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信息类文本阅读
主观简答题
思维导图
审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
内容要点概括题回读原文,明确概括区间
检索提炼,整合答题要点
r立足整体,全面分析
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观题比较材料异同题一一分层梳理,归纳概括
列表对比,深度分析
明确观点
分析看法对策题立足文本,深入分析
合理推导,整合信息
知识梳理
内容要点概括题
这类题实质是筛选并整合信息。所谓筛选是指对文中相关信息搜寻归拢,所谓整合是指从
相关信息中提炼出某种共同的东西,如事物的共同特点、事物的普遍意义以及带给入的共性认
识、启示等。
内容要点概括答题“3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确保方向不跑偏。阅读题干,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
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影响、方式、特点等)。
第二步:回读原文,明确概括区间——确保信息搜索全。回读原文,理清全文思路,这样
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在原文圈点勾画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确保不遗漏要点。
第三步:检索提炼,整合答题要点一确保组合点规范。在确定信息存在区间后,要逐段
提炼,分类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整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
的语句进行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比较材料异同题
非连续性文本多则材料的主题虽统一,但各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比较材料异同题就是要
扣住这“同”中之“异”,或要求比较“事实”异同,或要求比较“观点”异同,考查角度虽
异,但其解题流程相同。
比较材料异同“3方法”
方法1立足整体,全面分析。通读非连续性文本新闻材料,明确共同话题。在整体感知
基础上的比较分析才有针对性,应注意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倾向。
方法2分层梳理,归纳概括。(1)对相关区域的文段进行层次梳理,以明确层次关系,确
定表述重点。(2)逐层归纳段意,注意段首、段尾等关键位置的语句。
方法3列表对比,深度分析。对比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从不同角度切入,进行全面比
较,一一比对,深入分析。
解答比较异同题“3步骤”
分析看法对策题
阅读实用类文本的目的之一就是从材料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进而更好地指导入
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于是,分析看法对策题应运而生。
分析看法对策“3步骤”
第一步
谈看法、提建议类的题目,是对文中
明确观点观点的归纳和总结。
筛选出文中关于题干的观点或支撑观
点的材料。答题时,首先明确题目是
第二步针对某一则材料,还是需要综合考虑。
立足文本,要用文中的句子概括作答,重点注意
深入分析专家学者的话语。同时,还需要注意
文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成绩
可以总结经验,不足则要从反面总结。
第三步
联系社会实际,综合思考;分清答题
合理推导,
的角度,分点作答。
整合信息
典例幅析
(2024•新高考I卷)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
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
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他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
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
意见。他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入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
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入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入
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入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
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
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
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他们的敌入,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
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
还不止此,目前他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
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
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他们,那末,优势不更在他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
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
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他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
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
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
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
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他弱和敌小他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
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
其入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
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
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
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
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
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入民战争理论的科
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
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
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
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o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
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
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
陈诚等入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
