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构造地貌的形成自预习试一试自预习试一试一、判断(1)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2)石油多储存于向斜构造中,而背斜构造中较易找到地下水。()(3)在向斜盆地中往往容易找到地下水。()(4)地壳水平运动常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5)背斜在地貌中可能成为谷地。()二、思考(1)常见的地质构造?(2)板块相离运动形成?答案自查答案自查一、判断(1)×(2)×(3)√(4)√(5)√二、思考(1)褶皱和断层(2)裂谷、海洋课后培优练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知识对点练知识点一地质构造与地貌1.(2021·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面地质剖面图中的A、B、C、D四处,属于背斜构造的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答案】C【详解】读图可知,图中A处和D处岩层倾斜,属于背斜和向斜交过渡地带,不完全属于背斜构造,排除AD;B处岩层向下弯曲,属于向斜构造,排除B;C处岩层向上拱起,属于背斜构造,C符合题意。故选C。(2022·安徽·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该地区的地形和地质构造分别是(
)A.山地、背斜 B.盆地、向斜 C.山地、向斜 D.谷地、断层3.该地质构造形成此种地形的原因是(
)A.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B.槽部岩性松软易被流水侵蚀成为盆地C.顶部受到张裂,岩石易被侵蚀成平原 D.顶部岩性疏松被流水侵蚀成为谷地【答案】2.C3.A【分析】2.读图该地区海拔在200-500米之间,中间高四周低,最大高度大于500米,地形是山地;岩层中间新两侧老,应该是向斜,C正确。ABD错误。故选C。3.该地质构造是向斜,形成山地,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A正确。BCD错误。故选A。知识点二板块运动与地貌(2022·河北武强中学高二期末)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关于图中各大洲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大洲与⑤大洲以马六甲海峡为界 B.③大洲与④大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C.②大洲以西为世界最大的大洋 D.⑥大洲四周为四大洋所包围5.②大洲西侧分布着纵贯南北的山脉,其形成的原因是(
)A.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挤压形成 B.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挤压形成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挤压形成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多火山活动6.图中被称为高原大陆的大洲是(
)A.① B.② C.③ D.⑥【答案】4.C5.A6.C【解析】4.从图中可知,①②③④⑤⑥对应的大洲名称分别是亚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因此①大洲与⑤大洲的分界线,即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为新几内亚岛与巽他群岛之间的海峡,A错。③大洲与④大洲,即非洲与南美洲之间隔着大西洋,B错。②为北美洲,其西侧为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海洋,C对。⑥为南极洲,周围是三大洋,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D错。故选C。5.由题意,根据上题分析,②大洲为北美洲,隶属美洲板块,西侧为太平洋板块,因此北美洲西岸的山脉为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消亡边界,A对,B、C、D错。故选A。6.高原大陆为非洲,③为非洲,C对,A、B、D错。故选C。知识点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而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现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再呈“之”字形,主要是为了(
)①减少污染②少占土地③缩短里程④节省投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8.下列有关地形对公路选线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平原地区的地形对公路选线限制相对山区较小;②道路在陡坡上应尽可能地穿越等高线;③山谷中的道路应取直道;④平原地区选线时应尽可能地经过居民点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7.B8.D【解析】7.由材料知现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在缩短里程的同时还能少占耕地,所以不再呈“之”字形,②③正确。但“少走弯路”就要多挖隧道,多建桥梁,工程量大,投资多,也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①④不符合题意。B正确,ACD错误。故选B。8.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对公路选线限制相对山区较小,①正确;道路在陡坡上应尽可能与等高线平行,②错;山谷地势相对缓和,适合公路选线,但应取弯道,避开河流,③错;平原地区选线时应尽可能地经过小村庄、小居民区或大城市,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培优第二阶——核心知识重点练(2021·河北省盐山中学高二期中)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1.丙处的地质构造是(
)A.山地 B.背斜 C.向斜 D.断层2.丁处常发育成沟谷的主要原因是(
