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备作业指导书_第1页
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备作业指导书_第2页
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备作业指导书_第3页
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备作业指导书_第4页
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备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功能复合材料制备作业指导书TOC\o"1-2"\h\u20616第1章绪论 3156981.1复合材料概述 3259211.2高功能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384461.3制备工艺简介 36105第2章基体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499812.1基体材料的种类与功能 422112.1.1金属基体材料 4143172.1.2陶瓷基体材料 4268932.1.3聚合物基体材料 496352.2基体材料的处理方法 464512.2.1表面处理 4140762.2.2改性处理 5222472.2.3纳米化处理 590302.3基体材料的选择原则 5127922.3.1功能需求 54852.3.2兼容性 5224702.3.3成本效益 561702.3.4工艺性 562442.3.5环保性 532287第3章填充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5229993.1填充材料的种类与功能 576583.2填充材料的处理方法 646533.3填充材料的选择原则 624927第4章复合材料界面设计与改性 6265054.1界面问题的提出 6211764.2界面改性的方法与原理 7198004.2.1化学改性 7187844.2.2物理改性 7287374.2.3复合改性 7201324.3界面改性对复合材料功能的影响 73735第5章浇注成型工艺 82245.1浇注成型原理 823845.2浇注成型工艺参数 8125595.2.1树脂选择 866125.2.2模具设计 856115.2.3浇注工艺参数 8151385.3浇注成型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823035.3.1气泡 823185.3.2收缩 895635.3.3纤维偏移 9119595.3.4脱模困难 973655.3.5制品变形 913805.3.6制品分层 932672第6章模压成型工艺 9203116.1模压成型原理 9217266.2模压成型工艺参数 957436.3模压成型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02749第7章热压罐成型工艺 10134427.1热压罐成型原理 10199927.2热压罐成型工艺参数 10317017.3热压罐成型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11427第8章缠绕成型工艺 11266638.1缠绕成型原理 11222618.2缠绕成型工艺参数 12176918.3缠绕成型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24194第9章复合材料功能测试与评价 12238309.1力学功能测试 12236369.1.1拉伸功能测试 1370999.1.2压缩功能测试 1378219.1.3弯曲功能测试 13106789.1.4冲击功能测试 1323829.2热功能测试 13295599.2.1热导率测试 13137259.2.2热膨胀系数测试 13232919.2.3热分解温度测试 1377759.3耐腐蚀功能测试 1353569.3.1盐雾腐蚀测试 1375619.3.2化学浸泡腐蚀测试 14295879.3.3电化学腐蚀测试 1417350第10章复合材料制备作业指导与实践 141393010.1制备工艺流程 142616510.1.1混合阶段 142748810.1.2浇注阶段 142334210.1.3固化阶段 14589110.1.4脱模与后处理 142616810.2原材料准备与处理 141719510.2.1基体材料 14526110.2.2填充材料 142045010.2.3添加剂 14585810.3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415110.3.1混合工艺 151902110.3.2浇注工艺 152044710.3.3固化工艺 152905410.3.4质量检测 15981110.4制备作业实践案例解析 152679410.4.1原材料配比 151364810.4.2制备工艺 151275610.4.3质量检测结果 15第1章绪论1.1复合材料概述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新功能的材料。这些组成材料在复合材料中保持各自的特性,同时贡献出新的功能特点,使得复合材料在力学、热学、电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复合材料的出现,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广泛的应用前景。1.2高功能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高功能复合材料是指在力学、热学、电学等方面具有优异功能的复合材料,主要包括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科技的发展和工业领域的需求,高功能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能源、建筑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功能复合材料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航空领域,高功能复合材料以其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的结构部件;在航天领域,高功能复合材料在火箭、卫星等航天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军工领域,高功能复合材料用于制造防弹衣、军用车辆等;在汽车领域,采用高功能复合材料可以降低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在能源领域,高功能复合材料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在建筑领域,高功能复合材料用于加固和修复建筑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功能。1.3制备工艺简介高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手糊成型:手糊成型是一种传统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主要用于生产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产品。