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平器扫浅施工规程》_第1页
《耙平器扫浅施工规程》_第2页
《耙平器扫浅施工规程》_第3页
《耙平器扫浅施工规程》_第4页
《耙平器扫浅施工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0.140

P67

团体标准

T/CWTCA***-2019

耙平器扫浅施工规程

ConstructionSpecificationforsweepingshallow

withscraper

(征求意见稿)

2020-**-**发布2020-**-**实施

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耙平器扫浅施工流程,提高耙平器扫浅施工质量,满

足行业标准化施工发展需求,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疏浚工程后期清除耙吸挖泥船施工遗留的浅点、

浅埂的扫浅工程,亦可用于疏浚工程施工中辅助耙吸挖泥船对挖槽内

的浅梗、垄峰的疏挖。

1.0.3扫浅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

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耙平器Scraper

安装在自航船船尾,对水下泥面进行铲高填低的装置。

2.0.2扫浅船舶Shipofsweepingshallow

用于安装、存放耙平器,且可为其提供拖拽动力的船舶。

2.0.3浅点Shallowpoint

疏浚后水深图上通航水域、停泊水域内高程高于设计底高程的散

落分布孤点

2.0.4浅梗Shallowridge

疏浚后水深图上通航水域、停泊水域内高程高于设计底高程的长

条状且宽度小于3m的连续区域。

2.0.5吊缆Suspendedcable

用于升降耙平器的钢缆。

2.0.6拖缆Towedcable

为耙平器提供水平拖拽力的钢缆。

2.0.7边吊缆Sidesuspendedcable

用于收起拖缆的辅助钢缆。

2

3施工准备

3.1施工条件

3.1.1施工前应掌握气象、水文、地质、测图、组织条件等内容,

主要包括:

(1)应掌握施工区域近年逐月最大和平均风速、风向及其频率

资料以及气温、降雨、冰冻等气象资料。

(2)应掌握施工区域近年逐月及全年最高、最低、平均潮位,

以及各种频率的潮位、潮差、涨落潮时的流向、最大流速、平均流速

和水质等资料。对有波浪影响的开阔施工区域,还应掌握波高、周期、

波向、持续时间等波浪资料。

(3)应掌握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取得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掌

握施工区域岩土类型及岩土特性资料。

(4)应掌握施工区域最新的水深信息测图。宜采用多波束测深

仪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测量,掌握浅点、浅区、浅梗的面积、分布及

高差变化等信息,测图出图比例宜为1:500~1:1000。

(5)应掌握施工合同关于挖深、平整度、工期等内容的要求。

(6)应掌握施工区域过往船舶类型、数量、频率以及对施工的

干扰程度,扫浅船舶的停靠、避风位置,以及当地海事及航道管理部

门的相关规定等内容。

(7)应掌握当地燃料、淡水、材料等供应方式与条件、当地设

备维修和制造能力以及其他后勤保证等情况。

3

3.2施工设备

3.2.1耙平器结构选型宜满足下列要求:

(1)耙平器主要用于高差超过30cm以上且分布分散的浅点、

浅埂扫浅施工。扫浅施工前应根据浅点、浅埂情况及土质特点确定耙

平器结构形式。

(2)耙平器按受力面是否设有耙齿分为齿式耙平器和刮(铲)

式耙平器。

(3)耙平器适用于淤泥土、砂性土和粘性土等土质扫浅施工,

不适用于砾石、礁石土质。淤泥土、松散砂、软粘土宜选用刮(铲)

式耙平器,密实砂、硬粘土宜选用齿式耙平器。

3.2.2耙平器尺寸、重量宜满足下列要求:

(1)耙平器宽度宜为该区域施工船舶所配备耙头宽度的3~5倍,

不宜大于扫浅船舶宽度。

(2)耙平器长度应能保证其在海底的稳定性,防止耙平器倾翻,

长度宜为2~4m。

(3)扫浅船舶动力储备充足、扫浅土质较硬时宜增大耙平器重

量,提高对浅点的切削力,保证扫浅施工效果。耙平器圆管桁架宜设

有水密隔舱,可根据扫浅工况在隔舱内增减压载,以调节耙平器对地

压力。

3.2.3耙平器拖带船舶选型宜满足下列要求:

