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兰亭集序》教学反思「篇一」今天下午我们高一年级语文组全体语文教师在我的班级高一(19)班听了我的一节公开课。从课后老师们的评价看,我的这节课是成功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我的这节课是《兰亭集序》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所解决的问题是,明确了第二单元的学习目标,了解了王羲之这位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教大家读了三遍文章,又帮助大家梳理了生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可以说第一课时大家学习很充实。这样的课很实在但也没有什么新意,当然也是最保险的课,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闪失。那么,第二课时我仍然这么上吗?我也知道第二课时主要是分析文章的主题,我带着大家分析一下文章就可以轻松完成任务。但我总觉得这样上太乏味,缺少创新。第二课时应该体现一下新课改的精神。怎么上呢?我在思考之时突然大脑的屏幕上仿佛有一个闪电闪过──对联。对呀,这篇文章能不能用对联带动起来呢?我还记得我在上一届教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曾撰写一副对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学生对这副对联也很感兴趣,都纷纷抄在书上。如果我也用这副对联带动文章的讲解可以吗?我在心里默默地设计起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来。很快我的第二课时就设计出来了。现在想一想,我的这节课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在课堂上,我首先给同学们卖了个关子:“今天这节课,我们每位同学都要作一副对联!”同学们一听就慌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拟过对联。“这副对联很好拟,我先给大家做个示范!”于是我边带着学生读文章边分析文章的精邃,边拟出如下对联:群贤毕至,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信可乐也;少长咸集,几俯几仰参悟人生哲理,岂不悲哉?《兰亭集序》教学反思「篇二」一、课程简析: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语文教材选修三的一篇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二、内容安排:本课教学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已经串讲完了该课的文学常识及文言知识点,根据上节课的掌握情况和文本自身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重点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力争背诵全文。过程与方法: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通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赏析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与抒情议论的情理之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人生态度。三、教法:本着“5+30+5”的课堂模式,学生能自主完成的,老师退后,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的课改理念,本课时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学科助教讲解助学稿的课前复习和课本内容梳理的部分;文中重点分析、难于理解的内容由我来讲解。这样教学层次更鲜明,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显著。四、教学效果总结: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课前复习”环节侧重在中差学生的掌握效果,问题与复习相结合,识记效果更突出些。文本理解上,学生对源于课本的知识掌握得相对好一些,少部分不确定的知识在课堂讨论中得到了有效解决。本课主题及作者思想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由我介绍和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更全面广泛的层面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整体上学生表现不错,教学内容完成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听课老师较多,他们没有放开,所以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踊跃,助教的基础较差,虽然课堂上他已经尽力发挥,仍旧在时间和效率上略显拖沓。《兰亭集序》教学反思「篇三」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以教师讲解为主,不甚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背景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内容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而是不少学生坦言爱听老师“侃”,等老师“知人论世”结束就不甚感兴趣了。