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790-2017 高粱抗黑束病鉴定技术规程 _第1页
DB21T 2790-2017 高粱抗黑束病鉴定技术规程 _第2页
DB21T 2790-2017 高粱抗黑束病鉴定技术规程 _第3页
DB21T 2790-2017 高粱抗黑束病鉴定技术规程 _第4页
DB21T 2790-2017 高粱抗黑束病鉴定技术规程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21DB21/T2790—2017高粱抗黑束病鉴定技术规程Ruleforevaluationofsorghumresistancetoacremoniumwilt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DB21/T2790—2017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2DB21/T2790—2017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NY/T2645-2014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高粱抗性评价evaluationofresistance抗病性鉴定identificationofdiseaseres3DB21/T2790—20174病原物接种体制备4.1病原物分离后,形态学鉴定为点枝顶孢霉菌(Acremonium),株,于4℃下保存,或20%甘油中-404.2接种体繁殖与保存抗性鉴定圃应设置在具备良好的自然发病环境条件和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地力均小区保苗25株左右。每50份鉴定材料各设1组抗、感病对照,抗病对照品种为LR625,感病对照品种为4DB21/T2790—20175.3种植要求鉴定材料播种时间与大田生产播种时间相同,土壤肥力水平和栽培5.4.1接种期5.4.2接种方法用锥子在植株基部第2节间以45°角斜向下扎一小孔,深度以不穿透茎秆为宜,孔径大小以用力可5.5接种后管理在接种期间若遇干旱天气,应及时进行田间浇灌,确保病01357穗下第2-4片叶叶脉褐变占叶面积25.1%~45%,植株下部9穗下第2-4片叶叶脉零变占叶面积45%以上,植5DB21/T2790—2017),依据鉴定材料发病程度(病情级别)确定其013抗(R)579若鉴定材料初次鉴定时表现为免疫、高抗和抗,应在次年8鉴定记载表格6DB21/T2790—2017A.1学名和形态描述),A.1.2形态描述单胞,大小2.9µm~8.7µm×1.5µm~2.9µm,常聚集在产孢细胞顶端形成假头状的粘孢子团,每个包子团7DB21/T2790—2017B.1病名和症状描述B.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