(1)耙平器拖带应优先选用适宜的拖轮,现场船舶资源不足时,

也可选用耙吸船进行拖带。

4

(2)耙平器拖带船舶应具有绞车,用于耙平器升降,其拉力宜

为耙平器重量的两倍。

(3)耙平器拖带船舶应具有足够的动力,其功率宜大于2000kW。

拖带船舶艉部甲板应具有足够的安装、施工作业空间,其尺寸应根据

耙平器及其吊架尺寸确定。

(4)当采用拖轮作为拖带船舶时,宜选择长度大于40m,宽度

大于10m,吃水较浅、操纵灵活的拖轮。

3.3监测及控制

3.3.1扫浅船舶施工中应能精确定位,宜采用差分型GNSS定位系

统。同时,应根据耙平器与差分型GNSS的平面距离及方位,将扫浅

船舶定位坐标修正到耙平器中部,并在驾驶台中显示,保证耙平器按

设计航线扫浅施工。

3.3.2耙平器桁架上宜安装水深传感器,在驾驶台直接显示耙平器

下放深度。同时,扫浅船舶宜安装自动报潮仪接收机。操作人员应根

据潮位变化、设计标高,随时调整耙平器的下放深度进行精确扫浅。

3.3.3扫浅船舶应具有扫浅显示控制系统,包括扫浅船舶航速、航

向、耙平器实时位置、水深图、浅点高程及位置、耙平器航迹线、扫

浅船舶航迹线、扫浅次数及扫浅厚度等内容的显示控制。

3.4扫浅方案策划

3.4.1耙平器投入时机

(1)在疏浚施工中出现垄沟或浅梗导致耙头施工浓度波动较大,

并可能出现滑耙、溜耙现象时,宜投入耙平器进行疏挖施工,提高耙

5

吸船挖泥效果。

(2)在疏浚施工后期出现浅点、浅梗,且浅点、浅梗附近存在

超深区域时,宜投入耙平器进行扫浅施工,提高施工区域平整度。

3.4.2分段分层施工、上线次数

(1)应根据测图分析结果,划出适合耙平器扫浅的区域,并进

行统计和编号。连续浅点应划成区,孤立浅点应组合串线,浅点串线

设计应尽量顺直,根据串线设计规划上线航线,编制扫浅电子导航文

件。

(2)对于挖槽较长,分布零散的浅点,宜按2~3km为一段划

分成若干施工段。

(3)对于靠近挖槽底边线的浅点,耙平器扫浅困难,应在风流

较小时作业,或投入其它类型挖泥船如抓斗船、小型耙吸船等进行扫

浅施工。

(4)耙平器单次扫浅厚度宜控制在0.2~0.5m,对于泥层厚度超

过0.5m软土或密实土的浅点、浅梗,应多次上线分层扫浅。

3.4.3质量控制标准

本规程用于辅助疏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疏浚与吹填工程

施工规范》(JTS207-2012)、《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等标准的有关规定。

3.4.4施工避让与方案

(1)扫浅作业前应按海事部门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2)扫浅船舶差分型GNSS、AIS、雷达及电子海图等导航设备

6

应处于正常有效状态。驾驶人员应勤观察、勤定位,及时、准确掌握

周边船舶动态,及时协调避让,确保本船处于安全施工水域。

(3)扫浅船舶与挖泥船同期施工时,宜以挖泥施工为主,注意

沟通和避让。在营运的航道扫浅施工时,应按照航行通告的规定和交

通部颁布的沿海港口避让规则进行避让施工。

(4)扫浅作业前应编制扫浅施工避让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7

4耙平器扫浅施工

4.1工前准备

4.1.1扫浅施工前应办理航行通告和施工许可等施工手续。

4.1.2耙平器及扫浅船舶等相关设备到达现场后,应向船舶操作人

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施工范围,土

质、水深、潮流、气象,扫浅方案,操作要点,航行避让原则,安全

注意事项,船舶补给,项目部联系表等内容。

4.1.3技术交底时应重点强调耙平器下放深度控制、船舶航行方向

控制、船舶航速控制、驾驶与操耙手配合原则等操作要点,并对船舶

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4.1.4扫浅施工前应对耙平器本体、卡环、吊点、吊缆、拖缆、吊

