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中药临床药物动
力学(lìxué)研究
第一节中药临床(línchuánɡ)药物动力学概念第二节中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三节中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共一百二十页第一节中药(zhōngyào)临床药物动力学概念
一、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二、研究内容治疗药物监测(TDM)---肝肾功能损害(sǔnhài)者,防止药物无效或中毒药物相互作用对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共一百二十页临床药物动力学是随着药物动力学的发展而兴起(xīngqǐ)和发展的。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药物的疗效与毒性不仅与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配方、剂型、制备工艺、给药途径等剂型因素有关,而且与病人的各种生物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共一百二十页许多药物的体内过程存在着: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以及遗传因素的差异等,因此给药后不仅个体间存在血药浓度的差异,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情况下服用(fúyònɡ)同一药物,其血药浓度水平也会产生很大的波动,从而造成药物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波动。共一百二十页目前中药药理学和治疗学参考书上推荐的药物剂量,大都是平均剂量。事实上,只有安全低毒的药物按照既定的平均剂量给药后,才能使用药者获得满意的疗效。一些治疗指数比较窄的药物按平均剂量给药后,往往使一部分病人疗效满意,另一部分病人因为剂量不足而疗效不佳,还有一部分病人因剂量过大而发生中毒。特别是当某些病人体内器官病变如肝肾(ɡānshèn)功能障碍时,药物无效或中毒现象更易发生。共一百二十页因此必需通过中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把握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血药浓度监测(jiāncè)或药理效应监测,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从而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反应。药学工作人员必须和临床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临床药物动力学也是现代药学和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产物。共一百二十页中药临床药物动力学是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科学。它是临床药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nèiróng),包括: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TDM)、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对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以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疗效,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共一百二十页三、需进行临床药动学研究的药物:(1)同一剂量下,病人间药动学行为差异很大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2)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尤其是非线性发生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如苯妥英钠。(3)治疗指数小,毒副作用反应(fǎnyìng)强的药物,如强心苷类、茶碱、马钱子、雷公藤等。
共一百二十页(4)患者存在(cúnzài)胃肠道、肝肾疾病,影响药物体内过程。(5)常规剂量下未见疗效或出现毒副反应,以临床药动学手段分析原因。(6)怀疑合并用药而出现的异常反应。(7)诊断或处理药物过量或中毒。(8)为确定中药新药的群体给药方案。共一百二十页第二节研究(yánjiū)内容与方法一、方法与步骤(一)建立体液样本中药物的分析方法(二)体液样本(主要是血液)的采集(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四)根据实验目的,用所得到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解决(jiějué)临床具体问题共一百二十页(一)建立(jiànlì)体液样本中药物的分析方法由于血药浓度一般在μg甚至ng级水平,故必须依靠现代分析仪器检测,如HPLC、GC、GC-MS等方法。满意的分析方法,常常不易获得,可以事先查阅有关文献,先体外,后体内,逐步实验。若某药物的分析方法前人已做过,可以引用借鉴。不管是引用还是创新的方法都应进行方法学研究,包括线性、灵敏度、回收率、专属性等,以期了解自已的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能否满足对所分析样品的要求。分析方法尽可能操作简便,分析时间较短,以适应临床(línchuánɡ)需要。共一百二十页(二)体液(tǐyè)样本(主要是血液)的采集
