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方案TOC\o"1-2"\h\u10618第一章抗震设计基础 395341.1抗震设计规范与标准 377891.1.1概述 318221.1.2抗震设计规范 3172121.1.3抗震设计标准 349951.1.4地震作用 379981.1.5地震响应分析 49996第二章结构体系选择 4277971.1.6概述 4110861.1.7设计原则 437331.1.8抗震设计要点 5240891.1.9概述 5154731.1.10设计原则 5204631.1.11抗震设计要点 526451.1.12概述 6151551.1.13设计原则 631591.1.14抗震设计要点 68669第三章地基与基础设计 6271091.1.15地基处理 6198901.1.16地基加固 7116651.1.17基础形式选择 7284941.1.18基础设计 7154801.1.19基础抗震计算 8149871.1.20基础抗震分析 831118第四章结构构件设计 848681.1.21梁构件抗震设计原则 8318901.1.22梁构件抗震设计方法 9127421.1.23梁构件抗震设计要点 9167721.1.24板构件抗震设计原则 9136741.1.25板构件抗震设计方法 973681.1.26板构件抗震设计要点 9225781.1.27墙构件抗震设计原则 10249211.1.28墙构件抗震设计方法 1091831.1.29墙构件抗震设计要点 1020935第五章构造连接设计 10310631.1.30概述 10311721.1.31常用构件连接方式 10128821.1.32构件连接方式选择原则 11157671.1.33概述 1155481.1.34连接节点设计原则 1155521.1.35连接节点设计方法 11233111.1.36概述 11246091.1.37连接构件抗震功能分析方法 1284581.1.38连接构件抗震功能分析步骤 1216097第六章非结构构件设计 1243121.1.39概述 12289111.1.40非结构构件的分类 1213771.1.41抗震设计原则 13178811.1.42抗震设计要点 13305201.1.43概述 1315881.1.44连接设计要点 1315786第七章防震缝与隔震设计 14166371.1.45防震缝设置原则 14299721.1.46防震缝设计方法 14115321.1.47隔震技术概述 1574521.1.48隔震技术应用范围 1517801.1.49隔震技术种类 15218911.1.50隔震设计方法 15222761.1.51综合应用原则 1557951.1.52综合应用方法 1510320第八章抗震构造措施 16273601.1.53概述 16166051.1.54混凝土构件 1662861.1.55钢结构构件 16113761.1.56其他构件 16266531.1.57概述 17139651.1.58结构体系选择 17206151.1.59结构布局 1755401.1.60结构构件连接 17256891.1.61减震措施 17226631.1.62概述 17275931.1.63非结构构件的分类 17288191.1.64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 17155411.1.65施工与验收 1817980第九章抗震评估与检测 18101251.1.66抗震评估方法 18294021.1.67抗震评估流程 18185321.1.68检测方法 19209621.1.69检测设备 1917861第十章抗震设计案例分析 19278941.1.70工程背景 1948661.1.71抗震设计原则 2085641.1.72抗震设计措施 20148611.1.73工程背景 2049641.1.74抗震设计原则 2043911.1.75抗震设计措施 20248261.1.76工程背景 2189271.1.77抗震设计原则 21253501.1.78抗震设计措施 21第一章抗震设计基础1.1抗震设计规范与标准1.1.1概述抗震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可靠与舒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抗震设计规范与标准,以指导建筑行业的抗震设计工作。1.1.2抗震设计规范(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这是我国建筑行业抗震设计的基本规范,规定了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原则、方法和要求。该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设计。(2)《高层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JGJ32010):针对高层民用建筑,本规范规定了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法、构造要求等,以保证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1.1.3抗震设计标准(1)抗震设防类别: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功能和地震风险,将抗震设防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类别,分别对应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2)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衡量建筑物抗震能力的指标,分为Ⅰ度、Ⅱ度、Ⅲ度、Ⅳ度、Ⅴ度、Ⅵ度、Ⅶ度、Ⅷ度、Ⅸ度、Ⅹ度共十个等级。根据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和所在地区的地震风险,确定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3)抗震设计参数:包括建筑物的最大地震反应、地震影响系数、结构阻尼比等,这些参数是抗震设计的基础,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选取。第二节地震作用与响应分析1.1.4地震作用地震作用是指地震波通过地基传递给建筑物的能量,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地震作用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建筑物的动力特性和地基条件。(1)水平地震作用:地震波在水平方向上对建筑物产生的推力,是引起建筑物侧向位移和结构响应的主要原因。(2)竖向地震作用:地震波在竖直方向上对建筑物产生的推力,可能导致建筑物产生竖向位移和结构响应。1.1.5地震响应分析地震响应分析是研究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包括位移、加速度、应力等。地震响应分析的方法有:(1)模态分析:通过求解建筑物的固有振动特性,分析地震作用下各阶模态的贡献,从而得到建筑物的地震响应。(2)时程分析:将地震波输入到建筑物模型中,逐时求解建筑物的结构响应,得到地震过程中建筑物的动态变化。(3)非线性分析:考虑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分析地震响应的时程变化。(4)等效线性化方法:将非线性结构等效为线性结构,采用线性分析方法求解地震响应。