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三部分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复习讲义(教师版)_第1页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三部分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复习讲义(教师版)_第2页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三部分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复习讲义(教师版)_第3页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三部分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复习讲义(教师版)_第4页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三部分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复习讲义(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1.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3.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基本概念]流域、流域经济、流域协作、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空心化;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本原理]流域的协同发展;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影响;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国际合作的意义。[体系架构]课时63流域内协调发展1.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1)流域①水系: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湖泊、沼泽构成。②流域: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2)水资源协作开发①流域内的水资源功能:农业灌溉、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发展航运、水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等多种功能。②协作开发的必要性(3)协作开发的措施①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②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思考河流的梯级开发有什么好处?答案河流梯级开发主要指对河流水能的开发。在河流径流量较稳定且丰富、落差较大、水急滩多的河段,依地势高低依次建设多个水电站,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能,同时兼顾防洪、航运、灌溉、水产等综合效益。2.黄河的调沙减淤(1)实施背景①河流水文特征:河流含沙量大。②存在问题eq\b\lc\{\rc\(\a\vs4\al\co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高))(2)黄河沙患的解决①侵蚀区——减少入河泥沙量中游的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侵蚀区,水土保持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在黄土高原,由政府投资、补偿,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措施。②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治理措施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其中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遏止下游河道淤积具有重要作用调水调沙机制每年在黄河汛期到来之前,应用调水调沙的原理对上下游水库进行联动调度,集中时间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治理效果提高下游行洪输沙能力,实现对黄河下游河床全线冲刷,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回归教材读选择性必修2教材第64页图4.9“黄河小浪底水库放水调沙”,说明该河道泥沙淤积区是如何解除沙患的。答案采取工程措施,利用上下游水库集中调水形成人造洪峰,对下游河床进行冲刷,把河道里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3.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1)原因原因具体表现人水矛盾突出黄河流域人口、城乡较为密集,耕地数量多,径流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但人口、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下游出现断流(2)措施①全流域统一调配:黄河流经不同行政区,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进行统一调度和分配。②开源: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③节流: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回归教材读选择性必修2教材第66页图4.12“20世纪70-90年代黄河下游断流天数”,指出黄河断流天数的变化,并说出我国调配黄河流域水资源的措施。答案变化:断流天数整体在增加,90年代断流天数剧增。措施:①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对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分配;②推广节水技术。

1.水资源统筹管理的措施和手段(1)工程措施:修建水库蓄水→解决季节性用水不足;修建引水工程、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2)技术措施: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治污技术,提高水资源污染的治理水平;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3)行政、法律、市场手段:制定环境保护法,依法保护水资源;提高水价促使节约用水。2.流域内水资源的综合开发(1)河流的利用方式(经济效益):修建大坝、水电站、船闸等水利工程。具体利用方式如下:供水建坝蓄水,保证农田常年灌溉水源和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养殖库区发展水产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防洪修建湖泊、水库和大坝,有效调节和稳定河流流量发电开发水能,促进流域高耗能工业发展航运修水库(保持水位平稳)、挖运河,增加通航里程和效益旅游建立风景旅游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2)流域的综合开发(经济效益):流域的综合开发往往是以河流开发(河流开发普遍以梯级开发为主)为核心,并带动流域各种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的开发,从而促进流域三次产业的发展,同时使生态得以保护、环境得以改善。如下表所示:农业结合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产业工业结合矿产资源及廉价电力优先发展高耗能工业旅游业把保护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旅游业(3)流域的生态保护(生态效益)植树保护保护山地水源涵养林,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水源利用合理分配各河段水源;保护水质,防治水污染土地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治理采矿区土地生态3.水质、水环境的协调治理(1)河流泥沙的综合协调①侵蚀区减少入河泥沙量:如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是该流域的主要侵蚀区,可实行“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②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通过调水调沙,实现河流下游的冲淤平衡,减少泥沙淤积。(2)水污染的防控措施①行政手段:成立委员会进行谈判和协商,达成公约或协议。②经济手段:通常是分担流域综合治理费用。③技术手段:科学调查研究、治污技术应用、技术标准确定及监测、预警体系的开发和应用等。拓展延伸大型水利工程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挟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新课标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格。(5分)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阶段时间主要措施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整治河道,裁弯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阶段20世纪20~80年代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恢复河流生态。(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分)(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关键信息点拨]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是冰川融水补给,夏季为汛期;冰川的表面会积累冬季的积雪,春季气温升高时,表层的积雪会先融化,在大量冰川融化之前形成小春汛。罗讷河发源于瑞士,主要在法国境内,是一条国际性河流,整个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过程中会因河流流经多个国家而增加管理成本,引起不同国家的利益之争。