根据药物动力学性质选择适宜的时间间隔取样,进行分析,得出一套药时数据,力求能全面反映药-时曲线的全貌,即应包括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根据预试验结果,一般(yībān):吸收相及分布相各采样2~3次,消除相采样4~10次,总数为10~15次。共一百二十页一般来说,采样期最好:大于5个消除半衰期,不小于3个消除半衰期。如果药物的半衰期未知:采样需持续到血药浓度为峰值浓度1/10~1/20以后,同时取样间隔也不宜过短,尤其是在吸收相。但这在实验中有时往往难以做到,对于(duìyú)那些t1/2长的药物更是如此。对于这些问题可应用文献报道的一点法或重点一点法解决,也可应用群体药物动力学理论及方法,即著名的NONMEM程序法,测定次数仅需2~3次即可。共一百二十页(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对上述血药浓度-时间数据拟合房室模型(móxíng),求出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进一步求出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共一百二十页(四)根据实验目的,应用所得到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解决临床具体问题①设计最佳给药方案:确定每个患者的给药方案(用量、用法、给药间隔、给药途径、给药剂型)。②对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fǎnyìng)做出定量的解释。③对同一药物不同剂型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或分析药物配伍的相互作用。共一百二十页
二、中药(zhōngyào)治疗药物监测(TDM)
中医院的TDM工作内容1、西药血液浓度测定分析,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如对儿科病房进行茶碱、苯妥英钠的常规血液浓度测定,并对合并用药的过敏反应及药物(yàowù)相互作用后对血药浓度影响进行了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共一百二十页2、中西医合并用药,测定(cèdìng)西药血药浓度,分析中西药配伍时规律在中西医合并运用的治疗过程中,应测定有关西药的血药浓度,分析中西药配伍时血药浓度状态,总结规律,建立配伍治疗病例分析档案。共一百二十页3、中药毒、峻、剧方药,如大承气汤等,临床失阴亡阳的虚症(xūzhèng)、急症、重症辨证拟定给药方案以中医的“证”为基础辨证炮制辨证服药服药监护共一百二十页第三节中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yánjiū)应注意的问题将药理效应法引入到中医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领域,很有意义:这不仅因为中药复方组成极为复杂,难以用某些成分的血药浓度法药动学参数去表述,更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药物疗效(而不是浓度)才是我们药物治疗所关心的真正内容。中药的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应遵循中医药理论,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制定具有中医药特点的试验计划,根据中药的功能主治,选用或建立与中医“证”或“病”相符的病例和试验方法,尤其要注意(zhùyì)下述几个问题。共一百二十页一、受试者的选择(xuǎnzé)
以患者为对象所进行的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首先要解决受试者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问题。原则(yuánzé):与中医“证”或“病”相符国家标准:《中医病例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该套技术文件共收载了中西医病症221个,可作为病例入选的标准。
共一百二十页1.诊断标准常见的几种值得注意的情况(1)中医(zhōngyī)病名诊断下无辨证分型。例如,中医治疗外感有风寒、风热等几个证型,但有些治疗外感的试验药物,临床研究的诊断、辨证标准中各种外感证型都选用了,而有的则什么辨证分型也没有,这不符合中医的辨证论治,组方与辨证分型应是有机的整体。(2)疾病需要明确病情、病型、病程,而在诊断标准中都含糊不清,如烧烫伤的分度,糖尿病的分型等。共一百二十页2.排除标准排除标准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儿童或老年(专门用于儿童或老年的药物除外)、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fùnǚ)(保胎、产后或治疗不孕证的药物除外)等。(2)兼杂病症,例如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性病患(用于以上疾病的药物除外)等。(3)近期曾采用同类药物治疗或服用过相关、相拮抗作用的药物者。共一百二十页二、试验(shìyàn)设计及观测指标1.试验设计应考虑中医药特点。同样的病,辨证分型可有不同,或同样的证,涉及的病种可有不同,因而临床试验的指标也不尽相同或同中有异。在试验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2.中药常具有多方面的疗效,应选择合适方法证实其疗效。疗效不够明显的不宜选做检测指标。共一百二十页3.临床观测指标应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现性好。以定量或半定量的指标进行观测。对试验方法应做详细叙述。在临床观测指标制定方面常见的问题:(1)检测指标定得过于简单(jiǎndān),或缺乏特异性的检测指标。(2)检测指标定得超过临床实际,使临床难以实施。
共一百二十页三、对研究人员的技术(jìshù)要求应当指出,承担临床药物(yàowù)动力学研究工作的主要人员:应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应受过临床药理学或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培训。共一百二十页实例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证患者脑血流作用的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医复方药物动力学的实验研究已经开展(kāizhǎn),但临床研究鲜见报道。药理效应法如何与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相结合,藉以解决中医临床复方给药的量化问题,是一个急待探讨和解决的难题。本研究通过经颅多普勒(TCD)观察: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证患者:
脑血液流速血阻的作用,探讨该复方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共一百二十页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一般(yībān)资料:共测定年龄在35~45岁间的门诊肝阳上亢证患者20例,其中对照组10例,对照组中男性5例,女性5例,主要表现为头痛者4例,睡眠障碍4例,高血压病1例,美尼尔病1例。治疗组10例。治疗组中男性4例,女性6例,主要表现为头痛者5例,睡眠障碍2例,高血压病2例,美尼尔病6例;所有患者在给药与检测前两周内禁服其它任何药物。共一百二十页1.1.2病证及诊断标准:中医病证为头痛、眩晕和不寐,辨证属于肝阳上亢、化风上潜证,诊断与辨证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发布)、《中医内科学》(高等医药院校1版教材,张伯臾等主编)进行;西医诊断按《实用(shíyòng)内科学》(第九版,上海医科大学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共一百二十页涉及(shèjí)四个基本病种:(1)高血压(Ⅰ、Ⅱ期,舒张压在12.67kPa~15.20kPa之间者);(2)头痛(包括偏头痛,高血压头痛和紧张性头痛);(3)睡眠障碍;(4)美尼尔病共一百二十页1.2方法1.2.1药材和处方(chǔfāng)(天麻钩藤饮):天麻9g,钩藤12g,石决明18g,山栀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共一百二十页1.2.2检测仪器:采用(cǎiyòng)以色列雷蒙公司产9900型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探头为2MHz,经双侧颞窗,同时探测左、右大脑前、中、后动脉的收缩峰血流速率、舒张期末血流速率、平均血流速率,并计算相应的脑血管阻力系数。从中择用左侧大脑中动脉的平均流速与脑血管阻力系数变化进行分析,公式为:共一百二十页
共一百二十页1.2.3测定量效关系的剂量拟定在l/4、1/2、1、2倍常用临床(línchuánɡ)量范围,在药后3小时进行测定;测定时效关系选用临床常用量,在药后不同时间测定。共一百二十页结果(jiēguǒ)由图12-1可知,天麻钩藤饮具有增加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与降低其血管阻力(zǔlì)的作用,并呈量效关系。由表12-1可知,用天麻钩藤饮给药,不同效应器的起效剂量与量效关系各不相同。表12-1天麻钩藤饮作用的量-效方程检测项目量-效方程(对数剂最低起效剂量量:增加或下降率)(g/kg)
平均流速
Y=16.99+27.72X0.16
血管阻力
Y=8.68+16.92X0.19共一百二十页共一百二十页共一百二十页表12-2天麻钩藤饮作用的时-效消除方程检测项目给药量(g/kg)时-效消除方程作用期(h)平均流速1.9Y=2.57-0.28t
6.08血管阻力1.9Y=1.63-0.15t
8.61
表12-2表明,天麻钩藤饮在体内增加血液流速的作用维持时间(shíjiān)较短,降低血管阻力作用的维持时间相对较长。共一百二十页结果(jiēguǒ)
表12-3天麻钩藤饮作用的体内生物相当药量消除方程及参数检测项目时间相当药消除速率效量半衰期t1/2(ED)量消除方程常数(chángshù)(K)(h)
平均流速
X=0.75-0.18t0.401.72
血管阻力
X=0.53-0.11t0.262.62图12-2表明,天麻钩藤饮作用的高峰期约在给药后2~4.5小时之间。由表12-3消除速率常数与效量半衰期可知,天麻钩藤饮:提高血液流速的作用消失较快,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消失较慢。共一百二十页讨论(tǎolùn)3.1进行中医复方药物动力学的临床研究,避免了人与实验动物在生理(shēnglǐ)、病理、解剖等方面的差异,所得研究结果更具真实性、可靠性与应用价值性。如何开展相应临床研究,找准传统中医,现代医学与药理学三者间的结合点及相应观测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在指标的选定上,既要保证其直观性、灵敏性、可逆性、可代表性及可定量性,更应注意现实可行性,即如何避免创伤与痛苦,最大限度地争取患者的自觉配合,是保证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之关键。共一百二十页3.2肝阳上亢、化风上潜证是下述疾病的一个常见(chánɡjiàn)证候:高血压、睡眠障碍、头痛、美尼尔病,而这类疾病的发生又多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天麻钩藤饮治疗该类疾病或许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有关。共一百二十页由于血管的生理、病理、解剖隶属及对药物的反应差异,所检六根血管的十八项血液流速指标表现不一,或升高、或降低、或变化不显。大脑中动脉是源于颈内动脉系,供应额叶、顶叶、额叶、枕叶等的一支重要分支血管,而平均血液流速是描述脑血管多普勒血流速率时较有价值的一个参数,且由收缩峰血流速率、舒张期末血流速率尚可推算相应的脑血管阻力系数,故本研究拟采用左侧(zuǒcè)大脑中动脉的血液流速及血管阻力系数进行分析。共一百二十页3.3从所测结果来看,所择指标对天麻钩藤饮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天麻钩藤饮有加快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与降低(jiàngdī)其血管阻力的作用,且起效速、作用快,但维持时间短、药物易于排泄、作用消失也快,这与该方在其它药效实验方面的表现基本一致。临床给药仍须缩短间隔时间以维持有效血液浓度。至于该方在血液流速与血管阻力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如对血液流速的作用相对强而消失快,对血管阻力的作用相对缓而消失慢,这可能与效应器及复方中不同作用成分的差异性有关。共一百二十页实例12-2用尿药浓度法测定黄芩苷片剂和注射剂的生物利用度此例为血管外给药尿药速率法测定人体生物利用度之研究,请注意两个曲线尾段回归方程,Y为尿药速率(△X/△t)的对数,
