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课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解析版)_第1页
第06课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解析版)_第2页
第06课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解析版)_第3页
第06课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解析版)_第4页
第06课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6课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001预习导学一、物态及其变化物质的三种状态:(1)固态:像铁钉、冰块这类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2)液态:像水和牛奶这类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3)气态:像空气这类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要点:(1)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体一般称固体,如:钢铁、食盐等;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液体,如:水、酒精等;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2)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情况下都有三种状态,如:常温下铁是固态,加热至1535℃时变成液态;加热至2750℃时,变成气态。(3)固、液、气特征表:状态形状体积固态有一定形状有一定体积液态没有固定形状有一定体积气态没有固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4)温度的变化,导致了物态的变化。(5)通常说的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二、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2.摄氏温度:(1)单位:摄氏度,符号℃,读作摄氏度。(2)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3.温度计:(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2)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构造:玻璃外壳、玻璃泡、玻璃管、液体、刻度等。(4)特点: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内径是粗细均匀的,温度计的分度值设计的越小,温度计的灵敏度越高。(5)常用温度计:①实验室温度计(图甲):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②体温计(图乙):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③寒暑表(图丙):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4.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②认清分度值。(2)使用时:①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看: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③读: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中。④记:记录结果必须带单位,用负号表示零下温度。5.体温计:(1)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2)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将缩口上方的水银甩到玻璃泡中(其他温度计不用甩),消毒后才能进行测量。要点:(1)华氏温标(F):华氏温标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Fahrenheit)在1714年制定的。(2)热力学温标(K):热力学温标是英国科学家开尔文(Kelvin)于1848年建立的。国际单位之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标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K。(3)估计待测液体温度,以选择合适的温度计。(4)我国最低气温约为“-52℃”,读作“负五十二摄氏度”或“零下五十二摄氏度”。(5)要特别注意摄氏温度的写法(30℃)与读法(三十摄氏度),不能写成“30C”或读成“摄氏三十度”,以免与别的温标混淆。(6)对刻度模糊的温度计和刻度不标准的温度计,根据它们的读数或水银柱的变化来确定正确的温度比较困难,可采用标准点法来确定正确的温度。其步骤为:

①确定标准点及其对应的两个实际温度;

②写出两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实际温度的变化;

③写出待求点与其中一个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待求温度与一个实际温度的变化;

④利用温度变化与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之比相等列出比例式,根据题意求解。002考点分类考点1:物质的三态1.平常我们喝的水,所处的物质状态是()A.固态 B.液态 C.气态 D.不确定【答案】B【解析】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气态的水蒸气、液态的水、固态的冰。平常我们喝的水,所处的物质状态是液态。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以下几种自然现象中,水以固态形式存在的是()A.霜 B.雨 C.露 D.雾【答案】A【解析】A.霜是小冰晶,是固态的冰,故A符合题意;BCD.雨、露、雾都是小水滴,是液态的水,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形状固定,体积不固定 B.水的三态是指冰、水和冰水混合物C.水的三态变化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D.只有水有三态【答案】C【解析】A.水是液态,体积和质量一定,形状根据容器的形状变化,故A错误;B.物质有三种状态是指固态、液态和气态,例如,水的三态是指冰、水和水蒸气,故B错误;C.水的三种状态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变化时,水可以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故C正确;D.除了水,其它物质都有三种状态,故D错误。故选C。考点2:温度、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及使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冷B.洗澡时,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70℃C.体温计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D.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答案】D【解析】A.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故A错误;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略高人的体温,约40℃,故B错误;C.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会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C错误;D.液体温度计时利用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故D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原理制成的,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答案】热胀冷缩86【解析】[1][2]大多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此时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为86℃。6.关于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钢材比0℃的木柴更冷B.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C.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完全浸在液体中【答案】D【解析】A.0℃的钢材0℃的木柴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故A错误;B.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C.读数时为求准确,应保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拿出来读数。故C错误,D正确。故选D。7.如图:操作中正确的是图。其他操作错误的原因分别是(1);(2);

【答案】丁甲乙: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和底丙: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解析】[1][2][3]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即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等。故操作中正确的是图丁;甲乙两图错误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和底;丙图错误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8.在使用实验室用温度计时,小玲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图中操作不当之处:A:;B:

【答案】见解析见解析【解析】[1][2]图A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是错误的;图B中读数时玻璃泡离开液体,是错误的,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9.如图所示是一只温度计的局部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零下6℃时温度计的液面位置并把液柱涂黑。【答案】【解析】由图可知,温度计0~10℃之间有10个小格,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零下6℃时液柱上表面在0℃下方第6格处,如图所示:考点3:热力学温标10.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是热力学温标,单位叫开尔文,用符号K表示。它与摄氏温标的转化关系是:T=273+t。某物体的温度升高1℃,()A.温度升高大于1KB.温度升高等于1KC.温度升高小于1KD.无法确定升高的值与1K大小的关系【答案】B【解析】摄氏温度的0℃与热力学温度的273K相同,但它们的温差是相等的,当自来水的温度升高1℃时,温度升高等于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1.科学研究表明,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15℃,不可能达到。若把-273.15℃定义为0“开”,上升1“开”与上升1℃是相同的,则用这种新方法表示的“200开”是()A.-200℃ B.-73.15℃C.73.15℃ D.473.15℃【答案】B【解析】依据题意,把−273.15℃定义为0“开”,且每上升1“开”与上升1℃是相同的,若用T表示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摄氏温度,可得T=t+273.15℃则t=T−273.15℃=200开−273.15℃=−73.15℃故选B。12.下列与温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绝对零度指0℃ B.单凭感觉判断冷热程度不如用温度计测量可靠C.温度的单位制只有一种温标即摄氏温标 D.不论何种温度计,必须接触物体才能测量温度【答案】B【解析】AC.温度的单位制有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两者的差别是所选的零值的起点不同,单位不同;热力学温度的零度是-273℃,叫做绝对零度,故AC错误;B.温度计是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仪器,单凭感觉判断冷热程度不如用温度计测量可靠,故B正确;C.测量温度时分为接触式测温和非接触式测温,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属于接触式测温仪器,红外测温仪、红外热像仪等属于非接触式测温仪器,故D错误。故选B。13.热力学温标的温度用字母T表示,它的单位为开尔文(符号为K)。如图所示是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图,由图可知两温标之间的换算关系为T=K。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获得了132K的高温超导体,132K相当于℃;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6.5℃,合K。【答案】t+273-141309.5【解析】[1]由图可知,右侧数字表示的是摄氏温度,而左侧数字表示的是热力学温度,且0K对应的是-273℃,故两温标间的换算关系为T=t+273K[2]由T=t+273K可知,当T=132K时,对应的摄氏温度当t=36.5℃时考点4:体温计的构造、原理及使用14.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答案】36.3【解析】由图中所示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0.1℃,因此体温计的示数为36.3℃。15.如图所示为常用体温计,它的量程为35~42℃,它的分度值为℃,它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此时读数为℃。