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可知跨境河流的开发治理中,需要成立全流域统一的管理机构协调上中下游、不同国家之间或者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以获取最大效益。成立统一管理机构已经成为跨境河流开发治理的基本措施。结合图中经纬网信息及等高线分布,可理清罗讷河不同河段、支流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降水量及季节分配。[地理原理再现]流域的协同发展请说出如何实现河流全流域的协同发展。答案①成立协作组织,统一规划管理;②水资源的协调利用与合理分配;③环境的协作保护与统筹管理。答案(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2)①改善航运条件__防洪__②发电__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考向1通过“流域生态问题”考查“区域认知”(2023·湖北武汉模拟)黄河干流内蒙古段位于黄河流域最北端,呈“几”字形大拐弯形状。下图示意该河段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月变化。据此完成1~3题。1.该河段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由大到小的季节排序是()A.秋季夏季春季冬季B.夏季秋季春季冬季C.秋季夏季冬季春季D.秋季春季夏季冬季2.形成该河段3月水沙状态的主要原因是()①河岸坍塌②降水冲刷地表③河道解冻④风沙入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该河段综合治理的最合理措施为()A.打坝淤地 B.兴建水库C.裁弯取直 D.疏浚河道答案1.A2.C3.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河段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在9月(秋季)最大,7、8月(夏季)次之,5月(春季)较小,1、2月(冬季)最小,因此该河段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由大到小的季节排序是秋季、夏季、春季、冬季,A正确。第2题,该河段3月径流量和输沙量较2月均有明显增加,而此时雨季还未到来,降水对地表的冲刷较弱,②错误;此时气温回升,河道解冻,使河流径流量增大,加大了对河岸的侵蚀,加速了河岸坍塌,同时冬季风还较强势,风沙被吹入黄河,使黄河含沙量增多,输沙量上升,①③④正确,故选C。第3题,该河段呈“几”字形大拐弯形状,由于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淤塞河道,因此该河段综合治理的最合理措施为疏浚河道,D正确;打坝淤地会加重河流淤塞,A错误;水库一般兴建在落差较大的河段,该河段地形较为平坦,河流落差小,B错误;裁弯取直工程量太大,不符合实际情况,C错误。考向2通过“流域协调治理措施”考查“综合思维”水库的使用及泥沙的冲淤都会影响河流水位变化。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甲、乙两个水文站1950~2020年洪水位变化统计图”。1957年,该河一大型水库投入使用。近年来,随着流域的治理,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据此完成4~5题。4.两水文站与水库的位置,由上游到下游依次是()A.甲水文站—乙水文站—水库B.甲水文站—水库—乙水文站C.水库—甲水文站—乙水文站D.乙水文站—水库—甲水文站5.水库的建设造成()A.甲水文站泥沙淤积减少B.乙水文站泥沙淤积减少C.甲水文站洪水水位降低D.乙水文站洪水水位抬高答案4.A5.D解析第4题,读图文材料可知,甲水文站随着时间的推移,洪水位逐渐下降,但是2000~2020年平均洪水水位依然在384m左右,而乙水文站洪水位虽然逐年升高,但2000~2020年平均洪水水位大致为339m,因此甲水文站海拔高于乙水文站,甲水文站位于乙水文站上游,故D错误;乙水文站平均洪水水位逐渐上升,材料显示该区域内生态环境改善,证明之前生态环境较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导致乙水文站泥沙淤积,水库具有减少下游泥沙淤积的功能,而乙水文站在修建水库之后,水位仍在上升,说明泥沙淤积并未受水库影响,因此水库位于乙水文站下游,故B、C错误;所以由上游到下游顺序应为甲水文站—乙水文站—水库,选A。第5题,水库距离甲水文站较远,因此对甲水文站的影响很小,故A、C错误;水库可以拦截水流,导致河流水流变缓,泥沙沉积,下游泥沙淤积减少,但不能减少上游泥沙淤积,故B错误;图中乙水文站洪水位有所上升,且乙水文站位于水库上游,而水库的修建导致其上游一定区域内水位抬高,故D正确。课时精练(2023·辽宁省部分学校模拟)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重要电站,是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点之一。水库建成后,6~8月按汛期限制水位运行,9月蓄至最高水位,翌年5月底降至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2022年因长江流域气候异常,直至10月底,才成功蓄水至最高蓄水位。据此完成1~2题。1.水库水位采取此运行机制的合理性在于()A.5月腾空排浑,调节径流B.6~8月抬高水位,增加落差C.6~8月拦水拦沙,减少淤积D.9月汛期防洪,高位运行2.2022年10月底白鹤滩水电站才蓄水至最高水位的原因是()A.长江流域夏季气温偏高B.长江流域夏季气温偏低C.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偏多,上游来水过多D.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偏少,下游河湖水位低答案1.A2.D解析第1题,金沙江流域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6~8月为雨季,防洪压力大,需按汛期限制水位运行,B、C错误;9月进入雨季末期,蓄至最高水位,可保障冬季发电和供水需求,D错误;翌年5月底降至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是排除泥沙,为雨季来临腾空库容,调节径流,A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2022年长江流域气候异常,气候异常可以是气温偏高或偏低(对蓄水影响小),降水偏多或偏少(对蓄水影响大),主要从水电站的来水和去水两个方面考虑,排除A、B;2022年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偏少,上游来水少,导致水电站入库水量少,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同时,下游降水也少,河湖水位低,白鹤滩水电站需要放水对下游进行生态补水;上游其他水库也同时蓄水,导致来水进一步减少,蓄水较慢,到10月底才蓄至最高水位,C错误、D正确。尾闾河道是河流水沙入海的最后通道。下图示意2001~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年冲淤量及累计冲淤量变化。据此完成3~4题。3.黄河尾闾河道河床下降最明显的时段是()A.2001~2003年 B.2005~2007年C.2009~2011年 D.2014~2016年4.推测2002年黄河冲淤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植树造林 B.调水冲沙C.降水减少 D.用水增加答案3.A4.B解析第3题,根据所学可知,冲淤量=淤积量-冲刷量,故冲淤量为正,以淤积为主;冲淤量为负,以冲刷为主。读图可知,2001~2003年年冲淤量由正值变为负值,且下降幅度最大,说明此时冲刷最严重,河床下降最明显,选A。第4题,由图可知,2002年黄河冲淤量突然减少很多,表明冲刷很严重,植树造林有可能使河流含沙量减少,由淤积转为冲刷,但树木生长周期较长,不可能一年中就发挥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成效,A错误;调水冲沙可以在短期内见成效,B正确;降水减少,可以使河流的含沙量减少,淤积量减少,但同时河流水量减少,冲刷能力也会降低,因此冲淤量不会有大的变化,C错误;同理,用水增加使河流水量减少,冲刷能力降低,不会使河流的冲淤量减小,D错误。(2024·河南洛阳模拟)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发展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长江中游城市群()A.位于东部沿海地区B.跨鄂、湘、皖三省C.长江干流贯通东西D.京沪铁路连接南北6.该城市群的产业发展()A.依托海陆联运,实现区内联系B.中心城市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C.内部产业雷同,竞争压力较大D.注重产业协同,促进区域一体化答案5.C6.D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长江中游城市群位于我国中部地区,A错误;跨鄂、湘、赣三省,B错误;长江干流贯通东西,C正确;京沪铁路不经过此区域,D错误。第6题,该城市群的产业发展依托水陆联运,实现区内联系,A错误;中心城市主要提供资金、技术支持,B错误;内部产业存在差异,注重产业协同,促进区域一体化,C错误、D正确。(2023·江西赣州联考)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河流出山口后河道呈放射状,形成宏大的冲积扇;上游河段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大。2003年后,当地通过昌马水库等三大水库联合调水,并利用防渗引水渠灌溉农田,同时将疏勒河干流改道流经玉门市。下图示意疏勒河局部流域。据此完成7~8题。7.为保证库容,昌马水库每年利用汛期排沙的时间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8.昌马水库建成后,又将疏勒河中游干流改道的主要目的是()A.发挥河流航运价值B.保障玉门城市用水需求C.满足下游农业用水D.减少洪水破坏农田答案7.C8.B解析第7题,据材料“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可知,该河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主要通过祁连山冰川融水补给,夏季(7月)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水量丰富,故为保证库容,昌马水库每年利用汛期排沙的时间可能是7月,C正确。第8题,昌马水库建成后,又将疏勒河中游干流改道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玉门城市用水,B正确;疏勒河水量较小,河流航运价值不大,能缓解下游农业用水不足的状况,A、C错误;河流水量较小,洪水发生概率较低,D错误。(2023·北京西城区模拟)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们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下图示意淤地坝结构。读图,完成9~11题。9.下列不属于淤地坝作用的是()A.