X则为每一集尿时间段的中点时间(tc)。从实验结果看,黄芩苷的代谢率很高,那么其代谢产物在波长280nm处有无吸收(xīshōu)呢?这是实验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共一百二十页口服吸收测定1.1方法:选健康(jiànkāng)受试者,于晚间排空尿,饮水500ml,1小时后收空白尿,然后口服黄芩苷片剂,分别收集服药后4、8、10、12、16、18、20、22、24h的尿液,记录尿量。每次收集的尿液用HCl调pH3.5~4.0后,取50ml上聚酰胺柱,缓缓滴出,吸附后用pH3.5~4.0的酸水洗涤,至洗出液用280nm测定吸收度〈0.009时,再用pH7.5的95%乙醇洗脱,于280nm测吸收度。共一百二十页计算(jìsuàn)(1)口服8片(2000mg),所得数据见表12-4。表12-4口服8片片剂体内动力学数据(4人平均值)服药(fúyào)后收尿中点时间中隔时间尿药量尿药速率lg(△X/△t)时间t(h)tc(h)△t(h)△X(mg)(△X/△t)4245.7761.4440.16086414.1363.5340.548109213.1996.6000.8201211211.2855.6430.751141327.0793.5400.549161525.5522.7760.443181723.6141.8070.257201923.7861.8930.277222123.7131.8570.269242322.0311.0160.007共一百二十页以中点时间为横坐标,尿药速率的对数(duìshù)为纵坐标作图,图略,曲线尾段回归直线方程为:Y=1.2885-0.05418X(X=tc;Y=lg(△X/△t))尾段直线斜率:b=–0.05418
消除速率常数:K=–2.303×(–0.05418)=0.1248(h-1)
生物半衰期:t
1/2=0.693/K=0.693/0.1248=5.6(h)24小时前总尿药量=70.171(mg)共一百二十页(mg)共一百二十页(2)口服2片(500mg),所得数据见表12-5。表12-5口服2片片剂体内动力学数据(3人平均值)服药后收尿中点时间(shíjiān)中隔时间(shíjiān)尿药量尿药速率lg(△X/△t)时间t(h)tc(h)△t(h)△X(mg)(△X/△t)4244.1261.03150.0138647.3361.8340.26310924.3842.1920.341121123.5991.8000.255161523.9071.9530.291181722.5271.2630.101201921.4050.701-0.154222121.7430.871-0.060242321.4310.715-0.145共一百二十页以中点时间为横坐标,尿药速率的对数为纵坐标作图(图略),曲线尾段回归直线方程为:Y=0.7768-0.0416X(X=tc;Y=lg(△X/△t))尾段直线斜率:b=-0.0416消除速率常数:K=-2.303×(-0.0416)=0.0958(h-1)生物(shēngwù)半衰期:t
1/2=0.693/K=0.693/0.0958=7.2(h)24小时前总尿药量=34.134(mg)共一百二十页肌注吸收测定2.1方法:选健康受试者注射。于早上排空尿,饮水2杯,1小时后收空白尿,将注射剂肌注于臀部。收集(shōují)注射后0.5、1、1.5、2、2.5、3、4、5h尿液,用HCl调pH3.5~4.0后,取50ml上聚酰胺柱,操作同前。共一百二十页计算(jìsuàn)(1)注射液4支(共含精制品黄芩苷500mg)注射于两侧臀部。所得数据(shùjù)见表12-6。表12-6肌注500mg黄芩苷后体内动力学数据(4人平均值)肌注后收尿中点时间中隔时间尿药量尿药速率lg(△X/△t)时间t(h)tc(h)△t(h)△X(mg)(△X/△t)0.50.250.511.50023.0001.36210.750.511.44128.8821.4611.51.250.57.58715.1741.18121.750.56.21812.4361.0952.52.250.54.2488.4960.92932.750.53.2796.5580.81743.514.7154.7150.67354.513.0813.0810.489
共一百二十页作图(图略),曲线尾段回归直线方程为:
Y=1.5384-0.2462X(X=tc;Y=lg(△X/△t))尾段直线斜率(xiélǜ):b=-0.2462消除速率常数:K=-2.303×(-0.2462)=0.567(h-1)生物半衰期:t
1/2=0.693/K=0.693/0.567=1.2(h)5小时前总尿药量=55.06(mg)共一百二十页(mg)
共一百二十页
(mg)
共一百二十页(2)肌注2支(含黄芩苷120mg)注射液于臀部(túnbù),所得数据见表12-7。表12-7肌注120mg黄芩苷后体内动力学数据(4人平均值)肌注后收尿中点时间中隔时间尿药量尿药速率lg(△x/△t)时间t(h)tc(h)△t(h)△x(mg)(△x/△t)0.50.250.53.7077.4140.87010.750.54.5069.0110.9551.51.250.52.7735.5460.74421.750.51.6053.2100.5072.52.250.51.3242.6480.42332.750.50.7691.5390.18743.511.1581.1580.06454.511.1671.1670.067
共一百二十页作图(图略),曲线尾段回归直线(zhíxiàn)方程为:
Y=1.0118-0.2469X(X=tc;Y=lg(△X/△t))尾段直线斜率:b=-0.2469消除速率常数:K=-2.303×(-0.2469)=0.5686(h-1)生物半衰期:t
1/2=0.693/K=0.693/0.5686=1.22(h)5小时前总尿药量=17.009(mg)共一百二十页
(mg)
共一百二十页通过尿药数据处理,比较了黄芩苷两种给药途径(口服、肌注)的吸收情况,见表12-8。从表中初步得出:(1)按药厂制定的片剂给药方法;每日3次,每次2片的剂量和用法是合适的。(2)按常用注射剂(药房)剂量为:每日1次,每次2针(含0.12g)的用药(yònɡyào)方法,由于t1/2太短,仅1.22h,故并不合理。共一百二十页(3)按服用片剂9小时后尿排泄速率即达高峰的情况,临床上若用于治疗(zhìliáo)急、慢性肝炎,可应用片剂有效,不必先肌注,因为急性肝炎不同于其它急性病。(4)从口服和肌注的肾排泄百分率,初步反映出黄芩苷的“首过作用”相当大,代谢率也很高,肌注后肾排泄率也仅12.2%~15%,这可能是由于黄芩苷经过肝脏时对肝脏直接产生作用而发挥了疗效。共一百二十页表12-8黄芩苷两种给药途径(口服、肌注(jīzhù))的吸收
给药途径