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我把这节课的诵读设计为四步:第一遍诵读:听录音,小声跟读,完成以下任务——(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第二遍诵读:自由诵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第三遍诵读: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第四遍诵读: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悲?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如果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当堂背诵全文,那么,即使没有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是一节成功的文言课。《兰亭集序》教学反思「篇四」《兰亭集序》与前一篇《逍遥游》,皆是穿透“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去追索心中的那片灿烂星空。后者重在放下名利等尘俗羁绊,追求绝对自由的境界,而前者则重在思考“俯仰一世”之间,抒发对生命局限性的深刻而凝重的感慨,对人类永远无法摆脱这种局限性的悲惜。“乐”“痛”“悲”三段三字,写自然,论死生,结构清晰,情脉明朗,情切意深,耐人寻味。然而读到施蛰存的《批〈兰亭序〉》,顿觉芒刺在背。施先生分析得一针见血,反观我读《兰亭集序》不仅不能细察见微,反而却是心情愉悦,既感惭愧,又觉耐人寻味。但一想,施先生也是给学生“讲过几十遍”,也曾讲完后对学生赞不绝口地说:“好!好文章!”时,心也就释然些了。可如何给学生讲呢?困扰人心的问题。近读《中国青年报》中一篇题为《小学语文教科书需要一场手术》的文章,觉得有说不出的味道来,高中语文教材中到底有多少蒙蔽代代人的“权威”呢?——杜牧的《阿房宫赋》,好,但经反复考古证实,阿房宫压根就没建成,那“赋”是杜牧想像出来,我辈要考要背。还有多少呢?愿我们都如施先生一样,不信书,敢挑刺,少点奴性,多点个性。[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不是导入的导入(以整理材料为主)学习《逍遥游》,你觉得“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是什么?(学生说,回顾,黏连)有人说,历史上凡悲叹人生有限、世事无常的人往往都是最富于进取心并为世界创造了不朽价值的杰出之士,如曹操、李白、苏轼。我们一起来理一理学过的课文。1、必修一《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2、必修一杜牧《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必修二《念奴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4、必修二《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5、必修四《滕王阁序》:“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6、必修四《秋声赋》:“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7、曹操“人生几何,对酒当歌”。8、钱钟书先生说过:“目光放远,万事且悲”。9、“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见《教参》上极好的故事,也告诉学生,融会起来,就是极好的写作材料啊)古希腊史学之父罗多德在《历史》中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日,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他对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面对自然盛景,他又有何感触,有何见解呢?二、听录音朗读,正音,初步理解文意。齐彭殇(shāng)趣舍万殊(qū)流觞(shāng)癸(guǐ)丑游目骋怀(chěng)修禊(xì)三、教师示范读,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四、结合注释,自读课文。五、课下作业:熟读全文,先背诵前两段。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前两段。二、学习第一段:1、“乐”的内容:(1)人和名士济济,聚会兰亭,一乐也——这一次修禊,是42人的盛大集会,与会者大多是社会贤达,名流居士,名门望族的王氏家族来人也比较多。作为游宴雅集,以文会友,以酒倾心,不是比赛官位,甄别穷达,所以文中对人物的介绍只有八个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摒弃了介绍官职、地位的庸俗写法。这也表现出王羲之清高雅致的情怀。(2)美景:山环水绕,境界清幽,二乐也——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竹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流水急湍,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纯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活力无限,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诗人流连山水的舒心惬意。