该工艺简单,但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2)树脂传递模塑(RTM):RTM是一种闭模成型工艺,通过压力将树脂注入预先放置好增强纤维的模具中,使树脂与纤维充分浸润。该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等优点。(3)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VARTM是在RT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制备工艺,通过在模具上施加真空,使树脂在纤维层中流动,并在真空作用下排除气泡。该工艺适用于大型复合材料制品的制备。(4)热压成型:热压成型是将预浸料(预先将树脂与增强纤维复合好的材料)放入模具中,加热至一定温度,施加压力使其固化成型。该工艺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的复合材料制品。(5)喷射成型:喷射成型是将树脂和增强纤维混合后,通过喷射装置均匀喷涂在模具表面,形成所需厚度的复合材料层。该工艺适用于生产大面积、薄壁复合材料制品。第2章基体材料的选择与处理2.1基体材料的种类与功能基体材料作为高功能复合材料的基础,其功能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整体功能。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基体材料及其功能特点:2.1.1金属基体材料金属基体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塑性,常见的有铝、镁、钛等轻质金属及其合金。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适用于制备承受一定冲击和振动的高功能复合材料。2.1.2陶瓷基体材料陶瓷基体材料具有高温、高强度、高硬度等优点,主要有氧化铝、碳化硅、氮化硅等。这些材料适用于制备耐高温、耐磨、抗腐蚀的高功能复合材料。2.1.3聚合物基体材料聚合物基体材料具有轻质、耐冲击、易加工等特点,常见的有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聚酯等。这类材料适用于制备轻质、高强度的复合材料。2.2基体材料的处理方法为了使基体材料具备更好的功能,以满足复合材料的制备要求,需要对基体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下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基体材料处理方法:2.2.1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旨在提高基体材料与增强体材料的界面结合功能,常见方法有:机械打磨、化学氧化、等离子体处理等。2.2.2改性处理改性处理通过改变基体材料的化学结构,提高其功能。常见方法有:接枝聚合、填充改性、交联反应等。2.2.3纳米化处理纳米化处理是将基体材料制备成纳米尺度,以提高其功能。方法包括:机械研磨、高能球磨、化学气相沉积等。2.3基体材料的选择原则在选择基体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原则:2.3.1功能需求根据复合材料的功能需求,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特点的基体材料。2.3.2兼容性基体材料应与增强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以保证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功能。2.3.3成本效益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的基体材料,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经济效益。2.3.4工艺性基体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便于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加工。2.3.5环保性基体材料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3章填充材料的选择与处理3.1填充材料的种类与功能填充材料作为高功能复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综合功能。填充材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金属填充材料:如铝粉、铜粉、钛粉等,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耐磨性。(2)非金属无机填充材料:如硅藻土、碳黑、氧化铝等,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3)有机填充材料:如聚苯乙烯、聚丙烯、聚酯等,具有良好的韧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4)纳米填充材料:如纳米碳管、纳米氧化铝、纳米硅等,具有独特的力学功能、热功能和电磁功能。3.2填充材料的处理方法为了提高填充材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需要对填充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填充材料处理方法:(1)表面修饰:通过化学键合、物理吸附等方式,在填充材料表面引入功能性基团,提高其与基体的相容性。(2)表面涂层:在填充材料表面涂覆一层与基体相容性良好的物质,以改善其分散性和界面功能。(3)机械研磨:通过机械力作用,减小填充材料粒径,提高其分散性。(4)热处理:通过加热处理,改变填充材料的结构、形态和功能,以提高其与基体的相容性。3.3填充材料的选择原则选择填充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功能匹配:填充材料的功能应与复合材料的功能需求相匹配,以满足最终产品的使用要求。(2)相容性:填充材料与基体之间的相容性越好,越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功能。(3)分散性:填充材料在基体中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避免产生团聚现象。(4)成本效益: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填充材料的价格、来源及制备成本,以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5)环保性:填充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不含有害物质,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第4章复合材料界面设计与改性4.1界面问题的提出在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界面问题是的环节。复合材料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状况。界面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界面结合强度低,导致复合材料在受力时容易发生界面脱粘现象;(2)界面相容性差,使得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应力传递效率降低;(3)界面反应,可能引发复合材料功能的退化。