剂型实际给药剂量(g)尿排泄速率峰时tp(h)尿排泄速率峰值Cp(ug/h)肾排泄率(%)t1/2(h)口服片剂1.95496.6045.60.48892.1987.2肌注注射剂0.4790.7528.8812.21.20.120.759.01151.22共一百二十页
绿原酸与氨苄青霉素小儿尿药动力学相互影响这是一例中西药合用的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双黄连粉针剂(shuanghuanglianpulv,SHLP)是具有抗病毒、抗菌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中药制剂,由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中药组成,临床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的病毒(bìngdú)类感染疾病治疗,尤其在小儿感染患者中应用更为普遍,经常与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合用,临床反映效果很好。共一百二十页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呼吸系统感染小儿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SHLP的代表成分绿原酸(chiorogenicacid,CHA)尿含量,观察其药物(yàowù)动力学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两种药物(yàowù)提供依据。共一百二十页1.1药剂与仪器
SHLP(哈尔滨中药二厂,980120),注射用AMP钠(齐鲁制药厂,980510),CHA与AMP标准对照品(中国药品与生物制品检定所)510-U6K-490E-Baseline81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Waters公司),色谱柱及预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101-PC紫外分光(fēnɡuānɡ)光度仪(Shimadzu公司);AT-130色谱柱保温装置(天津科学仪器公司)。共一百二十页1.2对象
住院小儿患者共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niánlíng)3~8岁,平均(5.82.5)岁,体重10~31kg,平均(22.9)kg,均为呼吸系统感染,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正常,用药前未服用除解热镇痛以外的药物。共一百二十页1.3给药与取样方法
患者按实际治疗需要给药,静脉滴注SHLP60mg/kg或(和)AMP150mg/kg,溶于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约150m1中,滴速为(305)滴/min。自开始(kāishǐ)滴注计算,收集患者0~2h、2~5h、5~8h、8~12h和12~24h的尿液,记录体积后,取适量存于低温冰箱内。共一百二十页1.4高效液相测定方法1.4.1色谱(sèpǔ)条件
柱填料SepherisorbC18(5μm,4mm150mm,45℃),预柱填料YWGC18;用序贯单纯形法确定流动相各组分比:目标函数为色谱图分离度,决策变量数n=3,甲醇为变量1,磷酸二氢钾为变量2,pH为变量3,最后加水(因变量)至1L,由四个点组成单纯形。经过24次压缩收缩找到最佳配比点:流动相为50%甲醇水溶液,内含0.68g/L磷酸二氢钾,并用磷酸调pH至3.0,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76nm(190~600nm紫外扫描确定),检测灵敏度0.005Aufs。共一百二十页共一百二十页1.4.2标准曲线制备
精密称取CHA对照品5mg,AMP对照品10mg,用甲醇定容至10ml,精密量取此液0.1ml,再用乙腈定容至10ml,作为对照品贮备液;分别精取贮备液适量,45℃时氮气流吹干,分别加入正常人尿0.5ml,制成含CHA0.5,1,2,5,8,12,16mg/L和AMP1,2,4,10,16,24,32mg/L的系列(xìliè)浓度尿溶液,用乙腈稀释10倍,3000r/min离心3min,离心后取上清液10μl进样。用Baseline810色谱处理系统对浓度C和峰高H进行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1.4.3方法质量控制进行加样回收率、日内和日间误差以及最低检测限的测定。共一百二十页1.5样品检测分别精取贮存(zhùcún)的尿样0.5ml,用乙腈稀释10倍,3000r/min离心3min后取上清夜10μl进样,用Baseline810色谱处理系统计算浓度根据时间-尿药浓度结果用Wagner-Nelson法计算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组间(s)比较用成组t检验。共一百二十页结果(jiēguǒ)7人单用SHLP,8人单用AMP,}经统计学分析,3组间的11人合用(héyòng)两药有关指标无明显差异。经测定,发现两药合用后的24h排出率较单用时有明显下降(P<0.05),CHA由(51.715.6)%下降至(42.112.2)%AMP由(76.320.5)%下降至(62.319.3)%,但在各时间段下降程度并不成比例。尿药浓度和排出率结果见表12-16。共一百二十页
表12-16CHA和AMP尿浓度(nóngdù)(mg/L)和排出率(%)测定结果(s)组别药物0~2h2~5h5~8h8~12h12~12hSHLP7CHA浓度9.5±3.410.4±4.015.7±4.811.2±3.63.8±1.115.4±4.7排出率5.6±2.67.5±3.112.7±4.912.9±3.913.0±4.751.7±15.6AMP8AMP浓度20.5±4.627.6±5.742.36±9.825.3±7.412.83.937.4±10.4排出率9.5±3.711.2±4.416.0±5.317.5±5.720.1±6.676.3±20.5联合组11CHA浓度9.0±3.98.4±3.713.6±5.312.0±3.43.2±1.613.4±4.3排出率5.8±2.56.2±2.79.7±3.39.1±3.510.0±4.242.1±12.2*AMP浓度17.7±5.024.5±6.337.4±11.425.4±8.213.1±4.431.7±8.6排出率8.6±3.48.9±3.513.7±5.814.7±5.018.5±6.362.3±19.3共一百二十页2.3动力学参数
