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导论 课件 第十章:区块链技术应用_第1页
区块链导论 课件 第十章:区块链技术应用_第2页
区块链导论 课件 第十章:区块链技术应用_第3页
区块链导论 课件 第十章:区块链技术应用_第4页
区块链导论 课件 第十章:区块链技术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区块链技术应用Chapter10:ApplicationofBlockchainTechnology作者:北京大学汇报时间:2024/07/03目录1.元宇宙013.区块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032.区块链新兴产业024.区块链与新型网络体系结构045.区块链与Web3.005思考题061.元宇宙011.1元宇宙的概念和特征起源与普及: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出现在NealStephenson的科幻小说《SnowCrash》中。近年来,元宇宙因TravisScott在《堡垒之夜》中的虚拟演唱会而受到广泛关注。发展前景:元宇宙被视为与移动互联网同等级别的概念,代表着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和数字经济的新领域。基本定义:元宇宙是现实世界的在线映射,通过技术融合真实场景与虚拟设计,实现真实世界的实时交互。特点:可延展性:现实世界与元宇宙的体验相互影响,价值创造和新观念在两个世界间传递。沉浸式体验:用户可随时随地、低延迟地进入元宇宙社区。持久的交互体验:用户在元宇宙中拥有数字身份,实现全网互联互通。5.四大特性(根据《2022元宇宙产业发展趋势报告》):社交第一性:用户拥有数字化身,拓展交友圈,实现自我实现。感官沉浸性:提供临场感,模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拓展感官体验。交互开放性:重构内容生产方式,使人机交互更便捷。能力可扩展性:内容创作来源于多平台用户,呈现工具化发展方向。6.Roblox的八大要素:身份:元宇宙中的虚拟身份。朋友:社交。沉浸感:提供接近真实的体验和交互。低延迟:元宇宙与现实世界同步。多元化:内容和用户的包容性。随地:脱离时间和地域束缚,自由出入元宇宙。经济系统:构建虚拟世界的金融体系。文明:衍生出新的虚拟世界社会形态。7.构造元宇宙的七个层面(Beamable的创始人乔·拉多夫提出):基础设施:技术基础。人机交互:用户与元宇宙的互动方式。去中心化:数据和权力的分布。空间计算:虚拟空间的计算和处理。创作者经济:内容创作和经济激励。发现:内容的发现和分发。体验:用户的最终体验。8.元宇宙发展的三个阶段:数字孪生:在虚拟环境中复制和构建高保真的数字模型。数字原生:在虚拟世界中创作与现实链接或独立的内容。超现实:元宇宙与现实社会产生链接、互相影响,具备元宇宙的全部特性。1.1元宇宙的概念和特征元宇宙Metaverse1.1元宇宙的概念和特征1.元宇宙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将带动VR/AR设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预计至2025年,元宇宙市场规模将突破数千亿美元,显著推动数字经济增长。2.区块链技术是元宇宙的基石区块链技术为元宇宙提供去中心化、透明且安全的数据存储和交易环境,确保虚拟资产和交易的不可篡改性和可信度,是元宇宙构建和运营的关键技术。3.元宇宙经济模型:元宇宙中的经济活动主要基于虚拟货币和数字资产,用户可以通过参与虚拟经济获得现实中的经济收益。元宇宙将虚拟经济与现实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新型经济模式的发展。4.元宇宙中的用户身份管理:去中心化身份认证系统(DID)在元宇宙中应用广泛,有助于保护用户隐私。元宇宙中的身份认证将更加安全和透明,减少身份欺诈的风险。1.2元宇宙的发展现状社会虚拟化的临界点:2020年被认为是人类社会虚拟化的临界点,主要推动因素包括新冠疫情导致的居家上网时间增加,以及线上生活重要性的逐渐被认识。技术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人机交互、物联网等是Web2.0向Web3.0演进的技术准备,区块链技术作为Web3.0的底层技术,元宇宙则是Web3.0体系下的新场景、新产业和新生态。政策与立法建议: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提出了关于元宇宙技术发展的三点建议,包括普及知识、加快立法研究、加强技术引导和研发。资本市场的关注:2021年元宇宙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Roblox上市首日股价上涨54%,腾讯参与融资并获得中国区产品发行。Facebook更名为Meta,聚焦元宇宙业务。地方政府的支持:多地政府支持元宇宙等新兴产业发展,元宇宙和区块链频繁出现在地方政府官方报告中。6.技术发展与挑战:元宇宙的支撑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中,要实现电影《头号玩家》描述的场景还存在技术瓶颈。同时,元宇宙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各国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存在不一致性,带有金融性质的产品存在政策性风险。7.市场泡沫与投资趋势:元宇宙热度下降的部分原因是目前元宇宙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很多项目都是炒作热度,存在很大的泡沫。而元宇宙的支撑技术还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时间才能逐渐成熟。8.螺旋式发展:元宇宙的发展趋势不是直线上升或下降,而是螺旋式、波浪式的。