可以蓄水,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B.可以拦泥造地,稳定沟床C.可以保持水土,增加农业产出D.蓄水加剧下游水资源短缺10.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A.解决黄河水害要先加高堤坝约束黄河的水流B.放水冲沙减淤才是解决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C.对全流域水资源进行统筹调度可以有效防洪D.植树种草可涵养水源稳固坡面进而有效防洪11.淤地坝造成的影响是()A.蓄水发电优化能源结构B.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速加快C.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增加D.下游地上河危害得以根治答案9.D10.D11.C解析第9题,淤地坝拦截的水经泄水涵洞排出,不会加剧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短缺,D符合题意。第10题,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了植树种草等水土保持措施有利于调节河流的含沙量,减少泥沙的淤积,有效防洪,与对全流域进行统筹调度无关,D正确,C错误。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理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B错误。加高堤坝与治沙关系不大,A错误。第11题,淤地坝蓄水较少,不能用来蓄水发电,A错误;可以拦截泥沙,减小河流中的含沙量,使得河口三角洲泥沙淤积量减小,河口三角洲的增速变慢,B错误;淤地坝可减少水土流失,使得黄河泥沙含量减少,改善水质,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增加,C正确;可以缓解下游地上河危害,但是不能根治,D错误。12.(2023·天津和平区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冬天的鄱阳湖芳草萋萋、百鸟争鸣、牛羊徜徉,呈现草原景观。鄱阳湖岸边的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却有一片小型“沙漠”,这片沙地就是多宝沙山,是江南最大的沙山。下图为多宝沙山分布及当地风频图。(1)冬半年起大风时,沙子会飘落到多宝沙山上,沙山上的树、草慢慢被掩埋起来,沙山逐年“长高”。说明多宝沙山逐年“长高”的自然原因。(6分)(2)近十年来,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汛期蓄水量逐年增加,对鄱阳湖水位变化影响明显。分析长江上游水库汛期蓄水增加对鄱阳湖沙山的影响。(4分)(3)当地人有的在积极治理沙山,有的将沙山打造成旅游景点开发。请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答案(1)冬、春季节,河湖水位低,部分滩地裸露,沙源丰富;沙山以北谷地走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狭管效应显著,风力增强;强盛的东北风搬运滩地沙尘,受原有沙山、山地和植被阻挡,风速降低,沙尘沉降,使得沙山逐年“长高”。(2)上游水库汛期蓄水增加会造成中下游径流量减小,清水下泄冲刷(侵蚀)河道,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低水位出现时间提前且水位更低,从而导致鄱阳湖出湖流量增加;枯水期出现时间提前且水位更低,湖滩裸露时间延长、裸露面积增大,沙源增加,最终导致沙山增高、面积扩大。(3)将沙地治理放在首位;适度发展旅游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和治沙积极性。

课时64资源跨区域调配1.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1)调配原因: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不匹配问题。(2)调配影响①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②优化配置资源,使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共同发展。③促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④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3)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地区能源消费量能源生产量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大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小大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回归教材读选择性必修2教材第71页图4.16“西气东输工程线路示意”,找出四条线路的起止点。答案线路气源地消费地一线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油气田上海二、三线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广州、福州四线新疆伊宁宁夏中卫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产生影响。(1)有利影响区域西部地区(调出区)东部地区(调入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西部地区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环境保护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调出区及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对整个区域:有利于加强区际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不利影响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易造成破坏。回归教材读选择性必修2教材第74页图4.21“西气东输的区域协调效应”,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内容。答案①开发②利用③资源④资金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分析如下:2.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具体表现消费能力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线路长短、施工难度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对环境的影响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对调入地区对调出地区经济效益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社会效益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争水(能源)等社会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生态效益调入不同的资源及对资源不同的利用方式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不同:如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能减轻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南水北调”能缓解我国华北地区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等问题,但是输水渠道沿线,因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可能加剧如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能增加西部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减轻植被破坏,改善生态环境;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若不注意环境保护,也会带来生态环境问题拓展延伸1.西电东送工程原因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炭等);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线路影响调出区调入区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①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交通运输压力2.南水北调工程(1)南水北调工程方案线路东线中线西线线路走向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为北方部分地区补水调出区长江下游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调入区淮河下游地区、山东黄河下游地区、海河流域海河平原、京津地区、黄河下游地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干旱地区及华北部分地区评价优点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可自流供水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华北地区,可自流供水;水质最好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水质差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大长江上游水量有限,渠道穿越高山,工程艰巨;可调水量小总评最具现实意义现实意义大具有生态意义(2)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2022·6月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南方电网由广东等五省区电网构成,并与港澳电网相连,大规模的西电东送是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广东电网的调峰任务主要由西部送电承担,省内的火电、燃机采取昼启夜停的方式参与调峰,其承担的调峰量在电力负荷高峰季节较为明显。从调峰、调频、电网安全稳定性及经济运行要求来看,广东建设适当的抽水蓄能电站是必要的。材料二下图为南方电网电力资源分布略图。下表为广东电网主要机组各类特性指标表。