通过对地震作用与响应分析的研究,可以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二章结构体系选择第一节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6概述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具有施工简便、经济实用、受力明确等特点。在高层建筑中,框架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节主要介绍框架结构在抗震设计中的相关内容。1.1.7设计原则(1)结构布置: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应遵循“强柱弱梁、强节点、强锚固”的原则,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2)材料选择: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应选用具有良好延性和抗震功能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钢筋等。(3)结构构件: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等构件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延性。1.1.8抗震设计要点(1)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应采用合理的结构体系,如对称、规则、简洁等,以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2)柱距与梁高:柱距和梁高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3)柱截面尺寸:柱截面尺寸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以保证柱子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和延性。(4)梁柱节点设计:梁柱节点应采用刚节点,保证节点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高的抗弯、抗剪和抗扭转能力。第二节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1.1.9概述剪力墙结构是一种以墙体为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功能。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1.1.10设计原则(1)结构布置: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应遵循“强墙弱梁、强节点、强锚固”的原则,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2)材料选择: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应选用具有良好延性和抗震功能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钢筋等。(3)结构构件:剪力墙结构中的墙体、梁、柱等构件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延性。1.1.11抗震设计要点(1)墙体布置:剪力墙结构应采用合理的墙体布置,以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2)墙体厚度:墙体厚度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以保证墙体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和延性。(3)墙体开门窗:墙体开门窗时应考虑地震作用下的墙体稳定性,合理设置门窗洞口。(4)墙体与梁柱节点设计:墙体与梁柱节点应采用刚节点,保证节点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高的抗弯、抗剪和抗扭转能力。第三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1.1.12概述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相结合的复合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抗震功能。在高层建筑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1.1.13设计原则(1)结构布置: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应遵循“强框架弱剪力墙、强节点、强锚固”的原则,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2)材料选择: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应选用具有良好延性和抗震功能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钢筋等。(3)结构构件: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节点等构件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延性。1.1.14抗震设计要点(1)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应采用合理的结构体系,以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2)框架与剪力墙布置:框架与剪力墙的布置应考虑地震作用下的结构稳定性,合理设置剪力墙。(3)框架与剪力墙连接节点设计:框架与剪力墙连接节点应采用刚节点,保证节点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高的抗弯、抗剪和抗扭转能力。(4)框架柱与剪力墙柱设计:框架柱与剪力墙柱的设计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以保证柱子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和延性。第三章地基与基础设计第一节地基处理与加固1.1.15地基处理(1)地基处理的目的与意义在地基处理过程中,主要目的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小基础沉降量,提高地基的抗震功能。针对高层建筑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换填处理、夯实处理、预压处理等。(2)地基处理方法(1)换填处理:将地基中的软弱土层挖除,换填为具有较高承载力的砂、砾石等材料。(2)夯实处理:通过机械夯实、静压夯实等方法,使地基土层密实,提高其承载力。(3)预压处理:在地基上施加一定的预压荷载,使地基提前产生部分沉降,减小建筑物的后期沉降。1.1.16地基加固(1)地基加固的目的与意义地基加固主要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抗震功能,减小地震作用下的地基变形。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有:注浆加固、深层搅拌加固、冻结加固等。