正面评价给予从业者信心,负面评价则是一种鞭策,避免对新事物的盲目崇拜。9.关键技术:元宇宙的核心技术包括扩展现实技术(VR和AR)、数字孪生、区块链搭建经济体系等。10.发展趋势:元宇宙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进步、互联互通、经济生态系统、创作和参与、跨行业应用以及社会影响。1.2元宇宙的发展现状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元宇宙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以年均XX%的增速扩大,吸引大量资本和用户涌入。元宇宙市场快速增长元宇宙发展面临网络延迟、数据处理能力、虚拟现实交互体验等技术瓶颈,需持续创新以提供沉浸式体验。技术瓶颈待突破游戏、社交、电商等行业纷纷与元宇宙技术融合,跨界合作案例不断涌现,推动元宇宙产业生态圈不断完善。跨界合作日益频繁虽然元宇宙发展前景广阔,但社会公众对其认知度与接受度仍需提升,需加强宣传教育与应用场景普及。社会接受度需提高元宇宙中的社交动态元宇宙将改变传统社交方式,提供更加沉浸式的社交体验。元宇宙将推动社交互动的数字化和多元化。法律与监管挑战目前缺乏针对元宇宙的统一法律框架,虚拟资产和用户行为的监管尚待完善。元宇宙的发展需要新的法律和监管机制,以确保虚拟空间的公平和安全。02011.2元宇宙的发展现状1.3构建元宇宙的技术支撑网络环境:5G/6G技术:提供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通信基础,支持元宇宙的高分辨率和帧率需求,降低对终端硬件性能的要求。虚实界面:拓展现实技术:包括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融合现实),提供沉浸式体验和虚实结合的交互方式。脑机接口:直接连接人脑与计算机,实现更深层次的交互。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提供算力基础,用于内容生成、个性化推送和内容审查,提升运算能力和处理效率。认证机制:区块链技术:提供去中心化的身份认证和资产所有权记录,为元宇宙创造一个完整运转的经济系统。内容生产: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空间内建立真实事物的形态,通过数据还原本体的运行状态及外部环境,用于营造逼真的体验。元宇宙BIGANT六大核心技术:包括区块链技术、交互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7.网络及运算技术:提供数据传输通路和算力,赋能内容和应用云端化、边缘化计算和处理。8.物联网技术:为元宇宙万物互联及虚实共生提供技术保障,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技术。9.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支持,推动元宇宙应用场景的发展。10.交互技术:包括VR、AR、MR、全息影像技术、脑机交互技术等,提供沉浸式体验和感知交互。11.电子游戏技术:提供创作平台、交互内容和社交场景,实现流量聚合,包括游戏引擎、3D建模、实时渲染等技术。12.区块链技术:作为经济系统的重要支撑,NFT作为数字资产的代表,是元宇宙经济的基石。1.4风险与安全问题资本操纵风险:元宇宙概念股受到资本的热炒,存在被操纵的风险,需要投资者保持理性。舆论泡沫风险:元宇宙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可能因资本吹捧形成非理性的舆论泡沫和股市动荡,存在“去泡沫化”的过程。伦理制约风险:元宇宙虽然是高度自由、开放、包容的虚拟世界,但用户仍需遵守道德约束,未来需要搭建元宇宙伦理共识。垄断张力风险:元宇宙的去中心化愿景与中心化现实之间的平衡和取舍问题,商业龙头间的竞争可能导致元宇宙生态的相对封闭性。产业内卷风险:元宇宙可能面临发展瓶颈,需要在存量市场中发现增量市场。算力压力风险:元宇宙对算法和算力有极高要求,云计算数据处理是元宇宙的基础技术支撑之一7.沉迷风险:元宇宙中的游戏设计可能导致玩家过度沉迷,影响正常生活,尤其是对现实不满的人可能沉浸在虚假的满足中。8.知识产权风险:元宇宙中数字化作品可能涉及侵权问题,如何在数字环境和现实世界边界模糊的情况下保护开发者权益及专利资格认定,是法律研究的重要议题。9.系统运行安全风险:元宇宙集成了众多信息技术,可能遭受黑客攻击,用户的虚拟资产和信息如被盗取,其价值将瞬间归零。10.数据安全风险:数据是支撑元宇宙运转的重要要素,数据安全管控、可控流通、融合计算等将成为保障数据安全、维护用户权益、保护国家利益的战略问题。11.新型网络犯罪:元宇宙的发展可能引起利用相关概念进行诈骗的金融骗局,以及利用匿名化、去中心化等技术特征创造的虚拟社区,容易滋生黑灰产活动。区块链安全事件频发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安全事件如黑客攻击、智能合约漏洞频发,数据显示超过50%的区块链项目存在安全隐患。风险管理技术不断更新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深入应用,风险管理技术如零知识证明、多层加密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有效提升了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性。1.4风险与安全问题2.区块链新兴产业022.1分布式商业起源:分布式商业起源于规模式经济,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规模经济遭遇瓶颈,需要新的商业模式。人口老龄化、互联网用户饱和导致增量市场竞争转变为存量市场博弈。数据和知识成为关键生产要素,集中式发展模式出现弊病,如管理效率低下、资源集中导致的市场失衡和社会问题。典型特征:多方参与:社会分工精细化、数据资源分散化、产业跨界融合导致更多参与者角色的出现。松散耦合:应对经济政治不确定性,提高组织弹性和风险应对能力,任何一个参与方都是可替代的。自下而上:决策权下放给中下层,高层负责长远战略,提高组织韧性和活力。共享资源:数字经济时代生产要素所有权分散,商业生态需要全面开放,打造要素聚集地。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作为分布式网络的代表,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性和匿名性等特点。

