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与资产管理系统_第1页
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与资产管理系统_第2页
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与资产管理系统_第3页
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与资产管理系统_第4页
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与资产管理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与资产管理系统TOC\o"1-2"\h\u20232第一章风险控制概述 2211141.1风险控制的基本概念 24388第二章资产管理基础 3172371.1.1资产管理的定义 3180861.1.2资产管理的范围 44381.1.3资产规划 424181.1.4资产配置 4285831.1.5资产运营 431271.1.6资产控制 5129701.1.7资产监督 5199261.1.8资产评估 52039第三章信用风险管理 5207601.1.9信用风险的定义 5327291.1.10信用风险的分类 5171801.1.11信用风险度量 62371.1.12信用风险评估 636151.1.13信用风险控制 6149181.1.14信用风险缓解 6907第四章市场风险管理 791561.1.15市场风险定义 7244281.1.16市场风险特点 7261521.1.17市场风险评估方法 7145351.1.18市场风险评估步骤 742571.1.19风险规避 8198101.1.20风险分散 8286451.1.21风险对冲 8197021.1.22风险监控与预警 8151391.1.23风险文化建设 89968第五章流动性风险管理 9115821.1.24流动性风险概念 9141141.1.25流动性风险类型 954351.1.26流动性风险评估指标 9207571.1.27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 10324551.1.28流动性风险控制措施 10263341.1.29流动性风险应对策略 1023614第六章操作风险管理 10121951.1.30操作风险的定义 1096271.1.31操作风险的分类 1049091.1.32操作风险评估 11154161.1.33操作风险识别 1128831.1.34操作风险的控制措施 1185251.1.35操作风险的监督机制 1128831第七章法律合规风险管理 12157481.1.36法律合规风险的概念 1263291.1.37法律合规风险的分类 12107861.1.38建立完善的法律合规管理体系 1247971.1.39强化法律合规风险的防范措施 12124411.1.40法律合规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1313851.1.41法律合规风险的处理措施 137037第八章资产配置与优化 13319111.1.42风险与收益平衡原则 1331111.1.43分散投资原则 13115461.1.44长期投资原则 13252421.1.45动态调整原则 1494681.1.46均值方差模型 14290271.1.47风险平价策略 14238031.1.48目标风险策略 14177911.1.49因子投资策略 14289221.1.50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 14191021.1.51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14184031.1.52资产配置的定期评估 1456801.1.53资产配置的长期规划 1527367第九章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15143651.1.54概述 1540611.1.55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1597631.1.56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15142551.1.57概述 16161651.1.58财务评价方法 1622761.1.59非财务评价方法 1635711.1.60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640461.1.61优化绩效评价方法 16285011.1.62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166379第十章金融科技与风险控制 17第一章风险控制概述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风险控制是其稳健运行的重要保障。本章将对风险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在金融行业中的重要性进行概述。1.1风险控制的基本概念风险控制,指的是在金融活动中,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以达到降低风险损失、保障金融资产安全、实现金融业务稳健发展的过程。风险控制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风险识别:指在金融活动中,对可能产生损失的风险因素进行查找和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控制的第一步,识别出风险,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控制。(2)风险评估:指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损失程度。风险评估有助于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级和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3)风险监控:指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和监督,以保证风险控制目标的实现。风险监控有助于发觉风险控制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调整风险控制策略。(4)风险应对: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损失。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风险补偿等。第二节风险控制的重要性风险控制对于金融行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金融资产安全:金融行业涉及大量资金和资产,风险控制能够有效降低金融资产损失,保障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利益。(2)促进金融业务稳健发展:风险控制有助于金融企业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业务结构,提高经营效益,从而实现金融业务的稳健发展。(3)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对经济发展。风险控制能够降低金融市场风险,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维护金融市场稳定。(4)提高金融行业竞争力:在金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风险控制能力成为衡量金融机构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具备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有助于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5)符合监管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提出了严格要求。金融机构加强风险控制,有助于满足监管要求,降低合规风险。(6)提升企业形象: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第二章资产管理基础第一节资产管理的定义与范围1.1.1资产管理的定义资产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对资产进行规划、配置、运营、控制和监督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资产管理的核心是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降低资产风险,保证资产安全。1.1.2资产管理的范围资产管理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分类:根据资产的性质、用途和价值,对资产进行分类,便于管理。(2)资产配置:合理配置各类资产,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3)资产运营:对资产进行有效运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4)资产控制:通过风险控制、内部控制等手段,降低资产风险,保证资产安全。(5)资产监督:对资产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6)资产评估:对资产的价值、风险和效益进行评估,为决策提供依据。第二节资产管理的关键要素1.1.3资产规划资产规划是资产管理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和策略。(2)制定资产配置方案,优化资产结构。(3)确定资产投资方向和领域。(4)制定资产运营计划,提高资产使用效率。