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网络安全
第一节信息诈骗与个人信息安全第二节正确判断网络信息,防止信谣传谣第三节常见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第一节信息诈骗与个人信息安全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高科技所带来的大量信息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便利,但同时也让不法分子乘机利用信息进行诈骗活动。目前,信息诈骗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手机短信诈骗、电话信息诈骗、网络诈骗等。本节通过详细论述各类信息诈骗的手段与预防措施,提醒大学生注意增强个人信息安全观念,提高防范信息诈骗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一、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
近年以来,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此类犯罪在作案手法上不断翻新,作案者冒充电信局、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使用任意显号软件、VOIP电话等技术,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经济犯罪,以没收受害人所有银行存款进行恫吓威胁,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
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编故事冒名诈骗
冒充医生或警察等身份,以机主的亲属、朋友受到绑架、发生交通事故、住院或没有生活费等理由,骗取机主汇款到指定账号。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得知机主与事主的关系或直接虚构绑架、意外事故等紧急事件,让人猝不及防,精神慌张,不给机主反应时间。接到类似短信或电话应立即报案,在警方的协助下解决相关问题。
2.谎称银行卡在某处消费
机主的银行卡在某地刷卡消费XX元,若有疑问请致电××××号码查询。用户一旦回电,犯罪分子便可冒充银行服务中心或者公安机关,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需更改信息,要求用户根据指示进行操作,实际上是将卡上款项转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
3.“汇款”诈骗
“请汇款到××银行,账号××××”等信息大量发出,有事主碰巧要汇款,收到此类汇款信息,未经核实便将钱直接打到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账号上。
市场上存在短信群发的设备或服务且成本极低,对于“汇款”方式务必认真核实,不仓促汇款。
4.“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各类名义谎称机主中奖,利用人们的贪利心理骗取机主缴纳所得税、手续费等各种费用。
针对这种情况,不要轻易按短信内容做相应操作,先查询官方网站或拨打官方热线确认并避免不假思索地通过搜索引擎点击排名最靠前的所谓“官方网站”。
5.“催租”诈骗
“您好,我是房东,现在在外地出差,房租请打到我爱人的账户上……”。
很多人租房的时候对房东缺乏了解,甚至只是一面之缘,加上多数房租为分季度或半年交一次等,让不法分子的骗术得逞。首先,应该报上全名,房东连名字和对租客的称谓都不说,怎么能说明他不是发错信息了呢?其次,“假房东”以短信形式催租看似“不好意思或不方便电话联系”,如果租客拖了一段时间,也可能会因为“不好意思”直接将款项汇出,结果自然是上当受骗无疑。
针对类似情况,租客万不能轻信短信内容,一定要和房东通话甚至见面交易确保安全。
6.特殊号码诈骗
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进行诈骗,而且诈骗手段不断翻新,通过任意显号软件等方式冒充电信、公安、银行人员,编造各种理由声称要追究你的责任以此行骗。
遇到这种状况,一定不要草率转账,电信、银行、公安系统的特殊号码不会在号码中显示区号、分机号等号段,犯罪分子所说的追求责任其实是不可能的,也从没有什么“安全账户”一说。
7.“领传票”诈骗
赵老伯打电话到当地法院咨询,称自己接到号码为“000190886203”的语音电话,通知他当日去法院领取传票,逾期将予以强制执行。凑巧的是赵老伯的儿子刚好有起官司在法院还未结案,这让老伯既紧张又担心。经查证,这是不法分子以法院名义进行的电话诈骗活动。
目前法院尚未开通语音电话通知应诉系统,法院送达传票是非常严谨的法律程序,一般会由经办法官或书记员直接送达当事人或通过邮寄等方式送达,如以电话通知方式告知当事人到法院领取的,也会适当告知有关情况。
8.自动取款机诈骗
犯罪嫌疑人先制作好印有“有故障请拨打×××”的小卡片,上面再印上伪造的银行印章,而后再雇佣社会闲杂人员将该卡片粘贴到自动取款机旁,同时用胶水等将取款机出钞口堵死,制造取款机出故障的假象,诱使受害人拨打其留下的电话号码。当受害人因取不出钱而轻信了卡片上的信息之后,犯罪嫌疑人就会冒充银行的工作人员以确保受害人的存款安全为由授意受害人在取款机上进行操作,将其银行卡上的存款转移到其指定的账号内,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9.打电话冒充事主熟人诈骗
骗子先给事主打电话,不事先讲明自己的身份,诱导事主误认为对方是自己外地或以前的同学、同乡、朋友或生意伙伴,以“你猜我是谁”、“你不记得我了,想想我是谁”或“我是你的某某朋友”等语言让事主自己猜并报姓名,如事主说:“噢,你是某某吧”,犯罪嫌疑人就会立即答应“对,我就是某某”并讲近期到京来见面甚至带有礼品。若事主在外地有很多同学或朋友,就误以为确是某某人。后事主又接到该骗子电话,称在来京途中某地因车祸需治疗费或因嫖娼被抓要交罚款等理由,向事主借钱,要求给其指定账户汇钱进行诈骗。
10.电话交友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和报纸等刊登个人条件优越的交友信息,吸引事主上当,再通过电话沟通,甜言蜜语地蒙骗事主,后以在来京途中带给事主的礼物属文物被查扣为由让事主垫付罚款与保证金,或称自己新开了一个店铺让事主给其赠送花篮等礼物时,让事主向其同伙账号内汇款从而进行诈骗。二、电信诈骗的预防方法
不论犯罪分子的手段怎样翻新,最终目的无非一点,那就是骗钱。依靠公安机关的力量“追回损失”,不如提高我们的自我防范意识“避免损失”,为此,我们总结了一些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
(1)不要轻信信息,要有辨别能力。当不能辨别真假时,要在第一时间拨打银行的查询电话,不要先拨打短信中所留的电话。
(2)不要因贪小利而受违法短信的诱惑,比如骗子先告诉你中奖,当你询问怎样领奖的时候,骗子就会让你先交纳个人所得税或手续费,这确实合情合理,可是,为什么不简单地从奖金中扣除呢?