2.区块链技术推动了从集中式模式向多方参与、松散耦合、自下而上、注重共享、协作合同、强调透明、激励相容的新形态商业模式的转变。4.监管和透明度:分布式商业需要建立关注商业规则合理性、算法公平性、模型透明度的监管机构。需要透明可追溯的商业贸易环境,增强合作者之间的信任,促进长期合作。5.跨领域合作:分布式商业消弭了政治体制、价值观、人文环境、法律、监管、税务、会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合作发挥每个个体、企业和国家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区块链金融崭露头角供应链透明度提升智能合约推动变革数据交易安全新标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广泛,如数字货币交易、跨境支付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2022年全球区块链金融市场规模达数百亿美元。区块链技术确保供应链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提高供应链透明度,降低欺诈风险,全球已有超过50%的大型企业探索区块链供应链应用。智能合约在区块链上自动执行,简化合同流程,减少中介参与,预计到2025年,智能合约将为企业节省数十亿美元的合同成本。区块链技术为数据交易提供安全、可验证的环境,保障数据隐私和交易双方权益,推动数据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010203042.1分布式商业2.2区块链与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的定义: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与纸钞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区块链技术特点: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基础设施和计算方法,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性和匿名性等技术特征。数字人民币与区块链的关系:数字人民币借鉴了区块链技术,如可追溯性、不可篡改等,但并非完全基于区块链构建。数字人民币体系框架:数字人民币体系框架核心为“一币两行三中心”,即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两个数据库(数字货币发行数据库和数字货币银行数据库)、三个中心(认证中心、注册中心、大数据发行中心)。中心化管理:数字人民币采用中心化管理模式,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有较大区别。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包括数字货币、支付清算、数字票据、银行信贷管理等,适用于缺乏信任的交易环境。中央银行作为可信任第三方,为数字货币提供“信任”担保,减少了引入区块链技术的必要性。7.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数字人民币涉及货币发行、存储、支付、交易记录等方面。采用NFC技术,支付媒体包括手机和“数字货币芯片卡”(如可视蓝牙IC卡、IC卡、手机eSE卡、手机SD卡和手机SIM卡)。8.分布式账本技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构建中央银行分布式确权台账,提供确权查询网站,并对网上验钞机功能进行测试。9.数字人民币的法律地位: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具有法律地位,与现金相同。10.数字人民币的监管框架:数字人民币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收集的交易信息少于传统电子支付模式,保护个人隐私及用户信息安全。11.数字人民币的优势:数字人民币具有较低的发行成本,无需与银行卡绑定,支持双离线支付,有利于避免纸币与硬币的缺点,如伪造问题,并满足匿名小额支付需求。数字人民币采用区块链技术保障交易安全和防伪性,推动了区块链技术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加快了区块链的普及进程。数字人民币基于区块链技术,与其他国家的数字货币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数字人民币将成为全球数字货币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区块链技术提供的去中心化、透明可查的交易记录,增强了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信任,提升了其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竞争力。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和国际贸易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将为中国的全球经济影响力提供支持。