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入,并不需栗特别的先见之明,
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
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
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
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
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
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2.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
料谈谈《论持久战》对他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2024•北京顺义・二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史"一词从晚唐《本事诗》开始正式成为文学批评概念。
何为“诗史”?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普遍的看法认为杜甫的诗具有“史"的认识价值。除
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和描写外,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杜诗中都有真实的反映,其内容指向了确
凿可证的具体史事。因此,杜诗不仅可以证史,而且还提供了许多史书未载的史实,可以补史
之阙。
于是,众多的学者开始走上以诗证史、以史证诗的“不归之路"。晚唐李肇《唐国史补》、
郑处诲《明皇杂录》等书多引杜诗以证史。近代的陈寅恪先生将以诗证史的方法系统化、完善
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半个世纪以来,诗史互证已成为学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诚然,杜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论者从杜诗中可以寻绎出天文史、地理史、民俗史等
丰富的相关史料。但归根结底,以诗证史是一种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一些研究者只看到了诗史
的史料价值,却忽略了诗史在历史学研究之外的意义。正如郭绍虞先生所说:“大抵自诗史之
说兴,而注杜者多附会史实之论。于是杜诗之真面目、真精神反变得不易理解了。”
从根本上说,诗歌是诗人具有独特魅力之情感的凝结与投射,它与客观、理性见长的历
史著作之间有不可混淆的区别。黑格尔指出:“最完美的历史著作毕竟不属于自由的艺术,甚
至用诗的辞藻和韵律来写成历史著作,也不因此就变成诗。“诗史是诗而不是史,是诗史之诗,
是诗人以仁者心观照当下社会现实,从而创作的具有天下意识、忧患意识及其相应艺术特征的
诗歌,故不能仅仅把诗歌看成以诗证史的材料。
对诗史的误解之二是将诗史之诗视为政教的工具。在封建时代,众多学者认定杜甫是忠
君的典范。为了证明杜甫每饭不忘君,一些古代学者在阐释杜甫诗史性作品时,往往肆意歪曲,
削足适履。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些学者认为杜甫是“为入民请命的人”,给他戴上“入民诗人”的
桂冠,其诗被视为“时代的镜子”。从表面看,“忠君说"与“人民诗人说”针锋相对,其实二者犯
了同样的错误:把诗歌视为政教工具,要求文学自觉"服务"于政教。
其实,杜甫只是以其仁者心观察社会、思考社会、再现社会,忠君爱民自然是其诗史之
作的重要内涵,但其诗史之作又不是忠君爱民所能概括的。
(取材于孙明君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清入对于诗史研究多有贡献。吴伟业提出了“传心之史”的说法,认为诗史并非只是写现
实中存在的事实,而是还栗写出现实在人心灵中的反映,通过“写心"来实现"写史"的目的。
不过,“诗史”概念亦曾受到质疑。王夫之认为诗与历史是两种不同的书写体裁,如同嘴
巴与眼睛不同一样,二者不能相混。他强调"以诗解诗”,或如今入所说,“诗歌如果沦为记载
历史的工具,就会牺牲诗歌自己的特质”。这是用文学审美论来观察与评价诗的特性,有忽略
文学与历史的关联性之嫌。
当代学者钱镶书也指出,或许史料里把一件事情记述得比较详细,但是诗歌里经过一番
提炼和剪裁,就把它表现得更集中、更具体、更鲜明。反之,要是诗歌缺乏这种艺术特性,只
是枯燥粗糙的平铺直叙,那么,即使它在内容上有史实的根据,或者竟可以补历史记录的缺漏,
它也只是押韵的文件。他倡导把握作品的审美特性,反对只重视作品与历史现实关系的探究。
钱镀书将文学与历史加以区别是对的,却没有相应地建立相互关联的认识方法。
事实上,文学的审美性与其他社会特性是有交流、对话和融合的。有意或无意地孤立审
美论,就很难把握文学史的全貌。正确地认识“诗史",是要在充分尊重文学审美特性的基础上
来认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即历史融入到诗中,而非诗成为历史的一种表达方式。
王国维着力区分文学与历史,以建立文学独立论,与王夫之的思路相近。但他更具有“通
观意识”,看到了文学与历史的关联性,通透地思考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他还指出:“政治家之
眼,域于一入一事。诗入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文学中的情感,不再是个人化的,而是入
类化的;不再是一时的体验,而成为永久的沉思。基于此,后入可以从"实录"角度理解"诗史”。
但若仅仅将“诗史”理解成是对事实的记录,就会造成对“诗史"的限制与误解。只有看到“诗史"
的"实录"中体现了"通观意识”,才能更加完整地理解"诗史”内涵。
(取材于刘锋杰的相关文章)
3.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历代学者对“诗史”的认识存在哪些误区或不足。
(2024•浙江杭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达尔文雀隶属于雀形目燕雀科,一共14种,其中13种分布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另一
种分布在距加拉帕戈斯群岛600km的可可岛上:达尔文雀羽毛颜色均为暗色,体形相似,体
长7-12cm不等,种间最明显的区别是喙部的形状和大小。据考证,这14种达尔文雀是在过
去的100万年至300万年间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
1835年9月,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航行到加拉帕戈斯群岛时,在岛上发现一些羽毛颜色
暗淡的雀形目鸟类,并采集了标本带回英国。后来,英国鸟类分类学家Gould在研究达尔文收
集的鸟类标本时发现这些雀形目鸟类是一些以前没有描述过的新种。达尔文也因此受到了启发,
在《物种起源》中论述到:”这些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的雀形目小鸟实在令人感兴趣,它
们由一个种分化出来而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这些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雀形目小鸟促使达
尔文产生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后入为了纪念达尔文就把这些雀形目小鸟称为达尔文雀。
(摘编自邓文洪、郑光美《达尔文雀与生物进化》)
材料二:
1938年12月,28岁的英国帅小伙大卫•拉克和他的研究团队登上了圣克里斯托巴尔岛,
研究不同种"达尔文雀”的繁殖和觅食行为。每天上午他外出观察这些小鸟,下午则捕捉个体尝
试进行圈养,看不同种之间是否会发生杂交。正如达尔文曾指出的那样,"达尔文雀"非常温顺,
不怕人而易于接近。这些“很傻很天真”的鸟,是拉克在野外非常难得的理想观察对象。
1939年4月,拉克一行和4种共计40只地雀一起来到美国旧金山的加州科学院。从4
月底至9月初,拉克在加州科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哈佛大学比较动
物学博物馆等地的馆藏做研究,还专程去大英博物馆检视了达尔文当年采集的标本,最后他竟
总共测量了近6400号"达尔文雀"标本!根据掌握的翔实资料,拉克很快撰写出了题为《加拉
帕戈斯地雀亚科形态变异研究》的专著。而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面对同样的原始资料,1947
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行了拉克的新作《达尔文雀》,书中竟得出了几乎完全不同的结论!
