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不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CH3COOH B.NH3⋅2.下列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A.NaHSO4溶液 B.NH4Cl溶液 C.NaHC3.“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容量瓶 B.温度计 C.玻璃搅拌器 D.量筒4.用铂电极电解含有下列溶质的溶液,电解时阴极和阳极上同时都有气体产生,且溶液的pH增大的是A.H2SO4 B.CuSO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周期表中IA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nB.在电子云图中,用小黑点表示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的电子C.同种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1s<2s<3sD.F、O、N三种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减小6.水凝结成冰的过程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H2O(l)=C.等质量水和冰所具有的内能不同D.该过程是熵减的过程7.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NO分解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O属于共价化合物 B.过程②吸收能量C.过程③释放能量 D.过程④形成非极性共价键8.用蒸馏水逐渐稀释0.A.CH3COO−C.H+的物质的量浓度 D.CH3CO9.下列事实说明HNO①HNO2溶液能和NaOH溶液反应②常温下0.③HNO2溶液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④常温下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0.对下列事实解释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硫酸铜溶液呈酸性:CB.氨水呈碱性:NC.将水加热至90℃水的pH变小:H2O⇌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滴加酚酞呈红色:HC11.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铁触媒有利于N2和H2反应合成氨B.H2(g)+I2(g)⇌2HI(g)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C.N2(g)+3H2(g)⇌2NH3(g)ΔH<0高温有利于合成氨D.Fe3++3SCN-⇌Fe(SCN)3的平衡体系,加入少量KSCN固体后溶液颜色加深12.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能量的转化并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步骤装置操作现象①先打开K2,闭合两极均产生气体……②再打开K1,闭合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中在石墨(I)发生氧化反应B.①中还可观察到石墨(II)电极附近的溶液变红C.②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从石墨(II)电极流向石墨(I)电极D.②的溶液中(I)和(II)附近的c(Na13.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Ⅰ、Ⅱ对反应X→2Y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B.使用催化剂Ⅰ时,0~2min内,v(X)=1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D.与催化剂Ⅰ相比,催化剂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14.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②、③黄色沉淀中均不含AgClB.实验③证明浊液a中存在AgCl(s)⇌AC.实验②和③的反应可用相同的离子方程式表示D.实验②的黄色沉淀中再滴加几滴0.1mol/L的NaCl溶液后,可转变为白色二、填空题15.现有:①醋酸、②盐酸、③醋酸钠、④碳酸氢钠、⑤氨化钙、⑥氯化铵六种试剂。(1)醋酸钠溶液呈碱性原因:。(化学用语)(2)盐酸溶液与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有关0.1mol⋅L−1Ca.与同浓度盐酸溶液的导电性不相同b.常温下,等浓度等体积CH3c.向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Cd.向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Ne.CH3(4)25℃时,pH均等于4的醋酸溶液和氯化铵溶液,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5)向饱和NaHCO3溶液中滴加饱和CaCl三、综合题1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I.C(s)+12II.C(s)+O2III.CO2①表示C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填序号)。②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③ΔH3(2)下列反应是目前大规模制取氢气的方法之一CO(g)+H2①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将2.0mol的CO与8.0mol的H2O混合加热到830℃,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80%,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放出的热量为②若保持温度不变,把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则正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逆反应速率,CO的转化率,平衡常数。17.实现二氧化碳选择性,稳定性加氢合成甲醇是“甲醇经济”理念下的一个重要成果。反应包括两步:Ⅰ.CO2Ⅱ.CO(g)+2H2(1)由CO2合成CH(2)恒压下,按n(CO①根据图中数据,压强不变采用有分子筛膜时的最佳反应温度为°C。②有分子筛膜时甲醇产率高的原因是。(3)如果在不同压强下,CO2和H2的起始物质的量比仍为1:3已知:CO2的平衡转化率=n(CO①压强p1_p2(填“>”或“<”),原因。②其中图中纵坐标表示CO2平衡转化率的是图(填“甲”或“乙”)。③图乙中T1温度时,两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分析原因。18.W、X、Y、Z、N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元素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W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X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Y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Z在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N最高能级有两对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X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2)位于周期表P区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下同)(3)X、Y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电负性>。