数字人民币有望成为国际支付中的重要工具,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数字人民币推动区块链普及区块链增强数字人民币信任2.2区块链与数字人民币3.区块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033.1区块链与大数据大数据的定义与挑战:大数据指规模庞大、复杂度高的数据集合,其价值在于多源数据的融合。数据流通不畅、开放共享与隐私保护问题是大数据发展的瓶颈。数据共享的阻力:当前信息化技术(数据库、云计算、数据中心)基于中心化设计,导致数据高度集中和数据垄断。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区块链采用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网络结构,具有加密共享和分布式结构的技术特性。区块链与大数据的融合优势:区块链能提供数据开放共享和流通的新解决方案,打破大数据发展困局。区块链促进数据流通,推动形成社会化大数据互联互通。区块链促进平等和自由的数据流动,提高数据价值属性。5.区块链的数据记录特性:区块链创建一系列数据记录,每个记录驻留在一个区块中,区块间通过哈希值连接,实现可追溯、不可篡改和全历史记录。6.区块链数据的大数据特性:随着区块链技术发展,承载的数据体量增大,区块链数据集本身成为一种大数据。7.区块链与大数据的互补性:区块链与大数据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8.社会价值与发展趋势:区块链与大数据的融合将迸发出巨大活力,推动技术与社会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加密共享和分布式结构为大数据的开放共享和流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同时,区块链数据的规模和丰富性也在不断增加,成为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结合预示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010203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结合,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自主决策,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安全性,据Gartner报告,该融合技术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增长300%。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为物联网提供强大安全保障,据统计,引入区块链的物联网系统攻击率下降了25%。区块链技术在数据交易中确保了数据所有权和透明性,据IDC数据,采用区块链技术后,大数据交易效率提升了40%。区块链与人工智能融合区块链助力物联网安全区块链加速大数据交换3.1区块链与大数据(1)区块链技术可以明确数据所有权,确保数据交易的透明和公平。区块链为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管理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保护数据所有者的权益。数据所有权与区块链区块链通过加密技术保护个人隐私,减少数据泄露风险。区块链将成为数据隐私保护的重要工具,提升大数据应用的安全性。区块链在数据隐私保护中的应用3.1区块链与大数据(2)3.2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数据源可信度:区块链技术可以为人工智能提供来源可靠的数据,解决数据源可信度问题,使人工智能的发展更加聚焦于算法优化。技术融合优势: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区块链智能合约可以获取外部数据,使人工智能获得干净、准确的数据。智能合约与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合约可以植入人工智能技术,使智能合约更加“智能”,实现复杂功能的自动化。系统顶层自动化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区块链系统的顶层负责自动化业务处理和智能化决策。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可追溯特性让人工智能的每一步运行和发展都得到记录和公开。6.解决“智械危机”: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可以为解决智能机器可能对人类社会结构、伦理道德、自我认同造成破坏的“智械危机”提供新的解决思路。7.数据隐私和安全: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用于保护人工智能系统中的数据隐私和安全。8.数据共享和合作:区块链可以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共享平台,促进不同人工智能系统和数据源之间的安全数据交换和合作。9.数据验证和可信度: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透明性有助于验证人工智能系统的数据源和结果的可信度。10.市场和激励机制:结合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可以构建去中心化的市场和激励机制,鼓励用户共享数据和模型,并获得相应的奖励。11.去中心化的人工智能应用:通过结合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可以构建去中心化的人工智能应用,避免单点故障和中心化权力。