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二十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二十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二十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二十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二十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二十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一首短短的《游子吟》之所以流传千年,就在于它生动讴歌了伟大的母爱。苏东坡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讲的是从司马迁之后到韩愈,算起来文章衰弱了八代。韩愈的文章起来了,凭什么呢?就是“道”,就是文以载道。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摘编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美学是艺术理论的跨学科讨论,几乎等于“艺术哲学”。哲学有很多学派,也有很多传统,在讨论艺术时各有不同的观点。因此有“现象学美学”“存在论美学”“分析美学”等,也有“中国传统美学”。“符号美学”就是用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艺术的哲学思考。符号学是专门研究意义的学问。符号学并不是“舶来品”或“西学”,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符号学大国。《周易》是全世界第一个试图解释世界任何变化的一套符号体系;先秦诸子都研究社会中的意义活动,只是名家和墨家用力更深;汉代的阴阳五行哲学渗透到生活的各方面;南北朝与隋唐佛教开始繁荣,佛理(尤其是因明学、唯识学、禅学)中符号思想非常丰富,直接影响了宋明理学、心学及清代学术。这些富厚的意义理论遗产,使得今日符号学在中国颇为兴盛。为什么我们要特别讨论符号美学呢?因为符号学的目标与当代艺术学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契合。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任何意义都必须由可感知的符号来承载、传播、解释。用符号学研究艺术,就是追问艺术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究竟有什么意义,艺术处理意义有什么共同规律。给予艺术的意义最重要地位的或许是黑格尔。他的《美学》第二卷,开场标题就是“(艺术)象征作为符号”,所谓“象征性”就是特殊的符号品质。这也是当今艺术发展提出的最迫切问题:艺术有什么意义?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繁荣,艺术家的创新越来越引人注目,大量新的艺术样式出现。艺术实践不断突破自身,给艺术研究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有学者提出艺术研究的“后符号学”甚至“反符号学”,目的是处理艺术文本中大量混乱、非理性、不可说的部分。事实上,这两种提法只是扩展了符号学艺术研究的范围,使之适应后现代文化的实践。当代文化迫切需要新的美学的另一个原因,是艺术在当代社会潮水般溢出,无孔不入地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日用商品别出心裁的包装与广告上、在私人与公共设施争奇斗艳的装修上、在建筑的多姿多彩上、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在节庆与其他仪式眼花缭乱的装饰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胜地的策划与推广上……艺术化的商业活动(不仅是商品)几乎无处不在。这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产业,为什么需要艺术呢?因为当今的经济活动,很少有不依靠“艺术”增光添彩的,很少有活动不以“艺术”作为竞争的砝码。“艺术”增加商品自身价值,增添生活意义,但无法否认利润是首要的考虑,这点无法回避,也不需要遮掩。这也给当代艺术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其重要性不亚于上文讨论的“艺术”。出现这个局面,是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或许都是。那么它还是一个符号美学问题吗?答案为更应当是。因为符号学本来就是注视社会文化的,只有用符号美学的意义发生与阐释理论,才能仔细分析艺术意义渗入社会的具体途径。(摘编自赵毅衡《时代呼唤符号美学的繁荣发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打动人心、洗涤灵魂,让人们发现美,文艺作品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不断提高道德修养。B.哲学的众多学派和传统对于艺术的观点不同,所以产生了“现象学美学”“存在论美学”“分析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等美学思潮。C.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符号学是专门研究意义的学问,而符号美学就是用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艺术的哲学思考。D.因明学、唯识学、禅学等佛理中符号思想极为丰富,不仅直接影响了宋明理学、心学及清代学术,而且使今日符号学在中国颇为兴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及中华美学等对当今文艺创作仍大有裨益。B.传承中华文化,要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非简单复古或盲目排外。C.近年有学者提出的“后符号学”和“反符号学”扩展了符号学艺术研究的范围。D.“艺术”可增加商品自身价值,因而首要考虑利润成为当代艺术研究的新课题。(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A.《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说:“一部优秀的重大主题影视作品如何打动人心,尤其打动年轻人,说到底就是真心、真情、真感动。”B.《包法利夫人》是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的一幅现实主义画卷,福楼拜苦心创作了四年多时间,正反两面的草稿写了1800页,而完稿时不到500页。C.《山海情》描绘出扶贫路上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在体现主题的同时又串联起角色的亲情、爱情、友情等话题,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D.电影《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展现了横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引领广大观众深刻铭记这一艰辛历程,进一步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出自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材料一引用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分析。(5)材料二为什么说“时代呼唤符号美学的繁荣发展”?请简要分析。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本一:北中国萧红一早晨起来就落着清雪。在一个灰色的大门洞里,有两个戴着大皮帽子的人,在那里响着大锯。“扔,扔,扔,扔……”好像唱着歌似的。不远就有一段树林,沿大道的两旁长着。说是养了一百来年的大树,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将来还要传给第二代、第三代儿孙,最好是永远留传下去,好来证明这门第的久远和光荣。可是,今年却是这树林的主人自己发的号令,用大锯锯着。树上的喜鹊窝,新的旧的有许多。树一被伐倒,喜鹊窝也跟着覆到地上,有的跌破了,有的则整个的滚下来,就坐在那亮晶晶的雪上。一百多棵榆树,现在没几棵了。上房的门喀喀的响着就开了,老管事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从台阶上下来,怀怀疑疑,把嘴唇咬着。