(3)不要拨打短信中的陌生电话,以防受骗。打陌生人的电话会一步一步走进连环陷阱,不法分子多人结伙分别饰演不同身份,有时甚至一人就饰演多个身份,利用来电转移功能将多个电话接到一个电话上,通过反复通话,尽可能多地掌握被害人的个人资料、资金情况,伺机实施诈骗。
(4)不要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
(5)不要将资金转入陌生的账户。不法分子一般以温馨短信友好提醒开场,继而假冒银行或公安工作人员套取被害人的资金情况并给出善意建议,最后通过电话指导进行所谓的加密安全措施,而将钱转入不法分子的账户里。公、检、法机关作为执法部门是绝对不会使用电话方式对所谓的“电话欠费”等问题进行处理的。因此,绝对不要相信此类骗术。
(6)如果您接到陌生人的电话,一定要先确认对方身份,不要主动猜测对方是谁,在没有确实弄清对方是谁的情况下,更不要盲目答应对方的要求。
(7)有些犯罪嫌疑人能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事主孩子或亲友的电话、姓名等信息,因此,在电话中有时能明确说出事主孩子的电话或姓名,以强化事主对此事的相信程度,使事主在恐慌失措中上当受骗。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时,不要慌张,要通过拨打孩子的电话或与其同学、朋友、学校联系等其他方式,证实情况。
(8)凡以入会、提成为名义让股民交钱后为股民提供优质股票信息的公司和网站均属非法。请不要相信虚假公司或机构及网站上标榜的优厚回报的虚假宣传,防止犯罪分子用“钓鱼”的方式行骗。
(9)请您坚信无端的中奖短信都是诈骗分子设置的骗局。
(10)任何陌生人通过电话、短信要求您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为您提供安全账户对您的存款进行保护的,请一概不要相信,防止受骗。
(11)近来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特殊计算机软件能模拟各类电话号码,在事主电话上能显示事主家人手机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电话号码,使接电话事主误以为真。对此,请您遇到陌生人打来电话时,一定要冷静、沉稳、多思考,特别是涉及钱款转账时,要立即停止,把好最后一道防范关口。
这些骗术都非常简单,不用多想就能判断是骗人的,但是,如果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往往会“当局者迷”,我们只有牢记以上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上当受骗。三、网络购物诈骗的手段
一些骗子利用各种手段,比如以更低价格、直接线下交易、预交订金,让买家提早付款,一旦收到货款就立刻销声匿迹。类似现在很火爆的低价团购活动,都是以低价为诱饵,吸引大家购买,然后在售后服务和产品配件上玩花样。
1.低价、奖品诱惑
有些网络交易,骗子的商品售价往往比市场价格低一半还多,并以“海关罚没走私、朋友赠送”等为理由骗取购买人的信任或利用巨额奖金或奖品诱惑消费者浏览网页,并购买它出售的商品。
2.线下交易
为逃避网站的监控,在买家拍下物品后,卖家以更低价格为诱饵,让买家进行线下直接交易,以种种理由拒绝使用网站提供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谎称“账户最近出故障,不能用安全支付收款”或“不使用支付宝,可以再给你算便宜一些”等。
3.收取订金
卖家要求先付一定数额的订金或保证金,然后才发货。然后就会以种种看似合理的理由,诱使买家追加订金。
4.提高搜索引擎排位
一些假冒网站冒充正规电子商务网站,利用一些“竞价排名”代理商对发布人身份审核不严的漏洞,花钱把自己排在搜索引擎的显著位置,坐等用户上钩。
5.“网络钓鱼”
不法分子建立起域名和网页内容都与真正的网上银行系统、网上证券交易平台极为相似的网站,引诱受骗者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进而窃取用户资金。或者在发送的电子邮件或网站中隐藏“木马”程序,在感染“木马”的计算机上进行网上交易时,“木马”程序即以键盘记录方式获取用户账号和密码。有的诈骗网站网址与正规网站网址极其相似,往往只有一个字母的差异,不仔细辨别很难发现。当用户登录虚假网站进行资金操作时,其财务信息将泄露。
【案例7-1】7月15日下午,肖女士在家中上网时,突然看到屏幕的右下方弹出一个QQ消息框,显示今年是腾讯公司成立十周年庆,而她“幸运”地中了二等奖,将获得66 000元的奖金和一台三星笔记本电脑。肖女士按网页上的指示,拨打了咨询电话400-6751799,又按照对方提示拨打了公证人员马先生的电话。马先生表示,肖女士首先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即13 200元,并且还要支付1800元的邮递费用。肖女士照办了,随后又分两次给对方汇去了2万元,不料马先生却称要一次性汇2万元才能激活,否则无效。当肖女士按照马先生所讲的全部办妥后,马先生高兴地说道:“恭喜你,我们刚刚查到你是我们这次中奖的最后一位客户,因此你的奖金将高达18万元,但你还需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肖女士一听,奖金又多了,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又汇了36000元给对方,之后便等着对方承诺的当晚10点钟就把那18万元和那4万元押金一并汇给她。但马先生的电话之后便一直是关机状态。“糟了,我被骗了。”直到那时,肖女士才彻底清醒过来。
【案例7-2】3月5日下午,小朱来到烟台市区文化宫附近的一家网吧,玩起网络游戏《跑跑卡丁车》。没多久,屏幕右下角就不断弹出一个加好友的对话框,小朱点击“确定”后网上出现一条“幸运”提示:“恭喜您被系统抽中为跑跑无限惊喜活动幸运玩家,您将获得世纪天成科技有限公司送出的惊喜奖金32000元以及三星公司赞助的Q40笔记本电脑一台。”小朱非常兴奋,就打开所谓的“官方网站”,网站上清楚地写着“需要预先支付600元手续费”,为了能尽快得到奖金和奖品,小朱匆匆到网吧附近的银行,给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汇去了600元钱。按照网页上的要求,小朱拨打区号为0898的客服电话确认时,一操南方口音的男子接电话称需再汇6400元的个人所得税,此时小朱才觉得不对劲儿。
【案例7-3】年轻小伙张明(化名)因急事要赶赴广州。出门前,他在网上找到一家低价代售机票的网站,谈妥票价900元后用U盾网银付款。可网站却反馈信息“付款不成功”。见状,张明致电网页上的联系电话,对方表示可能因为系统调试原因,没有收到这笔汇款。谈话间,对方看似无意间问了一句“卡里有多少钱”,张明说“26.4万元”。于是,对方建议张明再转一次账试试,为了防止重复收费,转账金额设置为27万元,这样就不会真把钱转出去了。想想这么做自己不会吃亏,张明便照做了。出人意料的是,点击确认转账后,张明发现自己卡里的26.4万元不见了。联系后,对方表示他电脑可能中毒了,可为其提供远程电脑协助,检查一下电脑是否中毒。张明同意了对方发来的远程协议,此时,他的电脑上还插着银行U盾,更不巧的是,就在此时张明账户上因生意往来收到了一笔170万元的汇款,让骗子全都转走。