电源类别占本网装机比例(%)调节容量比例(%)调节负荷升降速度火电5940~100慢水电100~100较快抽水蓄能5-100~100较快液化天然气燃机1560~100较慢(1)说出南方电网电力资源东西互补性强的主要原因。(3分)(2)根据表中信息,指出广东电网建设适当的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性。(4分)(3)分析广东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对“西电东送”输电效益的有利影响。(6分)[关键信息点拨]南方电网五省区空间上可分为西部的省区和东部的省区,西部的省区为能源生产区,东部的广东、海南为主要能源消费区,能源资源的生产、消费基本互补。从能源消费的角度,西部省区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夏季消费的能源较少,东部省区则因夏季炎热需要的能源较多,两者存在互补性。广东电网是南方电网的组成部分。因东部省区对电力的消耗量不稳定,季节性差异可以通过西电东送宏观调节,但短时期的昼夜变化只能依靠广东电网内部的电站“昼启夜停”参与调峰,但夜间仍有部分电力盈余,需要抽水蓄能电站储存这部分能量,避免浪费。表格显示,参与调峰的机组中,以火电、燃机为主,但两者调节负荷升降速度慢,不利于用电安全稳定;水电调节负荷升降速度较快,但装机比例低,难以满足需要;抽水蓄能除了可以蓄能,还具有调节负荷升降速度快的优点。电力输送时因存在线路损耗会浪费部分电力,为提高线路的输电效率,降低成本,这就需要东部地区能稳定地接收更多电力,抽水蓄能电站可为此提供保障。[地理原理再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影响简述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和影响的分析思路。答案原因: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需求存在差异。影响:从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分别讨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方面的利弊。答案(1)西部常规能源丰富,东部能源需求量大;东西部电力负荷季节差异明显。(2)抽水蓄能调峰能力强、速度较快,谷电转为峰电,提升价值;水电占比低,调节作用有限;火电、燃机调节速率慢。(3)改善电源的运行环境,提高火电运行效率和水能利用率;增加西电东送电量,提高综合效益;提高输电线路的利用率,降低输电成本;促进节能环保,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本大题答案仅供参考)考向1通过“西电东送”考查“综合思维”(2023·河南郑州期末)下图是“我国甲、乙两省2021年1~11月发电结构图”。两省都是西电东送工程中电力输出大省。甲省近年来发电结构加快由传统的“水火互济”向“水火风光多能互补”转化。完成1~2题。1.两省对应的西电东送线路、输入地正确的是()A.甲省:中线长三角B.乙省:北线京津冀C.甲省:南线长三角D.乙省:东线珠三角2.近年来甲省发电结构转变有助于()①降低单位产值能耗②减轻地质灾害③减少工业能源需求④改善大气质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B2.D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甲省发电结构中水力占30%,说明水能资源丰富,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也较大,可判断位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西电东送的中线是四川和重庆等输往华中和华东地区,但图中显示甲省风力发电占发电结构的5%,而四川与重庆受地形影响,风力资源并不丰富,A排除;南线主要是云南、贵州和广西等输往华南地区,即珠三角,C排除;乙省火力发电占发电结构的86%,说明矿产资源丰富,可能为我国的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省区,属于西电东送的北线,主要输向京津冀地区,B正确;西电东送是东西走向,D排除。第2题,甲省发电结构由传统的“水火互济”向“水火风光多能互补”转化。发电结构的转变对于单位产值能耗的降低没有影响,单位产值能耗降低需要提高生产技术,①错;水力、风力、太阳能均属于清洁能源,多能互补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环境和大气质量,同时可以降低矿产资源的开采,减轻地质灾害的发生,②④正确;减少工业能源的需求,需要提高科技水平和生产技术,不是以能源结构的转变来影响,③错,故选D。考向2通过“南水北调”考查“综合思维”2021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周年。7年来,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已累计调水约494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达1.4亿人。其中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441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在山东省构建起了“T”字形输水大动脉。下图示意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线路。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因素中,对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调水量差异影响最大的是()A.调入地的需求 B.源地水量C.源地水质 D.输水距离4.南水北调对丹江口水库库区的影响是()A.土地盐碱化加重 B.水土保持林增加C.水污染问题加剧 D.局部气候变干燥答案3.C4.B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中线、东线工程都调入华北地区,调入地的需求差异不大,A错。由材料可知,中线工程调水量远大于东线工程,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东线工程源地水量更大,因此源地水量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错。中线工程水质更好,更受华北地区的欢迎,因此调水量更大,C正确。两条线路输水距离对调水量影响较小,D错。第4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为了保持水量、水质,当地营造了大面积的水土保持林,并着力防治水污染,B正确,C错。南水北调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不会提高库区的地下水位,且库区降水较多,不会加重土地盐碱化,A错。南水北调工程需要丹江口水库蓄水,水面面积增大,局部气候会变得更湿润,D错。课时精练(2023·河北唐山模拟)近年来,内蒙古乌兰察布大力发展绿氢(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来电解水制备的氢气)产业,规划中的“西氢东送”工程西起乌兰察布,东至北京燕山石化,管道全长400多千米,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下图)。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及交通用氢。据此完成1~2题。1.乌兰察布发展绿氢产业的优势在于当地的()A.原料品质高 B.市场需求量大C.能源成本低 D.土地资源丰富2.建设“西氢东送”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助力京津冀地区()A.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B.促进产业一体化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D.实现“双碳目标”答案1.C2.D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绿氢的原料是水,水质对于电解后生成的氢气影响很小,A错误;当地的氢气主要输送至北京,说明当地的市场需求量较小,B错误;绿氢是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来电解水制备的氢气,内蒙古乌兰察布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电力能源成本低,C正确;绿氢产业是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来电解水制备氢气,占用土地面积较小,D错误。第2题,京津冀地区的工业空间布局、产业一体化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发展战略有关,与“西氢东送”工程关系不大,A、B错误;能源利用效率与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水平等有关,与“西氢东送”工程关系不大,C错误;“西氢东送”工程可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清洁能源,减少当地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碳排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D正确。2021年1月22日至30日,鄂北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实现全线试通水。该工程起点为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大悟县。沿线地势不断降低,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大。读图,完成3~4题。3.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A.需要逐级抽水东送B.可彻底解决鄂北旱情C.调水水量季节变化小D.调水水质较差4.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通水的影响是()A.造成调出区水资源枯竭B.加剧沿线地区土壤盐渍化C.根治沿线地区水质污染D.提高鄂北地区水安全保障答案3.C4.D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沿线地势不断降低,不需要逐级抽水东送,A错误;可缓解鄂北旱情但不能彻底解决,B错误;由于是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故调水水量季节变化小,C正确;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调水水质较好,D错误。第4题,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不会造成调出区水资源枯竭,A错误;沿线地区降水多且排水条件好,不会加剧土壤盐渍化,B错误;可以缓解沿线地区水质污染,但不能根治水质污染,C错误;丹江口水库调水量大,可以缓解鄂北地区因缺水导致的产业发展受限问题,因此可以提高鄂北地区水资源安全保障,D正确。