那两个拉锯的,一看这情景就知道大先生又在里边闹了。老管事的走进大门洞,把信封拿给他们两个细看。他们都不识字,老管事的也不识字。不过他闭着眼睛也可以背得出来,这样的信,他的主人从生了病的那天就写,一天或是两封三封,或是三封五封。已经写了三个月了。老管事的把信封头朝下、脚朝上的倒念着:中华抗日英雄耿振华吾儿收父字全念对了,中间写在红绶上的那一行,他只念了“耿振华收”。一个拉锯的,连忙补添着说:“耿振华吾儿收。”清雪还照旧的下着,两个拉锯的,又在那里唰唰的工作起来。这样好的木头那里去找去!现在锯了,毁了,劈了烧火了。好像他们自己的命运一样,看了未免有几分悲哀。“百多棵树,耿大先生想儿子想疯了。”大少爷一走,开初耿大先生不表示什么意见。他想过了一些时候,就会回来的。自己年轻时,也是那样。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时候,还偷偷的加入了革命党呢。只希望他在外边碰了钉子就回来了。儿子的母亲,一哭哭了三四天,说儿子走的三四天前,她就看出孩子有点不对。眼泡是红的,一定是不忍心走,哭过了的,还有他问过母亲一句话,他说:“妈,弟弟他们每天应该给两个钟头念中国书。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还满口日本话,那该多么耻辱。”妈就说:“什么时候会打跑日本?”儿子说:“我就要去打日本去了……”这不明明跟母亲露一个话风吗?可惜当时她不明白,现在她越想越后悔。儿子一去就是三年,只是到了上海时,有过两封信。以后就音信皆无了。传说就在上海的抗日部队里,当了兵。后来,又说他早就不在上海了,在陕西八路军里边工作。母亲在这三年中,会说东忘西的,无所因由似的说哭就哭。可是耿大先生则不然,关于儿子,他一字不提。只是夜里不睡觉,静静的坐着,往往一坐坐个通宵。他夜里坐了三年,竟把头发坐白了。大少爷一走,全家都散心了。院墙倒了,用一排麦秆附上;房子漏了雨,拿一块砖头压上。一切的光辉生气随着大少爷的出走失去了。现在耿大先生早已经病了,有的时候清醒,有的时候则昏昏沉沉的睡着。今年阴历十二月里,他听到儿子大概是死了的消息。这消息是儿子从前的一个同学那里传出来的。耿大先生拿起这些日子所有的报纸,看了半夜。直到鸡叫天明,他枕着那些报纸,忽然做了一梦。在梦中,他的儿子并没有死,而是做了抗日英雄,带着千军万马,从中国杀向“满洲国”来了。耿大先生一梦醒来,从此就病了。清醒的时候,他就指挥着伐树。“伐呀,不伐白不伐。”把树木都锯成短段。“烧啊!不烧白不烧,留着也是小日本的。”等他昏迷的时候,他就要笔要墨写信。只要客人来了,他就说:“你等一等,给我带一封信去。”家里的人,觉得这是一种可怕的情形。若是来了日本客人,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信托日本人带去,可就糟了。所以自从他一发了病,也就被幽禁起来,把他放在花园角上那凉亭子里去了。那花园里素常没有人来,一到了冬天,满园子都是白雪。凉亭里边生了一个炭火盆,他寂寞的时候,就往炭火盆上加炭。有一天,厨子给老爷送饭的时候,一开门,满屋子的蓝烟。往地上一看,耿大先生就在火盆旁边卧着,一只手按着自己的胸口,好像是在睡觉,又好像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似的。耿大先生死了。1941.3.26(有删改)文本二:好的作家在具体的文学创造中,会采用很多策略加强时空叙事的张力和粘合力,使叙事中的时间进程和空间拓展趋于复杂化,丰富文本的审美意蕴,萧红的小说擅于在单一故事情节发展中蕴涵隐性情节,把时代风云变化的隐性情节隐藏在具体平实的小人物日常生活遭遇的表层情节发展中,让表层情节和隐性情节相互渗透,一方面可以更完整地理解表层情节进程中不能得到很好解释的某些因素,另一方面也丰富和拓宽了小说风云变化的时代背景,这样处理不仅能够揭示时代特征,还能巧妙地展现人物的心路历程和作家的主观意图。(摘编自楚金波《论萧红短篇小说的时空叙事策略》)(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耿少爷走后音信渺茫,连死讯都只是传言,写出了动荡时局中投身抗战的东北青年辗转不定的处境。B.耿大先生年青时也参加过革命党,小说以此将两代人的青春关联起来,展现了不同时期青年同样的担当精神。C.小说写耿少爷离家之后家中环境日益破败、人心散了,预示着家庭最终败落的命运和耿大先生的悲剧结局。D.从“一字不提”,希望他“碰了钉子”,到称儿子为“抗日英雄”,这体现了耿大先生对儿子前后矛盾的态度。(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一段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侵略者占领之下的小城单调压抑的日常生活图景,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B.耿大先生梦见儿子率军归来收复家园的景象,与梦醒后儿子已不在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强化了故事的悲怆色彩。C.小说结尾耿大先生被幽禁园中,孤愤难言,他的死是时代的悲剧,也与周围的人求全自保,冷漠疏离有关。D.小说从当前耿大先生的病写起,以耿家为中心,将家国浮沉、两代人的故事凝聚一处,体现了构思的匠心。(3)小说中“树”多次出现,富有意味。请分析这样写的用意。(4)请从表层情节和隐性情节相互渗透的角度,对画线处耿振华母子的对话进行评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隗嚣矜己饰智,每自比西伯,与诸将议欲称王。郑兴曰:“昔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服事殷;武王八百诸侯不谋同会,犹还兵待时。高帝征伐累年,犹以沛公行师。今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嚣乃止。后又广置职位以自尊高,郑兴曰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时关中将帅数上书言蜀可击之状,帝以书示嚣,因使击蜀以效其信。嚣上书盛言三辅单弱,刘文伯在边,未宜谋蜀。帝知嚣欲持要端,不愿天下统一,于是稍黜其礼,正君臣之仪。帝以嚣与马援、来歙相善,数使歙、援奉使往来,劝令入朝,许以重爵。嚣连遣使深持谦辞,言无功德,须四方平定,退伏闾里。帝复遣来歙说嚣遣子入侍,嚣闻刘永、彭宠皆已破灭,乃遣长子恂随歙诣阙;帝以为胡骑校尉,封镌羌侯。郑兴因恂求归葬父母,嚣不听,而徒兴舍,益其秩礼。兴入见曰:“今为父母未葬,乞骸骨;若以增秩徒舍,中更停留,是以亲为饵也,无礼甚矣,将军焉用之?愿留妻子独归葬,将军又何猜焉!”嚣乃令与妻子俱东。马援亦将家属随恂归洛阳,以所将宾客猥多,求屯田上林苑中,帝许之。嚣将王元以为天下成败未可知,不愿专心内事,说嚣曰:“今南有子阳,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数,而欲牵儒生之说,弃千乘之基,羁旅危国以求万全,此循覆车之轨者也。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若计不及此,且畜养士马,据隘自守,旷日持久,以待四方之变;图王不成,其敝犹足以霸。”嚣心然元计,虽遣子入质,犹负其险厄,欲专制方面。(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陇蜀》)(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B.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C.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D.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阙,古代在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筑有高台,通常左右各一,文中指帝王居地。B.高祖,庙号,文中指汉高祖刘邦,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故人亦称沛公。C.三辅,指汉代治理京畿地区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泛指京师附近之地。D.乞骸骨,使骸骨归葬故乡,古代官吏因生病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又称“移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秀把关中将帅建言攻蜀的奏章转交隗嚣看,想派他去攻蜀以检验其忠信与否,隗嚣上书表示不应谋划攻蜀,刘秀因此对他有猜忌。B.隗嚣与马援、来歙交好,刘秀曾多次让来歙、马援劝说隗嚣入京朝见,许以高位显爵,隗嚣自知无功德而婉言谢绝,甘愿隐居乡里。C.隗嚣未准许郑兴归乡安葬父母的请求,并给他换住宅、加俸禄等优待,郑兴晓之以理,甚至愿以妻儿为人质,最终打消隗器疑虑。D.