【答案】0.1热胀冷缩37.3【解析】[1]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每小格代表的值为0.1℃,即分度值0.1℃。[2]体温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3]图中体温计的读数为37.3℃。16.糊涂的小明取来一支示数为38℃的体温计,没甩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7℃和39℃的两名志愿者的体温,则测出的温度依次为()A.37℃和38℃ B.38℃和39℃C.37℃和39℃ 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用示数是3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7℃的病人体温时,由于缩口的作用,示数不会下降,所以仍保持38℃;用示数是3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9℃的病人时,水银会从液泡内膨胀上升,使示数增加到39℃,故B符合题意。故选B。17.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测得甲的体温是38℃,在没有甩体温计的情况下,用酒精消毒后又用它去测乙和丙的温度,已知乙的实际体温是37℃,丙的实际体温是40℃,那么测乙、丙后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A.38℃和40℃ B.37℃和40℃ C.都是38℃ D.37℃和38℃【答案】A【解析】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缩口,在离开人体后,液柱不下降,使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但是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用力甩,如果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他人的体温,若被测人的体温不低于原来的人的体温,则准确,如果低于原来的人的体温,则显示原来的示数。乙和丙的实际体温是37℃和40℃,那么两次测温后,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38℃和40℃,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5:不同材料保温性能的探究实验18.盛夏来临,小明发现人们常常穿浅色的衣服,是不是穿浅色的衣服凉快?小明打算通过比较阳光下衣服的温度来作出判断,即探究衣服温度与颜色的关系。(1)小明将同款不同色的三件衣服同时放在太阳下晒,对于衣服温度的测量,他提出两个方案。方案1:用一支温度计在阳光下先后测量三件衣服的温度。方案2:用三支温度计在阳光下同时测量三件衣服的温度。你认为方案1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方案2需在实验室同一型号的多支温度计中选取三支,你选取的办法是;(2)按照正确的方案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环境温度为32℃)白色黑色红色5min38.7℃超过40℃超过40℃20min37.1℃36.9℃36.5℃分析数据可知:三种颜色的衣服在短时间内接受阳光照射,温度升高,深色衣服本领强;当衣服温度较高时,向外放热使温度降低,衣服放热本领最强;(3)夏天在户外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建议。【答案】不可行不是同一时间点,存在温度差选择此时温度计示数相同的三只温度计吸热红色短时间穿白色,长时间穿红色【解析】(1)[1][2]方案1中,用一支温度计在阳光下先后测量三件衣服的温度,不是同一时间点,存在温度差,故方案1不可行。[3]因为温度计的型号相同,即量程和分度值相同。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选取此时示数个同的三只温度计。(2)[4]由表中数据可知,短时间内接受阳光照射,白色衣服温度升高较小,深色衣服温度升高较大,故深色衣服吸热本领强。[5]由表中数据可知,当衣服温度较高时,相同时间,红色衣服向外放热后温度最低,故红色衣服放热本领最强。(3)[6]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知,夏季在户外,短时间内,白色衣服吸热能力弱,温度低,所以短时间活动时穿白色衣服;若在长时间情况下,温度较高时,红色衣服由于向外放热使温度降低更多,故长时间活动时穿红色的衣服。19.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设计了相关探究实验,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室温恒定的实验室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形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形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A.保温杯的品牌

B.水冷却的时间

C.水的温度(2)请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A.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C.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3)从图象中可看出:甲杯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A.先快后慢地下降

