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高二地理期末培优卷1一.选择题(共16小题)人们常借“巴山夜雨”泛指我国西南山区多夜雨的天气现象。夜雨是指晚八点到第二天早晨八点之间下的雨。夜雨的成因与独特地形引起的山谷风环流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情况有利于降水产生的是()A.近地面气压低,空气辐合上升 B.近地面气压高,空气辐合上升 C.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辐合下沉 D.近地面气温低,空气辐合下沉人们常借“巴山夜雨”泛指我国西南山区多夜雨的天气现象。夜雨是指晚八点到第二天早晨八点之间下的雨。夜雨的成因与独特地形引起的山谷风环流有关。据此完成2﹣2题。2.“巴山夜雨”现象发生时,近地面等压面和等温面分布状况可能为()A.A B.B C.C D.D图为摩尔曼斯克(68°N,33°E)某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当太阳运行到甲处时,北京时间为()A.5:48 B.17:48 C.6:00 D.17:004.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约为()A.23°26'N B.22°N C.23°26'S D.22°S5.该日,下列现象可以确定的是()A.南京东南方向日出 B.北极可见极光 C.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D.悉尼昼短夜长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通过研究地层和地质构造能推测地理环境的演变。图1为希腊克里特岛上某处裸露的岩层景观。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根据图示岩石特点判断其最可能属于()A.甲 B.乙 C.丙 D.丁7.图中反映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 B.向斜 C.褶皱 D.断层8.推测该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A.固结成岩→风化侵蚀→地壳挤压抬升 B.风化侵蚀→地壳挤压抬升→固结成岩 C.风化侵蚀→固结成岩→地壳挤压抬升 D.固结成岩→地壳挤压抬升→风化侵蚀图为某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判断图示月份及理由是()A.一月,澳大利亚大陆上形成高压 B.一月,东亚盛行东南季风 C.七月,亚欧大陆上形成低压 D.七月,南亚盛行东北季风10.该月最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A.巴西草原正值多雨湿季 B.东亚地区爆发寒潮天气 C.澳大利亚北部天气湿热 D.南亚地区频发暴雨洪涝如图是小明同学暑假在某地研学过程中拍摄到的照片,图中厚厚的新生代黄土层中夹着一层有大量鹅卵石的砂砾层。据此完成11﹣13题。11.推测小明同学研学地点最可能是()A.广东 B.吉林 C.陕西 D.云南12.据黄土层中夹杂的砂砾层推测,该地曾发生()A.火山喷发 B.湍急洪水 C.冰川活动 D.地壳抬升13.在该地黄土地层中最可能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是()A.三叶虫 B.珊瑚 C.三趾马 D.恐龙有学者用人均既有人口所能吸引到的迁入人口数据,建构城市吸引力指标数值。数值越大代表该城市人口吸引力越强。如图示意2010~2020年不同层级城市人口吸引力变化情况(其中计划单列市包括深圳、厦门、青岛、宁波、大连等5市)。据此完成14﹣16题。14.据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有()A.城市层级越高,人口吸引力越强 B.城市规模越大,人口吸引力越强 C.计划单列市人口吸引力下降幅度最大 D.500万以上城市人口的逆城市化加快15.直辖市的人口吸引力低于省会和计划单列市,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经济水平 B.政策引导 C.生态环境 D.就业机会16.县级市(县)人口吸引力小幅上涨对当地的影响是()A.有助于城乡融合的推进 B.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C.促进当地人口迅速增加 D.加剧县城老龄化的程度二.解答题(共3小题)17.(2024秋•南京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年2月20~22日青海地区经历来自新疆北部地区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路,两路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形成青海湖锢囚锋。如图示意21日20时青海湖锢囚锋位置。(1)绘制A﹣B沿线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图,并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降水特征。(2)描述该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3)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析青海湖对促成暴雪天气的作用。(4)说明降雪对当地土壤的有利影响。18.(2024秋•南京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太行山是我国华北平原地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在其孕育的肥沃冲积扇上形成了一条延续3000年的华夏“文化走廊”。材料二:图为华北平原冲积扇示意图。(1)描述图示区域冲积扇的主要分布特点。(2)列举影响图中冲积扇规模大小的主要因素。(3)描述图中黄河冲积扇的特征。(4)分析图示区域冲积扇对于形成华夏“文化走廊”的重要意义。19.(2024秋•南京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4年《中国一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援助苏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研发的棉花品种“中国1号”“中国2号”显著提高当地棉花单产,种植面积连续多年占苏丹棉花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材料二图1为非洲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M地为中国一苏开合作的棉花种植基地。图2为非洲部分城市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1)指出图1中甲、乙、丙、丁、戊五地的气候类型与图2中的气候资料的对应关系。甲:乙:丙:丁:戊:(2)比较①和②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差异。(3)结合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①②两城市降水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析M地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高二地理期末典型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人们常借“巴山夜雨”泛指我国西南山区多夜雨的天气现象。