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功能,有必要对界面进行设计与改性。4.2界面改性的方法与原理界面改性旨在改善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状况,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功能。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界面改性方法及其原理:4.2.1化学改性化学改性通过在基体或增强体表面引入化学反应活性基团,实现界面结合的增强。常见方法有:表面接枝、偶联剂处理等。(1)表面接枝:在增强体表面引入具有化学反应活性的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在增强体表面形成一层与基体相容性良好的聚合物层;(2)偶联剂处理:利用偶联剂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的特点,使其在增强体和基体之间起到桥梁作用,提高界面结合强度。4.2.2物理改性物理改性通过改变增强体表面的物理状态,如表面粗糙度、表面能等,来提高界面功能。常见方法有:机械打磨、火焰处理等。(1)机械打磨:通过机械方法去除增强体表面的杂质和缺陷,提高表面粗糙度,从而增加界面结合面积;(2)火焰处理:利用火焰高温作用,使增强体表面氧化,增加表面能,提高界面结合强度。4.2.3复合改性复合改性是将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提高界面功能。4.3界面改性对复合材料功能的影响界面改性对复合材料的功能具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界面结合强度,增强复合材料的抗剪切能力;(2)改善界面相容性,提高应力传递效率,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功能;(3)抑制界面反应,避免复合材料功能的退化;(4)优化界面微观结构,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耐腐蚀性等。通过界面设计与改性,可以有效提升复合材料的综合功能,满足高功能复合材料在工程应用中的需求。第5章浇注成型工艺5.1浇注成型原理浇注成型是一种将液态树脂或塑料注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通过固化反应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方法。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模具准备、树脂调配、浇注、固化以及后处理。在浇注成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树脂的流动、固化及热量传递等环节,以保证制品质量。5.2浇注成型工艺参数5.2.1树脂选择根据制品功能要求,选择适宜的树脂类型。树脂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适宜的固化速度、较低的收缩率以及优异的物理和化学功能。5.2.2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应考虑以下几点:(1)模具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导热性、耐磨性及足够的强度的材料。(2)模具结构:应保证制品的形状和尺寸,便于脱模。(3)模具温度:控制模具温度以保证树脂流动性和固化速度。5.2.3浇注工艺参数(1)浇注压力:根据树脂的流动性和模具结构确定合适的浇注压力。(2)浇注速度:控制浇注速度以保证树脂充分充填模具。(3)固化温度和时间:根据树脂类型和模具温度确定固化温度和时间。5.3浇注成型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5.3.1气泡问题:气泡会导致制品内部缺陷,影响功能。解决方法:提高树脂的流动性,优化浇注工艺,降低浇注速度,增加排气孔。5.3.2收缩问题:收缩会导致制品尺寸偏差,影响精度。解决方法:选择低收缩率树脂,控制模具温度,优化固化工艺。5.3.3纤维偏移问题:纤维偏移会导致制品力学功能不均匀。解决方法:优化树脂流动性和模具设计,保证纤维均匀分布。5.3.4脱模困难问题:脱模困难会影响制品外观和尺寸精度。解决方法:优化模具设计,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使用脱模剂。5.3.5制品变形问题:制品变形会影响使用功能。解决方法:控制模具温度,优化固化工艺,保证树脂固化均匀。5.3.6制品分层问题:制品分层会导致力学功能下降。解决方法:提高树脂与纤维的粘结强度,优化成型工艺,保证层间结合良好。第6章模压成型工艺6.1模压成型原理模压成型是一种高功能复合材料制备的常用工艺,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模具对预成型的纤维增强材料进行加热和加压处理,使其在固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交联反应,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复合材料制品。模压成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型周期短、尺寸精度高等优点。6.2模压成型工艺参数模压成型工艺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模压温度:模压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固化反应速率和最终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应根据所选用的树脂体系和固化剂类型,合理设置模压温度。(2)模压压力:模压压力是保证复合材料密实性和尺寸精度的关键因素。压力过小会导致制品内部存在气泡和缺陷,压力过大则可能导致纤维断裂和树脂流失。(3)固化时间:固化时间取决于树脂体系的反应速率和模压温度。固化时间过短,会导致复合材料内部交联程度不足,功能降低;固化时间过长,则影响生产效率。(4)模压周期:模压周期包括加热、保温、冷却等阶段。合理调整模压周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复合材料功能。6.3模压成型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模压成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以下为相应的解决方法:(1)气泡和缺陷:优化预成型工艺,保证纤维增强材料平整、无气泡;适当提高模压压力,使气泡逸出;选用适合的树脂体系,降低树脂粘度。(2)尺寸精度不足:严格控制模具加工精度,保证模具表面光滑;合理设置模压压力和温度,减小复合材料在固化过程中的收缩率。(3)纤维断裂:降低模压压力,避免过度压实;选用高强度、高韧性的纤维材料;优化纤维铺层设计,减少纤维在成型过程中的损伤。(4)树脂流失:选用适宜的树脂体系,提高树脂的流动性和粘附性;优化预成型工艺,保证树脂均匀涂覆在纤维表面;适当降低模压温度,减少树脂流失。(5)固化程度不足:延长固化时间,保证复合材料内部交联程度;提高模压温度,加速固化反应;选用固化速率较快的固化剂。