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业务处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财务会计业务处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财务会计业务处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财务会计业务处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财务会计业务处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务会计业务处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2640第1章财务会计基础概念 4147071.1财务会计的定义与目的 4122881.2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442621.3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 428989第2章记账方法与会计分录 565422.1复式记账法 534032.1.1确定经济业务性质,分析涉及账户。 5192582.1.2按照借贷方向,分别记录对应账户的增减金额。 5267312.1.3保证借贷双方金额相等,保证会计等式平衡。 5257392.2会计分录的编制 5110052.2.1确定经济业务发生日期。 5177632.2.2确定经济业务性质,分析涉及账户。 547212.2.3按照借贷方向和金额,编制会计分录。 5261652.2.4会计分录应简洁明了,保证借贷双方金额相等。 5192122.3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 523872.3.1会计估计变更: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会计估计,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583312.3.2会计差错更正:发觉会计差错时,应及时进行更正,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5234022.3.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事项,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513212.3.4关联方交易:对于关联方交易,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交易价格公允,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59477第3章货币资金管理 6106493.1现金管理 6320203.1.1现金收支规定 6301843.1.2现金日记账管理 6114703.1.3现金盘点 6292913.2银行存款管理 6141723.2.1银行账户管理 6269143.2.2银行存款收支管理 6195093.2.3银行对账管理 628753.3其他货币资金管理 6248583.3.1票据管理 69203.3.2外汇管理 7227883.3.3互联网支付管理 726235第4章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 719354.1应收账款的管理 7122484.1.1应收账款的概念 773274.1.2应收账款的管理原则 7196664.1.3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量 787904.2应收账款的催收与坏账处理 8210934.2.1应收账款催收 8183254.2.2坏账处理 8210894.3预付账款的处理 8173044.3.1预付账款的概念 823224.3.2预付账款的确认与计量 8172694.3.3预付账款的核算与管理 812618第5章存货管理 962725.1存货的分类与计价 9311515.1.1存货的分类 9222435.1.2存货的计价 9116355.2存货的盘点与调整 9199505.2.1存货的盘点 9296715.2.2存货的调整 9204585.3存货的期末计提 10259915.3.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10116325.3.2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10272415.3.3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 1010388第6章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 10136306.1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1016466.1.1确认条件 1018626.1.2计量原则 10229686.2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减值 1132956.2.1折旧方法 11142446.2.2折旧计提 11244746.2.3减值处理 11205006.3无形资产的处理 11250916.3.1确认条件 11278616.3.2计量原则 1126716.3.3摊销处理 11142356.3.4减值处理 117579第7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12257907.1流动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1279027.1.1流动负债的定义 1243687.1.2流动负债的确认 12110607.1.3流动负债的计量 12213227.2长期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12239277.2.1长期负债的定义 12178767.2.2长期负债的确认 1234507.2.3长期负债的计量 12133167.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1322767.3.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13117737.3.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 1371637.3.3所有者权益的计量 138401第8章收入、费用与利润 13127448.1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13155278.1.1收入的概念 13200148.1.2收入的确认条件 132238.1.3收入的计量 14312138.2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14180638.2.1费用的概念 14142608.2.2费用的确认条件 1491778.2.3费用的计量 1447678.3利润的形成与分配 1458548.3.1利润的概念 1466218.3.2利润的形成 1475178.3.3利润的分配 1531315第9章财务报表与分析 15179869.1资产负债表 15118869.1.1编制原则 15298719.1.2编制方法 15157579.1.3资产负债表项目说明 1521159.2利润表 1540029.2.1编制原则 15319199.2.2编制方法 15161289.2.3利润表项目说明 16253019.3现金流量表 16249429.3.1编制原则 16266329.3.2编制方法 16191909.3.3现金流量表项目说明 1610659.4财务报表分析 1682019.4.1财务比率分析 16280759.4.2趋势分析 16312189.4.3竞争对比分析 16109539.4.4预测分析 1614252第10章会计调整与合并财务报表 16447610.1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变更 17987610.1.1会计估计变更 172147610.1.2会计政策变更 171883910.2前期差错的更正 172593010.2.1前期差错识别 173142210.2.2前期差错更正的处理 17919010.3合并财务报表概述 171698010.4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与程序 172202110.4.1合并范围的确定 182251710.4.2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181569210.4.3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程序 18第1章财务会计基础概念1.1财务会计的定义与目的财务会计是指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的一套信息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各类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以帮助使用者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1.2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是财务会计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些要素通过会计等式相互联系,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等式如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在动态过程中还表现为:收入费用=利润1.3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的项目,它是财务会计的基础,用于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和利润类。