(4)由Y、Z、N组成的化合物ZNY溶于水后,滴加酚酞呈红色,振荡后又褪色,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原因。19.铅酸蓄电池(如图)的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而使用广泛。(1)I.写出电池使用过程中的两个电极反应方程式:负极;正极。(2)II.使用后的废旧铅酸蓄电池需要回收,废旧电池的铅膏中主要含有、PbO2、PbO和Pb,还有少量一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难溶电解质PbSPbCBaSBaCK2712一定条件下,一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金属氢氧化物FeFeAlPb开始沉淀的pH2.36.83.57.2完全沉淀的pH3.28.34.69.1回答下列问题:在“脱硫”中PbSO4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SO4(3)在“脱硫”中,加入Na2CO3(4)在“酸浸”中,除加入醋酸(CH3COOH①能被H2O2②H2O2促进了金属Pb在醋酸中转化为Pb③H2O2也能使PbO2转化为Pb(5)“酸浸”后溶液的pH应控制在(填范围),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20.Na2SO3是一种重要的试剂,利用工业废碱液(主要成分N(1)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H2SO3的电离常数Ka(2)向H2①由此可知NaHSO3溶液呈②写出HSO3−在水中存在的两个平衡:ⅰ这两个平衡程度的大小关系是:ⅰⅱ。(填“<”或“>”)(3)为了进一步探究Na其中甲同学设计图1装置(盐桥中为KCl),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①通过验证新产物也可以帮助确认正、负两极,验证电源正极生成物的实验操作方法是。②闭合开关后盐桥中的K+移向③负极的电极反应。④乙同学按图2操作,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现象,而是溶液很快呈红色。大约30mm后红色变为橙色,5小时后变为黄绿色。因此,乙认为刚开始一段时间并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查阅资料:溶液中Fe3+、SO32−、请从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A.CH3COOH属于弱酸,故A不符合题意;B.NH3·H2O属于弱碱,故B不符合题意;C.H2CO3属于二元弱酸,故C不符合题意;D.Ca(ClO)2属于盐,属于强电解质,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一般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一般包括弱酸、弱碱、水、非金属氧化物等)。2.【答案】B【解析】【解答】A.NaHSO4是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NaHSOB.NH4ClC.NaHCO3是会水解的盐,在水溶液中碳酸根离子发生水解D.H2SO3是二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故答案为:B。
【分析】A.强酸的酸式盐电离产生H+,使溶液呈酸性;BC.依据盐类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双水解分析。D.二元弱酸电离产生H+,使溶液呈酸性。3.【答案】A【解析】【解答】A.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中用不到,A符合题意;B.“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用温度计测量反应之前酸、碱的温度以及反应过程中的最高温度,B不符题意;C.“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用玻璃搅拌器搅拌,使酸和碱迅速并完全反应,C不符题意;D.“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用量筒量取酸和碱溶液的体积,D不符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需要量热器和量筒,量热器由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烧杯等仪器组成。4.【答案】C【解析】【解答】A.用铂电极电解硫酸,相当于电解水,阴极和阳极上同时都有气体产生,硫酸浓度增大,溶液pH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B.用铂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铜、氧气和硫酸,反应生成酸,溶液pH减小,阴极无气体产生,故B不符合题意;C.用铂电极电解HCl溶液,生成氢气、氯气,阴极和阳极上同时都有气体产生,但消耗HCl,则溶液pH增大,故C符合题意;D.用铂电极电解硝酸钾溶液,相当于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溶液pH值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依据电解时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5.【答案】B【解析】【解答】A.第ⅠA族元素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在s能级上,价电子排布式为ns1,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B.在电子云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在该点出现的几率,而不是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的轨迹,故B说法符合题意;C.相同能级,能层越大,能量越大,即1s<2s<3s,故C说法不符合题意;D.同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即F、O、N三种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减小,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依据族的序数与价电子排布的关系判断;B.在电子云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在该点出现的几率;C.相同能级,能层越大,能量越大;D.同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6.【答案】B【解析】【解答】A.该过程水分子未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B.H2O(l)=HC.冰变为水的过程吸收热量,则等质量冰与等质量的水所具有的内能不同,C不符合题意;D.水凝结成冰的过程,是液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混乱度降低,为熵减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没有新物质生成;BC.同一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收热量;D.相同物质的量的同种物质,S(g)>S(l)>S(s)。7.【答案】D【解析】【解答】A.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共价化合物,NO属于共价化合物,则A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过程②NO中化学键发生断裂形成氮原子和氧原子,此过程需要吸收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C.过程③形成了新的化学键N≡N键和O=O键,此过程释放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过程④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共价化合物;B.化学键发生断裂需要吸收能量;C.化学键发生形成需要释放能量;D.