根据(gēnjù)时间-尿药浓度计算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发现两种药物在合用后: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排出速率明显下降(经组间检验,P<0.05)表明两种药物合用后自体内排出减慢。结果见表12-17。共一百二十页表12-17CHA和AMP尿药物(yàowù)动力学参数测定结果(s)组别药物ke(h-1)t1/2(h)ClR(L/h)SHLP7CHA0.20±0.063.44±1.147.86±2.54AMP8AMP0.35±0.111.98±0.5113.94±4.01联合组
11CHA0.16±0.054.33±1.38*5.34±2.03*AMP0.26±0.082.67±0.75*10.67±3.33*共一百二十页3、讨论由于药物以及制剂品种越来越多,联合用药的机会也大幅度上升,临床普遍(pǔbiàn)反映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与SHLP联合应用时,效果良好。本实验证实这种增强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种药物在肾脏排泄时的相互影响使他们的消除半衰期均明显延长。共一百二十页药物一般通过肝组织代谢,肾脏排泄以及其它途径排出体外,大部分药物以肾脏排泄为主。药物通过肾脏排泄的方式直接影响排泄速率及排出量,其中主要因素有肾小球滤过(lǜɡuò),肾小管近端分泌及肾小管远端的再吸收。共一百二十页AMP和SHLP联合用药可增强疗效已在临床应用中得以证实(zhèngshí):AMP的排泄主要是通过肾小管近端分泌,极少部分通过肾小球滤过,CHA的排泄亦主要通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的分泌作用是一个主动过程,故其具有饱和性,两种药物在此产生竞争性分泌,势必直接相互影响导致分泌速率下降,表现在尿中原形药物回收率的下降和消除半衰期的延长。共一百二十页提示两种药物的血药浓度可维持较长时间高浓度,这应该(yīnggāi)为两药联合应用后作用增强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小儿特别是低龄儿联合应用两药时应注意观察,必要时应当予以减量。共一百二十页实例12-3棉酚的临床药物(yàowù)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本例是一个多剂量给药的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实例。实验设计中关于取血时间的考虑对于起效慢、需长期服用的药物具有借鉴作用。在数据处理上,采用先算出每例药动学参数,再求均数的办法,而常见的方法是:先算出实验数据的均值,再求药动学参数。这两种方法那一种更合理,值得进一步研究。一定的启发指导作用。共一百二十页在讨论中出现的:“具有抗生育(shēngyù)活性的(-)棉酚,并非通过蓄积,而是通过效应的积累而起作用的,从而提示该药作用的细胞毒性质。”“棉酚抗生育作用不能用血药浓度蓄积或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水平等概念来解释。”这两句话,实验者是怎样推论出来的,其思路对于我们如何应用药动学这一工具来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指导作用。共一百二十页1.1对象和实验设计服用单剂量棉酚的男性健康志愿者,均为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职工,年龄28~50岁,体重55~80kg。其中5人每人口服()棉酚20mg,另外(lìnɡwài)6人接受交叉设计方案,即3人服单剂量(+)棉酚(20mg),另3人服单剂量(-)棉酚(20mg),两个月后,原来服(+)棉酚者改服(-)棉酚,反之亦然。通常,志愿者上午8时空腹服药、2h后食用油炸早点,于服药后2~196h(服()或(+)棉酚者)或2~30h(服(-)棉酚者),取静脉血测血浆棉酚浓度。共一百二十页接受棉酚抗生育试验的志愿者11人,均为28~40岁的已婚男性,按目前临床上的给药方案,每人每天口服(±)棉酚20mg,连续两个月,在此期间,每半月取静脉血一次,抽血时间为末剂后12h;分别测定棉酚血药浓度和血清钾。同时进行(jìnxíng)精液常规检验。两个月后改服“维持量”,每周50mg,一个月或两个月复查一次,取血时间为服药后108h(周五晚间服药,下周一上午取血)。因此,本项试验中测出的棉酚血药浓度大体反映了两次剂量之间的中点浓度。共一百二十页1.2药品和制剂本所合成室提供()棉酚,(+)、(-)棉酚纯品。拆分棉酚含对映体少于5%。()棉酚片剂(piànjì)有20mg/片和50mg/片两种,均由协和医院药房提供。批号821214。(+)、(-)棉酚胶囊50mg/粒。自行装填。共一百二十页1.3棉酚血药浓度测定方法1.3.1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该方法采用双泵双阀柱切换技术,电化学检测(jiǎncè),灵敏度达5ng/ml水平。必须指出,在本方法的色谱条件下,()棉酚,(+)、(-)棉酚的保留时间是相同的。1.3.2(+)、(-)棉酚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采用手性氨基化合物进行柱前化学衍生化,使(+)、(-)棉酚衍生物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得到良好的分离,因此可以在一次进样后,分别测出(+)及(-)棉酚的含量。(+),(-)棉酚的检测下限均为125ng/ml。共一百二十页1.3.3药物动力学参数分析:采用夏文江等人编写的MCPKP药物动力学专用微机软件(ruǎnjiàn)处理药时曲线数据.先算出每例药物动力学参数,再求均数。运算过程中,按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自动拟合,相关系数在0.864~1.000之间。1.3.4血清钾测定上午八时空腹,采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应用日本东京电子光学仪器公司产ANA—110型内标火焰光度计测定血清钾。1.3.5精液常规检验禁欲3~5天,手淫方法采取精液,液化后直接镜检观察精子活率和活力,用血球计数盘测定精子数。共一百二十页2.结果2.1(±)棉酚在人体内(tǐnèi)的药物动力学用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五名志愿者口服单剂量(±)棉酚(20mg)后的血药浓度,其结果见图12-3。从图中可见,棉酚血药浓度的达蜂时间为4~6h,平均峰浓度为764.9±326.5ng/ml。可用血管外给药二室开放模型拟合药时曲线,伴有1.6h的滞后时间。其余参数列入表12-9。共一百二十页共一百二十页从表l2-9中可见,人口服(kǒufú)(±)棉酚后药物动力学参数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五名志愿者服药后:AUC为5.7~19.3mg·h/L,平均值为13.95mg·h/L。终末相半衰期(t1/2