(2023·浙江嘉兴模拟)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据此完成5~6题。5.关于①②③④四处河道流向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向东流 B.②处向北流C.③处向西流 D.④处向南流6.为保障④处河道的水质,应该()A.增加①处河道径流量B.关停②处的污染企业C.保护③处的生态环境D.减少丹江口水库蓄水答案5.A6.C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④处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部分线路,流向为向北,D错误;②③处为汉江,属于长江一级支流,都汇入长江,故③处流向为向东,②处流向为向南,B、C错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使汉江水量减少,为了恢复生态环境,从长江干流调水进入汉江,故①处流向为向东,选A。第6题,汉江汇入长江,增加①处河道径流量对汉江上游影响小,即对④处河道的水质影响小,A错误;关停②处的污染企业对汉江上游水质影响小,B错误;保护③处的生态环境,可以改善丹江口水库水质,进而改善④处河道的水质,C正确;减少丹江口水库蓄水不会改善④处河道水质,而且会影响供水量,D错误。(2024·广西南宁模拟)下图为“我国‘十四五’规划期间(2021~2025年)重点发展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基地()A.甲所处纬度最高,太阳能资源最丰富B.乙距离夏季风源地近,风能资源较丰富C.丙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水能资源最丰富D.丁的风能、水能、太阳能都比较丰富8.输电通道的建成投运可能会()①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产生大气污染②促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③将清洁能源全部输送到南方地区④缓解沿海省区能源紧张的状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7.D8.C解析第7题,甲所处纬度高,但气候比较湿润,因此太阳能资源不是最丰富的,A排除;乙距离冬季风源地近,B排除;丙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但河流水量少,因此水能资源比丁欠缺,C排除;丁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海拔高,风力强劲,因此风能、水能、太阳能都比较丰富,D正确。第8题,输电通道的建成投运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但清洁能源的使用会减少大气污染,①错误;图示输电通道的电力来自清洁能源基地,多为新能源,输电通道的建成投运能够促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②正确;图中能源并没有全部输送到南方地区,③错误;将清洁能源输送到沿海地区,能够缓解沿海地区能源紧缺状况,④正确。故选C。9.(2023·山东潍坊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涑水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属于北方季节性间歇河。该流域(32°44′N~35°32′N,110°17′E~111°43′E)地处运城盆地,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是一个从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半闭流区。吕庄水库建成于1960年,设计库容3713万立方米。2020年9月17日,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开始以输水隧洞的形式向涑水河进行调水。下图示意涑水河流域。(1)指出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的输水方向并在输水线路图中用虚线“---”画出涑水河的支流沙渠河与黄河支流板涧河的分水岭。(4分)(2)简述涑水河调入口选在吕庄水库的理由。(6分)(3)说明该调水引水干线采用输水隧洞方式的益处。(4分)答案(1)方向:由东南向西北。分水岭如下图所示。(2)距引水口直线距离近,利用已有水库,减少工程量,节省建设投资;吕庄水库位于涑水河上游,可向下游自流输水;库容量大,既可为上游提供生态用水,也可向中下游提供生产、生活用水。(3)水体不易被污染;沿途蒸发损耗少;减少地表土地占用和生态破坏。(任答2点即可)

课时65产业转移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概况①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②方向:通常是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转移。③分类:国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④目的: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因素具体影响劳动力具有充足、高素质且工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市场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其发展壮大的需要,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企业为了避开跨国销售所面临的各种限制,直接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市场不断变化,因此产业承接地也会发生变化政策对于产业转出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间接干预的方式迫使一些落后产业向外转移对于产业承接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优惠的政策,以及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等来吸引企业进驻其他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及运输成本增加等回归教材读选择性必修2教材第76页图4.24“不同国家制造业每小时人工成本差异”、第77页图4.25“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增长”,分别指出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答案劳动力、市场。2.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时间转移的具体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大量引进美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轻纺工业,推动了经济发展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为了应对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日本进一步将钢铁、化工和造船等产业转移至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20世纪80年代21世纪以来更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成为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转移的新的承接地概念解读产业空心化产业空心化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的经济现象。3.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3)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回归教材读选择性必修2教材第81页图4.31“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思考发展中国家在承接产业转移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答案①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现状,在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加强技术引进或自主研发;②要考虑转入企业是否适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③要考虑国际产业转移的利弊,特别要关注环境污染。1.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向劳动力数量多、工资较低的地区转移。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地产业转出区(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承接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或地区)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承接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处于开发和增长期的产业,如信息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如纺织工业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随着产业转出,就业机会减少,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随着产业转入,就业机会增加,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3.中国产业转移路线(2022·山东地理)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1~3题。1.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A.缩短加工时间 B.保证产品品质C.降低生产成本 D.加强文化交流2.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自身技术更新B.增加当地就业机会C.共用当地基础设施D.提高服装生产效率3.该类服装企业需要在东南亚配套的服务部门是()A.设计咨询 B.展览销售C.金融保险 D.