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讲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1页
第39讲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2页
第39讲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9讲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4页
第39讲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39讲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特征:

总体特征:

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②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革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1.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风起云涌,代议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高涨。2.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文化上: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发展)等社会思潮出现;促进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4.国际关系上: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市场体系、殖民体系形成,英国殖民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近三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课标要求:1.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及其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2.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年

份试

卷考

2024全国新课标卷工业革命的条件湖南卷工业革命推动标准化生产甘肃卷英国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全国甲卷工业革命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安徽卷德国工业发展的推动力2023湖北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海南卷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辽吉黑卷法国工业化河北卷英国工业化2022全国甲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全国乙卷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重庆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江苏卷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时空定位及主要内容:备考建议:1.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进程、特点2.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居住条件、交通运输及世界市场等的影响。命题分析:1.考查知识点: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2.选择题:工业革命的成就、特点和影响是考查重点;主观题:注重工业革命的对全球纵深发展,以及对中国和亚非拉的影响。工业革命的背景目录12工业革命的进程3工业革命的影响考点1:工业革命的背景(一)工业革命的概念: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

它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二)工业革命的背景:1.政治: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2.资本: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海外市场的空前扩大;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材料一1688年“光荣革命”后在英国确立起来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在比较稳定的政治局势里,从过去那浸透了谋利欲望而又不以经商为耻的英国社会上层,到充满清教进取精神的中下层商人和手工业者,都积极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材料二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的总值为10亿英镑金币。这批资本的流入即便不能说是英国新工业革命的全部资本,至少也促进了英国对新工业革命的投资,尤其在蒸汽机和纺织技术方面的投资。——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背景:①新航路的开辟后,贸易中心西移到大西洋沿岸;②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③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有利可图。历史纵横:

圈地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大约从15世纪开始,在英国等西欧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行圈占公有土地和农民份地,将其变为私有的大农场或大牧场,形成了所谓的“圈地运动”。其中,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英国的制呢业发达,对羊毛的需求激增,土地所有者在被圈占的土地上养羊,获取高额利润。与此同时,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这种现象被形象地比喻为“羊吃人”。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影响:(1)进步性:①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③加快了英国城镇化的进程;④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靠圈地发家的贵族地主成为资产阶级新贵族,为资产阶级革命打下了良好的阶级基础;⑤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2)局限性:在圈地运动中,无数农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而政府不允许这些失去土地的人流浪。从这个角度来说,圈地运动是一场“羊吃人”的运动。考点1:工业革命的背景(二)工业革命的背景:4.科学技术:手工工场的发展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科技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5.必要性(原因):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6.思想观念:商业进取精神,创业和创新精神。7.英国棉纺织业的特殊性:国内纺织行业为新兴工业,没有行会传统的限制,不受陈规陋习的约束,具有自由竞争的生产环境;棉纺织业比较集中,容易采用机器生产;东印度公司往国内输入大量印度棉布,深受人们喜爱,棉布在市场上走俏。材料三到18世纪,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过程被划分为一系列简单的操作,生产工具也实行了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四到17世纪中叶,伦敦已成为欧洲科学研究的中心。1662年成立的英国皇家学会倡导科学家把兴趣集中于广泛的经济活动领域……1687年牛顿的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自然原理》问世,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成为“大工业的真正科学的基础”——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五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考点2:工业革命的进程(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成果:(1)技术革新:①织:飞梭、水力织布机;②纺: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③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2)工厂制度: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3)动力革新:瓦特改进蒸汽机,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人类进人“蒸汽时代”。(4)机械制造: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选择性必修2

第5课

工厂制度1.原因:为提高效益、加强管理,人们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2.标志: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3.影响: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4.特点:①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②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③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④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问题思考:

改良蒸汽机使用有何影响?①蒸汽动力取代自然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率,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被称为“工业城市之母”;③带动交通运输业革命,进入“铁路时代”;④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手工工场和工厂的比较相同点①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②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③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不同点①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工厂主要采用机器大生产(本质区别);②手工工场的雇佣工人往往在较分散的状态下进行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考点2:工业革命的进程(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5)交通工具: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船;②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③影响:缩短了货物销售时间,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了社会流动的速度和规模,冲击了旧的社会关系。2.扩展:(1)概况: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2)原因:①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政局稳定;

②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③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一)火车与铁路交通1.火车的发明与影响:(1)条件:工业革命引发了交通的变革(2)发明: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3)影响:19世纪上半期,人类步入铁路时代2.近代中国铁路交通的发展:(1)原因:①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②政府政策的推动;③先进中国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成就:①1881年,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建成(唐胥铁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②1909年竣工的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由詹天佑主持修建。(3)局限:中国的铁路建设主要掌握在列强手中。3.铁路建设对中国的影响:(1)积极: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①经济:加强了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的联系,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城市化:铁路沿线城市兴起,推动了中国城市化。③交通:推动了铁路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带动了相关工矿业的发展。④政治:加速了近代中国的一体化,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⑤社会:有利于破除封建陋习。(2)消极:近代铁路掌握在列强手中,成为列强侵略和征服中国的工具。知识链接:

近代交通的发展

(选择性必修2)(二)汽车的出现和发展:1885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内燃机汽车。但20世纪前还不够普及。(三)交通与社会变迁:1.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2.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3.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四)轮船与航运业的发展:1.轮船的产生与发展:(1)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2)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3)蒸汽机、内燃机成为驱动船舶的动力,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的轮船出现了。2.近代中国航运业的发展:(1)19世纪20年代,西方的轮船开到中国(2)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3)1872年官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知识链接:

近代交通的发展

(选择性必修2)材料

如同一个世纪以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19世纪下半叶的新工业革命也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19世纪50、6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完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层出不穷的技术发明同样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的兴起离不开现有的物质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所达到的规模、水平和程度制约和产业的更新升级,这一点可视为新工业革命开展的经济前提。

——王世德主编《世界通史》①政治前提: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与巩固,社会相对稳定;②经济条件: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殖民地商品倾销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③科技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具体表现为:英国科学家焦耳发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建立,奠定了无机化学的基础,使化学工业的发展具备了理论前提等。④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加快,无产阶级壮大。⑤市场(原因):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1.原因和条件:考点2:工业革命的进程(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2.主要成果:

考点2:工业革命的进程领域主要成就历史意义电力技术开发应用1866年,德国西门子研制发电机;19世纪80-90年代,美国发明留声机、电灯、电影机等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应用19世纪70-80年代,内燃机在德国问世(汽油);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汽车;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新式快速交通工具诞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新通讯手段的发明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1899年,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化学工业的兴起人们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1876年,诺贝尔发明炸药。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改造旧产业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旧产业部门焕发新活力。知识拓展:

诺贝尔奖指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奖项,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旨在表彰在上述领域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诺贝尔奖的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颁奖典礼于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由国王举行授奖仪式。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者发明基础生产组织主要部门新时代能源进程科学家、工程师;生产实践的总结,科学技术于生产尚未真正结合。工厂制:中小企业时代垄断组织:大企业时代(公司制)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首发英国,向欧美扩展。多国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美、德突出。日本是两次交叉进行工匠、技师自然科学的成果,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煤炭电、石油能力提升:

根据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成果,概括其各自的特点。考点3:工业革命的影响(一)生产力方面:1.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人类由“蒸汽”时代走向“电气”时代。2.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3.农业变革也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二)生产关系方面1.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变化:(1)第一次工业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管理日益科学化;(2)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19世纪末20世纪,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阶级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大,还要多。——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知识拓展:

垄断组织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类型: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影响:①经济: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②政治: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③对外:掀起瓜分世界狂潮,加剧世界局势动荡不安。考点3: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三

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

(二)生产关系方面2.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2)工业资产阶级逐渐获得统治地位;(3)工人阶级崛起,为争取权利展开斗争(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4)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三)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材料四

在社会各阶层的压力下,1832年,英国进行第一次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员名额并修改选民资格,中等阶级大体获得选举权。1832年改革拉开了议会改革的序幕。1867年的第二次议会改革大大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除矿工和农业工人外,工人阶级大多得到了选举权。1884—1885年第三次议会改革后,英国基本实现成年男性的普选权。——《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考点3:工业革命的影响(四)社会生活的变化:

结合选必21.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它们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3.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4.女性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人口增加明显;5.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效率意识、纪律观念、平等观念增强;6.初等教育不断推广,文化素质逐渐提升。7.促进乡村的改变:农业机械日益普及,大农场普遍建立,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大量人口从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开阔了眼界。材料六

在19世纪,中产阶级成立了众多的学术团体开办讲座……还有许多城镇兴建博物馆和大型图书馆,……理性休闲运动还倡导人们走出室外,来到乡村漫步思考和研究自然。……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在被调查的200个工:人家庭中至少有60个妇女有固定阅读的习惯。——欧阳萍《工业革命对休闲生活方式的影响》材料七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英国通史》材料五知识链接:

近代城市的发展

(选择性必修2)

3.城市基础设施:(1)原因: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2)历程:西方国家:①水网: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②照明:煤气灯、电灯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③通信: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④交通: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城市开始将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中国:①近代: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②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事业逐渐发展,但当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1.背景:(1)圈地运动的推行;(2)工业革命的开展①生产力提高,工业化的迅速发展;②工厂制度的建立;③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④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3)经济结构的变动;(4)生活观念的改变;(5)城市生活的吸引。2.历程:(1)1800-1850年,以英国为首,世界城市化兴起。(2)1851-1950年,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殖民地、半殖民地缓慢跟进。(3)二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考点3:工业革命的影响(五)社会意识:1.促进了自由主义的产生:(1)原因:工业革命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他们要求进一步解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束缚。

(2)代表人物: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

(3)内容:主张市场调节,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提出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4)影响:

①标志欧洲经济政策由传统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的重大转变;②推动了资义列强在全世界的侵略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影响着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2.促进了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历史解释:

