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解读浅析6800字(论文)_第1页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解读浅析6800字(论文)_第2页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解读浅析6800字(论文)_第3页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解读浅析6800字(论文)_第4页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解读浅析68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解读浅析TOC\o"1-3"\h\u867中文摘要 II18873一、与传统思想背道而驰 120584(一)尊重女性,追求自由爱情 112470(二)反对等级产量差念,追求人人平等 328267(三)厌弃科举,拒绝仕途 49824二、反叛与顺从的矛盾 517524(一)对封建思想反叛 53281(二)对孝道亲情顺从 511936(三)封建思想与人性的矛盾 628786三、爱博而心劳 711627(一)对灵秀者珍惜 718084(二)对弱者维护 817472(三)对薄命之人怜悯 8644四、结语 910655参考文献 11中文摘要摘要:《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千古绝唱,作者围绕贾宝玉这样一位核心人物的生命历程展开描写,以封建社会大家族由盛转衰的悲壮历程为故事主线,将家族中女性角色的悲惨命运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从传统思想,反叛与顺从及博爱之心去分析研究贾宝玉的形象,最终得出贾宝玉是一个期望突破传统,追求自由度人,但是传统的环境又决定了他的屈服。关键词:(《红楼梦》;贾宝玉;形象一、与传统思想背道而驰中国封建社会传统下,像贾宝玉这样“簪缨家族”出身的男性,多半都遵从儒家入世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读书入仕、立身扬名作为自己的使命,这也是他们这种人一般意义上至高的人生价值所在。同时,他们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面都表现出了对这种政治地位的强烈认同感。身为高门大户的贾府,其家族中的男性要是能够袭爵自然是要承袭的,比如贾珍;而不可袭爵者应读考名,比如贾政;不袭爵不读书也要花钱买官来做的,比如贾蓉。而贾宝玉则是这其中的个例之一,不愿仕宦做官、最爱的便是“在内帷厮”,也很少有等级观念、提倡人人平等,可见,贾宝玉走上的是一条自由的人生之路。(一)尊重女性,追求自由爱情其实,贾宝玉最为突出、也最难被外人所接受的,是对女人的关心和爱护。《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讲演荣国府时说起贾宝玉:“贾宝玉周岁时,贾政以抓捻的方式测试贾宝玉未来的志向所在,在贾宝玉的面前,摆了许多东西,但贾宝玉只抓了脂粉和簪子说来这孩子也奇怪,他说:‘男女有别,泥和水的骨肉是不同的。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他从小就和女性亲近,对此,历来受到遵守道统之父及其亲友的非议。他和贾珍、薛蟠、贾琏等人对待女性的态度大有不同,具体来说,他对待女性以平等与尊重为前提,而不是世俗污秽的“皮肤烂淫”。《红楼梦》第四十四回提到,贾琏夫妇无故打了平儿,贾宝玉的想法是“也算今生意中不想之乐”、“心中怡然自得”,由此可见,贾宝玉对女性的态度。他整天“和些丫鬟们无所不至,恣意耍笑”,竟把“每日甘心为诸丫头充役”,作为“消闲日月”。他想邀请龄官唱曲,被龄官所厌,也只好“自己便讪讪的红了脸,只得出来了”,非但没有生气,还因贾蔷与龄官的恋情,而明白了“人生情缘,自有分定”的道理。在礼教森严、男尊女卑的时代背景下和家庭环境里,宝玉对待女性的平等和尊敬,极其罕见。贾宝玉追求自由的爱情,这也构成了《红楼梦》的写作核心,更是这本书里最为令人叹为观止、最为动人之处。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历经以下三个阶段:一是青梅竹马的成长阶段;二是志同道合的体验历练阶段;三是精神世界的统一阶段。然而,两人的恋爱和现实婚姻形式却截然不同,既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因受到贾母和王夫人之间斗争失败的影响,黛玉不再有宝钗这样稳固的靠山,因此,宝玉想和黛玉修成正果,在当时看来是万万不可能的。