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2021-2023)中考物理真题分项(全国)专题2 声现象 2.3声的利用(学生版)_第1页
三年(2021-2023)中考物理真题分项(全国)专题2 声现象 2.3声的利用(学生版)_第2页
三年(2021-2023)中考物理真题分项(全国)专题2 声现象 2.3声的利用(学生版)_第3页
三年(2021-2023)中考物理真题分项(全国)专题2 声现象 2.3声的利用(学生版)_第4页
三年(2021-2023)中考物理真题分项(全国)专题2 声现象 2.3声的利用(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声现象2.3声的利用——三年(2021—2023)中考真题分项精编一、单选题1.(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图为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2.(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是对琵琶声的形象描述,下列对琵琶弹奏中涉及到的声学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力拨动琴弦,可以增大琴声的响度B.琴声的音调越高,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快C.琴声引起了诗人的共鸣,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琴声通过空气传入诗人的耳朵3.(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4月12—27日,50多部小戏小剧优秀作品在人民广场轮番上演,唱“红”了沂蒙时代新旋律。关于戏剧演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演员的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空气传来的C.女高音演员清脆的歌声的音调低 D.男中音演员高亢的歌声是超声波4.(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音调B.弹奏吉他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5.(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4月,第二届中国文化旅游博览会期间举行了多场音乐会,观众在多彩的音符中感受到中国音乐艺术的魅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笛、箫、二胡、琵琶演奏时,都是由空气柱振动发声的B.唢呐独奏时,越用力吹,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C.优美动听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D.观众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6.(2022·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大会开始时,全体起立,高唱国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唱出的国歌声是由嘴唇的振动产生的B.“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C.国歌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参会人员耳朵的D.参会人员听到“全体起立”的指令都站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7.(2022·广西河池·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声细语是指音调低 B.响度与振动频率有关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超声波不能传递能量8.(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关于声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以传声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C.“暮鼓晨钟”里的鼓声和钟声主要是依据音色来分辨的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利用了声传递能量9.(2021·贵州毕节·统考中考真题)智能音箱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言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生活服务、信息查询等多项功能的操作。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户对智能音箱发布指令“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B.智能音箱接收到传递来的信息后依靠扬声器的振动才能发出声音C.智能音箱能根据语言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人们能够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二胡和笛子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10.(2021·河北·统考中考真题)如下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关于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只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二、填空题11.(2023·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上课铃声响起后,同学们走进教室开始上课。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铃声是通过传入同学们耳朵的。12.(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万米级海试。潜水器配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声学系统,声学系统由母船部分和潜水器本体部分组成,为“奋斗者”号实现了水声通信、精细探测和定位导航。水声通信是“奋斗者”号与母船之间唯一的沟通方式。由于可见光和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时衰减很快,也无法通过一根连接母船的线缆来进行通信。所以科学家为“奋斗者”号量身定制了一套数字水声通信系统,如图所示,它将语言和文字等信息编码调制后,通过换能器进行发射和接收,实现数据交互,把所有的关键数据语潜水器准确、高效地与母船进行沟通。

精细探测为“奋斗者”号在水下航行和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尽管马里亚纳海沟两侧都是非常陡峭的海山,但是“奋斗者”号安装有前视成像声呐设备,可对前方海山的距离和轮廓进行实时探测,帮助它精准避开障碍物。定位导航使“奋斗者”号水下作业精准高效。由于水下没有卫星定位,必须使用声学定位。下潜之前,科学家通过设备的标定实验,使声学系统可以输出精确的速度等关键数据,再将定位与多普勒测速仪、惯性导航设备组合后进行导航,就能实现万米海底“大海捞针”,“奋斗者”号仅半小时就收回了之前在海底布放的一些目标物。(1)由于可见光和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时衰减很快,因此是“奋斗者”号与母船之间沟通的唯一方式;(2)前视成像声呐设备能发出(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让潜水器在漆黑的万米深海中精准避障。这说明声音能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3)请写出“奋斗者”号声学系统的一个优点:。13.(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两位同学通过用棉线连接的“土电话”进行对话。此游戏反映声音可通过传播,还说明声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14.(2022·辽宁·统考中考真题)《曹刿论战》中曹刿善于利用鼓声。鼓声是由于鼓面产生的,鼓声震耳欲聋形容鼓声的大;战场上常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作为命令,说明声可以传递。15.(2022·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物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狮吼功”:他竭尽全力发出“狮吼声”震碎了酒杯。他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16.(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选填“音调”或“音色”)。生活中,可以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等,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17.(2021·湖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课堂上展示“会跳舞的烛焰”:将扬声器对准蜡烛的烛焰,播放音乐时,烛焰就会随着音乐跳起舞来,烛焰会跳舞是由于声波能传递。我们能分辨出音乐里的钢琴声,是根据声音的判断的。18.(2021·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近期报道十几头大象集体从云南南部一路向北迁徙了几百公里。一路上大象的很多活动似乎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实际上它们可以用低于20Hz的声波交流。19.(2021·河南·统考中考真题)豫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梆子受敲击时由于而发声;人们听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唱词,就知道是《花木兰》选段,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三、综合题20.(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人眼对观察到的景物有暂时的“记忆”,在外界景物消失后,视神经对它的印象还会延续0.1s左右,这种特征叫视觉暂留.例如在一张白色卡片纸的正、反面分别画上鸟笼和鸟,让卡片纸快速旋转,当正、反两面交替出现在眼前的时间间隔在0.1s之内时,人眼就能看到鸟在笼中的现象(图甲)。

一些城市地铁行驶在某些区间时,乘客能看到窗外出现清晰的动态广告,往往也是利用了视觉暂留的原理。某段地铁内隧道广告的制作方法如下:在隧道侧壁与车窗相同高度处,沿运行方向每经过距离d,安装一块大小相同的广告灯箱,如图乙。灯箱采用频闪方式实现亮、暗交替,且工作时各灯箱亮、暗同步变化(人的视觉暂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