B.先慢后快地下降

C.匀速下降(4)请估计当时实验室的室温是℃。【答案】BBA20【解析】(1)[1]由题意可知,此实验是为了比较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而保温效果是通过水冷却的时间体现出来的,所以其自变量是水冷却的时间,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2]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乙的水温下降较慢,甲的水温下降较快,所以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3]由图象可知,甲在第1小时降低的温度比第2小时的多,第2小时比第3小时多,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选A。(4)[4]由图象可知,当温度降到20°C时,温度不再变化,所以室温为20°C,第5小时室温当然也是20°C。20.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体积相同和水的相同;(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010203040…150180泡沫塑料组水温(℃)9074656057…2120棉絮组水温(℃)907055?33…2020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室内的温度是℃;由此实验数据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3)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4)根据表格水温下降的规律可知: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A.46℃B.43℃C.39℃D.36℃【答案】初温20泡沫塑料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时间长短B【解析】(1)[1]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应将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分别包裹在装有体积和初温相同的水的相同烧杯中,观察烧杯中水温度的变化情况。(2)[2]当烧杯中的水温度下降到与室温相同时,烧杯中水的温度将保持不变,由表格中数据得,室温为20℃。[3]由表格中数据得,相同时间,泡沫塑料组烧杯中水的温度下降较少,说明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泡沫塑料组。(3)[4]除了小明与小芳的比较方法外,还可以比较水降低相同温度所用的时间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降低相同温度,所经历的时间较长的保温性能较好。(4)[5]观察表格中数据得,水温度变化速度越来越慢,当时间为2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是55min,10~20min,水温下降则30min时,水温高于若此时水温46℃,则20~30min温度变化为30~40min温度变化为不符合实际,则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43℃,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6:根据温度计材料的熔沸点选择温度计21.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0﹣39﹣117﹣114沸点/℃1003577835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答案】C【解析】我们各地区气温最高不会超过78℃,最低也不会低于﹣117℃,故酒精在我国各个地区不会凝固成固态,也不会沸腾变成气态。在极寒冷地区,气温会低至-50℃,因此水、水银温度计不能使用。在高温天气,气温可达到40℃,故乙醚制成的温度计也不能使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2.根据如表数据判断,说法正确的是()物质水银酒精煤油乙醚凝固点/℃﹣39﹣117﹣80﹣114沸点/℃3577818035A.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玻璃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B.应选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极寒地区的气温C.可以使用乙醚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应选用酒精温度计测量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答案】C【解析】A.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故A错误;B.极寒地区的气温达到﹣80℃左右,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所以此时水银已凝固成为固体,所以不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故B错误;C.乙醚凝固点是﹣114℃,沸点是35℃,在﹣114~35℃之间,乙醚是液体,而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在此温度下,乙醚是液体,所以可以用乙醚温度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故C正确;D.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高于酒精的沸点,故酒精为气态,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这个温度,故D错误。故选C。23.根据国务院规定,办公场所的空调,在夏天温度应设置为不低于(选填“20℃”或“26℃”)。冬天用手握着温度计底部测量气温,可能会使测量结果(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表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测量沸水的温度,可选择(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温度物质熔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水0100【答案】26℃偏高水银【解析】[1]将空调设置成20℃比26℃费电,从节约能源的角度看,要选择不低于26℃。[2]冬天人手的温度比气温高,手握温度计底部,受人手温度的影响,测量结果偏高。[3]在标准大气压下测量沸水的温度,即水的沸点是100℃,表中只有水银的沸点高于100℃,故选择水银温度计。考点7:自制温度计24.小明利用医用青霉素空药瓶和一根吸管自制了一个温度计,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该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B.当药瓶全部浸入热水中时,吸管中的液柱会上升C.如果在吸管上标注温度,下面标注的温度比上面高D.吸管越粗,液柱随温度变化的升降越明显【答案】B【解析】A.该温度计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故A错误;B.当药瓶全部浸入热水中时,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气压变大,吸管中的液柱会上升,故B正确;C.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温度越高,吸管中的液柱高度越高,所以如果在吸管上标注温度,下面标注的温度比上面低,故C错误;D.吸管越粗,液柱随温度变化的升降越不明显,故D错误。故选B。25.小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在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这就做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小强将简易温度计分别放入温度不同的水中,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图所反映的是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的情况。

【答案】丙【解析】小强自制的简易温度计是利用小瓶内水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工作的。当将此温度计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时,小瓶中的水因受冷而收缩,细管中的水柱下降,则细管中的液面比甲低,故图丙是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的情况。26.在“练习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的实验中:(1)小王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请你将他的实验步骤按合理的顺序排列;A.选取合适的温度计B.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时间C.读出温度计的示数D.估计被测液体温度E.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2)如图2所示是小王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若将瓶子放到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刚好在A处,则A处的温度是℃,C处的温度示数比A处(选填“高”或“低”)。【答案】DAFBCE0高【解析】(1)[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该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开始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保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示数读完后再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故实验步骤按合理的顺序排列是DAFBCE。(2)[2]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因此A处的温度是0℃。[3]气体温度计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工作的,因此C处的温度示数比A处高。考点8:复杂的温度计读数27.有一支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10℃,把它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0℃。若一杯热水的实际温度为60℃,则用该温度计测出的示数为()A.62.5℃ B.58℃ C.60℃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为当实际温度60℃时,该温度计的示数故选B。28.某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6℃,当冰熔化后,水温升高到60℃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和真实温度相等。那么,当用该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时,它的示数为()A.92℃ B.94℃ C.96℃ D.98℃【答案】C【解析】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6℃,水温升高到60℃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和真实温度相等,中间是54个格,标准温度计和此温度计一个小格的温度比值为当用该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时此温度计示数为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9.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与一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经过适当时间温度计中水银面与刻度尺上的4毫米刻度线对准,将这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154毫米的刻度线对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36℃时,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是()A.50毫米 B.54毫米 C.58毫米 D.62毫米【答案】C【解析】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则该温度计每1mm表示的温度为36℃时对应的水银柱的示数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003强化训练一、单选题1.常温下酒精的特征是()A.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B.有固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C.没有固定体积和形状 D.没有固定体积,有固定形状【答案】B【解析】固体有固定体积和形状;液体有固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气体没有固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常温下酒精是液体,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的水和0℃的冰,关于两者的冷热程度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更冷一些 B.0℃的水更冷一些C.冰和水的冷热程度相同 D.物态不同,无法比较【答案】C【解析】0℃的水与0℃的冰只是状态不同,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B.温度的高低应凭感觉判断C.0℃的冰比0℃的水冷D.-6℃读作“摄氏零下6度”【答案】A【解析】A.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故A正确;B.风、湿度等都会影响人对温度的感知,所以仅凭人体的感受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准确的,故B错误;C.0℃的冰与0℃的水温度相同,所以它们一样冷,故C错误;D.-6℃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下6℃”,故D错误。故选A。4.以下是小明对常见温度的认识,其中符合实际的是()A.一个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为0℃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5℃C.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D.冬天,唐山市最低气温可达-30℃【答案】A【解析】A.只有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才是0℃,故A符合题意;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人感觉舒适的温度大约23℃,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唐山市最低气温可达-20℃,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有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A.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故A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故B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C正确;D.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C。6.关于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前必须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侵入被测液体中C.温度计的玻璃泡侵入液体后立即读数D.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答案】C【解析】A.使用温度计前必须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C错误符合题意;D.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7.体温计能准确到0.1℃,这是因为(

