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合板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_第1页
胶合板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_第2页
胶合板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_第3页
胶合板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_第4页
胶合板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45/TXXXX—XXXX

胶合板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胶合板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预防和控

制以及辅助设施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范围内胶合板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2010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287木材加工企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

GBZ/T194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225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T23466护听器的选择指南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500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WS735木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胶合板制造Plywoodmanufacturing

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

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

3.2

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s

1

DB45/TXXXX—XXXX

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

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3.3

职业健康检查occupationalmedicalexamination

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针对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和健康损害进行临

床医学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和可能的其他疾病和健康损害的医疗

行为。

3.4

职业禁忌证occupationalcontraindication

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

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

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4基本要求

4.1对企业的要求

4.1.1应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并按照GBZ/T225的要求,胶合板生产企业为职业病危害严

重的单位,应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具体负责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

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4.1.2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4.1.3应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替

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4.1.4应按照GBZ1、GBZ/T194、GB/T50087的要求,设计、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使工作场

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采取防护设施后职业病危害因素仍然不符合国家职业卫

生标准要求时,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防止或减轻其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

4.1.5建立和完善以下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

4.1.5.1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和要求,根据

本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确定职业病危害防护目标,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4.1.5.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的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的

申报。

4.1.5.3职业病危害警示告知制度。在企业的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作业岗位、设备、物料及产品,应设置警示标识,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同时还应设置中文

警示说明,警示标识的设置应当符合GBZ158的要求。

4.1.5.4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劳动

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

业病防护用品。应当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

上岗作业。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

的,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

2

DB45/TXXXX—XXXX

4.1.5.5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按照GBZ188、GBZ/T225等相关标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

档案的内容,并对档案进行规范管理。

4.1.5.6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企业应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当按照GB/T11651、GB/T18664、GB/T23466等标准的要求选用和配备。

4.1.5.7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对职业病危害作业现场进行定期检测

及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应存入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健康管理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

布。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当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4.1.5.8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按照GBZ188的要求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

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结果应书面告知劳动者,体检结果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1.5.9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

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在竣工验收前,应当

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依法组织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工作。

4.1.5.10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

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4.1.5.11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用人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应

当及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

素,防止事故扩大。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

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并承担所需费用。用人单位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不得迟报、漏报、

谎报或者瞒报职业病危害事故。

4.1.5.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4.1.5.1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4.1.6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要求劳动者

在作业过程中要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以及正确佩带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进行监督检查。

4.1.7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

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4.1.8企业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外包作业

时宜告知劳动者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名称、对人体的危害、在操作过程中如何防护,

同时应明确管理责任,加强管理。

4.1.9按照国家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的要求对女职工进行劳动保护,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

从事对本人和胎儿有危害的作业。

4.1.10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或定期检测、现状评价,并向

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

4.1.11企业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

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

4.2对劳动者的要求

3

DB45/TXXXX—XXXX

4.2.1应参加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

害因素及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

4.2.2应自觉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遵守企业制订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

操作规程。

4.2.3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时应及时报告,如发现危及生命健康的情形时,应及时停止作业并撤

离危险现场。

4.2.4应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设施,作业时不能随意关停职业病防护设备。

4.2.5应学习和掌握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上岗时应正确穿戴好与所接触职

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平时做好维护和保养,对损坏或失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应及时进行

更换。

4.2.6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在尘毒作业区饮水、抽烟和进食。

4.2.7应参与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4.2.8应参加由企业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在实施过程中与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医务人员和企

业管理人员相配合。

4.2.9应参与为保护劳动者健康而开展的暴露量检测、职业病专项调查及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等。

5胶合板生产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5.1胶合板生产工艺流程

原木—原木锯断—木段剥皮—单板旋切—单板干燥—单板整理—涂胶组坯—排板/打板—冷预压/

修补—热压/修补—砂光/裁边—补边—喷漆/贴面板—包装入库

5.2职业病危害因素

5.2.1粉尘

粉尘主要存在剥皮机、切割机、裁边机、砂光、锅炉工段的作业。

5.2.2化学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主要是胶黏剂和油漆中有机挥发物,主要存在于制胶、涂胶组坯、冷压、热压、喷漆等作

业。化学因素主要是甲醛、氢氧化钠、尿素、氨、甲酸、苯酚、油漆中的苯、甲苯、二异氰酸酯、有机

氯化物、有机酮等。

5.2.3物理因素

噪声主要存在剥皮机、切割机、裁边机、热压机、过胶机、空压机、锅炉等作业。

高温主要存在于热压、锅炉等作业。

5.2.4其他危害因素

机修人员在切断、削皮、旋切等设备区域会接触到粉尘和噪声,在电焊作业点电焊时会接触到粉尘、

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紫外线、臭氧、锰及其化合物。

4

DB45/TXXXX—XXXX

生产车间岗位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原则参见附录A。

6职业病危害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6.1总体布局

6.1.1平面布置

6.1.1.1厂区总平面布置应符合GBZ1和GB50187的要求,并根据胶合板生产企业生产工艺系统所产生

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综合考虑布置。

6.1.1.2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行政办公用

房应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内;产生有害物质的建筑(部

位)与有较高洁净要求的建筑(部位)应有适当的间距或分隔。

6.1.1.3生产区宜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

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

6.1.1.4产生粉尘的锯断、剥皮、旋切车间布置在厂区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砂光机、热压机

