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师用书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师用书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师用书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师用书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师用书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课程标准素养解读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1.从时空观念角度理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说明,识记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见,从唯物史观角度相识他们的地位及意义。3.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从唯物史观角度相识“人是万物的尺度”“学问即美德”等人文主义思想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影响。一、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1.泰勒斯的哲学思想(1)背景:大约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诞生。(2)思想:万物皆由水而生成,又复归于水,大地漂移在水上。主要是自然哲学。(3)地位:泰勒斯创立朴实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4)意义:是希腊人起先具有自办法识的体现,标记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含义是充分确定人的意义、人的价值,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上。人文精神包含三个元素:第一是人性,即对人的敬重,强调人的尊严,事实上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其次是理性,即人的大脑对真理的思索和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实质上是广义的科学精神;第三是超越性,即对超出尘世生活的精神追求,实质上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2.智者学派(1)背景:至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2)主见:把探讨的重点从相识自然转移到相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确定作用;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4)评价:强调人作为相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气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便利之门。二、学问即美德——苏格拉底1.主见(1)其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相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2)强调学问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3)把道德和学问合二为一,认为学问即美德。2.贡献(1)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探讨“人”的学问。(2)他崇尚学问和自由探究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1.主见(1)强调独立思索(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2)自然界是客观的。2.贡献:创立了逻辑学。3.影响(1)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古希腊科学文化学问的集大成者。(2)为现代很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史料一①关于神,我不行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也不行能感知他们的形象是什么。——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史料二苏格拉底说过: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才智……才智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明显,②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才智。——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解读](1)史料一是后世史学专著,主要讲解并描述了古希腊思想家关于神的存在的看法。①实质上反映了古希腊思想家对人性的确定。(2)史料二是回忆录,主要论述了苏格拉底关于人的精神修养的观点。②表明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应追求真理和才智,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思索](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探讨对象发生的改变。并分析其缘由。【提示】探讨对象:由神与自然界到人与社会。缘由: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工商业经济旺盛;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先哲们的勇于探究。(2)概括史料二中苏格拉底的基本思想。【提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才智;才智的人要做正义而美妙的事情;学问即美德。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1)自然哲学家的探讨。他们运用自己的才智去探究自然的奇妙,打破传统的束缚,标记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2)智者学派把探讨的重点从相识自然转移到相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3)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探讨“人”的学问,他对学问和自由探究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4)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把希腊哲学爱才智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一笔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5)他们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起了不行估量的作用,“言必称希腊”也说明白希腊先哲思想的重要地位。所以说,希腊先哲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先哲思想的对比史料一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并对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他提出“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史料二“②仁者,爱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史料三“学问即美德。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学问,③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学问,学问是美德的本质。”——苏格拉底史料四“④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解读](1)史料一主要说明白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①表明苏格拉底提出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2)史料二是原始文献史料,主要讲解并描述了孔子“仁”的思想。②说明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惜,融洽相处。(3)史料三是原始文献史料,主要讲解并描述了苏格拉底“学问即美德”的观点。③说明苏格拉底认为社会中的人应当具备学问,有学问才能有美德。(4)史料四是原始文献史料,主要讲解并描述了孟子对人性的相识。④表明白孟子的性本善主见。[思索](1)依据史料一、二分析,苏格拉底和孔子在对“人”的相识上有何共同点?其目的有何不同?【提示】共同点:都关注人,体现了确定的人文主义精神。不同: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注意提高个人素养;孔子注意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为统治者服务。(2)依据史料三、四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在对人性的相识上,苏格拉底和孟子思想的相同点是什么?其达成方式各是什么?【提示】相同点: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孟子主见“性本善”,二者都强调善是人的天性。