经查,骗子得知卡内余额后,往卡里转了6000元,凑足27万元,而正忙于“测试”转账的张明,转账前根本没有查询余额,而是直接操作转账自认为不可能转出的27万元,不料,最终总共损失190多万元,而这一切只为了买一张900元的机票。
【案例7-4】刘先生在某网站上浏览到一部摩托罗拉手机只要780元,该机市场售价在2000元左右。刘先生在网站上获得了卖家的QQ号,便与对方取得联系。刘先生想了解一下该网站商品“低价的内幕”,卖家告诉他,因为产品为“海关没收的走私产品”,所以价格比“水货”(走私货)还低。这个解释让他放松了警惕,因为刘先生要购买两部,最后以750元一部的价格成交。对方要求刘先生先将部分货款汇到账上,他们会在两天内通过快递发货,待收到货以后再付余款。刘先生在汇出了一半货款750元后,很快就接到了卖家的电话,说款已收到,他们将尽快将手机寄出。但是刘先生在等待多日后也不见手机送货上门,就打电话过去询问,此时卖家的电话号码已经变为空号,同时QQ也不再上线。
【案例7-5】胡小姐在某网站看到“一批全新的三星笔记本电脑低价处理,原价15000元只卖3500元,有发票和全国联保的保修卡”的广告,在跟对方联系后,对方声称此产品是特价,数量有限,购买的人很多,并且透露该货是走私过来的,质量绝对可靠,因为急着转手,所以才卖得这么便宜,并给了胡小姐一个银行账号,要求先交1000元订金。由于急于得到这款笔记本电脑,刘小姐就按照对方要求的账号汇了款。后来胡小姐催促对方发货,但是对方一推再推,直至最后失去联系,这时胡小姐才发现已经上当受骗。
【案例7-6】建立假冒网上银行网站,骗取用户账号密码实施盗窃。骗子建立起域名和网页内容都与真正网上银行系统极为相似的网站,引诱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进而通过真正的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系统伪造银行储蓄卡、证券交易卡盗窃资金;还有的利用“跨站脚本”,即利用合法网站服务器程序上的漏洞,在站点的某些网页中插入恶意html代码,屏蔽住一些可以用来辨别网站真假的重要信息,利用cookies窃取用户信息。如在2004年7月出现的假联想公司网站(网址为http://),与真正的联想网站(网址为http://)只有一个字符的差异,诈骗者利用了小写字母l和数字1很相似的方法。四、避免网络购物诈骗的常见方法
1.选择网站信用、服务口碑较好的大型网站
谨慎使用搜索引擎,不要轻易点击不明网页或邮件中提供的可疑链接。熟记交易网站的域名和相关页面情况,在输入时要谨慎小心,提防个别字母、字符差异的“障眼法”招数。
2.看清卖家信誉
以淘宝网为例,经常在上面购物的买家要尽可能地选择信誉比较好的卖家,这里要强调的是不要一味只注意卖家拥有几颗钻、几个皇冠,还应该重点考虑评价的质量,看看这个卖家有无中评、差评,这些中评、差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看成交量
成交量的多少,基本可以反映卖家交易频繁度,一个成交量高的卖家是比较值得信任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你只看卖家的成交量,那你离“上当”就不远了。在淘宝网的信用评价体系中,成交量、好评是可以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比如通过不正当的方式来“刷信誉”,以此提高卖家的信用评价分数。
4.看好评率
信用分数有可能充满水分,而好评率则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卖家的信誉情况。一般来说,在淘宝网当好评分数超过一定数量之后,仍然能保持98%的好评率,是比较难得的。
5.看第一个评价
卖家得到的第一个评价,是指它作为卖家,从买家那儿得到的第一个评价。从买家所给的第一个评价中,可以看出这个卖家是什么时候开始在淘宝网卖东西的。一个开店时间较长的资深卖家无疑是要加分的。
6.看清商品的价格
若发现购物网站的商品价格与市场售价差距过于悬殊或者不合理,要小心求证,切勿贸然购买,坚持“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原则不动摇。除非该商品是在参加淘宝网的特价活动(如“周末购物狂”)或者有很多卖家出售该商品的售价都比较低,这样才可以列为考虑购买对象。如果只有个别卖家价格出奇的低就要特别小心。在了解清楚电子商店退货与换货原则以及所支付费用总额(包括预付运费与税金等)等问题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7.坚持使用支付宝之类的第三方交易平台
绝不轻信线下交易直接汇款之类的谎言,对于先付订金的说法一律加以拒绝。五、网络交友诈骗
通过婚介网站去找对象,不是不可以,也不是说一定找不到称心如意的伴侣,问题是要“谨防网络爱情诈骗”。爱情骗子骗人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
1.用小虾钓大鱼
骗子通常利用他们相貌出众、工作热情高、事业心强等优点打动对方,然后在热恋时说:“我正在办某项大事业,需要多少多少资金,已筹集若干,还差若干……你是不是帮帮忙,借我些钱,过几天我钱一到账就还。”此时,女方往往是感情第一,理智不起作用,借就借吧,反正对方已是自己意中人了。但他是不是有借有还呢?没几天,他真还了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使女方相信他是个靠得住的人。过一阵,他又找女方借,数目更大。女方鉴于男方第一次借款守信,自然倾囊相助。男方的小虾钓大鱼便大功告成,从此,再不与女方见面。此类事,屡屡见刊。
2.以“学问”哄“淑女”
这是另一种骗情骗色的男骗子,这号角色往往暗藏在两个地方,一是某些不规范的婚介所,把婚介所当“文明”婚托;二是在婚恋互联网上用“美男”照,以及情诗、美文吸引大龄女青年。他们一般装扮成教授、工程师、作家等,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且讲礼貌,待人很客气,他们的甜言蜜语和装腔作势的所谓“学问”、“时尚”很能迷惑人,女人一旦被他们的假情假意掌控,甚难自拔,他们的“出国旅游”,到欧美“充电”,去××国赚大钱等都是假的,一些幼稚的女同胞吃了大亏后才识破骗局,常常是悔之晚矣。
3.买车买房,弥天大谎
郝先生,在一个中外合资的大企业当高管,工资高,有本事,有派头,围着他转的女人不少,但他一个都看不中。他的标准是“漂亮”,一般漂亮不行,要有气质的漂亮,有风度的漂亮!这样,一年一年过去,都到40岁了,还没成婚。去年他上婚恋网浏览,发现一个极漂亮的女人照,但这照片上网一天就撤了,不像有的女人,照片天天都在网上。可过一阵,这照片又闪了闪,之后,又消失;由此,闪闪,消失;消失,闪闪,把这位高管的眼神定住了,把他的心也定住了。于是,他千方百计,先是通过互联网与这位“闪闪”联系,后又通过电话,通过约会请“闪闪”到高级酒店会晤,“闪闪”高傲得很,经常失约,“高管”反而低下头来将就,因为这是他真正看上的有气质有风度的漂亮女人呀!半年后,他终于追求到了这位女士,并向她求婚。“闪闪”答应得很爽快,但提了三个结婚条件,即出游的座驾和安居的别墅由“高管”出资300万,由她“闪闪”独自操办。她对他说:我想给你一个惊喜!“高管”爽快得很,开了张300万的支票给了“闪闪”,“闪闪”含笑收下。一个星期后,这位极漂亮的女士就无影无踪了。聪明一生的“高管”这回实实在在地被骗了。第二节正确判断网络信息,防止信谣传谣
一、谣言的分类与特征
1.谣言的定义
