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讲义+解题大招(科粤版(2024))(解析版)_第1页
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讲义+解题大招(科粤版(2024))(解析版)_第2页
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讲义+解题大招(科粤版(2024))(解析版)_第3页
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讲义+解题大招(科粤版(2024))(解析版)_第4页
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讲义+解题大招(科粤版(2024))(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课前预习课前预习+知识精讲知识点01分子是什么现代科学已经证实: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1.观察活动目的:了解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的不同改变。【实验2-2】把香水洒在小毛巾上,抖开小毛巾,绕教室一周。【现象】我们能闻到香水的香味。【思考】为什么我们能闻到香味?【解释】①许多物质由叫做分子的微粒构成,香水中的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我们就能闻到香味了。②分子之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发生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实验2-3】在玻璃管两端的胶塞内,分别放置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小团棉花。【现象】玻璃管内产生大量的白烟。【思考】为什么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棉花没有接触却会产生浓浓白烟?【解释】存在于浓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和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运动到空气中相遇,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铵小颗粒,扩散到空气中,形成白烟。【讨论】在以上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问题实验2-2实验2-3变化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无有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在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无改变无有【总结】①对比两个实验可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仍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新分子,新分子不再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观粒子。②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不同。③分子的特性:a.质量、体积都很小;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c.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易错提醒】如何从分子的角度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举例:混合物混合物纯净物知识点02原子是什么1.氧化汞受热分解从微观角度来看氧化汞受热分解的这个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很多汞原子聚集成汞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氧化汞分子分裂成单个的汞原子和氧原子。图中共有2个汞原子和很多汞原子聚集成汞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氧化汞分子分裂成单个的汞原子和氧原子。图中共有2个汞原子和2个氧原子。由氧原子和汞原子构成的氧化汞分子。图中共有2个氧化汞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构成了氧气通过以上分析可知:(1)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解生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也就是说氧化汞分子是由汞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即分子是由原子构成。(2)汞原子直接构成了金属汞。所以有的物质可以直接由原子构成。(3)汞原子和氧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变化,只是组合方式发生了改变,他们重新组合后形成新物质。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原子的内部结构质子(带正电)原子核(1)原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注意:①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③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核内质子数的不同,这也决定了元素的种类;(2)原子结构示意图①原子结构图各部分的含义:a.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287+17电子层287+17电子层质子数电子层上的电子数c.弧线:表示电子层d.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②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a.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b.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c.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③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为不稳定结构,在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趋于里层的稳定结构;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氢原子特殊),属于不稳定结构,在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趋于本层的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个(氦原子除外,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稳定结构。3.原子的质量原子很小,但仍然具有一定的质量,而且不同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在原子中,整个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每个质子和每个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都大约等于l个氢原子的质量,而电子的质量仅仅约等于质子质量的1/1836。为更方便地书写和使用原子的质量,国际上采用相对质量,即以一种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得到的比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易错提醒】(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为1,一般不写;(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真实质量成正比。(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知识点03离子怎样形成最外层的电子数不为8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或者失去电子,趋于变成稳定结构。当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之后便变为离子。1.观察金属钠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2-4】把装满氯气的集气瓶倒扣于加热至熔化的金属钠上,观察现象。现象: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并生成白烟。【注意】这里生成的白烟实际上是NaCl固体小颗粒,是食盐的主要成分。2.氯化钠的形成钠原子失去l个电子,变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的钠离子(Na+,像这样带正电的原子叫阳离子);氯原子则得到1个电子,变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的氯离子(Cl-,像这样带负电的原子叫阴离子),阴阳离子相互作用结合成氯化钠(NaCl)。