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大作业答案_第1页
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大作业答案_第2页
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大作业答案_第3页
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大作业答案_第4页
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大作业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大作业答案注意:学习平台题目可能是随机,题目顺序与本答案未必一致,同学们在本页按“Ctrl+F”快捷搜索题目中“关键字”就可以快速定位题目,一定注意答案对应的选项,如果答案有疑问或遗漏,请在下载网站联系上传者进行售后。一、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大作业单选题答案1、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A、独创性B、感染性C、历史性D、朦胧性学生答案:D2、文学文本始终要在特定社会境遇中开放其意义空间,从而呈现出不确定特征,这恰恰说明了文学文本具有。A、开放性B、阅读期待C、蕴藉性D、表象性学生答案:A3、民间文学具有通俗易懂和受众量大的特点,其内容富于()。A、艰辛曲折B、蹊跷离奇C、深邃厚重D、生活气息学生答案:D4、影视文学要将语言艺术的静态描写转化为视听艺术中的动态描写,影视剧本必须由一个个流动的()构成。A、画面B、结构C、状态D、场景学生答案:A5、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开启了西方文艺理论之先河。A、“表现论”B、“再现论”C、“实用论”D、“文化论”学生答案:C6、唐代出现了(),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A、章回小说B、话本小说C、志怪小说D、传奇小说学生答案:D7、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不久后电影传入中国。在中国,出现第一部纪录影片《定军山》。A、1906年B、1908年C、1905年D、1907年学生答案:C8、象征型文本具有两个层面:第一层是直接的意义表现,第二层是内在的意义。这两个层面之间由“”连接起来。A、联想B、暗示C、语法D、想象学生答案:B9、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__、中介性、语境依托性。A、表情性B、物质性C、客观性D、意识性学生答案:B10、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A、反映论B、文化论C、意志论D、信息论学生答案:B二、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大作业多选题答案1、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A、简便快捷B、与身体语言相伴随C、易于保存D、真切生动学生答案:A;B;D2、语言学上的“文学语言”,指的是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它通常与()相对,是一定社会和教学情境中的标准语言形态。A、土语B、方言C、俗语D、口语学生答案:A;D3、文学意境所追寻的意境效果,其意境往往被分为“实境”和“虚境”,而意境的塑造,应该做到()。A、虚实相生B、实实在在C、虚中求实D、虚无缥缈学生答案:A;C4、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A、文体的流行性B、文体的模式化C、观赏的日常性D、故事的类型化E、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学生答案:A;B;C;D;E5、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诗主要包括:()。A、故事诗B、诗剧C、史诗D、田园诗学生答案:A;B;C三、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大作业判断题答案1、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A2、小说叙述中的时空情境来源于自然时空,因而是一种真实的时空。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B3、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B4、高雅文化文本代表特定社会文化中的稳定和理想的方面,对于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A5、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A6、影视文学要把文学语言“翻译”成影视语言,使它们和银幕上的视觉形象发生间接关系。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B7、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文学文本“言、象、意”三层面说和“粗精”两层面说,其共同点都是从“可见”(显示)与“不可见”(非显示)的分别上来加以立论的。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A8、文学语言的文采和语言的审美韵律无关。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B9、孔子指出批评者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B10、没有读者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阅读。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A四、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大作业简答题答案1、名词解释: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学生答案:圆形人物是指人物性格比较丰满,表达出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反之,扁型指人物性格刻画比较单调,人物好人就好到底,坏人就十恶不赦,缺乏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人性的复杂。扁平人物”又可称之为类型人物,这在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表现得最为出色,如诸葛亮是“智”的化身,关羽是“义”的化身,刘备是“仁”的化身,张飞是“勇”的化身,曹操是“奸”的化身,等等。2、以不同媒介去讲述同一个故事会产生相同的修辞效果吗?试举例简要分析。学生答案:以不同媒介去讲述同一个故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修辞效果。这是因为不同的媒介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限制,它们对故事的呈现方式、受众的接受方式以及修辞效果都会产生影响。以小说和电影为例,假设有一个关于一个年轻人在荒岛上生存的故事。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通过文字的描述,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荒岛的景象,感受主人公的孤独、恐惧和坚韧。作者可以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内心独白等,来深入展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来填充故事的细节,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而在电影中,这个故事可能通过视觉画面、音效和配乐等手段来呈现。