王元对刘秀怀有二心,他劝勉隗嚣不要受儒生之说牵制,因利乘便,蓄养兵马,占据要塞,以图一统天下或称霸一方,隗嚣认同这一谋划。(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而欲举来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②是以亲为饵也,无礼甚矣,将军焉用之?(5)郑兴劝阻隗器称王,又反对他大量设置官爵,其理由分别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送綦毋潜①落第还乡(节选)王维既至金门远②,孰云吾道非③。江准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注】①綦毋潜,荆南人,王维好友。②金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③《孔子家语•在厄》记载: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陈蔡发兵围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孔子曰:‘吾道非乎,吾何为至此乎?’”孔子叹自己政策的不能实行,半途受到阻碍。(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门远”与“吾谋适不用”首尾呼应,含蓄地点出友人科举“落第”。B.三四句从时空角度落笔,既写出了路途的遥远,也隐含作者对友人的关切。C.树影遮行客,余辉映孤城,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暗寓友人的落寞之情。D.本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样,都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2)全诗对应试落第的綦毋潜是怎样反复进行慰勉、规劝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是:“,”。(2)郦道元的《三峡》,以“,”两句突出了三峡空旷清幽、悲寂凄凉的氛围。(3)“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一种描写手法,在诗歌中也不乏精彩运用,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雅鲁藏布江自西南向北斜贯于拉孜县北部长达114公里。就在这114公里的雅江两岸,产生了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市级非遗项目、15个县级非遗项目,有32位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犹如拉孜人的灵魂与_______,花开遍野、枝繁叶茂。这里不仅有拉孜折嘎、吉如谐钦、拉孜堆谐等11个拉孜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和音乐,还有藏刀、六弦琴、唐卡等传统技艺。这一切,无不体现着拉孜县非遗文化的厚重_______。近年来,拉孜县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新要求,积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拉孜县柳乡孜龙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次旦旺加年岁已高,其儿子尼玛旺拉接过了父亲的衣钵,继续进行锻制孜龙藏刀的事业。作为孜龙藏刀第七代传人,尼玛旺拉感到机会难得,责任重大。尼玛旺拉现在正和父亲一起_______合适的学徒人选,“学习藏刀的人,最重要的是品行_______,有耐心。”次旦旺加说。让非遗项目“走出去”,进入校园、社区、农村,“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拉孜镇中心小学,赤列加措老师带着孩子们在课间跳着堆谐。作为学校“非遗进校园”活动负责人,赤列加措告诉记者,县里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后,堆谐作为学校特色教育之一被引入课堂,孩子们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爱好者、传承者。(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根脉底蕴物色端正B.根脉气韵访求正直C.血脉底蕴访求端正D.血脉气韵物色正直(2)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孩子们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爱好者、传承者。B.孩子们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成为非遗文化的爱好者、守护者、传承者。C.孩子们在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成为非遗文化的爱好者、守护者、传承者。D.孩子们在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爱好者、传承者。(3)请为文段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要求对仗工整且能涵盖文段主要内容。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①_______,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②_______,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再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③_______,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这样多次的重复B.往往需要经过由精神到物质,由物质到精神,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重复C.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即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这样多次的重复D.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重复(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说:“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交流与融合。”材料二: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奖牌命名为“同心”。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人民聚集在一起,一起向未来。材料三: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将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表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冰墩墩甫一亮相,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常常一墩难求。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和观点。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二十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一首短短的《游子吟》之所以流传千年,就在于它生动讴歌了伟大的母爱。苏东坡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讲的是从司马迁之后到韩愈,算起来文章衰弱了八代。韩愈的文章起来了,凭什么呢?就是“道”,就是文以载道。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摘编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美学是艺术理论的跨学科讨论,几乎等于“艺术哲学”。哲学有很多学派,也有很多传统,在讨论艺术时各有不同的观点。因此有“现象学美学”“存在论美学”“分析美学”等,也有“中国传统美学”。“符号美学”就是用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艺术的哲学思考。