耐人寻味的是,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姹紫嫣红,繁花似锦,可是文中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山、水、竹、林、天、风而已,而且写林写竹,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碧绿苍翠,极力营造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这样的山水,正可以涵养淡泊、宁静的心性。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3)赏心: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三乐也——曲水流觞,亦歌亦咏,抒情言志,自由自在。这种群集宴饮有别于纸醉金迷、浅斟低唱的豪华气派,更多地带有文人娱情山水、放浪形骸的特点,甚至还有幽深清远的林下风流。在这种场合,人们不再受传统礼仪的约束与规范,更不必在严格的等级秩序面前那样诚惶诚恐,诗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坦露真实的自我。所以,“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但“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4)良辰:天朗气清,风和日暖,四乐也——天高气爽,玉宇澄清,微风拂拂,暖意融融,丽日晴空而视通万里,情满天地而思接千载。这份融入天地的快适舒畅非亲历者不能体会。(5)乐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五乐也——有时登高远眺,只觉长天浩渺,无边无际;有时俯视山川,只见万事万物,生机勃勃。诗人们随心所欲,云游山林,目遇之成色,耳闻之成音,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信可乐也”。2、重要字词句:(1)“极”“所以”。(2)省略句——“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3)定语后置——宇宙之大,品类之盛二、学习第二段:1、“痛”什么?(1)“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不知老之将至”。——在你该做正事的时候,如果把握不住自己,而沉湎于玩乐,那么等你清醒过来时,就会发现大好时光已经在你玩乐中悄然过去了,老境已经来临了──“死”的问题不能不重视了。(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在某一阶段总是喜欢或追求某种事物(如学生时代“追星”),随着年龄的变迁,这方面也会发生变化。但每当看到自己过去曾经追求或喜欢的事物时,还会引发感慨,从而追念那逝去的时光,或痛悔或欣慰──但“死”已经接近了(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人们每当回忆过去的事情总像那事儿就发生在昨天,可实际上时光已流逝了很远,往事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回忆这种情景时也会使人感慨不已──“死”是一个很快就要发生的事情了。(4)“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某种角度讲,生死有命,活一天是死,活一百年也是死,人总得死,这样一想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这是使人感到很悲痛的──“死”是一个一定会到来的事情。2、重要字词句:(1)“相与”“诸”“怀抱”“悟”“因”“放浪形骸”“趣”“之”。(2)魏晋风流——A、前辈学者宗白华先生的评说似可代表学术界之公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B、为了寻求慰籍、解脱以至麻醉,玄学与清谈之风在士人中长期流行。这其中自然会生发出对人生苦难、生命意义、生活理想的深刻思索与大胆探求,进而形成富有时代特征的社会思潮与文化氛围,孕育出象王羲之那样以超迈、旷达甚至叛逆的精神姿态,勇敢追求个体人格自由与心灵解放的“魏晋名士”。C、“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古文观止》三、自读前两段四、做“课课练”。五、课下作业:背诵第三段第三课时一、学习第三段1、齐背前两段,检查第三段背诵。2、“悲”的含义是什么?(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生”重于“死”,“彭”优于“殇”,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3)“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如果我们不改变“一死生”“齐彭殇”这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后代人就会像我们学习古人那样,受到它的消极影响,那是可悲的。3、做“课课练”第三段部分二、另类声音1、施蜇存说,读《兰亭集序》,觉“七拼八凑,语无伦次,不知所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他讲得有没有道理呢?你能否从文中找到依据呢?(学生稍议)2、教师读下文:批《兰亭序》施蛰存王羲之的《兰亭序》,尽管它来历不明,聚讼纷纭,至少在唐朝以后,总可以算是古文名篇了吧?