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故知新】1、中国传统村落的特点2、集镇出现的原因、作用3、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4、西方古代城市发展影响历史第十一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1765年1840年1851年1945年1949年1978年2000年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英国成为第一个城市化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近代城市化起步中国进入城市化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城市化发展迅猛

【时空坐标】目录近代以来世界城市化进程一近代以来居住条件与基础设施的发展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三第一框题近代以来世界城市化进程壹思考:据材料及所学概括城市化出现的原因、表现、影响概念: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以及城市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材料一“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英国历史上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商业革命,不仅为英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而且为城市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到1851年时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交通运输业的发达极大地加强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处于这些交通枢纽的地区迅速成为集商贸、工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城市或城镇。材料二同时城市的新生活方式、新思想观念也在影响农村,城市的利益优势也诱导广大农村的农民逐渐离开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大量涌入城市。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表现: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生活方式改变影响:促进城市设施与服务发展;推动新思想、新式生活方式的普及一、城市化的演进—世界城市化一、城市化的演进—世界城市化英国为首欧美资本主义为主殖民地、半殖民地缓慢跟进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①1851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②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殖民地半殖民地缓慢跟进。③二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自主学习:根据课本P63指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几个阶段材料1:凡进行了圈地运动的地方……那些农民“由于需要和缺乏工作而被大批地逼往工业城市”。材料2: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孪生姊妹,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18世纪下半叶,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特别是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使新兴工业城市迅速兴起,故有“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的说法。材料3: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豪富。根据表格分析英国城市化有何特点①阶段特征明显;②起步早,发展快;③城市化水平高。据材料及所学思考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原因材料4:六十年至八十年以前,英国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城市很小,只有很少而且简单的手工业,人口稀疏而且多半是农业人口。现在它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了,有巨大的工厂城市,而且几乎全部都是用极复杂的机器生产的工业,有勤劳智慧的稠密的人口,这些人口有三分之二从事工业。①圈地运动推行②工业革命开展;③生活观念改变④城市生活吸引⑤产业结构变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历程【思考】据表格及所学回答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原因?①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迅速,世界殖民体系瓦解。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③人口迅速增长,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④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一、城市化的演进—世界城市化1、1790年美国拥有8000人以上的大城市只有5个,其人口不到13万人,182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到1870年城市数目增至663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美国(

)A.城市化建设为国家工作重点 B.工业化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C.国家统一促使人口迅速增长 D.城市化进程速度居世界首位

B【演练获得】

【知识拓展】二战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对比?城市化特点原因发达国家起步早,发展快工业化早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发展中国家起步晚,二战后发展快速发展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一、城市化的演进—中国城市化自主学习:据材料和P64概括近现代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1)鸦片战争后,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2)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3)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4)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材料一: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发韧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材料二: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1)原因:①列强侵略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②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③近代工业兴起、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推动;④通商口岸的开放。(2)特点:①起步晚,发展缓慢;②具有半殖民地特征;③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④空间布局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思考】近代中国城市化兴起的原因和特点?起步发展阶段超速发展调整期停滞徘徊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结合所学,分析建国后城市化发展各阶段的原因。一、城市化的演进—中国城市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7)超速发展调整阶段:(1958--1965)停滞徘徊阶段:(1966--1978)快速发展阶段:(1978--至今)新中国成立,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推动城市化“大跃进”运动;农民大量进城,城市人口剧增;经济政策调整(八字方针)“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建设陷入停滞;改革开放政策推动;工业化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第二框题近代以来居住条件与基础设施的发展贰1.居住条件的改善:(1)居住条件改善的原因:(2)表现:二、居住条件的改善①城市化推动;②科技进步,建筑技术的革新;③经济发展。①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并在楼房住宅中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②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③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2.城市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表现:3.意义:(1)社区服务功能扩展(2)商业购物(3)休闲娱乐(4)文化娱乐(1)为人们提供极大便利;(2)提高生活质量;(3)建设和谐人居环境;(4)促进经济发展。河南省科技馆河南省体育馆自主学习:根据课本P64、65找出以下内容据统计,2002年中国农村新建住房面积7.42亿平方米,砖瓦结构的平房逐渐被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所取代,房屋内部也开始注重装修。“(20世纪)50年代住草房、70年代住瓦房,80年代住楼房,90年代住洋房”正是农村民居发生变化的生动写照。这一变化说明A.农村民居装修水平已超越城市B.城乡社会生活趋于一致C.农村间的地区差异趋向于缩小D.农村居住条件逐渐改善【演练获得】D三、基础设施的发展1.基础设施发展的原因:2.西方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1)水网: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2)照明:煤气灯、电灯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3)通信: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4)交通:由火车、汽车和地铁(19世纪末)等组成城市公共交通网,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地下水管早期电灯电报伦敦地铁自主学习:根据课本P65找出以下内容3.中国基础设施发展历程:(1)近代中国:①特点:②表现:三、基础设施的发展①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①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

②自来水、电力、公路等事业也发展起来。上海杨树浦煤气公司及其安装煤气路灯1883年8月1日,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正式开始供水。自主学习:根据课本P65找出以下内容3.中国基础设施发展历程:(2)现代中国:①原因:②表现:

北京地铁:中国第一条地铁,1969年第一期建成通车三、基础设施的发展自主学习:根据课本P65找出以下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国家经济飞速发展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交通工具出行。以城市交通为代表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①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方便,缩短时空距离,方便日常生活②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生活质量③为工业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第三框题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叁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表现(城市病):(2)贫富矛盾,阶级分化严重:社会财富高度集中—工人阶级日益贫困(3)交通拥堵: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的普遍问题。(4)社会问题: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2、思考如何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环境污染:①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导致空气污染;②生活与工业废水造成水源污染。①与工业化协调发展。②加大科技投入,调整能源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③注重公共设施建设,以人为本,改善居住环境。④国家立法,加强监管,提高环保意识与公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