由此可见,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易错提醒】判断某结构是离子结构和还是原子结构的方法:·原子不带电,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带电,即离子的质子数≠电子数,当质子数大于电子数时为阳离子,当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时为阴离子。解题大招解题大招大招01微粒的基本特征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在受热、通风或光照的情况下,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3.分子之间有间隔。(物质“三态”变化、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都是因为分子间隔发生改变。)大招02分子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①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②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变成其它分子。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如: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所以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如:氧分子和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氧气能助燃,水用于灭火,两者化学性质不同。4.分子运动探究实验①现象:烧杯A中溶液变红,烧杯B中溶液不变红。②解释:烧杯B中的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溶于水后使无色酚酞变红。③结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氨水能使酚酞变红。大招03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不同分子一定构成不同的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但不是唯一的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仍然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化学性质跟原物质不同的新物质的分子。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即当物质的状态、体积发生改变后,只要分子的种类不变,其化学性质不变。如水、冰、水蒸气的化学性质相同。大招04分子的特性通过用大烧杯将装有滴加酚酞的蒸馏水的小烧杯和装有浓氨水的小烧杯罩在一起一段时间的现象,得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性质。物理变化中,温度改变,物质的体积发生变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改变,分子本身的大小、数目不变。固体难压缩,认为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隔。其实分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认为物质的体积和状态的改变是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造成的,其实是分子间间隔改变造成的。认为静止的物质中含有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其实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肉眼无法看到,不能把平时看到的较小的固体物质的运动认为是分子的运动。题型分类题型分类题型01分子是什么【例题】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原子和分子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分子物质原子B.分子原子物质C.

D.原子物质分子【答案】C【详解】A、分子、原子构成物质,物质不能构成原子,选项错误;B、原子构成分子,分子不能构成原子,选项错误;C、原子构成分子,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选项正确;D、原子、分子构成物质,物质不能构成分子,选项错误。故选C。【变式】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C.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答案】D【详解】A、分子和原子不管是质量还是体积都不能比较大小,因为有的原子很小,有的原子很大,有的分子很小,有的分子很大,故A错误;B、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也可分,故C错误;D、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D正确。故选D。题型02分子的特性【例题】2022年2月4日北京举办第24届冬奥会,若降雪量不足,先将水制成细小的冰片,储存于冷库,当需要雪花时,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制成冰,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水凝结成冰,水分子静止不动C.冰片吹成雪花时,水分子分解 D.水变成冰,水分子间隔改变【答案】D【详解】A、水制成冰,分子的体积不变,但分子的间隔变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不管处于什么状态,分子都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冰片吹成雪花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则水分子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水分子间隔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变式】旅行中,小王发现从湖南带到西藏的密封塑料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塑料袋内气体分子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加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答案】A【详解】A、气体分子之间有间隔,间隔变大,气体体积变大,A正确。B、气体分子质量没有增加,B错误。C、气体分子体积不变,C错误。D、气体分子个数不变,D错误。故选:A。题型03分子的观点解释现象【例题】我们学习的分子运动论属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糖水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D.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答案】D【详解】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糖水是混合物,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蔗糖分子和水分子,含有不同种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并不是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变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总在不断运动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答案】D【详解】A、阳光充足的地方,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湿衣服容易晾干,故A正确;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的缘故,故B正确;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水分子很小,故C正确;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隔会变大,不是分子变大,故D错误;故选:D。题型04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例题】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答案】B【详解】A.图A中出现的分子种类只有一种,所以是纯净物;B.图B中出现的分子种类有两种,所以是混合物;C.图C中出现的分子种类只有一种,所以是纯净物;D.图D中只出现了一种原子,D应为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故选B【变式】某同学做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模型是A. B. C. D.