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721-2016 林下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 _第1页
DB21T 2721-2016 林下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 _第2页
DB21T 2721-2016 林下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 _第3页
DB21T 2721-2016 林下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 _第4页
DB21T 2721-2016 林下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21DB21/T2721—2016林下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thecultivitionofHericiumerinaceusundettheforestfloor2016-12-06发布2017-02-06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2721—2016 1 1 1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6 6 6 7 7 7 7 7DB21/T2721—2016 7 7 7 7 7 8 8 9DB21/T2721—2016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新宾县青松岭林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巨斌、张梅春、庞龙、邓玉侠、赵慧珠、张明磊、冷艳雪、程芳、马淑娟、张1DB21/T2721—2016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T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B21/T2085-2013北方冷棚地栽香菇生产技术规程猴头菇(Hericiumerinaceus),又名猴头菌、刺猬菌、花菜菌、对脸菌。子实体头状、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2DB21/T2721—2016夹一层棚毡做为棚体覆盖材料,封闭整个棚体,进行菌将主料和辅料按比例(约5:1)拌匀后装入17cm×33cm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厚4生产技术条件与管理4.1基地环境左右。具体按NY/T5010-2014.2基地布局4.3基地管理4.4棚体建设三层结构,发菌棚规格以35m×10.5m×用于菌棒的培养。具体按DB21/T2085-20134.5生产季节4.6栽培菌种3DB21/T2721—20165生产原料及配方5.1生产原料培养基中占数量比重大的碳素营养物质,如阔叶树木屑等。木屑分粗、细两种,粗木屑以长0.35cm~0.4cm,宽0.3cm~0.4cm;细木屑为带锯或圆盘锯木屑,长0.1cm~0.15cm,宽0.1cm~0.15cm。秸杆屑为秸杆要求新鲜无霉变。具体按NY/T5099-5.2培养料配方母种、原种、栽培种的生产技术按NY/T5284DB21/T2721—2016具体按NY/T5099-2002执行。木屑应选择阔叶树料堆成堆,然后将麦麸、石膏等辅料由堆尖分次撒下,超过4h,菌棒湿重1.05kg/棒~1.10kg灭菌后的菌棒及时移入经过消毒的发菌棚,按2000个菌棒/垛的要求井字型摆放进行冷按4g/m3~6g/m3气雾消毒剂进行气雾消毒,40min无明显的刺激性气味后,接种人员方可进入菌棒冷却至25℃以下时,在接种帐内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接种前用0.3%的高锰酸5DB21/T2721—2016菌。摆放时最上层接种穴朝下,其余层菌棒接种穴朝发菌棚在使用前,首先按200g/m2的要求,在地面撒上石灰,然后使用气雾消毒剂(菇棚内温度保持在18℃~24℃、料温24℃~25℃为宜。一般长满塑料袋需要20天~30天。发菌期间,微喷早、中、晚各1次,15min~20min/次,空气相对湿翻堆时认真检查有无杂菌污染,一旦发现有杂菌污染,要及时处理。菌斑在5cm以内可切除感染部位后喷福尔马林,重新封袋。菌班超过5cm时要及时移出发菌棚,菌丝放射状交织,菌棒表面已有70%呈现纯白色,表面瘤状物突起,培养基呈白色,有扎孔放水;如果有杂菌按上述杂菌处理方法操作;如无上述现6DB21/T2721—2016选择郁闭度为0.6左右的针叶纯林、针阔混交林、阔叶纯林等。推荐选择针叶纯林或针8.3林地畦床林地内摆放菌棒的地面场所。要求所选林分的林地,其地面较平整的坡地,坡度为25畦床宽为80cm,长度随地形而定,扒开林地地被物即可8.3.3搭拱棚8.4林下栽培将全熟料成熟菌棒运至林下,在拱棚内沿棚两侧平卧顺次摆放8.4.2.1催蕾连续6天~12天,覆盖薄膜控制温度18℃~22℃,菌原基聚集菇蕾逐渐形成。将菌棒翻转,接种点向上即逐渐出菇。8.4.2.2.1控温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通过通风强度和喷水调节林内温度。8.4.2.2.2控湿如果有白色菌刺生成,长度0.8cm时停止喷水7DB21/T2721—20168.4.2.2.3光照9.1第一潮菇菌刺长到1cm~2cm,手感富弹性,菇形饱满,直径8c9.2第二潮菇棒侧立,接种点朝下,5天后进行补水,每天微喷早、午、晚各1次,15min~20min/次,309.3第三潮菇第二潮菇采收后,因夏季高温菌棒停止生长,每天微喷早晚各1次;约45天后,将出现菇蕾,及时微喷补水,每天早、午、晚各1次,30天林下猴头菇栽培很少见病虫害,尤其是在畦床上搭拱棚净化生产环境,菌种保藏室、接种室、发菌室、培养室应严格消毒,周围环境应定期10.3.1利用防虫网、遮阳网等功能网隔离培养采用冷藏保鲜方法,容量在几吨到几十吨中、小型冷库8DB21/T2721—2016采用速冻保鲜方法,鲜菇预冷后进入冷库保存、冷链运输,以免产品受库温度为-18℃~-20℃。采用晒干或烘干两种方法。按NY/T528-2019A.1生物学特性体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初时稀疏,呈散射而后逐渐变得浓密粗壮,气生菌丝短,粉白并长成珊瑚状小菌蕾。在木屑或蔗渣培养料中,褐色,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丝体不断增A.2生态学特性A.2.1温度温度是猴头菌生长的主导因素。菌丝的生长虽然要求的温度范围较宽,但以25℃~28比较粗壮。置于0℃~4℃的低温条件下保存半年仍能生长旺盛。子实体在10℃~24℃的范围都能生长,而以16℃~20℃为最适宜,温度低发育慢,生长健壮、朵大,高于25℃生长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