不过,这一名篇,还是靠唐太宗李世民的吹捧,在书法界中站住了脚,在文章家的观感里,它似乎还没有获得认可。许梿的《六朝文絜》、王文濡的《南北朝文评注读本》都不选此文,可知这两位六朝文专家,都不考虑这篇文章。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也不收此文。可知这篇文章在近代的盛行,作为古文读物,还是姚惜抱的《古文辞类纂》和吴氏昆仲的《古文观止》给它提拔起来的。我在中学时,国文教师已经给我讲过这篇文章,可惜我早已记不起老师如何讲法。自己当国文教师时,也给学生讲过几十遍,也记不起当时我如何讲法。大约都是跟着各种注释本,一句一句地讲下去。讲完之后,赞不绝口地,对学生说:“好!好文章!”。解放以后,我没有讲过这篇名文,不过,我学会了用思想分析的方法来讲古文。特别是其中一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到底是什么意思?”经她一问,我把全文又读了一遍。禁不住发愣了。怪哉!怪哉!从前讲得出的文章,现在讲不出了。从“向之所欣”到“悲夫”这一段文章,是全文主题思想所在,可是经不起分析。我和那位女教师逐句讲,逐句分析,结论是对这段名文下了十二字评语:“七拼八凑,语无伦次,不知所云”。请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这是说人生短促,一瞬之间,一切都过去了,使人不能不感伤。底下接着却说:“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是说:何况寿命长短,都随大化(自然)决定,归根结底,都是同归于尽。这一节的思想是和上一节对立的,既然知道人寿长短,同归于尽,为什么还会感伤于人生之短促?这个“况”字怎么加得上去?再接下去,却说:“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个古人是谁?是孔仲尼。不是真的孔仲尼,真的孔仲尼没有说过这句话。“死生亦大矣”,见《庄子·德充符》,作者抬出一个假设的孔仲尼来和一个跛脚驼背的王老做论辩的对立面。王老的思想代表庄周,对于人的生命认为无论寿夭,同归于尽。孔仲尼却认为人的死生,关系很重大,尽管长寿和短命,同是终尽,但这是从同的现象看,如果从不同的现象看,死生的意义就不同了。“死生亦大矣”,虽然不是孔仲尼真的说过,但在一部《论语》中,也可以找到注释。“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在生死之间,更重视“生”。他要解决、求知的是人的生存问题,而无暇考虑死亡问题。“仁者寿”,可见孔子并不以为“修短随化”,人的善良品德可以延长生命。颜渊早死,孔子哀恸道:“天丧予。”天使我大受损失。可知人的生与死,有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得失问题。把“死生亦大矣”这一句的意义讲明白,就可以发现这一句写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之下,简直无法理解作者的思维逻辑。底下还加一句“岂不痛哉!”我们竟不知道他“痛”的是什么?更奇怪的是,接下去又来一句:“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我们再看上文:“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这是一种兴感之由。“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是又一种兴感之由。“死生亦大矣。”这也是一种兴感之由。明明是三种兴感之由,至少包括庄、孔两派的人生观,怎么会“若合一契”呢?再读下去,见到一句“不能喻之于怀”,刚才读过一句“不能不以之兴怀”,只隔了一行,就出现重复句法,亦是修辞学的毛病。前半篇文章中有“丝竹管弦”,已经被宋朝人批评过,这里一句,还没有人指出,顺便在此批一下。不过,这不是大问题,姑且存而不论。下面来了一个惊人的句子:“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为妄作。”上文“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二句用的是肯定语气,这不是“一死生,齐彭”的观点吗?隔了二行,却说这个观点是“虚诞”和“妄作”,岂不是自相矛盾?接下去,又避开了上文的论点,说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我们无法揣摩作者“悲”的是什么?因为今昔二字在上文没有启示。今是什么?“已为陈迹”吗?昔是什么?“向之所欣”吗?或者,“今昔”指“死生”吗?一般的注释,都说:今是今人,昔是古人。那么,作者所悲的是:一代一代的人,同样都有“前不见古人”的悲哀。大约作者之意,果然如此,不过应该把今昔释为今人今事与古人古事。但这两句和上文十多句毫无关系,连接不上,依文义只能直接写在“向之所欣”四句之下。因此,这中间十多句全是杂凑,迷乱了主题,岂非“语无伦次,不知所云”?我和那位女教师讲完之后,她也同意我的讲法。她说:“我就是觉得死生亦大矣这一句上下都接不通。你一分析,挑出了整段文章的杂乱。以后怎么办?怎样讲法?”我说:“照老样子讲,不要改变。这些文章已成权威,碰不得,只好人云亦云地讲,明哲保身”。这件事,已过去二十多年了。今天看神龙本《兰亭帖》,忽然想起旧事。因略有空闲,故秉笔记之。反正我已快要“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用不到再“明哲”了。执教: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蒋俊兴校长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生命的壮歌》的第一篇。生命桥。(指导读好题目)师:什么桥?生:生命桥师:看到这个题目后,你想设计什么问题?生:为什么叫生命桥。生:为什么要加引号。