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统编版—政治—第九课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领会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2、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连续性和间断性。3、理解量质互变规律的含义。4、领会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探究与分享1
《鹤林玉露》记载了一则故事。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巾下有一钱,乖崖杖之,吏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查找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类似的成语,从思维角度谈谈这些成语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查找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类似的成语,从思维角度谈谈这些成语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类似的成语还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
从思维角度看,这些成语都反映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又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1.质⑴含义: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⑵意义: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物而变成了他物。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2.量⑴含义:①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②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③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探究与分享2
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从质和量的角度,谈谈日积月累地践行正确的价值观与成就人生精彩之间的关系?
从质和量的角度,谈谈日积月累地践行正确的价值观与成就人生精彩之间的关系?
人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也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有正确的行为,进而造就精彩的人生。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因为有了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的量的积累,人生之路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成就精彩人生。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3.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1)含义:①量变即量的变化,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所发生的变化。②质变即质的变化,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3.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2)关系: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的。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③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知识整合】质变与量变的比较关系量
变质
变区别性质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特点渐进的、不显著的根本的、显著的呈现状态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结果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事物不再是其自身,变成了另一事物联系①量变与质变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②量变与质变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课堂练习下面漫画《最难做的事是把容易做的事持之以恒》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A.要勇于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B.要树立信心,正视眼前的困难C.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D.要抓住机遇,促成事物质变答案:C解析:“最难做的事是把容易做的事持之以恒”强调的是要想做好最难做的事情,就要注重量的积累,故选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课堂练习古话说:“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下列说法中寓意与之相通的是()A.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B.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C.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质量互变规律。题目蕴含的哲理是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A选项是说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针芒般大小的孔眼也能使气泄掉,符合题意。B选项强调的是抓主要矛盾,不符合题意,不选。C选项强调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不符合题意,不选。D强调的是自然界形成发展的客观性,即自然界是客观的,不符合题意,不选。探究与分享3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思是说,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只有通过一步步的积累,才能到达千里之遥的目的地。
成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本义是说,筑造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成功,比喻做一件事只差一点儿而未完成。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2)启示我们坚持质量互变规律的辩证思维。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探究与分享3
1.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⑴连续性含义: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⑵间断性含义: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出现了新事物。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知识整合】区别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连续性、渐进性间断性、飞跃性含义体现表现在现实中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量变的体现质变的体现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出现了新事物2.事物发展中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⑴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是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的。⑵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⑶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1)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停止。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课堂练习判一判√×答:间断性是事物的质变,意味着出现了新事物。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课堂练习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这句话说明了(
)①事物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②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更重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课堂练习【答案】B【解析】①③:材料中指出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正是有了失败后所得出的经验,有了一点一滴的积累,才会最后取得成功,这说明事物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故①③正确。②: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质变。“一定能”说法错误,故②不选。④: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都重要,故④不选。故本题选B。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课堂练习“人类社会形态变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
)①是由低级到高级直线前进的
②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③在量变与质变交替中前进
④是由“量变→质变”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课堂练习【答案】D【解析】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曲折前进的,故①不选。②④:依据图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是由“量变→质变”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故②④入选。③: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在量变与质变交替中前进的,该选项的说法错误,故③不选。故本题选D。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这本来是对抗性的矛盾。但是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这两个阶级的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这个矛盾。如果我们处理不当,不是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团结、批评、教育的政策,或者民族资产阶级不接受我们的这个政策,那末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会变成敌我之间的矛盾。”相关链接
3.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课堂小结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遵循质量互变规律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认识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把握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谢谢观看!高二—统编版—政治—第九课
释疑解答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释疑解答1.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思是说,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只有通过一步步的积累,才能到达千里之遥的目的地。成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本义是,筑造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成功,比喻做一件事只差最后一点儿而未完成。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释疑解答2.如何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的关系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并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释疑解答2.如何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的关系
(2)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对于事物的发展而言,只有通过质变才有发展,如果仅停留在量变阶段,仍然不叫发展。但并不是说量变就不重要了,没有量的长期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产生的,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释疑解答2.如何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的关系
(3)质变不能等同于发展。因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质变作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包含两种情形:一种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的根本变化,另一种是倒退性的根本变化。发展属于第一种质变,因此不能把任何质变都看成是发展。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释疑解答3.把握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够引起质变,而且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如田忌赛马)。
(2)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引起新的质变。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释疑解答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一名言说明()A.事物的发展是从质变开始的B.量变是实现质变的必要准备C.质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D.量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答案:B解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一名言说明量变是实现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排除。C项错误,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排除。D项错误,质变是事物根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管理方案
- 二零二五年香港活牛养殖、屠宰、运输全流程服务合同3篇
- 房屋建筑学试题库(含答案)汇编
- 二零二五版XX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合同3篇
- 阻碍执行力的三大原因幻灯片资料
- 2024年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台球室项目投资协议书
- 2024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阳曲县中医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叉车租赁合同模板
- 河道旅游开发合同
- 住房公积金稽核审计工作方案例文(4篇)
- 口腔门诊医疗风险规避
- 情人合同范例
- 建筑公司劳务合作协议书范本
-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 Unit 2 My Schoolbag ALets talk(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行政执法)
- 儒家思想讲解课程设计
- 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