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方案TOC\o"1-2"\h\u10050第一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概述 270871.1绿色建筑节能评估的意义 2123831.2绿色建筑节能评估的原则 291091.3绿色建筑节能评估的方法 324716第二章建筑项目前期策划与评估 398722.1建筑项目选址与规划 3234872.2建筑设计理念与策略 4278222.3建筑项目节能目标设定 45596第三章建筑材料与构造节能评估 5322743.1建筑材料选用与评价 5294693.1.1建筑材料选用的原则 5164253.1.2建筑材料评价方法 5299333.2建筑构造节能措施分析 5249863.2.1建筑构造节能措施 578333.2.2建筑构造节能措施分析方法 6129843.3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效果评估 6226533.3.1评估指标体系 6139453.3.2评估方法 63476第四章建筑设备系统节能评估 7225974.1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 7242164.2照明与电气系统 7217874.3给排水与热水系统 724340第五章建筑能源利用与碳排放评估 868635.1建筑能源消耗分析 8133365.2建筑碳排放计算与评价 8139525.2.1建筑碳排放计算方法 8269865.2.2建筑碳排放评价体系 9295575.3节能减排措施及效果评估 9147015.3.1节能减排措施 956165.3.2节能减排效果评估 99491第六章建筑环境质量评估 9148006.1室内环境质量评估 9257546.1.1室内空气质量评估 10232756.1.2室内光照质量评估 10160936.1.3室内声环境评估 10321346.2室外环境质量评估 1011526.2.1大气环境质量评估 10244166.2.2水环境质量评估 1154506.2.3土壤环境质量评估 1177086.3环境噪声与振动评估 11187836.3.1环境噪声评估 11261436.3.2环境振动评估 119529第七章建筑项目施工过程节能评估 1153887.1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 11139787.2施工现场节能管理 12219037.3施工过程能耗监测与评价 1210691第八章建筑项目运营与维护节能评估 1397528.1建筑运营管理策略 13250188.2建筑设施维护与优化 1327248.3运营期能耗监测与评价 1429540第九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指标体系 14271019.1建筑节能评估指标选取 1488869.1.1指标选取原则 14225409.1.2指标选取方法 15149399.2建筑节能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15262839.2.1权重确定原则 1565149.2.2权重确定方法 1514499.3建筑节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5287559.3.1指标体系结构 15111569.3.2指标体系内容 1511397第十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案例与分析 162566810.1典型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案例 162182610.2案例分析与总结 16864310.3绿色建筑节能评估发展趋势与展望 17第一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概述1.1绿色建筑节能评估的意义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作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缓解能源压力。通过评估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推动建筑行业向环保、低碳方向发展。绿色建筑节能评估还有以下意义:(1)有助于提高建筑物室内环境质量,保障居民身心健康。(2)有利于促进建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3)有助于实现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降低建筑物的运营成本。(4)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推动绿色建筑政策的实施。1.2绿色建筑节能评估的原则为保证绿色建筑节能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应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性原则:评估过程应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2)全面性原则:评估应涵盖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包括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阶段。(3)动态性原则:评估应考虑建筑物的动态变化,如使用功能、能耗等。(4)可操作性原则:评估方法应简便易行,便于实际操作。(5)经济性原则:评估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经济性,保证节能效果与投资回报相匹配。1.3绿色建筑节能评估的方法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能耗分析:对建筑物的能耗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解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状况。(2)节能潜力分析:通过对建筑物的能耗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节能潜力,提出节能措施。(3)节能效果评估:对采取节能措施的建筑物进行效果评估,验证节能措施的实际效果。(4)生命周期评价:对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进行评估,包括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阶段。(5)成本效益分析:对建筑物的节能措施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评估节能投资的回报。(6)案例分析:通过典型建筑物的节能评估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其他建筑物提供借鉴。(7)专家咨询: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参与评估,提高评估的权威性和准确性。(8)现场检测:对建筑物进行现场检测,获取实际能耗数据,为评估提供依据。第二章建筑项目前期策划与评估2.1建筑项目选址与规划建筑项目的选址与规划是影响绿色建筑节能的关键因素。