谣言自古就有,《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中有这样的话:“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獗,獗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辞海》中也有一些相关的字词阐释:“遥,指凭空捏造的话或没有根据的传闻;谣言,指凭空捏造的消息或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谣言的定义多种多样,心理学、社会学和传播学都有着各自领域的定义,尽管各执一词,多数学者还是对谣言存有某些共同的认识,一般都以“未经证实”作为谣言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就是指传播者在没有根据或未经证实的情况下,通常具有一定目的性,有意或者无意通过口头或网络介质(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散布或流传的,对个人、集体、社会甚至国家具有较大负面性质的信息,且一般最终都能通过新闻媒体澄清或者辟谣。
2.谣言的分类
谣言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涉及的不同内容,可以将网络谣言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型:
(1)政治谣言。这类谣言主要指向党和政府,主要涉及政治内幕、政治事件、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等内容,无中生有,捕风捉影,让公众对国家秩序、政治稳定政府工作产生怀疑和猜测,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如“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类似谣言。
(2)灾害谣言。这类谣言一般是捏造某种灾害即将发生的信息,或者是捏造夸大已发生灾害的危害性信息,引起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让山西数百万人街头“避难”的地震谣言、引发“抢盐风波”的核辐射谣言、引发大逃亡并导致4人遇难的响水县“爆炸谣言”等都属于这类谣言。
(3)恐怖谣言。这类谣言一般是虚构恐怖信息或危害公众安全事件信息,其危害是引发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引起公众对政府管理的不满,影响社会稳定。如“针刺”、“新疆籍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等都属于这类谣言。
(4)犯罪谣言。这类谣言一般是捏造一些骇人听闻或令人发指的犯罪信息,其危害是引起公众愤怒、恐惧,引发公众对政府、政府工作人员或某些群体的不满,同时也影响当事人的声誉,扰乱他们的正常生活。如“武汉大三女生求职时被割肾”、“海南支教女学生被灌醉轮奸”、“黔西部分乡镇儿童被抢劫盗肾”等都属于这类谣言。
(5)食品及产品安全谣言。这类谣言一般是捏造或夸大某类食品或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其危害是引起公众对该类食品或产品的抵制,导致该类食品或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损失。比如“广元柑橘”事件、“皮革奶粉”事件等,无疑在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火上添油,让橘农、奶粉企业等蒙受巨大损失。
(6)个人事件谣言。这类谣言主要是针对某些个人特别是名人而编造的为吸引人眼球的虚假信息,其危害是侵害当事人隐私,给当事人造成负面影响甚至经济损失。比如赵本山“被限制出境”以及众多名人“被死亡”、“被离婚”等,都属于这类谣言。
3.谣言的特征
网络谣言作为一种谣言,继承了一般谣言的本质特征,如传播性、非真实性等。同时,网络谣言是依附于网络产生的,也吸收了互联网的诸多特征。
网络谣言的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虚假性。这是网络谣言最根本的性质和特征,即传播者传播的信息没有基本的事实根据,肆意歪曲。这也是网络谣言与网络反腐、网络曝光的本质区别。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的新形式,例如“微笑局长”事件、“房系列”事件、“官员不雅视频”事件等都有力地证明了网络的强大反腐功能。在进行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上,网络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网络谣言则是无中生有或者对事实进行了基本的歪曲和夸大。
(2)爆发性。使用网络平台散播的谣言与口口相传的谣言不同,其扩散的速度快、频率高。一则谣言通过网络传播和转发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地球人”知晓,而口口相传的谣言一般只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传播,也容易“止于智者”而消失。鉴于网络“光速般”的传播,网络的炒作、知名度的猎取也因此滋生。如“山西地震”、“皮革奶粉”、“抢盐风波”等谣言都传播快、轰动性强。
(3)隐蔽性。网络的虚拟性、言论和信息发布者的匿名性使谣言散布者的身份变得神秘,而网络谣言往往因群体性而呈几何级数般复制,转发也使得一般的网民对谣言的源头难以查证,因而对谣言不能及时甄别,容易上当受骗。
(4)宣泄性。现代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有些人把注意力和发泄方式转移到匿名的网络上,为了引起社会民众的广泛注意,利用一些社会的不平等待遇或现象和群众的不快、不满心理,制造或乱传并非亲眼所见的弱势群体被虐待、被打骂事件,表达对个人、集体甚至于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以达到宣泄自身情绪、获取网友点击率和提升网络知名度的目的。
【案例7-7】2010年2月20日至21日,关于山西一些地区要发生地震的消息通过短信、网络等渠道疯狂传播,由于听信“地震”传言,山西太原、晋中、长治、晋城、吕梁、阳泉六地几十个县市数百万群众2月20日凌晨开始走上街头“躲避地震”,山西地震官网一度瘫痪。21日上午,山西省地震局发出公告辟谣。
山西省公安机关立即对谣言来源展开调查,后查明造谣者共5人。
35岁的打工者李某某最先将道听途说的消息编写成“你好,二十一号下午六点以前有六级地震。注意!”的手机短信息发送传播,被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区分局行政拘留7日。一名20岁的在校大学生傅某某在网上看到有关地震的帖文后,便在百度贴吧发布《要命的进来》帖文:“我爸的一个朋友,国家地震观测站的,也是打电话来,说震的几率很大!大约是90%的几率,愿大家好运!这绝对权威!”被行政拘留5日。
