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 八下 地理 第四章 学情评估卷_第1页
湘教 八下 地理 第四章 学情评估卷_第2页
湘教 八下 地理 第四章 学情评估卷_第3页
湘教 八下 地理 第四章 学情评估卷_第4页
湘教 八下 地理 第四章 学情评估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学情评估卷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80亿。读世界人口数量和年增长率及预测图,完成1~3题。1.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总趋势是()A.持续减少 B.稳定不变 C.不断增长 D.开始减少2.世界人口年增长率()A.1960年最低 B.1980年最高C.2000年出现负增长 D.整体呈下降趋势3.全球人口数量突破80亿大关,表明()A.世界各国人口都在快速增长 C.资源消耗量会进一步加大C.全球人口数量增长会越来越快 D.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将不复存在人口的分布深受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影响。下面为某大洲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4.该大洲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①中低纬度 ②中高纬度 ③沿海地区 ④内陆地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该大洲北部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较高,气候寒冷 B.过于湿热,雨林密布C.极端干旱,沙漠广布 D.陆地破碎,岛屿众多如图所示的船型屋是海南省黎族古老的民居形式,主要以木材、茅草等材料建造,是黎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据此完成6~7题。6.修建船型屋的建筑材料和房屋结构反映出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 B.炎热多雨 C.寒冷干燥 D.交通不便7.船型屋民族色彩浓厚,图示古老民居所形成的聚落形态是()A.乡村聚落 B.城市聚落C.集镇聚落 D.特大型城市聚落下面为“德国某聚落景观照片”。据此完成8~9题。8.图中聚落最有可能是()A.工业城市 B.金融城市 C.农村 D.渔村9.不同聚落类型景观差别很大,其根本原因是()A.生产、生活方式不同 B.设施数量、规模不同C.房屋高矮、密度不同 D.道路类型、宽窄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人们建造了不同形式的住房,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被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下面是西亚民居图。据此完成10~11题。10.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图的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这种独特的设计是因为()A.厚墙有利于防盗C.窗小有利于节约材料C.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D.厚墙有利于隔热,小窗有利于防沙11.如今,特色的传统民居逐渐被一些高楼大厦所取代。因此,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要保护和挽救这些人类的无价之宝C.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遗产C.让传统聚落自生自灭D.保护乡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读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和世界人种分布示意图,完成12~14题。1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A.南美洲和大洋洲 B.亚洲和北美洲C.非洲和欧洲 D.非洲和南美洲13.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大洲主要人种是()A.北部是黄色人种,南部是白色人种C.南部是白色人种,北部是黄色人种C.南部是黑色人种,北部是白色人种D.北部是黑色人种,南部是黄色人种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人口增长慢的国家一般是()①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③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④高收入的发达国家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右图是世界局部地区人种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17题。15.图中A地区居民大多信仰的宗教是()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16.图中B地区居民主要是()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17.图中C地区居民使用的语言主要是()A.英语 B.法语 C.俄语 D.汉语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来自亚洲各国的运动员到此一搏。据此完成18~20题。18.韩国位于亚洲东部,来自韩国的运动员属于()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19.世界人种的划分依据是()A.“高等”“低等”标准 B.人们的语言、风俗习惯等C.居住地的自然环境 D.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20.亚运组委会要求志愿者须具备能使用汉语和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主要原因是()①汉语是中国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同时也为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和海外的华人华侨使用②汉语是我国唯一使用的语言③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④联合国的官方语言只有汉语和英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综合题(共40分)21.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了80亿人。下面为世界人口增长图(含预测)与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1)目前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是人口总量持续________(减少/增加)。预计未来人口增长速度将________(放缓/加快)。(2分)(2)科学家预测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由此推测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________(高/低)。印度和我国都是世界人口大国,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人口众多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根据联合国人口司最新预测,到21世纪80年代,全球人口将达到约104亿的峰值。世界人口总数接近峰值,你认为由此可能引发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可知,世界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除了中国和印度所在的①亚洲________和②亚洲南部外,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还有③欧洲________和④北美洲东部沿海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为人口稀疏地区,⑤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2.某地理兴趣小组,对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相关探究,请参照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1)世界文明多为大河文明,如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又如沙漠中聚落选址在大河绿洲沿岸;同时,水源影响交通运输,所以,聚落多分布于________交汇处。(2分)(2)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人口稠密,聚落较多,规模较大;而气候________的两极、干燥的沙漠地区和气候________的热带雨林地区聚落较少。(4分)(3)平原地区的聚落多呈________(团块状/条带状),山区聚落多沿山麓、谷地延伸呈________(团块状/条带状)。读“某地不同坡度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可以知道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是坡度________(数值范围)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6分)(4)从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其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条件。(2分)(5)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________等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2分)2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资料一: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现今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纽带。资料二:截至2023年9月,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8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世界各地形成了一股“中文教育热”。资料三:世界主要语言和部分孔子学院分布图。(1)孔子学院教授的语言是________。(1分)(2)孔子学院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________(南/北)半球。(1分)(3)孔子学院分布最为密集的大洲甲是________,当地居民主要为________色人种,居民大多信仰________教。(6分)(4)乙地区居民使用的语言主要是________语,孔子学院在当地分布较少是由于当地气候________,人口分布少。(2分)(5)试分析世界各地形成“中文教育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2分)

第四章学情评估卷答案速查12345678910CDBAABACAD11121314151617181920CCCBCCDBDB21.(1)增加放缓(2)高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3)交通拥挤、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