师:这昨天学了,指不是真正的桥。生:世界上没有生命桥,哪来的生命桥。师:你能用简洁的话来概括内容吗?生:一个猎队把羊赶去边,……师:你说得不是很清楚。再请一位说。师:一群羚羊被赶到……羊都掉……师:你讲得完整,谁讲得简洁些。说得较完整、简洁。二、了解故事起因,体会羚羊群的危急处境,积累相关词语。师:猎人准备将羚羊全部活捉。这句话是这个故事的——生:起因。师:是谁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生:一群猎人。师强调一群猎人。出示:有一个狩猎队。师:这个山头上,很高很陡,谁能读出“悬崖”?生读师评:好,比较高……有些险了……比较陡……好险呀。师:这样的情况对于羚羊来说,是什么,用恰当的词说就是——生:无路可逃为什么?因为前面是悬崖,后来是猎人。师:还可以用一个词来说:生:头投无路生:难以逃生生:进退两难生:他们只能束手待毙。(师屏示并请学生读一读:)头投无路、生死攸关、命悬一线,进退两难、危在旦夕、灭顶之灾三、了解羚羊群面对危急处境的表现,体会羚羊群的冷静沉着和老羚羊的果断,感受动物世界的心灵感应。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是怎么做的,看另外的句子。屏示:几分钟以后,羚羊……只是老羚羊跃进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师引读:几分钟以后,老羚羊一群。你读懂了什么?生:很急。很快。生:他们有办法。他们分成两群。不是随便分的:年轻的老的生:并没有束手待,而是主动地想办法。师:请一位同学继续读下去。引读:师:假如他们会说话,他们会说些什么?生:我已经活了大半年,你们先逃吧生:来不及了生:先试试看吧。生:我想出办法了,你们谁来和我配合一下。师:征求意见。假如他直接叫了一只,……你想一个名字,叫匆匆。生:聪聪。师:真那么聪明吗?生:读:马上应声。师:你又读懂了什么?用读来引生:很配合。默契。生:年轻羚羊配合很好。师:看来面对这样的处境,他们很配合。刚才有人说很慌张,害怕。如果是害怕,他们会这样做吗?面对困境,它们非常镇静。冷静。师:沉着、冷静。师:再读下去,还会发现他们得很好。生: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师:他们怎么配合的?生:后退了几步,奔跑着向悬崖。师:从哪儿看出配合。哪个词。生:年轻先跳。师:先后不同。还有吗?生:跃起的高度低一些。师:连起来读。他们面对困境,相互配合。《兰亭集序》教学反思「篇五」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王羲之简况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主旨;掌握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式。2.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合作交流,疏通文句,理清思路;在诵读中把握作者的情感。3.情感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确立人生苦短、时不我待的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观。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把握一、二段作者的情感。一导入通过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导入课文。1.你知道王羲之是在什么状态下创作出《兰亭集序》的吗?2.由书法美来领略文采美。二相关知识1.题目解说兰亭,是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城西南郊的名胜。其地有湖,“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东晋建立后,南渡的中原士族在山水清丽的会稽广置园田别业。风景幽绝的兰亭,就成为当时的社会名流们聚会游玩的地方。永和九年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集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集会,当时要求每位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事后汇集成集子,提名为《兰亭诗》,由王羲之将各人诗作一一记录,还作了一篇序,记叙其事,这就是《兰亭集序》。2.作者简介王羲之,字逸少,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是东晋大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所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三文本研习(一)研习第一段1.朗读第一段,学生对照注释,合作交流,疏通第一段。2.第一段可用文中的哪一个词加以概括?(明确:乐)3.哪些东西信可“乐”呢?明确:良辰——三月初三;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流觞曲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赏心——畅叙幽情乐事——众多贤才兰亭集会4.小结:第一段叙集会的盛况,“四美”齐具,在这优美的环境中,作者充分的感受到了生命的情趣和审美的愉悦。整段文字意境开阔,感情乐观。(二)研习第二段1.朗读第二段,学生对照注释,合作交流疏通第二段。2.第二段可用文中那个词来概括?(明确:痛)3.第二段是如何由第一段的“乐”转到“痛”的?明确:①第一句“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表明人生短暂。