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高三年级下册高考历史冲刺模拟检测试题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高三年级下册高考历史冲刺模拟检测试题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高三年级下册高考历史冲刺模拟检测试题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高三年级下册高考历史冲刺模拟检测试题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高三年级下册高考历史冲刺模拟检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高考历史冲刺模拟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邹衍先后游历魏、赵、燕等国,宣传其思想,"适梁,患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

原君侧行撤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身亲往师之"。这表明()

A.国君认同敬天保民的思想B.天人感应成为主流观念

C.五行学说蕴含变革合理性D.社会转型呼唤集权体制

2.陈树铺在《汉官答问》中如此写道:"考大臣有罪,则尚书劾之,天子责问大臣,则尚书

受辞。选第中二千石,则使尚书定其高低。吏追捕有功,则上名尚书,因录用之。刺史奏

事京师,则见尚书。"这一叙述反映了两汉时期()

A.尚书省制得以确立B.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C.开始加强尚书职权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3.《齐民要术》记载:"七月七日取水作之。大率麦院一斗,勿扬簸。水三斗,粟米熟饭三

斗,摊令冷。先下麦,次下水,次下饭,直置勿搅之。以绵幕瓮口,拔刀横瓮上。一七日

著并花水一碗;三七日,旦,又著一碗,便熟。常置一瓠瓢于瓮,以挹醋。"上述材料信息

主要反映()

A.《齐民要术》主要是手工艺著作B.古代农学的实用性特点

C.南北经济广泛交流和巨大发展D.经济作物种植普遍推广

4.1032年,党项首领元昊废除中原王朝唐朝、宋朝给他先辈的赐姓,"自号嵬名吾祖”,并要

求其他大贵族也回归党项姓氏。上述举措()

A.增强了统治集团的凝聚力B.削弱了贵族势力

C.提升了本民族的文化素养D.打击了门阀士族

5.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万历十八年(1590年),汤显祖上疏弹劾时政治腐败

败,指出皇帝应对此负责,因此遭贬。八年后他弃官归家并创作完成了他最伟大的作品

《牡丹亭》,其所塑造的杜丽娘为大胆追求爱情和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叛逆者形象

汤显祖的思想()

A.与李贽的思想趋于接近B.折射出女性地位的提高

C.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D.侧重强调了主观能动性

6.在康有为70岁寿辰时,梁启超撰写《南海先生七十寿言》一文,文中写道:"戊戌以后之

新中国,为先生实自辟之,今之少年或能讥弹先生,然而导河积石,则孰非闻先生之风而

兴者?"作者意在强调康有为()

A.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B.开启思想解放的先河

C.致力于推动政治变革D.冲破了传统思想束缚

7.下表反映了民国时期三个统计时段的民族工业平均增长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期1912-19201912-19361912-1949

增长率13.4%9.4%5.6%

A.一战结束之后民族工业迅速萧条B.国民政府时期工业发展陷于停滞

C.民国时期经济呈现持续下滑趋势D.国际形势变化深刻影响经济发展

8.据统计,1937年9月一1940年6月间,有254家民营企业和政府所辖的9个兵工厂迁入重

庆。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规定军需厂矿优于民营厂矿迁移,对民营工业也采

取了一些鼓励、奖励、协助等优惠政策和措施。国民政府上述措施旨在()

A.适应民族战争的需要B.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

C.围剿农村革命根据地D.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

9.下图是邓潮1951年创作的新年画《保卫和平》(又名《和平签名》),该作品获得了

1951至1952年度中国首次年画创作评奖一等奖。该年画的创作反映出()

A.农村掀起了土地改革的高潮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正逐步推进

C.群众积极响应建设人民公社D.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

10.1981年太原钢铁厂实行利润包干经济责任制,把全年的生产经营计划的主要指标和工

作要求,用"包"和"保"的形式层层落实到职能部门、厂矿、工段直至每个岗位和个人,逐

步实现了扭亏为盈的目标。此举()

A.改变了所有制形式B.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

C.提高了生产积极性D.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11.到公元前6世纪,雅典民众的政治思想开始进化1大部分民众对不公正、录哨U、违反法律

等行为越来越敏感,并试图改变秩序背后所依据的规则。这反映了()

A.雅典公民范围不断扩大B.公民意识不断提高

C.伯里克利改革初见成效D.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12.下图是15-16世纪某古代帝国的领土扩张示意图。通过这一时期的扩张,该帝国()

A.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B.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

C.把地中海变成自己的内海D.大规模传播扩散希腊文明

13.20世纪初,伦敦街头的"敲窗人”这一职业颇受欢迎,他们手持长杆在街上走走停停,

敲打客户的窗户,从夜晚工作至凌晨,每次敲窗叫醒服务都会得到1便士收入。这一现象

最能反映出()

A.工人的居住条件不断恶化B.工业化强化民众时间观念

C.英国的钟表行业难以发展D.传统职业影响人们的生活

14.卡德纳斯执政期间,成立了墨西哥夏季语言培训班,致力于在土著社区普及西班牙语,

强化国民教育,此外还建立了合作社与车间学校,推动土著社区工业化发展。这些措施()

A.阻碍了印加文化的独立发展B.强化印第安人的国家认同

C.促成墨西哥基本实现工业化D.加速墨西哥的半殖民地化

15.1949年11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旨在限制成员国向

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新技术。1982年—1984年间,日本东芝、挪威孔斯贝格