在太原打工的韩某某出于玩笑,以“10086”名义发送“地震局公告:今晚8时太原要地震,请大家不要传阅,做好预防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的信息,被行政拘留10日。在北京打工的张某为了提高网上点击率,先后在百度贴吧等多地发布《最新山西地震消息》:“山西2010年2月21日地震消息,据官方报道,山西吕梁地区死亡36人,伤亡人数正在统计中。晋中、太原、大同等地未来72小时可能发生不下30次余震,余震范围包括山西晋中、晋南地区、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大家及时防范。”被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
24岁的工人朱某某为了起哄,在百度贴吧发帖称“山西太原、左权、晋中、大同、长治地震死亡100万人”。被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
【案例7-8】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谁也没想到这起严重的核事故竟然在中国引起了一场令人咋舌的抢盐风波。从3月16日开始,中国部分地区开始疯狂抢购食盐,许多地区的食盐在一天之内被抢光,期间更有商家趁机抬价,市场秩序一片混乱。引起抢购的是两条消息:食盐中的碘可以防核辐射;受日本核辐射影响,国内盐产量将出现短缺。经查,3月15日中午,浙江省杭州市某数码市场的一位网名为“渔翁”的普通员工在QQ群上发出消息:“据有价值信息,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并不断地污染,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在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随后,这条消息被广泛转发。16日,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发生抢购食盐的现象,产生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辐射恐慌和抢盐风波。
3月17日午间,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强调,我国食用盐等日用消费品库存充裕,供应完全有保障,希望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合理购买,不信谣、不传谣、不抢购。并协调各部门多方组织货源,保障食用盐等商品的市场供应。18日,各地盐价逐渐恢复正常,谣言告破。
3月21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发布消息称,已查到“谣盐”信息源头,并对始作俑者“渔翁”作出行政拘留10天,罚款500元的处罚。
【案例7-9】2011年10月20日,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06级本科生皮某在百度重交吧以“我热,针刺事件居然闹到重庆来了”为题发帖,引起许多网友关注并回帖。“针刺”信息很快在该校部分学生中传播,并引起了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情绪。皮某后来在发出的“个人声明”中说,他在与母亲通电话时,听说老家永川出现犯罪分子疑似用毒针扎小孩的事件,而母亲在电话中一再要求注意安全,于是他在未经核实真实性的情况下以“‘针刺’闹到重庆”为题在网上发帖。皮某主观上是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保持警惕,但客观上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鉴于皮某认识到自己违法行为的实质,警方依法对其作出治安拘留3日的处罚。
重庆市公安局网监总队一位陈姓警官说,公民在网上散布和传播“针刺”言论,原则上定性为刑事犯罪。鉴于皮某是在校大学生,尚未有证据证明皮某是主观故意,警方才作出这样的处罚决定。
【案例7-10】2011年11月12日凌晨,一条“海师支教女学生光棍节被灌醉轮奸”的微博开始在网络上疯传,众多网友纷纷转发“求真相”。13日凌晨4时,网帖中提到的被轮奸的海师支教女学生杨惠在凯迪社区发布声明,否认自己和陈玉被强奸,并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以便网友求证。随后,海南师范大学对外回应称“海师支教女学生光棍节被灌醉轮奸”系谣言,校方强烈要求追究发帖人的法律责任。
11月16日上午,记者从海南省公安厅获悉,之前在豆瓣网上造谣称“海师两支教女学生被灌醉轮奸”的发帖人“树兜”已经被查获,刘某,男性,23岁,系海南师范大学08级某工程学院学生,为当事两名女学生的男同学。
刘某对自己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警方依法对其作出治安拘留7日的处罚。二、谣言产生的原因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们快捷搜索信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挥洒创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互联网的无所不在使世界变成“平的”,媒体从至高无上的权威位置被“下放”,受众与传播者的身份界限被打破,“草根”成为“意见领袖”,平民正在“创造”历史。但同时,少数大学生借助网络虚拟性宣泄自己的情绪、散布和传播网络谣言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自身、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一)价值观冲突和异化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不同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的碰撞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历史转型必然促使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并冲击原有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这种价值观冲突和异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就是其中反应尤为突出的一个问题。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现象不能形成全面的认识,往往把眼光集中在社会的黑暗面,把权钱交易、分配不公、人际关系扭曲看成是普遍现象,于是他们对社会和国家充满埋怨,一旦自己追求的某种利益没有得到满足,便容易产生偏激心理和极端行为,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他们借助网络散布网络谣言尽情宣泄。比如常熟理工学院大三男生高明只因为宿舍搬迁使自己和女友分别而感到痛苦,便炮制题为“常熟理工学院再曝轮奸事件,一名施暴者再次逍遥法外”的网络谣言,另有部分大学生由于社会责任感不强,往往只是为了标新立异、寻求刺激便在网络上散布谣言。如2010年2月山西某大学生上网发布“山西有地震”的消息,同时其室友通过网络大肆跟帖为其制造舆情恐慌,结果是大学生因“闹着玩”忽悠了半个山西省的人民“等地震”5个多小时。