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用于具体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账户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账户设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2)相关性原则:账户设置应与企业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以便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实用性原则:账户设置应便于操作和查询,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根据以上原则,企业应设置以下主要账户:(1)资产类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2)负债类账户: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借款等。(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4)收入类账户: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5)费用类账户:如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6)利润类账户:如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第2章记账方法与会计分录2.1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财务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方法,其核心在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借贷记账,以保证资产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具体操作如下:2.1.1确定经济业务性质,分析涉及账户。2.1.2按照借贷方向,分别记录对应账户的增减金额。2.1.3保证借贷双方金额相等,保证会计等式平衡。2.2会计分录的编制会计分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复式记账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财务会计信息的基础。其编制方法如下:2.2.1确定经济业务发生日期。2.2.2确定经济业务性质,分析涉及账户。2.2.3按照借贷方向和金额,编制会计分录。2.2.4会计分录应简洁明了,保证借贷双方金额相等。2.3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在财务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特殊会计事项,需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处理:2.3.1会计估计变更: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会计估计,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2.3.2会计差错更正:发觉会计差错时,应及时进行更正,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2.3.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事项,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2.3.4关联方交易:对于关联方交易,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交易价格公允,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第3章货币资金管理3.1现金管理3.1.1现金收支规定(1)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保证现金收支合法、合规;(2)明确现金收入和支出的范围,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3)加强现金安全管理,防止现金丢失、被盗等风险。3.1.2现金日记账管理(1)设立现金日记账,记录每日现金收支情况;(2)现金日记账应逐日、逐笔、连续登记,保证账目清晰;(3)定期与库存现金进行核对,保证账实相符。3.1.3现金盘点(1)定期进行现金盘点,保证现金安全、合规;(2)现金盘点应做到全面、真实、准确;(3)对盘点中发觉的差异,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3.2银行存款管理3.2.1银行账户管理(1)开设银行账户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规定;(2)加强银行账户管理,保证账户安全、合规;(3)定期对银行账户进行清理,关闭闲置账户。3.2.2银行存款收支管理(1)银行存款收支应严格按照公司规定和审批权限执行;(2)及时办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保证资金高效运作;(3)加强对大额资金流动的监控,防范资金风险。3.2.3银行对账管理(1)定期与银行进行对账,保证银行存款账目清晰;(2)对账过程中发觉的差异,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3)建立健全银行存款对账档案,以备查询。3.3其他货币资金管理3.3.1票据管理(1)加强支票、汇票等票据的管理,保证票据安全、合规;(2)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票据,防范票据风险;(3)定期对票据进行清理,保证票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3.3.2外汇管理(1)遵守国家外汇管理政策,合规开展外汇业务;(2)合理预测和安排外汇收支,降低汇率风险;(3)加强对外汇账户的管理,保证外汇资金安全。3.3.3互联网支付管理(1)遵循国家互联网支付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互联网支付安全、合规;(2)加强互联网支付账户管理,防范互联网支付风险;(3)定期对互联网支付业务进行审计,保证业务正常开展。第4章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4.1应收账款的管理4.1.1应收账款的概念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形成的,尚未收回的款项。它主要包括销售应收款、预收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等。4.1.2应收账款的管理原则(1)合法性原则:应收账款的管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2)真实性原则:应收账款应真实反映企业的债权状况,严禁虚列、隐瞒、转移应收账款;(3)及时性原则:应及时进行应收账款的核对、催收、分析等工作,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与完整;(4)效益性原则:应收账款的管理应注重效益,合理分配资源,降低催收成本。