《红楼梦》中的第五十四回,贾母“掰谎”时说道:“这位小姐想必精通文字,懂得礼仪,无所不悟,终成一代绝代佳人。只需一眼,若看到一位清秀俊美的男子,无论是父母,还是朋友,就想到了终生大事,但想来,父母忘了,书礼仪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敌人,这一点是好人?就算是满腹文章,这些事做出来,也不算好友了。索引我们赞成或反对说这些书,丫头们也听不懂这些话。”不管贾母在此是否专指林黛玉,或者笼统地说,她在处理同类问题时表现得很明显,而贾母这种态度,代表了这个家族、这个阶级当时的态度,再加上王夫人从头到尾都坚定地站在宝钗后面,故而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最终以黛玉含恨而死、宝玉另外与人成婚的惨剧结局,亦在意料之中。可就是这样,贾宝玉仍然能坚定地追寻爱的自由并呼喊着:“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姻缘”,更在娶了宝钗之后还念念不忘林黛玉,毫无疑问,这便是他对封建婚姻制度进行的控诉与批判,追求自由恋爱失败后,亦是其最后远遁佛门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二)反对等级产量差念,追求人人平等《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思想观念与家庭中的其他主要人物都不一样。他们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即使萍儿是贾琏和王熙凤的知己,她也会因为贾氏夫妇的矛盾受到责备。鸳鸯尽其所能地伺候贾妈妈,也在特赦等人的逼迫下,违背誓言。被称为菩萨的王太太,因为一点不满,就可以强迫金钏自杀。像香菱一样美丽,却逃不过薛蟠的打骂。就算是林黛玉也会故意讽刺刘姥姥。只有宝玉从不装腔作势,从不对她的兄弟姐妹、丫鬟、穷人等人发号施令,摆架子。第六十六回中,兴儿说宝玉:“喜欢我们的时候没上没下;不喜欢时就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但无论我们如何,他从来也不会怪我们。所以没人害怕他,就只管随便去,都过的去。”书中第七回第一次见到秦钟时他说:“天下竟然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书中第五十八回,芳官与干妈发生矛盾,遭到毒打后,他说道:“怨不得芳官。自古便说:‘物不平则鸣’。他年少失亲,本就缺少照顾。所以,对于地位低下的人,他表现出来的只有同情和关心,也还有平等对待。第34回中被父亲痛打,因为他和蒋玉菡等可怜之人交上了朋友。他说:“我愿意为这些人去死。”另外,他们在和贾宝玉一起相处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他和怡红院子里的丫鬟玩耍、玩耍、平等相处的情景;更有晴雯在宝玉面前肆意任性的表现,不仅撕扇作乐,也不时与宝玉打趣;周围侍从抢他身上东西,他也不会生气。可见,贾宝玉并没有利用自己的主子地位来镇压他们。相反,他以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把他们当作真正的人来对待。他冲破封建礼教与等级制度规定的种种认同与限制,对于整个时代而言都很另类,他所追求的就是自由。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晚明以来人本主义思想的身影,令人惊叹不已。(三)厌弃科举,拒绝仕途贾宝玉是最不被家人容忍,和最离经叛道的就是对名利的蔑视。光宗耀祖追求的不变原则。贾宝玉时代贵族家庭中最普遍、最一致的就是科举考试。在贾宝玉看来,他的父母走这条路,他的兄弟走这条路。他身边的大多数女人都希望他也这样做。然而,读四书五经基本上是为了应付他父亲的问询,他对当时的八股深为厌恶。在第73回的时候,他说八股文只是高官俸禄的诱饵。他还为勤于读书也用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责备她。“好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儿,也开始学着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书中第三十二回中,宝玉不想见贾雨村,史湘云来劝他应该走读书科举之道,结交为官做宰的达官显贵,他却说道:“姑娘请到别的姊妹屋里坐坐,仔细我这屋里污了你的知经济学问。还说湘云和宝钗说的话都是混账话,自己之所以不与黛玉生分,也是因为黛玉从不说这些混账话。