(2)地基加固方法(1)注浆加固:通过向地基土层中注入水泥浆、水泥砂浆等材料,提高地基土层的强度和稳定性。(2)深层搅拌加固:利用搅拌设备将水泥、石灰等加固材料与地基土层混合,提高地基土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3)冻结加固:通过冷冻技术,使地基土层冻结,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第二节基础形式选择与设计1.1.17基础形式选择(1)基础形式分类高层建筑的基础形式主要有:浅基础、深基础和联合基础。(2)基础形式选择原则(1)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2)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3)考虑施工条件和技术经济性。1.1.18基础设计(1)浅基础设计浅基础主要包括扩展基础、联合基础等。设计时需考虑基础的尺寸、埋深、形状等因素。(2)深基础设计深基础主要包括桩基础、地下连续墙等。设计时需考虑桩的数量、直径、长度、布桩方式等因素。(3)联合基础设计联合基础设计时,需考虑基础的尺寸、形状、埋深等因素,以及各部分基础的协同工作功能。第三节基础抗震计算与分析1.1.19基础抗震计算(1)抗震计算方法基础抗震计算主要包括静力法和动力法。静力法适用于地震作用较小的地区,动力法适用于地震作用较大的地区。(2)计算参数(1)地震系数:根据地震烈度、场地类别等确定。(2)地基抗力系数:根据地基土层性质、基础形式等确定。(3)基础自振频率:根据基础质量、刚度等因素计算。1.1.20基础抗震分析(1)地基抗震稳定性分析分析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主要包括地基抗滑稳定性、地基抗隆起稳定性等。(2)基础位移分析计算基础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包括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3)基础应力分析分析基础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包括基础底面应力、基础侧面应力等。(4)基础抗震功能评估根据计算结果,评估基础的抗震功能,提出相应的抗震措施。第四章结构构件设计第一节梁构件抗震设计1.1.21梁构件抗震设计原则梁构件作为建筑结构中的基本受力构件,其抗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梁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延性,防止发生脆性破坏;(2)保证梁构件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3)合理选择梁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提高其抗震功能。1.1.22梁构件抗震设计方法(1)采用延性设计方法,提高梁构件的延性;(2)采用耗能设计方法,提高梁构件的耗能能力;(3)采用塑性设计方法,合理配置梁构件的塑性铰区;(4)采用抗震构造措施,提高梁构件的整体抗震功能。1.1.23梁构件抗震设计要点(1)梁构件的截面尺寸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延性;(2)梁构件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如采用钢材、预应力混凝土等;(3)梁构件的塑性铰区应设置在梁端部,避免在地震作用下产生脆性破坏;(4)梁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加腋、加大截面、配置箍筋等。第二节板构件抗震设计1.1.24板构件抗震设计原则板构件作为建筑结构中的主要受力构件,其抗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板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延性,防止发生脆性破坏;(2)保证板构件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3)合理选择板构件的厚度和材料,提高其抗震功能。1.1.25板构件抗震设计方法(1)采用延性设计方法,提高板构件的延性;(2)采用耗能设计方法,提高板构件的耗能能力;(3)采用塑性设计方法,合理配置板构件的塑性铰区;(4)采用抗震构造措施,提高板构件的整体抗震功能。1.1.26板构件抗震设计要点(1)板构件的厚度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延性;(2)板构件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如采用钢材、预应力混凝土等;(3)板构件的塑性铰区应设置在板端部,避免在地震作用下产生脆性破坏;(4)板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加大截面、配置箍筋、设置加腋等。第三节墙构件抗震设计1.1.27墙构件抗震设计原则墙构件作为建筑结构中的重要受力构件,其抗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墙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延性,防止发生脆性破坏;(2)保证墙构件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3)合理选择墙构件的材料和构造形式,提高其抗震功能。1.1.28墙构件抗震设计方法(1)采用延性设计方法,提高墙构件的延性;(2)采用耗能设计方法,提高墙构件的耗能能力;(3)采用塑性设计方法,合理配置墙构件的塑性铰区;(4)采用抗震构造措施,提高墙构件的整体抗震功能。1.1.29墙构件抗震设计要点(1)墙构件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如采用钢材、预应力混凝土等;(2)墙构件的截面尺寸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延性;(3)墙构件的塑性铰区应设置在墙端部,避免在地震作用下产生脆性破坏;(4)墙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加大截面、配置箍筋、设置加腋等。第五章构造连接设计第一节构件连接方式选择1.1.30概述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构件连接方式的选择。合理的连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功能。本节主要介绍高层建筑中常用的构件连接方式及其适用条件。1.1.31常用构件连接方式(1)焊接连接:焊接连接具有施工速度快、连接强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承受较大荷载的构件连接。(2)高强度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和较好的抗震功能,适用于重要构件的连接。(3)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具有施工方便、连接强度高等特点,适用于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构件连接。