【答案】B【详解】A、每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该模型表示1个氧原子和2个单个的氢原子,不符合题意;B、每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该模型表示1个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符合题意;C、每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该模型表示1个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D、每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该模型表示1个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型05对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探究【例题】如右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在b烧杯中盛有浓氨水,有关现象和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选项现象解释或结论Aa烧杯溶液变红色证明酚酞有挥发性Ba烧杯溶液变红色b中氨分子运动到a中,溶于水使酚酞变红Cb烧杯溶液为无色a中酚酞分子没有运动Db烧杯溶液为无色证明a、b中分子存在间距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a烧杯溶液变红色,是因为b中的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a中时,溶于水使酚酞变红,故A错误;B、a烧杯溶液变红色说明b中氨分子运动到a中,溶于水使酚酞变红,故B正确;C、b烧杯溶液为无色,是因为酚酞分子不容易运动到b中,而a中的酚酞分子仍然是不断运动的,故C错误;D、b烧杯溶液为无色,不能证明a、b中分子存在间距,故D错误。故选B。【变式】用微粒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的现象或事实,错误的是现象或事实解释A热胀冷缩原子或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C氧气可供人呼吸,二氧化硫有毒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D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断运动【答案】A【详解】A、物体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C、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湿衣服晾干,是因为水分子在不断运动到空气中,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睛: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跟踪训练跟踪训练1.湛江盛产菠萝蜜,尤以东海岛的菠萝蜜为佳,其清超可口,香味浓郁,下列从微观角度对“香味浓郁”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微粒在不断运动 B.微粒间有空原C.盘粒的体积小、质量轻 D.温度越高,微管运动越快【答案】A【详解】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是食物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闻到,故选A。2.水电解可以产生氧气,过氧化氢加入催化剂可以产生氧气,这说明A.不同分子大小不同 B.分子种类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C.不同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D.不同分子间的间隙不同【答案】B【详解】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所以水电解可以产生氧气,过氧化氢加入催化剂可以产生氧气。故选B。3.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分子的构成不同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会上升——汞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答案】B【详解】A、吹胀气球,是由于气球中气体增多造成的,而不是分子间隔变大造成的,选项错误;B、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所以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选项正确;C、水通电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分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而是重新组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选项错误;D、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间存在着间隔,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会上升是因为汞原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项错误;故选B。4.“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和推论,建立起对微小的原子、分子的认识。下列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B.甲烧杯中溶液变红C.测定蜡烛组成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答案】D【详解】A、酒精和水混合后中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错误;B、一段时间后,甲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故选项错误;C、干而冷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能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可以测定蜡烛组成,故选项错误;D、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能形成压强差,是宏观现象,故选项正确。故选D。5.2023年12月11日,武汉清凉寨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片雪花飘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用手抓一把雪,雪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空气比冰雪更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没有斥力D.0℃的雪比-5℃的雪,分子运动更剧烈【答案】D【详解】A、大片雪花飘落,说明地球上的物质会受到重力作用,A选项错误;B、用手抓一把雪,雪的体积缩小了,说明雪比较蓬松,雪的内部空隙较大,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选项错误;C、空气比冰雪更易被压缩,是因为空气中分子的间隔比冰雪中更大,不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没有斥力,C选项错误;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因此0℃的雪比-5℃的雪,分子运动更剧烈,D选项正确。故选:D。6.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品红溶液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B.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分子间有间隔C.气体受热膨胀——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答案】C【详解】A、品红溶液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在不断运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7.宋代李重元在《忆王孙·夏词》中写到“过雨荷花满院香”。从微观角度分析,花香飘满院的合理解释是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答案】D【详解】“过雨荷花满院香”是雨后的荷花更散发出沁人的芬芳,能闻到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带有气味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气味。故选D。8.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微观解释A一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体积很小B苦瓜是苦的,醋是酸的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C糖水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D测量体温时,体温计内汞柱上升分子间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一滴水的体积比较小,一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体积很小,A选项正确;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苦瓜和醋是不同的物质,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苦瓜是苦的,醋是酸的,说明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B选项正确;C、混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糖水含有糖和水这两种物质,是混合物,微观上是因为糖水含有不同的分子,C选项正确;D、汞由汞原子构成,测量体温时,体温计内汞柱上升,是因为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选项错误。