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河南高中地理高一期末培优卷3一.选择题(共16小题)在黄土高原荒山顶部植树,最初几年生长良好,随后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后调整为山腰平缓地带植树,获得成功。荒地造林后地表温度有明显变化,森林的反照率和蒸散发(蒸腾和土壤蒸发)是影响地表温度的主要因素。图a示意黄土高原造林后地表温度的变化,图b示意黄土高原造林后在不同季节反照率和蒸散发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在荒山顶部所植树木后期出现大量死亡,主要是因为山丘顶部()A.年降水量减少 B.土壤肥力下降 C.地下水位降低 D.太阳辐射增强2.造林后林区地表温度()A.上升,白天升温幅度大 B.上升,夜间升温幅度大 C.下降,白天降温幅度大 D.下降,夜间降温幅度大3.(2023秋•郑州月考)红柳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灌木。秋天,红柳落叶,在地面形成枯枝落叶层。初春和夏季,刮大风时,风沙遇到红柳丛受阻,在灌丛中堆积,覆盖在枯枝落叶层上。年复一年,枯枝落叶层与风沙层交替堆积,形成像树木年轮一样的纹层结构。红柳也越长越高,从而形成红柳沙包。红柳沙包一般相对高度较小,常见于我国西北沙漠的边缘(如图),其纹层结构可解读当地古地理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26~28题。在沙漠中,红柳沙包常见于沙漠边缘的原因是()A.气候干旱 B.地下水丰富 C.风力强劲 D.人类活动少如图示意某地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形分布及地形剖面。读图,完成4﹣4题。4.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图中甲地的植被类型可能是()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团雾是地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的空气变冷、饱和比湿下降导致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点。团雾预测预报困难,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2022年12月28日,郑州黄河大桥突发团雾,导致200多辆车连环相撞的事故。据此完成5﹣7题。5.一天中,团雾最容易出现在()A.清晨 B.正午 C.傍晚 D.子夜6.统计发现,公路临河临江路段团雾出现频率更高,主要原因是()A.昼夜温差大 B.空气湿度大 C.风力小 D.凝结核多7.团雾预测预报困难主要是因为()A.团雾形成和发育周期长,难以长时间监测 B.团雾出现频率低,缺少相关研究经验 C.团雾规模小,监测设备分辨率和密度不足 D.团雾浓度大,遮挡监测设备如图为某地区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该地区现代化农业生产适应性评价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9.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利用该地理信息技术可以()A.对农作物的长势进行估产 B.降低农业科技投入的成本 C.加强病虫害的调查及监测 D.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2020年8﹣9月,台风“巴威”“美莎克”“海神”依次侵袭我国东北地区。台风“巴威”尽管强度最大,但给东北地区带来的降水最少,而台风“美莎克”“海神”入侵我国东北地区时,在大兴安岭一带有稳定的低压槽存在,有利于冷空气向东北地区输送,导致来自热带洋面的台风在东北地区与冷空气结合,给东北地区带来暴雨。如图示意不同台风侵袭我国东北地区时500hPa高空的天气系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短短一个月内,三次台风依次侵袭我国东北地区,可推测()A.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较稳定 B.东南季风风力持续增强 C.锋面雨带往复东北地区 D.西北季风与东南季风势均力敌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废弃矿山治理点,存在大片寸草不生的裸露基岩,只有部分“椰丝毯”(是将经过加工的椰壳纤维,钩织网格制成的毯状可降解材料)覆盖下的地表萌发出小草的嫩叶。如图是“椰丝毯”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椰丝毯”覆盖后,使区域水循环()A.下渗增强 B.地下径流减少 C.降水增加 D.地表径流增加12.下列关于“椰丝毯”叙述正确的是()A.夜晚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B.比砂石覆盖物成本低廉 C.降解后对土壤造成污染 D.提高覆盖区的昼夜温差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如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A.①处为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气流上升更易于水汽凝结14.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空气湿度下降喀斯特地貌发育受石灰岩分布、地壳运动、气温和降水影响。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温暖的浅海环境。我国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等(如图),该地石灰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且厚度相当。据此完成15﹣15题。15.影响岩溶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岩石、水文 B.地形、植被 C.土壤、地形 D.气候、植被读图,完成8~10题。16.下列关于甲时代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后期,开始向鸟类发展 B.陆地面积扩大,形成了联合古陆 C.蕨类植物繁盛 D.气候寒冷,海平面下降二.解答题(共4小题)17.(2023秋•开封期中)下面图1示意某天文台卫星捕捉到的一张太阳的照片,照片中太阳看起来像一张歪着脑袋的“笑脸”,图2示意某时段内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关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分别说出图中黑色“眼睛”和白色“鼻子”代表的太阳活动及各自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位置。(2)根据右图说出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的关系。(3)除了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影响,指出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其他表现。18.(2023秋•洛阳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自燃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内蒙古高原等地的露天煤矿,自燃现象更加严重。