在项目策划阶段,首先应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气候特征等,以保证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选址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降低建筑能耗。(2)尽量选择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减少建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3)遵循生态保护原则,避免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的影响。规划方面,应关注以下内容:(1)根据项目规模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2)充分利用地形地貌,降低建筑物的能耗。(3)优化建筑间距,保证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2.2建筑设计理念与策略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理念与策略:(1)以人为本,关注建筑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健康。(2)节能降耗,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3)生态环保,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4)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具体设计策略包括:(1)建筑形态与布局:采用适宜的建筑形态和布局,提高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2)围护结构:选用高功能的围护结构材料,降低建筑能耗。(3)可再生能源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4)室内环境质量: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室内舒适度。2.3建筑项目节能目标设定建筑项目节能目标应根据项目特点、规模和所在地的能源政策等因素进行设定。具体目标包括:(1)降低建筑能耗: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选用高效设备等手段,降低建筑能耗。(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3)减少碳排放:降低建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碳排放。(4)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上述目标,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项目策划与规划,保证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优化建筑设计,提高建筑节能功能。(3)选用高效设备,降低建筑能耗。(4)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保证节能措施的落实。(5)开展项目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项目提供借鉴。第三章建筑材料与构造节能评估3.1建筑材料选用与评价3.1.1建筑材料选用的原则在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中,建筑材料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材料的质量、安全、环保和耐久性。(2)选用具有较低能耗、较高保温隔热功能和可再生性的材料。(3)充分考虑材料的生命周期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4)优先选用当地材料,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3.1.2建筑材料评价方法建筑材料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全生命周期评价(LCA):对材料从生产、运输、施工、使用到拆除全过程进行评价,分析其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2)材料功能评价:根据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等功能指标,评价其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效果。(3)环境负荷评价:分析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3.2建筑构造节能措施分析3.2.1建筑构造节能措施建筑构造节能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选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2)门窗节能设计:选用高功能门窗,降低门窗的传热系数和空气渗透率。(3)屋面绿化:增加屋面绿化面积,降低屋面热岛效应,提高建筑物的隔热功能。(3)室内外环境设计:合理布局室内外环境,利用自然通风、采光等手段,降低建筑物的能耗。3.2.2建筑构造节能措施分析方法建筑构造节能措施分析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模拟分析:运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分析不同构造措施对建筑能耗的影响。(2)实验研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对建筑构造节能措施进行实验研究,验证其节能效果。(3)经济性分析:评估建筑构造节能措施的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依据。3.3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效果评估3.3.1评估指标体系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内容:(1)能耗指标:包括建筑物总能耗、单位面积能耗、单位体积能耗等。(2)热工功能指标:包括传热系数、空气渗透率、保温隔热功能等。(3)室内环境指标:包括室内温度、湿度、舒适度等。(4)经济效益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节能收益等。3.3.2评估方法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效果评估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对比分析:将建筑物的能耗、热工功能、室内环境等指标与标准或同类建筑进行比较,分析其节能效果。(2)综合评价: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3)动态监测:通过实时监测建筑物的能耗和室内环境,评估其节能效果。