符号学是专门研究意义的学问。符号学并不是“舶来品”或“西学”,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符号学大国。《周易》是全世界第一个试图解释世界任何变化的一套符号体系;先秦诸子都研究社会中的意义活动,只是名家和墨家用力更深;汉代的阴阳五行哲学渗透到生活的各方面;南北朝与隋唐佛教开始繁荣,佛理(尤其是因明学、唯识学、禅学)中符号思想非常丰富,直接影响了宋明理学、心学及清代学术。这些富厚的意义理论遗产,使得今日符号学在中国颇为兴盛。为什么我们要特别讨论符号美学呢?因为符号学的目标与当代艺术学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契合。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任何意义都必须由可感知的符号来承载、传播、解释。用符号学研究艺术,就是追问艺术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究竟有什么意义,艺术处理意义有什么共同规律。给予艺术的意义最重要地位的或许是黑格尔。他的《美学》第二卷,开场标题就是“(艺术)象征作为符号”,所谓“象征性”就是特殊的符号品质。这也是当今艺术发展提出的最迫切问题:艺术有什么意义?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繁荣,艺术家的创新越来越引人注目,大量新的艺术样式出现。艺术实践不断突破自身,给艺术研究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有学者提出艺术研究的“后符号学”甚至“反符号学”,目的是处理艺术文本中大量混乱、非理性、不可说的部分。事实上,这两种提法只是扩展了符号学艺术研究的范围,使之适应后现代文化的实践。当代文化迫切需要新的美学的另一个原因,是艺术在当代社会潮水般溢出,无孔不入地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日用商品别出心裁的包装与广告上、在私人与公共设施争奇斗艳的装修上、在建筑的多姿多彩上、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在节庆与其他仪式眼花缭乱的装饰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胜地的策划与推广上……艺术化的商业活动(不仅是商品)几乎无处不在。这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产业,为什么需要艺术呢?因为当今的经济活动,很少有不依靠“艺术”增光添彩的,很少有活动不以“艺术”作为竞争的砝码。“艺术”增加商品自身价值,增添生活意义,但无法否认利润是首要的考虑,这点无法回避,也不需要遮掩。这也给当代艺术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其重要性不亚于上文讨论的“艺术”。出现这个局面,是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或许都是。那么它还是一个符号美学问题吗?答案为更应当是。因为符号学本来就是注视社会文化的,只有用符号美学的意义发生与阐释理论,才能仔细分析艺术意义渗入社会的具体途径。(摘编自赵毅衡《时代呼唤符号美学的繁荣发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打动人心、洗涤灵魂,让人们发现美,文艺作品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不断提高道德修养。B.哲学的众多学派和传统对于艺术的观点不同,所以产生了“现象学美学”“存在论美学”“分析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等美学思潮。C.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符号学是专门研究意义的学问,而符号美学就是用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艺术的哲学思考。D.因明学、唯识学、禅学等佛理中符号思想极为丰富,不仅直接影响了宋明理学、心学及清代学术,而且使今日符号学在中国颇为兴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及中华美学等对当今文艺创作仍大有裨益。B.传承中华文化,要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非简单复古或盲目排外。C.近年有学者提出的“后符号学”和“反符号学”扩展了符号学艺术研究的范围。D.“艺术”可增加商品自身价值,因而首要考虑利润成为当代艺术研究的新课题。(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BA.《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说:“一部优秀的重大主题影视作品如何打动人心,尤其打动年轻人,说到底就是真心、真情、真感动。”B.《包法利夫人》是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的一幅现实主义画卷,福楼拜苦心创作了四年多时间,正反两面的草稿写了1800页,而完稿时不到500页。C.《山海情》描绘出扶贫路上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在体现主题的同时又串联起角色的亲情、爱情、友情等话题,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D.电影《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展现了横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引领广大观众深刻铭记这一艰辛历程,进一步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出自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材料一引用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分析。(5)材料二为什么说“时代呼唤符号美学的繁荣发展”?请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相关引用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相关部分,根据题干的提示进行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1)D.“而且使今日符号学在中国颇为兴盛”错误,原文“先秦诸子都研究社会中的意义活动,只是名家和墨家用力更深;汉代的阴阳五行哲学渗透到生活的各方面;南北朝与隋唐佛教开始繁荣,佛理(尤其是因明学、唯识学、禅学)中符号思想非常丰富,直接影响了宋明理学、心学及清代学术。这些富厚的意义理论遗产,使得今日符号学在中国颇为兴盛”,可知不仅有佛理的影响,还有名家、墨家、汉代的阴阳五行哲学的影响。故选:D。(2)D.“因而首要考虑利润成为当代艺术研究的新课题”错误,原文“但无法否认利润是首要的考虑,这点无法回避,也不需要遮掩。这也给当代艺术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其重要性不亚于上文讨论的‘艺术’”,可知原文是说“但无法否认利润是首要的考虑,这点无法回避,也不需要遮掩,给当代艺术研究提出新了的课题”,而非“首要考虑利润成为当代艺术研究的新课题”。故选:D。(3)材料一第一段的观点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A.选项主题是影视作品要是真心、真情,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适合作为论据。B.选项主题是福楼拜创作《包法利夫人》删改多,创作艰辛。不适合作为论据。C.选项主题是《山海情》传递了亲情、爱情、友情,符合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观。适合作为论据。D.选项主题是《跨过鸭绿江》让观众铭记革命历程,凝聚民族精神。符合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适合作为论据。A、C、D三项符合此观点,而B项论述的是文艺创作要精益求精。故选:B。(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句话说明了要想事物长远发展,必须使其基础牢固和源流丰沛;引用的作用,需要结合“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来分析,文章中以正反论证和实事总结的方法,阐明了文艺创作要想长远发展,不仅要有当代生活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国文艺创作的坚实根基与重要源泉,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传承中创新,才能使我国的文艺创作根深叶茂、源远流长。