露天煤层自燃后形成热力环流,导致火势不断加强,扑灭困难。如图示意中国北方煤田自燃区分布及煤炭自燃形成的热力环流。(1)指出内蒙古露天煤矿易发生自燃的气候条件。(2)在热力环流图中绘出气流运动方向,并说明导致火势加强的主要原因。(3)简述煤矿自燃造成的危害。19.(2023秋•开封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水盐度是海水基本性质之一,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图为夏季长江入海口及其附近海域表层平均盐度分布图。(1)描述夏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的分布特点。(2)分析该季节,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3)推测与夏季相比,冬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的分布差异。20.(2022秋•卧龙区校级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1中的圣母河流域森林茂密,雨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到次年3月为雨量特别大的雨季。该河中下游地区多牛轭湖发育。图2示意图1中牛轭湖的形成的不同阶段。(1)图2中牛轭湖的形成阶段依次是。(2)图1中P处的地貌类型名称是,说明其形成过程。(3)说明图示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河南高中地理高一期末典型卷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在黄土高原荒山顶部植树,最初几年生长良好,随后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后调整为山腰平缓地带植树,获得成功。荒地造林后地表温度有明显变化,森林的反照率和蒸散发(蒸腾和土壤蒸发)是影响地表温度的主要因素。图a示意黄土高原造林后地表温度的变化,图b示意黄土高原造林后在不同季节反照率和蒸散发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在荒山顶部所植树木后期出现大量死亡,主要是因为山丘顶部()A.年降水量减少 B.土壤肥力下降 C.地下水位降低 D.太阳辐射增强【分析】影响植被生长的因素有热量、水分、光照、土壤等。【解答】解:大量的植树造林会吸收地下水资源,而山丘顶部海拔高,所以一旦地下水位下降,顶部的植被所能获得的水资源变少,会出现大量死亡。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植被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2.造林后林区地表温度()A.上升,白天升温幅度大 B.上升,夜间升温幅度大 C.下降,白天降温幅度大 D.下降,夜间降温幅度大【分析】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净化空气、制造氧气、调节气候、增加大气湿度、吸烟滞尘、美化环境、减弱噪音等作用,但环境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答】解:根据白天和夜间地表温度变化曲线图可知,白天地表温度降低,夜晚地表温度升高;而且白天降温幅度大于夜晚升温幅度,所以造林后林区地表温度下降,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造林后林区地表温度变化的特点,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问题。3.(2023秋•郑州月考)红柳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灌木。秋天,红柳落叶,在地面形成枯枝落叶层。初春和夏季,刮大风时,风沙遇到红柳丛受阻,在灌丛中堆积,覆盖在枯枝落叶层上。年复一年,枯枝落叶层与风沙层交替堆积,形成像树木年轮一样的纹层结构。红柳也越长越高,从而形成红柳沙包。红柳沙包一般相对高度较小,常见于我国西北沙漠的边缘(如图),其纹层结构可解读当地古地理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26~28题。在沙漠中,红柳沙包常见于沙漠边缘的原因是()A.气候干旱 B.地下水丰富 C.风力强劲 D.人类活动少【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热量、水分、光照、风力、土壤等。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由于植物生长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它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解答】解:沙漠地区非常干旱,沙漠中的植被生长趋向于水源相对充足的区域,靠近绿洲和河流的沙漠边缘,地下水较为丰富,利于红柳的生长,进而利于红柳沙包的形成,B正确。气候干旱、风力强劲虽然利于沙包(丘)的形成,但不利于红柳生长,进而不利于红柳沙包的形成,AC错误。沙漠地区人类少,对红柳沙包的形成影响小,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植被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如图示意某地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形分布及地形剖面。读图,完成4﹣4题。4.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图中甲地的植被类型可能是()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分析】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南北纬10°之间,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世界主要分布区为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和印度尼西亚。【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山麓气温1月、7月气温都高于15℃,1月气温高,为南半球热带地区;甲地降水较多,年降水量在2000mm左右,应为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植被类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团雾是地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的空气变冷、饱和比湿下降导致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点。团雾预测预报困难,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2022年12月28日,郑州黄河大桥突发团雾,导致200多辆车连环相撞的事故。据此完成5﹣7题。5.一天中,团雾最容易出现在()A.清晨 B.正午 C.傍晚 D.子夜【分析】雾形成的条件主要有空气湿度大、凝结核、无风或者微风、逆温等。【解答】解:根据题干可知,团雾是由于近地面气温低,导致水汽遇冷凝结而形成。