4.1.3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量(1)确认条件:当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时,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已将商品或劳务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对已售出商品或劳务的控制权,也没有继续对售出商品或劳务实施有效管理;企业能够可靠地计量应收账款;(2)计量方法:应收账款按照交易价格进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或成本法。4.2应收账款的催收与坏账处理4.2.1应收账款催收(1)建立应收账款催收制度,明确催收责任人、催收期限和催收措施;(2)定期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采取相应的催收策略;(3)采取电话、邮件、短信等方式进行催收,必要时可上门催收;(4)建立应收账款预警机制,对逾期账款进行重点监控和催收。4.2.2坏账处理(1)坏账的认定:当应收账款符合以下条件时,可认定为坏账:债务人破产或死亡,确实无法收回;债务人长期失踪或丧失偿债能力;债务人明确表示无力偿还;经过多次催收,债务人仍无偿还意愿或能力;(2)坏账准备的提取:企业应根据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合理提取坏账准备;(3)坏账核销:对已认定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应及时进行核销,并计入当期损益。4.3预付账款的处理4.3.1预付账款的概念预付账款是指企业为了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等,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预先支付的款项。4.3.2预付账款的确认与计量(1)确认条件:预付账款应在以下条件同时满足时确认:已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已支付预付款;预计能够收回预付款;(2)计量方法:预付账款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进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或成本法。4.3.3预付账款的核算与管理(1)设立预付账款台账,详细记录预付账款的金额、期限、用途等信息;(2)定期与供应商进行对账,保证预付账款的安全与完整;(3)预付账款到期时,应及时收回相应款项,如发生纠纷,应采取法律手段予以解决。第5章存货管理5.1存货的分类与计价5.1.1存货的分类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加工生产而储备的物品。存货可分为以下几类:(1)原材料: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备件等;(2)在产品:指尚未完成生产过程的产品;(3)半成品:指已完成部分生产过程,但还需进一步加工的产品;(4)成品:指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供销售的产品;(5)委托加工物资:指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物资;(6)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指用于包装产品或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品。5.1.2存货的计价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1)先进先出法(FIFO);(2)后进先出法(LIFO);(3)加权平均法;(4)个别计价法。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并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披露。5.2存货的盘点与调整5.2.1存货的盘点企业应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保证存货的账面数量与实际数量相符。盘点工作包括:(1)制定盘点计划,明确盘点范围、时间、责任人等;(2)实施盘点,对存货进行实地清查;(3)记录盘点结果,与账面数据进行核对;(4)分析盘点差异,查明原因。5.2.2存货的调整盘点过程中发觉的存货差异,应进行以下调整:(1)对于盘盈的存货,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的程序报批后,冲减当期成本或费用;(2)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查明原因,按规定的程序报批后,计入当期成本或费用;(3)对于存货的毁损、报废等,应按规定的程序报批后,计入当期成本或费用。5.3存货的期末计提5.3.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企业应于每个会计期末,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进行评估,如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成本,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3.2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包括:(1)单项计提法:对每个存货项目进行评估,计提跌价准备;(2)类别计提法:将存货按类别进行评估,计提跌价准备;(3)总量计提法:对存货总体进行评估,计提跌价准备。5.3.3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回升,且以前期间计提的跌价准备尚未转回时,企业应在原计提跌价准备的范围内,将存货跌价准备转回,冲减当期成本或费用。第6章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6.1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6.1.1确认条件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预期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且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的确认需满足以下条件:(1)该固定资产的预期经济利益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6.1.2计量原则固定资产的计量应遵循以下原则:(1)历史成本原则: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应按其取得时的成本进行;(2)后续支出原则: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应区分资本化与费用化支出;(3)折旧原则:固定资产应按确定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计提折旧;(4)减值原则: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回收金额时,应计提减值准备。6.2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减值6.2.1折旧方法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使用状况和预期经济利益,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常用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6.2.2折旧计提企业应按确定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折旧时,应区分不同用途的固定资产,分别计入相关成本和费用。6.2.3减值处理当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回收金额时,企业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6.3无形资产的处理6.3.1确认条件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的确认需满足以下条件:(1)该无形资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6.3.2计量原则无形资产的计量应遵循以下原则:(1)历史成本原则: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应按其取得时的成本进行;(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进行减值测试;(3)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按确定的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进行摊销。