)A.岩石受力过大 B.岩块相对位移C.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D.岩石平直而陡峭【答案】1.C2.C【解析】1.据图可知,丙处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向斜,C正确;山地属于地形,不属于地质构造,A错误。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岩层发生了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了错动位移,地质构造为断层,BD错误。故选C。2.丁处岩层错位,地质构造为断层,断层沿线其岩石较为破碎,易受到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影响,形成沟谷地形,C正确。岩石受力过大,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岩层断裂,并沿断裂面,岩层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形成断层,AB错误。岩石平直而陡峭与丁处常发育成沟谷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2022·江西上饶·高二期末)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正式开通运营。全长1679km,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首都万象,设计时速为为160公里。被称为一条“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铁路。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标志着老挝自此迈入了铁路运输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中老铁路“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保证列车运行安全②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③沿线河网密集④沿线冻土广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中老铁路开通对万象的影响(
)A.居民出行范围扩大 B.提高行政级别 C.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D.吸引科技人才进入5.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当日(
)A.昆明比万象正午太阳高度大 B.昆明比万象日出时间晚C.昆明日出方位比万象更靠北 D.昆明比万象白昼时间长【答案】3.A4.C5.B【解析】3.中老铁路地处云南西南部和老挝北部山区,整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起伏剧烈,山高谷深,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对高差达2900米,因此设立隧道和架桥可以减小坡度,保证列车运行安全,①②正确,BC排除;当地河流众多,因此需要不断架桥,③正确,D排除;当地纬度低,气温较高,因此没有冻土,④错误,A正确。故选A。4.没有中老铁路,万象居民也可以利用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到达本国乃至世界各个地区,A错误;万象市已经是老挝的首府,不可能随中老铁路的开通而提高行政服务等级,B错误;中老铁路通车有利于加强万象市与其他城市间的联系,扩大了万象市的辐射范围,C正确;中老铁路连接地区经济落后,科技并不发达,对科技人才吸引力不大,D错误。故选C。5.中老铁路12月3日开通运营,此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万象纬度更低,因此正午太阳高度比昆明大,白昼时间比昆明长,A、D错误;昆明和万象经度相差不大,但昆明昼长比万象短,因此日出时间晚,且日出方位更靠南,B正确,C错误。故选B。6.(2021·黑龙江·密山市第四中学高二期中)读全球地壳运动速度矢量图,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板块边界的运动速度大于板块内部 B.同一板块内部运动速度相同C.箭头线越长表示地壳越稳定 D.太平洋板块最不稳定【答案】D【详解】题意表明,图中箭头表示地壳运动速度矢量,图中显示,太平洋板块运动速度矢量最大,表明太平洋板块运动速度最快,非常活跃,最不稳定,D符合题意,排除C;根据图中地壳运动速度矢量大小判断,板块边界的运动速度不一定大于板块内部,同一板块内部运动速度不一定相同,排除AB。故选D。7.(2021·黑龙江·密山市第四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山地中,成因与图示相同的是(
)A.阿尔卑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落基山 D.华山【答案】D【详解】读图可知,图中中间岩块相对于两侧岩块断裂上升形成地垒构造,地表形态表现为断块山。根据所学知识可推知,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是大陆板块之间挤压碰撞形成的褶皱山脉;落基山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之间挤压碰撞形成的褶皱山脉;华山是地壳运动过程中,中间岩块相对于两侧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断块山(地垒)。由此判断,成因与图示相同的是华山,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地岩石为沉积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上图所示地区的构造地貌是(
)A.1个背斜,1个向斜 B.1个背斜,2个向斜C.2个背斜,1个向斜 D.2个背斜,2个向斜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处的岩层比S处老 B.断层处是地壳垂直运动产生C.甲、乙两地地形和成因都相同 D.甲处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答案】8.B9.D【解析】8.据图可知,图中两侧为向斜构造,中间为背斜构造,所以是2个向斜夹1背斜构造,B正确,ACD错误。故选B。9.甲地为背斜谷地,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为谷地,D正确。沉积岩岩层上新下老,所以岩层T新S老,A错误。该地断层主要是由于岩层水平挤压,超过岩层承受能力而发生断裂位移,B错误。乙地为向斜谷地,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地,与甲地地形的成因不同,C错误。故选D。(2022·山东·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高一期末)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沿110°E经线地形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关于甲地岩石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气孔 B.质地坚硬 C.有层理构造 D.含有化石11.图中平原的形成原因是(
