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件第6章_第1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件第6章_第2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件第6章_第3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件第6章_第4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件第6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教育教学安全

第一节实验安全第二节实习安全第三节求职安全

第一节实验安全

高校的实验室,特别是理工科高校的实验室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电子等许多领域,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动手能力以及探索未知领域的重要基地。实验室中不仅放置着各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仪器设备,而且集中存放了大量的危险物品。常年与这些危险仪器设备、危险物品相伴,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灼伤、火灾、爆炸、中毒、辐射、电击等各种灾难性事故。因此加强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实验室中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

1.火灾

火灾是最常见的安全事故,高校中也不例外。2013年6月西安某高校一实验楼起火,楼顶全部被烧毁,损失惨重。当前,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内都装着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易燃易爆物品(如油、酒精、氧气等),尤其是化学化工、材料类实验室无一例外地都会用到电炉加热蒸馏、加热等,如果操作不慎,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火灾事故类型主要有:

(1)电气火灾:由于电气设备使用不当引起的火灾。如:线路短路、线路超负荷供电、使用劣质的插排、接头不良、保险丝选用不当、发热电器使用时被可燃物覆盖或可燃物靠近发热体所引起的火灾等。由于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要使用电器,所以该类火灾一般占实验室火灾的大多数。

(2)化学药品火灾:由于化学药品使用不当而引起的火灾。如:氢气、煤气、液化气、乙醇、乙醚、白磷等引起的火灾。

(3)其他火灾:由于对火源管理不善,乱扔烟头等引起的火灾。实验室防范火灾的发生要做到以下方面:一是遵守实验室的安全使用规则,对有毒、易燃、易爆药品不得随意放置和任意使用;对实验室的灭火器材及防护用具应知道其放置位置和安全使用方法。二是在实验室进行操作时,应根据化学药品特性调整用量,以防事故发生。在化验室内各种易燃、易爆、剧毒和腐蚀性的试剂存放不应过多,要严格按手续输入、登记造册、分类存放、防止丢失;性质相抵触的化学药品,应分开进行存放,防止发生火灾。三是对各种设备和仪器,应经常检查、调试,防止仪表失灵而发生事故;所有电器设备,按电力技术规范的要求使用,设备类型与使用环境相一致,并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日操作结束,应将试剂收好,工作台面、地面擦拭干净,防止残留渣、液引起事故;下课要切断电源、燃气管道,关闭门窗并上锁;不要把废弃的易燃液体倾注入水槽内,否则会引起下水道爆炸,废弃的易燃、易爆物应装入金属罐内,并加盖密封;不要把燃烧的或发光的火柴投入废料容器内、有易燃性气体的仪器内。四是实验完毕,以水注满或通入惰性气体将其清除;浸过易燃液体的物质不应随意放置在废物桶内,应该在露天下将其烧毁;易燃、易爆化学品贮藏室里应配备自动灭火装置。

2.爆炸

爆炸在实验室的安全事故中也占有相当比重。爆炸的原因有多种,如随意混合化学药品,并使其受热、摩擦和撞击;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蒸馏、回流等加热操作;在加压或者减压实验中使用了不耐压的玻璃仪器,或反应过于剧烈而失去控制等。

加热时会发生爆炸的混合物有:有机物/氧化铜、浓硫酸/高锰酸钾、三氯甲烷/丙酮等。

3.创伤和灼伤

创伤和灼伤主要是机电伤人,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机械实验室、带电作业的电气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中。事故常由于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伤人。

4.中毒

大多数化学试剂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学试剂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现象。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氰化高汞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便会致死;石棉、砷化物、铬酸盐、溴化乙啶等都是致癌物质。

(1)刺激性气体中毒。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有:酸类,如盐酸、硝酸、硫酸;氯及其化合物,如四氯化硅、三氯化钾等;光气,氨,氟化氢;卤烃类,如溴甲烷、氯化钴等;酯类,如硫酸二甲酯、乙酸甲酯;醛类,如甲醛、乙醛等。这些物质因蒸发、升华及挥发后产生蒸气、烟雾而刺激呼吸器官。刺激性气体中毒的症状表现为:一是中毒性呼吸道炎症,大多是由高水溶性高刺激性、气体引起的,临床表现为鼻炎、咽炎、声门水肿及气管、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症状;二是中毒性肺炎,即刺激性气体进入呼吸道深部,到达肺泡,易引起肺实质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急、剧咳,有时痰中带有血丝。吸入汽油引起的吸入性肺炎,胸痛尤为突出,表现为患侧刺痛或刀割样的疼痛。