6.3.3摊销处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按月进行摊销,将摊销金额计入当期损益。6.3.4减值处理当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回收金额时,企业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第7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7.1流动负债的确认与计量7.1.1流动负债的定义流动负债指的是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预期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偿还的债务。7.1.2流动负债的确认流动负债的确认需遵循以下原则:(1)在债务发生时,确认流动负债;(2)确认的流动负债金额应为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3)确认流动负债的时间不得早于相关资产确认的时间。7.1.3流动负债的计量流动负债的计量方法如下:(1)按照未来支付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进行初始计量;(2)后续计量中,流动负债的账面价值应根据实际利率法、摊销法等合理方法进行调整;(3)对于预计负债,应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及时调整其账面价值。7.2长期负债的确认与计量7.2.1长期负债的定义长期负债指的是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预期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需偿还的债务。7.2.2长期负债的确认长期负债的确认需遵循以下原则:(1)确认长期负债的时间不得早于相关资产确认的时间;(2)确认的长期负债金额应为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3)对于或有负债,应根据其可能性及金额进行合理预计,并确认为长期负债。7.2.3长期负债的计量长期负债的计量方法如下:(1)按照未来支付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进行初始计量;(2)后续计量中,长期负债的账面价值应根据实际利率法、摊销法等合理方法进行调整;(3)对于预计负债,应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及时调整其账面价值。7.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7.3.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7.3.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需遵循以下原则:(1)确认所有者权益时,应将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计入所有者权益;(2)确认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应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3)确认利润分配时,应根据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进行。7.3.3所有者权益的计量所有者权益的计量方法如下:(1)初始确认时,按照所有者投入的资本金额计量;(2)后续计量中,根据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利润分配以及其他综合收益等因素进行调整;(3)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将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以反映母公司对所有者权益的控制。第8章收入、费用与利润8.1收入的确认与计量8.1.1收入的概念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8.1.2收入的确认条件(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8.1.3收入的计量收入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计量:(1)收入金额应等于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应收取的对价,即交易价格;(2)交易价格应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折扣、退货等因素;(3)收入确认时,应扣除与收入相关的销售税金、商业折扣等。8.2费用的确认与计量8.2.1费用的概念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包括成本、税金及费用等。8.2.2费用的确认条件(1)费用与收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费用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3)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4)费用属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8.2.3费用的计量费用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计量:(1)费用应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确认,即费用应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2)费用金额应等于企业因发生费用而承担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3)费用确认时,应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递延税项等因素。8.3利润的形成与分配8.3.1利润的概念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收入与费用相抵后的差额。8.3.2利润的形成利润的形成过程包括以下环节:(1)确认收入,实现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确认费用,反映经济利益的总流出;(3)计算收入与费用的差额,即为利润。8.3.3利润的分配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公司章程等规定,对利润进行合理分配。利润分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4)分配现金股利;(5)转作资本或留作未分配利润。第9章财务报表与分析9.1资产负债表9.1.1编制原则资产负债表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一致性原则、实际成本原则等进行编制。9.1.2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采用账户式,分为资产和负债两大类,按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的顺序排列。9.1.3资产负债表项目说明详细说明资产负债表中的各个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9.2利润表9.2.1编制原则利润表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一致性原则、实际成本原则等,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情况。9.2.2编制方法利润表采用多步式,将收入、费用和利润分为多个层次,便于分析和理解企业经营成果。9.2.3利润表项目说明详细说明利润表中的各个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支出等。9.3现金流量表9.3.1编制原则现金流量表遵循现金收付制原则,真实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9.3.2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制,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9.3.3现金流量表项目说明详细说明现金流量表中的各个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