架、绞车、电气控制系统等部件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

4.2操作规定

4.2.1扫浅施工时应根据土质,潮流速度、流向,风浪情况,按照

设计扫浅航线和电子导航系统显示的航向扫浅上线。上线距离宜为

300~400m,上线航速宜为5~6kn。当扫浅船舶接近施工区域时,宜

控制船舶航速为3~4kn,并将耙平器下放至距泥面5m左右。当扫浅

船舶进入浅点区域前5分钟,宜控制船舶航速为2kn左右,并将耙平

器下放至扫浅深度,开始扫浅施工。

4.2.2扫浅船舶准备转向之前,应先起吊耙平器,起吊高度宜控制

在耙平器下沿距泥面2~3m左右,然后进行转向。扫浅船舶转向时,

应控制船舶旋回圈,避免使用满舵或大舵角转向,防止拖缆缠绕螺旋

8

桨。

4.2.3扫浅船舶转向时应有专人实时观察耙平器吊缆入水角度以及

船舷两侧拖缆与船体摩擦情况,如出现大角度或拖缆与船体严重摩擦

时,应立即通知驾驶员,采取耙平器起吊或减小旋回角度等措施,防

止吊缆、拖缆缠绕螺旋桨。

4.2.4扫浅航速大幅降低或起耙拉力超过正常范围时,应立即起耙

检查并记录起耙时间及地点,发现堵耙时立即清耙。每天宜至少保持

两次起耙检查,起耙地点应在周围水深达到设计深度的区域,避免漏

下的泥土形成新的浅点。

4.3典型施工

4.3.1在具备扫浅施工所有条件后,应选择干扰少的施工区域进行

典型施工,测试耙平器拖缆、吊缆长度是否合适,缆绳与甲板是否磨

损,水深显示是否准确,扫浅航速是否合适等内容。通过典型施工测

试扫浅效果,完善操作流程。

4.4上线施工

4.4.1全部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始正式扫浅施工。扫浅船舶进入

施工区后应按扫浅方案中设计航线以及操作规定进行施工。施扫完毕

后的浅点、浅梗应按编号进行标注,并根据后续测图分析扫浅效果,

将已扫除的浅点、浅梗从导航背景图中删除。

4.4.2扫浅工序流程宜为:

上线→下放耙平器→查看水位→确定耙平器扫浅标高→控制航

速→控制航向→扫过浅点、浅梗→转向再上线→循环(或往复)扫浅。

9

4.4.3扫浅作业时,如吊缆有松弛现象,应立即绞紧,使吊缆始终

处于紧绷状态,避免吊缆过于松弛而出槽。如耙平器受力明显影响船

速时,在保证拖带安全情况下,可瞬间提速,增加耙平器拖带力。若

航速仍无变化,应立即将耙平器起升至水面,对其进行检查后重新下

耙施工。

4.4.4扫浅作业时应根据即时潮水变化和水深测图,宜每10分钟调

整一次耙平器下放深度。

4.5扫浅检测

4.5.1扫浅作业应采用多次上线、分层扫除的施工方法,宜根据浅

点、浅埂欠挖深度及单次扫浅控制厚度确定上线次数。

4.5.2浅点、浅埂有效上线次数达设计要求或扫过浅点、浅埂无明

显拖拽阻力时,应进行测图检测。

4.5.3浅点、浅埂测图检测达标,可移至下一施工段施工;浅点、

浅埂测图检测不达标,应根据测量信息重新编制扫浅电子导航文件,

计算调整耙平器下放深度后重复扫浅,直至达到设计水深要求。

4.5.4重复扫浅工序流程宜为:

检测→重新编制扫浅电子导航文件→计算和调整耙平器下放深

度→重复扫浅→检测→合格后移扫下段。

4.6收工集合

4.6.1所有区段全部扫浅完毕,经检测验收合格后,扫浅船舶可退

出施工。

4.6.2扫浅结束后应先收起边吊缆,后收拖缆,避免拖缆勾住船底。

10

钢缆收至扫浅船舶后应对其磨损程度、断丝情况、腐蚀程度进行检查,

并涂钢丝油妥善存放。

4.6.3扫浅船舶艉部一侧应设有耙平器存放搁架,施工结束后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