之初,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态进行前期调查,分析得出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制定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总结阶段,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后期的调查测量,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分析。

(四)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地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指导教学实践。

(五)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能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使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提高具体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能力。我们将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

六、研究过程及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__年4月~20__年6月)

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2.分析本年级语文学科小组合作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课题组成员内部广泛收集、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在各班原有教学设施和学生情况基础上,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解,了解他们不同的个性,行为习惯,初步构成科学合理的分组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__年8月~20__年10月)

1.采取对比研究的方法对本年级实行课题的班级与不实行课题的班级进行对比。

2.按照研究方案建立起较科学的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体系。

3.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小组合作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让实验老师上好实验课,并及时总结、反思。

4.进一步学习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全面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并写好学习笔记和反思。

5.在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开展相同内容的问卷调查,通过写调查报告,总结实验的成败与得失。

第三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__年12月)

1.做好试验前与试验后的效果对比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收集资料,健全资料档案。

七、预期成果

1.系列活动方案及有关研究过程的资料。

2.课题研究论文及典型活动案例汇编。

3.课题研究报告。

4.反映研究成果的师生作品、奖状证书、照片等。

5.音像资料:活动过程实录等。

6.现场展示活动:学生才艺展示、综合活动观摩。

八、课题组构成及分工

本课题组研究人员为仓头中学九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具体分工为:

___:负责课题过程中的课题管理,负责中期报告的撰写。

___: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信息的分析与评价。

___: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___: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交流。

___:资料收集整理优秀课例选。

___:资料收集整理实验经验汇编。语文开题报告8

课题背景

素质教育对语文学科的要求的需要

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处进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学生特点的需求

现在的学生已经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一味的吃等食,缺少积极性与主动性,尤其在语文学习中,老师讲学生记,有的甚至于像背常识科一样的死记硬背,分析、想象、创造能力得不到有力的培养,在学习中仍然是被动的让我学,学生学习很累有收获少,对语文的兴趣慢慢减少,有的甚至厌学。

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效果明显的现状的需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首先强调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是有的教师仍就没有改变理念,在教学中仍然是以讲授为主,备课、授课很累却事半功倍。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的研究重在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生活,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引起思考,从而培养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成见的探索精神。让语文课堂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热烈的`气氛。

理论假设

教师讲得清楚,学生不一定学的明白,教师的讲解只能起到外塑的作用,不是坚定性的,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发展,所以要改变灌输式,合作精神是现代教育的四根支柱之一,是从小培养起来的,是时代的需要,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具有丰富的人类文化沉淀的和广阔的社会视野,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探究是一个人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经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回报。

课题实验准备

组织准备

围绕课题内容,按照科研要求,将课题组成员分工,具体实施,系统研究;

明确实验班,对照班;

按照整体实验的要求,纳入学校教学的整体系统,是本课题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思想准备

在观念上,抛弃旧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提高语文素质。

在目标上,着力学习教学法、教育学、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以便为课题实验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

课题论证的条件

从过去的实践看,我们以为本课题的实验做了大量的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从学校的发展战略看,科研兴校是我们不懈的追求,项科研要质量已经深入人心。

从师资状况看,参加课题组的成员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能熟练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对本课题的研究有深厚的兴趣,工作有敬业精神。课题组成员中有校长、中层干部,有专职的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等,他们教学水平高,教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显著,石湾乘客体的重要保障.

主要研究内容自主学习方式的运用语文开题报告9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的需要。“教育作为一种传递文化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传递着不同的内容,并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同时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农业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之适应的是个别式学习;工业社会是大工业生产,与之适应的是集体接受式学习;信息时代最大特点是信息的复杂繁多,对信息快速而准确的处理能力尤为重要,效率低下的传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与之适应的应该是高效学习、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的需要。中国当代中学语文教育在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和西方现代语文教育的双重影响下,在提高国民语文水平、普及国民教育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由于各方面原因而在流变的过程中泥沙俱下,该吸收的被吸收了,该扬弃的却没有扬弃,在步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奏出了一些不和谐音符。

综合考察中国当代中学语文教育,主要还有着三方面痼疾:

一是受传统封建语文教育影响,中学语文课堂上还飘浮着“专制主义”的阴影。具体表现为教师角色的“唯我独尊”,无视学习主体个性生命的存在,教学方法的“一言堂”“填鸭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只能唯师是尊,唯教材是尊,唯知识是尊;只能被动接受,全盘接受,不愿也不敢个性思考个性表达,这些倾向从部分中学生不敢交际、羞于表达、畏惧与老师交流等一系列不正常情形中可见端倪。这些情形的出现与学校教育有关,也与家庭教育背景有关;追踪溯源,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是时代教育文化在不同领域的映射高中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范文高中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范文。