书中第三回,作者说:“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雨过瑜伽无望。天下第一无能,古今中外,不肖无双。寄言纨绔和膏粱:莫效此儿形”。这里写的就是贾宝玉不追求功名利禄。贾宝玉是封建家庭里一个受人喜爱的孩子,却最终走上追求自由、否定功名的人生道路。确实,他的选择在父母与妻子等人看来,是不正常和不可理解的。同时,在这样一个颓废、衰落、丑陋的时代,有贾宝玉这样一个追求平等、自由、人性的形象是难得一见的。二、反叛与顺从的矛盾书中第三回,黛玉第一次见到宝玉,作者用两首《西江月》来描写贾宝玉:无端寻愁觅恨,时而似傻似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是草莽。落魄不通世务,愚顽不敢读文。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毁谤!富贵不知乐业,穷困难奈凄凉。(一)对封建思想反叛贾宝玉自出生时起,便对儒家政教体系展开对抗:书中第二回写道,精通儒道的贾政想用“抓周”,“试其未来抱负”,刚满周岁的贾宝玉则“伸手只把那些脂粉钗环抓来”,这一举动,使贾政从此对宝玉久怀不满之心,直到第三十三回,贾宝玉最终因为“不肖种种”,而被父亲暴打一顿。在读四书五经时中,贾宝玉经常痛恨它所以找各种理由缺课。他对八股文的学习没有任何兴趣可言感到失望。在第73回的时候,他说八股文是获取功名的工具。书中第一百一十五回,宝钗问起甄宝玉容貌时说道:“相貌倒还是一样的,只是言谈间看起来并不知道什么,不过是个禄蠹。”不要说父母旁人,就连平日里喜欢亲近的姐妹,也无法劝谏他读书,“走正道”。书中第三十六回,他不客气的训斥宝钗劝学,还说道:“好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儿,也开始学着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寥寥数语,作者就把自己对追逐功名利禄的厌恶描绘出来,也把其蔑视科举制度描绘得入木三分,表现出他对儒家正统所倡导的封建科举制度的厌恶和痛恨。(二)对孝道亲情顺从家庭中“叛逆的孩子”形象与社会叛逆者形象的背后,贾宝玉还有孝敬老人、关注家庭关系和维护皇权的一面。他对待祖母和父母的爱是真诚的,亦未表现出对皇权的不满。可见,贾宝玉孝子特征以中国传统思想为背景,以人类原始情感为核心。所以“忠孝”虽为儒家思想所竭力推崇,但我们宁愿相信贾宝玉的“忠孝”是出于人的本能和他善良的本性,但这一点与儒家思想不谋而合,而不是他对儒家思想的刻意追求。在第33汇中,由于齐管、金传儿跳井,贾宝玉被父亲贾政打得体无完人,昏倒在地。但他既不反驳,也不反抗。虽然他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但事后他没有找任何借口、抱怨或说父亲的坏话。其实,贾宝玉并不是害怕挨打,而是尊重父亲。第52回合,宝玉出门去见伯父。跟随他的有李贵、周睿、钱琪。宝玉请大家从角门进去。他下来了。周睿说:“主人不在家。书房每天都锁着。我不需要下来。”宝玉说:“虽然锁上了,我还是得下来。”当他的父亲在家里时,下马是一种表达敬意的方式,这是必要的。在宝玉眼里,就算父亲不在,他也要下马,因为这是一种尊重。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对亲情的敬畏。在儒家思想体系中,人们不仅要谈论人际关系和道德规范,而且规范人际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表达,贾庆林说宝玉知道,她的父亲不在家,但她仍然想下马致敬,这是一个巧合,与儒家的行为准则的巧合。(三)封建思想与人性的矛盾儒家的“表层”结构是指秦汉以来的儒家学说和儒家政治教育体系、规章制度、伦理道德、生活秩序、意识形态等,都以社会文化现象的形式出现,实质上就是价值结构或知识的理性形式,一种权利体系。结构是生活的态度、心态和情感、取向,但他们不是纯粹的理性,而不是一种化合物包含情感、欲望,但与其他原因交织在一起,基本上是一个主观的心理结构与情绪状态为主要形式的感性形式。在“忠孝合一”的环境下,贾宝玉的追求是超前的,他注定要失败。在媒人的劝说下,贾宝玉和他的妻子最终被迫以一种不忠不孝的方式成家。官方经济和儒家思想带来的丑陋经济负担沉重。陈文新在《红楼梦:悲剧人生》中说:“他没有对传统进行完全否认,他的一些行为也还在传统的范围内石头也还没有彻底地不动心他一直在探索新的生活方式,虽已经无路可走。”相对于《红楼梦》里广大男性来说,贾宝玉在寻求自由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但要完全切断与家庭、与阶级、与所处社会的联系,仍有困难。他恨他那充满污秽和苦难的家庭,可是他怎么也甩不掉。