夜雨是指晚八点到第二天早晨八点之间下的雨。夜雨的成因与独特地形引起的山谷风环流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情况有利于降水产生的是()A.近地面气压低,空气辐合上升 B.近地面气压高,空气辐合上升 C.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辐合下沉 D.近地面气温低,空气辐合下沉【分析】夜晚山谷地区较热,气压较低,山顶地区较冷,气压较高,近地面风从山顶吹向山谷,形成山风;白天山谷地区较冷,气压较高,山顶地区较热,气压较低,近地面风从山谷吹向山顶,形成谷风。【解答】解:空气辐合下沉,不利于水汽凝结降水,CD错误。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辐合上升,气压降低,水汽在上升过程中易凝结形成降水,A正确,B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及相关现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人们常借“巴山夜雨”泛指我国西南山区多夜雨的天气现象。夜雨是指晚八点到第二天早晨八点之间下的雨。夜雨的成因与独特地形引起的山谷风环流有关。据此完成2﹣2题。2.“巴山夜雨”现象发生时,近地面等压面和等温面分布状况可能为()A.A B.B C.C D.D【分析】等压面图中判断气压高低: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等压面向上凸,表示在水平方向上,气压比四周(两侧)高;等压面向下凹,表示水平方向上,气压比四周(两侧)低。【解答】解:“巴山夜雨”现象发生时,近地面气温较高,等温面向上凸出;气压较低,等压面向下弯曲,与图B相符,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图为摩尔曼斯克(68°N,33°E)某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当太阳运行到甲处时,北京时间为()A.5:48 B.17:48 C.6:00 D.17:00【分析】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位置靠东的时间早,靠西的时间晚,采取“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解答】解:当太阳运行到甲处时摩尔曼斯克的太阳高度最大,说明是正午时刻,则其地方时为12:00,即33°E的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120°E比33°E靠东87°,时间早5小时48分,所以此时的北京时间是12:00+5:48=17:48,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时间的计算,属于基础题,掌握经度差与地方时的关系和计算方法。4.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约为()A.23°26'N B.22°N C.23°26'S D.22°S【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或者极夜的最低纬度的和是90°。【解答】解:根据题干可知,摩尔曼斯克的纬度是68°N,此时该城市出现极昼现象,且是极昼的最低纬度,由于极昼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的和是90°,所以直射点纬度为90°N﹣68°N=22°N,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纬度数值的判断,属于基础题,掌握判断方法即可解答。5.该日,下列现象可以确定的是()A.南京东南方向日出 B.北极可见极光 C.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D.悉尼昼短夜长【分析】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均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二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北半球白昼缩短,黑夜增加,从冬至日到次年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增加,黑夜缩短。【解答】解:根据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22°N,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A错误。此时北极为极昼,而极光只有在夜间才能看见,且极光是太阳活动造成的,此时不一定有太阳活动,B错误。该日太阳直射22°N,但由于无法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方向,因此无法推测地球公转速度变化情况,C错误。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南半球的悉尼昼短夜长,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通过研究地层和地质构造能推测地理环境的演变。图1为希腊克里特岛上某处裸露的岩层景观。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根据图示岩石特点判断其最可能属于()A.甲 B.乙 C.丙 D.丁【分析】不同岩石特点归纳如下:①侵入型岩浆岩:由于冷凝速度较慢,矿物晶体颗粒较大;②喷出型岩浆岩: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晶体颗粒较小,有气孔或流纹构造;③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可能含有化石;④变质岩:岩石结构致密,矿物定向排列,具有片理构造。【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故为沉积岩。根据图2结合已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沉积物直接指向的应该为沉积岩,故甲为沉积岩;乙箭头三进一出,为岩浆;丙是由乙岩浆转化而来,则丙为岩浆岩,丁即为变质岩,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希腊克里特岛上某处棵露的岩层景观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岩石的类型及特点,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问题。7.图中反映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 B.向斜 C.褶皱 D.断层【分析】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地层有隆起有向下弯曲,故该地质构造为褶皱,C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背斜岩层向上隆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A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岩层连续没有出现断裂错位,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8.