(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散布谣言提供了诸多方便
日益先进的传播技术,为大学生散布和传播网络谣言打开了方便之门。过去舆论与媒体控制着人们的信息来源与发布渠道,现在个人可以通过网络来自由地宣布自己的声音,只有在网络时代,个人才被赋予了真正的言论自由,个性才被真正地张扬出来,但如果我们过于陶醉于网络技术带来的自由,而很少反思为此付出的代价,就会放松规范,导致混乱无序,直至谎言、骗局流行。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使得身处该环境氛围中的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功能降低,他们的言论表现出极大的放纵和随心所欲,即使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内向、不敢大声说话的大学生,往往也会毫无顾忌地抒发内心所压抑的情绪和不满,由此制造、散布谣言的概率也就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网络具有的低成本性、高速流转性、超时空性等特征,为大学生散布谣言提供了诸多方便。正如有的学者所言,网络中的信息生产、发布特点是先生产后过滤,甚至边生产、边过滤抑或是只生产、不过滤,信息生产成本几乎为零,使得网络造谣低门槛、低成本。大学生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不需要经过事前审查,带来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无比,加之在网络空间从编写、制造到发布,每个环节都变得轻而易举,由此为大学生散布谣言提供了畅通的渠道。
(三)在畸形的自我表现欲和发表欲驱动下随意发帖
大学生逐渐成为网络社会的主力军,他们追求个性、尊崇时尚、喜爱展示自我等特点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表露无遗。部分极具“自我性”的大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将自己塑造成自己想成为的一切角色,他们故意采取“不走寻常路”的方式,挑战社会主流意识;或者是为了吸引他人的眼球,让自己发的帖在网上获得更高点击率及转帖率,大学生喜欢把“雷人”的事情放到网络,有的甚至只是道听途说的一些只言片语,他们凭借自己的想象“添油加醋”以满足自己扭曲的虚荣心,从而演变成为谣言。
(四)借助虚拟空间宣泄情感需求和心理压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心理层面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诸如人际交往障碍、环境不适应、恋爱和性、学习焦虑和考试压力、就业压力等让他们吃不香睡不好,倍感烦躁与不安,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于是凭借网络的匿名性,试图突破交流者的身份、性别、容貌等常规因素的局限,将自身的不良情绪或心理压力在网络空间尽情宣泄,极易产生网络谣言。例如2012年10月24日,广州天河警方查获涉嫌利用网络散布谣言的李某系北京某大学飞行员学员班学生,因末位淘汰等原因,被中断学业回家,由于异常失落,就无端地将天河区某高校QQ群中的同学们当做自己失落情绪的发泄对象,他潜伏在这个QQ群里不停地窥看同学们的聊天记录,从中推断、臆断出一些所谓的八卦消息,而后就跳将出来,不断散布谣言,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三、谣言造成的危害
从大学生散布网络谣言的实例来看,他们往往是在好奇、无聊心态的驱使下,抑或在“善意提醒”动机的影响下虚构事实编辑成短短的一篇网络帖子、一条微博信息、一则网络笑话,看似无足轻重,但这些网络谣言极易侵犯他人的名誉,对谣言指向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造成人们认知的混乱,误导价值伦理观念,甚至损害政府、国家形象,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一)侵害谣言指向者的名誉和信誉,造成物质损害和精神困扰
互联网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客观上也给一些大学生造谣传谣、提供了空间和渠道,一些大学生只需轻点鼠标就很有可能诋毁其他公民的名誉、企事业单位的信誉,由此造成物质损害和精神困扰。如“海师支教女学生光棍节被灌醉轮奸”谣言的散布,对支教女学生杨惠和陈玉的名誉权造成了侵害。根据《宪法》第三十八条和《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名誉权是指公民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社会评价,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该谣言散布后,尽管受害人所在学校和自身在网络上辟谣,但此事在网络上仍然被议论得沸沸扬扬。有不少声音仍然怀疑杨惠和陈玉是迫于压力才否认这些事实,有些则干脆表示:“如果抓到造谣的,然后在电视上承认自己造谣,那么你们说的就是真的,如果一直抓不到造谣的,那么证明此事是真的。”这些言论让杨惠和陈玉痛苦不堪,甚至有人还一直不依不饶地在杨惠的微博里质疑她,怀疑她们说假话、自我炒作,不论杨惠怎么解释都不接受。又如“大学生股东为损竞争对手信誉,网上散布谣言被刑拘”事件,自从安徽籍大学生龚某恶意发布谣言后,兰州某生物能源公司的商业信誉受到严重打击,立即有数家兰州的餐饮企业不再向受害公司提供餐厨垃圾,致使其餐厨垃圾的回收数量急速下降,每天以1万元左右的速度给该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余万元。同时,一些餐厨垃圾流向社会,危害严重。
(二)干扰社会大众获取真实信息,导致认知混乱和生活秩序混乱
互联网本应是新技术时代公众获取便捷信息和享受生活服务、创造和分享健康文化的平台,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大学生在微博、论坛等网络空间散布谎言、谣言等各种不良信息,就玷污了这片公共“土地”,干扰了社会大众获取真实信息,欺骗了网络公众的理智和情感。一方面,谣言受众在谣言的渲染下导致认知混乱,极容易演变为谣言主体。大学生散布谣言,阻碍了公众获取真实信息的渠道,影响了公众对事件的判断。同时,基于公众的从众心理、窥私心理、同情心理或者泄愤心理,在“谣言更多是从感觉出发,而不是从事实出发”的规律作用下,社会公众就会将自身由被动的受众身份转化为新的网络谣言的主体,从而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充当着网络谣言的主谋和帮凶中的一员。另一方面,谣言受众在谣言的欺骗下导致情绪波动,极容易造成生活秩序混乱。