)变化在70.5~180.7h之间,平均长达116.9h。共一百二十页表12-9口服(kǒufú)原剂量(±)、(+)棉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棉酚(n=5)(+)棉酚(n=6)参数(cānshù)
±
s
±
s
A(ng/ml)3372932.61838476.9
B(ng/ml)42.1123.9140.279.881
(h-1)0.2240.0220.1760.034
(h-1)0.0070.0030.0060.001Ka(h-1)0.5200.2800.6940.196K12(h-1)
0.0950.0230.0830.035K21(h-1)
0.0120.0030.0110.001Ke(h-1)0.1240.0410.0880.020Lagtime(min)1.6340.6232.7261.208T1/2Ka(h)1.5980.6451.0840.371T1/2
(h)
3.1180.3264.1000.955T1/2
(h)
116.947.64141.764.10AUC(mg·h/L)13.955.64015.59
3.450Tp(h)
4.7951.2785.516
0.798Cmax(ng/ml)
764.9326.5675.0
256.9共一百二十页2.2(+)、(-)棉酚在人体内(tǐnèi)的药物动力学6名志愿者按交叉设计方案分别服用(+),(-)棉酚各20mg后,仍用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药浓度,得到两条药时曲线(图12-4)。其中(+)棉酚用二室开放模型拟合,(-)棉酚则用一室开放模型。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列入表l2-9,表12-10。从图12-4中可见,口服拆分棉酚后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和(±)棉酚相近,但(+)棉酚的峰浓度明显高于(-)棉酚,前者的AUC也比后者大五倍。此外,(+)棉酚的tl/2
日平均为141.7h,而(-)棉酚的t1/2
仅为2.8h,前者是后者的50倍。共一百二十页共一百二十页表12-106名志愿者口服(kǒufú)等剂量(20)(-)棉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参数
s
Ka(h-1)
0.590
0.221
K(h-1)
0.224
0.039
t1/2Ka(h)
1.350
0.576
t1/2K(h)2.765
0.884
tp(h)
4.887
1.351
Cmax(ng/ml)
315.9
130.9
AUC(mg·h/L)
3.224
1.269
滞后时间(min)
2.166
0.806共一百二十页2.3多剂服药过程中(±)棉酚血药浓度的动态观察用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11例接受(±)棉酚抗生育试验8个月内的血药浓度(见图12-5)。从图中可见(kějiàn),在“起效期”的两个月内,因服药间隔时间短,血药浓度持续增加,一个半月后趋向稳定,两个月后平均血药浓度达0.93ug/ml。在“维持期”,虽然每次剂量增加为50mg,由于给药间隔时间延长到一周。“平均”血药浓度大辐度下降,第四个月末仅为0.15±0.04ug/ml。此后4个月内基本平稳,维持在0.10±0.14ug/ml水平上。共一百二十页共一百二十页用(+)、(-)棉酚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重点复查上述“起效期’’内的样品,发现:0.5~1.0个月内.血中积累的棉酚几乎全部(quánbù)为(+)棉酚;1.5~2.0个月的样品也以(+)棉酚为主。(-)棉酚的含量仅为(+)棉酚的1/4。共一百二十页2.4血清钾的动态变化表12-11总结了11例服药者复查血清钾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论在“起效期”、还是在“维持期”,血清钾都没有递减(dìjiǎn)趋势,P>0.05。共一百二十页2.5精子计数的动态观察图12-6描述了11例志愿者服药8个月内精子的动态变化。从图中可见:服药45天内,精子计数仍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两个月末精子计数显著下降,平均为0.2×106/ml,其中(qízhōng)两例已无精子。服药3~4个月期间,11例精液均无精子。四个月后部分服药者精子计数有轻度回升。共一百二十页共一百二十页3.讨论目前临床上的棉酚给药方案是我国临床学家经过反复探索后得到的经验总结,其中必有合理成分。通过了解常规给药方案下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将为阐明棉酚作用性质提供重要线索;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研究棉酚的临床药物动力学,又有可能(kěnéng)使原有的经验式给药方案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共一百二十页棉酚系多羟基化合物,易被氧化代谢。有文献指出(±)棉酚在中性水溶液中的半衰期小于18h,而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棉酚在人体内的消除相半衰期可长达116.9±47.6h,这提示体内有某种保护性因素存在。从单剂量(±)棉酚的t1/2(β)推算(tuīsuàn)多次给药的情况,到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应为一个月左右。而根据多次服药后实测的数据,约需二个月左右才能达稳态,产生差异的原因待查。共一百二十页自从我国化学工作者成功地将消旋棉酚拆分为(+)及(-)棉酚,并能提供一定量的异构体纯品作动物(dòngwù)及临床试验以来。