推测该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A.固结成岩→风化侵蚀→地壳挤压抬升 B.风化侵蚀→地壳挤压抬升→固结成岩 C.风化侵蚀→固结成岩→地壳挤压抬升 D.固结成岩→地壳挤压抬升→风化侵蚀【分析】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解答】解:该景观岩层层理清晰,说明是沉积岩,最初是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再经过地壳运动,地势抬升,然后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图示地貌景观,故该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固结成岩→地壳挤压抬升→风化侵蚀,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属于基础题,根据图示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解答。图为某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判断图示月份及理由是()A.一月,澳大利亚大陆上形成高压 B.一月,东亚盛行东南季风 C.七月,亚欧大陆上形成低压 D.七月,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海陆冬夏季增温和冷却速度的明显不同,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冬季,亚欧大陆上气温低,形成冷高压,即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解答】解:根据轮廓图和等压线数值的分布可知,此时亚欧大陆形成了印度低压,说明陆地升温快,为北半球的夏季7月,AB错误。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气全球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到达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右偏的影响,在南亚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月份的判断,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问题。10.该月最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A.巴西草原正值多雨湿季 B.东亚地区爆发寒潮天气 C.澳大利亚北部天气湿热 D.南亚地区频发暴雨洪涝【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海陆冬夏季增温和冷却速度的明显不同,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冬季,亚欧大陆上气温低,形成冷高压,即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解答】解:根据上题可知,该月为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巴西草原是热带草原气候,冬季为干季,A错误。7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从陆地吹来,降水少,C错误。东亚7月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不可能出现寒潮,B错误。7月南亚盛行西南风,高温多雨,容易出现暴雨洪涝,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属于基础题,掌握判断方法即可解答。如图是小明同学暑假在某地研学过程中拍摄到的照片,图中厚厚的新生代黄土层中夹着一层有大量鹅卵石的砂砾层。据此完成11﹣13题。11.推测小明同学研学地点最可能是()A.广东 B.吉林 C.陕西 D.云南【分析】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成土母质、气候、地形、生物、时间、人类活动等。【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有厚厚的新生代黄土层,判断该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C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广东、云南都位于湿润区,没有厚厚的黄土层,土壤为红壤,AD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吉林位于东北平原地区,土壤为黑土,B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暑假在某地研学过程中拍摄到的照片图为载体,考查土壤的分布,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问题。12.据黄土层中夹杂的砂砾层推测,该地曾发生()A.火山喷发 B.湍急洪水 C.冰川活动 D.地壳抬升【分析】影响沉积颗粒大小的因素有径流量、地形、颗粒大小等。【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黄土层中夹杂大量鹅卵石砂砾层说明该地曾经有河流流经,且发生过湍急洪水携带大量的砂砾堆积而成,B对。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火山喷发、冰川活动形成堆积物,磨圆度差,不会形成大量鹅卵石,AC错。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砂砾层之上有黄土沉积,不能说明地壳抬升,D错。故选:B。【点评】本题以某地研学过程中拍摄到的照片图为载体,考查外力沉积的知识,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问题。13.在该地黄土地层中最可能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是()A.三叶虫 B.珊瑚 C.三趾马 D.恐龙【分析】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随着恐龙的灭绝,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新生代被分为三个纪:古近纪和新近纪和第四纪;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解答】解:由材料可知,该地黄土层为新生代堆积物,三叶虫、珊瑚化石为古生代生物化石,AB错误。恐龙在中生代繁盛,中生代末期灭亡,D错误。三趾马为哺乳动物,新生代繁盛,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暑假在某地研学过程中拍摄到的照片图为载体,考查地质年代及地球演化的有关知识,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问题。有学者用人均既有人口所能吸引到的迁入人口数据,建构城市吸引力指标数值。数值越大代表该城市人口吸引力越强。如图示意2010~2020年不同层级城市人口吸引力变化情况(其中计划单列市包括深圳、厦门、青岛、宁波、大连等5市)。据此完成14﹣16题。14.据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有()A.城市层级越高,人口吸引力越强 B.城市规模越大,人口吸引力越强 C.