故选:D。9.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现象或事实解释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C将两个铅块紧紧地压在一起,铅块未被拉开原子间存在引力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受热间隔变大,遇冷间隔变小,分子大小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故A不正确;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闻到,故B正确;C、将两个铅块紧紧地压在一起,铅块未被拉开,说明原子间存在引力,故C正确;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故D正确。故选:A。10.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水结成冰,是由于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水沸腾变成水蒸气,是由于水分子的间隔变小了C.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D.糖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比在冷水中快,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答案】D【详解】A、水结成冰,水分子仍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A错误;B、水沸腾变成水蒸气,是由于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体积变大,故B错误;C、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C错误;D、加入糖的水变甜,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D正确。故选:D。11.将密封良好的饼干从平原带到高原,包装袋会鼓起的原因是A.袋内气体分子数目增多 B.袋内单个气体分子质量变大C.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袋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变多【答案】C【分析】将密封良好的饼干从平原带到高原时,高原地区的气压较低,包装袋内的气体分子间隔会变大,故包装袋鼓起,而袋中分子的体积,质量和个数都不发生变化.【详解】A、袋内气体分子数目不变,说法错误;B、袋内分子之间间隔变大,单个气体分子质量不变,说法错误;C、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说法正确;D、袋内气体分子的种类不变,说法错误;故选:C。12.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六月茉莉花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C.水凝固成冰之后不再流动,是因为温度太低导致水分子静止不动了D.碳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答案】C【详解】A、六月茉莉花飘香,是因为香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A正确;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B正确;C、水凝固成冰之后不再流动,是因为固态物质中微粒的相互作用力较强,不是因为水分子静止不动,世界上所有物质都在不断运动,没有静止的物质,C错误;D、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碳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正确。故选:C。13.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从微观角度分析上述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蒸发时水分子体积不变 B.蒸发时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冷凝时水分子间隔减小 D.冷凝时水分子质量减小【答案】D【详解】A、蒸发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间隔增大,而分子体积不变,A正确;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蒸发时水分子受热,运动速率加快,B正确;C、冷凝时水分子由气态变为液态,分子间隔减小,C正确;D、冷凝时水分子由气态变为液态,分子间隔减小,而分子质量不变,D错误,故选:D。14.深秋初冬是大雾的多发期。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微水滴悬浮于空中的一种天气现象。形成雾的过程中水分子的变化是A.种类变少 B.体积变大 C.间隔变小 D.质量变大【答案】C【详解】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微水滴悬浮于空中的一种天气现象,该过程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水分子间隔减小,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体积、质量都不变。故选C。15.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品红溶液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气体受热膨胀——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²¹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答案】C【详解】A、品红溶液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因此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变大,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²¹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6.从原子论到分子学说原子-分子论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材料二:1811年,阿伏伽德罗引入新的概念—分子,提出了分子学说。对于化合物而言,分子相当于道尔顿所谓的“复杂原子”;对于单质而言,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单质原子。(1)完成下列表格。物质乙醇氢气二氧化硫氦气构成物质的微粒(写微粒符号)(2)上表微粒中符合道尔顿“复杂原子”的是(写化学式)。(3)你同意材料一中加点部分的观点吗?,请选用(1)表中的物质说明理由。(4)从原子论的创立到分子学说的提出,谈谈你对科学理论的发展有何感想。【答案】(1)C2H5OHH2SO2He(2)C6H12O6、SO2(3)不同意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由两个相同的氢原子构成(4)科学理论是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合理即可)【详解】(1)乙醇由乙醇分子构成,其化学式为C2H5OH;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氢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其化学式为H2;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由2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SO2;氦气属于稀有气体,由氦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He;(2)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上述物质C6H12O6、SO2分别由C、H、O,S、O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其属于复杂原子;(3)材料一中提到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而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由两个相同的氢原子构成,故不同意其观点;(4)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在道尔顿的原子论上推陈出新,表明科学理论是不断传承和发展的。17.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有助于更好地达成实验目的。实验一: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A中酚酞试液变红色,B中不变色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夹持仪器省略。气密性良好)(1)实验一:观察到烧杯A中酚酞试液变色,烧杯B的作用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