(4)案例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分析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措施的实践效果。第四章建筑设备系统节能评估4.1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作为建筑设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重较大。在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中,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进行节能评估:(1)供暖系统:评估供暖系统的热源设备、管道保温、末端散热设备等环节的能耗情况,分析供暖系统的能效比、热效率等指标,提出优化措施。(2)通风系统:评估通风系统的风量、风压、气流组织等参数,分析通风系统的能耗情况,提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通风效率的措施。(3)空调系统:评估空调系统的制冷设备、冷水系统、热水系统、末端空调设备等环节的能耗情况,分析空调系统的能效比、制冷效率等指标,提出降低能耗、提高制冷效率的措施。4.2照明与电气系统照明与电气系统是建筑设备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其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重也较大。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照明与电气系统进行节能评估:(1)照明系统:评估照明系统的灯具、光源、控制系统等环节的能耗情况,分析照明系统的光效、功率因数等指标,提出提高照明效率、降低能耗的措施。(2)电气系统:评估电气系统的变压器、配电设备、电缆等环节的能耗情况,分析电气系统的功率损耗、电压损耗等指标,提出降低线损、提高供电效率的措施。4.3给排水与热水系统给排水与热水系统在建筑设备系统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能耗也不容忽视。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给排水与热水系统进行节能评估:(1)给水系统:评估给水系统的给水泵、管道、阀门等环节的能耗情况,分析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流量等参数,提出降低给水泵能耗、提高供水效率的措施。(2)排水系统:评估排水系统的排水泵、管道、检查井等环节的能耗情况,分析排水系统的排水量、排水水质等参数,提出降低排水泵能耗、提高排水效率的措施。(3)热水系统:评估热水系统的热源设备、热水管道、末端热水设备等环节的能耗情况,分析热水系统的热效率、热水供应温度等指标,提出降低能耗、提高热水供应效率的措施。第五章建筑能源利用与碳排放评估5.1建筑能源消耗分析建筑能源消耗分析是绿色建筑节能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将对建筑能源消耗的总量、构成和特点进行分析。从建筑能源消耗的总量来看,我国建筑能源消耗占社会总能源消耗的比例较大,据统计,建筑行业能源消耗占我国总能源消耗的近40%。这表明,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对整个社会能源消耗的影响举足轻重。从建筑能源消耗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电力、燃气、热力等。其中,电力消耗在建筑能源消耗中占据主导地位,燃气和热力消耗相对较少。建筑能源消耗还与建筑类型、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从建筑能源消耗的特点来看,具有以下四个方面:(1)季节性:建筑能源消耗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如冬季取暖、夏季制冷等。(2)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建筑能源消耗差异较大,如北方地区冬季取暖能耗较高,南方地区夏季制冷能耗较高。(3)时段性:建筑能源消耗在一天中呈现时段性变化,如白天高峰期和夜间低谷期。(4)波动性:建筑能源消耗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候变化、经济发展等,导致能源消耗波动较大。5.2建筑碳排放计算与评价建筑碳排放是衡量绿色建筑节能效果的重要指标。本节将对建筑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及评价体系进行阐述。5.2.1建筑碳排放计算方法建筑碳排放计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建筑能源消耗总量和构成。(2)根据能源类型,查找相应的碳排放因子。(3)计算各能源类型的碳排放量。(4)求和得到建筑总碳排放量。5.2.2建筑碳排放评价体系建筑碳排放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碳排放基准值:根据建筑类型、地区、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碳排放基准值。(2)碳排放等级:将建筑碳排放分为优、良、中、差等不同等级。(3)碳排放改善目标:根据碳排放等级,设定相应的碳排放改善目标。5.3节能减排措施及效果评估针对建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节能减排措施及效果评估。5.3.1节能减排措施(1)优化建筑设计:通过优化建筑布局、提高建筑保温隔热功能等措施,降低建筑能源消耗。(2)采用绿色建材:推广绿色建材,提高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率,减少碳排放。(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可再生能源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碳排放。5.3.2节能减排效果评估(1)能源消耗降低率:评估建筑能源消耗降低率,衡量节能减排效果。(2)碳排放减少量:计算建筑碳排放减少量,评价碳排放改善效果。(3)经济效益分析:评估节能减排措施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投资回收期、运行成本等。第六章建筑环境质量评估6.1室内环境质量评估室内环境质量评估是绿色建筑节能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建筑内部环境满足居住者舒适、健康和安全的需求。以下为室内环境质量评估的主要内容:6.1.1室内空气质量评估室内空气质量评估主要包括空气污染物浓度、通风换气效率、室内空气质量指数(IAQI)等方面。评估过程中,需对以下指标进行检测与分析:(1)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等;(2)颗粒物:如PM2.5、PM10等;(3)有机污染物:如甲醛、苯等;(4)湿度、温度、风速等。6.1.2室内光照质量评估室内光照质量评估主要包括照度、眩光、色温等指标。评估过程中,需关注以下方面:(1)照度均匀性:保证室内照度分布均匀,避免出现明暗差异较大的区域;(2)眩光:评估室内照明设备产生的眩光对居住者的影响;(3)色温:保证室内照明色温适宜,营造舒适的视觉环境。6.1.3室内声环境评估室内声环境评估主要包括声级、声级率、噪声源等指标。