所以气温越低,越有利于团雾的形成,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天中团雾最容易的时间,属于基础题,理解即可。6.统计发现,公路临河临江路段团雾出现频率更高,主要原因是()A.昼夜温差大 B.空气湿度大 C.风力小 D.凝结核多【分析】雾形成的条件主要有空气湿度大、凝结核、无风或者微风、逆温等。【解答】解:临河临江路段水汽充足,空气湿度大,相同温度下更容易达到饱和,所以团雾出现频率更高,B正确。临河临江路段受水域调节的影响,昼夜温差小,A错误。临河临江路段下垫面单一,摩擦力小,风力较大,C错误。凝结核多少与临河临江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公路临河临江路段团雾出现频率更高的原因,属于基础题,理解即可。7.团雾预测预报困难主要是因为()A.团雾形成和发育周期长,难以长时间监测 B.团雾出现频率低,缺少相关研究经验 C.团雾规模小,监测设备分辨率和密度不足 D.团雾浓度大,遮挡监测设备【分析】团雾预测预报困难与其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点有关。【解答】解:根据题干可知,团雾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形成和发育的时间短,A错误。根据上题可知,团雾在冬半年发生频率高,B错误。由于团雾具有局地性、尺度小的特点,现有设备密度和分辨率很难全面监测,因此预测预报困难,C正确。团雾浓度大更容易监测,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团雾预测预报困难的原因,属于基础题,理解即可。如图为某地区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该地区现代化农业生产适应性评价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分析】RS(遥感)主要用于获取信息;GPS(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三维空间定位;GIS(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处理空间数据,进行地理事物的查询、分析、模拟和评估。其功能差异可简单地理解为:RS负责拍片,解决是什么的问题;GPS负责找位置,解决在哪里的问题;GIS如人脑,负责存储和处理信息,解决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办的问题。数字地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在高速网络上进行快速流通,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解答】解:根据图可知,现代化农业生产适应性评价利用土壤、肥力、气象信息、产量、技术的地理分布差异经处理后由决策系统做出的评价,属于GIS技术,B正确。RS用于获取信息,A错误。GPS负责找位置,解决在哪里的问题,C错误。数字地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不用于评价,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9.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利用该地理信息技术可以()A.对农作物的长势进行估产 B.降低农业科技投入的成本 C.加强病虫害的调查及监测 D.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据图可知,现代化农业生产适应性评价利用土壤、肥力、气象信息、产量、技术的地理分布差异经处理后由决策系统做出的评价,属于GIS技术。【解答】解:农作物的长势进行估产、病虫害的调查及监测主要依赖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属于遥感的应用,AC错误。利用地理信系统(科技),必然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成本,B错误。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理信息技术及其运用,理解即可。2020年8﹣9月,台风“巴威”“美莎克”“海神”依次侵袭我国东北地区。台风“巴威”尽管强度最大,但给东北地区带来的降水最少,而台风“美莎克”“海神”入侵我国东北地区时,在大兴安岭一带有稳定的低压槽存在,有利于冷空气向东北地区输送,导致来自热带洋面的台风在东北地区与冷空气结合,给东北地区带来暴雨。如图示意不同台风侵袭我国东北地区时500hPa高空的天气系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短短一个月内,三次台风依次侵袭我国东北地区,可推测()A.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较稳定 B.东南季风风力持续增强 C.锋面雨带往复东北地区 D.西北季风与东南季风势均力敌【分析】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亚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毗邻的西北太平洋上会生成不少名为台风的猛烈风暴,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是自然灾害的一种。【解答】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台风路径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引导气流影响,连续三次台风路径相似,说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较稳定,气压场背景相似,A正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8月到9月逐渐入秋,夏季风减弱,风力也会减弱,B错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台风并不出现在锋面雨带的位置,8—9月锋面雨带南移,C错误。此时西北季风势力较弱,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废弃矿山治理点,存在大片寸草不生的裸露基岩,只有部分“椰丝毯”(是将经过加工的椰壳纤维,钩织网格制成的毯状可降解材料)覆盖下的地表萌发出小草的嫩叶。如图是“椰丝毯”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椰丝毯”覆盖后,使区域水循环()A.下渗增强 B.地下径流减少 C.降水增加 D.地表径流增加【分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解答】解:“椰丝毯”是将经过加工的椰壳纤维覆盖在地表,裸露基岩下渗少,“椰丝毯”会滞留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有所减少,A正确,BD错误。“椰丝毯”对降水的影响相对较少,C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椰丝毯”景观图为载体,考查水循环的知识,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问题。12.下列关于“椰丝毯”叙述正确的是()A.夜晚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B.比砂石覆盖物成本低廉 C.降解后对土壤造成污染 D.