等公司却向苏联出口高端数控机床,用于提升苏联核潜艇螺旋桨的制作技术。这体现出(

A.日本民间反美情绪高涨B.资本主义阵营逐渐走向瓦解

C.多极化的趋势初露端倪D.全球化冲击了固有政治格局

16.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185个联合国成员中,二战后独立的国家占了多数,以这些国

家为主体形成的“第三世界”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同时,这些国家的发展

进程及其产生的问题也成为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新课题。这反映了(

A.第三世界开始兴起B.两极格局正受到冲击

C.世界殖民体系崩溃D.第三世界影响世界格局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交、会既行,而始直以楮(纸)为钱矣。夫珠、玉、黄金,可贵之物也,铜虽

无足贵,而适用之物也。以其可贵且适用者制币而通行,古人之意也。至於以楮为币,则

始以无用为用矣。举方尺腐败之券,而足以奔走一世,寒藉以衣,饥藉以食,贫藉以富,

盖未之有。然铜重而楮轻,鼓铸繁难而印造简易,今舍其重且难者,而用其轻且易者,而

又下免犯铜之禁,上无搜铜之苛,亦一便也。

T商编自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

材料二马端临编制《文献通考》时,元代官修《宋史》尚未成书,而《通考》所记述更

为详细,分析更为客观准确,其论断多为《宋史》所缺失,因此成为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

考证依据。正如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文献通考》"条分缕析,使稽古者可

以按类而考。又其所载宋制最详,多《宋史》各志所未备"。马端临编纂《文献通考》,一

是由于《资治通鉴》"详于理乱兴衰,而略于典章经制";二是认为《通典》"不无遗憾",

"未有集著述之大成",于是便"有志于缀辑";加之家学的影响,取材于旧籍和当世学者的

议论和朝臣的奏疏,遂成此书。他继承和发展《通典》开创的典制体通史之先河,弥补了

唐玄宗天宝以后至宋宁宗嘉定以前的典章经制,并拓展了门类,从《通典》9门增为《通

考》24考,分类更为科学,范围更为广泛,论证更加精密,影响更加深远。

——摘编自史彬彬《马端临〈文献通考〉及其经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端临的观点,并做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献通考》的进步之处。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真正意义上的乡约肇始于北宋陕西蓝田吕氏乡约。吕氏兄弟从学于大儒,是当地

有名的乡绅。他们发起组织吕氏乡约,号召百姓自愿加入,每月定期聚会,讲论道德伦常

公论乡里事务,并通过公开告谕的方式赏善罚恶。吕氏乡约逐渐形成了一个理性化的基层

自治组织。据记载,在吕氏四兄弟的倡导和入约百姓的力行下,蓝田地区民风日渐淳朴,

甚至引导整个关中地区的民风为之一变。

T商编自吴倩《精英、德治与教化一传统乡村自治与当代基层协商治理》

材料二明代儒者王阳明、吕坤等都曾于各自为官任上推广乡约,并对乡约制度加以完善。

王阳明在出兵平定南赣地区叛乱、以"十家牌法"肃清乡里奸恶势力的基础上,通过《南赣

乡约》的道德教化与道德惩戒方式从根本上整肃了南赣民风。吕坤提出了乡约、保甲合二

为一的,,乡甲约"。嘉靖八年(1529)以后,明政府大力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乡约,乡约发展进

入高潮。

T商编自吴倩《论明代儒学的三种乡治模式》

(1)据材料一,概括吕氏乡约在乡村治理方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历

史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明代乡约与前代相比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乡约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梦——国家富强》特种邮票(如下图所示),邮票展示

了我国四个方面的伟大成就。分别是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辽

宁号航空母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根据邮票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召开会议,签

订了《牙买加协议》,协议规定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债

务清算不再使用黄金,由此牙买加体系确立。《牙买加协议》签订之后,有的国家选择固

定汇率制,有的国家选择浮动汇率制,成员国的汇率主要服务于国内政策需要,调节汇率

与国际收支的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美元仍是最重要的,但马克、日元

的比重也有所增加,各成员国有了更多选择,储备量也明显增加。

材料二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同,牙买加体系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各国在汇率方面各

行其是,以致汇率变动剧烈,1994年爆发了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

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美国和欧盟占有46%的投票权,发展中国家只占有39%。作

为最重要的国际货币T元T勺发行完全取决于美国自身需要,而不考虑其他国家,发

展中国家常受美元汇率波动之苦。国际游资几乎不受金融机构监管,四处投机,冲击了

许多国家的金融市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飞《牙买加体系缺陷及其改革思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牙买加体系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牙买加体系的缺陷,并对其改革的方向提出建议。

答案

一、选择题

1-16CBBDABDADCBABBDD

二、非选择题

17.(1)观点:纸币代替铜币,避免了铸铜的困难和铜材的稀缺等问题;纸币本身没有价

值,但作为一种货币形式,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易和流通。评价:正确地描述了货币形式

从贵重物品到铜币再到纸币的演变过程,并指出了这种演变的必然性和优点;但没有认

识到

纸币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过度发行纸币会引起通货膨胀。

(2)进步之处:认识到经济、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补充了《宋史》中‘志’的不

足,具有较高史学价值;分类科学,范围广泛,论证精密;继承并发展了《通典》"会通

"思想(或继承并发展了《通典》开创的典制体通史)。

18.(1)特点:注重社会道德教化;体现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地方自治特征。历史

背景:宋代理学的兴起,士大夫的主体意识增强;世家大族的没落,基层治理缺失;科

举制发展,士大夫阶层形成;保甲法的不足。

(2)变化:政府推行;与法律合流,带有约束力和惩戒性。影响:加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