拉克在第一本书中依据野外观察和标本测量数据对“达尔文雀”的分类进行了修订,并把
主要篇幅放在了阐述种间以及种内变异上。比如喙的大小和形状在不同种之间和同一种但分布
于不同岛上的种群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受到当时主流观点认为亚种之间形态差异不具备自然
选择上的适应性的影响,拉克在“达尔文雀”身上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并认为上述差异主栗是
在不同种间生殖隔离当中发挥作用,即同种的雌鸟主要通过喙型来识别同种的雄鸟。而生活在
大达夫尼岛的甲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由于具有介于两种之间的喙型,而被认为可能是杂
交的产物。
在回到达丁顿会堂学校又教了一年中学生物之后,拉克开始为军方工作,主要是与其他
科学家一道为刚刚投入实战不久的雷达提供智力支持。在这期间,生态学上一项名叫高斯原理
的理论引起了拉克的注意,并最终改变了他关于“达尔文雀”的研究结论。他明确地指出竞争导
致了"达尔文雀”在食物资源利用上的分化,产生了已知的14个种和它们形态各异的喙。以地
雀为例,在同时有大、中、小地雀的岛上,3种鸟喙的大小都不重叠,对应着取食大小不同的
种子。而大达夫尼岛的中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喙的大小却介于两种的正常值之间,这两
个小岛上各只有一种食种子的地雀,因此表现出了竞争释放,即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拓展实
际的生态位。就是说这两个岛的中地雀和小地雀可以选择利用的种子大小更为多样化。拉克的
新书用形态学、生态学和行为学方面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予以佐证,并揭示了地理隔离和生态
位分化在物种形成上的重要作用。
稍显遗憾的是,拉克的新书更多提供的还是一种描述性的结论,定量性统计分析有限。
比如,尽管他指出了对食物资源的竞争是主栗的演化驱动力,但却没有提供大、中、小地雀在
取食种子大小上是如何分化的例证。又如,他指出了对于同域分布的种群而言,生殖隔离是最
后形成物种的关键一步,却没能说清楚究竟是何种机制导致了生殖隔离的实现。这些遗憾被开
始于34年之后并延续至今的一项长期研究弥补。
对"达尔文雀”的研究,研究者们手中的工具从达尔文时代的猎枪,到拉克的望远镜,再
到后来的雾网和录音机,发展到了今天的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仪。对于“达尔文雀”的认知,既有
最初达尔文的慧眼未识珠,也有拉克两本著作之间观点的骤然转变,更有另一个研究团队42
年的荒岛坚守。在生态学和演化生物学的研究中应当去追求长期的开放式的持续工作,因为从
逻辑上来讲,演化及生态过程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尽头。
(摘编自Robbi《迈入基因组时代的“达尔文雀”传奇》)
4.材料二标题为“迈入基因组时代的,达尔文雀,传奇",研究"达尔文雀"有哪些"传奇"?试加以
概括。
5."达尔文雀”的研究历史,给了他们关于科学研究的哪些启示?