方式:苏格拉底认为教化可使人相识自己已有的美德;孟子主见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3)结合四则史料及所学学问,分析东西方先哲在人文主义精神方面存在诸多不同的缘由。【提示】政治上:雅典盛行民主政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较高;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君主专制形成时期,人的地位较低。经济上:雅典工商业发达,人们享有较为充分的人身自由;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初步形成,压抑了人的自由。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异同1.相同点都注意人与人类社会;都将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2.不同点(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殊强调“个体”的人。(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同等。(3)对自然科学的探讨看法不同①儒家思想注意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探讨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②古希腊思想家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探讨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式。1.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兴起的缘由(1)经济上:古希腊发达的工商业及城邦经济的旺盛,为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奠定了基础。(2)政治上: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重视公民的个人价值,强调培育公民的责任感,是人文主义精神兴起的政治保证。(3)文化上:形成思想自由、渴求学问、乐于探究的文化传统精神。(4)社会环境:开放、冒险的海洋文明,造就了希腊思想家追求同等、诚信、不断探究的品质。2.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不同点哲学研究重点关注人(外在的)与法律的关系,“相识社会”关注人(内在的)的伦理道德,“相识自己”对学问的看法认为学问是公民参加公共事务、进行演讲的基础强调道德以学问为基础,认为人必需有学问才能达“善”,提倡“知德合一”对真理的看法认为真、善、义、美都是相对人的须要和爱好而言的,不存在确定的真理,没有正确和公允永恒的标准认为善、正义、真理都是实在的,重视精神修养,常常探讨华蜜、美德、真理、正义等问题对政治的看法基本上适应民主政治的发展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更偏向寡头政治相同点都关注社会,探讨人,都体现了古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的本质[课堂小结](老师用书独具)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希腊哲学集中体现了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自然哲学家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智者学派把探讨的重点从相识自然转移到相识社会。2.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气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探讨“人”的学问;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是他的名言。1.在古希腊,每逢盛大的体育运动,青年常脱光衣服,显露出塑身的曲线来赢得更多的喝彩和人们的青睐。这种现象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追求是()A.男女同等 B.推崇神灵C.人民主权 D.歌颂人性D[依据材料“在古希腊,每逢盛大的体育运动,青年常脱光衣服,显露出塑身的曲线来赢得更多的喝彩和人们的青睐”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反映了古希腊注意人性美的人文主义精神,故选D项;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故解除。]2.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劝服“议事会”接受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接受他的财政安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胜利地非难他的对手。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是()A.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B.人文精神出现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智者能言善辩A[材料“能够劝服‘议事会’接受他的政策”“能够在‘审判官法庭’面前胜利地非难他的对手”说明人在政治活动中的作用,特殊是人在民主政治中辩论的作用,智者学派重视辩论实力主要是民主政治的须要,故选A项;B、C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故解除;D项不是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故解除。]3.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敬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智者学派()A.没有法制观念 B.认为法律可有可无C.处事敏捷变通 D.忽视道德建设D[依据材料“众目睽睽下,应敬重法律”可以得出A、B两项说法均与材料不符;“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反映的不是敏捷变通,而是缺乏约束时可能违反道德,体现了智者学派相对主义的观点,故C项错误;由此可以看出从本质上反映的问题是智者学派忽视道德建设,故选D项。]4.苏格拉底说:“善只有一种,那就是学问;同样,恶只有一种,那就是无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 B.德行的根源在于学问C.学问是推断善恶的法则 D.唯有学问是最珍贵的B[良知强调的是人内心的自我反省,突出的是一种道德的力气,故A项错误;由“善只有一种,那就是学问;同样,恶只有一种,那就是无知”可知,苏格拉底主见“学问即美德”,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得知,苏格拉底强调学问、无知本身分别就是善、恶,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是把学问作为推断善恶的道德标准,并非单纯强调学问的重要性,故D项错误。]5.苏格拉底的名言是“相识人自己”,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二者的共同之处是体现了()A.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 B.追求理性的自由主义C.追求完备的志向主义 D.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A[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希腊三贤”,被后人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题目中的名言表现了他们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故选A项。]6.“假如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确定在你的口袋里。”这种演绎逻辑贯穿于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的探讨、思索之中()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C[材料中描述的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中关于演绎的内容,即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思维,依据所学学问可推断选C项。]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俄国语言文学家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熊和隐士》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栖息在林间的隐士同熊成为挚友。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挚友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动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逐着蚊蝇。这时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逐也不愿离去,熊被激怒了,它拿起一块大石头想狠狠惩处这只苍蝇。当这只苍蝇再一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这只苍蝇砸下去……”材料二关于人的本性与道德的关系普罗塔哥拉断定“学问就是感觉”,主见只要借助感觉就可获得学问。他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因此,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苏格拉底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