提高覆盖区的昼夜温差【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过程为: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解答】解:裸露基岩增温降温更明显,“椰丝毯”覆盖在地面,可以减少地面热量散失,起到一定保温作用,白昼吸热也会减慢,昼夜温差减小,A正确,D错误。加工的椰壳纤维,钩织网格制成的毯状,其成本高于砂石,B错误。材料提及由椰壳制作,是可降解材料,并不会造成污染,C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椰丝毯”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如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A.①处为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气流上升更易于水汽凝结【分析】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解答】解:根据图中风向标的含义,结合热力环流的基本特点可知,图示时刻近地面①处风由湖泊吹向陆地,那么湖面上形成高压,那么此时②处盛行下沉气流;④处对应近地面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③由于地处高空,摩擦力较小,风力大于①处,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4.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空气湿度下降【分析】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向低压扩散,就形成了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解答】解: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增强,A错误;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减小,B错误;湖陆风使陆地与湖泊上空的空气运动,进而影响区域内气温、气压及湿度,对局地气候起到调节作用,表现为增加陆地空气湿度,调节陆地气温,使气温日较差减小,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喀斯特地貌发育受石灰岩分布、地壳运动、气温和降水影响。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温暖的浅海环境。我国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等(如图),该地石灰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且厚度相当。据此完成15﹣15题。15.影响岩溶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岩石、水文 B.地形、植被 C.土壤、地形 D.气候、植被【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典型代表)在流水的溶蚀和淀积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岩溶地貌。【解答】解: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影响该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是岩石的可溶性和流水的侵蚀力,A正确。岩溶地貌的发育与地形、植被、气候关系较小,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读图,完成8~10题。16.下列关于甲时代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后期,开始向鸟类发展 B.陆地面积扩大,形成了联合古陆 C.蕨类植物繁盛 D.气候寒冷,海平面下降【分析】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记忆)。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解答】解:甲时代为中生代,中后期,开始向鸟类发展,A正确。联合古陆形成在古生代,B错误。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C错误。新生代中的第四纪寒冷期温暖期交替,当气候寒冷时,海平面下降,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二.解答题(共4小题)17.(2023秋•开封期中)下面图1示意某天文台卫星捕捉到的一张太阳的照片,照片中太阳看起来像一张歪着脑袋的“笑脸”,图2示意某时段内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关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分别说出图中黑色“眼睛”和白色“鼻子”代表的太阳活动及各自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位置。(2)根据右图说出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的关系。(3)除了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影响,指出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其他表现。【分析】(1)太阳大气外部结构由里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会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色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耀斑会扰乱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日冕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会使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出现极光。(2)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的关系可以结合图示信息直接获取。(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解答】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耀斑是太阳大气层大而亮的斑块,黑子是太阳大气层中偏暗的部分,因此黑色“眼睛”代表的是黑子,出现在光球层;白色“鼻子”代表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出现在色球层。(2)由图可知,太阳活动强烈时,自然灾害发生频次较高,太阳活动较弱时,自然灾害发生频次较低,因此二者总体呈正相关性。(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④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故答案为:(1)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太阳耀斑;位置:光球层、色球层。(2)太阳活动强烈时,自然灾害发生频次较高,太阳活动较弱时,自然灾害发生频次较低,二者总体呈正相关性。