(4)预应力连接:预应力连接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和较好的抗震功能,适用于超高层建筑中承受较大荷载的构件连接。1.1.32构件连接方式选择原则(1)根据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结构类型、构件类型和连接部位的重要性进行选择。(2)考虑连接方式的施工难度、施工周期和经济效益。(3)结合我国现行规范,保证连接方式满足抗震设计要求。第二节连接节点设计1.1.33概述连接节点设计是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关键环节,合理的连接节点设计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功能。本节主要介绍连接节点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用设计方法。1.1.34连接节点设计原则(1)保证连接节点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满足抗震设计要求。(2)连接节点应具有良好的施工性和维护性。(3)连接节点应具有足够的延性和耗能能力。(4)考虑连接节点的经济性。1.1.35连接节点设计方法(1)按照我国现行规范进行设计。(2)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连接节点进行计算,验证其承载力和变形能力。(3)结合试验研究,优化连接节点设计。第三节连接构件抗震功能分析1.1.36概述连接构件的抗震功能分析是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本节主要介绍连接构件抗震功能分析的方法和步骤。1.1.37连接构件抗震功能分析方法(1)确定连接构件的力学模型和参数。(2)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连接构件进行计算,分析其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3)根据计算结果,评估连接构件的抗震功能。1.1.38连接构件抗震功能分析步骤(1)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连接构件的类型、尺寸、材料等参数。(2)建立连接构件的力学模型,确定计算参数。(3)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连接构件的响应结果。(4)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措施,完善连接构件设计。(5)根据优化后的设计,进行试验验证。通过对连接构件抗震功能的分析,可以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提供依据,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功能。第六章非结构构件设计第一节非结构构件的分类1.1.39概述非结构构件是指在建筑结构中,除主体结构外的各种构件,如填充墙、隔墙、吊顶、门窗、楼梯、电梯等。非结构构件在建筑中起着重要的功能作用,其设计对抗震功能有着重要影响。1.1.40非结构构件的分类(1)按材料分类(1)砌体非结构构件:如填充墙、隔墙等。(2)金属非结构构件:如门窗、楼梯扶手等。(3)混凝土非结构构件:如女儿墙、栏板等。(4)其他材料非结构构件:如玻璃、塑料等。(2)按功能分类(1)分隔构件:如填充墙、隔墙等。(2)装饰构件:如吊顶、门窗等。(3)安全防护构件:如楼梯、电梯等。第二节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1.1.41抗震设计原则(1)遵循“安全、可靠、经济、美观”的原则,保证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功能。(2)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与主体结构抗震设计相协调,满足整体抗震功能要求。1.1.42抗震设计要点(1)材料选择(1)非结构构件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延性和耐久性。(2)优先选用轻质、高强、韧性好、易于施工的材料。(2)结构布置(1)非结构构件的布置应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避免产生薄弱环节。(2)非结构构件应与主体结构形成良好的整体性。(3)连接设计(1)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可靠、简单、易于施工。(2)连接节点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延性。(4)防震缝设置(1)非结构构件应设置合理的防震缝,以减小地震作用的影响。(2)防震缝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保证其功能发挥。第三节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设计1.1.43概述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是保证建筑整体抗震功能的关键环节。合理的连接设计可以有效地传递地震作用,降低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中的破坏程度。1.1.44连接设计要点(1)连接方式(1)焊接连接:适用于金属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2)螺栓连接:适用于金属、混凝土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3)粘结连接:适用于砌体、混凝土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2)连接节点设计(1)连接节点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延性。(2)连接节点应便于施工,保证施工质量。(3)连接件选用(1)连接件应选用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延性的材料。(2)连接件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震功能。(4)连接部位处理(1)连接部位应采取可靠的防腐蚀措施。(2)连接部位应满足防火、隔热等要求。通过以上设计,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可以保证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功能,为建筑行业提供更加可靠的抗震设计方案。第七章防震缝与隔震设计第一节防震缝的设置与设计1.1.45防震缝设置原则(1)防震缝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减小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的破坏。(2)合理划分建筑物的结构单元,降低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3)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施工条件,便于施工和维修。