3.2区块链与人工智能1.AI促进区块链智能化AI技术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化执行和数据分析,提高了区块链系统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了运营成本。2.区块链增强AI数据安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特性为AI数据集和模型提供了更高级别的安全性和信任保障,有效防范数据泄露。3.融合技术驱动创新区块链与AI的融合技术正在推动金融、医疗、供应链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实现更高效、透明的服务流程。3.3区块链与物联网物联网的定义与组成:物联网是一个计算设备相互关联的网络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收集来自计算设备的数据作为输入,并通过云端软件处理后自行运行。它包括传感器和设备、连接、数据处理以及用户界面等部分。物联网的应用与挑战: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面临着设备安全、个人隐私、架构僵化、通信兼容和多主体协同等挑战,尤其是安全性和隐私性方面的问题。区块链技术的融合优势: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可以提高物联网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区块链的加密能力可以保护智能设备间的数据传输交互,防止数据泄露和操作敏感信息。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使得任何被记录在链的数据都可以被准确追踪查询,增强了物联网数据的可靠性。去中心化的数据管理:区块链的分布式网络结构消除了集中式数据管理和存储的需求,降低了财务开销,并使得不同数据源之间的信息交互更加顺畅。6.提升物联网系统的能力:区块链技术可以提升物联网系统的身份认证能力、设备安全防护能力、通信网络运维能力、国际漫游结算能力和数据管理能力。7.物链网的体系结构:物链网的体系结构由感知层、通信层、区块链复合层及工业应用层构成,这种结构可以增强物联网系统的互操作性、安全性、数据的可追溯性与可靠性,以及物联网系统的自主交互能力。8.智能合约与自动化: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的基础功能之一,可以实现物联网设备间的自动化交互和合作,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化自动控制。9.去中心化身份验证: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去中心化的身份验证机制,确保物联网设备和用户身份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10.数据保护和隐私: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数据保护和隐私,通过其加密和分布式特性,增强物联网中数据的安全性。3.3区块链与物联网1.区块链增强物联网安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加密特性使得物联网设备间数据交换更加安全,减少了数据篡改和窃取的风险。2.区块链提高物联网透明度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使得物联网设备的数据记录公开透明,增强了数据溯源和验证的可行性。3.区块链优化物联网效率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化处理物联网数据,区块链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物联网整体运行效率。4.物联网设备的身份验证区块链为物联网设备提供了去中心化的身份验证机制,增强了设备接入网络的安全性。5.区块链在智能城市中的应用区块链在智能城市中可用于数据共享和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3.4区块链与新基建新基建的定义与重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聚焦于5G、人工智能、物联网、特高压输电网络等信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区块链技术也被列为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新基建的经济效益:新基建可以拉动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如5G基站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区块链在新基建中的角色:区块链作为新基建的一项内容,虽然不具备直接的物理建设特点,但其技术门槛高,对技术研发的要求也高,普通人难以参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区块链技术虽然取得了发展与进步,但大多数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专注于试点和逐步摸索,短期内难以将经济投入转化为产能效益。区块链的重要性:数据共享、数据安全、数据可信、数据确权是新基建任务的重中之重,区块链技术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随着技术发展成熟,区块链将成为数字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新基建中占据重要地位。7.