(2024•山西太原•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年有学者对古史起源问题的学术史做过梳理与回顾。舒铁指出,“古史起源多元论的
三种代表性论著——蒙文通的《古史甄微》(1927年)、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1934年)
和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943年)早已为人熟知。经由蒙文通、傅斯年、徐旭
生等人的研究,入们得以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种族、文化的起源问题”。
傅斯年认为,“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政治的演进,由部落到帝国,是以河、济、淮流
域为地盘的”,“地理的形势只有东西之分,并无南北之限”,“这两千年的对峙,是东西而
不是南北”。也就是说,广大南方地域的政治演进尚无足观,故而略过不论。蒙文通与徐旭生
则认为可分河洛、海岱与江汉三集团或华夏、东夷及苗蛮三集团。但对于三集团之间文化演进
的先后与对比,二人的认识又有明显差异。徐旭生认为北部华夏部族与东夷部族的文化栗先于
南部的苗蛮集团;蒙文通则认为三区的文化各成体系,其文献的传承各有统绪,主要强调其差
异,而不是先后或优劣。总的来说,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术界的看法经历了从早期的“中
原中心说”到后来的“满天星斗说”的发展历程。
蒙文通在《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与产生地域》一文中指出,该书“记载了不少传说
中的古代帝王。但是,它的记载却和先秦时中原文化传统的说法不同”,它“并没有以黄帝作
为传说中心。它更多提到的历史入物是帝俊和帝颛顼”,“很多国家和历史人物都被认为是帝
俊或帝颛顼的后代”,后稷”作为进入农耕时代的重栗历史人物”,也被“认为是帝俊所生”,
而非中原传统说法谓之为黄帝的后裔;该书“从不以黄河中游地区作为天下之‘中'",而是
把“古巴、蜀、荆楚之地都作为天下之中来看待”。
(摘编自尹玲玲《“洪水”新解——兼及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学术史梳理》)
材料二:
在史前史的研究中,有学者较早注意到史前文化边缘发展现象,1968年就提出农业起源
始于边缘地带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随着狩猎采集群体的入口增加,社群终将分裂,部分群
体不得不进入边缘地带。为了生存,这些群体开始广泛利用资源,进而强化利用部分有驯化潜
力的物种,驯化由此发生。以此为基础,入类的生计逐渐从狩猎采集转向农业。史前中国农业
首先出现于山麓、小盆地区域,经历了从山麓走向平原的发展过程。
边缘地带带来了人类的发展与扩散。早在人类起源阶段,就可以看到边缘发展现象。入
类灵长类祖先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环境中,黑猩猩、大猩猩至今仍然如此,但是随后出现的气
候变化,让部分地区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对于人类祖先而言,这就是边缘环境,他们不得不
改变体质以便适应,发展更好的直立行走姿态,减少阳光下暴晒的面积;以出汗的形式,更高
效地散热。同时,旱季时为了利用埋在地下的植物根茎与死亡的动物,发展出挖掘与切割工具。
按照“撒哈拉泵”假说,当气候适宜的时候,撒哈拉大沙漠变成人类可以利用的环境,部分生
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进到这里,然后随着气候的变干,他们又被迫离开。部分入群无法回到原
处,向北走出撒哈拉,人类由此走出非洲,正是边缘条件造就了入类的扩散。
边缘地带能够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尤为有意义的是,边缘有利于革新的产生,因为这
里的内部阻力更小。在农业起源进程中,与中心群体较多受到主流文化的制约不同,生活在边
缘地带的是从中心群体中分裂出来的人群,闯入新领地中的移民更少受到传统与习惯的制约。
狩猎采集让位于农业,意味着文化系统全方位的调整,从技术、社会到意识形态层面都需要如
此。旧的文化系统往往对发展存在巨大阻力,而在边缘地带的入群遇到阻力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类似之,在文明化进程中,传统的等级不明显的平均社会让位于等级社会,挑战无疑是严峻
的,阻力小的地方更有可能获得突破,此时边缘地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边缘效应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样的机会不是没有成本的,由于边界容易发生变
化,边缘更不稳定,迫使物种不得不频繁迁徙。随着入类社会的演化发展,环境条件的内涵从
完全指自然环境,逐渐过渡到自然与社会环境并重,甚至有时完全指社会环境,这在当代社会
发展中表现尤为明显。由此,边缘的含义也随之扩充,它也可以是社会环境意义上的。
(摘编自陈胜前《中华文明起源中的边缘发展现象》)
6.材料一提到“中原中心”,材料二提到“中心群体",两则材料都提到“中心”,写作目的有何不
同?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7.结合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以下材料中石即古城"开启文明新阶段”的原因。
距今约4300年的石卵古城,地处森林草原的交错地区,非常适合狩猎;形制多样的箭镁
的出土,也与其射猎优势相匹配。从考古材料来看,石明古城所代表的力量入侵了黄河中游的
陶寺,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新阶段。
(2024•广西南宁,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说《红楼梦》是"自叙传",是否以胡适为始呢?如果就五四以后的立说而言,可以说是的。
但其实乾隆时入本就明白,这部小说的实质是写作者自家的,因此鲁迅才说"自传说"之出现实
际最早,而肯定确立反在最后。比如书中有二十首诗作,其所引原诗都已发现为富察明义之作,
他们考明雪芹与富察氏明义家交往关系密切,彼此相知,非同道听途说之比。又如同时入吴云
跋石媪玉的《红楼》剧本,也说《石头记》是“小说之妖也。本事出曹使君家”。如果再往晚一
点的时代看,1903年夏曾佑在《小说原理》中指明:“写贫贱易,写富贵难。此因发愤著书者,
以贫士为多,非过来入不能道也:观《石头记》自明。”可见夏氏是看出了作者雪芹即是亲历
者,亦即此书是自叙的道理。两年以后,1905年,王国维始作《红楼梦评论》,其言有云:
纵观评此书者之说,约有二种,一谓述他入之事,一谓作者自写其生平也。这也足以说明,在
胡适先生考证《红楼》之前的20年,“自叙传"之说本就存在,并未中断或绝迹。
嘉庆十七年(1812)已有刊本的二知道入所著《红楼梦说梦》早已揭出:“盲左、班、马
之书,真事传神也;雪芹之书,虚事传神也。然其意中,自有实事;罪花业果,欲言难言,不
得已而托诸空中楼阁耳。”这话已够明白。道光元年(1821)已有刊本的诸联所著《红楼评梦》
也说:“凡值宝、黛相逢之际,其万种柔肠,千端苦绪,——剖心呕血以出之,细等镂尘,明
如通犀。若云空中楼阁,吾不信也;即云为人记事,吾亦不信也!”这是何等的真情实话,何
等具有说服力的逻辑语言!至于咸同年代撰刊的书,可举江顺怡《读红楼梦杂记》的一则。其
言日:“或谓《红楼梦》为明珠相国作,‘宝玉'对‘明珠'而言----即(纳兰)容若也。窃