(5)“为什么我们要特别讨论符号美学呢?因为符号学的目标与当代艺术学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契合。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任何意义都必须由可感知的符号来承载、传播、解释。用符号学研究艺术,就是追问艺术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究竟有什么意义,艺术处理意义有什么共同规律”,符号学的目标与当代艺术学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契合。用符号学研究艺术,就是追问艺术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究竟有什么意义,艺术处理意义有什么共同规律。“当代文化迫切需要新的美学的另一个原因,是艺术在当代社会潮水般溢出,无孔不入地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日用商品别出心裁的包装与广告上、在私人与公共设施争奇斗艳的装修上、在建筑的多姿多彩上、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在节庆与其他仪式眼花缭乱的装饰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胜地的策划与推广上……艺术化的商业活动(不仅是商品)几乎无处不在。这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产业,为什么需要艺术呢?因为当今的经济活动,很少有不依靠‘艺术’增光添彩的,很少有活动不以‘艺术’作为竞争的砝码。‘艺术’增加商品自身价值,增添生活意义,但无法否认利润是首要的考虑,这点无法回避,也不需要遮掩。这也给当代艺术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其重要性不亚于上文讨论的‘艺术’”,艺术渗入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符号学注视社会文化,只有用符号美学的意义发生与阐释理论,才能仔细分析艺术意义渗入社会的具体途径。答案:(1)D(2)D(3)B(4)这句话说明了要想事物长远发展,必须使其基础牢固和源流丰沛;文艺创作要想长远发展,不仅要有当代生活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国文艺创作的坚实根基与重要源泉,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传承中创新,才能使我国的文艺创作根深叶茂、源远流长。(5)①符号学的目标与当代艺术学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契合。用符号学研究艺术,就是追问艺术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究竟有什么意义,艺术处理意义有什么共同规律。②艺术渗入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符号学注视社会文化,只有用符号美学的意义发生与阐释理论,才能仔细分析艺术意义渗入社会的具体途径。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本一:北中国萧红一早晨起来就落着清雪。在一个灰色的大门洞里,有两个戴着大皮帽子的人,在那里响着大锯。“扔,扔,扔,扔……”好像唱着歌似的。不远就有一段树林,沿大道的两旁长着。说是养了一百来年的大树,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将来还要传给第二代、第三代儿孙,最好是永远留传下去,好来证明这门第的久远和光荣。可是,今年却是这树林的主人自己发的号令,用大锯锯着。树上的喜鹊窝,新的旧的有许多。树一被伐倒,喜鹊窝也跟着覆到地上,有的跌破了,有的则整个的滚下来,就坐在那亮晶晶的雪上。一百多棵榆树,现在没几棵了。上房的门喀喀的响着就开了,老管事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从台阶上下来,怀怀疑疑,把嘴唇咬着。那两个拉锯的,一看这情景就知道大先生又在里边闹了。老管事的走进大门洞,把信封拿给他们两个细看。他们都不识字,老管事的也不识字。不过他闭着眼睛也可以背得出来,这样的信,他的主人从生了病的那天就写,一天或是两封三封,或是三封五封。已经写了三个月了。老管事的把信封头朝下、脚朝上的倒念着:中华抗日英雄耿振华吾儿收父字全念对了,中间写在红绶上的那一行,他只念了“耿振华收”。一个拉锯的,连忙补添着说:“耿振华吾儿收。”清雪还照旧的下着,两个拉锯的,又在那里唰唰的工作起来。这样好的木头那里去找去!现在锯了,毁了,劈了烧火了。好像他们自己的命运一样,看了未免有几分悲哀。“百多棵树,耿大先生想儿子想疯了。”大少爷一走,开初耿大先生不表示什么意见。他想过了一些时候,就会回来的。自己年轻时,也是那样。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时候,还偷偷的加入了革命党呢。只希望他在外边碰了钉子就回来了。儿子的母亲,一哭哭了三四天,说儿子走的三四天前,她就看出孩子有点不对。眼泡是红的,一定是不忍心走,哭过了的,还有他问过母亲一句话,他说:“妈,弟弟他们每天应该给两个钟头念中国书。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还满口日本话,那该多么耻辱。”妈就说:“什么时候会打跑日本?”儿子说:“我就要去打日本去了……”这不明明跟母亲露一个话风吗?可惜当时她不明白,现在她越想越后悔。儿子一去就是三年,只是到了上海时,有过两封信。以后就音信皆无了。传说就在上海的抗日部队里,当了兵。后来,又说他早就不在上海了,在陕西八路军里边工作。母亲在这三年中,会说东忘西的,无所因由似的说哭就哭。可是耿大先生则不然,关于儿子,他一字不提。只是夜里不睡觉,静静的坐着,往往一坐坐个通宵。他夜里坐了三年,竟把头发坐白了。大少爷一走,全家都散心了。院墙倒了,用一排麦秆附上;房子漏了雨,拿一块砖头压上。一切的光辉生气随着大少爷的出走失去了。现在耿大先生早已经病了,有的时候清醒,有的时候则昏昏沉沉的睡着。今年阴历十二月里,他听到儿子大概是死了的消息。这消息是儿子从前的一个同学那里传出来的。耿大先生拿起这些日子所有的报纸,看了半夜。直到鸡叫天明,他枕着那些报纸,忽然做了一梦。在梦中,他的儿子并没有死,而是做了抗日英雄,带着千军万马,从中国杀向“满洲国”来了。耿大先生一梦醒来,从此就病了。清醒的时候,他就指挥着伐树。“伐呀,不伐白不伐。”把树木都锯成短段。“烧啊!不烧白不烧,留着也是小日本的。”等他昏迷的时候,他就要笔要墨写信。只要客人来了,他就说:“你等一等,给我带一封信去。”家里的人,觉得这是一种可怕的情形。若是来了日本客人,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信托日本人带去,可就糟了。所以自从他一发了病,也就被幽禁起来,把他放在花园角上那凉亭子里去了。那花园里素常没有人来,一到了冬天,满园子都是白雪。凉亭里边生了一个炭火盆,他寂寞的时候,就往炭火盆上加炭。有一天,厨子给老爷送饭的时候,一开门,满屋子的蓝烟。往地上一看,耿大先生就在火盆旁边卧着,一只手按着自己的胸口,好像是在睡觉,又好像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似的。耿大先生死了。1941.3.26(有删改)文本二:好的作家在具体的文学创造中,会采用很多策略加强时空叙事的张力和粘合力,使叙事中的时间进程和空间拓展趋于复杂化,丰富文本的审美意蕴,萧红的小说擅于在单一故事情节发展中蕴涵隐性情节,把时代风云变化的隐性情节隐藏在具体平实的小人物日常生活遭遇的表层情节发展中,让表层情节和隐性情节相互渗透,一方面可以更完整地理解表层情节进程中不能得到很好解释的某些因素,另一方面也丰富和拓宽了小说风云变化的时代背景,这样处理不仅能够揭示时代特征,还能巧妙地展现人物的心路历程和作家的主观意图。(摘编自楚金波《论萧红短篇小说的时空叙事策略》)(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小说中耿少爷走后音信渺茫,连死讯都只是传言,写出了动荡时局中投身抗战的东北青年辗转不定的处境。B.耿大先生年青时也参加过革命党,小说以此将两代人的青春关联起来,展现了不同时期青年同样的担当精神。C.小说写耿少爷离家之后家中环境日益破败、人心散了,预示着家庭最终败落的命运和耿大先生的悲剧结局。D.从“一字不提”,希望他“碰了钉子”,到称儿子为“抗日英雄”,这体现了耿大先生对儿子前后矛盾的态度。