②举出两种人(悟言一室——谈玄论道;放浪形骸——归隐山林,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为避免伤害,明哲保身,士大夫逃避现实的思想很浓。),虽“静噪不同”,但都会因“情随事迁”而生发感慨。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指的就是“情随事迁”,后面用“犹……况……”,是一种递进关系,“情随事迁”尚且能触发感慨,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呢,重点是落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上的,与第一句相照应,表明人生短暂,不能不令人感到悲痛。原来,段落的第一句就是中心句,整个段落都是问绕这第一句阐释的。4.小结:第二段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命的长短,全取决于自然造化,最终都是面临死亡的无奈,作者不由发出“岂不痛哉”的感叹。文字情调转入低沉。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一)研习第三段1.朗读第三段,学生对照注释,合作交流疏通第三段。2.在这一段中直接表明作者的“生死观”的是哪一句?你怎样理解这种人生观?明确: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在王羲之看来,这种观点是虚伪可笑的,这是对当时士大夫的批判。人生不是虚幻的,时光短暂,令人悲痛,虽然作者对生死的思考最终并没有上升到哲学高度,也没有通达彻悟的解释,但在情感的变化过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表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强烈关注。3.怎样理解“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这句话中的“悲”?明确:这个“悲”就是上文“痛”的延续和深化。作为“今人”的王羲之认为把生死等同为一是荒谬的,并早已在上一段中表达了人生短暂的“痛”,而王羲之的观点和昔人“若合一契”,更是验证了古今对生命体验的一致,并由此推测,虽然“世殊事异”,但“其致一也”,后人也应当如此,今人、昔人、后人,千古同悲,由上文个体生命感受上升到群体生命的感受,进一步扩大了“痛”的内涵,因此说它是“痛”的延续和深化。4.小结:第三段深化了人生之“痛”的内涵;明确的展现了作者的人生观,表现了王羲之对于对抗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虽然对怎样生活才有意义没有作正面的回答,但通过“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希望能激发后人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含蓄表现恶劣作者要抓住现在、珍惜生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二)问题探寻郭沫若认为文章前面写极乐,接下来突然转到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你是怎样认为的?明确:人对生命短途、世事无常的感叹,或者说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在快乐得意时产生,这在中外历史上都不是偶然现象。汉武帝《秋风辞》中“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就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古希腊史学之父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感伤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或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波斯王在人生巅峰产生“突然的悲哀”,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根源于他对生命局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世间的无情的恐惧。这种悲哀、这种对世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法尔会激发出更强烈的创造冲动,使他们以现实的努力来抗拒人生的虚幻和时间的奔流。板书设计乐——四美具(良辰、美景、畅叙、盛会)——叙集会盛况痛——人生短暂(情随事迁→终期于尽)——发人生感慨(生命个体)悲——千古同悲,引发思考——言写作目的(生命全体)教学反思《兰亭集序》这篇文章虽不长,但并不好理解。在字句疏通上,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自主完成,至于文章的脉络和所表达的思想,则需要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把握。第二段的中心意思是表达人生短暂的苦痛,第一句是中心句,其下文字皆是围绕第一句阐发,先写人“情随事迁”要生发感慨,然后递进到更何况是“终期于尽”呢,由此完成对第一句中人生短暂的阐发,得出“痛”的感慨。第三段通过“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作者鲜明的态度。