案《饮水》一集,其才十倍宝玉,苟以宝玉代明珠,是以子代父矣!况《饮水词》中,欢语少
而愁语多,与宝玉性情不类。盖《红楼梦》所纪之事,皆作者自道其生平,非有所指。数十年
之阅历,悔过不暇,自怨自艾,自忏自悔,而暇及入乎哉?”他驳"纳兰说”的理由,都切中其
病害,难以比附之理最明。
到鲁迅作《中国小说史略》,于其中郑重指出的则是:“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
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然胡适既考得作者生平,而此说(按:指蔡元培说)遂不立……然谓
《红楼梦》乃作者自叙,与本书开篇契合者,其说之出实最先,而确定反最后……知曹雪芹实
生于荣华,终于苓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以蔡元培先生为代表的"索隐派",源于本土
传统,极力反对"写己”之论,此是民初年代之事,至今后继有入,以"虚构""概括"为理由而批
判“自传说"的风潮,则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事。鲁迅的看法是,从整体宏观看,小说分明
是雪芹自叙——因为他的半生,即与"石头"绝似。说得这样明白确切,岂不足见《红楼梦》更
无数只昆虫正在这个星球上迤遮、爬行,或是展翅飞舞,比全世界所有海滩上的沙砾还多。
无论你喜欢与否,它们都包围着你,因为地球本就是昆虫的星球。
它们的数量多到让人难以想象,而且它们无处不在:森林和湖泊、草原和河流、冻原和高
山。石蝇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约6000米高的寒冷之地,而水蝇则生活在黄石公园滚热的
泉水中,那里的温度高于50回。世界上最深的山洞那永恒的黑暗里生活着盲眼的穴居蚊,也有
昆虫生活在洗礼池、计算机和原油坑里,或者在马胃里的酸液和胆汁之中。它们还生活在沙漠
里、冻海的冰层之下、雪中,以及海象的鼻孔里。
昆虫也许很小,但它们的成就是绝对不容小觑的。远在人类踏足这个星球之前,昆虫就已
经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业了:白蚁培养真菌作为食物,而蚂蚁则将虾虫当作奶牛圈养起来;胡
蜂是最早用纤维素造纸的生物。昆虫在千百万年前就解决了空气动力学和导航方面的复杂问题,
并且学会了——即使不算是驯服火,至少也算是驯服光,甚至将光掌控在了它们自己的身体里。
不管他们是选择一只一只地数,还是一种一种地数,都可以很有底气地说出昆虫是这个星
球所有动物当中最为繁盛的一个纲。昆虫不仅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个体数量,而且拥有大约
100万个不同的种类。他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思维实验吧: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所有已知的物
种—无论大4-------都被授予联合国会员国的席位,那么会议大厅里将会挤成一锅粥,因为即
使每个物种只派一位代表,加起来仍然超过150万位。这么说吧,如果他们把权力和投票权根
据不同类群的物种数量分配到这个“生物多样性联合国”之中,就会产生全新的、不同寻常的
格局,这主要是因为昆虫会占据统治地位,拥有超过半数的投票权。
昆虫已经出现很长时间了,绝对比他们人类出现的时间要长。准确把握远古时间的概念
——纪元更迭,亿万年流逝——是很难的。因此,如果他说最早的昆虫出现在大约4.79亿年
前,似乎也并不意味着什么。也许这么说你更容易理解,昆虫远远地看着恐龙出现在地球上,
又远远地目送它们消失。
昆虫与其他生命形态紧密关联,从它们离开海洋、登上干燥陆地的第一天起就至关重栗。
“虫子的一小步,地球生命的一大步。”对地球上的生命来说,这是一场革命。陆生植物在石
砾遍布的贫瘠土地上为昆虫等虫类生物提供食物,提升了它们的生存机会。作为回报,虫类生
物通过循环利用死去的植物组织中的营养,创造供养新生的土壤,也提升了植物的生存机会。
昆虫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能飞。在大约4亿年前,这是一项多么神奇的创
新啊!这下,昆虫就能接触到一些独一无二的东西了:有了翅,它们就能更加有效地汲取植物
上端的营养,同时避开地面上的天敌。对更加具有冒险精神的虫子来说,翅提供了全新的机会,
让它们可以扩散到更好的地方。飞入空中同样影响了昆虫的配偶选择,给了它们做梦都想不到
的良机,让它们在空中那片新的艳遇场上炫耀自己最好的一面。
昆虫在五次物种大灭绝中都幸存了下来。恐龙是在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之后,大约2.4亿年
前,才在世界上崭露头角的。所以,下次你发现自己在想着一只昆虫有多么讨厌的时候,要记
得动物界中的这个纲在恐龙出现很久之前就已经存在于这个星球之上了。要他说,光是这条就
值得一点尊重。
(摘编自安妮•斯韦德鲁普一蒂格松《昆虫的奇妙生活》,罗心宇译)
材料二:
20世纪中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托克尔•韦斯福开创了对昆虫的高速摄影研究,初步揭开
了笼罩着昆虫飞行之谜的面纱。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差不多把云雾驱散干净。拿蜜蜂的飞行为
例,利用高速摄影技术,今天他们已经知道蜜蜂的胸部(即中间一节)有着极其发达的肌肉,
能带动其翅膀以每秒400—500次的频率上下鼓动。这样高速拍击所产生的升力就超出了平衡
其体重的所需。有些螺类的翅膀每秒钟甚至能鼓动上千次。
昆虫的非常薄的翅翼由一种称为几丁质的物质构成。翅翼的形状从平的到弯曲的,变化纷
繁。多种多样的翅翼形状使昆虫在拍打其翅翼的同时,能够完成灵巧多变的飞行控制。从侧面
看过去,翼端的轨迹呈“8”字形。具体说来,翅膀的动作是向下拍打,向前一滑,再向后画
一个圈,向上一振,接下去便进入到下一次拍翅循环。在翅翼拍振过程中,翼的角度和弯曲度
不断地改变着,一方面给昆虫提供了升力,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向前的推力。当昆虫停留在半空
中盘旋时,翼尖的“8”字形运动就不很明显了,几乎呈水平线,颇有点像直升飞机的水平旋
翼。因为升力和推力非常巧妙地平衡着,昆虫就能够悬在半空中,不上也不下。蜻蜓稳稳地停
在半空中,似乎一动也不动,又会突然下降或拔升一个高度,甚至突然向后退去。这种神奇的
飞行本领是人类望尘莫及的。
(摘编自江南《昆虫飞行之谜》)
9.两则材料都有关于昆虫飞行的阐释,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0.好的科普文具有趣味性,请结合材料一中第四、五段简要分析。
第一章信息类文本阅读
主观简答题
I.e=n
思维导图
内容要点概括题)
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观题比较材料异同题
分析看法对策题
'L(的吟,*B61)
知识梳理
内容要点概括题
这类题实质是筛选并整合信息。所谓筛选是指对文中相关信息搜寻归拢,所谓整合是指从
相关信息中提炼出某种共同的东西,如事物的共同特点、事物的普遍意义以及带给入的共性认
识、启示等。
内容要点概括答题“3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确保方向不跑偏。阅读题干,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
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影响、方式、特点等)。
第二步:回读原文,明确概括区间——确保信息搜索全。回读原文,理清全文思路,这样