(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小说开头一段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侵略者占领之下的小城单调压抑的日常生活图景,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B.耿大先生梦见儿子率军归来收复家园的景象,与梦醒后儿子已不在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强化了故事的悲怆色彩。C.小说结尾耿大先生被幽禁园中,孤愤难言,他的死是时代的悲剧,也与周围的人求全自保,冷漠疏离有关。D.小说从当前耿大先生的病写起,以耿家为中心,将家国浮沉、两代人的故事凝聚一处,体现了构思的匠心。(3)小说中“树”多次出现,富有意味。请分析这样写的用意。(4)请从表层情节和隐性情节相互渗透的角度,对画线处耿振华母子的对话进行评析。【分析】(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在仔细阅读本文的基础上辨析正误。(2)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物象作用以及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物象或环境的作用很多,如情节上、形象上、主旨上等。(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语句和对情节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解答】(1)D.“这体现了耿大先生对儿子前后矛盾的态度”错,从“一字不提”,希望他“碰了钉子”,称之“抗日英雄”皆出自深沉的父爱,前后并不矛盾。故选:D。(2)C.“也与周围的人求全自保,冷漠疏离有关”错。耿大先生的死是由于自身、时代的原因,周围的人并没有冷漠疏离。故选:C。(3)首先从文中找到有关“树”的描写,“不远就有一段树林,沿大道的两旁长着。说是养了一百来年的大树,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将来还要传给第二代、第三代儿孙,最好是永远留传下去,好来证明这门第的久远和光荣”表明“树”是血脉相传的象征,从“一百多棵榆树,现在没几棵了”“这样好的木头那里去找去!现在锯了,毁了,劈了烧火了。好像他们自己的命运一样,看了未免有几分悲哀”“百多棵树,耿大先生想儿子想疯了”等句可以看出,“树”又是耿家命运的象征,暗示了家庭破灭的悲剧;从“他枕着那些报纸,忽然做了一梦。在梦中,他的儿子并没有死,而是做了抗日英雄,带着千军万马,从中国杀向‘满洲国’来了”“清醒的时候,他就指挥着伐树”可以看出,“树”是沦陷区百姓不屈不挠的信念的象征。(4)从“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可以看出北中国已被日本军侵略,点明耿家大少爷离家的原因;从“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儿子说:‘我就要去打日本去了……’”可以看出耿振华抗日的决心以及必胜的信心,从而凸显了小说主题,“把时代风云变化的隐性情节隐藏在具体平实的小人物日常生活遭遇的表层情节发展中”,通过母子的对话点出时代环境与人物形象。答案:(1)D(2)C(3)①榆树是家园环境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②养树、惜树象征对家园的热爱,对血脉传承的重视;③伐树隐喻了家庭命运的转折、家败人亡的悲剧;④焚树表现了沦陷区人民不屈的信念和玉石俱焚的决心。(4)①说弟弟们尽念日本字,隐含了北中国已沦陷的现实,这解释了耿振华离家的原因。②母子间平实的对话,暗示了抗日斗争的艰辛,凸显了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③这样处理反映了作者以小人物的命运表现时代主题的审美追求。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隗嚣矜己饰智,每自比西伯,与诸将议欲称王。郑兴曰:“昔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服事殷;武王八百诸侯不谋同会,犹还兵待时。高帝征伐累年,犹以沛公行师。今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嚣乃止。后又广置职位以自尊高,郑兴曰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时关中将帅数上书言蜀可击之状,帝以书示嚣,因使击蜀以效其信。嚣上书盛言三辅单弱,刘文伯在边,未宜谋蜀。帝知嚣欲持要端,不愿天下统一,于是稍黜其礼,正君臣之仪。帝以嚣与马援、来歙相善,数使歙、援奉使往来,劝令入朝,许以重爵。嚣连遣使深持谦辞,言无功德,须四方平定,退伏闾里。帝复遣来歙说嚣遣子入侍,嚣闻刘永、彭宠皆已破灭,乃遣长子恂随歙诣阙;帝以为胡骑校尉,封镌羌侯。郑兴因恂求归葬父母,嚣不听,而徒兴舍,益其秩礼。兴入见曰:“今为父母未葬,乞骸骨;若以增秩徒舍,中更停留,是以亲为饵也,无礼甚矣,将军焉用之?愿留妻子独归葬,将军又何猜焉!”嚣乃令与妻子俱东。马援亦将家属随恂归洛阳,以所将宾客猥多,求屯田上林苑中,帝许之。嚣将王元以为天下成败未可知,不愿专心内事,说嚣曰:“今南有子阳,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数,而欲牵儒生之说,弃千乘之基,羁旅危国以求万全,此循覆车之轨者也。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若计不及此,且畜养士马,据隘自守,旷日持久,以待四方之变;图王不成,其敝犹足以霸。”嚣心然元计,虽遣子入质,犹负其险厄,欲专制方面。(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陇蜀》)(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B.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C.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D.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阙,古代在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筑有高台,通常左右各一,文中指帝王居地。B.高祖,庙号,文中指汉高祖刘邦,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故人亦称沛公。C.三辅,指汉代治理京畿地区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泛指京师附近之地。D.乞骸骨,使骸骨归葬故乡,古代官吏因生病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又称“移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刘秀把关中将帅建言攻蜀的奏章转交隗嚣看,想派他去攻蜀以检验其忠信与否,隗嚣上书表示不应谋划攻蜀,刘秀因此对他有猜忌。B.隗嚣与马援、来歙交好,刘秀曾多次让来歙、马援劝说隗嚣入京朝见,许以高位显爵,隗嚣自知无功德而婉言谢绝,甘愿隐居乡里。C.隗嚣未准许郑兴归乡安葬父母的请求,并给他换住宅、加俸禄等优待,郑兴晓之以理,甚至愿以妻儿为人质,最终打消隗器疑虑。D.王元对刘秀怀有二心,他劝勉隗嚣不要受儒生之说牵制,因利乘便,蓄养兵马,占据要塞,以图一统天下或称霸一方,隗嚣认同这一谋划。(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而欲举来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②是以亲为饵也,无礼甚矣,将军焉用之?(5)郑兴劝阻隗器称王,又反对他大量设置官爵,其理由分别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1)“皆王者之器”作为“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这三个并列短语组成的主语的谓语部分,表示对这三种职官功能的判断,该分句表意相对独立,因此可以排除AB。“非人臣所当制也”这是个否定判断句,指出前述三种职官设置的权限在于“王”而非“人臣”,该分句表意也相对独立,因此可以排除D。“无益于实”与“有损于名”构成对偶,“非尊上之意也”是否定判断句,由此可以排除D。译文: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都是帝王的规格,不是臣子所应设置的。对实际并无好处,对名义却有损害,不是尊重主上的本意。”隗嚣很不满意,但也只好作罢。故选:C。(2)D.“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移病”,指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二者所指各有侧重,不可等同。