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中国的自然环境 练习题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中国的自然环境 练习题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中国的自然环境 练习题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中国的自然环境 练习题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中国的自然环境 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中国的自然环境

»知识点一地形和地势

(2024•湖南学业考)中国国家版本馆由中央总馆、西安分馆、杭州分馆和广州分馆组成,

用于收藏、保护和展示国家版本资源,被誉为“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下图示意中国国家版

本馆的地理位置及其建筑风格。据此完成1、2题。

敦煌神,韵,

西烹/

汉看遗韵

阶江南

]宋韵

梯广州/

飞飞南

C?折韵

1.四个馆⑻

A.都分布在第一级阶梯B.分布在第一、二级阶梯

C.都分布在第二级阶梯D.分布在第二、三级阶梯

2.四个馆的建筑风格(C)

A.如出一辙B.以敦煌神韵为主C.各具特色D.以江南宋韵为主

(2023•东莞一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

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读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完成3~5题。

令X山脉

一》河流

3.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B)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4.李白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

A.描绘的景观位于长江中上游B.诗中的“下”应该是指由东向西的方向

C.诗句中的季节当地降水较多D.诗中的河段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和缓

5.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A)

A.四川省地形崎岖B.山西省交通不便

C.云南省位于边疆D.贵州省晴天较多

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看出某一条线上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缓。如图为我国横断山脉南段垂

直剖面图,读图回答6、7题。

西玉龙雪山东海拔侏

5000

I高黎贡山磬蜜山A

c怒江澜沧江无舅山金沙江金沙社4000

3000

2000

1000

6.对于该地形区描述正确的是⑻

A.地面缓和B.地势低平C.支离破碎D.山河相间

7.图示地区的地形地貌,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C)

A.降低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B,减少了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C.阻碍了当地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D.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

秦直道是与长城、兵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迹,它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我国最早的一条

“高速公路”。读图,完成8、9题。

8.秦直道主要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中的(A)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

9.图中数字代表山脉,其中表示秦岭的是(C)

A.①B.②C.③D.@

10.(2023•江西学业考)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探究。

探究主题:庐山旅游资源和旅游业。

庐山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京九铁路沿北部山麓而过。庐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均降水量在1800mm以上,雨热同期。庐山群峰耸立,多河谷和陡崖。山上云雾缭绕、瀑布

直下、植被茂密,自然风光秀美。庐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近代以来,庐山以避暑胜地闻

名于海内外,1996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庐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佳地,每年接待了

大量国内外游客。如图为文人墨客游庐山写下的诗词。

大林寺桃花望庐山瀑布5

唐白居易唐•李白

人间四月芳菲尽.日照香炉生紫烟.

山寺桃花始盛开遥看瀑布挂前川。

长恨春归无觅处,飞流直下三千尺.

不知转入此中来疑是银河落九天。

⑴读古诗《大林寺桃花》可知,山上桃花盛开时间明显晚于山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

么?

答:山上海拔高,气温较低。

⑵只考虑流量因素,欣赏庐山瀑布的最佳季节是夏季。从地形和降水两方面说明庐山多瀑布

的原因。

答:庐山地形是山地,海拔较高,河流落差大;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较

多。

⑶雨季游庐山,游客需要防范哪些地质灾害?试列举两种。

答: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4)探究庐山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答:庐山群峰耸立,多河谷和陡崖;山上云雾缭绕、瀑布直下、植被茂密,自然风光秀美;庐山

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近代以来,庐山以避暑胜地闻名于海内外。

»知识点二气候

河北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梨花观赏地之一。如图是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发布的2023年河北

梨花观赏地图。据此完成广3题。

厂飞,

.二',_;•

「4H20日-5月2日美一短邦曲白心口

>浓近日%」.、o青龙府族自治县

漏簪乳户>"哼产

尾晨》沿蠡:袤的吐

斯猫熊礴锵炉5日

Ui月瞿益瀛gJ

(赵其、Y\曾3吃

3月什发牒喊L

六r月立目-«月5日

/威县。y

3月24*2。日厂,

/魏聂°5,

3月23日-28日

1.石家庄人去赵县观赏梨花的最佳时间是(B)

A.4月5日一12日B.3月28日一4月5日

C.4月7日T5日D.3月23日—28日

2.河北省梨花开放时间的主要分布规律是(A)

A.自北向南越来越早B,自北向南越来越晚

C.自西向东越来越早D.自西向东越来越晚

3.上述分布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受持续降雨影响,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继续快速上涨,

截至2023年4月6日上午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上涨至11.01米。至此,鄱阳

湖水位自2022年8月10日跌破11米水位线后,时隔近8个月重回11米线。如图分别为鄱阳

湖简图和鄱阳湖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文材料,完成4%题。

4.关于鄱阳湖的描述,正确的是(C)

A.位于湖南省B.属于珠江水系

C.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8月份是枯水期

5.鄱阳湖水位快速上涨的自然原因主要有(A)

①地势低平,易积水②众多支流汇入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④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洪防洪能力下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鄱阳湖水位将维持上涨态势。鄱阳湖水位上涨对生态环境改善好处良多,

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B)

A.有利于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B.淹没了湖边的滩涂,减少了水鸟的栖息地,不利于鸟类生存繁衍

C.改善湿地质量,增加湿地面积,可以有效调节当地的气候

D.有利于维护周围地区的生态平衡

(2022•北部湾学业考)粮食生产事关民生,农业农村部农情调查显示,2022年2月起中国

春耕备耕由南向北陆续展开。读河北省石家庄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统计表,完成7、8题。