(2)硫化氢中毒。硫化氢是一种强烈神经毒物,虽有恶臭,但极易使人嗅觉中毒而毫无察觉。它的中毒症状表现为:眼黏膜刺激使双眼刺痛、流泪、畏光;头痛、头晕、乏力;咳嗽剧烈、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水肿、肺炎和呼吸麻痹。急救时应立即将患者撤离现场,移至新鲜空气处,解开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眼部灼伤者,应尽快使用清水反复冲洗,用眼药水或者抗生素眼膏点眼,每日数次,直至炎症好转。

(3)苯中毒。苯是生物实验室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有机溶剂,属无色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挥发很快且易燃易爆。在通风不良场所或室内,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的苯蒸气可引起急性中毒。轻度苯中毒表现为乏力、头痛、咽干、恶心、视力模糊,甚至晕倒;中毒可导致意识丧失、血压下降、瞳孔散大等。

急救时应立即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迅速脱离现场,换去被污染的衣服,及时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吸氧或者注射呼吸兴奋剂等。二、正确使用化学危险品

(1)大学生在实验室中使用和保存化学危险品,应防明火(包括电打火)、防潮湿、防高温、防日光直射,化学危险品不论存放在何处,应以化学性质和灭火方法的不同分门别类进行分室、分柜、分架存放,不得码放过高、过密。架柜之间要留些距离,每室要限量保存危险品,最多不能够超过5kg。

(2)搬运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时,必须轻拿轻放,严防撞击、滚动。如发现破损、渗漏,必须立即撤离,待专人处理。

(3)使用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要严格执行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在进行蒸馏、精馏、萃取等危险性大的实验中,操作人员不得脱离岗位。

(4)试验后剩余的危险化学品,实验中产生的残渣、废液不准存放或丢弃在露天处或者楼道内,不准流入下水道,任何人不得将危险化学品带回宿舍。

(5)禁止任何人留宿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未经导师批准,不得带领同学、朋友和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游玩。

(6)对丢弃标签的无名药品、各类残渣废液,特别是剧毒物残液,要及时报告指导老师和主管部门,送到指定单位进行销毁处理。

(7)正在使用的剧毒(包括残液)、放射性物品,由使用人负责登记领取量,同学们之间不准相互转让或者借用。

(8)对使用和保存的危险化学品,要经常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危险化学品混放、破损、自聚、自爆而引发事故。第二节实习安全

实习是大学生在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检验学生的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能否切实结合的重要阶段。各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存在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导致许多安全事故发生。一、实习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违反操作规程

很多情况下,大学生初到实习工厂或者工程训练中心,对于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都不是太熟悉,盲目地触动开关或者启动装置,非常容易造成伤亡事故。如西安某高校大二学生在进行金属成型加工时,随意脚踩开关,致使左手小拇指被剪板机剪断。

2.安全常识匮乏

如在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对工件尺寸的测量,要求必须在机床完全停止转动后方可进行。加工后留下的铁屑只能用铁钩清理,绝不可用手直接清除。类似这些安全操作常识往往被学生忽略。西安某高校学生在实验室利用小型车床制作科研实验设备零件时,在机床未完全停止转动的情况下,匆忙测量工件尺寸而导致测量工具飞出,击伤手臂,缝合10余针。

3.未按要求着装

工作服是实习学生进入实习场所必须穿戴的服装,不同的实习场合的着装要求和衣料材质均有所不同。如西安某高校大学生在进行金属焊接实习时,未戴防护眼镜,并在清除电焊渣壳时违反规程,使温度极高的焊渣崩进眼中,所幸未伤到眼球,治疗半年后才痊愈。还有西安某专科学校在实习时,女生未戴安全帽,低头时长发被卷入高速旋转的车床中,造成头皮撕裂。

4.操作技能水平低下

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及对操作规程的了解,直接影响系统安全运行与操作的可靠性。尤其是当面对突发事件时,职业技能水平往往决定了事故控制处理的成败及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5.学校的实习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课堂教育往往是要学生记住通用性的规章制度、安全防范注意事项等,没有站在实习单位的真实生产环境下理解安全问题。