二是受苏联语文教育模式影响,中学语文课堂还流行着机械刻板的程式化操作。具体表现为无视文本的个性化特色,一律机械的“字词句语修逻,作者背景段落中心思想写作手法”.在作品主旨的把握上,还表现为随意粘贴时代标签、阶级标签,篇篇如此,年年如此,把本来属于艺术范畴的文学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而使索然无味。有个性的学生曾这样说:“老师没讲时,我读了非常感动。()听了老师的讲解之后,再也不想读了。”这种语文教学不仅忽视了文本的个性,还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出来的'只可能是知识的机器、思想的奴隶。

三是受“语言学”影响,中学语文课堂上还流行着“伪科学”的语言分析。老师过于放大语文的交际工具作用,忽略艺术作品之中浸润的作者独特的生命情感,无视语文的人文内涵,把动态的情感文本看作静态的语言学材料,一味进行语言学的材料分析。在这种语文教学思想中,学生接受了无数次的所谓科学的语言分析之后,不仅语言水平没有提高,语文能力没有增强,反而对语文永远失去了学习兴趣,语文课堂变成“你说你的,我玩我的”,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因了这三种因素的影响,现代语文教育满目疮痍,步履维艰,永远的高投资低回报,高投入低产出,永远的“少慢差费”,永远的“学与不学一个样”.这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当代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了现代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终于引发了1997年文化界关于现代语文教育的第二次大讨论。也正因此,上海教科院1999年正式提出“研究性学习”概念,立即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出台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设”中也明确提出“学习应当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谐统一”,“针对我国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求,特别要重视探究学习”.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在语文学科实践的需要。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课的一部分正式实施起来,各学科也积极渗透研究性学习;语文学科就其性质来说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高中语文自然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肥沃土壤。相对传统的学习方式和现今的中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性学习方式。虽然研究性学习都在各领域各学科大力推行与实践,语文学科也进行了不少尝试,然而却是少有真正语文味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具体表现为:语文专题式研究活动的多,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少;课外校外研究的多,校内课内研究的少;研究性学习方法及理论研究的多,实践操作研究的少。结果,语文研究性学习背离了自身应有的特点,使语文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综合实践课,没有体现语文研究性学习应有的特色,改变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初衷,留下的只是一些徒具形式的空壳,影响了学生继续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回归语文,要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高中语文要有高中语文的特色,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当然要有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个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语文开题报告10

一、文言文考试状况

文言文阅读在我市每年中考中占有较大的分量,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是一致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在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上,还包括不断地向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汲取营养。文言文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传承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理应受到重视。

初中阶段是为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时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要“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我市每年中考文言文阅读也基本围绕这一目标进行题目设计,主要考查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等几部分内容,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如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明显就是以课下的注释为主。

然而从近几年来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平均得分处于各类题型的偏下位置,甚至垫底。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往往“望文生义”,如20__年中考,有些考生把“以其境过清”的“清”解释为“清楚”,更为可笑的是还有考生把“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翻译成“岸边有一群狗在互相撕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连基本的字、词、句都无法把握好,那就更不用谈理解了。

二、原因分析

我们的教师重视文言文,而我们的学生却无视文言文,如何扭转这一局面?我们应该从其原因开始分析。

1、社会的现状原因

五四以来,白话文一统天下,文言文距离人们的生活似乎越来越遥远,似乎白话文的历史趋势就代表文言文时代的完全终结。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联系的加强,外语热成为当今时代的产物。我们的文言文在白话文和外语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处境极为尴尬。

2、学生的认知原因

出于初中生的年龄及智力发育的考虑,从远离他们的角度讲文言文功用他们似懂非懂,他们更注重的是实用性。当你如痴如醉地讲解文言文时,学生的一句“老师,学文言文有什么用?难道我们在交流的时候用文言文说话吗?”就将你打回原形,学生们向往的是外面的世界,他们更愿意学外语;他们知道文言文时代不会再来,所以仅仅把文言文学习当成对付考试的必需罢了。

3、教师的教学原因

在文言文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把重点放在了文言知识上,尤其是难词难句的意义和用法和语法知识的分析和记忆上,这些纯粹的知识如果不和语言环境及很强的史实背景相结合,那是相当枯燥的。学生阅读文言文时很难投入,尤其当教学以应试、升学为宗旨时,教师往往把作者激情甚至心血凝聚而成的作品肢解为若干语言文字训练项目,学生的冷漠感就更为强烈。冷漠是影响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另一心理障碍。

三、相应对策

1、唤起感觉我们不能左右时代,但我们可以从时代的.发展中反思。学英语是为了交流,学习英语国家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可我们汉语,别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那上面承载的文化资源有的至今仍很新鲜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举个最简单的汉字的例子,它还凝结着先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智慧,别小看这一个小小的汉字,那是中国文化的基因。