)A.岩层上升,风力侵蚀 B.岩层挤压下弯,风力沉积C.岩层下沉,流水沉积 D.岩层挤压上弯,流水侵蚀【答案】10.B11.C【解析】10.甲岩石为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岩石质地坚硬,表面具有颗粒状,B选项正确。喷出型岩浆岩,典型岩石玄武岩,表面具有气孔状,A选项错误。有层理结构和化石的应为沉积岩,C、D选项错误。故选B。11.从图中可以看到平原所在的地形区有断层分布,其断层方向为断裂下陷,岩层以下沉运动为主,A选项错误。平原所在地形区为断层结构,并非褶皱,岩层并未发生弯曲,B、D选项错误。岩层断裂下陷后,该地黄河经过黄河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平原,C选项正确。故选C。12.(2021·安徽·涡阳县第九中学高二期中)图示为地质构造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地形名称是____。(2)乙处地形为____,分析乙处地形形成的原因____。(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甲、乙、丙处中的____开采合适。(4)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____处为好,其中____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答案】(1)
向斜
山地(2)
谷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性疏松,易被侵蚀成谷地。(3)乙(4)
乙
丙【分析】(1)丁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地面地形从图中可以看出为山地。(2)乙处地形相对两侧为较低的谷地,但是岩层是向上拱起的,所以是一个背斜谷,是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容易受侵蚀,所以会发生地形倒置,形成背斜谷。(3)石油、天然气和水有密度的差异,在弯曲的褶皱岩层当中,水由于密度大,会在岩层的最底部,也就是向斜槽部,石油天然气由于密度小,会在上部,也就是背斜顶部,所以要开采天然气、石油就应该在背斜上部开采,所以最适合的是乙地。丙处是断层,油气不易储存。(4)地下隧道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和成本,地下水在岩层当中也遵循从高处往低处流所以会在向斜槽部汇聚,所以向斜槽部不适宜开挖隧道,加上隧道的形态是穹型,和背斜形态相似,在背斜处开挖可以减少对岩层的破坏,有利于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甲乙丙三处乙处最为适合,丙处为断层,最不适宜工程建设。培优第三阶——高考真题实战练(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A.欧亚板块张裂 B.美洲板块抬升C.太平洋板块张裂 D.太平洋板块俯冲2.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D2.C【解析】1.据图可知,图中北部为美洲板块,南部为太平洋板块,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受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插入美洲板块底部,太平洋板块一侧挤压下沉,形成海沟,故D正确;美洲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B错误;海沟区域不临欧亚板块,且欧亚板块属大陆板块,张裂应形成裂谷,A错误;太平洋板块张裂在海底形成海岭,C错误。故选D。2.据所学可知,生长边界受张裂在海洋中形成海岭,在陆地上张裂形成裂谷,二者不与海沟相伴,①②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一侧下沉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与海沟相伴,③④正确。综合起来,ABD错误,C正确,故选C。(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图中甲处(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 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 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答案】3.B4.A【解析】3.据所学可知,化石是存留在沉积岩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结合示意图,①为沉积物不是岩石,因此不可能形成化石,A错误;②是砂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可能找到化石,B正确;③为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受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不会有化石,C错误;④是花岗岩,地下岩浆侵入岩石缝隙冷却凝固形成,不会有化石,D错误。故选B。4.据图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凹陷,是岩石受到挤压变形成为向斜构造,A正确;甲处南部有断层,甲位于断层上升区域形成阶地,B错误;甲处地下岩石分别为砾岩、砂岩、石灰岩,都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岩浆岩,C错误;甲处先受到外力沉积作用,后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类型是沉积岩,不是变质岩,D错误。故选A。(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图中主体构造为向斜,地形以山地为主,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完成下面小题。5.若甲地附近发育有小河,其最可能流向(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6.关于地层新老与沉积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b比c老