)A.体温计玻璃泡内的水银比一般温度计多B.体温计测量范围小C.体温计短D.体温计玻璃管内径很小,玻璃泡的容积比玻璃管的容积大得多【答案】D【解析】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相比,前者内径很细,而下端的玻璃泡则很大,使得有微小的温度变化,即吸引很少的热量,管中水银上升的高度会非常明显,所以可以测量的更为精密,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8.将温度计放入热水中,其水银柱液面会上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B.水银柱液面上升,温度计里的水银质量不变C.当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经过“28℃”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答案】D【解析】A.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水银柱液面上升,温度计里的水银体积改变,所含水银的量不变,质量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温度计放入液体中,玻璃泡中的水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经过“28℃”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液体的热胀冷缩,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示数是B.它的分度值是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答案】D【解析】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根据图中液面位置可知温度为38℃,故A错误;B.体温计分度值可以从35--36℃之间有10个小格得出,每个小格为0.1℃,这就是分度值,故B错误;C.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有缩口),它是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C错误;D.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故D正确。故选D。10.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热力学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t+273.15,热力学温度100K相当于(

)A.273.15℃B.100℃C.-173.15℃D.-100℃【答案】C【解析】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换算关系是T=t+273.15,热力学温度为100K,则对应的摄氏温度是(100-273.15)℃=-173.15℃,故C符合题意.11.如图所示是伽利略发明的空气温度计,下列关于这种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温物质是空气B.温度升高时水柱上升C.温度升高时水柱下降D.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答案】B【解析】A.由图示知,空气温度计最上面的球形容器相当于一般温度计的玻璃泡,里面装的是空气,所以测温物质是空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C.温度升高时,玻璃泡中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将水住下压,所以水柱会下降,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D.玻璃泡内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水柱下降,空气受冷体积收缩,水柱上升,起到测量温度的作用,所以空气温度计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2.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110格均匀刻度线,当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内水银柱液面在10格处:当玻璃泡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在60格处,这个温度计的分度值和它的测量范围()A.2℃