比如“时”字,甲骨文是太阳加上脚步的象形,后来又加上“寸”,合起来就是太阳行走的刻度。我们至今仍是以太阳运行为时间参照。

当今计算机二进制能在几千前的《易经》中找到思想源头,未来的纳米技术早在庄子文章中就有相似的理论阐述。

如果能从文言文中获得这些信息,清晰我们祖先的智慧,增加民族自豪感,努力建设我们国家,我们国家立于世界之林还远吗?我们必须多读、多了解文言文,其价值才会被一点点认识、发掘、利用,为将来的人类造福。

2、激发兴趣

既然学生实用性较强,那么我们何尝不利用这一特点呢?告诉学生,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可以分成乐意为之和不乐意为之两种;但同时还分为必须为之或不必要为之两种,往往我们经常遇到不乐意为之恰恰又是必须为之之事,这时候我们只能强迫自己去做,如果你一开始就以这种意识约束自己,相信开始是强迫自己做的,到了后来我们反而乐意做了。正如学文言文,假如你不喜欢学,但掌握好文言文有利于语句理解,就不会因题目不懂而失误。

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不恐惧、不反感才是我们教学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学生感到不太难,而且还有很多乐趣。如果重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本着整体感知文言作品内容的目的去读,学生的反应就活跃得多。可以适当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一些简短而含义丰富的文言文,如华夏文明的起源,三皇五帝的故事;战国的合纵连横,秦末的刀光剑影,三国的群雄逐鹿;魏晋的名士风度,盛唐的雍容华贵等。学习文言作品,不仅是学字句的意义,还可以让我们了解了民族昨天的辉煌和耻辱,更让我们懂得怎样以史为鉴。

文言文的美与汉字的视觉——形象性维系在一起。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句将汉字的形体与诗歌描写的景致结合在一起,借此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3、授之于“渔”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养成了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鱼”,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1)、学会读注解。文言文言简意赅,即使有一定功力的人阅读时也需要借助注解,中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浅易而详尽的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为顺畅朗读铺平道路。养成读注的习惯,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拓广阔的天地。

(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勤查工具书,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原文。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除了看课文的注释外,遇到疑难问题,还应自己查阅工具书,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此外,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或义项过多的词,教师可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讨论、鉴别、分析、比较。这样,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并积累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也是文言文教学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实践证明,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

4、养成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关键。

(1)、养成诵读的习惯

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韵律节奏方而看,文言文立足于汉语方块字的基础,形成了一种偏于对仗、注重平仄、节奏整饬、讲究协韵的韵律形式。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偶句和散句的搭配串联,形成了一种节奏整齐、韵律统一的行文之美。

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较少读课文,认为读课文会耽误授课时间。其实不熟悉文章,学生对文义的理解认识从何而来?不反复诵读文章,又如何能培养出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呢?因此,要提口文言文学习的效率,就必须加强课堂诵读训练。诵读乃至记忆,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还要尽可能让诵读方法多样化,如教师范读、听录音,学生默读、吟诵、齐读、分组读、个别读等等,也可以开展比赛,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应指导学生读出不同文章的语言特色,哪些字要加重读,哪些字要舒缓悠扬,哪些地方要低吟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同学们对文言文的语感势必会增强。

(2)养成分类整理的习惯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文言词语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于阅读种种的书。”新课标也要求初中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所以学生学习文言文务必使学生掌握文言词语的一些规律性用法和特殊的意义,然后把这种能力迁移到文言文学习中。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参考书等方式对词形相同而词义和用法不同的常用实词、虚词进行归纳,对各种句式的具体情况进行整理,并附例句,在知识体系和知识对比中学习。

总之,我们应理性地正视我们身陷的“困境”,勇于探索,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在新课程改革中,迈出我们最坚实的步伐。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一定能彻底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困境。语文开题报告11

一、研究背景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做作业,是个学生就跑不了。但问题是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存在“三点半”放学现象,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没想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而且校外增加的负担处于失控、失管的状态。

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只有通过减轻课业负担,才能保证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健康快乐成长。

国家为了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从这开始,“双减”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主要话题,更变成了教师的工作指针。每位教师肩负起“双减提质”的研究任务。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小学语文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小学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人们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现实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学生厌烦,教师头疼。反复的听、读、写、练,虽然能够识记大量语文课文知识,但难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更难以孕育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应试训练色彩浓厚,造成了作业失去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

如今,相关的教辅材料到处都是《同步练习》、《小状元达标练习》、《全能辅导》、《快乐课堂》等练习书籍和各类试卷被许多教师或家长加压在学生的身上,造成了语文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常常为作业而伤脑筋。很多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

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其所学知道的东西仍感不足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最有效。适量、适当的作业和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地喜悦,树立信心。对优生是如此,对后进生更是如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得到相应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

本课题针对学生作业单调、枯燥,量多而脱离实践,与新课程的理念显得格格不入的现状,我们将积极尝试,努力创新,从作业形式、内容和评价等方面着手,在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