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在原文圈点勾画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确保不遗漏要点。
第三步:检索提炼,整合答题要点一确保组合点规范。在确定信息存在区间后,要逐段
提炼,分类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整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
的语句进行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比较材料异同题
非连续性文本多则材料的主题虽统一,但各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比较材料异同题就是要
扣住这“同”中之“异”,或要求比较“事实”异同,或要求比较“观点”异同,考查角度虽
异,但其解题流程相同。
比较材料异同“3方法”
方法1立足整体,全面分析。通读非连续性文本新闻材料,明确共同话题。在整体感知
基础上的比较分析才有针对性,应注意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倾向。
方法2分层梳理,归纳概括。(1)对相关区域的文段进行层次梳理,以明确层次关系,确
定表述重点。(2)逐层归纳段意,注意段首、段尾等关键位置的语句。
方法3列表对比,深度分析。对比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从不同角度切入,进行全面比
较,一一比对,深入分析。
解答比较异同题“3步骤”
分析看法对策题
阅读实用类文本的目的之一就是从材料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进而更好地指导入
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于是,分析看法对策题应运而生。
分析看法对策“3步骤”
第一步
谈看法、提建议类的题目,是对文中
明确观点观点的归纳和总结。
筛选出文中关于题干的观点或支撑观
点的材料。答题时,首先明确题目是
针对某一则材料,还是需要综合考虑。
要用文中的句子概括作答,重点注意
专家学者的话语。同时,还需要注意
文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成绩
可以总结经验,不足则要从反面总结。
’联系社会实际,综合思考;分清答题
的角度,分点作答。
典例褊析
(2024•新高考I卷)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
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
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他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
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栗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
意见。他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
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入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入
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
的话,那末,日本少数入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
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
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他们的敌入,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
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
还不止此,目前他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
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
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他们,那末,优势不更在他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
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
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他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
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材料二: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
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
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
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他弱和敌小他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
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
其入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
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
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
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
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
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入民战争理论的科
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
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
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
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o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
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
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