0~220℃ B.2℃

-20~220℃C.1℃

0~220℃ D.2℃

-20~200℃【答案】D【解析】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则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分度值)温度计的它的测量范围:上限(110-10)×2℃=200℃下限(0-10)×2℃=-20℃所以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0~200℃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13.物质的三态:自然界中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答案】固态液态气态【解析】[1][2][3]自然界中的物质,体积和形状都固定不变的被称作固态,体积不变但形状不固定,具有流动性的被称作液态,体积和形状都容易改变,且具有流动性的被称作气态,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可以归为这三类。14.温度是用来表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的性质.【答案】冷热程度热胀冷缩【解析】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因此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15.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a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如图b所示的是用温度计测冰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答案】D-22【解析】[1]温度计使用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选D。[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测量冰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0℃以下,-20℃下两格处,因此示数为-22℃。16.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甲俯视读数会,丙仰视读数会(以上两空均填“偏大”或“偏小”),正确的读数是,水的温度是℃.【答案】偏大偏小乙42【解析】[1][2]量筒的刻度是上边大下边小,当你平视时刻度线和液面在同一水平面,所以读出来的数准确,当你俯视时,视线与液面的交点在平视时刻度线的上方,所以会偏大,同理,仰视时会偏小,甲俯视读数会偏大,丙仰视读数会偏小;[3]乙读数时,视线和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读数正确;[4]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的零刻度线以上,示数为42℃.17.图所示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它的最小分度是℃,当前示数为℃。若用该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选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液体。【答案】-20~100125不能【解析】[1][2][3]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量程为-20~100℃,分度值为1℃,液柱在0刻度线以上,其示数为25℃。[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离开被测液体。18.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液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图,此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法。【答案】乙类比【解析】[1][2]甲图分子排列规则且非常紧密,符合固体分子的排列方式;乙图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移动较自由,符合液体分子的模型;丙图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分子运动自如;符合气体分子的模型;所以能形象地描述液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乙图;题目中用学生的三种不同情况下的运动状态表示物体分子的状态,运用了类比的方法。19.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图所示的两种测液体温度的方式都存在错误,其中(a)的错误是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与被测液体,(b)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答案】乙-4充分接触容器的底部【解析】[1][2]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比较,晚上的气温低,所以乙图是晚上的气温,示数为-4℃。[3][4]图所示的两种测液体温度的方式都存在错误,其中(a)的错误是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体中;(b)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底部,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及容器壁。20.一支刻度均匀但是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所标量程为﹣10℃﹣﹣101℃,将这支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4℃,放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读数为80℃,若此温度计放在温水中读数为38℃,则此温水的实际温度是,这支温度计的实际量程是.【答案】50℃﹣7℃~125℃【解析】(1)由题意知,当实际温度为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4℃,当实际温度为10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80℃,所以每个小格的温度为:t==℃;