评估过程中,需关注以下方面:(1)声级:保证室内声级在国家标准范围内,避免影响居住者休息和生活;(2)声级率:评估室内噪声源与受声点之间的距离,分析声级衰减情况;(3)噪声源:识别室内主要噪声源,提出降噪措施。6.2室外环境质量评估室外环境质量评估是对建筑周边环境质量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6.2.1大气环境质量评估大气环境质量评估主要包括空气污染物浓度、空气质量指数(AQI)等指标。评估过程中,需关注以下方面:(1)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等;(2)颗粒物:如PM2.5、PM10等;(3)空气质量指数(AQI):反映大气环境质量的整体状况。6.2.2水环境质量评估水环境质量评估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雨水等水质指标。评估过程中,需关注以下方面:(1)水质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氮、总磷等;(2)水质标准:参考国家标准,评估水质是否符合要求。6.2.3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主要包括土壤污染物浓度、土壤质量标准等指标。评估过程中,需关注以下方面:(1)土壤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2)土壤质量标准:参考国家标准,评估土壤质量是否符合要求。6.3环境噪声与振动评估环境噪声与振动评估是对建筑周边噪声和振动情况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6.3.1环境噪声评估环境噪声评估主要包括声级、声级率、噪声源等指标。评估过程中,需关注以下方面:(1)声级:保证环境噪声在国家标准范围内,避免对周边居民产生干扰;(2)声级率:分析声级衰减情况,评估噪声传播距离;(3)噪声源:识别主要噪声源,提出降噪措施。6.3.2环境振动评估环境振动评估主要包括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等指标。评估过程中,需关注以下方面:(1)振动速度:保证振动速度在国家标准范围内,避免对周边建筑和居民产生影响;(2)振动加速度:分析振动加速度变化情况,评估振动传播距离;(3)振动源:识别主要振动源,提出减振措施。第七章建筑项目施工过程节能评估7.1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是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节能评估的基础。在施工前,应对以下方面进行充分考虑:(1)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案设计应遵循绿色建筑节能原则,充分考虑项目特点,优化施工流程,降低能耗。具体措施包括:采用高效、低能耗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临时设施,降低资源消耗。(2)施工工艺选择施工工艺选择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优先采用以下节能型施工工艺: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减少模板用量,降低能耗;预制构件施工工艺,提高构件精度,减少现场修补;节能型脚手架施工工艺,降低脚手架搭建和拆除的能耗。7.2施工现场节能管理施工现场节能管理是建筑项目施工过程节能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措施有助于提高施工现场的节能水平:(1)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管理优化临时设施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采用节能型临时设施,如节能灯具、太阳能热水器等;定期检查临时设施,保证设施正常运行。(2)施工设备管理选择高效、低能耗的施工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加强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降低能耗。(3)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绿化,改善施工现场环境;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噪音和扬尘污染;采用环保型建筑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7.3施工过程能耗监测与评价施工过程能耗监测与评价是建筑项目施工过程节能评估的关键环节。以下措施有助于实现对施工过程能耗的监测与评价:(1)能耗数据采集在施工现场安装能耗监测仪表,实时采集能耗数据;对施工现场各类设备、设施的能耗进行记录和统计;建立能耗数据库,便于分析和管理。(2)能耗分析对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能耗高的环节和原因;结合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提出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对施工现场能耗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调整施工方案。(3)能耗评价制定能耗评价标准,对施工过程能耗进行评价;对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措施进行效果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建筑项目施工过程节能提供依据,指导后续施工。第八章建筑项目运营与维护节能评估8.1建筑运营管理策略建筑项目的运营管理策略是建筑节能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建筑的使用功能、人员构成、设备运行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制定合理的运营管理策略。具体措施如下:(1)优化建筑用能系统,降低能源消耗。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照明、动力等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实施能源需求管理,对建筑内各部门的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和调控,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3)推广智能化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建筑运营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对节能降耗的认识和技能,形成全员参与的节能减排氛围。8.2建筑设施维护与优化建筑设施维护与优化是保证建筑项目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对建筑设施维护与优化的具体措施:(1)定期对建筑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设备功能稳定。