1.1.4资产配置资产配置是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资产性质和风险收益特点,合理配置各类资产。(2)考虑宏观经济、市场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调整资产配置。(3)结合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优化资产结构。1.1.5资产运营资产运营是实现资产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1)优化资产运营模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2)加强资产运营监控,保证资产安全。(3)创新资产运营策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1.1.6资产控制资产控制是降低资产管理风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识别和评估资产风险。(2)制定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降低资产风险。(3)加强内部控制,保证资产安全。1.1.7资产监督资产监督是保证资产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1)对资产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保证合规性。(2)对资产运营效果进行评价,提高资产使用效率。(3)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强化责任意识。1.1.8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是为决策提供依据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1)评估资产的价值,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2)评估资产风险,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3)评估资产效益,为优化资产结构提供依据。第三章信用风险管理第一节信用风险的定义与分类1.1.9信用风险的定义信用风险是金融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无法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广泛存在于各类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中,如银行、证券、保险等。1.1.10信用风险的分类(1)个体信用风险:指单个债务人无法履行还款义务,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个体信用风险通常与债务人的财务状况、信用等级、经营状况等因素有关。(2)群体信用风险:指一组债务人中,部分债务人无法履行还款义务,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群体信用风险通常与行业风险、地区风险等因素有关。(3)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指交易对手因各种原因无法履行合同义务,导致一方遭受损失的风险。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存在于各类金融衍生品交易中。(4)市场信用风险:指市场整体信用状况恶化,导致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市场信用风险通常与宏观经济、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有关。第二节信用风险度量与评估1.1.11信用风险度量(1)点估计法:通过对债务人的财务报表、信用评级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其违约概率。(2)概率模型:运用统计模型,如逻辑回归、判别分析等,预测债务人的违约概率。(3)市场指标法:利用市场利率、信用利差等指标,衡量债务人的信用风险。1.1.12信用风险评估(1)定性评估:通过对债务人的经营状况、管理水平、行业地位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其信用风险。(2)定量评估:运用财务指标、信用评级等数据,对债务人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3)综合评估:将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全面评估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第三节信用风险的控制与缓解1.1.13信用风险控制(1)严格信贷审批: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全面审查,保证信贷资产安全。(2)优化信贷结构:合理配置信贷资源,降低单一行业、地区或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3)完善风险监测:建立健全风险监测体系,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持续跟踪。(4)加强风险预警:对潜在信用风险进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1.1.14信用风险缓解(1)信用衍生品:通过购买信用衍生品,如信用违约互换(CDS)等,转移信用风险。(2)信贷资产证券化:将信贷资产打包转让,降低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3)风险分散:通过投资多样化,降低单一债务人信用风险对金融机构的影响。(4)风险补偿:对信贷资产进行风险补偿,如提高贷款利率、增加担保措施等。第四章市场风险管理第一节市场风险概述1.1.15市场风险定义市场风险,又称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整体因素变化导致金融资产价值波动的风险。市场风险是金融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之一,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市场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等。1.1.16市场风险特点(1)非可预测性:市场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经济政策、市场情绪、自然灾害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2)传染性:市场风险具有传染性,一旦市场出现风险事件,可能会迅速波及整个金融体系。(3)系统性:市场风险是金融体系整体的风险,而非单一金融机构的风险。(4)难以分散:市场风险难以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因为市场整体因素对所有金融资产都会产生一定影响。第二节市场风险评估1.1.17市场风险评估方法(1)定量评估: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市场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常用的定量评估方法包括方差协方差法、历史模拟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法等。(2)定性评估:通过对市场风险因素的分析,对市场风险进行定性评估。定性评估方法包括专家评分法、风险矩阵法等。1.1.18市场风险评估步骤(1)确定评估对象:明确需要评估的市场风险类型,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2)收集数据:收集与评估对象相关的历史数据,包括市场行情、宏观经济指标等。(3)建立模型: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4)计算风险值:运用评估模型,计算各风险因素的风险值。(5)分析结果:分析风险值,识别高风险因素,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第三节市场风险控制策略1.1.19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通过调整投资组合或业务结构,避免或减少市场风险。具体方法包括:(1)资产配置:合理配置各类资产,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暴露。(2)期限匹配:将资产和负债的期限进行匹配,降低利率风险。(3)避免汇率风险:通过货币对冲、货币互换等手段,降低汇率风险。1.1.20风险分散风险分散是指通过投资多种资产,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具体方法包括:(1)投资组合多样化:投资多种资产类别,降低相关性风险。(2)期限分散:投资不同期限的资产,降低利率风险。(3)地域分散:投资不同地区的资产,降低地缘政治风险。1.1.21风险对冲风险对冲是指通过衍生品交易等手段,对冲市场风险。具体方法包括:(1)利率互换:通过利率互换,锁定未来的利率成本。(2)外汇远期合约:通过外汇远期合约,锁定未来的汇率。(3)股票期权:通过购买股票期权,对冲股票市场风险。1.1.22风险监控与预警(1)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对市场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识别风险因素。(2)设定风险阈值:设定风险阈值,对超过阈值的风险进行预警。(3)定期评估:定期对市场风险进行评估,调整风险控制策略。