并通过昔人、今人、后人的对照,把前面对个体生命的“痛”上升到群体生命的“悲”,表明人们对生命的体验是一致的,引导后人关注生命的价值,激发后人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这样,文章的内涵清晰了,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兰亭集序》教学反思「篇六」【意图切入】1、将文本的学习物化为科学有效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文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进而在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避免文本学习的虚浮化和随意性。2、将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能力来对待,围绕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挖掘文本,设计环节,科学调控,合理训练。3、本文涉及人生观、生死观的内容较多,教学应适当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生成和发展。4、本文以及与之相关的书法、诗歌作品,文化含量极其丰富,在教学中应有所体现,强化主体审美体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过程描述】环节一:自主解题: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古典文学名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板书课题、作者)请同学们就课题和作者,自己提出问题,并请其他同学积极回答提出的问题。生1问:兰亭在什么地方?生2问:题目中的“集”是什么意思?是集会,还是文集、诗集呢?生3问:“序”是怎样的一种文体?生4说:我很想知道王羲之的一些背景资料或有关轶闻。师:关于第1、2、3三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注释①,至于王羲之的有关轶闻,请同学们课下上网搜索一下,有价值的资料可张贴在班内“读写专栏”内。(生认真阅读注释①,并整理课堂笔记)师:关于“序”这种文体,它的主要作用是举其纲要,论其大旨,这篇序文主要就兰亭集会抒发对人生的感慨。环节二:分层美读:1、分层自读:脱离注释,自读全文;结合注释,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2、读出表达方式的变化:第一节的描述性语言,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读出情趣和景趣;第二、三节议论抒情性语言,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读出情趣和理趣。3、读出情绪的跌宕变化:引导学生读第一节,围绕“乐”等关键词,读出生机、闲适、欣喜和豪迈;引导学生读第二节,围绕“痛、悲”等关键词,读出矛盾、深思、伤感和无奈。4、读出个性与体验:学生结合个人理解和体验,自读感触最深的语段。环节三:景象描述:(这一环节是针对文章第一节文字设计的相应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描述性语句,展开想象,适当加工,创造性地再现文本所描述的景象)学生描述示例:1、语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描述:江南的三月是最美的了,良辰美景,令人心醉。文人雅士游历汇聚在群山的怀抱之中,高耸的峰峦披上了青绿的外衣,向游人诉说着她的妩媚。近处裸露的岩石又显出她的刚健。乔木和灌木呈现出参差的生机,一丛丛茂盛的竹林,挺拔而儒雅。就在我们的亭边,那清澈的山泉时急时缓地流淌着,带给我们文思的跃动和灵感。2、语句: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描述:今天的天空格外高远、空旷,平日游来游去的云朵儿,怕打扰我们的盛会,现在不知飘到何处去了,只有暖融融的太阳均匀地洒着她的光辉。清风拂面,柔柔的,软软的,风里还夹杂着山花和竹林的清香。让我们暂且无忧无虑地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福祉吧。(学习小组内部交流后,将有代表性的文段推荐出来,在班内交流)师生就以下几个方面共同评点:⑴基调氛围;⑵回扣文本;⑶艺术加工;⑷语言表达。环节四:勾画点评:(学生自读全文,勾画出意味深长或遣用精妙的词句语段,并作点评)学生勾画点评示例如下:有的学生勾画“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点评:作者运用严格的对句,写出了这次集会人员之盛,尽管年龄跨度较大,但文化层次都很高,正因为这是一次文人雅客的集会,才有了后文的“畅叙幽情”以及人生慨叹。有的学生勾画“一觞一咏”。点评:“一”突出了集会文人的闲适与默契、高雅与诗意,他们沐浴在自然的和风里,在“觞”“咏”之间,寄情山水,感悟人生。有的学生勾画“曾不知老之将至”。点评:此句写出了人生一时通达得意者的忘形之态,“曾”更是用词精妙,意味悠长,加重了语气,增强了表达效果。此句的言外之意是──人一旦觉察到“老之将至”,便悲从中来,不免消极怅惘。有的学生勾画“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点评:此句不免过于消极,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如果说寿命长短听天由命的话,人也就丝毫不能也没有必要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样的人生也必定索然无味!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同学们的点评:1、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是否到位;2、是否能够有机地联系语境,而不是断章取义;3、点评文字自身表达是否规范得体。