比如,广东某大学学生蔡某和顾某在网站论坛散布关于“广州大学城强奸案”的谣言消息,称广州大学城里发生四起强奸案,受害女生有四五名之多,这不仅败坏了大学城的声誉,损害了大学城的形象,而且使部分学生及家长笼罩在一种恐慌、迷茫与无助的阴霾中,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三)破坏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对于传统社会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飞快、受众面极其广泛的属性。大学生如果缺乏自律,认识模糊,只要轻轻点击键盘,散布的谣言在“蝴蝶效应”的作用下,产生的社会危害往往会冲击政府权威,严重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威胁着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例如,云南籍在校大学生杨某在论坛中发布“绝症男子杀死八名村官,称为民除害”和“震惊云南——绝症患者连杀八名村官”两篇帖子,后经警方核查,所谓“绝症男子杀死八名村官”一案纯属捏造,陆良县三岔河镇小罗依村没有“年龄为26岁,名叫段飞”的青年男子。该虚假信息经过大量转载,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许多媒体记者和群众都打电话到公安机关进行询问,增加了陆良县公安机关的工作负荷。同时,由于该谣言中涉及“村官”,极易让社会公众与政府及其官员联系起来,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仇官、仇富”心态的驱动下,对我国政府和公务员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如果没有及时查实,极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后果不堪设想。又如,重庆交通大学学生皮某在网上散布“针刺”谣言后,许多网友关注并回帖。尽管该帖很快引起了警方关注,网站随后予以删除,并发帖《请吧友勿在此吧内讨论与针刺有关话题》,让网友不要轻信和传播谣言。但由于谣言信息与辟谣信息的传播速度大相径庭,并且辟谣信息的转发量往往只有谣言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从而使得辟谣信息难以点对点地抵达真正的谣言受众。因此,在整个针刺谣言传播过程中,群众恐慌情绪相对较重,尤其是农村和信息不畅通地区的中老年人的恐慌情绪更重,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四、不信谣,不传谣
在网络上,不少网民抱着“围观”的心态,有好事之徒发起谣言后,一些人不明真相,就贸然“起哄”转发。
作为现实世界的数字化投影、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是一片肥沃的田园,其中有充足的养分、阳光雨露、沁人花香、累累果实,也不可避免伴有杂草、噪音。网络谣言就是其中杂草和噪音的一种,它们或侵犯他人权益,影响他人声誉;或扰乱社会生活,破坏经济社会秩序;或危害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贻害无穷。依法查处并严惩造谣、传谣者,维护互联网信息健康安全,既是法治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合乎绝大多数网民的根本利益。大学生作为年轻的知识群体、祖国之栋梁,在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上理应负有更多地进行责任和担当。这一方面是因为,身为年轻人,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虚拟世界更为了解,与“网络化生存”的生活方式也更贴近。另一方面,基于较高水准的学识与素养,大学生群体对真伪、善恶具备较强的识别能力和分辨能力。这种优势,若与青年“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的时代使命水乳交融,无疑将对遏制网络谣言、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转型期的社会中,各种诉求的表达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校园内外各种信息的传播过程具有不对称性,一些谣言的生成、传播具有复杂的现实成因,其中有些带有造谣者不可告人的私利色彩,有些则属于传谣者起哄、围观心态使然。对此,广大青年朋友们应通过更多地进行社会实践、更多地观察社会、更多地体验生活,更好地练就一双自觉辨识谣言、抵制谣言的“火眼金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激浊扬清、正本清源——青年学子对待互联网的态度应当如是。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代表着科技创新的前进方向,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是思维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生力军与新鲜血液,更是打造讲正气、遵法纪、守底线的网络文化的生力军。每个大学生网民都应树立这种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道德正义感,自觉抵制包括网络谣言在内的各类网络糟粕,携手营造一个清新、健康、积极向上的互联网共有家园。草木无情人有情。在情理之间,人们的情感反应在先,理性反应在后。人们容易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丧失理智,并信谣、传谣。当谣言发生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利害得失,特别是与自己的利害关系;其次才是是非曲直。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喜怒哀乐影响判断,利害得失优先,是非曲直次之,乃是人类信谣、传谣的思维缺陷之一。
“信谣、传谣”得以生存的土壤是“不友好、不互信”的社交生态。传播学中接受研究理论表明,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相信那些他们愿意相信的事实。网民对社会面貌所积累的看法与情绪,已经沉淀为比较顽固的“刻板印象”,当谣言符合这种认知和想象时,谣言立刻寻找到了市场,并迅速蔓延。正因为有不断曝光的负面新闻,一次次冲破着人们的道德和心理底线。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信谣、传谣”并非源自网民的单纯、幼稚和善良,而是一哄而上的群体性盲信、盲从,背后其实反映了人们对社会“戾气”的一种过度担忧。