1.1.23风险文化建设(1)培养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员工对市场风险的认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2)制定风险管理政策: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原则和方法,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3)落实风险管理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责任,保证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第五章流动性风险管理第一节流动性风险概念与类型1.1.24流动性风险概念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资金流动性不足,无法及时满足债务偿还、业务发展等需求,从而导致企业信誉受损、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金融行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其核心在于资金流动性的管理。1.1.25流动性风险类型(1)流动性短缺风险:指企业在特定时期内,因资金流动性不足,无法满足债务偿还、业务发展等需求的风险。(2)流动性过剩风险:指企业在特定时期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导致投资收益降低、资金使用效率下降的风险。(3)流动性匹配风险:指企业在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利率等方面存在不匹配,导致流动性风险的风险。(4)流动性市场风险:指市场整体流动性紧张,导致金融产品价格波动,企业面临的风险。第二节流动性风险评估1.1.26流动性风险评估指标(1)流动比率: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通常以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表示。(2)速动比率:扣除存货后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3)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反映企业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的覆盖程度。(4)负债结构:分析企业负债的期限、利率等结构,评估流动性风险。1.1.27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1)定性分析:通过专家访谈、现场调查等方法,了解企业流动性风险的现状及潜在风险。(2)定量分析:运用财务指标、模型等方法,对企业流动性风险进行量化评估。(3)风险预警: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对企业流动性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第三节流动性风险的控制与应对1.1.28流动性风险控制措施(1)优化负债结构:通过调整负债期限、利率等结构,降低流动性风险。(2)加强资金调度:合理配置资金,保证资金流动性。(3)增强资产流动性:提高资产质量,降低资产流动性风险。(4)建立流动性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实时监测企业流动性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1.1.29流动性风险应对策略(1)增强流动性管理能力:通过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降低流动性风险。(2)建立风险分散机制:通过多元化投资、风险分散等手段,降低流动性风险。(3)加强外部合作与协调:与同行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应对流动性风险。(4)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降低流动性风险。第六章操作风险管理第一节操作风险基本概念1.1.30操作风险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的失误,导致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操作风险是金融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涉及企业运营的各个层面,如交易、结算、支付、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等。1.1.31操作风险的分类(1)人员风险:由于员工的知识、技能、道德等因素导致的操作失误。(2)流程风险:企业内部流程设计不合理、执行不规范或监控不到位导致的操作失误。(3)系统风险:信息系统故障、软件缺陷、硬件故障等导致的操作失误。(4)外部事件风险:由于外部环境变化、法律法规调整等因素导致的操作失误。第二节操作风险评估与识别1.1.32操作风险评估(1)定量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对操作风险的概率和损失程度进行量化评估。(2)定性评估:基于专家意见、历史经验和行业最佳实践,对操作风险进行定性描述。1.1.33操作风险识别(1)流程审查: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审查,发觉潜在的流程风险。(2)人员访谈:与员工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3)数据挖掘:通过对大量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发觉操作风险的相关性。(4)外部信息收集:关注行业动态、法律法规变化等,识别外部事件风险。第三节操作风险的控制与监督1.1.34操作风险的控制措施(1)优化流程: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降低流程风险。(2)员工培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3)系统升级: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内部审计: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业务操作进行审计。1.1.35操作风险的监督机制(1)风险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操作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2)风险指标监控:制定风险指标,对业务操作进行实时监控。(3)异常报告:建立异常报告制度,及时报告操作风险事件。(4)定期评估:定期对操作风险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风险控制措施。通过以上措施,金融企业可以有效地控制操作风险,保障业务的稳健发展。在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应不断积累经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第七章法律合规风险管理第一节法律合规风险的定义1.1.36法律合规风险的概念法律合规风险是指在金融行业经营过程中,由于法律法规、监管政策、行业规范等外部约束因素发生变化,或内部管理不完善,导致金融机构在法律合规方面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法律合规风险是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与资产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1.37法律合规风险的分类法律合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法律法规风险: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中,因法律法规变化或违反法律法规而产生的风险。(2)监管政策风险: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中,因监管政策调整或违反监管政策而产生的风险。(3)行业规范风险: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中,因违反行业规范而产生的风险。(4)内部管理风险: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法律合规风险的产生。第二节法律合规风险的防范1.1.38建立完善的法律合规管理体系(1)设立专门的法律合规部门,负责金融机构法律合规事务的统一管理和协调。(2)制定完善的法律合规管理制度,保证业务经营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3)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法律合规意识。(4)建立法律合规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觉和处理风险。1.1.39强化法律合规风险的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保证业务经营合规。(2)加强业务审查,防范法律法规风险。(3)完善合同管理,降低合同纠纷风险。(4)强化内部监督,防范内部管理风险。第三节法律合规风险的处理1.1.40法律合规风险的识别与评估(1)建立法律合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对业务经营中的法律合规风险进行排查和识别。