专业物流[关键信息点拨]“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转移出去,说明该类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升高、地价上涨等因素的困扰,需要把部分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把总部留在国内,意味着没有把研发设计等核心环节一并转移出去。把欧美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表明市场已经确定,但是生产地与市场距离遥远,货运物流是必需的。转移过程中自带的丝绸、刺绣等原材料,都是我国的优势产品,是服装品质的基本保障。携手的相关企业与服装企业有生产联系,可提高服装生产效率。[地理原理再现]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简要叙述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答案从转移方向看,一般是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从转移主体看,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答案1.B2.D3.D解析第1题,生产加工环节与原材料来源没有关系,不会缩短加工时间,A错。该类服装的原材料是丝绸、刺绣等,这些原材料是我国的优势产品,使用我国带去的原材料可以保证服装产品的品质,选B。自带原材料会增加企业的运输成本,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C错。自带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只是用于本企业产品的生产,并不对外销售原材料,对文化交流作用不大,D错。第2题,“走出去”过程中,携手的相关企业与服装企业有生产联系,可提高服装生产效率,但相互之间并没有技术层面的促进作用,A错、D对;对企业而言,所有活动的主要目的都是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不会是企业的主要目的,只是带来的影响,B错;同一区域,企业数量越多,对基础设施造成的压力越大,超过一定限度后反而会增加相应的成本,C错。第3题,据材料可知,该类企业总部在国内,“走出去”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且订单供应欧美地区,故不需要考虑设计和市场,排除A、B。服装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金融保险的需求不大,C错;产品需要供应欧美地区,离不开专业的物流运输服务,以保证服装能及时、安全地发送到欧美地区,选D。考向1通过“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考查“区域认知”(2024·山东济宁模拟)2012年后,中国产业出现向外双路线输出的现象:低端产业向东南亚相关国家转移,部分制造业及一些高端产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转移。据此完成1~3题。1.导致中国低端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成本的变化 B.市场需要的变化C.资源需求的变化 D.生产要素的变化2.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能吸引制造业回流的条件主要有()①政策扶持②劳动力价格降低③需求量剧增④机器代人的普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为应对双路线产业输出格局,我国可以()①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竞争②完善基础设施,承接产业转移③发展国际贸易,积极扩大国际市场④主动开展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1.A2.C3.D解析第1题,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劳动力价格提高,受劳动力、土地等成本因素影响较大的纺织等低端产业开始向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政策优惠更具优势的越南、柬埔寨、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等南亚国家转移。故选A。第2题,近年以来,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均以重振制造业作为振兴实体经济、走出经济困境的重要抓手,推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工业4.0战略、工业互联网战略等制造业振兴战略,体现了政策扶持,①正确;发达经济体的劳动力价格较高,②错误;需求量并没有剧增,③错误;机器代人的普及,降低了劳动力成本,④正确。故选C。第3题,为应对双路线产业输出格局,我国可以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完善基础设施,承接产业转移,主动开展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①②④正确;而发展国际贸易,积极扩大国际市场,会加强对外的依赖程度,对我国产业升级改造不利,③错误。故选D。考向2通过“产业转移的规律”考查“综合思维”(2023·河南郑州模拟)20世纪80年代,每逢周末,上海的长途汽车站、火车站会出现不少赶往江浙地区的工程师。他们一般星期六晚上去,星期日晚上回,帮助当地乡镇企业解决各种生产问题,这一批人当时被称为星期日工程师。现今,上海星期日工程师的影响逐渐扩展到我国中西部地区,群体已不局限于工程师。据此完成4~5题。4.早期,星期日工程师现象体现出上海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主要是()A.资金支持 B.产业扩散C.人才辐射 D.市场共享5.上海星期日工程师对我国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帮扶显著的产业可能是()A.批发零售 B.人工智能C.集成电路 D.医疗卫生答案4.C5.D解析第4题,材料中表明,每逢周末,上海的长途汽车站、火车站会出现不少赶往江浙地区的工程师,帮助当地乡镇企业解决各种生产问题,说明是人才对周边地区产业的知识扩散与支持,故为人才辐射,C正确。第5题,上海星期日工程师的影响逐渐扩展到我国中西部地区,群体已不局限于工程师。我国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差,医疗卫生条件差,故帮扶显著的产业应当是医疗卫生,D正确;批发零售主要受消费市场的影响,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居民经济收入水平低,该产业集聚少,帮扶效果不显著,A错误;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需要大量人才支持,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缺少该类产业,B、C错误。课时精练(2023·河北秦皇岛期中)汉正街位于武汉市区,曾经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来自湖北省内从事服装生产、销售的流动人口。2011年,汉正街全面“禁货”,启动整体搬迁改造。毛嘴镇位于湖北省仙桃市,常住人口7.6万余人,每年有近1.5万人外出从事服装加工行业。2011年,毛嘴镇喊出“迎接老乡回家”的招商引资口号,积极承接汉正街产业转移,逐渐形成服装产业集群,被誉为“中国女裤之都”。据此完成1~2题。1.汉正街整体搬迁改造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城镇化进程 B.劳动力成本C.市场需求 D.行业竞争2.毛嘴镇承接汉正街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地理位置优越 B.产业基础雄厚C.服装市场广阔 D.技能型劳动力多答案1.A2.D解析第1题,位于市区的汉正街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地,发展中面临交通拥堵、环境监管、地价高昂等众多不利因素,产业外迁是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城市规划调整完成的,A正确;劳动力成本上升、行业竞争加剧不会导致汉正街整体搬迁改造,B、D错误;由材料可知,毛嘴镇被誉为“中国女裤之都”,形成服装产业集群,说明市场需求并没有减小,C错误。第2题,由材料可知,毛嘴镇拥有众多从事服装加工的技能型劳动力,D正确;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雄厚、服装市场广阔是汉正街的优势,A、B、C错误。(2023·山东临沂模拟)葡萄牙地处欧洲的西南部,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北非产棉区相望。葡萄牙纺织工业发达,纺织历史悠久。葡萄牙生产的纺织布料购买国主要是西欧国家。2006年以来,购买葡萄牙纺织布料的西欧国家明显减少,葡萄牙纺织工业也呈衰退之势,许多纺织企业纷纷转移到巴西等国。下图为“葡萄牙纺织工业发展形势图”。据此完成3~5题。3.2006年以来,葡萄牙出口西欧的纺织布料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A.棉花大量减产 B.市场竞争激烈C.布料品质下降 D.纺织企业转型4.葡萄牙许多纺织企业转移海外的主要目的是()A.精选优质原料 B.更新换代产品C.吸引海外投资 D.降低生产成本5.葡萄牙纺织企业为应对西欧国家购买量减少的趋势,应该()A.缩小生产规模 B.降低销售价格C.调整营销策略 D.减少布料品种答案3.B4.D5.C解析第3题,葡萄牙纺织工业的棉花供应主要来自北部非洲产棉区,小部分来自葡萄牙南部棉区,棉花并没有出现大量减产趋势,A选项错误。棉花原料地和纺织技术未发生变化,布料品质差异不大,C选项错误。葡萄牙纺织工业发达,纺织历史悠久,纺织企业没有转型,D选项错误。根据葡萄牙许多纺织企业转移到巴西等国可知,葡萄牙经济水平高,劳动力成本高,在竞争中不占优势,因此将纺织企业转移至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巴西等国,导致葡萄牙出口西欧的纺织布料明显减少,B选项正确。第4题,葡萄牙许多纺织企业转移至巴西等国,主要是为了巴西的廉价劳动力,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D选项正确。第5题,缩小生产规模会降低规模效益,不利于纺织企业的发展,A选项错误。降低销售价格会使企业利润降低甚至亏本,B选项错误。调整营销策略,建立品牌,以提高竞争力,扩大消费市场,C选项正确。减少布料品种会降低对消费人群的吸引力,D选项错误。(2024·云南丽江质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农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农业企业海外投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去投资,随后我国许多农业企业出现了“走出去”现象。据此完成6~7题。6.近年来,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资源相对不足 B.