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阅读答案_第1页
《诸葛亮》阅读答案_第2页
《诸葛亮》阅读答案_第3页
《诸葛亮》阅读答案_第4页
《诸葛亮》阅读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诸葛亮》阅读答案《诸葛亮》阅读答案「篇一」(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17.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1)抚百姓,示仪轨抚:安抚,抚慰()(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益:利益()(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亲:亲人()(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爱:爱戴,拥戴()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昭陛下平明之理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20.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2分)答案:17.(1)√(2)×(3)√(4)√18.C19.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20.答案示例:《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远佞),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诸葛亮之为相国也”阅读答案《诸葛亮》阅读答案「篇二」【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黾勉⑴辞世⑵,使汝等幼而饥寒……良独内愧。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⑶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⑷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节选)【注】⑴黾勉:勉力⑵辞世:指弃官隐居⑶缅求:远求⑷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⑴夫君子之行。⑵年与时驰,意与日去。⑶每以家弊。⑷至心尚之。11.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患病以来,渐就衰损。B.虽不能尔。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汝其慎哉。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D.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故时有物外之趣。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⑵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13.乙文画曲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4.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分别对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参考答案】10.⑴操守,品德⑵消失,逝去⑶贫困⑷尊崇,崇尚11.D12.⑴如果不恬静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力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实现远大目标。⑵读书有了收获,就高兴得忘了吃饭。13.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痛,对孩子的愧疚,对孩子的殷切期盼。14.⑴甲文从静心学习,俭朴养德方面告诫孩子治学做人的道理。⑵乙文劝勉儿子们要互相关爱、和睦相处;不慕名利,坚守道德操守。《诸葛亮》阅读答案「篇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10分)(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巨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政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出师表》(二)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於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17.解释下面加点同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躬耕于南阳躬:(2)先帝不以节卑鄙卑鄙:。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19.联系《出师表》上下文,你认为诸葛亮自述刘备三顾茅庐的目的是什么?(2分)20.根据文段(一)(二)的内容,分析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功的原因,分别从刘备和诸葛亮的角度回答(4分)参考答案:17、(1)躬:亲自。(2)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每空1分,共2分)18、因此(我)感动而奋发,于是答应先帝竭尽全力奔走效劳。(注意由是感激遂驱驰四处,出现一处不准确扣0。5分。共2分)19、①为了传扬刘备礼贤下士的风范,也表达了对刘备的悼念之情;②希望刘禅学习他的父亲能够亲贤远佞。(一点1分。共2分)20、从刘备的角度看,他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以亮有殊量,能够对自己的事业有大帮助,所以能够多次邀请诸葛亮,直到感动他;从诸葛亮的角度看,深谓备雄姿杰出,加上他能礼贤下士,所以受到激励,决定出山。(每个角度2分,注意表达的完整程度。共4分)《诸葛亮》阅读答案「篇四」诸葛亮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③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注释: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众寡:人数少。④建:提出。⑤吴会:吴国。试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B、乃建奇策/策之不以其道C、身使孙权/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D、江南悉平/事无大小,悉以咨之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参考答案:1、D(A拜访/看见B计谋/鞭打C出使/假如D都)2、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3、(1)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2)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既”译成“已经”也可,“足”译成“富足”“丰足”也可。)4、①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②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③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三点答出两点即可。用文段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译文: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群的才能。身高八尺,面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遇到汉末战乱,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当时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杰出才能,于是结交了他,感情深厚。等到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荆州当作礼物送给了曹操并投降曹操,而刘备失去了权势和地位,人数少没有立足之地。诸葛亮当年27岁,就进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孙权早就敬佩刘备,又看到诸葛亮有特别的雅量,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万人来帮助刘备。刘备能够用兵和曹操交战,大败曹军,乘胜攻下曹军。江南全都平定了。后来诸葛亮帮助刘备又向西攻打益州。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诸葛亮》阅读答案「篇五」(甲)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①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万方②,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③,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也”。(乙)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焉。”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注①晋宣王:就是司马懿.②万方:千方百计③黄钺:一种兵器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乃遣辛毗为军司马(派遣).B.诸葛亮之次渭滨(驻扎)C.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送)D.贼不复出焉(盗贼)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诸葛亮之次渭滨.时人莫之许也。B.将欲应之以重兵.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以示武于其中耳.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D.辛佐治仗节而到.而戍死者固十六七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当军门立,军不得出②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耳!4.请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司马懿对待诸葛亮挑战时的应对态度,并分别分析其原因。(4分)答案解析:1、D.2、BC3、①有一老夫,手持黄钺坚定地对着军营门口站立,军队没法出来。②(他)如果能战胜我,哪里还要不远千里去请求作战呢?4、相同点:司马懿都没有出战。不同点:甲文中司马懿想应战但被辛毗制止而未出战,乙文中司马懿不想应战,但假借上表朝廷,以辛毗为幌子,既安抚了军队,又达到不出战的目的。《诸葛亮》阅读答案「篇六」【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⑥之亚匹⑦矣。【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化。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悔改。⑤物:人,百姓。⑥亚匹:同一类人。⑦管、萧:管仲、萧何。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2)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释: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翻译:(2)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翻译:10.【乙】文中称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诸葛亮的“识治”体现在哪里。(3分)答案:8.(1)治(1分)(2)释放,赦免(1分)9.(1)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遗憾的。(2分)(2)善言善行哪怕再小,也不会不奖赏;为非作歹哪怕再轻,也不会不贬黜。(2分)10.答案示例:希望后主能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知人善任,举荐了一批忠臣良将。(3分)【乙】参考译文:诸葛亮担任宰相,抚恤百姓,公布礼法规矩,精简官职,(要求百姓)顺从权威和法制,坦诚待人,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