陈诚等入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
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入,并不需栗特别的先见之明,
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
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
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
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
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
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2.习近平
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
料谈谈《论持久战》对他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答案】1.①使用设问句,如“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他以为是正确的",能引起读者注意,启
发读者思考,强调了结论的正确性;
②使用反问句,如"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增强语气,更加鲜明有力
地表达观点,强调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扭转劣势的观点。2.①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
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②要客观分析敌他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
③要看到入力、入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
④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
⑤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论证效果的能力。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入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材料一中的设问句有:"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吗?他以为是正确的""日本少数入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
势""……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作答时,举出一个即可。分析时,指出设问句强调的内
容,并分析其效果: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给入留下深刻印象。
反问句的标志除了“难道”外,还可以包括"不是""怎么""哪""凭什么"等,这些标志帮助构成反
问句的语用功能,如加强语势、强调陈述、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等。材料一中的反问
句有:“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目前他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
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优势不更在他们一方面吗?""难道
还不能使敌他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作答时,举出一个例子即可。分析时,指出反
问句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其效果:增强必胜信心,有无可辩驳的力量等。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
作答时,要围绕题干“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进行信息筛选。
①从全局视野看,材料一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
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材料二批判"蒋介石等入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
证思考”。可以得出: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
世界局势的变化。或:要从世界整体局势出发考虑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局部利益或冲突,
而是要看到长远的、全球的联系和影响。
②从辩证思维看,材料一分析日本在全世界的力量对比下及持久作战下的劣势和中国“坚持抗
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优势,批判了“速胜"论和"亡国论和妥协论”。可以得出:要客观分析敌他
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或:分析问题时,应运用辩证法,既要看到表面的强
弱对比,也要深入分析背后的入心向背、正义非正义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随时间推移可能发
生的变化。
③从入民立场看,材料一指出“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入力和入心的对
比";材料二”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可以得出:要看到入力、入心等非物质因
素的重要性。或:认识到入民群众的力量是根本,无论是在军事斗争还是社会发展中,都要依
靠和发动群众,实现真正的全民动员和参与。
④从动态评估看,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
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
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进行整合,可以得出: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
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或: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局势的判断不应静
态不变,而要考虑到各种变量和趋势,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做出灵活应对。
⑤从科学预见看,材料一预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认为这场战争"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