(2)针对建筑设施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运行参数,提高运行效率。(3)对建筑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建筑设施的节能功能。(4)建立完善的建筑设施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保证建筑设施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8.3运营期能耗监测与评价运营期能耗监测与评价是建筑项目节能评估的重要环节,旨在掌握建筑实际能耗情况,为节能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以下是对运营期能耗监测与评价的具体措施:(1)建立能耗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建筑各项能耗数据,包括电量、水耗、天然气等。(2)定期分析能耗数据,找出能耗高峰时段和部位,为节能措施提供依据。(3)对能耗数据进行评价,与设计能耗指标进行对比,评估建筑节能效果。(4)根据能耗监测结果,调整运营管理策略和设施维护方案,实现建筑项目能耗的持续降低。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全面提高建筑项目的运营与维护节能水平,为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奠定基础。第九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指标体系9.1建筑节能评估指标选取9.1.1指标选取原则在进行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指标选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标应能够客观反映建筑节能水平,体现建筑节能的内涵和特征。(2)系统性原则:指标应涵盖建筑节能的各个方面,形成完整的评估体系。(3)实用性原则:指标应易于获取、计算和操作,便于实际应用。(4)可比性原则:指标应具有横向和纵向可比性,以反映不同建筑之间的节能水平差异。9.1.2指标选取方法建筑节能评估指标选取可采取以下方法:(1)文献调研法: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现有建筑节能评估指标。(2)专家咨询法:邀请建筑节能领域的专家,对指标选取进行咨询和论证。(3)实地调查法:对建筑节能项目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项目实际情况,为指标选取提供依据。9.2建筑节能评估指标权重确定9.2.1权重确定原则在建筑节能评估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重要性原则:权重应反映各指标对建筑节能评估的重要性程度。(2)独立性原则:权重应体现各指标的独立性,避免指标间相互影响。(3)协调性原则:权重应协调各指标之间的关系,使评估结果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9.2.2权重确定方法建筑节能评估指标权重确定可采取以下方法:(1)层次分析法(AHP):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计算权重。(2)熵权法:根据各指标的熵值,计算权重。(3)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提取主成分,计算各指标的贡献率,确定权重。9.3建筑节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9.3.1指标体系结构建筑节能评估指标体系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目标层:反映建筑节能评估的总目标。(2)准则层:包含建筑节能评估的各个方面,如能源消耗、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3)指标层:具体反映各准则层下的具体指标。9.3.2指标体系内容建筑节能评估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能源消耗指标:包括建筑能耗、人均能耗、单位面积能耗等。(2)环境效益指标:包括节能率、减排量、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3)经济效益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运行成本、节能收益等。(4)社会效益指标:包括居住舒适度、建筑寿命、绿色建筑推广程度等。(5)技术创新指标:包括绿色建筑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6)政策法规指标:包括绿色建筑政策、节能法规、建筑标准等。第十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案例与分析10.1典型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案例本节以某城市一栋大型公共建筑为例,介绍绿色建筑节能评估的过程。该建筑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地上共20层,地下2层,建筑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办公、商业、会议等功能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合同项目内容与责任分配
- 2024年社区商业中心物业全面管理与维护合同2篇
- 2024版国际技术贸易须知
- 2025年度新能源项目投资咨询与市场分析协议3篇
- 2024年行动协调与信息共享协议3篇
- 2024年环保项目投资无息借款合同3篇
- 2024年简化离婚合同书范例不含子女抚养版B版
- win003-server-pop3-smtp邮件服务器搭建详细图解教程
- 专题07-语法填空之名词性从句专练-2023届英语语法填空强化100题-原卷版
- 2024舞蹈赛事组织舞蹈教练聘请合同3篇
- 学校食堂炊事员安全培训
- 专项债申报操作流程及项目评审细则(详细版)
- (正式版)JBT 14587-2024 胶体铅酸蓄电池 技术规范
- 2024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重点02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原卷版+解析))
- 2024年内蒙古交通集团兴安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旗袍行业大数据研究报告
- JTG C10-2007 公路勘测规范
-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承德柏泉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文言文的阅读与解析技巧
- 2024-2030年马齿苋提取物行业供需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适用于病房、换药室、治疗室、注射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