6.实习单位安全管理松懈,缺乏安全实习意识

不少单位,特别是大中型单位都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有明确的实习管理制度,保障实习期间的管理与指导。而有些实习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大多数自身安全管理机构不完备,管理松懈,职能及安全生产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二、实习中安全注意事项

1.校内实习安全注意事项

全体实习学生应当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自觉接受岗位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认真遵守实习安全上岗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得动用他人的设备、器具,一旦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向指导老师报告;不同实习科目都有着特殊的规定,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2.校外实习安全注意事项

校外实习安全应定位于“认识社会、拒绝诱惑、防止侵害、远离危险”等四个方面,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确保学生实习平安。

(1)学生管理部门应根据实习单位综合情况的调查,提出各个实习点的重点时段、重点场所和必要的措施等。

(2)经常保持与学校和老师的联系。在实习期间因各种原因变更实习单位的同学,要尽快联系其他实习单位并及时与指导教师取得联系,按时、认真完成自己的实习阶段总结。

(3)实习单位应对学生进行有关劳动纪律、职业道德、生产安全、劳动防护的教育和培训,确定实习内容。

(4)实习学生应按照要求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护具产品,不得穿有铁掌或者铁钉的鞋,以防走路时与地面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火灾或者爆炸。在实习场内,严禁同学间的互相追逐打闹,严禁登高,以防发生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恶性事故;不得进入任何废弃的设备内,谨防窒息死亡;不得随便触摸裸露的管道与设备,以防烫伤,更不能随便触动现场的阀门、按钮等,以防发生紧急停车、物料放空等生产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三节求职安全

大学生由学校步入社会,从学生身份转变为职业的工作者,是大学生最终面临的客观现实,但就业的过程并不平坦。

西安某高校学生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饭店当服务员,事前和老板协商日薪35元,每天工作8个小时,管吃中午饭。在实际工作中,该名学生每天早上7点必须准时到店里,晚上20点才能下班。一个星期后,该名学生实在受不了老板的挑剔以及繁重的工作,准备辞职。但是老板却以他迟到、服务不到位、自己放弃职位等为由,最终只领到200元的工资。

2012年7月初,西安某高校学生张某在学校附近一家职业介绍所看到暑期大学生兼职的信息,为某饮料企业做促销,每天工作7小时,月薪1300元,还有提成,不过得先交中介费200元。待张某交钱后,被告知一周后面谈,再去面试的时候中介公司称促销员已满,可以换成话务员,工资更高,但须要缴纳500元体检费。张某思量再三,不愿意干话务员的工作,并想要回中介费,但中介公司称,介绍的工作不上岗是张某自己的问题,中介费是不能退的。通过上述的案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不良中介机构巧立名目收取中介费、押金、信息咨询费等;一些不良商家拖延提供岗位,或者以搬运工、押运等工作敷衍大学生。他们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加之人生地不熟,遇到问题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的弱点,采用各种伎俩,致使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一、大学生求职的四大陷阱

(1)“招聘会”陷阱。某市一家职业介绍中心,在暑假前夕举办了一次学生兼职暨暑期打工招聘会,入场门票20元。招聘会的广告吹得天花乱坠,宣称本次招聘会有家庭教育、商业促销、市场调查、兼职文员、兼职话务员等招聘岗位300多个。最后只有6名同学面试合格但都被告知回去等通知,从此再无音讯。

(2)“培训班”陷阱。有些同学为圆自己的“明星梦”,不惜花钱报考一些所谓的模特、影视、表演等培训班。根据相关调查,目前社会上这类培训班鱼龙混杂,不乏招摇撞骗者。据一位同学讲,她当初就是受到一则广告的吸引前去“试镜”,到现场后广告公司要求她交3000元试镜费,只不过是摄录几个镜头就匆匆结束了。

(3)非法中介陷阱。某高校的外地学生小张,在一家职介信息栏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觉得待遇不错便决定应聘。该中介公司收取100元中介费后承诺,会尽快与用人企业确定面试时间,而小张在后来的几家公司面试中均以失败收场,后来小张明白了用人企业原来是“托”。