过程中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8.【答案】D【解析】【解答】A.加水稀释时,促进醋酸的电离,CH3COO-的物质的量增大,溶液体积的增大超过离子物质的量的增大,则CH3COO-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A不符合题意;B.加水稀释时,促进醋酸的电离,CH3COOH物质的量浓度减小,B不符合题意;C.加水稀释时,促进醋酸的电离,H+的物质的量增大,溶液体积的增大超过离子物质的量的增大,则H+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C不符合题意;D.加水稀释时,促进醋酸的电离,H+和CH3COO-的物质的量增大,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弱电解质越稀越电离,越稀释电离度越大。9.【答案】B【解析】【解答】①HNO2无论强弱都能和NaOH溶液反应,故不选;②常温下0.1mol⋅L−1的③向HNO2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只能证明HNO2溶于水显酸性,不能证明酸性强弱,故不选;④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大于7,说明NaNO2能发生水解,其为强碱弱酸盐,HNO2为弱酸,故答案为B。
【分析】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10.【答案】C【解析】【解答】A.水解程度很弱,所以Cu2+水解方程式为:B.NH3⋅C.水的电离:H2O⇌HD.水解程度很弱,不能生成气体,所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CO故答案为:C。
【分析】A.水解程度很弱,应用可逆符号;B.NHC.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D.水解程度很弱,不能生成气体。11.【答案】D【解析】【解答】A.铁触媒能够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在相同时间内产生更多NH3,因此有利于N2和H2反应合成氨但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因此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不符合题意;B.H2(g)+I2(g)⇌2HI(g)的平衡体系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加压后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但由于物质的浓度增大,因此气体颜色变深,与平衡移动无关,因此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不符合题意;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KSCN固体,SCN-的浓度增大,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溶液颜色加深,可以使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勒夏特列原理的具体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12.【答案】D【解析】【解答】A.石墨(I)电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水中的氢氧根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和氢离子,A不符合题意;B.根据分析,石墨(Ⅱ)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作阴极,水中的氢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滴酚酞的溶液变红,B不符合题意;C.②为原电池,石墨(Ⅱ)电极是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故电子从石墨(Ⅱ)电极流向石墨(Ⅰ)电极,C不符合题意;D.根据分析,②作原电池:石墨(I)为正极,石墨(II)为负极,Na+移向正极,所以c(Na故答案为:D。【分析】燃料电池中,燃料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13.【答案】B【解析】【解答】A.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速率,由图可知,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反应也能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B.使用催化剂Ⅰ,X的浓度随t的变化为a,时0~2min内,v(X)=ΔcC.2min时,X转化的浓度为2mol•L−1,X与Y的系数比为1:2,则Y增加的量为4mol•L−1,对应的曲线为Ⅰ,故C不符合题意;D.反应曲线越陡,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故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高,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速率;B.利用υ=Δc/Δt计算;C.依据反应的系数之比判断浓度的变化;D.反应曲线越陡,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催化剂效果更好。14.【答案】B【解析】【解答】A.实验③中,由于存在平衡AgCl(s)+IB.实验③中,往AgCl白色沉淀中滴加1mL0.1mol/LKI溶液,由于存在平衡AgCl(s)⇌Ag+(aq)+Cl−(aq),且AgI的溶解度小于AgCl,则IC.实验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I-D.往AgI沉淀中再滴加足量0.1mol/L的NaCl溶液后,可转变为白色,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沉淀转化平衡进行不到底;B.反应是可逆的;C.二者的反应物不同,离子方程式不同;D.通过计算比较Qc与K的大小判断。15.【答案】(1)C(2)HC(3)be(4)10-6:1(5)在溶液中,存在平衡HCO3−⇌H++CO32−,向溶液中加入Ca2+,发生反应【解析】【解答】(1)因为醋酸钠中醋酸根离子是弱酸阴离子可发生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水解方程式为:CH(2)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HCO(3)a.醋酸是弱酸,只能部分电离,其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故与同浓度盐酸溶液的导电性不相同,a正确;b.常温下,等浓度等体积CHc.醋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H++CH3COO-,向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Cd.醋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H++CH3COO-,向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Ne.醋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H++CH3COO-,另外水也可以电离出氢离子,则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根离子,e不正确;故答案为:be;(4)25℃时,pH等于4的醋酸溶液中醋酸电离产生的c(H+)=10-4mol/L,则根据水的离子积产生Kw=10-14可知溶液中c(OH-)=10-10mol/L,在该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与溶液中c(OH-)相同,故该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10-10mol/L;pH=4的NH4Cl溶液中c(H+)=10-4mol/L,溶液中H+完全是水电离产生,所以该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10-4mol/L,因此25℃时,pH均等于4的醋酸溶液和氯化铵溶液,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之比是10-10mol/L:10-4mol/L=10-6:1;(5)向饱和NaHCO3溶液中滴加饱和CaCl2溶液,可观察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大量无色气泡,这是由于在溶液中NaHCO3电离产生的存在电离平衡:⇌H++,电离产生的与加入的CaCl2电离产生的Ca2+结合形成CaCO3沉淀,导致溶液中c(CO32-)减小,使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溶液中c(H+)增大,H+与发生反应:H++=CO2↑+H2