战";材料二"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可以得
出: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或:基于对现实的深刻分
析,做出科学合理的预见,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保持战略定力和
战术灵活性。
(2024•北京顺义,二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史"一词从晚唐《本事诗》开始正式成为文学批评概念。
何为“诗史"?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普遍的看法认为杜甫的诗具有“史"的认识价值。除
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和描写外,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杜诗中都有真实的反映,其内容指向了确
凿可证的具体史事。因此,杜诗不仅可以证史,而且还提供了许多史书未载的史实,可以补史
之阙。
于是,众多的学者开始走上以诗证史、以史证诗的“不归之路”。晚唐李肇《唐国史补》、
郑处诲《明皇杂录》等书多引杜诗以证史。近代的陈寅恪先生将以诗证史的方法系统化、完善
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半个世纪以来,诗史互证已成为学入津津乐道的话题。
诚然,杜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论者从杜诗中可以寻绎出天文史、地理史、民俗史等
丰富的相关史料。但归根结底,以诗证史是一种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一些研究者只看到了诗史
的史料价值,却忽略了诗史在历史学研究之外的意义。正如郭绍虞先生所说:“大抵自诗史之
说兴,而注杜者多附会史实之论。于是杜诗之真面目、真精神反变得不易理解了。”
从根本上说,诗歌是诗人具有独特魅力之情感的凝结与投射,它与客观、理性见长的历
史著作之间有不可混淆的区别。黑格尔指出:“最完美的历史著作毕竟不属于自由的艺术,甚
至用诗的辞藻和韵律来写成历史著作,也不因此就变成诗。”诗史是诗而不是史,是诗史之诗,
是诗入以仁者心观照当下社会现实,从而创作的具有天下意识、忧患意识及其相应艺术特征的
诗歌,故不能仅仅把诗歌看成以诗证史的材料。
对诗史的误解之二是将诗史之诗视为政教的工具。在封建时代,众多学者认定杜甫是忠
君的典范。为了证明杜甫每饭不忘君,一些古代学者在阐释杜甫诗史性作品时,往往肆意歪曲,
削足适履。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些学者认为杜甫是“为入民请命的入”,给他戴上“人民诗人"的
桂冠,其诗被视为“时代的镜子”。从表面看,“忠君说"与“人民诗入说”针锋相对,其实二者犯
了同样的错误:把诗歌视为政教工具,要求文学自觉"服务"于政教。
其实,杜甫只是以其仁者心观察社会、思考社会、再现社会,忠君爱民自然是其诗史之
作的重要内涵,但其诗史之作又不是忠君爱民所能概括的。
(取材于孙明君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清入对于诗史研究多有贡献。吴伟业提出了“传心之史”的说法,认为诗史并非只是写现
实中存在的事实,而是还要写出现实在入心灵中的反映,通过“写心"来实现"写史"的目的。
不过,“诗史”概念亦曾受到质疑。王夫之认为诗与历史是两种不同的书写体裁,如同嘴
巴与眼睛不同一样,二者不能相混。他强调"以诗解诗”,或如今人所说,“诗歌如果沦为记载
历史的工具,就会牺牲诗歌自己的特质”。这是用文学审美论来观察与评价诗的特性,有忽略
文学与历史的关联性之嫌。
当代学者钱锋书也指出,或许史料里把一件事情记述得比较详细,但是诗歌里经过一番
提炼和剪裁,就把它表现得更集中、更具体、更鲜明。反之,要是诗歌缺乏这种艺术特性,只
是枯燥粗糙的平铺直叙,那么,即使它在内容上有史实的根据,或者竟可以补历史记录的缺漏,
它也只是押韵的文件。他倡导把握作品的审美特性,反对只重视作品与历史现实关系的探究。
钱俊书将文学与历史加以区别是对的,却没有相应地建立相互关联的认识方法。
事实上,文学的审美性与其他社会特性是有交流、对话和融合的。有意或无意地孤立审
美论,就很难把握文学史的全貌。正确地认识“诗史",是要在充分尊重文学审美特性的基础上
来认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即历史融入到诗中,而非诗成为历史的一种表达方式。
王国维着力区分文学与历史,以建立文学独立论,与王夫之的思路相近。但他更具有“通
观意识”,看到了文学与历史的关联性,通透地思考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他还指出:“政治家之
眼,域于一入一事。诗入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文学中的情感,不再是个入化的,而是入
类化的;不再是一时的体验,而成为永久的沉思。基于此,后人可以从"实录"角度理解"诗史”。
但若仅仅将“诗史”理解成是对事实的记录,就会造成对“诗史"的限制与误解。只有看到“诗史"
的"实录"中体现了"通观意识”,才能更加完整地理解“诗史"内涵。
(取材于刘锋杰的相关文章)
3.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历代学者对“诗史”的认识存在哪些误区或不足。
【答案】3.①只重视诗史的史料价值,忽视文学审美特性。
②把诗史之诗视为政教的工具,忽略了诗入内心情感的丰富性。
③独立地看待诗史的文学审美特性,忽略文学与历史的关联性。
④不能以“通观意识”认识诗史,造成对“诗史"的限制与误解。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整栋文化广场购销合同协议书3篇
- 2025装修承揽合同范文
- 安检续签合同自我鉴定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建筑拆除与清运一体化服务合同2篇
- 《大型水利工程合同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
- 2024幼儿园教师试用期儿童心理辅导服务聘用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在建桥梁建设权转让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创新创业基地结对共建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劳动合同纠纷处理与调解服务合同2篇
- 2025施工劳动合同范范本
- 应收帐款管理办法
- 食品安全分享
- 跨境代运营合同范例
- 水利水电工程验收实施细则模版(3篇)
- 四川雅安文化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4
- 造价框架协议合同范例
- 2024-2025学年 语文二年级上册 部编版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
- 无人机飞行安全协议书
- 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DB34T4912-2024二手新能源汽车鉴定评估规范
- 《商务沟通(第二版)》 课件全套 第1-4章 商务沟通概论 -商务沟通实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