所测水的温度为38℃,相当于比0℃高出38﹣(﹣4)=42个小格,则实际温度为:t′=℃×42=50℃;(2)当温度计的示数为﹣10℃时,比实际的0℃低了﹣4﹣(﹣10)=6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1=0℃﹣℃℃×6≈﹣7℃;当温度计的示数为101℃时,比实际0℃多出了101﹣(﹣4)=105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2=℃×105=125℃所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7℃~125℃.21.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所示,为一塑料瓶,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温度17192123252730.024.919.714.69.44.2(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2)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3)用此温度计(选填“能”或“不能”)测及其以上的温度.(4)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液柱向上移动,说明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5)利用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答案】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玻璃泡不能降低测温范围小【解析】(1)[1]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柱逐渐变短,即仔细观察实验装置图,不难看出该温度计是利用其上面瓶中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2]据常用温度计的构造可知,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3)[3]分析表中数据能看出,温度每升高,其液柱会下降5cm多,在时的液柱总长度只有4.2cm,即小于5cm,故该温度计不能测出及其以上的温度.(4)[4]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液柱向上移动,即说明空气的膨胀程度变小,此时温度降低.(5)[5]据上面的第三问不难看出,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很小.三、作图题22.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示数为,请在该温度计的玻璃管内画出液面的位置。【答案】【解析】由图知:温度计上一个大格表示,一个大格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已知温度计的示数为,液柱位置如下图:。23.某同学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分别是4℃、-6℃,请你在图甲、乙中画出温度计内液面的位置并将液柱涂黑。【答案】【解析】甲图是4℃,因为分度值是1℃,所以应该在0℃上方四个格处,乙图是-6℃,分度值是1℃,应该在0℃下方六个格处,如图所示:24.在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6℃,请在图中括号内填上正确的刻度值。【答案】【解析】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刻度一个大格有5个小格,并且-6℃在一个大格外的一小格处,说明一个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上面括号对应的温度为0℃,下面括号对应的温度为-10℃,如图所示:四、实验题2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做“测量物体的温度”的实验。(1)甲测量时操作的错误是。(2)乙读数时操作的错误是。(3)丙应该读出的温度是℃。【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拿出待测液体读数-22【解析】(1)[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不符合规范。(2)[2]测温时不能拿出液体读数,否则测温不准。(3)[3]由图可知,分度值为1℃,数值向下变大,所以是-22℃。26.如何使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1)如图所示,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2)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3)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将下列六条叙述依次正确排序:。A、选取适当量程的温度计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没入液面以下一定深度C、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D、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会儿,等示数稳定E、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F、读出温度计上的示数(4)如图所示,甲图中温度计的读数是℃,乙图中温度计的读数是℃【答案】B热胀冷缩CABDFE29-21【解析】(1)[1]AC.图A、图C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故AC错误;B.图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故图B正确;D.图D温度计没有放入被测液体中,故D错误。故选B。(2)[2]温度计里面装有水银或酒精等液体,温度计就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3]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根据液体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让温度计的玻璃泡没入液面以下一定深度,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会儿,等示数稳定,读出温度计上的示数,读数时温度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读完数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故排列顺序为:CABDFE。(4)[4]甲乙两图温度计的分度值都为1℃,读出液体最高处的数值。甲图中刻度30在20的上方,故为零上29℃。[5]乙图中刻度30在20的下方,故为零下21℃。27.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A为一塑料瓶,吸管B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吸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其它条件都不变,仅改变温度时,测出对应水柱的高度h,记录数据如下表:温度(℃)171921232527h(cm)30.024.919.714.69.44.2(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塑料瓶A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2)用此温度计(选填“能”或“不能”)测29℃及其以上的温度。(3)若在此温度计的吸管上标出刻度值,其刻度特点是:温度高的刻度线在温度低的刻度线的(选填“上方”或“下方”)。【答案】气体的热胀冷缩玻璃泡不能下方【解析】(1)[1][2]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柱逐渐变短,观察实验装置图知道,该温度计是利用其上面瓶A中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A)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2)[3]分析表中数据知道,温度每升高2℃,其液柱大体会下降5cm之多,故在27℃时的液柱总长只有4.2cm,即小于5cm,故该温度计是不能测出29℃及其以上的温度来的。(3)[4]由于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柱逐渐变短,所以,温度高的刻度线在温度低的刻度线的下方。28.(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规律制成的。如图甲(a)所示是某同学在读数时情景,读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①;②。若此时温度计如图甲(b)所示,则所测温度为℃;(2)如图乙是小秦设计的一个液体温度计的示意图。他在小玻璃瓶的瓶塞上钻一个小孔,将塑料管插入小孔中,保证其气密性能较好。然后将小玻璃瓶内(选填“装满”或“不装满”)某种有色液体,然后用插有塑料管的瓶塞塞住瓶口,将它放入中,等到液柱稳定后,在液面到达的位置做个标记,作为0℃,再将其放入100℃的热水中。等到液柱稳定后,在液面到达的位置做个标记,作为100℃,然后将0~100℃之间的10等份作为分度值为10℃,(气压为标准大气压)使用中发现管中液柱上升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3)图丙最早是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玻璃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刻度线应标注在(选填“玻璃瓶”或“玻璃管”)上,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移动(选填“左”或“右”)。【答案】液体热胀冷缩见解析见解析-4装满冰水混合物见解析玻璃管右【解析】(1)[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图中读数时出现的问题是:①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被测液体中;②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4]由图甲(b)知液柱在0刻度线以下,所以是零下温度,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2℃,示数是-4℃。(2)[5]为了防止玻璃瓶内有空气影响实验,使一定要灌满有色液体。[6]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所以液面到达的位置应该为0℃标记处。再将其放入100℃的热水中,等到液柱稳定后,在液面到达的位置做个标记,作为100℃,然后将0~100℃之间的10等份作为分度值为10℃。[7]在相同体积的液体发生热胀冷缩时,玻璃管越细,液柱变化越明显,所以应该换一根更细的塑料管。(3)[8][9]气体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气体温度计工作物质是玻璃瓶内的气体,刻度标在工作物质之外的地方,所以刻度标在玻璃管上;当室温降低时,瓶内气体收缩,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液柱向右移动。29.很多现代建筑采用大面积中空玻璃,中空玻璃是在两层玻璃之间的空隙内密封干燥的空气,隔温性能极好,干燥空气和一般空气的区别就是含水量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