【分析】(1)依据盐类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双水解分析。(2)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3)弱酸的电离是微弱的,利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4)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5)依据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16.【答案】(1)II;CO(g)+1(2)1;64kJ;增大;增大;不变;不变【解析】【解答】(1)①燃烧热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I生成CO,故答案为:II;②根据盖斯定律,CO(g)+12O2(s)=CO2③根据盖斯定律,③=-II+2×I=-393.5kJ/mol+2×(-110.5kJ/mol)=-614.5kJ/mol;(2)①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将2.0molCO与8.0molH2O混合加热到830℃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是80%,即消耗2×80%=1.6mol,列三段式:CO(g)+放出的热量=2mol×80%×40kJ=64kJ;②若保持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把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相当于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往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由于该反应左右两边气体分子数相等,所以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
【分析】(1)①燃烧热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②根据盖斯定律;③根据盖斯定律;(2)①利用“三段式”法计算;②依据影响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分析。17.【答案】(1)C(2)210;分子筛膜从反应体系中不断分离出水,减少了生成物,平衡向正向移动,甲醇产率升高(3)>;生成甲醇的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压强增大甲醇的平衡产率增大;乙;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T1时温度高,体系中以反应Ⅰ为主,反应Ⅰ前后分子数相等,压强改变对平衡没有影响【解析】【解答】(1)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Ⅰ+反应Ⅱ可得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CO2((2)①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压强不变采用有分子筛膜时,210℃的甲醇产率最大,则最佳反应温度为210℃,故答案为:210;②该由题意可知,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水,使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平衡正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醇产率升高,所以有分子筛膜时甲醇产率高于无分子筛膜时,故答案为:分子筛膜从反应体系中不断分离出水,减少了生成物,平衡向正向移动,甲醇产率升高;(3)①生成甲醇的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醇产率升高,由图可知,条件为压强p1时甲醇产率高于p2,则p1大于p2,故答案为:>;生成甲醇的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压强增大甲醇的平衡产率增大;②生成甲醇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低温阶段升高温度,平衡正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减小,反应Ⅰ为吸热反应,温度较高时,主要发生反应Ⅰ,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大,则曲线乙表示二氧化碳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的变化关系,故答案为:乙;③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T1时温度高,体系中以反应Ⅰ为主,反应Ⅰ前后分子数相等,压强改变对平衡没有影响,两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故答案为: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T1时温度高,体系中以反应Ⅰ为主,反应Ⅰ前后分子数相等,压强改变对平衡没有影响。
【分析】(1)依据盖斯定律;(2)①根据图中数据判断;
②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分析;
(3)①根据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
②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
③依据反应的主次判断。18.【答案】(1)1s22s22p3(2)N、O、Cl(3)N;O;O;N(4)NaClO溶于水后水解呈碱性ClO【解析】【解答】(1)X为N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塔吊安全监控安装施工劳务分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买卖合同关于房屋附属设施使用协议4篇
- 口腔科2025年度公益活动策划与执行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储备与交易居间合同
- 2025年度消防器材租赁与维修专业承包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临时仓储仓储货物保险及理赔合同
- 2025年度牧草种植与农业科技研发合同范本4篇
- 2024维修电器合同
- 2025年度配电箱模块化设计与制造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内墙装饰工程碳排放管理合同
- 洗浴部前台收银员岗位职责
- 2024年辅警考试公基常识300题(附解析)
- GB/T 43650-2024野生动物及其制品DNA物种鉴定技术规程
- 暴发性心肌炎查房
- 口腔医学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培训课件
- 工程质保金返还审批单
- 【可行性报告】2023年电动自行车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五月天歌词全集
- 商品退换货申请表模板
- 实习单位鉴定表(模板)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调研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