电影可以通过镜头语言、演员的表演和剪辑手法来展现主人公在荒岛上的生存挣扎。电影中的画面和音效可以直接刺激观众的感官,营造出紧张、恐怖或感人的氛围。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会被电影所创造的视觉效果和氛围所吸引,感受到更加直观和强烈的情感冲击。由于小说和电影在表现手法和受众接受方式上的不同,同一个故事在两种媒介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修辞效果。小说更注重文字的描述和读者的想象,能够给予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和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而电影则更注重画面和音效的冲击力,能够给予观众更加直观和强烈的情感体验。因此,虽然不同媒介在讲述同一个故事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修辞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种媒介优于另一种媒介。不同的媒介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和拓展,为故事的呈现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3、简述文学的特征。学生答案:文学的三个特征:语言性作品、文采、表情达意。(一)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是否运用语言来写作并最终形成语言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它艺术的最基本特征。(二)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语言的文采大致有3种不同的理解:1,语词富于华彩,或者作者语言丰富。2,用词传神、表达有力。3,简朴的语言形态。(三)文学要表情达意。表情达意就是表达情感,传达意义。苏珊·朗格说“艺术是情感的形式。”五、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大作业综合题答案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学文本的文化类型是文学文本的具体文化形态,包括高雅文化文本、大众文化文本、民间文化文本及各种文学文本的文化互渗。高雅型大众文化文本,是具有高雅文化的一些特征但又主要归属于大众文化的文本,如一些武侠小说等。材料二: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第三十回《一灯大师》写郭靖护送黄蓉去寻找一灯大师治伤,一路闯过了“渔、樵、耕、读”四大高手中的前三个。面对扼守险要地形的“读”,黄蓉苦思对策。小说这样写道:黄蓉蹙眉不答,她一见那书生所坐的地势,就知此事甚为棘手,在这宽不逾尺的石梁之上,动上手即判生死,纵然郭靖获胜,但此行是前来求人,如何能出手伤人?见那书生全不理睬,不由得暗暗发愁,再听他所读的原来是一部最平常不过的《论语》,只听他读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读得兴高采烈,一诵三叹,恰似在春风中载歌载舞,喜乐无已。黄蓉心道:“要他开口,只有出言相激。”当下冷笑一声,说道:“《论语》纵然读了千遍,不明夫子微言大义,也是枉然。”那书生愕然止读,抬起头来,说道:“甚么微言大义,倒要请教。”黄蓉打量那书生,见他四十来岁年纪,头戴逍遥巾,手挥折迭扇,颏下一丛漆黑的长须,确是个饱学宿儒模样,于是冷笑道:“阁下可知孔门弟子,共有几人?”那书生笑道:“这有何难?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黄蓉问道:“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你可知其中冠者几人,少年几人?”那书生愕然道:“《论语》中未曾说起,经传中亦无记载。”黄蓉道:“我说你不明经书上的微言大义,岂难道说错了?刚才我明明听你读道: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是七十二人。瞧你这般学而不思,嘿,殆哉,殆哉!”那书生听她这般牵强附会的胡解经书,不禁哑然失笑,可是心中也暗服她的聪明机智,笑道:“小姑娘果然满腹诗书,佩服佩服。你们要见家师,为着何事?”黄蓉心想:“若说前来求医,他必多方留难。可是此话又不能不答,好,他既在读《论语》,我且掉几句孔夫子的话来搪塞一番。”于是说道:“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分析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的互渗关系。学生答案1: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的互渗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文学文本的文化类型:材料一中提到,文学文本的文化类型包括高雅文化文本、大众文化文本、民间文化文本及各种文学文本的文化互渗。这说明了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关系。2.高雅型大众文化文本:材料一中提到,高雅型大众文化文本是具有高雅文化的一些特征但又主要归属于大众文化的文本,如一些武侠小说等。这说明了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相互融合和转化的关系。3.《射雕英雄传》中的例子:材料二中,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在与“读”的较量中,巧妙地运用了《论语》中的微言大义,成功地让对方开口。这说明了高雅文化在大众文化中的渗透和影响。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的互渗关系表现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影响等方面。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作为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区分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学的语言形象是一种审美形象。普通语言往往注重于传递信息的功能,文学语言不仅要传递信息、生成意义,而且要“努力”显现自身的魅力,让读者沉浸在语言本身的形象美之中。材料二:美国诗人威廉姆斯有一首名为《便条》的诗: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1、以《便条》为例,简要分析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区别与联系。学生答案: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区别在于,文学语言注重于传递信息的功能,同时也要“努力”显现自身的魅力,让读者沉浸在语言本身的形象美之中。而普通语言则更注重于传递信息的功能。在《便条》这首诗中,诗人威廉姆斯运用了文学语言,通过简单的文字和句子,创造了一种形象美,让读者沉浸在这种美之中。2、有人说“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在诗中特别重要,如果失去这段话,《便条》的审美意义就完全消失了。结合你对文学语言形象的理解,在分析《便条》审美意义的基础上,谈谈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学生答案1:我不认同这种说法。虽然“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这句话在诗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整首诗的审美意义的全部。《便条》这首诗的审美意义在于,诗人通过简单的文字和句子,创造了一种形象美,让读者沉浸在这种美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