1.1.46防震缝设计方法(1)防震缝设计应遵循以下方法:(1)确定防震缝的设置位置和宽度。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高度、地基条件等因素,合理设置防震缝的位置和宽度。(2)选择合适的防震缝形式。包括直线形、折线形、弧形等,以满足不同建筑物的抗震需求。(3)计算防震缝的位移。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性、地震波特性等因素,计算防震缝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4)验算防震缝的抗震功能。通过计算和分析,保证防震缝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功能满足设计要求。第二节隔震技术的应用1.1.47隔震技术概述隔震技术是指在建筑物的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减小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功能。1.1.48隔震技术应用范围(1)适用于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2)适用于地基条件较差、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1.1.49隔震技术种类(1)橡胶隔震支座: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阻尼特性,适用于各种建筑结构。(2)钢阻尼器:具有较大的阻尼功能,适用于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3)液体阻尼器:利用液体阻尼原理,减小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1.1.50隔震设计方法(1)确定隔震层的设置位置和高度。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高度、地基条件等因素,合理设置隔震层的位置和高度。(2)选择合适的隔震元件。根据建筑物的抗震需求和隔震元件的功能,选择合适的隔震元件。(3)计算隔震层的位移和加速度。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性、地震波特性等因素,计算隔震层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加速度。(4)验算隔震层的抗震功能。通过计算和分析,保证隔震层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功能满足设计要求。第三节防震缝与隔震技术的综合应用1.1.51综合应用原则(1)防震缝与隔震技术的综合应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发挥防震缝和隔震技术的优势,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功能。(2)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和配置防震缝和隔震技术。(3)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施工条件、经济效益等因素。1.1.52综合应用方法(1)在建筑物设计阶段,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高度、地基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防震缝和隔震技术的适用性。(2)在施工阶段,保证防震缝和隔震技术的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3)在运行阶段,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震缝和隔震设施,保证其正常工作。(4)结合工程实例,分析防震缝与隔震技术在建筑物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第八章抗震构造措施第一节结构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1.1.53概述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结构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本节主要阐述各类结构构件的抗震构造要求,以保障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1.54混凝土构件(1)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采用C30及以上等级的混凝土,以增强构件的抗震功能。(2)钢筋配置:应根据抗震等级和构件尺寸合理配置钢筋,保证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延性和抗裂性。(3)构件连接: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焊接、高强度螺栓连接等,保证连接部位的强度和稳定性。(4)构件保护层:应保证足够的保护层厚度,防止构件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破坏。1.1.55钢结构构件(1)钢材选用:应选用具有良好抗震功能的钢材,如低屈服点钢、高强度抗震钢等。(2)构件焊接:采用全熔透焊接,保证焊缝质量,提高构件的抗震功能。(3)构件连接: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保证连接部位的强度和稳定性。(4)防腐措施:对钢结构构件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防止腐蚀导致构件功能降低。1.1.56其他构件(1)预制构件:采用预制构件时,应保证构件的连接质量和整体稳定性。(2)转向节点:在结构转换层设置转向节点,降低地震作用下的应力集中。第二节结构体系的抗震构造措施1.1.57概述结构体系的抗震构造措施旨在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功能,本节主要阐述结构体系在抗震设计中的关键构造措施。1.1.58结构体系选择(1)选择具有良好抗震功能的结构体系,如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等。(2)根据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和抗震设防要求,合理确定结构体系的抗震等级。1.1.59结构布局(1)合理布局结构构件,减小地震作用下的应力集中。(2)避免在结构体系中设置过多的薄弱环节,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功能。1.1.60结构构件连接(1)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保证结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2)对关键连接部位进行加强处理,提高连接部位的抗震功能。1.1.61减震措施(1)采用减震技术,如隔震支座、调谐质量阻尼器等,降低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2)合理设置减震装置,提高结构体系的抗震功能。