重商主义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为衡量富裕程度的标准。要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家应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的措施,以增强中央集权国家的实力。考点3: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五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收入中只占不到40%的份额,……1833年,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7口,4个人工作,……他们的伙食是:早上喝粥,中午土豆拌盐,晚上也是这样,最多加一点麦片粥。——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材料六

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15年,7898起;1825年,14437起;1835年,20731起;1842年达到31309起。不难发现,在短短的37后中,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六)对世界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1.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七)社会问题:(消极)1.问题:(1)贫富分化加剧、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2)经济危机:工业革命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成为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破坏力越来越大,成为新的经济问题。2.解决:(1)在工人运动的推动下,欧美各国开始通过社会立法来解决。(2)社会福利制度兴起。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侵略反抗经济阶级思想社会生活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爱国官兵反抗、太平天国运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师夷长技”“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器物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学习西方制度衣、食、住、行、风俗观念近代化、文明化。核心素养: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结合选择性必修2第5课)高考真题演练:1.(2024·全国新课标卷)17世纪,法国某细布工场雇佣近1700人,分属于制作轮子与刀具、清洗、上色、整经等部门。织布分为多道工序,其中压印、绣花等通常由妇女承担。这可用于说明()A.生产方式变革的条件渐趋成熟 B.机器大生产强化对工人管理C.现代工厂制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D.工业革命促进女性地位提升【解析】

材料中描述的细布工场中分工明确,各有不同部门和工序,这种细致的分工体现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为生产方式的变革(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大生产转变)逐渐创造了成熟的条件,A项正确;17世纪主要还是手工工场,并非机器大生产,排除B项;现代工厂制度是在工业革命后才确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工业革命在18世纪中后期开始,此时还未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A高考真题演练:2.(2024·湖南卷)1830年,一位法国人发明的缝纫机获得专利,尽管这种缝纫机是用木头制作的,运转缓慢而又笨拙,但其很快被应用于军用制服生产。这表明当时()A.制服生产实现了科学化管理 B.机器发明推动了标准化生产C.机器生产全面取代了手工劳动 D.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解析】

根据材料“尽管这种缝纫机是用木头制作的,运转缓慢而又笨拙,但其很快被应用于军用制服生产。”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尽管用木头制造的缝纫机较为笨重,但已具有现代缝纫机的大部分特征,且在军用制服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军用制服的统一,故机器发明推动了标准化生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制服生产的管理,且“实现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机器生产下仍然存在手工劳动,并未全面取代,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实现了紧密结合,排除D项。故选B项。B高考真题演练:3.(2024·甘肃卷)20世纪初的英国伦敦居民,可能身获英制衬衫,戴着瑞士手表,端着中国茶杯,喝着印度红茶,打电话订购美洲烟草,伦敦居民之所以能享有如此丰富的物质生活。原因是()A.伦敦工业制造业高度发达 B.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很完善C.英国流行奢靡的消费观念 D.伦敦是全球重要贸易中心【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初的英国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伦敦成为全球重要的贸易中心,故伦敦居民可以享受到全球的各种物种,D项正确;英国伦敦居民享用的物质并非都是伦敦本土制造生产的,故无法得出伦敦工业制造业高度发达,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英国对社会的救济,无法得出其福利制度非常完善,排除B项;享受到全球各地的物质并不等同于其流行奢侈的消费观念,排除C项。故选D项。D高考真题演练:4.(2024·浙江卷)19世纪50年代,伦敦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大都会,人口超过250万。与此同时,伦敦的城市道路每天都被超过25万的通勤族和马车堵塞。针对这一状况1854年8月英国通过了一项新法案。据此判断,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A.建立高效文官制度 B.严格限制工厂规模 C.开启地下铁路建设 D.大力发展汽车工业【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是英国在1863年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是为了解决当时伦敦的交通堵塞问题而建,故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英国提出的新法案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问题,与地下铁路建设相关,C项正确;英国文官制度是英国政府对封建专制文官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并于1853年制订的一整套行使至当代的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所述与限制工厂规模无关,排除B项;1886年1月,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获得专利,被誉为汽车的发明者,排除D项。故选C项。C高考真题演练:5.(2024·全国甲卷)18世纪上半叶,英国纺织厂女工如果在劳作的时候停下来休息,并不会有人过多在意。而到了18世纪下半叶,纺织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和调配,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纺织厂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这使得女织工不能够轻易休息。这一现象表明工业革命()A.解放了女工人身的自由 B.提高了工人生产自主性C.推动了生产组织的变革 D.强化了工厂的管理能力【解析】

据材料可知,18世纪下半叶,纺织厂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发生了变化,女工不能轻易的休息。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下半叶,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新引发了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工厂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工厂制度带来了生产组织的巨变,因此材料的现象表明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组织的变革,C项正确;工业革命束缚了女工的人身自由,排除A项;工业革命降低了工人生产的自主性,排除B项;工业革命改变了纺织厂的管理形式,而不是强化了工厂的管理能力,排除D项。故选C项。C6.(2024·安徽卷)20世纪初,德意志制造同盟成立。该同盟通过与艺术家、设计师及制造企业间的合作,探索出德国制造的独特工艺技巧,在短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