月份/月123456789101112

平均气温/℃-2.20.87.315.320.925.726.825.420.714.15.9-0.1

平均降水量/mm3.97.411.317.836.956.7141.1148.348.127.313.25.1

7.据表分析,该地的气候特征是(C)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全年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温多雨

8.该地春耕开始时,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D)

A.极端高温B.洪涝灾害C.大地冰封D,春旱缺水

9.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南省洛阳市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称。“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是著名古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曾在此建立都城。“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牡丹的栽培

始于隋,鼎盛于唐、宋。目前通过科技研发,洛阳已有九大色系的1400多个牡丹品种,除满足

国内市场外,还开辟了国外市场,誉满天下。图1为洛阳市地形图,图2为牡丹的生长习性及用

途资料卡,图3为洛阳市气候资料图。

牡丹

生长习性:

♦喜光。耐寒,耐干旱

♦不耐高温,2月份发芽,

16~221t进入花期

用途:

♦观赏.根皮入药,花瓣

可酿酒、食用等用

图2图3

(1)分析历代古都选址洛阳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等。

⑵据材料分析“洛阳牡丹甲天下”的条件,完成知识框图。

---------X自然条件1-------------------[社会经济条件)----------

[牡丹种植③一,种植经验藕1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富含矿物质,

利于牡丹生长

依托④的发展,开发1400多个牡

丹品种

每年2月份气温在①以匕适宜发芽;

随着气温升高,进入开花期,观赏洛阳通过铁路运输和⑤(填交通

牡丹的最佳时期是包"月运输方式)远销国内外

①竺;(2)4;③历史悠久;④科技;⑤航空运输。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近年来洛阳牡丹产业发展迅速。图4为洛阳牡丹

花产业发展举措图。

牡丹花牡丹鲜花饼牡丹文创产品牡丹文化节

图4

⑶依据图文材料,说出洛阳发展牡丹产业的主要措施。

答:进行深加工,做成牡丹鲜花饼;发展牡丹文创产品;举办牡丹文化节;培育优质牡丹,作为

观赏鲜花出售等。

»知识点三河流

(2024•中山模拟)为了实现永定河全年全线有水的目标,万家寨引黄工程2023年向永定

河调引黄河水约2.17亿立方米,助力复苏河流生态环境。桑干河是永定河上游的主要支流,

如图为西水东调线路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广3题。

1.关于桑干河的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

A.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较大

B.纬度低,没有结冰期

C.汛期长,既有夏汛,也有春汛

D.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降水较多,流量大

2.一般选择3-5月引水,主要是因为(B)

A.春季黄河水量大B.春季北京地区出现春旱,缺水严重

C.春季含沙量较少,水质较好D.春季引水的成本较低

3.选择万家寨水库作为“引黄入京”引水源地的原因有(B)

①污染少,河流水质较好②海拔较高,可以自流引水

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河流流量较大④距北京较近,引水方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读图,完成4、5题。

4.长江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该河段(C)

A,结冰期短B.水位变化大C.地势落差大D.径流量小

5.为防治长江洪涝灾害,在下游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B)

A.修建水利枢纽B.加固堤坝C.退耕还湖D.裁弯取直

(2023•东莞一模)木兰溪是福建省莆田市的母亲河,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经过20年

科学治理和规划,实现了从水患之河向生态之河的华丽转身。如图为木兰溪流域图。读图,完

成6~8题。

I「陆高/米'一丁河流湖泊

2005001000

6.木兰溪所在省区的简称是(C)

A.湘B.赣C.闽D.皖

7.木兰溪下游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B)

①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②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

③台风带来大风天气导致河水暴涨④下游支流较多,汇入干流的水量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为综合治理洪涝灾害,下列做法适宜的是(A)

①上游植树造林,减少泥沙入河②下游加固河堤,避免河水溢出

③河道截弯取直,加快河水下泄④阻塞河道,减少下游支流数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和黄河四个水文站的数据资料表,完成9、10题。

水文观测数据兰州河口桃花峪禾U津

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98178618201514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3.486.6726.624.8

9.有关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B)

A.增加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荒漠分布

B.增加流经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减少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高

D.减少汇入支流少,输沙量少

10.图中①地对于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主要方向不包括(A)

A.航运B.水利开发C.灌溉D.旅游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

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材料二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自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

势。从呼和浩特河口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

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材料三如图为长江与黄河水系示意图。

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说出世界上最大水利枢纽①的名称,并分析长江水量丰富的原因。

答:三峡水电站。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流域内降水丰富。

(2)长江被誉为水运的“黄金水道”,谈谈长江发展水运的优势条件。

答:水量丰富;无结冰期;河流沿岸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货运量大等。

(3)根据材料一,从地理角度分析建设长江经济带应注意的问题。

答:保护长江流域生态;保护长江的水质;保护长江水生生物;保护长江流域的人文古迹等。

(4)结合材料二,说出黄河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

答:上中游修建水库;退耕还林还草;部分居民外迁,减轻环境压力;工程建设注重环保等。

»知识点四自然灾害

如图是台湾中部某种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影响的场景图。读图,完成广3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造成图示场景的自然灾害是(C)

A.滑坡B.火山

C.地震D.泥石流

2.台湾地区该种自然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D)

A.地处山地B.地处平原C.位于板块内部D.位于板块交界处

3.该种自然灾害在沿海最可能诱发(B)

A.泥石流B.海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