区块链的政策支持:我国明确提出将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创新。8.区块链在新基建中的三大作用:可信存证:解决证据存证难题,如版权保护、溯源、投票等。信息共享:打通不同主体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提高效率。高效协作:跨越不同主体,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9.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区块链将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底层支持技术,解决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根本性问题。10.区块链与电子政务:区块链技术可以提升政务数据传输存储使用的安全性,实现部门数据的实时调取,提高办事效率。11.区块链的未来发展:区块链技术在新基建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底层技术保障其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稳步推进。区块链加速数字基建提升数据安全性优化供应链效率促进跨行业协作区块链技术通过其去中心化、透明性和安全性的特点,有效促进了数字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其分布式账本机制,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为新基建中的数据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区块链技术在新基建中的供应链管理中,能够实时监控和追踪,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区块链技术为不同行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提供了平台,促进了新基建中跨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3.4区块链与新基建4.区块链与新型网络体系结构044.1算力网络算力网络的定义与特点:算力网络是融合计算、存储、传送资源的智能化新型网络,通过云原生技术实现业务逻辑和底层资源的解耦,并实现服务编排向算网资源的能力开放。个人数据中心应用:个人数据中心(PDC)是算力网络的重要应用场景,以“还数于民”为核心理念,以区块链技术为安全保障,创新性地提出了“二次数据”理论,促进个人数字身份和个人数字资产的确权、流转及二次开发。数据上链与安全:个人数据中心通过二次数据上链确保身份数据、内容数据、行为数据的安全、唯一、可信,同时数据实体存储在用户指定的存储空间中,实现身份可信、隐私可控、资产安全的产品目标。混合云模式的云计算项目:新型算力网络可以应用于混合云模式的云计算项目建设中,通过区块链技术融合多方资源,形成分布式数据中心、直联网络以及标准化的云原生平台、专业化的统一运维平台。自主可控的数据安全:新算力网络助力数据在全生命周期中的自主可控、自主推进,实现可持续、可升级迭代,尤其在新型车联网等领域有广泛应用。6.可信基础设施: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提升了数字普惠金融效率,并延伸到多个产业领域,提升了协作效率,降低了协作成本。7.ESG与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在构筑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可信基础设施方面做出了贡献,尤其在信息不对称、标准缺失、人才不足等问题上提供了技术支持。8.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区块链技术在解决跨境业务办理流程繁琐、成本高、体验不佳及数据安全隐私合规风险等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大湾区互联互通。9.区块链与实体经济创新:区块链技术在实体经济创新中,特别是在供应链金融、食品生产流通追踪及碳足迹链上追踪、实时监控等方面有成熟的落地应用。10.国产开源区块链技术:在合规前提下坚定发展国产开源区块链底层技术,以政府引导为主,市场手段为辅,调动国内外资源力量,以保障区块链供应安全为目标。4.1算力网络1.区块链提升网络安全性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特性,增强了网络节点间的信任,有效抵御DDoS等网络攻击,提高整体网络安全性。2.新型网络架构依赖区块链随着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型网络技术的发展,区块链技术成为确保数据传输、存储安全的核心架构,促进新型网络体系的健壮性。3.区块链助力网络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使网络节点能够自治管理、实现去中心化决策,减少了单点故障风险,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4.区块链在边缘计算中的应用区块链可以增强边缘计算的安全性,并通过分布式计算资源优化数据处理流程。5.算力共享经济模式基于区块链的算力共享模式可以通过分布式资源的共享降低计算成本,提升整体效率。4.2可信基础设施1.区块链提升数据可信度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透明化和不可篡改特性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升了数据在可信基础设施中的可信度。2.