故选:D。(3)B.“隗嚣婉言谢绝,甘愿隐居”这一理解不当。隗嚣派使者入京向皇帝说明自己一直谦恭,因为自己没有功德,等到平定四方后,就隐居乡里,这是托辞,并非“甘愿”;另外,从下文“嚣心然元计……犹负其险厄,欲专制方面”,亦可知他对政权存有野心,并非真想退隐乡里。故选:B。(4)①“举”,干;“速”,招致;“无乃……乎”,恐怕……吧。译文:(您)却想干那不能干的事,(这正)表明要招致祸患,恐怕不行吧?②“以……为”,用……作;“焉”,怎么。译文:这是用父母作钓饵,太无礼了,将军怎么能这样?(5)郑兴劝阻隗器称王,原文说到“今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意思是“如今您的恩德虽然显明,但是没有周朝世代相承的王位;您的威望才略虽然高,但没有高帝的战功”,归纳起来即两点:①有彰明美德而无王室血统。②有威望才略而无显赫功勋。郑兴反对他大量设置官爵,原文说到“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意思是“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都是帝王的规格,不是臣子所应设置的。对实际并无好处,对名义却有损害,不是尊重主上的本意”,归纳起来即人臣擅设本属帝王权限的职官,冒犯圣意,有损自己名声。答案:(1)C(2)D(3)B(4)①(您)却想干那不能干的事,(这正)表明要招致祸患,恐怕不行吧?②这是用父母作钓饵,太无礼了,将军怎么能这样?(5)劝阻准备称王的理由:①有彰明美德而无王室血统。②有威望才略而无显赫功勋。劝阻大量设置官职爵位的理由:人臣擅设本属帝王权限的职官,冒犯圣意,有损自己名声。参考译文:隗嚣夸耀自己,矫饰弄巧,常常自比周文王。他和将领们商议,想要称王。郑兴说:“过去周文王占有天下的三分之二,还向商朝称臣。周武王和八百个诸侯事先没有商量而一同集结起来,还要退兵等待时机。高帝连年征战,还用‘沛公’的名义指挥军队。如今您的恩德虽然显明,但是没有周朝世代相承的王位;您的威望才略虽然高,但没有高帝的战功。想要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显然会加速祸患的降临,恐怕不能这样做吧!”隗嚣于是放弃自己的打算。后来隗嚣又大量任命官员,以示自己的尊严和高贵。郑兴说:“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都是帝王的规格,不是臣子所应设置的。对实际并无好处,对名义却有损害,不是尊重主上的本意。”隗嚣很不满意,但也只好作罢。当时,关中将领们多次向刘秀上书,说明可以攻打西蜀公孙述的理由。刘秀把这些奏书送给隗嚣看,趁势让隗嚣攻打公孙述,以证明他的信义。隗嚣上书,大谈三辅的孤单薄弱,卢芳在北方边境的威胁,不适宜谋取西蜀。刘秀知道隗嚣想要脚踩两只船,不愿天下统一,于是逐渐降低对他的礼节,以端正君臣之间的礼仪。刘秀因为隗嚣和马援、来歙关系很好,多次派来歙、马援遵奉使命前往隗嚣处,规劝他到洛阳朝见,并许诺封给他尊贵的爵位。隗嚣接连派遣使者到洛阳去,用十分谦恭的语言,说自己没有建树功德,等到四方平定,就隐退回乡。刘秀又派来歙劝说隗嚣派长子到宫廷服务。隗嚣听说刘永、彭宠都已败亡,于是派遣长子隗恂跟随来歙到洛阳去。刘秀任命隗恂当胡骑校尉,封镌羌侯。郑兴趁隗恂之行,请求返回故乡安葬父母,隗嚣不同意,却让郑兴迁居舍,增加俸禄和礼遇。郑兴来见隗嚣,说:“我如今因为父母没有安葬,请求返回家乡。如果以增加俸禄,迁移住所,就改变主意留下来,是用双亲做诱饵,太无礼了!将军怎么能够任用这样的人呢?我情愿留下妻子儿女,只身返回故乡安葬双亲,将军还猜疑什么呢?”隗嚣于是允许郑兴和妻子儿女一起东行。马援也带着家属随同隗恂东回洛阳,因为所带的宾客太多,请求在长安上林苑垦田耕种,刘秀准许。隗嚣的将领王元认为天下胜败还不能预料,不愿意专心经营境内,劝说隗嚣道:“现在,南方有公孙述,北方有卢芳,江湖山海,称王称公的有十数人。而要听从儒生的劝说,舍弃诸侯的基业,寄居在危险的国家以求万全,这是沿着翻车的轨迹走下去。当今天水完整富饶,兵马最强。我请求用一丸泥土替大王在东边封闭函谷关,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如果计议不到这里,可暂且休养军士,训练战马,占据险要关口自守,旷日持久,以等待四方发生变化。图谋王位不成,败落时还足可以称霸一方。重要的是,鱼不能脱离水,神龙失去凭借,和蚯蚓相同!”隗嚣心里赞同王元的计策,他虽然派遣长子到洛阳当人质,但仍然依靠地势的险阻,想要专制一方。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送綦毋潜①落第还乡(节选)王维既至金门远②,孰云吾道非③。江准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注】①綦毋潜,荆南人,王维好友。②金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③《孔子家语•在厄》记载: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陈蔡发兵围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孔子曰:‘吾道非乎,吾何为至此乎?’”孔子叹自己政策的不能实行,半途受到阻碍。(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金门远”与“吾谋适不用”首尾呼应,含蓄地点出友人科举“落第”。B.三四句从时空角度落笔,既写出了路途的遥远,也隐含作者对友人的关切。C.树影遮行客,余辉映孤城,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暗寓友人的落寞之情。D.本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样,都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2)全诗对应试落第的綦毋潜是怎样反复进行慰勉、规劝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分析】(1)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内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理解诗歌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即可。【解答】(1)C.“虚实结合”错。此处是诗人设想友人返乡途中的风光,是虚写:“落寞之情”与全诗慰勉、鼓励友人的感情基调不符,此处的“落晖”突出的应是温暖绚丽之意。故选C。(2)一、二句意为:指虽然未能考中,但不是因为没有才能。这是对綦毋潜的安慰:尽管这一次未能中第入仕,但选择科举之路是没有错的,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的。第二句中诗人反用孔子“吾道非”典故,安慰友人,应试落第只是命运不济,而不是选择错误,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的。三、四句意为:去年寒食时节你正经过江淮,滞留京洛又缝春衣已过一载。“度寒食”“缝春衣”,是从时令上提醒对方,含有关切之情。“江淮”“京洛”,从路线的选择上提出建议,含有送别之意。五、六句意为:我们又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同心知己如今又要与我分开。通过写作者为友人“置酒”饯行之举,“同心”相勉之语,表达对友人落第返乡的惜别和安慰之情。七至十句设想对方回乡的快捷与沿途风光,给人以温暖之感,意在安慰对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要开心起来。最后两句,意为: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诗人运用典故,规劝对方,这次落第只是自己的才华恰好未被主考官赏识,切不要因此怪罪于开明的“圣代”,不要怨天尤人,切莫以为朝中赏识英才的人稀少,希望其继续努力仕进。这一恳切安慰之辞很能温暖人心,激励綦毋潜继续仕进。答案:(1)C(2)①首先,第二句反用孔子“吾道非”典故安慰友人,应试落第只是命运不济,而不是选择错误,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的。②其次,五、六句通过写作者为友人“置酒”饯行之举,表达对友人落第返乡的惜别安慰之情。③最后,结尾运用典故规劝对方,不被录用纯屈偶然之事,并不是朝中缺少赏识英才的人,希望其继续努力仕进。白话译文:你应试到京城君门遥远难叩,那是命运不济谁说吾道不对?你将经过江淮去度过寒食节,到东京洛阳时滞留缝制春衣。我们又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知心朋友如今又要与我分离。你行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远山的树木把你的身影遮盖,夕阳余辉映得孤城艳丽多彩。