第三节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1.1.62概述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功能丧失和人员伤亡。本节主要阐述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1.1.63非结构构件的分类(1)非承重墙体:包括填充墙、隔断墙等。(2)非结构楼层:包括楼层板、楼面梁等。(3)附属设施:包括管道、电缆、设备等。1.1.64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1)非承重墙体:采用轻质、高强度的墙体材料,提高墙体的抗震功能。墙体与结构主体连接部位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防止墙体在地震作用下破坏。(2)非结构楼层:采用现浇或预制楼板,保证楼板的整体性和抗震功能。楼板与结构主体连接部位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防止楼板在地震作用下破坏。(3)附属设施:对管道、电缆等附属设施进行固定,防止地震时脱落或损坏。对设备进行抗震加固,保证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1.1.65施工与验收(1)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抗震设计要求,保证非结构构件的抗震功能。(2)验收阶段,对非结构构件的抗震功能进行检验,保证符合设计要求。第九章抗震评估与检测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抗震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保证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抗震评估与检测成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环节。本章主要从抗震评估方法与流程、抗震检测技术以及案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节抗震评估方法与流程1.1.66抗震评估方法(1)地震作用分析:通过对地震波动的分析,确定地震作用下的地面运动特性,为抗震评估提供基础数据。(2)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建立动力计算模型,分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3)结构抗震能力分析:结合结构设计、材料功能等因素,评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4)结构薄弱部位分析:识别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为抗震加固提供依据。1.1.67抗震评估流程(1)数据收集:收集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资料。(2)地震作用分析: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地震作用参数。(3)结构动力特性分析:建立结构动力计算模型,进行动力特性分析。(4)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结合结构设计、材料功能等因素,评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5)结构薄弱部位分析:识别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6)抗震评估报告:整理分析结果,编制抗震评估报告。第二节抗震检测技术1.1.68检测方法(1)结构动力检测:通过测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响应,评估结构的抗震功能。(2)结构静力检测:通过测量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变形、位移等参数,评估结构的抗震能力。(3)材料功能检测:检测建筑材料的力学功能、耐久功能等,为抗震评估提供依据。1.1.69检测设备(1)振动检测设备:用于测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响应。(2)位移检测设备:用于测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3)材料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建筑材料的力学功能、耐久功能等。第三节抗震评估与检测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一:某高层建筑抗震评估(1)案例背景:某城市一栋30层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2)评估方法:采用地震作用分析、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结构抗震能力分析等方法。(3)评估结果:该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功能,但存在部分薄弱部位。案例分析二:某高层建筑抗震检测(1)案例背景:某城市一栋20层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重点中学2025届十校联考最后生物试题含解析
- 2024年长武县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扬州江苏扬州市公安局江都分局招聘勤务警务辅助人员21人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疫系统本》课件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场景歌》精美课件
- 新生儿护理基础知识
- 地标建筑照明设计合同(2篇)
- 矿产开采土地租赁合同
- 养鸡棚租赁合同:农业产业园区
- 室内装修班组施工合同
- 英语-山东省淄博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摸底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
- 亿欧智库-2024中国智能驾驶城区NOA功能测评报告
- 甘肃2024年甘肃培黎职业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例文(三篇)
- 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培优)
- 2024预防流感课件完整版
- 新疆乌鲁木齐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质量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综合复习练习卷(含答案)
- 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竞聘
- 特殊教育多媒体教室方案
- 二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