(3)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两极地区出现极光;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无法使用,信鸽迷航;可能导致气候异常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18.(2023秋•洛阳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自燃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内蒙古高原等地的露天煤矿,自燃现象更加严重。露天煤层自燃后形成热力环流,导致火势不断加强,扑灭困难。如图示意中国北方煤田自燃区分布及煤炭自燃形成的热力环流。(1)指出内蒙古露天煤矿易发生自燃的气候条件。(2)在热力环流图中绘出气流运动方向,并说明导致火势加强的主要原因。(3)简述煤矿自燃造成的危害。【分析】(1)内蒙古露天煤矿易发生自燃的气候条件主要从降水、气温、风等方面分析。(2)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3)煤矿自燃造成的危害主要从资源破坏、大气污染、气候干燥、植被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从气候角度分析,燃烧需要干燥的大气环境、较高的气温、充足的氧气。内蒙古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燥,煤层含水量低;夏季炎热干燥,多高温天气;气候干旱,风力作用为主,风力较大,大气中氧气充足,为自燃提供了充足的氧气。(2)原因:热力环流加强了空气的流通,为自燃带来充足的氧气。起火点,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气压低;左右两侧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气压高,所以左侧环流圈逆时针,右侧环流圈顺时针,具体绘图如下:(3)煤矿自燃,导致煤炭资源被破坏;煤矿自燃,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大气环境;煤矿自燃,加剧气温上升,使局地气候更加干燥;煤矿自燃,导致地下煤层燃烧,导致地表塌陷,进一步导致生态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故答案为:(1)降水少,煤层含水量低;夏季多高温天气;风力较大,大气中氧气充足。(2)原因:热力环流带来充足的氧气。绘图:具体如下(3)煤炭资源被破坏;污染大气环境;局地气候更加干燥;地表塌陷,生态被破坏。【点评】本题以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为背景材料,涉及到热力环流的原理、自然灾害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2023秋•开封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水盐度是海水基本性质之一,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图为夏季长江入海口及其附近海域表层平均盐度分布图。(1)描述夏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的分布特点。(2)分析该季节,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3)推测与夏季相比,冬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的分布差异。【分析】(1)描述夏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的分布特点主要从东西与南北两个方向描述。(2)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主要抓住长江和钱塘江的汛期这一关键因素进行分析。(3)冬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的分布差异主要从从冬季长江和钱塘江进入枯水期这一因素入手进行分析。【解答】解:(1)以长江入海口和钱塘江入海口为中心,由近海向外海,表层海水盐度递增;与南北海域相比,夏季长江入海口盐度较低。(2)夏季,正值长江和钱塘江汛期,有河流汇入海洋,河流水稀释海水作用强,使该海域盐度降低;距河流入海口越近,接纳的河流径流越多,盐度越低,反之越高。(3)推测与夏季相比,冬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的分布差异。冬季河流水量少,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低盐度的范围缩小;河流水稀释海水作用弱,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盐度增大。故答案为:(1)以长江入海口和钱塘江入海口为中心,由近海向外海,表层海水盐度递增;与南北海域相比,形成一个低盐度海区。(2)夏季,正值长江和钱塘江汛期,大量径流汇入海洋使该海域盐度降低;距河流入海口越近,接纳的径流越多盐度越低反之越高。(3)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低盐度的范围缩小;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盐度增大。【点评】本题以夏季长江入海口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农业大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与设计课》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 技术管理细则(2024年)
- 2024至2030年中国破碎筛粉造粒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排气燃烧口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铝质水散热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笔记本电脑保护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瓷芯超级滤水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洗衣粉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25-噻吩二羧酸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检验科试剂出入库制度
- 地球概论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年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年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重症医学科进修汇报
- 饲料合作进口订购合同范本
- MOOC 刑事诉讼法-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人防工程竣工验收自评报告
- 小学科学期末测评方案设计
- 2023年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
- 宴会设计与服务 课件全 项目1-7 了解宴会文化、宴会场景与环境设计- 宴会服务人员与质量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