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诗歌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此诗围绕送友还乡,层层深入,娓娓道来。诗人对綦毋潜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一事反复地进行慰勉,鼓励友人不要灰心懊丧,落第只是暂时的失意,要相信世上还会有知音,如今政治清明,有才能的人最终是不会受埋没的,表达了对朋友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劝慰,写得委婉尽致。开头四句言当今正是太平盛世,人们不再隐居,而是纷纷出山应考,走向仕途。“圣代”一词充满了对李唐王朝的由衷信赖和希望。“尽来归”,是出仕不久、意气风发的诗人对天下举子投身科考的鼓励,规劝綦毋潜不发归隐,而要振作精神,树立信心,争取再考。五、六句是对綦毋潜的安慰:尽管这一次未能中第入仕,但选择科举之路是没有错的,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的。七至十句是劝綦毋潜暂回家去。“度寒食”“缝春衣”,是从时令上提醒对方,含有关切之情。“江淮”“京洛”,从路线的选择上提出建议,含有送别之意。“置酒”相送、“同心”相勉,足见诗人对綦毋潜的深情厚意与殷殷期望。十一至十四句设想对方回乡的快捷与沿途风光,给人以温暖之感,意在安慰对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要开心起来。最后两句规劝对方,这次落第只是自己的才华恰好未被主考官赏识,切不要因此怪罪于开明的“圣代”,不要怨天尤人,切莫以为朝中赏识英才的人稀少。这一恳切安慰之辞很能温暖人心,激励綦毋潜继续仕进。这一首送别诗不仅写出了对朋友的关心、理解、慰勉与鼓励,也表现出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全诗感情真挚而亲切,诗人为友人的落第而惋惜,对友人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全诗的格调并不流于感伤,相反显得奋发昂扬。这样的送别诗自然会给友人以慰藉和鼓舞。读这样一首送别诗,会让人有一波感动,有一份温暖,不仅被诗人对朋友的谆谆告别语所感动,更被诗人对朋友的殷殷慰勉情所温暖。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2)郦道元的《三峡》,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两句突出了三峡空旷清幽、悲寂凄凉的氛围。(3)“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一种描写手法,在诗歌中也不乏精彩运用,如“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重点字:伏、厚)(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重点字:哀、绝)(3)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重点字:琵、琶)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雅鲁藏布江自西南向北斜贯于拉孜县北部长达114公里。就在这114公里的雅江两岸,产生了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市级非遗项目、15个县级非遗项目,有32位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犹如拉孜人的灵魂与_______,花开遍野、枝繁叶茂。这里不仅有拉孜折嘎、吉如谐钦、拉孜堆谐等11个拉孜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和音乐,还有藏刀、六弦琴、唐卡等传统技艺。这一切,无不体现着拉孜县非遗文化的厚重_______。近年来,拉孜县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新要求,积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拉孜县柳乡孜龙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次旦旺加年岁已高,其儿子尼玛旺拉接过了父亲的衣钵,继续进行锻制孜龙藏刀的事业。作为孜龙藏刀第七代传人,尼玛旺拉感到机会难得,责任重大。尼玛旺拉现在正和父亲一起_______合适的学徒人选,“学习藏刀的人,最重要的是品行_______,有耐心。”次旦旺加说。让非遗项目“走出去”,进入校园、社区、农村,“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拉孜镇中心小学,赤列加措老师带着孩子们在课间跳着堆谐。作为学校“非遗进校园”活动负责人,赤列加措告诉记者,县里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后,堆谐作为学校特色教育之一被引入课堂,孩子们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爱好者、传承者。(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A.根脉底蕴物色端正B.根脉气韵访求正直C.血脉底蕴访求端正D.血脉气韵物色正直(2)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CA.孩子们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爱好者、传承者。B.孩子们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成为非遗文化的爱好者、守护者、传承者。C.孩子们在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成为非遗文化的爱好者、守护者、传承者。D.孩子们在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爱好者、传承者。(3)请为文段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要求对仗工整且能涵盖文段主要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辨析这些易混词语,一要辨其形,看其异在哪里;二要辨其神,注意使用上的细微差别。(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的六种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式杂糅等。根据病句类型去排除错误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之拟标题的能力。标题要包含主要事件,可以采用主谓句式,就本题来说,还要使用对仗结构。【解答】(1)第一处,“根脉”,根指根本、根基,脉指血统、宗派等相承的系统。“血脉”指血统,人体内流通血液的脉络。此处是说“非遗项目”,应使用“根脉”。第二处,“底蕴”,内心蕴藏;底细;事情的内涵;文化的涵养。“气韵”指文学或艺术上独特的风格或文章、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也指人的神采和风度等。此处以“厚重”修饰,说的是文化内涵,应使用“底蕴”。第三处,“物色”,寻找合适的人选或东西。“访求”,探访,搜寻。此处是说寻找合适的学徒,应使用“物色”。第四处,“端正”,思想品行正派。“正直”,公正刚直。此处说的是品行正派,应使用“端正”。故选:A。(2)第一处,“体验……魅力”搭配不当,应改为“感悟……魅力”。第二处,“守护者、爱好者、传承者”语序不当,应先“爱好”,再“守护”,最后“传承”。只有C修改正确。故选:C。(3)材料共五段文字,介绍雅鲁藏布江畔的文化特色,第二段说“这里不仅有拉孜折嘎、吉如谐钦、拉孜堆谐等11个拉孜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和音乐,还有藏刀、六弦琴、唐卡等传统技艺。这一切,无不体现着拉孜县非遗文化的厚重底蕴”承上启下,从第三段开始介绍拉孜县“积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四、五两段从个人传承和非遗项目进校园两个方面具体介绍拉孜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据此可知,材料主要从舞蹈音乐以及传统技艺两个方面展现当地的非遗传承,最后使用对仗结构进行概括即可,如先提“雅江”,再提“拉孜”,先提“歌舞”,再提“非遗”。答案:(1)A(2)C(3)雅江河畔歌声(歌舞)美,拉孜非遗魅力足。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