环节五:观点表述:1、学生以书面形式,依据文本,总括作者的人生观、生死观。学生表述示例:⑴有一个词,概括本文的情绪流程非常恰当,那就是“乐极生悲”,作者由短暂的快乐,回味起岁月潮汐、人生易逝,不禁感慨万千,悲从中来。总之,作者对待人生和生死的态度是消极的。⑵古语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作者认为,人生在世,尽管有兰亭集会这样的盛会,但毕竟聚少分多,乐少悲多。况且人自身不能掌握自己生命的“修短”,只好顺从天意,听凭造化。⑶作者说是“修短随化”,其实表明他对生死看得非常重,不然,他不会把庄子的看法“一死生”“齐彭殇”,评价为“虚诞”和“妄作”。⑷作者在解读人生、关注生命的过程中,透示的是对生命的珍爱:教师不时提醒学生从文本中找出观点的依据。教师适时提供古代文人的相关语句:曹操《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生命箴言,口述自己对人生和生命的看法:师:在文章中,作者为人生而抒怀,为死生而感慨。在同学们的记忆中,还有哪些人对生死作过精辟的阐释?有生说: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有生说: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生说:臧克家在《有的人》里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生说:陆幼青说过,“我们既然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那我们就来增加它的密度吧”。有生说:我对村上春树说的一段话“心有戚戚焉”,“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远存在。我认为,生命就是一些过客在为另一些过客欢欣或悲伤的过程。一个人死了,就像是他对其他人说,同来避雨,如今我的雨停了,我也该走了,你保重,于是就连背影也没留下。但如果,在那个避雨的驿站中,能够给别人留下一些记忆,那避雨的天地,便留下我们人生的痕迹”。师:那么,人怎样度过一生才有意义呢?有生说:我比较欣赏美国教科书上对“人生”的界定,“人生就人是为了梦想和兴趣而展开的表演”。有生说:我认为当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群体的利益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时候,这个人的一生是很有意义的,同时,他也是很幸福的。有生说:我认为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活出一个真实本色的自我。环节六:词句积累:教师要求学生积累以下词句,字词会读,会写,会用;名句能够默写;背诵《兰亭集序》全文。出示幻灯片:词语:崇山峻岭、畅叙幽情、游目骋怀、放浪形骸、情随事迁、世殊事异。名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环节七:鉴赏链接:王羲之《兰亭诗》;冯承素《〈兰亭集序〉摹本》;刘长春《宣纸上的话题》;赵丽宏《死之印象》。师小结:《兰亭集序》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它的诞生有多方面的意义:两晋时期,浮艳藻饰的文风笼罩文坛,《兰亭集序》的问世,就像污浊的屋子里吹进了一缕春风,清新自然,独具一格;魏晋时期,人们对老庄思想的理解出现了较大偏颇,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王羲之能喊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在当时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另外,王羲之曾以精妙绝伦的书法书写这篇文章,真迹虽然已经不传,但从后人的摹本中仍可领略其隽秀飘逸、卓然不凡的神采。《兰亭集序》以它独特的魅力,在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史上独树一帜,永放异彩。【教学思考】思考一:个性与己任:好的语文课之所以姓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紧紧抓住了文本语言这条主根。有了这条主根作为依托,再联合其他提供养料和水分的侧根、须根,才构成了枝繁叶茂的植株在地下的有力支撑。相反,如果削弱乃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大楼幕墙施工安装合同
- 电子元器件瑕疵管理方案
- 物业管理集团福利费管理手册
- 家具行业项目招投标信息表
- 高空农业喷洒合同
- 2025个人信用贷款借款合同
- 临沂生态农场租赁合同
- 门店市场调研渠道分析
- 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指南
- 智能家居大清包施工合同
- 新《安全生产法》解读PPT课件
- E车E拍行车记录仪说明书 - 图文-
- 人才梯队-继任计划-建设方案(珍贵)
- WLANAP日常操作维护规范
- 《健身气功》(选修)教学大纲
- 王家岩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总结)
- GE公司燃气轮机组支持轴承结构及性能分析
- 《昆明的雨》优质课一等奖(课堂PPT)
- 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ppt课件
- 电动蝶阀安装步骤说明
- 全自动电镀流水线操作说明书(共1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