(2)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法律合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1.1.41法律合规风险的处理措施(1)对已识别的法律合规风险,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及时纠正违规行为。(2)对潜在的法律合规风险,加强预警,提前制定应对策略。(3)针对重大法律合规风险,及时报告监管机构,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4)建立法律合规风险应急处置机制,保证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5)定期对法律合规风险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第八章资产配置与优化第一节资产配置的基本原则资产配置是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与资产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42风险与收益平衡原则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应充分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各类资产,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匹配。1.1.43分散投资原则分散投资是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应遵循分散投资原则,将资金投向多个资产类别,以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1.1.44长期投资原则长期投资是实现资产增值的关键。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应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关注资产的长期收益,避免过度关注短期波动。1.1.45动态调整原则市场环境的变化对资产配置产生重要影响。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资产配置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第二节资产配置策略资产配置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1.46均值方差模型均值方差模型是一种经典的资产配置策略,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优化资产组合的均值和方差,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匹配。1.1.47风险平价策略风险平价策略是一种将资产组合中的风险进行平均分配的策略。通过调整各类资产在组合中的权重,使各类资产的风险贡献相等,以提高资产组合的风险调整收益。1.1.48目标风险策略目标风险策略是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设定资产组合的风险目标,并据此调整资产配置的策略。该策略旨在实现投资者在特定风险水平下的最优收益。1.1.49因子投资策略因子投资策略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资产配置策略,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投资具有稳定收益和风险特征的因子,实现资产组合的优化。第三节资产配置的优化资产配置的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50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投资者应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变化,定期对资产配置进行动态调整。通过调整资产类别和权重,使资产组合始终保持最优的风险与收益匹配。1.1.51资产配置的多元化投资者应关注资产配置的多元化,通过投资不同资产类别、行业和地区,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投资者还可以通过投资衍生品、私募股权等非传统资产,实现资产配置的多元化。1.1.52资产配置的定期评估投资者应定期对资产配置进行评估,关注资产组合的收益和风险表现。通过对资产配置的评估,发觉潜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优化资产配置提供依据。1.1.53资产配置的长期规划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应树立长期规划的观念。通过制定长期的资产配置计划,关注资产的长期收益,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第九章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第一节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1.1.54概述在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与资产管理系统中,绩效评价是衡量资产管理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手段。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对资产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估。本节主要介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及其作用。1.1.55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1)财务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管理的财务效果,包括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等。(2)风险控制指标:衡量企业风险控制能力,包括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风险资产比例等。(3)运营效率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运营效率,包括人均管理资产规模、资产配置效率、资产收益率等。(4)成本控制指标:衡量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包括成本收入比、成本费用率等。(5)市场竞争力指标:反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包括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6)社会责任指标:衡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包括环保投资、社会公益投入等。1.1.56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1)为企业提供全面、客观的绩效评价数据,有助于发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2)为企业制定资产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有助于优化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3)为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提供依据,有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第二节绩效评价的方法1.1.57概述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节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绩效评价方法。1.1.58财务评价方法(1)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指标,分析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益和效率。(2)财务比率法:通过计算企业财务指标之间的比率,评价企业资产管理的财务状况。(3)杜邦分析法: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解,分析企业资产管理的盈利能力、资产周转能力和财务杠杆效应。1.1.59非财务评价方法(1)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综合评价企业资产管理的绩效。(2)关键绩效指标法:通过对企业关键业务流程和关键岗位的绩效指标进行监测,评价企业资产管理的整体效果。(3)综合评价法:结合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对企业资产管理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第三节绩效评价的改进1.1.60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优化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使之更加符合企业特点。(2)增加反映企业风险控制、运营效率、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指标,提高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