我们常说:“谣言惑众害众”。我们每一个人作为普通公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各自不同,但必须正确分辨自己获取的信息的真假,如果信谣、传谣,小而言之,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特别要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一些谣言“插上了翅膀”,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拥有数亿网民的中国,防止网络的危害不容小视。当然,除网络谣言外,还由于大众传媒巨大力量的推动,各类荒唐的谣言犹如黑色幽灵,在人群中口耳相传,其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也不容忽视,以“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流传,添油加醋,以讹传讹。如近年来,普通群众抢购板蓝根、粮食、碘盐等都是通过众人口耳相传的。从心理学看,看到别人做什么,他也做什么,不去考虑自己行为合理与否,是一种盲目从众心理,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谣言止于智者,我们应保持健康、理性的心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理智分析,科学应对,不听信谣言,更不传播谣言,坚决反对和自觉抵制谣言,使谣言无处可传,无人相信。信息社会,真真假假的信息铺天盖地。尤其是各种别有用心的谣言,更会扰乱人们的思想,影响社会安定,甚至成为引发社会动荡、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因此,我们每个公民一定要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要增强辨别谣言、抵制谣言的能力,在任何言论面前要保持理性的态度,明辨是非,遏止谣言的泛滥传播,不给谣言滋生的土壤。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抵制谣言,从我做起,不信谣,不传谣,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国宪法规定任何民族、任何人不能超越法律,在法律之上享有特权。不管什么人只要触犯法律,就应受到法律严惩。散布谣言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轻则侵犯公民或法人等的个体权利,重则危害社会管理秩序。因此,散布谣言者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是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名誉权的,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二是行政责任,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5日以上、10日以下行政拘留,及500元以下的罚款;三是刑事责任,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编造、散布谣言,特别是含有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内容的恐怖信息,给人们心理造成恐慌,影响了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等,将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所以,面对网络谣传,我们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网络毒品”的狰狞面目,不要瞎起哄,不要听风就是雨,更不能把耳朵当眼睛,人云亦云,善恶不辨,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要切记,不信谣、不传谣也是一种美德,是做人之本。第三节常见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网络安全从本质上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与计算机网络息息相关。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网络侵害技术与信息盗取手段也花样百出。对于国家而言,信息的窃取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私人信息的盗取也会对个人带来精神及物质上的诸多伤害。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已经迫在眉睫。目前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性能,采取了很多技术手段和措施,包括网络安全软件、防火墙、计算机杀毒软件等防范措施。但大部分人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知,在主观好奇心驱使或者黑客恶意攻击时,这些保护措施未必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因此使用网络的同时也要学习相关的网络安全知识,树立安全上网意识。一、计算机网络安全常见问题
1.系统漏洞
几乎所有的网络系统都存在漏洞,这些漏洞有的是系统自带的,如Windows、UNIX等操作系统都有一定数量的漏洞;此外,局域网内用户使用盗版软件或者网管的疏忽也容易使网络系统出现漏洞。
2.黑客攻击
黑客入侵是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因素中最大的威胁因素。当计算机网络本身存在漏洞时,这些漏洞经黑客发现后,便会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年级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幼儿园教学工作计划汇编
- 2024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
- 计划春季学期幼儿园工作计划
- 初三年级数学学期教学计划
- 学校生物培优补差工作计划范文样本
- 2024年香江中学工会工作计划
- 2024实验学校中学部教学处工作计划范文
- 美容工作计划汇编
- 2024年社区计划生育年终工作总结
- 2024架空输电线路运维管理规定
- 智能化改造的力量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与应用组”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生物-安徽省2025届高三第一次五校(颍上一中、蒙城一中、淮南一中、怀远一中、涡阳一中)联考试题和答案
- 2023年民航东北空管局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老年人护理风险防控
- 云南省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复习
- 养老院防恐防暴应急预案
- 外研版小学英语(三起点)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系统与维护》实验1-13参考答案
- MSA-GRR数据自动生成工具(已经解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