(4)假实习陷阱。暑假期间,某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小王利用实习期间到一家软件公司求职。当该公司知道小王所学专业和相关技能后,便安排其到软件开发部门实习。初入社会的小王当时并没有多想便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加班加点也无怨言。工作满一个月后,公司没有任何说法,甚至连基本工资都没有拿到。小王向公司询问此事,公司的答复是小王不能够胜任该公司的业务要求,不适合在本公司工作,因此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小王又向公司提出补偿当月工资的要求时,公司宣称实习期间没有工资。二、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

具体原因包括:

(1)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社会的阴暗面了解不多。

(2)不少大学生思想不成熟,对是非好坏的分辨能力不强。

(3)一些大学生对人对事只凭第一印象,容易轻信他人。

(4)部分大学生求职心切,对深层次的问题缺乏进一步的思考。

(5)部分大学生法律维权意识淡薄,容易被他人钻法律的空子。三、确保求职安全的两大因素

(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工作之前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工作时间、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支付方式和方法、劳动条件等;认真确认用人单位的合法、合规性,如遇索要报名费、押金、培训费等情况,必须谨慎对待;一旦发生劳动纠纷,立即向学校和当地劳动部门举报求助。

(2)从正规渠道获取兼职信息。从正规的中介机构获取招聘信息,对于证照不全、操作不规范或者漫天要价的公司,应加倍小心;从学校社团获取的招聘信息基本都可以放心,就算出了问题也有社团负责人审查。四、防传销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传销是我国各地重点打击对象,但是却屡禁不绝,还是有一些人员包括大学生陷入传销中。传销组织利用一些大学生急于就业的迫切心理,借用虚假信息或亲友诱骗,使一些不谙世事的大学生误入传销组织之中;更有一些大学生在此过程中失去了自由,被威逼向朋友、同学甚至家长、亲友骗取钱物,使亲人朋友蒙受经济损失,人际关系恶化,给大学生及其家庭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安全,影响高校和社会的稳定。

1.传销组织的特点

(1)传销组织非常严密,行动非常诡秘。从1998年我国政府禁止在中国境内从事传销活动以来,传销活动开始转入地下或者半地下,而且往往采取异地传销的形式。

(2)传销组织除了“拉人头”以外,现在又出现了“传商品”和“加盟店”的形式。商品在传销组织中已经道具化,价格虚高。这些传销组织使用的道具商品,往往集中在保健品、营养品、化妆品等实际价值和价格很难进行量化的商品中。

(3)编造深化,反复“洗脑”。针对大学生寻求快速致富的急切心理,用一套严密的公式,编造神话,反复告诉对方只要加入团队,会得到什么样的报酬。一旦加入团队之后,又受到人身和心理的双重控制。

(4)发展下线,重在杀熟。传销组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多层次,最起码的构成就是三层,有上线,中间是参与人员,然后发展下线。传销人员重在杀熟,往往利用亲戚、朋友、邻居的信任发展下线。

2.大学生参与传销组织的原因

(1)传销组织的强大攻势和诱惑力。传销组织具有极强的号召力,通过“洗脑”,来说服人按照操纵者的愿望改变自己,这种精神控制主要通过颠覆人对一些事物的固定的认识,使其对某些事物形成偏执的看法与认识。“洗脑”这种极具诱惑力的手段,使得不少起初抱着怀疑态度的受害者对传销组织深信不疑,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控制。而传销组织所宣扬的巨大的财富诱惑,也使得部分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2)高校大学生处在相对单纯的社会环境中,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容易轻信他人。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紧迫,还有一些家长对大学生期望值过高,家长们的种种殷切期待,使得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出现强烈的成功、成才的心理需求。传销组织者利用大学生急于求成的心理弱点,让部分怀揣着理想和抱负的学子们深陷传销组织的漩涡。中国经济腾飞以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受到巨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也开始呈现出功利性。传销组织正是迎合了这种功利思想,经常以一些“体面”、“高薪”的工作来诱骗学生。大学生的功利思想和浮躁心理为传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思想基础,这也正是大学生为什么会深陷传销组织的重要的原因。

3.防范大学生进入传销组织的措施

(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和人文关怀。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学校应该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对贫困大学生容易陷入传销组织的问题更要重视。第一,对贫困生加大国家生源地贷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