计划单列市人口吸引力下降幅度最大 D.500万以上城市人口的逆城市化加快【分析】影响人口迁移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主导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计划单列市人口吸引力最高,但是下降幅度也最大,计划单列市包括深圳、厦门、青岛、宁波、大连等5市,并不是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城市,AB错误,C正确。图中500万以上城市人口吸引力均大于0,人口总量呈增长趋势,没有出现逆城市化,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15.直辖市的人口吸引力低于省会和计划单列市,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经济水平 B.政策引导 C.生态环境 D.就业机会【分析】影响人口迁移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主导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解答】解:直辖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计划单列市包括深圳、厦门、青岛、宁波、大连等5市,直辖市中的上海市我国经济水平最高的城市,就业机也多,AD错误。生态环境不是影响这些城市人口吸引力的主要因素,C错误。计划单列市是让一些大城市在中国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因此,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政策引导,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16.县级市(县)人口吸引力小幅上涨对当地的影响是()A.有助于城乡融合的推进 B.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C.促进当地人口迅速增加 D.加剧县城老龄化的程度【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有加剧了人地矛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影响社会治安。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有利影响:缓解人地矛盾和就业压力;增加收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地区间的联系;促进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不利影响有人才流失;造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解答】解:县级市(县)人口吸引力小幅上涨有利于促进县级市经济发展,有助于城乡融合的推进,A正确。可以缓解农村留守问题,不能解决,B错误。会促进当地人口小幅增加,C错误。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县城,减缓县城老龄化的程度,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县级市(县)人口吸引力小幅上涨对当地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二.解答题(共3小题)17.(2024秋•南京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年2月20~22日青海地区经历来自新疆北部地区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路,两路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形成青海湖锢囚锋。如图示意21日20时青海湖锢囚锋位置。(1)绘制A﹣B沿线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图,并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降水特征。(2)描述该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3)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析青海湖对促成暴雪天气的作用。(4)说明降雪对当地土壤的有利影响。【分析】(1)锢囚锋是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把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形成的锋面,故东西两侧的为冷气团,中间为暖气团。东西两侧的冷气团形成相对运动,暖气团上升。(2)该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主要从冷空气分两路、两路冷空气相遇、暖空气被抬升锢囚等方面分析。(3)青海湖对促成暴雪天气的作用主要从青海湖提供热量、空气爬升、青海湖提供水汽等方面分析。(4)降雪对当地土壤的有利影响主要从减少侵蚀、保温、保湿、增加墒情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此系统为冷锋系统,并且A侧为冷气团,AB中间为暖气团,B为更冷气团,冷气团推动暖气团,暖气团被迫抬升如图所示:冷空气位于下方,暖空气位于上方,两者之间有明显的锋面。当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降水特征表现为降水量增加、降水范围扩大、降水时间变长。(2)据材料可知,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来自新疆北部地区的一次强冷空气受到高大山脉阻挡分为东西两路,西路经新疆南部盆地后,逐渐溢入青藏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进入青海西北部东路经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向西回流倒灌;另一股是经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向西回流倒灌的“东路冷空气”;这两股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冷锋前的暖空气都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形成青海湖铟囚锋。(3)青海湖在冬季对促成暴雪天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青海湖的水温相对较高,能够为东路冷空气提供热量,增大西路冷空气和东路气流的温差,从而加快相对较暖的东路气流爬升;其次,青海湖能够为东路冷空气提供丰富的水汽,为暴雪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水汽条件。(4)降雪对当地土壤具有多方面的有利影响,首先,积雪覆盖的地面可以减轻风力侵蚀和风沙灾害,保护土壤;其次,积雪对土壤具有保温作用,减小土壤的昼夜温差,有助于土壤保持稳定;此外,积雪还能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最后,当雪融化时,雪水会渗入土壤中,增加土壤的水分含量,有助于土壤的生长和发展。故答案为:(1)降水特点:降水量增加、降水范围扩大、降水时间变长(2)强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路;两路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迫使本地暖空气抬升;锢囚到高空,形成青海湖锢囚锋。