区块链优化交易流程区块链技术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交易,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为可信基础设施提供了更高效的交易流程。构建一套涵盖交易所、生产商到贸易商的通用数据标准构建开放平台,实现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融合跨链技术,实现共建生态5.区块链与Web3.0055.1Web3.0概述Web1.0与Web2.0:Web1.0是“阅读式互联网”,用户被动接收信息,几乎没有互动。Web2.0是“可写可读互联网”,用户可以创造内容并与他人交流。Web3.0的概念:Web3.0是用户与建设者共建共享的新型经济系统,重构互联网经济的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Web3.0的目标:解决Web2.0时代的垄断、隐私保护缺失、算法作恶等问题,使互联网更加开放、普惠和安全。Web3.0的发展:Web3.0向可信互联网、价值互联网、智能互联网、全息互联网创新发展。5.2技术演变技术演变:Web1.0核心是平台创造、平台所有、平台控制、平台受益。Web2.0核心是用户创造、平台所有、平台控制、平台受益。Web3.0核心是用户创造、用户所有、用户控制、协议分配利益。区块链在Web3.0中的作用: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计算协议,确认和保护用户数字资产的权益,并实现全流程可追溯。Web3.0的代表应用:元宇宙、智能生态网络(IEN)、区块链服务网络(BSN)、蚂蚁BTN和众享链网等。Web3.0的用户权益:用户不仅能创造内容、管理内容,还能从内容中获利。Web3.0的战略意义:加强Web3.0前瞻研究和战略预判对未来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Web3.0的社会影响:Web3.0有望大幅改进现有的互联网生态系统,促进数字价值更合理的权益分配。技术演变5.2技术演变区块链技术通过去中心化、透明化和不可篡改性的特性,为多个行业带来创新,如金融、供应链和版权保护。区块链技术的创新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自动执行合同、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强信任。智能合约的广泛应用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如分片技术、侧链和DAG等技术的应用,区块链的性能和扩展性得到显著提升。性能提升与扩展性区块链技术为物联网提供了去中心化的数据管理和信任机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实现广泛的融合和应用。区块链与物联网的融合区块链技术:区块链作为Web3.0的基础,提供了不可变账本技术,支持治理层的开发,允许互不信任的双方在互联网上达成协议并解决交易。区块链促进了数据在P2P网络中的多个副本存储,并通过网络中所有参与者的共识来保障数据安全性。Web3.0可以看作是基于区块链的协议集合,专注于改变互联网的后端连接。5.3Web3.0核心技术Web3技术栈5.4Web3.0特性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Web3.0通过语义网概念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计算机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信息。机器学习的使用使计算机能够模仿人类的学习方式,提高其准确性,并在多个领域产生更相关的结果。Web3.0特性:用户自主管理身份(Self-SovereignIdentity,SSI):用户通过公私钥机制识别数字身份,无需在互联网平台上开户。赋予用户真正的数据自主权:分布式账本技术提供自主可控的数据隐私保护方案,用户数据经密码算法保护后存储,用户决定数据的共享和用途。提升用户在算法面前的自主权:智能合约的透明可信、自动执行、强制履约的特点增强了用户对算法的掌控能力。建立全新的信任与协作关系:Web3.0的分布式特性消除了中心化平台的控制,用户与建设者平权,不存在谁控制谁的问题。3.分布式公钥基础设施(DPKI):Web3.0利用DPKI构建分布式数字身份管理系统,实现端到端的信任传递。4.数据隐私保护:用户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确权,保障了数据主体的知情同意权、访问权、拒绝权、可携权、删除权(被遗忘权)、更正权、持续控制权。5.智能合约:智能合约的代码公开透明,用户可以随时检查和验证算法滥用、偏见及风险,契约的执行情况全程监测,算法可审计。6.去中心化的信任:Web3.0通过分布式协议连接服务,用户可以低成本从一个服务商转移到另一个服务商,增强了用户的信任和选择权。5.4Web3.0特性1.Web3.0的去中心化本质Web3.0基于区块链技术,通过去中心化的架构实现了数据存储、处理和交易,确保了网络的开放性和透明性。2.Web3.0的智能合约应用智能合约在Web3.0中广泛应用,据报告显示,智能合约的交易量逐年攀升,大大简化了数字交易过程,提高了安全性。思考题Reflectionquestions061.什么是元宇宙?其包含哪些内涵?1.区块链提高效率据研究显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交易中的使用可将交易处理时间降低至秒级,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2.区块链减少欺诈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使欺诈行为几乎无法实施,根据报告,引入区块链技术的领域欺诈率下降了XX%。2.比较Web3.0、元宇宙以及区块链之间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