②bc期间,海岸线向海洋后退
③b比c新
④bc期间,海岸线向陆地前进A.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5.A6.D【解析】5.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地形起伏不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北侧为河流,所以该地地势整体南高北低,在甲西北方位大致与甲平行的河流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所以,甲地的小河的流向应与该河流流向相同,为流向东北,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6.信息显示,b岩层覆盖了两条穿过c岩层的断层,且该地为向斜,b岩层位于c岩层中间,因此b比c新,③正确,①错误;b为石灰岩,c为砂页岩,b岩石颗粒物比以c岩石颗粒物小,材料信息表明沉积环境中水越深,沉积的颗粒物越细,表明先形成c岩层时,水较浅,后形成b岩层时,水较深,因此bc期间水深逐渐变深,海岸线向陆地前进,④正确,②错误。故选D。(2021·北京·高考真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乙丙甲8.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7.D8.C【分析】7.花岗岩是地下岩浆向上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花岗岩之上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变质形成变质岩,花岗岩形成于地下,丁图花岗岩位于地下,甲乙丙图花岗岩出露地表,说明丁图最早出现,ABC错误。因地壳抬升,花岗岩之上的变质岩被外力侵蚀,其厚度逐渐变薄,部分区域花岗岩出露地表接受外力侵蚀,花岗岩表面变的起伏不平,因此丁图之后应该是乙图,再以后是丙图;甲图中出现断层,使原来的花岗岩、变质岩发生断裂错位,相对下沉的部分接受沉积,出现松散沉积物,因此正确的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丁乙丙甲,D正确。故选D。8.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图中,①是花岗岩,形成最早;②④是变质岩,形成晚于①花岗岩;③是松散沉积物,形成于断层下降岩块上,因此是先有断层使原来的变质岩发生断裂形成②④两块变质岩,其中④是下降岩块,之后在④之上沉积形成松散沉积物,因此形成最晚的是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21·河北·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F1~F4为断层。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燃料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
)A.水平挤压 B.水平拉张 C.垂向挤压 D.垂向拉张10.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
)A.F1~F4疏导性能好 B.F1~F4延伸到地表C.石油埋藏层位较浅 D.F1~F4断至含油层【答案】9.B10.A【解析】9.图中构造甲、乙、丙位于水平挤压形成的背斜顶部,背斜顶部在变形过程中主要受到拉张力,使得出现多个断层,乙地块出现了断裂陷落,因此形成这些构造的局部地质作用应为水平拉张,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10.读图可知,F1~F4断层中,中间两个断层延伸至含油层,两侧没有延伸至含油层,这些断层直接或间接导致油气分子散失,这是因此F1~F4等断层的疏导性能好,A符合题意,排除D;读图可知,F1~F4并没有都延伸到地表,B错误;如果上覆岩层疏导性不好,即使石油埋藏层位较浅,石油也难以有散失通道,不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排除C。故选A。11.(20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农贸场农产品溯源系统开发合同3篇
- 2025版无人驾驶车辆测试场租赁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智慧家居系统定制开发合同范本及智能家居生态圈构建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度假区内部控制制度咨询与旅游服务提升合同4篇
- 2025年绿色环保服装定制生产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聘用合同
- 2025年度泥工班组劳务承包施工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代持权证登记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知识产权许可欠款合同模板3篇
- 2025版门窗行业绿色制造与安装合同4篇
- 二零二五隐名股东合作协议书及公司股权代持及回购协议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知识培训
-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
- 【S洲际酒店婚礼策划方案设计6800字(论文)】
- 铁路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体会课件
- 医院死亡报告年终分析报告
-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11月英语二级笔译真题及答案(笔译实务)
- 上海民办杨浦实验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 元明时期左江上思州黄姓土司问题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