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模压成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高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质量。第7章热压罐成型工艺7.1热压罐成型原理热压罐成型工艺是一种常用于高功能复合材料制备的成型方法。该工艺主要利用热压罐设备对铺层好的复合材料进行加热和加压处理,使其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固化成型。其基本原理如下:(1)预制体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将增强纤维和树脂等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铺层顺序和方向进行铺层,形成预制体。(2)罐内加热:将预制体放入热压罐内,启动加热系统,使罐内温度逐渐上升至预设的固化温度。(3)加压固化:温度的升高,树脂逐渐软化,此时启动压力系统,使罐内产生高压,使预制体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固化。(4)冷却脱模:固化完成后,关闭加热和压力系统,让热压罐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取出成品。7.2热压罐成型工艺参数热压罐成型工艺的主要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时间等,以下分别介绍:(1)温度:热压罐成型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树脂固化和成型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树脂类型和产品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固化温度。(2)压力:压力是保证复合材料密实度和力学功能的重要因素。根据产品厚度和形状,选择适当的压力值。(3)时间:固化时间取决于树脂类型、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固化时间不足或过长,都会影响产品功能。7.3热压罐成型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热压罐成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以下列举了相应的解决方法:(1)预制体变形:严格控制预制体的铺层顺序和方向,保证纤维分布均匀,减少变形。(2)温度不均匀:合理设计热压罐的加热器和冷却器布局,保证罐内温度均匀。(3)压力不稳定:定期检查压力系统,保证压力稳定,避免压力波动影响产品功能。(4)固化不完全:延长固化时间,保证树脂完全固化。(5)表面气泡:提高预制体的铺层质量,避免气泡产生。(6)脱模困难:适当降低固化温度,减少树脂收缩,便于脱模。(7)产品尺寸偏差:严格控制工艺参数,提高操作精度,减小尺寸偏差。(8)力学功能不达标:优化树脂和纤维的选择,合理调整铺层结构,提高产品力学功能。第8章缠绕成型工艺8.1缠绕成型原理缠绕成型工艺是一种高功能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主要利用了纤维增强材料在张力作用下的连续缠绕,并通过树脂基体固化,形成具有优良力学功能的结构部件。该工艺基于以下原理:(1)张力控制:在缠绕过程中,通过控制纤维的张力,保证纤维层间的紧密结合和预定的铺层角度。(2)缠绕路径: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纤维的缠绕路径,通常有直线、圆弧、螺旋等形状。(3)树脂固化:在纤维缠绕的同时将树脂均匀涂抹在纤维上,通过固化反应,使纤维与树脂基体形成高强度、高刚度的复合材料。8.2缠绕成型工艺参数缠绕成型工艺涉及的主要参数包括:(1)缠绕速度:影响生产效率和纤维层间的结合强度,应根据纤维类型、树脂体系及固化工艺进行调整。(2)张力控制:根据纤维类型和缠绕路径,合理设置纤维张力,保证复合材料的功能。(3)树脂含量:控制树脂含量,保证复合材料的力学功能和渗透性。(4)预浸料制备:根据纤维类型和树脂体系,选择合适的预浸料制备工艺,保证预浸料的质量。(5)固化工艺:确定合适的固化温度、时间和压力,以保证复合材料的功能。8.3缠绕成型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缠绕成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可通过以下方法解决:(1)纤维层间分离:提高纤维张力,优化树脂体系,保证纤维层间结合紧密。(2)树脂渗透不良:调整树脂含量,优化预浸料制备工艺,提高树脂的渗透性。(3)内部气泡:优化树脂体系,提高固化过程中的压力,以消除内部气泡。(4)铺层角度偏差:严格控制缠绕路径,调整张力,保证铺层角度的准确性。(5)固化不完全:检查固化工艺参数,保证固化温度、时间和压力达到设计要求。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缠绕成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复合材料的制备质量。第9章复合材料功能测试与评价9.1力学功能测试9.1.1拉伸功能测试对复合材料进行拉伸功能测试,按照GB/T33542014标准执行。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加载速度为1mm/min,测试样条尺寸为250mm×25mm×4mm。记录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数据。9.1.2压缩功能测试参照GB/T38512016标准,对复合材料进行压缩功能测试。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加载速度为1mm/min,测试样条尺寸为100mm×100mm×10mm。记录压缩强度、压缩模量等数据。9.1.3弯曲功能测试按照GB/T93412008标准,对复合材料进行弯曲功能测试。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加载速度为2mm/min,测试样条尺寸为150mm×15mm×6mm。记录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等数据。9.1.4冲击功能测试根据GB/T1043.12008标准,对复合材料进行冲击功能测试。采用悬臂梁式冲击试验机,测试样条尺寸为80mm×10mm×4mm。记录冲击强度等数据。9.2热功能测试9.2.1热导率测试参照GB/T102972015标准,采用热导率测试仪对复合材料进行热导率测试。测试样条尺寸为300mm×30mm×4mm。记录热导率等数据。9.2.2热膨胀系数测试按照GB/T25722009标准,采用热膨胀系数测试仪对复合材料进行热膨胀系数测试。测试样条尺寸为50mm×10mm×4mm。记录线性热膨胀系数等数据。9.2.3热分解温度测试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对复合材料进行热分解温度测试。测试条件为氮气气氛,升温速率为10℃/min。记录热分解温度等数据。9.3耐腐蚀功能测试9.3.1盐雾腐蚀测试根据GB/T101252012标准,对复合材料进行盐雾腐蚀测试。测试时间为240小时,观察并记录试样表面的腐蚀程度。9.3.2化学浸泡腐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