应布置在主要生产车间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锅炉房应布置在厂区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6.1.1.5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卫生要求;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

适应不同季节要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空调厂房的设计按

GB50073等有关现行国家标准执行。

6.1.1.6不宜通过全密闭、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方式有效控制粉尘、化学毒物等因素的影响时,宜采

用局部密闭通风除尘排毒技术措施,并采用送排风换气装置降低整体作业环境粉尘、化学毒物等有效因

素的影响。

6.1.1.7工作场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或进风口的下风侧;放散不同有

毒物质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设施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使用或产生高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与其他工作

场所隔离。

6.1.1.8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高噪声车间应远

离其他非噪声作业车间、行政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建(构)筑物进行布置,防振要求高的建筑物应远离振

动源。

6.1.1.9作业区域地面平整,应有冲洗地面的装置,无积水、积油、积杂物、无障碍物和绊脚物;坑、

壕应设置盖板或护栏;脚踏板应完好、牢固且防滑。

6.1.2竖向布置

6.1.2.1胶合板生产过程中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

6.1.2.2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如需要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

在多层厂房的底层。

6.1.2.3蒸气输送管道不应穿越车间办公室、休息室、仪表控制室、人员密集厂房和劳动者经常来往

的通道(含地道、通廊)等建筑物,也不应穿越与其无关的生产装置。

6.2职业病防护措施

5

DB45/TXXXX—XXXX

6.2.1粉尘的防护

6.2.1.1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的工艺或设备,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或密闭隔离操作,减少操作人

员与粉尘的直接接触,采取防尘措施,使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符合GBZ2.1的要求。

6.2.1.2放散粉尘的装置,应根据生产特点和粉尘特性设置增添或完善相应的抽风除尘装置。局部机

械抽风系统抽风罩应遵循形式适宜、位置正确、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的设计原则,罩口风速

或控制点风速应足以将发生源产生的尘毒吸入罩内,确保达到高捕集效率。

6.2.1.3为消除二次扬尘,应考虑设施装置的合理布置,尽量减少积尘平面,地面、墙壁应平整光滑,

便于清扫;及时清扫残留积尘,并注意湿式清扫。

6.2.1.4制定维护防尘设施的管理制度,对除尘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除尘器的堵塞以及更换

布袋。

6.2.1.5原木锯断、旋片、裁边、砂光作业设置抽风除尘设施。

6.2.1.6焊接作业时应在上风向作业,同时宜配置移动式焊接烟尘除尘器。

6.2.1.7为接触粉尘的作业工人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防尘口罩。

6.2.2化学有害因素防护

6.2.2.1化学有害因素防护技术措施需遵循以下原则:改革工艺,以无毒、低毒物料或工艺代替有毒、

高毒物料或工艺;生产设备密闭化、管道化、机械化;通风排毒和净化回收;隔离操作和仪表控制。

6.2.2.2储存和输送甲醛、甲酸、胶黏剂等液体化学品的槽罐、管道系统、阀门、泵及其他设备应有

明显的标志,以识别所输送的有毒物质,避免“跑、冒、滴、漏”。存在有毒化学品的容器,都应贴上

醒目标识,以示该物质的名称及危险性。

6.2.2.3制胶反应釜密闭,并设置抽风排毒装置,反应釜内保持负压,防止有毒化学物质外逸。

6.2.2.4涂胶组坯设置抽风排毒设施。

6.2.2.5热压机应独立设置,并设置抽风排毒设施。

6.2.2.6调漆室应单独设置,并设有排风装置。喷漆室应采用上送下排的通风方式,且宜安装湿式设

施对化学毒物进行净化。喷漆室的设计、使用、维护应符合GB20101和GB6514的要求。

6.2.3噪声的防护

6.2.3.1优先选择自动化程度高、噪声危害小的工艺路线,设备选择时应要求设备制造厂商提供符合

国家规定噪声标准要求的设备,优先选择噪声指标低的同类型设备;设备配套有消声或隔声设施的,采

购时应同时购买。

6.2.3.2裁边机、风机等高噪声设备应安装隔声罩、隔声挡板等措施减少噪声对周围作业环境的影响。

6.2.3.3噪声较大的工作地点应避免在靠近噪声设备的地点设置固定的值班观察岗位,尽量在远离噪

声源的地点设置值班(控制)室,如需就近布置,则值班(控制)室应采取隔声设计,其墙体、天棚、

门窗均应符合隔声、吸声的要求。

6.2.3.4按照GB/T23466的要求为噪声作业工人配备适宜的护耳器,在噪声超过85dB(A)的作业场

所,作业工人应佩戴使用有足够衰减值、佩戴舒适的护耳器。

6

DB45/TXXXX—XXXX

6.2.3.5尽量避免在高噪声工作场所进行长时间停留,非工作需要时,应脱离噪声作业环境,尽量避

免进入与本岗位工作无关的高噪声区域,减少噪声接触时间。

6.2.4高温的防护

6.2.4.1应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工艺流程的设计宜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