农产品严重过剩C.农业技术停滞不前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7.近年来,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对我国产生的有利影响是()A.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B.加快核心技术输出C.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D.减少农村土地撂荒答案6.A7.C解析第6题,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相对不足,A正确;农产品严重过剩、农业技术停滞不前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符,B、C错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农业企业“走出去”关系不大,D错误。第7题,近年来,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以农业资源开发为主,对我国产生的有利影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C正确;“走出去”会把我国的农业技术带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促进当地农业技术进步,A错误;农业核心技术不会直接输出,B错误;农村土地撂荒与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出、劳动力不足有关,与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无关,D错误。我国芯片产业于1997年启动,目前封装测试产业实现了技术上的国产替代,芯片设计领域也异军突起。近几年来,全球半导体厂商纷纷将封装测试厂转移到我国,但芯片仍需大量进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部分通信企业的发展甚至出现“一芯难求”的局面。下图示意芯片制造产业链。据此完成8~9题。8.近几年来,全球半导体厂商将封装测试厂转移到我国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企业利润,稳固中国市场B.增加国内就业,促进经济发展C.加强国际交流,提高研发水平D.利用中国便利的交通,提高销售量9.导致我国部分通信企业出现“一芯难求”的原因有()①起步晚,技术相对落后②制造回报周期长,投资大③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利润低④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进口受到限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8.A9.B解析第8题,企业的本质在于盈利,半导体厂商依据不同地区的优势,分工布置不同的生产组织环节,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利润,稳固市场,A正确。第9题,从材料“我国芯片产业于1997年启动,芯片仍需大量进口”可知,我国的芯片产业起步晚,技术相对落后;读图可知芯片制造回报周期长,投资大;芯片产业属于高技术产业,劳动力成本不是其主要考虑因素;材料中“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可知,我国芯片进口受国际贸易形势的影响较大,进口受到限制,所以出现“一芯难求”。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制鞋业经历了由日本转移到韩国,再由韩国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的过程。下图为韩国制鞋业出口额变化过程。(1)结合制鞋业的转移,简述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4分)(2)结合出口额变化,描述韩国制鞋业的发展过程。(4分)(3)分析韩国制鞋业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的原因。(8分)答案(1)制鞋业的转移由日本到韩国,再到我国沿海地区,说明该产业具有从起步早向起步晚的地区转移的特点,说明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国家政策、交通通达度、综合服务水平等是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2)20世纪90年代以前,出口额不断增加,为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口额不断减少,为衰退阶段。(3)韩国与我国地域临近;韩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政策优势减弱;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具有劳动力价格优势、土地成本优势;沿海地区海运交通便利,方便原料与产品的运输。

课时66国际合作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可以理解为跨国界的经济活动驱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①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的不断扩大与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和跨国投资,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②在生产领域,生产组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零部件可以全球采购,由此形成全球生产网络。(3)影响①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新的劳动地域分工;世界经济从“二元结构”转变为“三元结构”。“二元结构”下的国际合作成员合作中的地位产业结构贸易中的地位发达国家核心生产制成品双重获利发展中国家边缘供应原材料和食物,提供制成品的市场双重盘剥“三元结构”下的国际合作成员主要国家国际合作中的地位产业结构发达经济体欧美地区的国家和日本等核心金融、高技术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等国家中间层生产制造欠发达经济体其他亚非拉国家边缘原材料生产②由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世界各国之间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回归教材读选择性必修2教材第84页图4.34“世界经济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示意”,说出中国地位的变化,并思考中国在“三元结构”中的地位意味着什么?答案中国从之前的“二元结构”中的边缘地位,转变为目前“三元结构”中的中间层。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中重要的生产制造业大国,已经是经济全球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经济上,中国与世界已经深刻地融为一体、不能脱离。2.“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1)“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2)意义打造新型国际合作模式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更加倡导包容性发展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突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体现全新的国际合作观念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致力于实现经济融合、发展联动及成果共享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尊崇“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强调在维护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共谋发展、共求繁荣、共享和平促进相关国家的共同繁荣提升我国自身发展动力,让相关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加快发展,得到实质性好处概念解读“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象征,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亚非欧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目的是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加强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世界和平。1.“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理背景地缘上的联系性地理覆盖范围广,包括亚欧大陆及非洲部分地区,联通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相关国家已达60多个国家地缘的临界性和联系性增强了相关国家及地区间的联系,促进了人口、资源、资金、信息的流通,有效推动了国家间的协作发展途经地区地形、气候类型多样,自然地理环境差别较大,经济发展、文化、宗教等也存在空间差异,对国家及地区间的协作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资源禀赋的互补性各国资源条件差异产生的供需矛盾,促使各国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交通通信的联通性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中俄和中缅石油管道的建成、昆曼公路和泛亚铁路国内段的通车,以及正在规划或正在建设中的中俄高铁、中俄天然气管道、中巴铁路、中缅印铁路、北斗卫星的全球覆盖等,促进了国际交通走廊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经济发展的互助性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共性要求在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2.