他与统治阶级思想观念截然相反,割断统治阶级的血脉。他怜悯生活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但却无法将他们从苦难中拯救出来。对此,贾宝玉非常痛苦,因其不能满足家庭对他的期望,也不能彻底叛逆,只能选择逃跑,让自己从红尘中逃出来。三、爱博而心劳贾宝玉一生都在追求“爱”的最高价值。贾宝玉对林黛玉之外的女人的爱是出于他的巨大的同情心。他怜悯不幸中的女人,坚决地站在受侮辱和受伤的人一边,平等对待,并始终给予她们爱。他能同情他们的不幸。因此,鲁迅先生对他的评价是“爱博而勤劳”,并具有极大的“理解同情”之感。(一)对灵秀者珍惜在第48回中,他被香菱学诗时的智慧和执著所打动。他感叹道:“这就是‘人杰地灵’。”在第39回中,刘老老随意编造了一个明玉小姐,当她说她17岁就死了的时候,宝玉也倒下了,叹了口气。由此可见,无论是“姐姐妹妹”还是随处可见的丫鬟,如果是灵秀的,他都会爱惜。诚如王蒙老师所言:“贾宝玉看待异性的角度是一种审美的角度,在面对灵秀的女子时贾宝玉不仅是关心更是赞叹。”贾宝玉认为自己可以跟那些女成成为朋友,虽然贾宝玉喜欢吃那些女人嘴角的胭脂被别人笑话,但是对于这种情,正是天下人人都爱美好事物的一种欣赏。(二)对弱者维护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古代十年中,女性与男性相比,处于更低的社会和家庭地位,故有“男尊女卑”之说。在贾家,无论是闺房女郎,还是作为奴隶的丫鬟,都处于弱势地位。虽然这个家庭的女士们过着好衣服好食物的生活,但是她们会因为阅读更多而受到批评。婚姻问题是完全独立的,每个房间的丫鬟更受欺负,更受压迫。贾宝玉对这些女儿的不幸和不幸了如指掌,所以他非常体贴和关心:在第30回中,贾宝玉看到龄官因为思念贾蔷额在花架上花了几十个蔷字时,贾宝玉想到了龄官的心事,理解了龄官思念,体会到了龄官的煎熬,贾宝玉的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他在想替龄官分担她的煎熬智酷。贾宝玉看到了这个社会和家庭对女性的无情和冷漠,体谅她们的悲伤和痛苦,同情她们的软弱和无助,保护她们的软弱和生命。涂瀛在《红楼梦》中说贾宝玉“欲花而不为花生,欲花而不为花月,欲花而不为私花”。这就是对贾宝玉怜悯弱者最大的肯定。(三)对薄命之人怜悯《红楼梦》里有不少男性对待女性都异常残忍,比如贾珍和贾琏。所以,他们身边的女性很难逃脱悲惨的命运。因此,宝玉对她的红颜知己总是怀着深切的怜悯和照顾,在男权社会中给她们一些丝丝般的关怀。在第44回中,贾琏夫妇无故打了平儿,贾宝玉的想法是“也算今生意中不想之乐”,“心内怡然自得”,这就可以看出贾宝玉对待女性的态度。正是其思想难以引起那个时代的共鸣。他阻止不了男权社会中“红颜知己”的悲剧一再上演。贾宝玉从不爱接触上层人士,却和贫寒子弟如秦钟等人有着很和睦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蒋玉菡与金钏儿之间发生的事,宝玉被父亲暴打一顿,但其实这件事,乃是宝玉对于身世及其所处阶层持厌恶与否定之心而引起的,故其对待贾府的下人,像刘姥姥这样的穷亲戚,像优伶这样处在被压迫地位的人,都抱着关怀和体贴的态度,这也体现贾宝玉超前意识中的人人平等。然而,贾宝玉这一观念与其生活的时代、阶层与家庭之间存在种种矛盾,由于他的力量非常有限,所以自己也是无奈的深陷其中。四、结语贾宝玉是一个半现实半意象化的人物,其前世为女娲补天后剩下的一块炼就顽石。因听到一僧一道谈论“红尘里的荣华富贵”而“打动凡心”,想体验尘世间的繁华。也正是得到这一僧一道的帮助,才幻化成美玉降临人间。在世间,此石含于贾宝玉之口生于贾府这侯门之中,后又成了大观园各色人物、各类事件的见证人和亲历者。按封建时期最传统的公侯世家,公子的平凡生活轨迹来看,贾宝玉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服从父亲的命令,肩挑家族的希望,勤学苦练,获取功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一位家长及家族都称心如意的妻子喜结连理,换句话说,在思想行为方面都坚决贯彻儒家思想的金科玉律,才能叫圆满。可是,大家都渴望的仕途经济,在贾宝玉那里,却是不值钱的,他反而将其视为水火而避而远之,还独创了一段言论:天下热衷仕途经济的男人们,都是须眉浊物,皆为沽名钓誉的蠹虫;世人所称道了千载的文死谏、武死战,亦只是浊气一涌后邀以忠烈之名的愚行而已;儒家经典,除四书五经外,皆混说而妄为。他一见到女儿就感到神清气爽,看到男人就觉得浊气逼人。可见,贾宝玉的理想与人生追求,在那个时代的社会语境中,无疑是自由意志的一种外化。参考文献[1]朱一玄.红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