已经进行了一些有关(+)、(-)棉酚生物学效应及毒性的比较研究。共一百二十页例如王超功等以抗生育、死亡及体重下降为指标的动物实验表明。(-)棉酚有效有毒,(+)棉酚无效低毒;邓惠玲等将(+)、(-)棉酚给大鼠作单剂睾丸内注射,发现仅(-)棉酚有显著的抗生精作用。但另一方面,吴大方发现(+)、(-)棉酚在肝微粒体-NADPH系统中产生超氧自由基的能力相同,两者同样都能引起一过性的SGPT增高。(+)棉酚引起志愿者低血钾的可能性还不能被排除。吴大方首先比较了(+)、(-)棉酚在犬的药物(yàowù)动力学。本试验结果表明,人口服(-)棉酚后的AUC和半衰期都明显小于(+)棉酚。从药—时曲线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棉酚在体内的命运和(±)棉酚相似。两者t1/2(β)值也很相近(分别为141.7h和116.9h)。共一百二十页用电化学检测高效照相色谱法测定志愿者服多剂(±)棉酚的中期血浆药浓度,证实在“起效期”的两个月内,药物在体内逐步蓄积(xùjī)。用化学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及(-)棉酚血浆浓度,重点复查了临床“起效期”内的部份样品,进一步证明了图12-5中逐步蓄积的血药浓度主要是无抗生育活性的(+)棉酚。共一百二十页值得注意的是,志愿者必须连续服药两个月后才出现明显的抗生育作用,但在此期内,并未见到(-)棉酚的明显蓄积。再者,根据服单剂(-)棉酚后测得的消除半衰期(2.8h)推论,采用日服一剂(±)棉酚的多次用药方案,也不可能有明显的(-)棉酚的蓄积;换言之,此时血浆(-)棉酚浓度应呈脉冲式的。这一方面说明具有抗生育活性的(-)棉酚,并非通过蓄积,而是通过效应的积累而起作用的,从而提示该药作用的细胞毒性质。另一方面,能在体内蓄积的(+)棉酚虽无抗生育作用,但很可能与某些不良反应有关。因此,如果临床(línchuánɡ)采用半量(-)棉酚代替全量(±)棉酚进行抗生育治疗,有可能保持同等疗效而减轻一些不良反应。共一百二十页作者提出(tíchū)的结论棉酚抗生育作用不能用血药浓度蓄积或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水平等概念来解释。棉酚抗生育作用属于不可逆或缓慢可逆型,靶组织在接受初期多剂棉酚的打击后变得比较脆弱,故在“维持期”,尽管给药间隔时延长,给药总量减少,平均血药浓度明显下降,但仍能维持疗效。因建议临床志愿者服用(±)棉酚时,从一开始就适当加大每次服用量,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从而减少(+)棉酚在体内的蓄积,这可能是另一种保持棉酚疗效,减轻毒副反应(fǎnyìng)的措施。共一百二十页正常人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盐酸川芎嗪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盐酸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hydrochloride,TMPH)是7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药理研究表明,川芎嗪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及脑血流的作用,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活性。本研究中,无论是正常人组还是缺血性脑管病人组,在房室模型的拟合上,均出现了两种结果,说明房室的划分必须依据科学数据来确定,而它又与实验条件、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密切相关。从临床意义上来说,隔室是否分得合理:一看它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如“药-时”曲线的拟合程度),二看它能否有效(yǒuxiào)地指导临床用药(如所制定的给药方案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以及数据处理是否简单易行。共一百二十页1、实验材料川芎嗪标准品由东北制药厂提供;安眠酮标准品由北京医科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赠送;二氯甲烷(AR)为北京化工厂产品经经重新蒸馏后使用(沸程39.5±41.0℃);其它试剂均为北京化工厂产品(AR)。标准半透膜(PartN933-0236-01)TechriconChemicalsCo,U.S.A;高效液相色谱仪为日本Waters公司产品,采用(cǎiyòng)M490型UV/VIS可变波长检测器,μ-BondapukC18化学键合相柱及u6k进样阀。共一百二十页1实验方法健康志愿者12人(女6,男6),年龄25.4±6.8岁,体重59.1±7.7kg。无肝肾疾病史,近一周内无服药史。在取空白血样后,每个受试者一次im40mgTMPH,于给药后不同时间取血,分离血清后,放置在–20℃冰箱中待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区股权转让协议
- 2024年货物运输合同运输标的说明
- 2024年项目开发建议文档编制协议典范版B版
- 2024年高级会所会员身份认证协议3篇
- 2024年项目外包合作合同具体描述
- 2025年度桉树苗木病虫害防治与预防合同2篇
- 2024年运动鞋品牌授权授权经营及品牌推广合同2篇
- 2024年销售职位劳动协议样书版B版
- 2024年电子商务争议解决合同
- 2024年股权投资基金收益分配协议
- 2024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新员工入职培训员工手册
- 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 笔试
- 肠梗阻课件完整版本
- 融资合作法律意见
- 电子招投标测试试题汇编
- 2024年度技术研发合作合同with知识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
- 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解析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飞书手把手使用教程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