“一带一路”建设的设计框架框架主要内容“六廊”六大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六路”公路、铁路、航运、航空、管道、空间综合信息网络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主要内容“多国”一批先期合作国家,争取示范效应,体现合作成果“多港”共建一批重要港口和节点城市,繁荣海上合作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意义(2022·湖南地理)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子公司在全球分布广泛,中小型企业是海外投资的主体。据此完成1~2题。1.截至2018年底,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子公司近半数分布在欧盟国家。这些企业在欧盟国家投资主要考虑当地()①原材料丰富②市场开放③经济发达④劳动力充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国制造业中小型企业在海外投资的优势有()①大多为民营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强②研发资金雄厚,创新能力较强③更好服务小市场,满足多样化需求④管理人员较少,管理成本较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关键信息点拨]制造业一般需要充足的原材料,我国制造业目前产能过剩,为开拓更大的市场,会把生产环节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接近消费市场,也便于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及时研发符合当地文化、习俗的本土化产品。如果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多会向原材料丰富、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廉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全球国家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原材料丰富;发达国家市场广阔、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丰富,各有比较优势。中小型企业方便管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转型,更易适应市场个性化、小众化、多元化的特点。欧盟是统一的大市场,在欧盟内任何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在欧盟内任何一个国家销售无须交纳关税。[地理原理再现]国际合作的意义简述国际合作的主要意义。答案①就全球而言,促进了自由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②就区域来说,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充分参与国际分工,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答案1.B2.D解析第1题,欧盟是统一的大市场,欧盟国家之间没有贸易壁垒,彼此之间开放程度很高,在一个国家生产,所有的欧盟国家都是共同市场,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②对;欧盟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③对;欧盟国家是发达国家,大多原材料已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消耗掉,目前已经不具有原材料优势,①错;欧盟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乏,④错;选B。第2题,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组织生产更加灵活,能更好服务小市场,可以满足多样化需求、个性化需求,③对;中小型企业规模不大,管理人员较少,管理成本远低于大型企业,④对;中小型企业资金、技术较为薄弱,抵御风险能力不强,①错;中小型企业规模不大,融资能力较弱,技术投入较少,②错。故选D。考向1通过“经济全球化”考查“综合思维”(2023·湖南长沙联考)2022年1月1日凌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标志着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RCEP现有15个成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以及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10国。从人口数量、经济体量、贸易总额三方面看,均占全球总量的约30%。据此完成1~3题。1.RCEP各成员国()A.是发展中国家 B.经济互补性强C.都是临海国家 D.城镇化水平高2.从泰国发往中国的货轮里最可能装的是()A.羊毛衫 B.橡胶枕头C.葡萄酒 D.橄榄油3.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RCEP,主要目的是()A.向成员国出口更多农产品,推动农业的现代化B.进口更多的高科技产品,破除国外的技术封锁C.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更高质量的开放D.帮助该区域更快发展,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答案1.B2.B3.C解析第1题,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为发达国家,A错。RCEP各成员国均有各自独特的区位优势,经济互补性强,B正确。老挝属于内陆国,C错。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并不高,D错。第2题,泰国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和出口国,出口货轮里最可能装的是橡胶枕头,B正确。其畜牧业不发达,装羊毛衫的可能性不大,A错;葡萄、橄榄等不是当地优势农作物,C、D错。第3题,RCEP签署国区域人口数量、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较大,涵盖人口多、发展潜力较大,在这个区域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可以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往来,实现产业升级;对我国来讲,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更高质量的开放,C正确。考向2通过“一带一路”考查“综合思维”(2024·陕西咸阳模拟)作为对外投资的新方式,海外园区已成为探索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一般采用共商共建模式,但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仍面临诸多困境。下图示意高水平海外园区具备的关键优势。据此完成4~6题。4.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A.产业规划不合理 B.融资渠道不畅通C.人才培养不到位 D.政治经济风险大5.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①均摊投资建设成本②构建多方协调机制③降低投资外部风险④消除文化制度差异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引导入园企业快速融入当地生产经营环境的关键优势是()A.政策协调机制 B.信息和资源共享C.投资软硬环境 D.集聚经济效应答案4.D5.C6.B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海外园区的关键优势在于政策支持、良好的投资环境、共享信息和资源及集聚经济效应,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的是共商共建模式,产业规划合理,A项错误;园区实行信息和资源共享,得益于集聚经济效应,融资渠道畅通,B项错误;人才培养属于投资软环境,是海外园区的优势,C项错误;对外投资面临着制度和文化的差异,所以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政治经济风险大,D项正确。第5题,海外园区建设属中国在外投资建厂,中国出资,外国提供优惠政策、便利设施和专业服务等,不属于均摊投资建设成本,①项错误;文化制度差异无法消除,④项错误;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构建多方协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投资外部风险,②③正确。故选C。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园区建设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双方制度和文化的差异,入园企业要想快速融入当地生产环境,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成为关键性因素,B项正确。课时精练(2023·河北沧州模拟)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不断加深,湖南省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发展预期持续向好。2020年以来,东盟首次成为近年来湖南省第一大贸易伙伴。下图示意2016~2021年湖南省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及占比情况。据此完成1~3题。1.2016~2020年湖南省对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A.总额与占比均持续增长B.总额持续减少,占比增长C.总额与占比均持续减少D.总额增长,占比持续减少2.影响湖南省对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的最主要因素是()A.交通条件 B.政策支持C.基础设施 D.先进技术3.为了推动湖南省对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湖南省优先发展的战略性合作省区应是()A.山东省 B.河南省C.广西壮族自治区 D.四川省答案1.A2.B3.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2016~2020年湖南省对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占比都持续增长,A正确。第2题,影响湖南省对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的最主要因素是政策支持,贸易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