(3)冬季,青海湖温度与陆地相比较高,为“东路冷空气”提供热量,增大“西路冷空气”和东路气流的温差,加快相对较暖的东路气流爬升;青海湖能为“东路冷空气”提供丰富的水汽,为暴雪的形成提供水汽条件。(4)积雪覆盖的地面,能减轻风力侵蚀和风沙灾害,保护土壤;积雪对土壤有保温作用,土壤的昼夜温差减小;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雪融化时,雪水又渗入土壤中,增加了土壤的水分。【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青海湖锢囚锋、青海湖对促成暴雪天气的作用、降雪对当地土壤的有利影响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8.(2024秋•南京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太行山是我国华北平原地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在其孕育的肥沃冲积扇上形成了一条延续3000年的华夏“文化走廊”。材料二:图为华北平原冲积扇示意图。(1)描述图示区域冲积扇的主要分布特点。(2)列举影响图中冲积扇规模大小的主要因素。(3)描述图中黄河冲积扇的特征。(4)分析图示区域冲积扇对于形成华夏“文化走廊”的重要意义。【分析】(1)冲积扇的分布特点从所处山体的位置、地势分界线角度分析。(2)影响冲积扇面积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河流流速、河流水量、河流含沙量、地形地势等。(3)黄河冲积扇的特征从面积、延伸方向、颗粒物大小、分布位置等角度分析。(4)冲积扇对于形成华夏“文化走廊“的重要意义从农业、城市建设、交通、文化交流等角度分析。【解答】解:(1)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冲积扇分布于太行山山麓地带,太行山为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2)冲积扇地貌因流水沉积作用而成,流水的搬运能力与水流速度呈正相关,因此冲积扇面积大小受河流流速影响;流水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含沙量密切相关,所以冲积扇面积大小受河流含沙量影响;河流的水量大,搬运能力强,因此,冲积扇面积大小也受河流水量大小的影响。(3)黄河冲积扇的特征可从形态特征、沉积物特征等角度分析。由图可知,黄河冲积扇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山麓地带;面积较大,由出山口向下游呈扇形展开;由所学知识可推知,冲积扇的沉积物由扇顶到扇缘颗粒物逐渐变小,沉积厚度逐渐变小。(4)冲积平原对于形成华夏“文化走廊”的重要意义可从农业生产,城市建设、文化交流等方面分析。在冲积平原上,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利于文化交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农业发达;同时冲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城市建设的难度低。故答案为:(1)分布特点:分布在太行山东麓地带的山口处或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的河流出山口。(2)影响因素:河流流速、河流水量、河流含沙量。(3)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山麓地带;面积较大,由出山口向下游呈扇形展开;自西向东沉积物颗粒逐渐减小,沉积厚度逐渐变小。(4)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农业发达;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利于城市建设;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利,利于文化交流。【点评】本题以华北平原地形图和图中冲积扇剖面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冲积扇的形成过程,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19.(2024秋•南京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4年《中国一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援助苏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研发的棉花品种“中国1号”“中国2号”显著提高当地棉花单产,种植面积连续多年占苏丹棉花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材料二图1为非洲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M地为中国一苏开合作的棉花种植基地。图2为非洲部分城市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1)指出图1中甲、乙、丙、丁、戊五地的气候类型与图2中的气候资料的对应关系。甲:③乙:①丙:④丁:②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农业大学《英语听力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科技学院《电动力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街办卫生XX县区创建工作计划
- 2024至2030年中国普通温度护套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镭射唱机输送盘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铝塑管内丝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高压电力线载波远程抄表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阴极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酚氨咖敏胶囊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学雷锋日学习雷锋精神4
- 《AEFI有关法规要求》课件
- 医院培训课件:《小儿全身麻醉机械通气策略》
- 初三英语语法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Unit 5 The colourful world Part A (Letters and sound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校园安全保卫人员培训
- 英语演讲技巧与实训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人教新目标版九上英语Unit6SectionA(3a-3c)【教案】
-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 2024年信息科技三年级《第三单元 畅游网络世界》单元教学设计
- 村庄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