6.2.4.2选用合理的保温材料,对需要保温的设备和管道进行保温。

6.2.4.3热压机、锅炉应有足够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6.2.4.4合理安排高温岗位,设置供应含盐清凉饮料的设施、用室,在炎热季节对高温作业工人应供

应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为0.1%~0.2%),饮料水温不宜高于15℃。

6.2.4.5为接触高温的作业工人配备高温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6.2.5其他危害因素的防护

6.2.5.1劳动者进行电焊作业时,应在上风向作业,同时宜配置移动式焊接烟尘除尘器。除佩戴好防

尘口罩外,还应佩戴好焊接面罩、工作服、手套和防护鞋必要时在电焊作业点周围设置围护挡板。

6.3职业健康监护

6.3.1企业应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相应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

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6.3.2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的界定,职业健康监护种类和周期、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的确定,以及职业健康检查的时间要求按照GBZ188以及GBZ235的规定执行。

6.3.3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也不得安排有职业禁

忌症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

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劳动者,应当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复查和医学观察;对发现的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及时安排诊断,对已经诊断的职业病病

人应及时安排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6.3.4企业要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按照GBZ188的要求充实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档案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

存。

6.3.5企业应选择并委托已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的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能力的医疗卫生机

构承担本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

7应急救援

7.1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建立专职(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职(兼

职)应急救援人员,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演练。

7.2企业应对本单位有可能导致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工作场所(包括有限空间作

业)进行辨识,并按照GB∕T29639的要求分别制订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同时定期进行演练,

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7

DB45/TXXXX—XXXX

7.3应根据车间(岗位)毒害情况配备防护器具,设置存放柜。并应设置明显标识,定期维护和检查,

确保应急使用需要。

7.4有可能发生化学灼伤及经皮肤粘膜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如制胶、涂胶、喷漆等)的工作场所,应

根据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特点,就近设置现场应急处理设施。

7.5急救设施应包括:不断水的喷淋、洗眼设施、个体防护用品、急救包及急救药品、转运病人的担

架和装置、急救处理的设施以及应急救援通讯设备等。急救药品的配置可参照GBZ1相关要求。

7.6企业应该与就近医疗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和建立合作关系,以便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能够得

到及时的医疗救助。

8辅助设施

8.1车间办公室宜靠近厂房布置,但不宜与处理危险、有毒物质的场所相邻。应满足采光、照明、通

风、隔声等要求。

8.2根据车间的卫生特征分级设置集中浴室、更/存衣室和盥洗设备,其建筑物内部构造应易于清扫,

卫生设备便于使用,同时避开有害物质、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

8.3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实际需要设置休息室或休息区,同时应避开有害物质、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

害因素的影响。休息室内应设置清洁饮水设施。女工较多的企业,应在车间附近清洁安静处设置孕妇休

息室或休息区。

8.4食堂或就餐场所的位置不宜距车间过远,但不能与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相邻设置,并

应根据就餐人数设置足够数量的盥洗设施。

8.5厕所的设置应考虑方便劳动者的使用,其位置不宜距工作地点过远,并应有清洗、排臭、防蝇措

施。

8

DB45/TXXXX—XXXX

A

A

附录A

(资料性)

胶合板生产企业主要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原则

表A胶合板生产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原则

防护原则

岗位(工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程防护个体防护

原木锯断粉尘、噪声自动化、除尘、排毒防尘口罩、护耳器

木段剥皮粉尘、噪声自动化、除尘防尘口罩、护耳器

单板旋切粉尘、噪声自动化、除尘防尘口罩、护耳器

涂胶组坯甲醛、噪声自动化、排毒防毒口罩、护耳器

冷压甲醛自动化、通风、排毒防毒口罩

热压甲醛、高温、噪声自动化、通风、排毒防毒口罩、护耳器

砂光/裁边粉尘、噪声通风、除尘防尘口罩、护耳器

补边甲醛通风、排毒防毒口罩

尿素、甲醛、氢氧化钠、防毒口罩、护耳器

制胶通风、排毒

氨、苯酚、噪声

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防毒口罩、护耳器

喷漆密闭、通风、排毒

化合物

煤尘、高温、一氧化碳、防尘口罩、护耳器

锅炉自动化、除尘

二氧化碳、噪声

电焊烟尘、噪声、紫外线、防尘口罩、护耳器、防护眼

电焊锰及其金属化合物、一氧通风、除尘镜

化碳、氮氧化物、臭氧

9

ICS13.100

CCS52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XXXX—XXXX

胶合板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Standardforpreventionandcontrolofoccupationalhazardsinplywood

manufacturingenterprise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5/TXXXX—XXXX

胶合板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胶合板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预防和控

制以及辅助设施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范围内胶合板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2010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287木材加工企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

GBZ/T194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225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T23466护听器的选择指南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500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WS735木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胶合板制造Plywoodmanufacturing

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

奇数层单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